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6、7、80后怀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怀旧
楼主: 日出印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值此2021牛年春节,各位老友新春快乐!!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23-1-13 16:02:36 | 只看该作者
从“头”开始过年
作者:李勋修
2019125日于莱西)

  在胶东农村老家过年是先从“头”开始的。
  记得小时候赶了腊月二十集开始忙,最忙是过小年的那天。腊月二十三 ,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父母亲头天晚上就准备好,吃罢早饭开始忙活。先把屋里的箱箱柜柜、坛坛罐罐等家什和物件统统搬到屋外,把屋里上下,旮旯边角认真清扫干净,然后把门窗擦净,封上新窗户纸。中午前把搬到院子里的物品擦洗干净晾着,到半下午晾干后,再一件件搬回家安顿好,忙活完了太阳也就落山了。第二天,母亲就开始拆洗被褥,浆洗衣物,在院子里拉上几根绳子,一件件挂上晾晒。父母亲整整要忙活两天,把家里家外拾掇得井井有条,面目一新。母亲说:穷富都要干干净净过年。
  那时候我们兄妹年纪小,大的才十一二岁,不懂事爱贪玩,活不会干也干不好,在家跑来跑去,翻来翻去尽碍事添乱,母亲就吼着大的带好小的,轰到门外街口玩。到腊月二十五,家里已全部清扫、洗刷完毕后,父母亲就准备给我们兄妹洗头理发。母亲说:要从“头”开始过年。天不亮,母亲便去担水,装满水缸后再挑回一担倒进大锅里。待晌午天暖和时,一大锅热水也烧好了,就把我们一个个从街上撵回来,开始给我们兄妹挨个洗头、剃头。
  那时候剃头用剃头刀,理发时约街坊邻居互相帮忙。孩子们的头都是家里大人给剃,大人会剃的剃个勺子头,不会剃头的剃个光头。四五岁的孩子都不叫剃头,一剃头哭闹不止,大人们也不敢用剃头刀剃,怕孩子不老实头被剃刀划伤,就用剪刀剪头。用剃头刀剃头,头上不划破一两个口子,不出一点血就不算剃了头。好像那时候的人都皮实,剃头时头上划破个口子,没有人去计较,十多岁的孩子顶多眼眶里含点泪水,大人和老人们会说说笑笑,相互调侃几句。
  我们村子小,没有专门剃头匠。西边村里倒是有个老剃头匠,七十多岁了,背都驼了。每年过了腊月二十集,老剃头匠便挑个剃头担子,赶半头晌来到村里,找个背风向阳的地儿,支好摊子,开始烧水、剃头。老剃头匠手艺好,就剃光头和刮胡子,没见他给谁剃破头。那时剃个光头才收五分钱,忙一中午能剃十几个头,到下午天冷了就不剃了,便慢悠悠收拾好摊子往回走,第二天再来,一直能剃到腊月二十七、八,一连来了好几年。
  我上小学二年级的那年腊月里,父亲在县城水集买回来个剃头推子,装在一个纸盒里。好像是我们村第一家自己买推子剃头。年前父亲给我们剃完头,还帮给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们剃头,用推子剃头比用剃头刀剃头好多了,剃头不痛,小孩子也不哭不闹,愿意叫剃。那两年,我们家的推子就是公用的,邻居们剃头都来借用。后来慢慢地家家户户都买上了剃头推子。到上联中时我也学会了用推子剃头,能给爷爷剃头,不过剃的不好,就爷爷愿意叫我剃,伙伴们可都不找我。
  高中毕业后我参了军,来到了西北边疆军营。在部队过年也是从“头”开始。一到春节,部队官兵是最忙的,万家团圆的时候,正是我们战备值班,站岗巡逻,守卫祖国和人民安宁的时候。所以在年前部队专门拿出两天连休,安排各分队官兵轮流洗一次澡,讲个人卫生,洗衣服,拆洗一次被子。每个排有一套理发工具,每个人都要理发,且发型标准一样,统一平头寸发。尽管不能回家与父母过团圆年,尽管要站岗执勤,甚至节日期间进行战备演练和“实战”训练很辛苦,但军营整齐划一,干干净净,官兵精精神神,状态和风貌良好。在部队过年,我们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热血汗水洒边防,谁也不悔!
  小时候每到年根村里来了剃头匠,祥大伯见人就吆喝:“走啊,剃头去!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现在到年根不管城里和农村,乡亲们也都忙着从“头”开始,理发洗澡,干净文明过年。自改革开放,乡亲们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条件好了,富裕了,村容村貌村风发生了巨大变化,公路、网络村村通,村里都有理发店和澡堂子,老家人也不再在自家剃头了,都花钱到理发店。如今人们洗澡和理发专挑好地儿,价格贵点不太在乎,只要理得好,洗得舒服,服务周到,满意高兴就行。
  今天是腊月二十,上小学和上幼儿园的俩孙女从明天开始放假。送孙女回来爱人说:“今儿有空先理理发吧,赶明天回老家看看,过年吃的用的该忙活添置了。”“好,我去理发!”我对爱人说。过年了,先从“头”开始。

——《齐鲁晚报》百家号2023年1月3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3-1-14 22:58:22 | 只看该作者
年糕里的年味
作者:张一芳

  年糕其实是极普通的家常食品,以其在传统节日中最为看重的新年流行,所以称为年糕。年糕谐音“年高”,也就有了岁末迎新的民俗寓意,有了五谷丰登的喜庆内涵,更蕴含了来年更好的美好期盼,因而深为民众所喜爱。年近了,乡村间几个手艺好的能人聚在一起,说是一种组合,也可以说是一个团队,搭台筑灶做年糕,乡人称之为“年糕班”。
  仿佛那一天开始做年糕,过年的滋味就从那一天开始了。人们把浸过一天的晚粳米箩装桶盛的送过来,机器一开动,细白细白的米粉不多时就磨出来了。那边灶火熊熊,一锅锅的米粉被蒸成熟馃,翻倒在石捣臼中,两个臂力极好的捣糕人对面而立,用力举起石捣碓,齐眉,过额,朝下抡,重重砸向臼穴中的熟馃,讲究的是稳、准和力度的适中。翻馃的人稳坐在石臼边,随着捣碓的起落,不慌不忙地翻动熟馃,或双手蘸水往捣碓头抹一把,使熟馃不至被黏沾。出手利索、迅捷的同时,还要随时掌握糕坯状态,直到被捣匀、捣透,捣出柔韧有筋道,香味益发溢散出来。
  接着就是年糕成型的过程了。糕坯被从臼穴中拎出来,扔在床板般大的案板上,趁着热气,大家围着坐下,举碓捣坯的和翻馃的人、蒸馃的人又都成了手艺“老司”。传统的工艺是全凭手工来完成的。先是拽下一块坯料用劲推揉成条状,剪切成1尺左右的糕条,素身的年糕就做成了。但过节的时候,乡村能人们还是会在年糕制作上极尽巧思,成就细腻,或者是年糕做成各种形状,或者是印上喜庆的花纹。这时,就要用上糕模了。接近做成素身年糕的糕料在刻有吉祥花草、瑞兽祥鸟、故事人物和福禄寿喜等字样的模板中压进去,压得满满匀匀的,四角不留空隙,然后拍打出来。这样的年糕有着浅浮雕的文字和图案,更兼精致而吉庆。更有手艺好的,扯一块糕料,揉搓一阵,插一根竹筷,做成形象逼真的糕塑动物,龙年做龙,马年做马,让孩子们去把玩,俨然一件工艺品,也有做出寿桃、福果和“鲤鱼跳龙门”的。若是做出麒麟、狮子,甚至寿星南极仙翁、财神赵公元帅的,那手艺就非同一般了。
  老百姓家做年糕,通常要自带紫禾。前面一家的柴禾尚未烧尽,下一家的粉料就上了灶台,如此一家一家地往复延续,灶膛中的旺火就旺遍了每一家。前一家的年糕正在做,扯一块“糕头”下来,又香又韧的,沾着糖水或包进少许红糖,或有主家早就准备好了各式馅料,先吃个新鲜,那里还分你和我呵!
  其实这个做年糕的场面,就是一个演练新年气氛的场面、分享年味的场面。欢乐在其中,享受在其中,其乐融融,其意浓浓,是一幅和谐活泼吉祥、真切生动感人的画卷。记得儿时跟着家人把糕米送到年糕班,小伙伴们在捣臼前或案板边跑来跑去,看遍做年糕的全过程,吃遍各家的年糕头,并且得到不只几个糕头老虎糕头龙,把童心和乐趣融入热气弥漫的氛围中。
  待把做成的年糕稍微晾一下,使表皮略干而不粘连,就可以同样箩装桶盛的搬回家,也把过年的心情搬回家。
  做遍本村本地所有人家的年糕,年糕班还会准备铺盖,带上所有工具和器具,进入城镇,在街头巷口搭建临时工棚,为城里人玩一把手艺,把年味和欢乐带给所有人。
  年糕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原始农耕,谷物成熟一次为一年,岁末迎新的米糕,便寓含收成丰稔的表达,有着来年更好的愿景。明代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有年糕本是“年夜祭神、岁朝供祖”祭品的记载。清朝时进而有了“年夜把神,岁朝供先,及馈贻亲朋之需”的说法。直到清朝光绪或宣统年间,年糕便成为普通点心,四季常见了,但仍以春节为盛。时近年关做年糕,不仅是要备一份美食,更是一个俗尚。年糕年“高”,象征着生活水平年年提高,生活质量年年升高,农民巴望产量增高,工人盼望工资涨高,孩子们更是希望学习成绩好、读书进步分数高了。
  记得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年糕既被列为“四旧”,也被列为“资本主义尾巴”。但年终归还是要过,年糕还是要做的。农村自不用说,连城镇居民的购粮证,也照样有做年糕的晚稻粳米配量。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政策改变了,生活富足了,各种传统粮食制成品又风行起来了。聪明的人们发明了机器,改装一下手扶拖拉机的皮带轮,就是磨粉机、拌糕机和糕条挤压机的共用动力,原理和流程是一样的,过程中最费力、最讲究却又是最具传统情调的手工制作,被钢铁的转动替代了。
  近年来,工厂化的生产,流水线做的年糕充斥市面。人们已经用不着浸米排队带柴爿了,超市常年都有名品繁多的花色年糕卖,但无论怎么说,值得怀念的,还是制作手工年糕的氛围和情调,以及吃时的韵味和感觉。因而便总觉得“年糕班”做的年糕是正道,是正牌,于是便益发喜爱“年糕班”,也为能见到尚还保留的手工制作年糕的全过程,感到是一种幸福。

——《钱江晚报》百家号2023年1月11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3-1-14 23:04:41 | 只看该作者
年年年糕年年高
作者:张海强

  采访动机  井陉县南王庄乡东尖山村家家户户开始蒸年糕,他们用最传统的手艺做出原汁原味的农家年糕,街头巷尾飘着阵阵年糕香,给冬日里的乡村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俗语说“无糕不成年”。地处太行山区的井陉县农户开始蒸年糕,用传统手艺做出原汁原味的农家年糕,街头巷尾飘着阵阵年糕香,给冬日里的乡村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1月10日,记者来到井陉县南王庄乡东尖山村的马宝来家。“其实昨晚已经磨了不少,怕面不够,再磨一点,年糕面必须现吃现磨,这样口感才好。”马宝来正在磨黄米面,随着电磨的轰隆声,细腻的黄米面从电磨机的出口落在容器里。另一边马宝来的妻子和邻居正在和年糕面,“我们这里一般都是一半黄米面一半糯米面,这样蒸出来的年糕口感好。”马翠英告诉记者。
  东尖山村坐落在井陉县东南方向,三面环山风景秀丽。随着邻居一声“开锅喽”的高喊,马宝来家正式开始蒸年糕,铺白菜叶、撒枣、撒黄米面等工序陆续展开,记者在现场看到,蒸年糕的大铁锅直径有一米, 马来廷是村里有名的蒸年糕的老把式,谁家蒸年糕都要请他来撒面,“年糕到了一定厚度一定要用筷子扎几个孔,为的就是上汽,使年糕从下到上受热均匀。”马来廷对大家说。
  一个多小时后,金黄色香喷喷的年糕出锅了,此时大家脸上乐开了花,年糕出锅后需要翻个,然后拍打成型,年糕温度下降后再分割切块进行保存。
  “我们家蒸年糕有40年了,几代人都在蒸年糕,给亲戚孩子们送去,希望大家来年有个好兆头。”马翠英高兴地说。

——《燕赵晚报》百家号2023年1月13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3-1-14 23:08:43 | 只看该作者
迎小年:糖瓜祭灶神,归家盼团圆

  【新华社天津2023年1月13日电】(记者周润健)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三,祭灶王”,1月14日,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腊月二十四,则是南方小年。民俗专家表示,小年是进入岁末最后阶段的起点,是除夕春节到来前的一个重要节日,祭祀灶神是小年的中心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萧放介绍,在我国古代,腊月最大的活动是腊祭,它是年终辞旧迎新之际与祖灵、天神沟通的岁时仪式。祭送的天神中有一位就是灶神。最开始,灶神的地位并不显赫,但由于其神职的特殊,它在民间岁末祭仪中逐渐成为主要角色。后代以“祭灶”活动替代了腊祭仪礼。
  祭祀灶神的仪式称为“祀灶”“送灶”或“辞灶”,寄托着百姓对美满生活的向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阖家平安,吉祥如意。
  祭灶时,人们会在灶神像前供上糖瓜、水饺、清茶等祭品,燃香烛祝祷,祈求灶神吃糖后粘住嘴、甜了心,“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好事传上天,坏事丢一边”。
  送灶以后,还要“接灶”“迎灶”,各个地方的时间也不一样,或在除夕夜、正月初一凌晨,或在正月初三这天。接灶的习俗较为简单,将准备好的新灶神像贴上灶头,点上香烛。这样,灶神再次降临人间,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继续履行监管人间善恶的职责。
  萧放表示,在传统社会,人们祭灶是为了辞谢灶神旧年对家庭安宁的照护,同时希望灶神带来新岁的吉祥。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绝大多数家庭都用上了新型灶具,没有了灶头,灶神“失业”了,很多人因此也渐渐遗忘了灶神和送灶神的仪式。虽然传统的祭灶仪式已经式微,但人们依然重视这一天,将它视作小年,是过大年的重要序曲。
  归家有期,团圆不远。“人们新年里团聚和祈福的情感终究是不变的。小年一过,每家每户盼着在外家人早一天归来的心情愈加热切,盼着一年一度的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也盼着来年的美满幸福、健康如意。”萧放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3-1-14 23:12:45 | 只看该作者
剜窗花
作者:张志军

  在所有的过年习俗中,剜窗花大概是母亲最看重,也最上心的一件事。
  过去,窗花基本都是自己剜的。集市上偶尔有卖的,但买的人并不多,一来是钱紧,二来是很难选到自己中意的。进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张罗着剜窗花。有不会剜的人家就得求亲戚朋友帮着剜。但求人毕竟麻烦,谁也没有多少闲时间,倒不如自己学会更方便一些。所以母亲从小就学会了剜窗花。
  剜窗花先要有花样子。窗花是民间独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古代先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反映,体现着一种古朴的艺术审美和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窗花的题材主要来自于生活,花鸟鱼虫,十二属相,日常劳作,都可以成为窗花的构图元素。随着年份的不同,总会有手巧的人设计出一些新鲜的窗花图案。母亲不会设计,但可以从婶子大娘家里找来好看的窗花,自己在油灯上熏出花样子。母亲是个有心人,让父亲找回一本掉了书皮的小说,将收集到的窗花样子一张一张夹进去,遇有邻居需要,她总是热情地拿出来,供她们翻拣挑选。
  有了花样子,还要买红纸。买红纸也有讲究。临过年了,供销社的红纸很抢手,来一批货,很快就卖完了。而且每次进回来的红纸质量也有差别,有的好用,有的不好用,价格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母亲总是及早下手,选择质量好价格相对便宜的,将写对联、剜窗花所用的红纸,一次买回来。
  剜窗花的时候,母亲会将红纸折叠,用麻纸捻子将花样子与红纸固定,再用剪子尖扎透纸层,一剪子一剪子地剪,一次可以剪四对儿八张。剜窗花的剪子不是家里日常用的大剪子,而是一种能折叠的小剪子,折起来没有一盒火柴大,张开也就半拃长。坝上人将剪子尖钻透纸层这一关键环节称为“剜”,所以剪窗花也不叫剪窗花,而叫“剜窗花”。一个“剜”字,道尽了其中的专注、细致、上心,和含在心底的一片虔诚。
  剜窗花是个细活儿,需要小心,更需要耐心,一丝不苟。临到过年,家里的营生多,剜窗花又需要好的光线,所以母亲总是在晚上纳鞋底,绱鞋,白天挤时间剜窗花。不论是花的枝枝叶叶,还是一朵花,一个花瓣,也不论是鸟雀的羽毛,还是猫皮,鱼鳞,都需要细之又细,马虎不得。而母亲剜出的窗花又总是玲珑剔透,惟妙惟肖。
  每当母亲剜好一沓窗花,我们兄妹几个总会充满期待地守在跟前,在母亲去掉麻纸捻子往开展的时候,不由得发出惊叹,简直就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看那些鸟雀,顾盼多姿,活泼灵动,眼睛骨碌碌的,脖子上的羽毛都显得毛茸茸的。再看那些梅,枝如铁骨,花朵可人,细微处花蕊纤毫毕现,隐隐有暗香浮动。那一对对招人喜欢的招财娃娃,肥肥胖胖的大鲤鱼,更是百看不厌。喜上眉梢、双喜临门、连年有余、梅报新春、富贵牡丹、大吉大利等寓意美好幸福的窗花,一沓沓,一幅幅,铺展在炕上,看着就觉得喜庆,舒心。红红的窗花贴上窗户,寄托的是一家人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的情感,表达的是对好日子的渴望和憧憬。
  近些年,母亲的视力不如从前了,已经不再剜窗花了。但她还是格外喜欢那些吉祥喜庆的窗花图案,还特意保存着那把陪了她几十年的小剪子。
  每到临近过年,母亲都要拿出那把小剪子,用布头擦抹擦抹,在手里抟弄抟弄。而那把小剪子,依然锃亮如新,没有丝毫锈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3-1-14 23:16:52 | 只看该作者
一进腊月门,便有过年来
作者:黄琳

  年初的憧憬期盼,仿佛还在昨日,转眼间又到了岁末。一进腊月,时间仿佛按了加速键,农历新年也以倒计时的方式飞速旋转,心也跟着欢呼雀跃了起来,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
  年年岁岁阖家欢,岁岁年年盼团圆。腊月是一支欢天喜地的是春节前奏曲,幸福和团圆的脚步也在日日聚拢,喝过了甜甜的腊八粥,人们就开始盼着归家的团圆饭,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是多少人对团圆的最浓烈的期盼。
  腊月的每一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好日子。“吃糖瓜,扫房子,磨豆腐,炖猪肉、宰年鸡,蒸馒头……”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忙得人喜气洋洋,充满期待。腊月集市年货摊儿前人头攒动,写春联的,画年画的,买灯笼的,备年货的,大包小包,满满当当,都是人们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着充足的准备。
  “腊七腊八,腌鱼腌鸭。”腊月里,准备吃食,是一件顶要紧的事儿。整整一个月,家家户户的灶台时刻都弥漫着不同的香气,主妇们腌菜、炖肉、炸丸子、蒸馒头,变着花样地准备着食物,男人们也是忙着往回搬运着各式各样的年货,孩子们追逐嬉戏,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久违的生机和欢乐弥漫开来,好不热闹。
  今年的春节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气温也不似过往那般寒冷,小寒天里,没有凛冽的寒风,只有明媚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让人都快忘却了此刻正处于寒冬腊月。就像李贺在《十二月乐辞·十二月》中写的那样:“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依稀和气解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寒冬腊月,枝头上玉树琼花,冰霜不化,但温和的气息已推开寒冬的门扉,温润的光线带着金红的美,白天也被慢慢拉长。
  腊月和风意已春,时光匆匆画满一个年轮,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存入记忆的行囊。过年,是春的开始,更是心的归处。在浅浅的腊月里,渐渐升腾起对家浓浓的思念,愿新的一年,万物皆可期,生活比蜜甜,团圆更圆满。

——《山西青少年报》百家号2023年1月11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3-1-14 23:23:40 | 只看该作者
扎马添料祭灶神
作者:马学民

  今天是小年,又想起了小时候扎马、添料、祭灶神的事来。
  记得我儿时的"祭灶"多在腊月二十三日黄昏入夜之时进行。
  马是指灶王爷的坐骑,通常是用高粱杆或竹篾扎成的马的样子,放在案桌上,旁边需要放入草料和豆子等,跟贡品摆在一起,寓意灶王爷能够快快飞到天上。那天吃完中午饭,就开始央求母亲教给扎"竹马"用来祭祀灶神,后来慢慢学会了些,我便开始自己学着扎制,找来几根高粱杆,劈掉外面的皮,露出 "格挡瓤",用"格挡瓤"当马的身子,用秫秸米子做马的腿,常常是一下午才倒弄成一个 "竹马",说"竹马"实际上它全是高粱杆扎成的,没有一点竹子的成份。
  到了傍黑,便早早喝完汤,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芝麻糖和面做成的长方形糖条等。切几根谷子杆草料,加点大豆用升盛上,然后恭恭敬敬放在扎成的竹马前,让它享受,以便带灶王爷上天。并用祭灶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多说好话。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灶王的名称在战国时就已出现了。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灶神是中国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祭灶"、"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糖,二十四扫屋房,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杀年猪……
  这是流传北方很广的一首儿歌。
  "景" 年下 是从"景"祭灶开始的。今天看来,我盼望祭灶的缘由,不仅仅是因为那天晚上能吃上一块甜掉牙的祭灶糖,更重要的是,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一旦过了祭灶,我们都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望年的到来,什么也不图,关键是能吃上心仪的好东西、穿上新衣服。
  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
  鲁迅先生有一篇祭灶的诗文:《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农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家里人出门在外,农历二十三回不到家,家里的老人是不祭灶的。不知这是什么原因,前几年我在市区上班,一般很晚才回家过年,母亲常常是这样好几年不祭灶,但把灶王爷处打扫的干干净净。
  如今进城多年,早已不在祭灶,但老母亲至今还延续着祭灶的风俗,年年一入腊月,就惦记着请"灶王爷",有时跑几里地专门去赶集,就是为了请个"灶神",祭灶时贴上老灶爷像,献上一盘乡间小作坊做的芝麻糖,年年如是,心安理得。但早已没有了我扎的"竹马",也没有我切的草料,老人虽上了年纪,但她对习俗是永远不会忘的。祭灶的风俗习惯还在延续,借助节日祈盼来年生活吉祥安定、幸福美满的愿望从没停止。
  已经40多年未曾陪同老人在家里祭灶,但每年祭灶,老人总会把最好的期望留给他的儿子、女儿和孙子等。
  今天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患"三高"的人多了,爱吃糖的人少了,儿时献灶时的渴望心情和欢闹感觉也一去不复返了。但美好的记忆永远留在心中。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日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廿三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
  有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个好点子。在腊月廿三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里,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皇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以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和睦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廿三夜里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此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廿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河南民间多尊传说中的泥匠张奎为灶神,说其锅台垒得好,故死后作了灶神。传说"灶神司人间善恶,上天回好言,可保来年免灾"。河南民间灶神之位多设在厨房的后墙上,灶神画多为朱仙镇木版印制。画之正中为灶君夫妇,头上为玉宇天宫,下面印有当年历法和农历二十四节气,并标有几龙治水,几日得辛。底部中间是一聚宝盆,外有八仙,左右待立金童玉女、两侧还有鸡犬六畜,俗称"老灶爷牌位"。讲究"祭灶必祭在家",有"祭灶不祭灶,全家都来到"的俗谚。祭灶时,凡在外的人都要赶回。豫东等地,选在祭灶节认了干亲的干儿、干女,也要携带灶糖、烧饼、鞭炮、香表和一只大公鸡来参加干娘家的祭灶仪式,表示自己已是干娘家的正式成员。 月亮属阴,灶君属阳,故"男不祭月,女不祭灶"。但安阳等地,也有家庭主妇主祭者。祭灶日晚上,家家用豆腐、粉条、白菜、海带等作成"祭灶汤),老灶爷牌位前,再供上用糖糊或麦糖饴制成的芝麻酥,"祭灶糖","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于祀时以糖饼粘神口使勿言"。还烙制十八个火烧,并用公鸡一只,夹其两翼,放在灶神前,将一些草、豆放在一边以"秣神马"。主祭者先将酒洒在鸡冠上,燃香、烛于神案前,并燃放鞭炮,口念祷词,内容多种多样,为求助祈福之语。将灶神像从墙上揭下,用灶糖轻轻在其嘴上抹一下,于纸马上焚烧,高呼"送灶爷骑马升天",祭祀便告结束。

——《齐鲁晚报》2023年1月14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3-1-23 22:44:38 | 只看该作者
故乡的年
作者:张洋

  又是一个新年将至,商场和一些店铺门口纷纷都张贴上庆祝新年的红色标语,城市的主干道上也悬挂上一串串的红色灯笼,到处都充满着新年的欢乐、洋溢着新年的喜庆气氛。让我不禁想起儿时故乡的年来。
  故乡的年跟浙江的年是不同的。浙江的年最迟在除夕下午以后,沿街店铺是不营业的,街上行人冷冷清清,一般到了年初六后才纷纷开始营业。而故乡的年恰好与之相反,没有过年之分,集市反而显得更旺,尤其是大年初一,集市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小时候,我总是盼望着过年。母亲的那句“大人望买田,孩子望过年”我一听便心领神会:因为过年就可以买新衣服、新鞋;过年就会有很多好吃的东西;过年还可以玩摔炮、擦炮,还有“串天猴”;过年还意味着我又长大了一岁。因此,每当我听到母亲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总是像吃了蜜似的感到无比开心,在心里暗暗地期盼过年的早点到来。
  一般到冬月末,腊月初,新年的气氛就已经开始活跃起来。首先是杀年猪,一阵阵的杀猪声,奏响了乡村的新年进行曲。接下来就是置办年货和过年穿的新衣服。新衣服大人、小孩一人各一套,还有新鞋子、新袜子;年货得备齐过年用的食材、烟酒、爆竹、春联、福字、糖果、瓜子、花生。糖果、瓜子和花生得多备一些,一部分在吃团年饭时用,一部分留在除夕夜守夜时全家一起享用。
  团年饭在腊月二十五至腊月二十九,一家一家地轮流进行。通常在这一天里,哪家亲戚们都聚在一起,妇女们在厨房忙活,男人们在堂屋聊家常、抽烟,我们这些孩子们在屋里院里追逐、玩耍、打闹,有时去捡拾一些未炸响的炮仗。厨房的菜香味弥漫到整个院子,让人闻而生津,这时大人就会叫我们过去,给我们先吃一些解解馋。菜上桌了是先不能吃的,得先摆上碗筷,供奉祖先,祈求祖先保佑我们新的一年里能平平安安、万事顺心。
  除夕这一天是很忙碌的。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屋里屋外,屋上屋下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寓意去除这一年的污秽,迎接崭新的又一年。家里的一些积上灰尘的盖子、簸箕、陶罐子一并搬到水塘边清洗干净,等忙活完差不多得一个上午。还有就是贴春联、贴福字,春联象征着新年的喜庆欢乐,福字象征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除夕夜是要守夜的,这一夜堂屋必须一直亮着灯,不能熄灭;大人小孩都坐在灯下一边吃东西,一边聊闲天。直到夜半辞旧迎新的时刻,村里爆竹声满天,霞光万道,之后我们才睡去。
  大年初一是非常热闹的,全村男女老少都会出去逛集。集市上摆满的货物琳琅满目,人头攒动,场面热闹非凡,精明的商贩们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以及周边十里乡亲间的热情欢笑声连成一片。下午,我们这些孩子们拿着刚买的摔炮、擦炮,来到田间地头、水塘边,伴随着一阵阵响声,我们心里乐开了怀。每当到这个时候,我都希望时间能够过得慢一点。
  年后几乎都是走亲串戚,家家户户一一去拜年,一直到元宵节,年味才渐渐散去。
  虽然我离开故乡已有许多年,但是一直还保持着家乡的年的好多习俗。只是,再也找不回儿时的那种年的味道,它成为了我的一种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啊,多么想念故乡的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3-1-23 22:49:21 | 只看该作者
儿时的年
作者:梁秀娇

  年糕,寓意年高,一年更比一年高。
  蒸了五六天的豆包以后,紧接着就该蒸两锅年糕了。年糕和豆包有所不同,首先,它必须是纯黄米面,如果掺杂进小米面,它就不会有黏黏的口感了。
  母亲把大黄米淘了几遍后,放在帘子上沥干水分,父亲牵上毛驴来到“碾道”(装石碾子的一个简易房子),依照母亲的意思,这黄米面无论是蒸豆包还是蒸年糕,都得用石碾子磨面,虽然辛苦一些,但吃起来的口感要比机器磨出来的好许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像石磨豆腐、石磨煎饼,味道都是非常特别一样。金黄色的米倒在石碾子上,一圈儿一圈儿碾过,渐渐地变成了白白的面粉,米香味也完全释放了出来,直沁心脾,让人忍不住想抓一把放在嘴里……母亲一边笑一边用力地用最细小的筛子筛着面粉,剩下颗粒粗糙的再重新倒在石碾子上碾压,如此反复很多次,最后才能碾完这些米。
  回到家里,父亲急忙涮锅烧水,母亲把黄米面倒进大盆里,又清洗了几遍蒸屉,再用菜叶子铺上备用。她不时地提醒我们小孩子,蒸年糕可不是小事,弄不好会毁了一锅,叫我的千万别上手啊!没办法,我们也只好在锅边围着、看着。
  姐姐舀起一瓢响边儿的开水,一点点儿浇在盆里的面上,母亲则迅速地抓起这些面旮瘩用力揉搓,姐姐倒水,母亲搓面,直到盆里的面都揉搓成了细小的旮瘩,母亲抓起一把,用力一攥,松开手,面抱成了一团。
  “差不多可以蒸了,就这样吧!”母亲自信地点了点头,端起一盆早就烀熟的红豆,大把大把地扬在已经冒着热气的蒸屉上,孩子们爱吃豆儿,母亲就特意地多放一些。父亲加大了火力,母亲和姐姐一把一把地把面均匀地抓到红豆上,最后再扬上一层红豆,盖上锅盖,为了防止漏气,盖帘四周又围上抹布,上面压上一盆水。
  “他爸,多加点儿柴,烧吧!”此时,母亲才解下围裙松了一口气,父亲高兴地应着,往灶堂里加着柴。我们小孩子也离开锅边儿,开始吵着找白糖、找红糖、找碗筷,期待着快点吃上年糕……
  大约将近四五十分钟左右,母亲揭开了锅,我们急忙端着碗围了过来。
  “真香啊!”
  “快给我来一块!”
  “先给我来一块……”我们闻着年糕的香味儿已经急不可待了。母亲一边吹着热气,一边用筷子在年糕上扎了几下,检查到底是熟透了没有,如果没背熟透,便要重新盖上锅盖再烧一会儿,如果已经熟了,就会给我们每个人的碗里夹出一大块来。
  金黄色的年糕配上红豆,颜色鲜艳,在沾上白糖或红糖,吃到嘴里不粘牙、微微劲道,米香与豆香相互交融,唇齿留香,吃了一块还想再吃一块……
  晚上,母亲把冷却之后的年糕切成条,再切成片,或三角块,放在下屋的大缸里冻上,留着过年吃。把年糕片放在油锅里煎至两面金黄,吃起来外酥里嫩,味道更加香醇……
  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的确是一年更比一年高,可是母亲的身体却一年不如一年,虽然她把这蒸豆包年糕的手艺传给了我们,但是,却怎么也吃不出儿时的那种味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3-1-23 22:54:02 | 只看该作者
过年前后
作者:孙永胜

  俗话说:“老人巴寒,小孩巴年。”小时候可盼望过年了,因为过年时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又在农闲时间,自然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人们往往提前很多天就开展卫生大扫除,把条帚绑在长棍上,抹去屋里墙上的“老吊灰”和蜘蛛网,擦拭门窗桌椅,清理一切污垢垃圾。女人家更忙,要洗衣服,洗被子,磨豆腐。男人要劈木柴,大人孩子忙得不亦乐乎。集市上,格外热闹。平时舍不得买的鱼和肉这时可以理直气壮地买回家。手头宽裕的人家,还要为大人孩子置办一身新衣服,我们这里,把这叫“晃新”。
  我们老家是腊月二十四祭灶(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晚上包饺子。农村都是土灶,灶前贴着新买的灶王爷画像。吃饺子前要先用筷子把饺子弄破,夹一点放在灶王爷面前。还要放上麦芽糖,以示尊重。于是人们有理由相信,得了甜头的灶王爷回到玉皇大帝那里汇报工作时,便只拣好的说。这叫“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蒸馒头是过年必做的功课,家家户户都蒸,往往互相帮忙。有黄橙橙的玉米面馒头,也有白花花的麦面馒头,也有包子。锅底木柴火噼里啪啦熊熊地燃烧着,锅上笼屉腾腾地冒着蒸汽,馒头的香味老远就能闻到。馒头蒸得越多越好,能显示一个家庭的富足与殷实,还能博得左邻右舍的赞许与羡慕。颇有“炫富”之嫌。
  “玩会”是那时候春节期间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可能有的地方叫社火),也就是农民自己闹腾的旱船、花挑,也有舞狮子、舞龙等等。参加者有男有女,吹拉弹唱,人数不等,很多大队都盘“会”。
  我依稀记得我们大队的旱船上的对联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时“玩会”深受群众的喜爱。盘会往往腊月初就开始了,一遍一遍的排练与预演,人们循着欢腾的锣鼓声就知道春节的脚步一天天地近了。
  老家人们往往把大年三十叫过年。瞧,村子里家家户户贴上红色门对子(春联),挂上五彩的门吊子。鞭炮声响个不停,空气里弥漫着火药的幽香,小孩子忙着捡炮竹,一派热闹喜庆的气氛。
  大年三十的中午饭是一年中最好的。平常看不到的,吃不到的这时都有。热气腾腾的,一碗一碗端上桌,香气扑鼻。刚想大吃一顿,外面的锣鼓声就响起来了,我忙仍下筷子,跑了出去。
  村子中央的空场上,男女老少黑压压围成一圈,中间是旱船,此时花挑跑的正欢。表演者裙袂飘飘,动若游龙,翩若惊鸿,宛若仙女下凡,看得众人屏神敛气,如醉如痴。跑了一会儿后便是唱,这时的会场如清风吹过荷塘,袅袅婷婷,楚楚动人。歌喉婉转,琴声悠扬。“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这歌声,这琴声飞越村庄,飞越小河,飞向广阔无垠的田野。这场景成为我童年记忆中一抹绚丽的色彩。
  看会,绝对是那时候春节中的一道文化大餐。人们看会的热情不亚于今天的人看春晚,人们经常津津有味地谈论昨天来了几个会,今天看了几场,哪个村的戳锣鼓散腰身活,哪个村庄的担花挑唱腔好,又是谁谁长得俊,那口气就像今天的粉丝赞叹他们崇拜的明星大腕一样。春节就是农村人的狂欢节,人们可以一直闹腾到正月十五。
  多少年过去了,现在的春节和以前的大不一样了。首先是生活水平提高了,鱼呀肉呀平时也能吃到,不再嘴馋了,肚子里不缺油水了。其次。电视机、手机普及开了,各种娱乐节目看得人眼花缭乱,以至于很多民俗逐渐冷落,甚至销声匿迹。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了,人们为了多挣钱。往往临近春节才回家,过不了几天,又要着急忙慌往回赶。有的人干脆就不回来。村子里再也不像过去那样热闹了,总之,年味渐渐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6、7、80后怀旧网    

GMT+8, 2024-11-25 19:02 , Processed in 0.1614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