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6、7、80后怀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怀旧
楼主: 日出印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值此2021牛年春节,各位老友新春快乐!!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23-1-25 21:36:46 | 只看该作者
石磨年趣
作者:俞鸿虎

  每临春节,母亲就要带领我们几个孩子,打扫卫生、采买年货、腌制腊味,忙得不亦乐乎。特别是磨水磨粉,既花时间,又费体力,十几斤水磨粉磨完,总感觉腰酸背痛,心里却涌出一股成就感,甜丝丝的。母亲说:“水磨粉包出来的汤圆吃口糯、软、更香。”
  说起石磨的来历还要提到父亲的老友——阿福叔。阿福叔当年独自蜗居在卢家湾的棚户区,家属在农村,儿子尚在苏州念大学,孤寂缠绕着他。他跟父亲解放以前就是好朋友,两人休息日只要对上点,父亲总会约阿福叔来我家小酌,唠嗑一番,以解寂寞。有次阿福叔说起家里有个石磨,已经闲置多年,他念及我家孩子多,过年过节会有用,于是,父亲乘假日去卢家湾,叫了一辆三轮车运了回来。到家仔细一看,粉槽摔缺了一块。父亲又赶去石灰行买来白水泥小心翼翼地补上。
  送走了灶王爷那天,母亲取出珍藏了几个月的糯米,淘洗干净,然后用清水浸泡,一昼夜后,捞出糯米粒,用指甲轻轻一压,立即碎裂。母亲对我说:“可以磨了。”她取出干净的面粉袋,套在石磨的出口处,用绳子扎牢,面粉袋放在脸盆里。一切就绪,我便开工了。我用勺子抄上小半勺糯米,连水倒入磨眼内,逆时针旋转石磨,不一会,雪白的糯米浆就流入磨槽,顺着磨槽缓缓流入面粉袋,滤出的清水从面粉袋渗了出来。我累了,换大妹;大妹累了,换小妹;小妹累了换阿六头……忙了一下午,临吃晚饭,十多斤水磨粉总算全部磨好了。母亲把面粉袋口扎紧挂在天井的钩子上,底下放一只脚盆。滴下来的水滴答答不停,第二天,袋里的水磨粉已经结成为块状。我凑近闻闻,透发出一阵阵特有的诱人清香。
  家有石磨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飞快传遍了前后弄堂,邻居们闻讯纷纷前来商量借用。母亲把邻居们按照顺序排了队,让父亲记在日历彩图边上,免得弄错。从此以后,每逢过年,石磨总会成为前后弄堂的香饽饽,日历彩图边上总会新添一行局外人看不懂的石磨流转日期。从喝腊八粥那天开始,要一直借用到除夕后半夜。年初一,邻居们纷纷把自家的水磨粉汤圆端到我家,请我们品尝。宁波口味的猪油白糖汤圆,一个个小巧玲珑,一口能吃两只;苏州口味的百果馅和细沙馅一口咬开只见馅子五颜六色,别提多吸引眼球了;扬州口味的荠菜大肉汤圆,一口咬下去,刚刚只露出肉馅,乖乖隆滴冬,只吃一个已经半饱了!各地风味汤圆我们都品尝到了。欢声笑语充满着客堂间。
  元宵节前,父亲会去弄堂口的电话亭打电话给阿福叔,约他来我家过节、小酌。放下酒杯,母亲端上水磨粉汤圆请阿福叔品尝,我想这是喝水不忘掘井人的意思了。
  1987年动迁,石磨一时无处安身,被运到无锡二姐家,继续发挥余热,传递年味。

——《新民晚报》2023年1月15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3-1-25 21:44:24 | 只看该作者
年俗年味
作者:史新

  这些年过年,人们都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怕污染环境,不让放鞭炮;又因为疫情,怕人员聚集,不许搞民俗表演;提倡电话微信拜年等等。用一个很时髦很流行的词说,确确实实地是缺少一点“烟火气”。
  没有年味的“年”,冷冷清清不热闹,倒很让人怀念我们儿时的年。再细琢磨,少了“烟火气”的年,最最主要的是把年俗给弄丢了。
  我的老家在山东南部沿海的黄家塘湾,青岛与日照临界的地方。据说我们的先祖是大明朝迁民来的,从云南起步,先落脚江苏六合,又扎根于黄海之滨。因此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年俗,不知是有云南特色,还是有江苏成份,或者说又添加了山东原素。

腊八
  说年俗,就要先从腊八开始说起:“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是我老家的一句顺口溜。腊八这天,要吃“腊八粥”。据说在古代,有钱的大户人家和寺庙都要用八种米熬出粥,在门前设上粥棚和桌椅板凳,让那些流浪在外的人吃用,也被称为“佛粥”。
  小时候并不知道腊八粥的含义,很少见过有前来讨饭的流浪汉,更见不到谁家门口还设粥棚,当然我们童年那个年代,已经没有了地主,都是贫下中农,基本一个生活水平。老娘熬过粥,很平常的那种玉米粥,也可能还熬过地瓜面加花生饼的那种“糊涂粥”。只是比平常少了一点菜,多了一点花生饼,味道要比平常喝的粥香甜得多。
  过了腊八,就意味年的序幕拉开了。年味开始变浓,集市上各种年物琳琅满目,有钱的只管往家买,什么棉衣单褂、鞋帽袜子、猪头羊爪、干鱼海鲜、红席鞭炮、年画对联等等。没钱的也不能无所表示,记得小时候看过的《白毛女》,在那万恶的旧社会,杨白劳他老人家还得给喜儿买上二尺红头绳呢。穷人家也要过年的,什么白菜、萝卜,柴草、粮豆,凡事能换钱的都可以肩挑车推,送到集上换成钱,再买点过年需用的物品。记得有年腊月十四,爹推我拉,捣鼓一手推车大白菜去二十里外的泊里大集去卖,熬到了日落西山,最后没办法,三块七毛钱便宜丢给了泊里东边村子的一个老头,还得给他送到门上。

除尘
  除尘,在老家哪儿就是扫屋,多数人家一般都选在腊月十五之后、小年之前的这几天,双日为最佳。要把家里的大小家具全部抬到院子里,去竹园里折一把带叶子的竹枝,捆成扫把,从屋顶开始,将所有灰尘打扫干净。
  爹是从来不干这活的,都是娘领着我们姊妹几个,每人头顶一个斗笠或一件不穿的破衣,扫完屋里,再一件一件把抬到院子里的大小家具抹洗一遍。记得就奶奶去世那年没扫屋。娘说,怕迷了老祖宗的眼。不过也要拿竹扫把“照量一下”。
  后来通过看《吕氏春秋》才知道,从打秦始皇那年代就有除尘这项风俗。“尘”与“陈”同音,意思就是去陈布新,把一年晦气统统除掉,迎来新的一年福星高照、好运连连。

小年
  腊月二十三,叫小年,也叫“辞灶日”。听娘说,小年这天,灶王爷爷要去天上跟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所在这个家庭的善恶,各家各户这个时候都要格外对他老人家奉敬着点,好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早上或者晚上第一碗水饺要先敬给他,焚上一炉香,把挂在锅台上面的灶神像剪下,连同烧纸一起点燃,等于把它送上天宫。不过年除夕还得再把它迎回来,但实际上就是买张新的灶王像贴在原来的地方。记得奶奶对灶王的叫法和娘的叫法不一样,奶奶是叫“灶麽麽”。
  过了小年,我们这些小孩子们所期盼的大年就很快临近了。具有“仪式感”的事就是“二四二五做豆腐、二七二八把面发”。当然这是大人们的事,我们所思所想的就是难得能吃上一顿白面饽饽,吃一块热豆腐。每年做豆腐的时候,只要我在跟前,娘都会盛出一碗豆腐脑给我,这是烧火打杂的姐姐们所得不到的特殊待遇。
  我们老家大多数人家都把发年糕、蒸饽饽的日子放在腊月二十八这天,二十六七只是蒸些菜包或豆包。估计是“八”与“发”同音的缘故,也有着发财的寓意。我早已逝去的二爷,就是这天生日,爷爷奶奶们就给他起了个“发曼”的乳名。

除夕
  除夕,是大年这个隆重节日的前奏。这天还是很忙的,天微亮的时候,爹要起来在大门口燃起一把豆秸,很吝啬地从整挂鞭炮的下端拆下几个爆仗,扔在火里,噼啪响几声,然后再回到炕上抽一袋烟,问他说是除夕早上的这项风俗叫“狼烟”。具体有啥寓意,爹一直未曾说出个子丑寅卯,直到前几年给人家做村志,才从百度上查出是驱除邪魅的意思,而且只有江苏宿迁和山东南部一带才保留这一传统风俗。
  除夕这天上午,要贴年画、贴对联,每个门口、每个器物上春联内容各有不同。大门口除了“天增岁月人增寿”之类的吉祥安康联句外,必不可少的要有“出门见喜”;炕头上要贴“人口平安”;猪圈门口要贴“大耳元帅”等。每个器物上也要贴上“春”“福”“有”等大吉大利的字。完后还要去河里或者井里挑满水缸。老人们说,大年初一不能动勾担,也不能去井上惊扰井神。上午还有要做的是,赶早去看望孝敬一下自己的至亲长辈,如外祖父母、老岳丈等人。有句俗话叫:有酒没酒,就看八月十四腊月二十九。其实说的是你有没孝心,或者你混的如何,在这一天就能看出来。
  除夕下午的事也挺多,不过是各有分工,娘要做菜供天供神供祖宗,还要准备年夜饭。爹要负责家族的族谱供奉。我的任务相对简单,就是去到祖坟烧纸放鞭,迎接逝去的祖宗们回家过年。姐姐们也有任务,那就是要准备下三天的柴草,豆秸和芝麻秸是必备,豆秸烧起来噼噼啪啪响,芝麻秸的寓意在于“芝麻开花节节高”。

大年
  大年的隆重就在于年夜饭,先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里可以包上九枚硬币,也可以包上九个红枣,谁吃到谁就会自喻来年福气多多,财源滚滚。
  年午更,水饺下出锅,第一碗要送到供奉谱轴的祠堂献给祖宗们。再盛出三碗放到院子提前摆好的桌子上,点燃鞭炮,迎接财神下凡进家。
  据说,远古的时候,“年”是一种小妖,每到春节来临,必出来作祟,因此人们就在村头、门口用竹子燃起火堆,火光和爆响吓得“年”不敢进村进家,也就有了后来人们燃放鞭炮的习惯,也有了大年初一相互见面庆贺“年过了”的拜年习惯。
  仪式走完,一家人围坐一块吃年夜饭,大人们会提前告诉孩子们,过年要说吉利话,饺子破了,要说“中”了,碗碟跌破,要说“碎碎(岁岁)”平安。
  吃过年夜饭,全家人要一起守岁到天明,在老家时这一习俗还有,我们这些孩子们困得双眼皮打架也不舍得去睡,就为了等爹娘分那点少得可怜的压岁钱。如今估计已没人再去受这份“洋罪”。
  守岁也是有说处的:传说古时候还有另一种邪魅叫“祟”,交春季节会出来吓唬小孩,人们把铜钱压在孩子枕头下面,“祟”一旦靠近孩子,铜钱会发出光亮把它吓跑,延续到后来,老人们把压岁钱发到孩子手中。
  大年初一,在老家是小辈们给长辈逐家拜年的日子,当然,首先要拜的除了祠堂里供的逝去先人谱碟,再按亲近辈份,依次跪拜。小时候愿意跑着去给长辈们磕头拜年,最大的诱惑可能会得到几毛或几块的压岁钱,没有压岁钱的长辈也可能奖励你几块糖或一挂小鞭炮,总有所获。
  拜年,这该是最能够延续到现在和将来的习俗吧!曾经见过一个在外面挣了大钱的老板,依照过去的传统,在堂房正面摆一张八仙桌,两侧放两把太师倚,坐着他的爹娘,还提前给老人准备下几十个装着钱的红包。所有的宗亲近支小辈们依次挨着下跪磕头拜年,每人皆可领到一个红包,把外族外姓的孩子们馋得“眼光发绿”。也有人借此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馋,好好上学,将来出息了回来给村里的所有老少爷们人人发钱岂不更好!
  大年初一,老家还有一项民俗保留至今,那就是门厅炕前里,无论洒落下多少纸屑果皮,都不能打扫,说会把财贝扫出门,只能初二清理。
  正月初三,是送年的日子,族老们把挂着的谱碟小心翼翼地取下包好,然后一路燃放鞭炮,等于是把祖宗们送回到“林”上。
  爆竹声声辞旧岁,锣鼓阵阵迎新春。拜完年,走完了七大姑八大姨家的门,看完了乡间“艺术家们”的表演,“年味”逐渐散去。但年俗不会离去,因为它已扎根于人们的心底。它会让人期盼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健康平安,事业兴旺。

——《齐鲁晚报》百家号2023年1月18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3-1-25 21:50:56 | 只看该作者
春联与年画的来历
作者:黄元琪

  早在秦汉之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早期人们将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以避凶邪。这种习俗延续到了五代时期,之后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

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五代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在每年除夕时命学士在桃符上题字,挂在寝门左右。某年他不满意学士辛寅逊的撰词,亲自在桃符上题字:"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寓意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孟昶在桃符上的题词与现今上下联的形式相符,又具有文学性。桃符字牌由原先驱魔除鬼的功能,转为了更浪漫、更文艺的用途。
  到了明代,人们才开始使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岀现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春联的颜色与当地民俗相关,通常春联的颜色为喜庆的红色,有些地区的春联颜色还有白色、黄色、紫色、绿色和蓝色等。它们分别用于特定的地点和时间,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寺庙所贴的春联,为彰显佛法的珍贵,用黄纸书写;家中有人服孝时用白、绿、黄三色春联,凡是遭父母之丧,在家守制,已过期年,可用净绿天地头加蓝色的春联。沈阳故宫里保存着多幅清代春联,载体选用白绢,并镶以锦边(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裱于框架之中。湖北秭归县有在端午节贴春联的习俗。

木版年画:贴了年画才算年
  在中国灿若繁星的民间手工技艺中,木版年画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它题材广泛,地域风格多样,广泛流行在中华大地上。说起它,我总能第一时间想到匠人灵巧的刻画手艺、斑斓的色彩与吉祥的图案。这些极具渲染力与浪漫主义的图画成了千百年来绚丽年俗中的点睛之笔。
  木版年画孕育于汉代。当时的老百姓在岁末辞旧迎新之际,家家户户要打扫房屋,清理宅院,画神荼、郁垒两位门神于大门上,表达规避灾祸、全家平安的心愿。唐宋是木版年画成型的重要时间点,雕版印刷术这项伟大的发明诞生,在纸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后反贴在刨光的木版上,再根据文字刻岀阳文反体字,做成雕版。之后在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再将纸揭起,就成了印品。这项工艺流程与木版年画一脉相承。
  在门神的"代言人”方面,唐代后逐渐从神荼、郁垒转变为秦叔宝、尉迟敬德。相传唐太宗经常梦魇不能深眠,于是由秦叔宝、尉迟敬德两位大将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久而久之,太宗念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的戎装像悬挂在宫门旁,此后邪祟全消。

——《文汇报》百家号2023年1月19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3-1-25 21:59:1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年,一定不一样
者:刘广(画家、全国政协委员)

  随着年龄增长,对过年的期盼不淡反涨,儿时的“年味儿”就跟走流程一样铆着劲开始在脑海里晃:那是儿时亲戚家炕桌上的一捧糖,甜进心里!是儿时父兄长辈张罗的杀猪菜,唇齿留香!是儿时母亲亲手缝制的新衣裳,年年回想!是儿时村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彻四方!是儿时开心期盼的长辈压岁钱,岁岁难忘!是儿时全家围坐一起看的春晚,笑声舒畅!是儿时呵着白气贴满院的春联,字字墨香!是儿时守岁饺子里吃出的钢镚,眉眼飞扬!是儿时庙会上各式各样的花灯,无限返场!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癸卯新年,一缕炫目的光洒在身上,迎着年味儿释放光芒,暖洋洋的舒坦,亮晶晶的坦荡,心中积攒的话总要抒发一场,为山河无恙的磅礴力量,感谢让我们毫无束缚的前进,感谢阳光洒下的瞬间安稳,感谢挚爱亲朋一路同奔,感谢祖国护佑着人民!
  再见面,我要给父母亲人们拥抱,告诉他们天伦之乐是世间最大的美好;我要给小学老师发一封电报,告诉他,我还在努力成为他的骄傲。一如阳光的使命就是献出自己的光和亮,只要你愿意站在阳光下,温暖会让你嘴角有笑、眼里有光,让那些遗落的美好无处可藏。
  美好能藏在哪里呢?
  美好应该在春运时每个人回家的故事里,是一张站票也阻挡不了的归心似箭,是一桶泡面汤底也要喝光的心里欢,是车厢内挨着挤着的满足感,是厚重行囊里满装的迫切与期盼,是嘴里咬票脸上带笑的春风如兰。
  美好还在人们所寄托的民间习俗里,是寄托着辞旧迎新愿望和祈求的扫尘,是抒发美好愿望增加喜庆气氛的春联,是除夕之夜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的守岁,是一家大小其乐融融聚在一起包饺子。
  美好也在充满大爱大义的每一寸土地上,是解放军官兵的保家卫国、戍卫边防,是人民警察的挺身而出、敬业值守,是环卫工人的不分昼夜、城市保障,是服务行业的坚守岗位、尽职尽责,是干部群众的一线奋战、默默奉献,是白衣天使的救死扶伤、勇于担当。
  美好又在我们当下的生活里,是网课后调皮的学生称赞了老师漂亮的发夹,是三环路上霓虹闪烁的堵车耐力争霸,是最抚人心的茶馆接地气地推出了奶茶,是菜市场里你来我往嘻嘻哈哈的家常话。
  美好更在电话那头母亲的唠叨里,年糕、豆包准备的不老少,老家杀年猪的日子已定好,让你写的对联今年要趁早,福字多备,街坊四邻要,掼蛋扑克图案画得好,没等上桌玩就被顺跑……
  母亲说得开心,声调不自觉地上扬,我听得开心,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就是中国人的新年,有惦记就会团圆,有期盼就会圆满。
  小时候盼过年,盼的是母亲从厨房里端出来的大餐,一盘一盘,如变魔术般,除了开心,却不懂这种感觉叫幸福。
  长大后盼过年,盼的是能让父母的期盼如愿,只有过年,远行的儿女才会归家,操劳半生他们盼的只是一顿“团圆饭”。
  我们一直很忙,忙到无法常回家看看;我们一直很忙,经常对电话那端的思念无奈敷衍;我们一直很忙,让“回家过年”成了奢侈心愿。
  但是今年我们回家去过年,吃顿团圆饭,用既定的时间去陪伴,用有限的时光让父母找回孩子们儿时的画面。
  年,来了,这是一年的终点!亦是新一年的开端!无论在家在岗在他乡,无论在笑在闹在彷徨!期待总会实现,心愿必能如愿。因为新的一年,有新的希望!
  中国年,一定不一样!

——新华社客户端2023年1月18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3-1-25 22:07:07 | 只看该作者
蒸年馍的记忆
作者:曹睿娥

  三年的疫情最终以大多数人“阳了”落下帷幕。年的脚步近了,街上逐渐恢复了热闹,关于过年憧憬中更多的是回忆。
  父母年龄大了,冬天住在县城取暖,但过年时非得回乡下老家待客招呼亲戚,觉得老家才是他们的家。事实上老家的一椽一瓦都是他们用平生的辛劳创造的财富。即便县城的房子只是他们俩人居住,但孝顺父母首先要做到顺从他们的心愿。这几年他们都是提前回老家准备过年的诸多事宜。
  父母生活节俭,认为能不花钱办的事宁可受麻烦亲力亲为。年前蒸馍应该算是很隆重的事,母亲提前一天收拾蒸馍用的笼屉,反复实验酵面,凌晨就起来和面。父亲往炕通填柴火,等母亲起好面,父亲就帮忙把大盆抬到炕上,放在炕上最暖和的地方,然后用被子盖上。一般情况下,过年都有三大盆面。这三个大盆平时放在不起眼的角落,每年年前蒸馍时才发挥作用。
  小时候瞌睡多,也不知道父母是几点起来开始干活,等到天亮,母亲就做好了早饭喊我们起床吃饭。一般蒸年馍,巷子里平时和母亲关系好的婶子婆婆都会来帮忙。房子中间支起案板开始揉面蒸馍。她们挽起棉袄袖子,系上自己带来的围裙,面团在她们有力的手下一会儿变成条状,一会儿又变成小团状。婶婶婆婆们一边干活一边谈论着揉面蒸馍的心得感受:面揉千把白似雪花,硬面蒸馍软面饺子之类的俗言俚语和家常理短。
  记忆中小时候的我,最喜欢干的活就是把做好的各种形状的花馍整齐地排列在热炕上,这活很轻松还能享受热炕的温暖。我认真观察每个馍的变化,等馍的体积膨胀变大,就拾到提前准备的竹篾上。每年都是父亲负责在灶房烧火,母亲忙着各种蒸馍的琐事。第一锅白馍出锅,大家都停下来看馍的光洁白虚程度,谈论哪种麦子所磨面的韧性好,第一锅白馍是拜年出门时的必须礼品。
  等我长大一些,也能帮母亲揉面蒸馍。每年年前的蒸馍,母亲都算好日子,巷子的婶婶还是会来帮忙。蒸油馍、茧茧馍是每年的必备,巧手的母亲和婶婶能做出各种花馍。蒸什么馍都是有讲究的,拜年去拿油馍,给晚辈回赠送茧茧馍,送灯笼用鸡娃馍,总之蒸年馍是很讲究也很认真的一件大事。
  我参加工作后,连续六年的寒暑假都需要去参加进修学习和培训,后来有了孩子也是放在家里让父母照看。有父母,家就是永远的大后方,寒假的培训结束后,父母算好我能回家的日子准备蒸年馍,年复一年,重复一样的程序。孩子在长大,父母在变老,这也是自然的规律,看到母亲蒸完馍疲惫的靠在那,我凭借自己的年轻迅速收拾清洗面盆案板。父亲在灶房掌控火候的大小,准确计时,灶房由起先的冷清变成氤氲着热蒸汽。蒸好的馍放置在铺有干净麦秸草的大蒲篮里,白白胖胖的热馍和麦秸草的气息混在一起。等下一锅馍出笼,前面的馍就已经凉了下来,继续在上面放置,最后大蒲篮放满冒尖,就像一个大锥体。蒸完馍的第二天,母亲就把存放年馍的瓮擦洗干净,把馍分类放进去,把卖相不好的馍挑拣出来,自家人在年前吃。
  弟媳妇嫁来后,蒸年馍时就又多了一名干将,十里乡俗不同,她能做出花生状、鸳鸯状、刺猬状、小狗状等的花馍,都寓意美好。网络上做花馍的教程也很多,可以边学边做。
  社会在发展,现在拜年走亲戚拿白面油馍已经不再是必需礼品了。看着父母越来越迟缓的动作,我们都建议不用那么费事地蒸过年馍了,椽头蒸馍本身就是蒲城的招牌,我曾说罢工不蒸馍了,年前也买了一定数量的馍送给父母。想着父母就可以省力了,拜年去发现他们还是按照自己的习俗蒸了馍,特别是茧茧馍居多,也就不能再说什么了,按他们的说法是给前来拜年的晚辈不回送茧茧馍有失长辈的模样。
  又是一年腊月底,回忆曾经蒸年馍的过往,诸多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蒸年馍又进入谈论的话题。岁月如歌,年年岁岁,父母在变老的路上;亲情似蜜,缠缠绵绵,珍惜今天拥有的幸福。

——陕西省渭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百家号2023年1月19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3-1-25 22:16:31 | 只看该作者
皇家的年夜饭有多丰盛
作者:周乾(故宫博物院)

  春节是我国农历新年,是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传统佳节。清代皇帝在新年里会与家人举行团圆家宴。皇家的年夜饭有多丰盛呢?

1.皇帝团圆饭为啥吃两顿?
  皇帝平时的御膳由御膳房专供,送至其用膳的宫殿,而其家庭成员如后妃、皇子等,均在自己的居所用膳。皇帝与家庭成员的新年家宴是分开进行的。皇帝一般会在新年前一天的下午,与女眷共享年夜宴;在正月初一下午,与男眷举行新年宴。上述家宴地点,均位于乾清宫内。皇帝与女眷、男眷家宴的膳点种类相似,家宴流程相同。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乾隆四十八年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乾隆帝在乾清宫宴请女眷。皇帝专用一桌,在宝座前;受邀者13位,坐六桌。其中宝座东边有三桌6位,距宝座由近到远分别为:头桌愉妃、惇妃,二桌婉嫔、诚嫔,三桌林贵人、明贵人;宝座西边三桌7位,由近到远分别为:头桌颖妃、顺妃,二桌循嫔、十公主,三桌禄贵人、白常在、鄂常在。家宴程式繁缛复杂,膳食品种丰富,餐具等级明确,乐仪极为讲究。

2.餐前点心都有啥?
  家宴开始前,皇帝及妃嫔的宴桌已备好汤膳之外的膳点。皇帝宝座前,有金龙大宴桌一张,大宴桌与宝座之间,有长几一张。膳点先被摆放在大宴桌上,待宴席开始后,再由专人依次放到长几上,以便于皇帝食用。金龙大宴桌上,按照距皇帝由远及近的顺序,摆放9排膳点。
  第1排有铜镀金松棚果罩4座,盛放苹果、佛手、柑橘等水果4种;两边花瓶各一个,花瓶间有铜胎掐丝珐琅盘5个,盛放到口酥、荔枝饼、枣糕、芝麻糕、澄沙红桃等点心5种;膳点计9种。
  第2、3排各有铜胎掐丝珐琅碗9个,各盛放挂炉肉、五花肉、盐水鸡、羊乌叉、饟肠子等冷荤9种;膳点计18种。
  第4排有剔红漆飞龙宴盒两个,各盛放干果或蜜饯10种,如蜜佛手、蜜杨梅、蜜樱桃、苹果干、葡萄干、香瓜干等;铜胎掐丝珐琅碗4个,盛放苏糕、鲍螺(螺形的奶酪)等膳食4种,膳点计24种。
  第5、6排各有铜胎掐丝珐琅碗10个,各盛放羊肉片、羊乌叉、羊肝、挂炉肉等冷膳10种,膳点计20种。
  第7、8排各有铜胎掐丝珐琅碗10个,各盛放燕窝糟笋脍鸭子、莲子八宝鸭子、炒狍肉、莲子蘑菇炖鸡、东坡肉等热膳10种,膳点计20种。
  第9排为靠近皇帝的位置,东西两侧摆果盅8份,每边4份,盛放干果、蜜饯等食品;东侧还有奶制品、小点心、炉食各1盘,南小菜、清酱各1碟,另有金匙金叉;西侧还有敖尔布哈(一种满族油炸面食)、鸡肉馅包子、米面点心各1盘,酱两样小菜、水贝瓮菜各1碟,另有羹匙金筷,膳点计18种。
  以上膳点共计109种。
  妃嫔们的宴桌上,每桌有冷荤5种,用绿地紫龙碗盛放;各类冷、热膳15种,按嫔妃等级不同,分别用黄地绿彩云龙纹碗(贵妃、妃用)、白釉外酱釉碗(嫔、贵人用)、里外酱色碗(贵人、常在用)盛放,并备有筷子与羹匙。另每桌有点心4碗、银碟小菜4碟。妃嫔用膳点共计28种。

3.皇帝剩饭哪里去?
  申初二刻(约下午3点30分),乾隆帝进入乾清宫,内廷总管、太监首领等人行贺礼,乐队奏乐。皇帝升座(入座)后,总管、首领出殿外,迎众嫔妃进殿。嫔妃们在座位上向皇帝行礼,入座。随后乐曲停止,家宴开始,主要流程包括进汤膳、进奶茶、转宴、酒宴、进果茶。
  首先进汤膳。乐队奏乐,太监先给皇帝上汤,上两次共4种,每次为对盒。此处“对盒”是指两盒合一,意为“成双成对”。皇帝左手侧为红白鸭子大菜汤膳一品(份)、粳米干膳一品,右手侧为鸭子鸭腰汤一品、豆腐汤一品,用雕漆飞龙宴盒。随后,太监给嫔妃上汤膳,上两次共两种,即粳米膳一品、羊肉卧蛋粉汤一品,用的是位分碗(用于体现嫔妃等级的碗)。汤膳上完后(先不喝,转宴时再喝),乐曲停止。
  接着进奶茶、转宴。内廷总管请奶茶一杯,至皇帝前跪进奶茶。皇帝喝后,总管再进嫔妃奶茶。与此同时,戏班人员开始表演迎春戏曲。进完奶茶后开始转宴。
  转宴是指汤膳、膳点依次送到皇帝前,由皇帝正式开吃。哪个离皇帝近,就先转哪个;皇帝吃了以后,再按照桌位顺序,把菜送到家眷桌位上,请家眷吃,寓意全家共同享用。转宴主要是转菜,桌子上的花瓶、筷子、叉子、看盒等不转。皇帝桌位的转宴,先转汤膳碗,然后是小菜、点心、各种冷热膳、果盅、苏糕、鲍螺、高头松棚果罩。当皇帝大宴桌的头对盒转完,开始转二对盒时,就可以给嫔妃们转宴了。
  转宴后膳点撤下,乐队奏乐,皇帝宴桌摆酒膳五路,每路8品,共40品,五对盒进。头对盒荤菜4品、果子4品,二对盒荤菜8品,三对盒果子8品,四对盒荤菜8品,五对盒果子8品。嫔妃等每桌酒膳15品,二对盒进,含菜7品、果子8品。酒宴摆好后,乐曲停止。进酒开始,乐队开始奏乐。首领太监请酒一杯,至皇帝前跪叩一头,众嫔妃俱叩头,皇帝饮后,首领太监再进皇帝看杯酒。看杯酒进完,首领太监就可以进嫔妃酒了。随后,皇帝敬酒,家眷们出座,跪,行一拜礼。皇帝敬完酒,家眷们按等级分别出座,向皇帝敬酒,表达谢意。戏曲演完后,众嫔妃出座谢宴,并行二肃(二次肃立)一跪(一次跪下、一次起立)一拜礼。此时酒宴结束,乐曲停止。
  最后是进果茶。首领太监至皇帝前,跪进果茶。皇帝喝完果茶后,太监再进嫔妃果茶。随后,乐队奏乐,嫔妃等起座再次谢宴,乾清宫总管宣布宴席结束。皇帝降座(离座)后,乐曲停止。
  家宴过程中,皇帝用汤膳4种,酒宴用膳40种,再加上大宴桌转宴膳点109种,其新年家宴所用膳点至少达153种。每桌的嫔妃用汤膳两种,酒宴用膳15种,再加上宴前膳点28种,因而所用膳品至少达45种。
  这么多佳肴皇帝自然吃不完,吃剩的宴席会赏赐给亲近的大臣和王公。据载,当日乾隆帝下旨,大宴桌剩宴赏:拉他那西弟、拉旺多尔济、巴图、阿桂、福隆安、梁国治、和珅、董诰、福长安;酒宴桌剩宴赏:睿亲王、庄亲王、恒郡王、和郡王。

4.伴宴乐曲有哪些?
  清代官员鄂尔泰等所撰《国朝宫史》记载了乾清宫家宴礼仪的流程,并具体说明了其间使用的不同乐曲。
  皇帝进入乾清宫,乐队奏中和韶乐,太监奏请皇帝升座。随后家眷们进殿,各行一拜礼,此时乐队奏丹陛大乐《雍平之章》。家宴开始,上汤膳时,乐队奏丹陛清乐《海宇升平日之章》;进奶茶和转宴时,乐队奏中和清乐《万象清宁之章》;进酒时,乐队奏丹陛清乐《玉殿云开之章》;送酒时,乐队奏丹陛大乐《雍平之章》。家宴结束时,皇帝起座,乐队奏中和韶乐,不同乐曲有不同的功能及适用场景。
  奏中和韶乐的乐队设于乾清宫前廊内,为皇帝升座或降座时使用。中和韶乐是清代规制最高的宫廷音乐,乐曲平缓,曲调简单、严肃。《皇朝文献通考》记载中和韶乐的乐器,主要有含金类乐器之编钟、镈钟,石类乐器之编磬、特磬,土类乐器之埙,革类乐器之建鼓、拊,丝类乐器之琴、瑟,木类乐器之柷、敔,匏类乐器之笙,竹类乐器之笛、箫、篪、排箫等,共8种材料16类。在演奏时,笛、笙等音调平稳的乐器用于演奏主旋律,以获得圆润而舒缓的效果;编钟、编磬等音色鲜明的乐器用于伴奏,以获得隆重而平稳的效果。中和韶乐歌词内容主要是歌颂皇帝功德,天下太平。据《大清通礼》“嘉礼”记载,筵宴礼仪中,皇帝进殿升座,中和韶乐作,奏《怡平之章》,歌词内容为:“皇心保太和,海宇升平乐事多。琼树长新柯,冰泮春流涨玉河……”
  奏丹陛大乐的乐队立于乾清宫前廊外面,为嫔妃行礼时使用。《清史稿》记载《雍平之章》的使用场合:“皇后率皇贵妃、贵妃、妃、嫔行礼,丹陛大乐奏雍平。”丹陛大乐的乐器,《清史稿》记载:“戏竹二、大鼓二、方响二、云锣二、箫二、管四、笛四、笙四、杖鼓一、拍板一。”旋律以笙管笛奏为主。丹陛大乐规格低于中和韶乐,其歌词内容主要是歌颂天子仁德、国泰民安。《国朝宫史》记载《雍平之章》歌词为:“关雎四教,家邦作孚先。黄裳元吉地承天,六宫仁顺化穆宣……”
  清乐分为中和清乐和丹陛清乐两种,所使用的乐器相同。奏中和清乐的乐队位于中和韶乐乐队的侧后方,主要在进馔时使用;奏丹陛清乐的乐队位于丹陛大乐的侧后方,主要在进茶、进酒时使用。《清通典》载清乐所用乐器为:“笙二、笛二、云锣二、杖鼓一、手鼓一、拍板一。”清乐规格低于前二者,但艺术性更强,其歌词内容主要是歌颂天下太平。《国朝宫史》记载《海宇升平日之章》歌词为:“海宇升平日,景物雍熙,遍乾坤,草木乐清时……”
  皇帝的新年家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不仅包含了我国古代皇家礼制文化,更体现出传统年俗文化。

——“中国侨网”百家号2023年1月19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3-1-25 22:22: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3-1-25 22:24 编辑

熬年与守岁
作者:于荣华

  熬年与守岁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为“年”意为谷熟也,便定为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
  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却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我们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我们俗称“阴历年",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过的“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灶祭,一直到正月十五雪打灯,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迎禧接福、以祈求五谷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传说之的熬年与守岁,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称“熬年”。
  我的家乡也有熬年守岁的习俗,爷爷端着酒,一杯敬天地,一杯敬各路仙家财神,一杯敬祖宗,嘴里叨鼓着说“各路神仙,您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保佑子孙满堂,六畜兴旺”。然后便命全家磕头作楫,完毕便把上供的炸咸鱼、炸耦合、炸肉分给孩子们吃。
  这时候就到熬年守岁了,对大人们来说是刚刚开始,长辈们的五魁手,永远是发挥的淋漓尽致,直到深夜才肯罢休,毕竟是一年才这么尽兴一次,娘们和孩子们则熬不住了,包下除夕早上俗称五更里吃的饺子,便睡去了。
  除夕早上,天还没亮娘把我们都叫起来,悄悄的谁也不能说话,娘怕五更里说错话、狂话、半吊子话,瞬间摔了碗掉了饺子没时气,吃过了五更里的饺子,穿上娘做的新衣新鞋,扎上小发辫带上爷爷买的大红花,眉心处点上腮红点,娘抱着一个领着二个去给老奶奶老爷爷磕头,老爷爷也不给压岁钱,从条几上拿了几个《乾隆通宝》字样的內方外圆的支钱说玩去吧,据说那就是压祟去邪的钱《名曰:压祟钱》又给爷爷奶奶磕头同样没有压岁钱。
  跟着娘脚后给婶子大娘问过年好,吃了几碗饺子呀!身体硬郎啊,小荷包里的糖就满了。门口的男女老少,大姑娘小媳妇都穿新衣戴新帽,小妮子戴花,小小子摔炮,成群结队踢键子,跳瓦房子,跳绳子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村支书把村里唯一的一面大鼓大锣搬出来,铆足了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整个山村都沸腾了,男女老少都穿着干干净净的,围在大场園里听着振奋人心的鼓点,三五一群,七八一伙,喜气洋洋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累了一年的乡里乡亲最幸福最高兴最放松的一天。也是辞旧迎新期望来年风调雨顺的一天。

——《齐鲁晚报》百家号2023年1月18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3-1-25 22:31:22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年味浓
作者:乐其

  老家的年味是一壶地道的包谷酒,是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是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的守岁,更是那丝丝缕缕的乡愁……

  我的老家在鄂西山区一个叫沿渡河的小镇上,因两条小河穿镇而过,人称“小武汉三镇”。在我们老家,年味就是腊味,正所谓“无腊不成年”。年夜饭的当家菜大都是腊味,炖腊猪蹄、豆豉炒腊肉、腊肠蒸饭,还有腊猪头肉做的拼盘,颜色红润油亮、香气扑鼻,让人在一饱口福之余,倍添浓浓的年味。
  临近年关,鄂西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腌制腊肉。全国各地的腊味口味不尽相同,而我们老家的腊肉以色泽红亮、味道醇香著称,是当地独具特色的风味食品。
  老家人腌制腊肉的程序十分考究:将盐巴拌着花椒、茴香、桂皮等炒热,然后均匀涂抹在鲜肉上,置放于大瓦缸里压实。大约一周左右,待咸味香味沁入每一块肉的肌理中,便将其起缸一块块挂起来,再用柏树枝、柑橘皮或椿树皮慢慢熏烤。大约经过一个月的时间,随着肉中的水分逐渐蒸发,表面呈现黑油油状,用器物敲击一下有金属感的回声,就大功告成了。这样熏制的腊肉可以长期存放,随吃随取。
  腊肉熏制好后,年关也慢慢近了,那几天几乎天天都可以炖腊肉吃。特别是下雪天,母亲取下一块腊肉,烧好洗净,剁成若干小块,放进大铁锅里,一边烤火,一边炖肉。屋外雪花飘舞、寒风呼啸,屋内火塘里的火越烧越旺,火苗“呼呼”地舔着锅底,锅里的肉汤“咕嘟咕嘟”地翻滚着,腊肉的香味从锅盖缝里钻出来,在房间里弥漫……经过几小时的熬煮,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大人们边吃肉边喝着当地的包谷酒,不觉间便有些微醺;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大块吃肉,直吃得嘴角冒油、肚皮溜圆,也舍不得放下筷子。似乎在这时候,一年的辛劳都跑得无影无踪了,取而代之的是满屋的欢声笑语。
  后来,我参军来到部队,过年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但每年都能如期收到父母寄来的腊肉。打开包裹,随着腊味的飘香,亲情的温暖同时涌上心头。包裹里除了整块的腊肉,还有少许的猪头肉和猪尾巴。因为我的生日在正月里,老家人过生日有吃猪尾巴的习俗,因此,一头猪的尾巴就非我莫属了。每当收到这些腊味,我就会叫来战友们分享。大家围坐一起,边吃边聊着家乡的事儿。那些年,腊肉凝聚了父母的辛劳和挂牵,虽然过年回不了家,但有了家乡的腊味,也能聊补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如今,市场供应越来越丰富了,但老家“吃腊”的习俗没有改变。只是随着人们口味的变化,对腊肉的吃法更多样化、更趋于健康了。这两年回老家过年,除了炖腊猪蹄、做猪头肉拼盘外,还多了小炒腊肉、糯米腊肉卷、腊肉烩豆腐、腊肉叉烧等菜品。这样体现了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既保留了腊货的香味,又增添了现代气息,让人食欲大增、幸福满满。

  在我国许多地方,过年尤其是年夜饭,都少不了鱼,取年年有鱼(余)之意,图个好彩头。
  在儿时的印象中,老家门前有两条小河,早些年河里是有鱼的,后来随着人们过度捕捞,使河里的鱼几乎绝迹。然而,过年要有鱼的习俗依然延续着,河里捕捞不到鱼,市场上也买不到鱼,乐观的乡亲们就“别出心裁”地想出种种“吃鱼”的法子来。
  家有亲戚在鱼米之乡的,就托亲戚帮忙买一些鱼邮寄过来。因邮局投递时间长,常常得到的不是鲜鱼。虽然味道不甚鲜美,但聊胜于无。还有人想出了替代的办法,用面粉做出鱼的形状,揉进一些叫鱼香的植物汁水,下油锅煎炸成形,再浇上油盐酱醋烹制,端上餐桌,真有点以假乱真的意思……
  后来,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水位提高,老家呈现出“高峡出平湖”的景象后,久违的鱼儿才重新“游”了回来,不少人家开始了打鱼的营生。再后来,随着长江禁渔令的颁布,渔船上岸了,渔网收起来了。
  当地政府为破解当地渔民和吃鱼的难题,纷纷打出了组合拳:组织昔日以打鱼为生的渔民,利用当地的水库、水塘养殖生态鱼,满足群众吃鱼的需求;开出绿色通道,对外地来的卖鱼商贩一路绿灯,丰富当地的市场供应;时下,更多人则通过网购,随时都能吃上各类河鲜、海鲜。
  每当春节来临之际,行走在老家的大街小巷,卖鱼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快来买鱼哟,买鱼!新鲜的鲤鱼、鲢鱼、乌鱼,不鲜不要钱。”除了当地养殖的无污染生态鱼外,还有专门卖海鲜的门店,像带鱼、鲜虾、黄瓜鱼、乌贼鱼等应有尽有。这不,老家亲友在微信中发来年夜饭菜谱:清炖乌鱼、水煮鳜鱼、白灼虾等。还有一道道文化大餐:鲤鱼跳龙门的大彩门,纸扎的鱼灯笼,文化站正在排练的湖北渔鼓……可谓年年有鱼,年年有余。

  年味最浓的莫过于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年集了。
  儿时,老家的年集不成规模和气候,也没有固定的地方。山里的人到镇上办事,顺便捎带点自家产的蔬菜、家禽、腊肉等到镇上来卖,换点零用钱,再到供销社买点烟酒、糖果等年货。那时每到小年前后,母亲就会叮嘱我:“看门前过路的有没有卖蔬菜、家禽、鸡蛋什么的,有就叫他停下来,价格贵点也要买,千万别错过机会。”有时候运气好,能买到一些,有时等候一天也买不到所需之物,只好有啥吃啥了。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昔日封闭偏僻的小镇变得繁华热闹起来。我老家沿渡河镇因山清水秀、民俗独特、民风淳朴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镇。因之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农贸市场也随之繁荣起来,农家乐遍地开花,乡亲们的腰包也慢慢鼓起来了,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平日里衣食住行全无忧,可乡亲们还是乐于赶集。特别是到了年关,老老少少衣着靓丽,都喜欢结伴到集市上走走看看。其实,人们赶年集,赶的是一种奔向好日子的心气儿,图的是集市上的货全、货鲜。挑着鲜活的买,冲着时尚的穿,日子往新潮的走,乡亲们是越活越有滋味了。
  前两年,我们全家回老家过年。一下车,我就兴冲冲地直奔集市。宽敞的马路边,店铺林立,张灯结彩;集市上人流如织,热闹非凡,洋溢着浓浓的年味烟火气。集市上大多是当季的农副产品,干果、鲜货应有尽有;还有外地人开的海鲜店,成品的、半成品的海鲜琳琅满目。这时候去集市上尽情采购,乡亲们统称为“办年货”。
  置身于年集里,年货的种类数不胜数、目不暇接。不觉间来到老家土特产一条街,那熟悉的做法、熟悉的味道让我停下了脚步。那是儿时吃过的地瓜粉条,是纯手工制作的天然食品,吃着滑溜有劲道;那是让人垂涎的炸丸子、炸酥肉、炸土豆片;那是久违的包谷酒、地瓜烧,色泽清亮,入口醇香……每样我都想买一些,过年时慢慢享用。陪同我的弟妹们连声说:“啥都不用买了,家里吃的都备齐啦!”
  浓浓的年味,怎么少得了家家户户大门两侧的红灯笼和吉祥如意的红春联!挂上红灯笼,就是将那朴实的幸福高高悬挂在门楣上;贴上红春联,就是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浓缩在红红的喜庆里。正好弟妹们家里还没有买灯笼和春联,我们便选了贴有福字的红灯笼以及红红的春联带回家。那春联上联是“欢欢喜喜闹新春”,下联是“红红火火过大年”,横批是“幸福人家”。

——《中国纪检监察报》百家号2023年1月20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3-1-25 22:36:53 | 只看该作者
印象除夕
作者:董映青

  又是一年除夕时,漫步在县城的街头,灯火璀璨,五彩缤纷。县城中央,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旺火。以旺火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四条大街,是一眼望不尽的灯饰,红的、黄的、紫的、绿的,整个县城的夜空,仿佛是童话的世界。
  拢旺火,是除夕这一天的代表性活动,但我印象中的除夕,却不止拢旺火这一种令人难忘的项目。
  除夕,俗称“大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而我印象中的除夕,一直是最令我兴奋的节日,尤其是孩提时代的除夕,更是令我记忆犹新。
  到了除夕这一天,趁着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我会在父亲的带领下早早地贴对联。那时候的对联,是父亲亲手写的,那时候的浆糊,是母亲用白面熬成的。我们的院落比较大,用到的对联自然比较多,父亲站在凳子上贴,我配合着看正不正。父子俩来来回回,一个喜庆的院落便被我们装饰一新。
  贴完对联,我会兴致勃勃地穿着新衣服,到奶奶以及其他长辈家去拜年。当然,我的第一目的是炫耀我的新衣服,和兄弟姐妹去比一比,因为在我看来,那是我人生中的高光时刻。自然而然,我最喜欢的,当然是得到他们的夸奖。看着奶奶欢喜的神色、合不拢嘴的笑容和嘴里微微颤动的舌头,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那时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真是无比得幸福。
  回到家中,就会看见父亲和母亲在炕上包饺子,我就在地上玩自己的,时不时还似懂非懂地看看电视机里的新闻。但是,时间稍微一长,便会被母亲呵斥:“赢光(我的乳名),别看了,寒假作业写完了?快去写!”而一旁的父亲则会充当和事佬的角色,说:“孩子放假了,多看上一会儿,离得远一点,别把眼睛看近视就行了。”那时候的我,一脸无辜地望着他们,听他们说完就干我自己的。不得不插一句,在小时候上学的时候,通常情况,我每天看动画片时间从未超过30分钟,只有在周五放假那天才被准许看2个小时。也因此,加上自身的注意,时至今日,我也从未因为近视戴过眼镜,这一直是我比较自豪的一点。这一点归功于母亲的家教,也归功于我自身的注意。
  中午饭较平日丰盛,各种肉各种菜五花八门,这也是让我大饱口福的时机,我不仅嗅到了饭味,也嗅到了年味。
  吃过饭之后,我便兴冲冲地去供销社买炮仗,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我没有“午休”的概念。
  来到了供销社,我被眼前琳琅满目的炮仗惊呆了,各种花炮让我眼花缭乱,只是苦于囊中羞涩,不然把它们全部包圆也不解恨。那时候的买炮预算只有10元,是的,就是10元,虽说那时候的钱比较“值钱”,但明显,对于一年一度的除夕夜里的放炮活动来说,还是太少了。我在柜台前来回踱步,用仅有的10元钱反复衡量该买什么炮买多少。如果没记错的话,那时候对于我来说过年买炮仗的标配应该是:一支长筒花炮、两三只短筒花炮、两支麻炮似的出花炮,还有一些走兔儿、擦炮类的小炮。至于大麻炮和2000响的小鞭炮,早就由离家不远的“长城门市部”给“送来了”。
  接下来,便是考验我技术的时候,那就是“拢旺火”。别看那时候我还小,拢起旺火来,是不逊色于大人的。我会按纹路打一些好搭建的炭块,然后在院子中央的地方,底下垒砖,然后事先在砖里面放一些柴火,再在砖上面开始垒炭块。由下到上,由大到小,依次垒成。最后,在最上面用一个小炭块压一个“旺气冲天”,这样一来,就大功告成了。
  到了夜晚,我们会集体去奶奶家吃饭,好多个兄弟姐妹一块玩耍,很开心很自在,到了差不多的时候,会领到压岁钱。以老爹(方言,父亲的哥哥)为例,那时我们的拜年台词通常会是:“老爹老爹过年好,四个人头不嫌少。”我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四个人头”代指第四版人民币100元,因为四版人民币上印有四位伟人头像,因此得名。
  如果玩累了,我会在奶奶家的单人沙发上蜷缩着打个盹。
  到了晚上12点来临的时候,那时候便开始了响彻夜空的炮仗声,家家户户会点燃炮仗,同时,也会将旺火点燃。燃烧的旺火和响彻云霄的炮仗声,也寓意着来年的红红火火。
  年年除夕,今又除夕。时光荏苒,转眼间,兄弟姐妹们都长大了。那些除夕的印象依旧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仿佛在告诉我: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记忆,从未走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3-1-25 22:57:45 | 只看该作者
爆竹声声辞旧岁
作者:陶玉山

  跨年夜还没有到,稀稀拉拉、零零碎碎的燃放烟花鞭炮的声音就不时传来,此起彼伏,不绝于缕。这熟悉又陌生的久违的声音,此时此刻是那么具有感召力、穿透力,那么吸引人。几次忍不住来到阳台,不管寒风砭骨四处观望,又不断自觉或下意识地前倾俯身,好像和燃放烟花鞭炮的距离近一些,听得更加真切清晰一些。整整憋了三年了,好多好多被压抑已久的东西,总是需要某种特定的方式仪式进行释放。全神贯注、倾力聆听那时远时近、时断时续的燃放烟花鞭炮的声响,贪婪一样嗅着那硝烟特有的味道,心中在默默念叨着柳永的词句:“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爆竹声声辞旧岁。”在我国,新的一年到来燃放爆竹烟花的习俗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荆楚岁时记》明确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由此可见,点燃爆竹是为了逐退瘟神恶鬼邪气。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因地制宜,人们就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到了北宋时民间才有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改名“爆仗”,后又称之为“鞭炮”。燃放鞭炮有辞旧迎新之说,“镇邪驱瘟,祈求平安”的吉祥之意,寓意着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和憧憬,就像大诗人陆游所说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也是春节期间燃放烟花鞭炮习俗的由来。燃放烟花鞭炮不仅增加了春节过年的乐趣和气氛,还为国人提供了一种狂欢的仪式感。所以有人这样说,“没有烟花鞭炮的新年,毫无灵魂可言。”
  记得小时候,春节燃放鞭炮是各家各户不可缺少的习惯,是过年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生活艰苦,日子紧巴,买几挂鞭炮那是和买肉买鱼同等重要的事情。过大年怎么会没有鞭炮的声音呢?那还是过大年吗?大年三十除夕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之前,点燃一挂鞭炮是必然的仪式,是春节最有标志性的活动。似乎这样,年夜饭才能正式开始。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小妮子要花,小小子要炮,老头要个新毡帽。”这是那时候家喻户晓、人人会唱的歌谣。从中不难看出过年的特点和人们的期盼。此处所说的“小小子要炮”就是男孩子要鞭炮。对七八十来岁的男孩子来说,有了鞭炮,就有了一切。
  可是,由于家庭收入有限,作为先考虑一家老少吃喝过日子的家长,不可能也不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家里小小子要炮的渴求的。象征性地花一毛七买一挂一百头响的小的可怜的鞭炮,快过年了,不让孩子不高兴就很不错了。所以,那时候,几乎没有人会一下子点燃一挂鞭炮听动静的。没有那个条件啊!大家都是不约而地把鞭炮小心翼翼地一个一个地摘下来放在口袋里,默默计算着,慢慢地一个一个燃放。即使小伙伴们在一起,也是互相看看各自鞭炮的大小或多少,也不会一个一个放起来没完没了。
  记得有一年,家里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平时非常节俭抠唆的父亲竟然破天荒地给了我两挂正宗的浏阳鞭炮!这浏阳鞭炮火药足,动静大,几乎没有哑炮,一个是一个,在小伙伴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鞭炮。一般人不但买不起,而且买不着。这下子,我在小伙伴中的威信声誉空前提高。就是平时对我带搭不理的那几个家庭条件相比好一点的,也是一副谄媚讨好巴结的样子。这让平时在小伙伴中很少有话语权的我非常开心,兴高采烈的,一时间非常自豪,觉得自己了不起。也许是乐极生悲吧,至今我也不知道咋回事,放在口袋里的鞭炮突然噼里啪啦地想了起来。这下子,大家都慌了神,一个个手足无措的发呆愣神了。我也忘记了会蹦着手受伤,不管不顾地使劲儿把鞭炮从口袋里掏出来往外扔,直到一个不落地扔完,才惊魂未定、气喘吁吁地舒了口气。因为我的这件套在棉袄上的外衣,是过年要穿得新衣啊。衣服破了,回家怎么交待啊!
  尽管我采取的措施非常得力及时,新衣服的口袋还是被鞭炮炸得破绽百出,惨不忍睹。十分沮丧泄气地回到家,母亲又心疼又气恼,她老人家叹了口气,让我脱下来,放在了一边,到了晚上,找了靠给人缝补衣服挣点零钱贴补家庭开支的邻居张二婶,修补了破了的口袋,又在外面绣上几朵花遮掩覆盖一下,这样基本看不出来衣服口袋曾经蹦坏了的痕迹……
  见景生情。回想起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儿时的经历像空中楼阁,遥远又缥缈。回忆是美好的,也许,只有遗憾才会让人更加念念不忘。生活最大的特点,永远不是理想化,而是现实性。即将过去的虎年,让人知道了什么是才力短绌;从来没有哪一年过得如此没有怀念,让人从心里祈祷这样的年份再也不见。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向皆是过往。心中有爱,有盼望时,再荒芜的日子,也会温暖滋润起来。风吹雨打知生活,苦尽甘来懂人生。让你我带着这份纯真的爱,带着安康,带着决然,在声声烟花鞭炮声中,步入新的一年。期盼一切最温暖的心愿,都能在新的一年里实现。你安好,我无恙,就是这世上最静美的时光……

——《齐鲁晚报》百家号2023年1月20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6、7、80后怀旧网    

GMT+8, 2024-12-23 05:02 , Processed in 0.1431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