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6、7、80后怀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怀旧
楼主: 日出印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值此2021牛年春节,各位老友新春快乐!!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23-1-25 23:01:46 | 只看该作者
拜年
作者:杨安民

  客家人有一句口头禅: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新年到了,孩子们不但可以吃上大鱼大肉,还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更加可以通过拜年讨得大人的欢心,领取到一定数量的红包。于是乎,春节里,整个山村飘溢着美酒鲜肉的芳香,飘荡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这般的日子对于处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的人们来说,过年确实是一个美好的期盼、美好的享受。
  过年拜年,不仅仅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还是小孩子们心驰神往的事儿,更加是情感的沟通,是中华文明的传承。
  欧阳修之后裔元代史学家、文学家欧阳玄(1274~1358年),曾经在其作品《渔家傲》中云:“绣榖雕鞍来往闹,闲驰骤,拜年直过烧灯后。” 欧阳玄认为,春节从初一到十五,是拜年的最佳时段;其实,我们客家人的春节风俗也正是如此。
  大年初一,天刚刚拂晓,还在梦会周公的时候,家家户户就频频烧起了鞭炮,噼噼啪啪的炮竹声此起彼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震得山野轰鸣,为沉静的山村平添了几分热闹。我们兄弟三人一跃而起,一番梳洗,穿上父母准备的漂亮衣服和崭新鞋子,高高兴兴地去给父母、爷爷、伯父等长辈拜年,嘴巴如同抹上了蜜糖般,祝福长辈们健康长寿、万事大吉,长辈们少不了要对我们兄弟三人进行思想教育,不断重复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话语,无非就是希望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专心致志地读书。然后,父亲掏出预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我们,那时候生活困难,领到三五元“压岁钱”便万分高兴了。接着,我们雀跃般穿梭于乡村间,向村中的其他长辈拜年。
  给长辈拜年完毕的时候,父母也准备好了给先人拜年的供品。父亲手捧着供品,我们兴致勃勃地提着鞭炮、金银纸宝等,来到供放着列祖列宗神牌的家庙弘农堂。除夕晚我们已经将弘农堂清洗一新,张贴上贺岁春联,弘农堂此时显得更加肃穆庄严,古朴大方。拜年开始,我们首先要一丝不苟地将弘农堂的茶杯酒杯洗干净,然后盛上白米饭、鸡、猪肉、年糕等供品,再恭恭敬敬地为先人添茶敬酒,接着父亲要亲自点燃香火、宝烛,虔诚地插在祖宗的神牌位前上,等待香火、宝烛快要燃烧完的时候,又将金银纸宝放在香炉上焚烧,紧接着就烧鞭炮。烧完鞭炮,参加拜年的人们要向祖宗神牌鞠躬行礼。给祖宗拜年之后,我们才能够吃饭。
  大年初二,父母亲便要带着我们三兄弟往外公外婆的家里拜年。每年的那时候,外婆总是带着表姐表妹表弟,老早地来到村头徘徊着等候,老远看见我们,她们就眉开眼笑。到外婆家,是母亲最开心的时候了!她格外珍惜这段探亲的时光,总是先和外公外婆舅父舅母拉家常、诉说相思之情,再与其他回娘家探亲的好姐妹会见。外公外婆忙着烧水、洗米、宰鸡等,忙忙碌碌地张罗着为我们准备饭菜,即使他们的活儿再忙,也不愿意让我们插手。吃饭的时候,外婆家的八仙桌上,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但总是摆满了一桌子可口的乡土菜。
  渐渐地,我已长大,参加工作,结婚生孩子。现在,每年的正月初二,我都和妻子带着儿子到岳父岳母家拜年,亲人间的这份真情,一路演绎着……
  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征明在其大作《拜年》中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的诗意为:希望通过拜帖来问候,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帖,世人们只会认为这样更简易,但不会认为这是空虚的礼节。文征明诗句里所说的帖,大概就是现代的明信片、贺卡之类吧。
  朋友,你投帖了吗?

——“封面新闻”百家号2023年1月20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23-1-25 23:10:49 | 只看该作者
故乡的年味
作者:杨先金

年的含义
  俗话说:“小伢盼过年,大人盼种田。”我虽然早就过了种田的年龄,仍像小孩一样,时常沉浸在故乡的“年味”里,并对“年”的意义做了一番深入考究。农历新年,又称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从旧年过渡到新年,又称“过年”。到了腊月最末的一天,时针指向午夜 12 点,乡村响起热闹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几乎一眨眼功夫,人们便迎来了新的一年。
  “年”,源于我国古代农耕时代,其习俗南北有别,“年味”各异。最早关于“年”的解释是“谷物成熟”。甲骨文中的“年”字,属会意字,上“禾”下“人”,一个人头顶谷物,象征丰收的景象;金文的“年”字,是谷穗成熟的样子;尧舜时称“年”为“载”,夏代称为“岁”,商周称之为“祀”,“祀”的意思是四时已过,要祭祀祖先神灵了„„《诗经》中记载,每年农历新年,农民喝“寿酒”,祝“改岁”,手舞之,足蹈之,以欢庆丰收。可见“年”与庄稼的成熟息息相关,像庄稼地里长出的一株稻穗,“年”蕴涵着人们的期望与幸福。随着时光的推移,“年”早已不仅仅是谷物成熟或者丰收的象征,就像稻米不仅能果腹,还能酿酒、制成建筑黏合剂等一样。
  远古时候,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生活在时间这条河流里的那一刻,不能不感到恐慌,因为这条河流似乎没有源头,也不知道终点,至于它有多长,更是无法知晓,让人捉摸不透。人们试图认识它,掌握它,便把它切成一段又一段,随着人们对太阳、月亮运行规律的探索和掌握,这一段一段的时光,便被赋予“年”的概念,它是一段旧时间的终结,又是一段新时间的开始。

办年货
  “腊月到,年货俏。”我的家乡在湘鄂交界的牛浪湖畔,是个盛产鱼虾猪羊大米棉花的地方。自然,年货除了猪鸭鱼肉之外,还有用大米、芝麻、黄豆、红薯等原料加工而成的各类精致食品,再加上大人小孩的新衣服新鞋袜。
  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忙着办年货,有猪的杀猪,无猪的杀鸡宰鹅捕鱼,这些肉鱼食品经过腌制晒干后,就变成了美味的“年货”。人们一边采办荤菜,一边爆米花,做米花糖、芝麻糖、黄豆糖、锅巴糖。我父亲做糖手艺精湛,备有一套做糖的匣子、滾子、切刀。
  他把锅巴糖做得厚薄均匀不粘牙,米花糖、黄豆糖切得整齐不散块,人们尊称他为“糖匠”。平常过年,父亲往往要给别人家做完糖之后才给自己家做,把我们几弟兄馋得直流口水。至于打糍粑、蒸坨子粑粑、晾粉皮、磨豆腐更是不可缺少。少时我们几弟兄力气单薄,最怕推那百十斤重的石磨。
  为了使粉皮、豆腐细嫩,石磨每转一圈,奶奶只给磨眼里“喂”很少的米粒儿、豆粒儿。我们性急,有时用足力气快推以示“抗议”,奶奶“喂”不及,石磨只得空转,反倒浪费了我们的力气。往往百十斤大米和黄豆,就得磨上一个通宵,但是,我奶奶因此成了全村著名的“年货”高手。推石磨消耗的是人的力气,磨砺的是人的耐力和意志。那时看谁家富有,年货办得齐,就看门前卷帘上晒的粉皮、腊豆腐,还有屋檐下晾挂的腊肉腊鱼和水缸里浸泡的糯米粑粑。

赶年
  每个人回家的路可能不尽相同,但是回家过年的急切心情却是一致的。无论离家百里千里万里,每到年末,大家都会放下手头的事情,归心似箭地赶回家,我把这个亿万人奔涌的行动称之为“赶年”。这是因为,家就是根,是游子的归宿。为了这个归宿,天南地北的游子,高喊着“赶回家过年”。于是,就创造出“春运”这个温馨而又令人畏惧的词语。
  游子在四方,慈母心中装。无论我们在哪里,永远走不出父母渴望的眼神,他们不在乎一年内收了多少斤棉花多少斤稻谷,手中有没有过年的钱,但最期盼的是过年时一家人团聚。父母心灵深处发出的殷切呼唤,使得游子们回家的思绪热烈奔放。记得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春节,我们五位战友相约,从新疆库车赶回公安过年,挤得水泄不通的火车上人挤着人,包摞着包,睡过道,躺厕所,整整走了九天,才在大年三十赶到家,满身的汗水与家人团聚兴奋的热泪溢满酒杯,为游子洗却厚积的征尘。
  家是亲情的载体,是心灵的归宿,更是游子的图腾。哪怕天寒地冻,或许在天南地北,一张小小的火车票、汽车票就成了最温暖的请柬。从万里之遥赶赴一场亲情的盛宴,回家团圆,品尝母亲备好的团年饭,陪同父亲唠叨些家常旧情,人相聚,情相依,意相融。母亲的一声问候,温暖着我颠沛流离的心灵,父亲的一句鼓励,激发我守卫国土的豪情。

年夜饭
  “团年饭”又称“年夜饭”。据《荆楚岁时》记载,南北朝时期,荆楚大地就有吃团年饭的习俗,这顿饭是一年中最丰盛最隆重的阖家团聚之宴,所以进入腊月后,大家就开始做准备,积攒“年味”。除夕那天,一家老小人人动手,有的洗菜,有的剁肉,有的烧火,有的人贴春联、打扫卫生……
  午时,猪头鸡鸭煮熟,端上神龛,烧香烧纸钱敬菩萨敬祖先,慎终追远,报祭祖先恩德。接着便摆开八仙桌,满桌的鸡鸭鱼肉碗碟摆成双数。尔后请祖先入座,再敬酒、烧纸钱、叫饭,以示后人不忘先祖之恩。敬毕,一家老小按辈分依次入席,鸣放鞭炮,团年饭就开始了。晚辈们给长辈敬酒奉菜,除鲤鱼因“年年有余”不宜吃外,其他菜肴以多吃不剩为好。一家人在快乐的吃喝中享受年味,在愉悦地叙情中凝聚亲情。团年饭讲究家人一齐入席,一齐下席,以示亲亲热热、团团圆圆。

守岁
  除夕守岁俗称“熬年”,南北朝时期就有文字记载:“帘开风人帐,竹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不催。”团年饭后,一家人忙着收拾餐具,洗澡洗衣,把屋前屋后猪圈鸡圈打扫干净,不留垃圾到新年。傍晚,长辈领着小辈给祖坟送灯亮,一座坟茔一盏灯,以示香火延续、后继有人。遍布原野的“灯亮”,照耀着祖先的门户,闪耀着家族的兴旺。
  夜幕降临,父亲引燃一个大树蔸,一家人开始围着火塘守岁。火塘里用米升和筛子摆着自产的各种糖块、瓜子、花生,微火中烤着飘香的糍粑、红薯和荸荠。一家人品着茶,吃着糖,火盆上那只黑糊糊的陶罐发出“呼呼”的响声,长辈讲叙着家族的历史,总结过去一年的收成,畅想新年的打算。那时,我们哪里知道,这就是最好的家教和“年终总结”。我对家族、家事的认识,就是在守岁中启蒙的。新旧年相交时刻.长辈引领全家老小“出行”,放鞭炮烧香烛纸钱敬菩萨敬祖宗,祈求新年的平安与好运。尔后,一家人又回到火盆旁,把个炭火烧得通红,听奶奶继续讲述民间的奇闻轶事。后来在部队过年守岁,我经常替士兵站岗,还组织官兵看春节联欢晚会,举行茶话座谈会,以免官兵“守岁樽天酒,思乡泪满巾”。
  我们还将家乡的年文化带进西北军营,自腊月廿四过小年开始,我们就开始生麦芽熬糖,做糖,用铁皮桶和圆锹把打糍粑。两名战士翻穿着皮大衣,头部用箩筐装饰成狮子头,绑上一只活公鸡,玩起舞狮子。我们先从团机关、连队,一个单位不落地拜年舞狮,而后又给附近的乡亲舞狮拜年,把故乡的年文化播撒在军营、乡村……

拜年
  初一大清早,新媳妇和小孩们忙着起床,穿上新衣新鞋,精心妆扮自己。男人们烧香烧纸钱拜神龛上的菩萨祖宗,尔后向长辈们磕头拜年。孝顺的媳妇,给公公婆婆端上一大碗红枣鸡蛋以示孝道。长辈给小孩们的压岁钱,一角一元不等。
  接着,村里狮子舞起,龙灯耍起,竹马赶起,旱船划起,道琴拍起,三棒鼓敲起,连柏枝二队(原柏枝大队已并入双星村)的汤哑巴也“啊、啊”地拍响了渔鼓筒。各班人马,挨家挨户地给村民拜年,把个村子闹腾得年味十足,春意盎然。大人带上孩子给村里长辈磕头拜年,之后,孩子们衣兜里装着糖块和豌豆,追随着狮子、龙灯看热闹去了……
  近些年,我回老家过了几个年。遗憾的是,儿时的年景很少见了,大多数年轻人在外打工回不来,家中只剩些老幼孤寡。年轻人即便回家过年,也日夜忙于“修长城”学“110号文件”,昔日的“推磨”变成了“搓麻”,门框上没有对联,守岁时没有火塘,更没有人去舞那狮子龙灯了,村子里清静得有些沉闷。大年初一,我要带夫人和女儿去给村里人拜年,母亲劝导说:“没必要,这些年,好像没有这个习惯了。”我坚守这个习惯,不想让祖辈传承的“年文化”在我们手中失传,硬是带着妻儿挨家挨户去拜年。
  我们来到村尾老支书家,他正与三个老倌子打麻将,八条腿上盖着一床棉被取暖。我问老支书:“过年怎么就打打牌,没其他热闹事了?”他反问我:“不打麻将还能干啥?你别看打麻将,它能扫盲哩!你看我家大媳妇,搞大集体时,连分粮分柴的字条都不认得,可麻将里的东南西北风、七万、八万认得清清楚楚。再说了,我们农村过年就是再不热闹,也比城里人强,你们城里人尽过那些‘剩蛋节’(圣诞节)、‘偷人节’(情人节)、‘苕子节’(愚人节),连团年饭都懒得做,上馆子去吃了……”
  我为之愕然,“过年”这种传承了几千年的民风民俗真的就要失传了吗?未来某天,“过年”或者与之相关的很多词汇,就只能在史书中去找了吗?岂不可叹!时代真的要淘汰“过年”吗?也不尽然,中央电视台不是还有春节联欢晚会吗,各级政府部门不是还有团拜会吗?无论剩蛋节、偷人节、苕子节这些洋节多么时兴,中国传统的春节依然潜藏着巨大的诱惑!中国的春运,把多少游子带到故乡的梦里,斗湖堤、章庄铺镇、郑公渡、双星、新港、卷桥水库和牛浪湖畔,虽然不一定燃起守岁的大树蔸,人们心中那团对家乡的热爱之火,一定会百年千年燃烧,永不熄灭!

——“中国艺术鉴赏网”2023年1月20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23-1-25 23:34:28 | 只看该作者
拜年
作者:刘宗林

  拜年,是乡村春节的重要礼仪。
  拜年习俗始于何时,说法各异,反正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各地拜年仪式千差万别,但主题一样,都是辞旧迎新,互道平安,祝福吉祥。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拜年礼仪不断演变。由邮寄贺卡到电话、电报,由发送短信到微信、抖音,方法越来越便捷,受众越来越广泛,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但篆刻在心灵深处的,还是儿时那走家串户、登堂入室的拜年。拜者与受拜者近距离互动,没有网络掩饰下的故作姿态,一颦一笑都真真切切,温馨盈盈。
  在我们老家,拜年是很有讲究的。
  拜年是祝贺新年,祈祷风调雨顺、顺遂康乐,因而只能从新年初一开始,没有提前拜年之说。民间也有“有心拜年,十五不晚”的说法,但一般都在新年初一到初三,时间太晚有心不诚之嫌。拜年还需遵从一定的顺序,“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秩序颠倒会被人笑话为“不懂事理”。
  大年初一,再贪睡的孩子也会起个大早,换上父母年前置办的新衣或将原本套在新衣外的旧衣褪去,洗漱干净后,由老大领头,兄弟姐妹齐展展跪在中堂的神龛前,向“天地君亲师位”三磕头,磕头时要屏声静气、神情专注,额头需磕到地板,最好能磕出声响,以示虔诚,一边磕头一边蠕动嘴唇,默念着先天就想好的祷词,祈求先祖庇佑。
  拜完祖宗牌位,再按辈分依次拜家中健在的长辈。初一这天,常年与雄鸡一样早起的长辈们,却破例“赖床”不起,寓意安享清福,晚辈们便到床头请安叩拜,祝福大人健康长寿。长辈便乐滋滋的在后人簇拥下起床穿戴,用长满老茧的手掌依次抚摸孩子们头发蓬乱的脑袋,反复念叨“祖宗保佑:快长快大、快长快大!”然后从贴身衣兜里掏出几张皱皱巴巴的角票,给孩子们压岁。我家六个孩子,人口多劳力少,年年是队里的“超支户”,每年的学费都靠母亲养鸡卖蛋积攒,一角一分都来之不易,只有大年初一给孩子压岁钱,父母才显出难得的大方。从长辈手中接过三、两张角票,一个个欣喜若狂,那时候几毛钱就可以赶一次集,买几颗“把把糖”或几串鞭炮,足以炫耀一阵子。
  拜完了家中大人,接下来就是给家族长辈拜年,家族又分大房族和小房族,小房族是五服以内的族人,自然要优先。我们这支小房族人丁不是很旺,算我奶奶辈分最高、年岁最长,隔壁的三奶奶只比奶奶小三、四岁,自然就是晚辈们家族拜年的首选。
  三奶奶视力较弱,耳朵也很背,性格有些孤僻,喜静不喜闹。每年初一都将卧室的门窗关得严严实实,躺在床上回避晚辈们拜年的干扰。不谙世事的我们却异常执着,“嘭嘭嘭”,将紧闭着的房门擂得山响,扯开嗓子尖叫“三奶奶,拜年啰,祝您长命百岁!”三奶奶经不住如此闹腾,只得无可奈何的披衣起床,颤颤巍巍端起一个小竹篓,朝跪在床前的孝子贤孙们一人塞上一把瓜子花生。我平常嘴甜,很得三奶奶喜欢,在孩子们退出房间时,她将两粒水果糖悄悄塞进我的衣兜里,算是额外的奖赏。拜完了三奶奶,又旋即转到另一位长辈家。拜了家长拜家族,拜了家族拜街坊,一天折腾下来,要进出三、四十户的家门。
  大年初二,是女婿拜岳父母、外甥拜舅舅约定俗成的时间。“娘亲舅大”,因而初二的拜年礼数最全,规格也最高。
  新年给岳父母或娘舅家拜年,是一件很庄重的事,即便再穷的家庭,也要在腊月间精心准备好年初二拜年的礼物。年礼一般是猪肉、米酒、糍粑、面条等食物,外加两小把木柴,寓意新年进“财”。送礼的糍粑要选用上等糯米,比自用的蒸得更熟、捣得更黏,心灵手巧的姑娘或媳妇将糍粑做得大小相同,厚薄一致,像圆规划出来一般,然后再用鲜红的颜料框边,在两面的中心印上醒目的“囍”字。猪肉要选肋条部位,自然是越长越好,说明家境宽裕,养的猪都膘肥体壮。每一种礼物都用红条纸框边或束腰,象征生活红红火火,家庭兴旺发达。
  我娘舅住在相距十二里的邻乡,待我长到十一、二岁,父母亲忙不过来时,就安排我带着大弟或陪着姐姐去舅舅家拜年,看望久病卧床的外婆。尽管外婆家的年饭特别爽口,每顿都狼吞虎咽吃得肚子圆鼓鼓的,还能或多或少得到一份“压岁钱”。但手挽装着年礼的竹篮走十二里路到舅舅家,已累得气喘吁吁,还要途经建在山坳上的一座庵堂,阴森恐怖,头皮发麻。记得有一年新年初二,母亲备了两份年礼,嘱咐我和大弟,先到比外婆家近三里地的另一个寨子给姨婆婆拜年,留下一份年礼再去外婆家。兄弟俩负重步行到姨婆婆家已疲惫不堪,加之天色近晚,害怕山坳上庵堂的恐怖阴森,便将两份年礼都放在姨婆婆那里,空着两手往外婆家跑。舅舅看见两个外甥空手来拜年,知道发生了故事。果不其然,一袋烟功夫,姨舅提着我们扔下的年礼,急匆匆赶到了舅舅家,至今想起来还忍俊不住笑得饭喷。
  有时文明和野蛮没有清晰的边界,常常相互缠绕在一起,新女婿第一年给岳父母拜年就是最好的例证。
  我的老家挤在云贵高原余脉的一个山旮旯里,文明教化比山外要慢几拍,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豪迈粗放、侠胆血性,全在一个“酒”字。
  新女婿第一次拜年,大都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
  按照祖宗传下来的习俗,婚后第一次拜年拜的是老婆娘家的房族,不论房族有多少户,一户一份年礼,每户都要设宴款待一次,房族规模太大的,也可几户合一席。但都要尽显热情大方,标准就是“不醉不罢休”,否则被认为老婆娘家无能。
  老家喝酒讲究公道,不仗势欺人,不以大压小,见人一等分,全凭酒量论英雄。岳丈酒量大的,翁婿俩大碗对饮,你来我往,高潮迭起,酒至半酣,便忘了辈分,伸出手掌“全福寿,弟兄好啊…”猜拳行令声可以掀开槽瓦,直喝得女婿从轻言细语到豪言壮语再到胡言乱语,最后不言不语趴在桌上,岳父嘴一撇“年轻人,不中用!”满脸自得。如若主家酒量不大,估计难以单挑,就从家族中请一位陪酒倌。喝酒一喝酒量二喝胆量,女婿见到陪酒倌底气就少了几分,几大碗下去,也就烂醉如泥了。父亲一天三餐不离酒,或许是遗传基因使然,我很小就对酒情有独钟,练就了一身的“本事”,是理想的陪酒倌人选,但凡被我陪过酒的家族女婿,无不对我望而生畏。也有远方女婿不懂本土风俗,在席间连杯都不肯端,那就敬酒不喝喝罚酒,姨妹子、小舅子齐上阵,有的扯耳朵,有的捏鼻子,陪酒倌则麻利的将一双筷子放进女婿口腔,使其嘴唇无法闭合,然后来一个优雅的“高山流水”,辛辣的米酒顺着口腔中的筷子源源流入肠胃。一套程序下来,谁能抵挡得住!旁边的丈母娘对惨遭“暴行”的女婿心痛不已,在祖宗规矩面前也爱莫能助力。
  改革开放叩开了封闭的山门,文明新风徐徐吹进山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足不出户的姑娘小伙们,怯生生地随着南下的人流去广州、进深圳,在城市就业谋生的同时,接受城市文明的熏陶,用城市文明去改造乡村文明中掺杂的愚昧和野蛮,传统的拜年习俗渐渐被现代礼仪取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23-1-26 00:0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3-1-26 00:03 编辑

海上年味
作者:沈嘉禄

  过年,重在一个“过”字,乐趣也就在一个“过”字,这就是海上年味的幸福感。
  常听人说:现在衣食无忧,要什么有什么,过年的味道反而淡薄了。还有些年轻人问我:你们小时候天天盼过年,究竟有什么乐趣?
  我说:正月初一,太阳照样升起,与平时没有什么两样,是人们赋予它特定的意义。新桃换旧符,如何营造欢乐祥和的气氛,如何慎终追远、再次确认自己在家族与社群的身份,应该是一个身心愉悦的过程,存在感和幸福感的获得,主要来自积极参与。

旧桃换新符
  在火红的年代,喜迎春节时社区里要营造新气象。所谓的新,无外乎泡点石灰水将弄堂墙壁刷一刷。石库门房子的两扇大门用猪血老粉嵌一嵌,用黑漆刷一遍。同时居委会大妈还要“放喇叭”,除了“火烛小心”之外,还敦促居民们把家里的卫生搞一搞。我自告奋勇,将积了一年的鸡肫皮和肉骨头卖到废品回收站,所得的几个小钱正好买石灰、刷子。石灰搁铅桶里,冲两盆水下去,一股辣豁豁的热气像原子弹爆炸一样壮观。我还会在石灰水里加一只煤球增加白度,这跟“若要甜,加点盐”的道理一样。
  刷墙壁是大人的工作,我只能打打下手,冷不防天花板上的石灰水滴下来,滴进领子里,一缩脖子,还有点温热呢。直至今天,弥漫在房间里的石灰味怎么也忘不了。
  一大早,小伙伴喊我到弄堂里玩,家家户户都被里弄干部贴上了春联,我们挺着胸膛齐声念道:站在家门口,放眼全世界——多么豪迈的情怀!
  过年了,孩子们谁不想穿新衣裳、戴新帽。但在票证时代,当家人得优先照顾回家探亲的知青。说起来都是泪啊,进中学后衣服显短了,但我直到初三那年才穿上渴望已久的涤卡中山装。初一下午我约了同学去逛淮海路,不看电影不吃生煎,就去人民照相馆拍了一张小方照。

偷吃烘年糕
  上海人省吃俭用,但过年的餐桌上,一定呈现层峦叠嶂的气势,那么置办年货、准备年菜也就成了一段激情洋溢的春节序曲。
  年初一起床要吃汤圆,一碗白白胖胖的汤圆象征着合家团圆,甜甜蜜蜜。上海的汤团分本地菜肉汤团、安徽大肉汤团、宁波芝麻汤团,还有难得一见的北方元宵。做汤团最好用水磨糯米粉,妈妈早早地囤足上等糯米,淘洗、浸泡,带水磨浆,这份差事就交给我了——我在读小学三四年级时就推磨了。磨盘大如席面,推起来真要使出吃奶的劲,但看到乳汁般的米浆从磨缝里中汩汩流出,再想想汤团的美味,再苦再累也不在话下了。
  给亲戚朋友家拜年,会吃到各种馅心的汤圆。毫不谦虚地说,妈妈做的汤圆天下无敌。好味道也让我懂得,有付出,才有更美的体验。
  上海人过年还要吃年糕,大约是取“年年高升”“步步登高”的意思,也有高高兴兴的祈愿在里头。青菜汤年糕,加一勺熟猪油,又香又鲜。黄芽菜肉丝炒年糕、荠菜冬笋肉丝炒年糕就更受欢迎了。最精彩的是黄芽韭菜肉丝炒年糕,“哐哐”炒的时候,缕缕香气逸出灶披间窗子,绝对馋人欲滴噢。
  小孩子都有偷吃烘年糕的经历,年糕搁在煤炉上,烘烤至两面焦黄起泡,在两只小手里倒来倒去,咬上一口,韧纠纠、香喷喷。
  糖年糕在制作时加了红糖,色呈浅红色或棕色,表面再撒些糖桂花,油炸后是一款午后点心,也是孩子的最爱。如今糖年糕模压成双鱼、寿桃、石榴、柿子及生肖动物等形状,先供财神再自己分享,年味儿十足!
  万家灯火,合家团圆,一家老小炖菜烫酒,其乐融融,聊聊家常话,分发压岁钱,不就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升级版吗?

元宝与金条
  那时候买年货得凭票,鱼、肉、蛋、豆制品以及红枣、香菇、瓜子等各种干货,都要根据户籍人口来定,分大户和小户。我家有四个哥哥姐姐去了外地,留下三人算作小户,过年时他们劳燕归巢,这小户的额度无论如何都不能应付啊。好在哥哥姐姐都会带些天南海北的土特产回来,春节家宴上常常会呈现别样的风景。
  许多人都对搨蛋饺的场景记忆犹新。年轻人有所不知,当时鸡蛋也是紧俏货,凭票供应的有一种冰蛋,方方正正犹如一枚官印,融化后再加几只鲜鸡蛋方能操作,搨蛋饺也是孩子承包的项目,偷吃蛋饺是免予责备的福利。
  过年的餐桌上还要有春卷。如果说蛋饺的口彩是“元宝”,那油锅里炸成黄金色的春卷就是“金条”了。有些人家在春卷里还包进粉条炒菜丝肉丝,金条里包银线,那就更讨口彩了。
  摊春卷皮子是技术活,观赏性也很强,所以在摊头前常常围着吃瓜群众。摊春卷皮子的师傅在心情好的时候还会表演几招,眼看着手里托的面团要掉地上了,手腕一抖,像蹦极那样又起来了。
  春卷皮子包荠菜肉丝或黄芽菜肉丝馅,包成一只只小枕头的模样,入锅油炸至金黄色,跟醋上桌,吃得吱溜吱溜,丝丝哈哈,真是幸福极了。

清供有雅香
  改革开放后,我每年要根据父母的指令去南京路采办年货。在食品一店、三阳、邵万生等处,桂圆、蜜枣、香菇、核桃、淡菜、扁尖、开洋、干贝、海蜇头、火腿、南风肉……都是过年必备。腌腊柜台总是人头攒动,柜面上有塑封包装的火腿,卖相很好,我总是好言相求老师傅。手起刀落,香气四溢,听师傅夸一夸自家货色,打探一下烹饪秘诀,心情特别好。
  浙江籍居民在过年有吃猪头肉的习俗,小时候,跟老爸去三阳买咸猪头,我专挑耳朵大的。耳朵有软骨,吃起来特别带劲。如今最惹眼的仍是挂在横杆上的腊猪头,它们被压扁成寸把厚,塑封得贴心贴肺,又像作家笔下的描述,“竟是笑嘻嘻的,小眼睛眯成一线,极度愉快似的。”
  年景好的时候,父亲还会置一个果盘,放些瓜子糖果。妈妈会插几瓶银柳,养一盆水仙。现在日子好过了,我也会供些金丝蜜枣、金桔、佛手、香橼等,案几上摆放的鲜花是水仙、天竺、蜡梅。
  茶点是檀香橄榄、油枣、云片糕、猪油糖花生等,对应着清雅、甜蜜、富足、平安、吉祥等彩头。正月初一那天清早,如果你去城隍庙湖心亭喝茶,服务员给你端上的是“元宝茶”——跟茶盏一起上桌的还有细瓷碟子里滚着的两枚檀香橄榄,橄榄形似元宝,故有此口彩。

白相城隍庙
  逛街是春节的保留节目,外地亲戚来了,我和家人陪同逛南京路,主要是为了采购“上海制造”的紧俏货。若有空,老爸就带我去“白相城隍庙”。节日里的城隍庙就是一场城市版的庙会,红灯高挂,彩旗飘扬,欢声笑语,摩肩接踵,场面无比壮观。被人流裹挟着进了城隍庙,我的注意力集中在屋脊上的灰雕、广场上的冲天耳大香炉、戏台下的大算盘。两厢二楼有白无常、黑无常,他们红眉毛绿眼睛,舌头伸得老长,把我吓得出汗。
  穿过熙熙攘攘的九曲桥,一阵阵花香袭人欲醉。腊月里,城隍庙有几家商铺会应景供应时令花卉和清供,比如天竺、水仙、蜡梅、佛手等,我最在意的是玩具商店,那里有木制的刀枪剑戟,髹红描金,龙飞凤舞,总有一款适合你,孙悟空、鲁智深、李元霸等“野胡脸”也让人心动。
  荷花池南边的百翎路转角上开着一家动物商店,店堂不大,但孩子最喜欢往那里钻,除了八哥、画眉、绣眼、蜡嘴、鹦鹉,还有装在笼子里或玻璃缸里的刺猬、兔子、壁虎、两头蛇、红蝎子、红蜘蛛、绿毛龟,看了长知识。

“武松打老虎”
  七转八弯的小路上还集聚了十几家特色商店:铁画轩的紫砂壶、丽云阁的扇子、万里的拐杖、永青的假发套、出新的纸花样……还有“瓶塞大王”和“筷子大王”等等。现在老庙黄金的位置曾经是一家竹木杂货商店,有一年过年大卖蒸笼和“法兰盘”——一种单柄平底锅,那时候居民的定量中配给一定比例的面粉,所以家家户户都会做煎饼、馒头等面食,蒸笼和平底锅是那段生活的道具。但他家放出噱头,蒸笼叫作“蒸蒸日上”,“法兰盘”叫作“平平安安”,在新年里就寄托了一种美好愿景。
  宁波汤团店旁有一台俗称“武松打虎”的拉力机,外观上是一尊彩塑,武松跨在虎背上,正抡起拳头猛揍那匹吊睛白额大虫。你只须花几分钱,站上去将机器上的粗壮把柄奋力抬起,嵌在老虎身上的一连串小灯珠就会随着音乐声而渐次亮起,红红绿绿煞是耀眼,但大多数人累得满头大汗也不能收获“大满贯”。有一次我目睹“大力士”从天而降,朝手心啐口唾液,搓几下,啪地一下搭住把柄,瞪起眼珠子、鼓起腮帮子,大叫一声,让小灯珠一路狂蹿,直至尾巴顶端的那盏红灯大放光明,妥妥收获了疯狂喝彩。
  城隍庙是小孩子的社会大课堂,许多教科书里没有的知识,都可以在那里获得,就看你有没有足够的观察力和领悟力。
  看到这里,年轻朋友也许会说:简单的生活容易满足。是的,那么富足的生活应享有更多的快乐。今天,民俗节庆的本义可能会出现剥离和异化,但辞旧迎新的仪式仍然被赋予美好的愿望,形式上的简单抑或繁复,都在一如既往地强调家庭、社群、民族以及国家的价值观,只要我们怀有一颗美好的心,无穷乐趣就能像小鸟那样飞来我们身边。

——2023年1月22日一期《新民晚报》第16版刊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23-1-26 00:11:19 | 只看该作者
听,这是“年”的声音
作者:牟笑飞(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

  如果说“年”是有颜色的,那么中国人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将“年”界定为红色——红红火火的喜庆从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窗花里满溢出来;如果说“年”是有味道的,那么无数人会想到孩提时的味道——家乡灶台上氤氲升腾的烟火气,妈妈为我们烹制的一道道小炒。“年”不仅占满了我们的眼睛,充盈于我们的口鼻,其实也回响在我们的耳际。
  那么“年”的声音是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首先想到的就是“噼里啪啦”不绝于耳的鞭炮声。“爆竹声中一岁除”正是“年”世代传扬的声音形象。然而,“年”的声音却并不仅止于爆竹声声,作为几乎与中华文明源流同兴、承载着鲜明文化特质的最重要节庆,它的声音更应当彰显民族文化精神,成为中华文化声音化的标识。
  放耳域外,每当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响起,律动中多瑙河仿佛展现面前,瞬间将听者带至奥地利;而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威仪堂堂进行曲》已成为众多典礼的仪式性音乐,被誉为“英国第二国歌”。这些音乐佳作以动人旋律、多彩和声,将自身的民族文化内涵有声地传播开来,其所出现的典型场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伦敦逍遥音乐节等节庆活动也得以跨越地理藩篱、超越文化隔阂,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动人的声音景观。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我们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从来都伴着中国乐声。舞狮戏龙的锣鼓喧天是中国打击乐极致热烈的情感迸发;唢呐声中的秧歌旱船是劳动人民比歌赛舞的喜悦表达。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侗族大歌,高亢奔放、声振山谷的苗族飞歌,拉手成圈、踏歌而舞的藏族锅庄……这些气质各异但同源同流的乐音,都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欢庆佳节的声音。
  今天,“年”的声音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我们感受到。2023年春晚上的一曲《百鸟归巢》,让“南音”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的“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焕发魅力——这是“年”富有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声音。国家大剧院2023新春音乐会上的《多娇的江山》,以京剧与交响乐为载体实现了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互鉴,唱出壮阔时代景象——这是“年”具有中国当代气魄的声音。
  今天,“年”的声音正在更多情境更大范围中传递。2023年春节期间,北京以“大戏看北京”为文化名片,推出8个板块1700余项1万余场活动,其中包括各种类型、题材共244台1687场高品质演出。中央民族乐团“青衫渡、俪人行民族室内乐组合”、中央歌剧院“游吟诗人重唱团”等一众“国家队”青年艺术家们也纷纷入驻互联网平台,人们拿起手机就能与这些国家级艺术家们共享“年”的声音。在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万千乡村的文化活力正在被唤醒,“年”的声音不再仅仅是庙堂之上的阳春白雪,更成为寻常人家的文化陪伴。
  农历癸卯兔年,让我们都来听听“年”的声音,感受“年”的味道,这声音是爆竹声声、街市喧喧、老人们的叮嘱、孩子们的笑闹、邻居们的家常组成的生活之声,更是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的音乐之声,传递着历史感与自豪感、获得感与幸福感,最终熔铸成新时代向世界传播的中国声音标识。

——2023年1月23日一期《光明日报》第1版刊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23-1-26 00:15:50 | 只看该作者
年画
作者:王耀忠

  先前,我家最早迎接春节的是年画。
  进入腊月,镇上新华书店和街上都有卖年画的。姐姐习惯在地摊上挑选,而我喜欢在书店里,因为书店是我每天放学的必经之路,常常拐进去看有无新书上架。我喜欢美术和文学,若发现目标,宁可饿着肚子也要把其买回,尤其对年画格外青睐。
  我家一般在腊月二十九这天张贴年画,这是全家人共同参加的一项最快乐的劳动。妈妈打好一盆浆糊,我们把年画放在炕上展开,油彩光鲜亮丽,顿时,一股油墨芳香飘满屋子。这个时候年画就像绽放的花朵,瞬间,我们仿佛看到了春天。妈妈喜欢喜庆、年味浓郁、带有鲤鱼的年画,我们就把《包饺子》《放鞭炮》《年年有余》等年画贴到炕头这面墙的中央,她坐在炕中间做针线活就能看到,心里敞亮。父亲喜欢穿绿军装、胸戴红花威武的解放军新战士和有金黄玉米的年画,我们就把《送子参军光荣》《培育》等年画贴在东墙中间,推门就映入眼帘。父亲当过兵,上过朝鲜战场,他希望把我培养成为像他一样的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而我喜欢带有故事情节的连环画,于是就把《红灯记》这幅画贴在炕头墙朵上,晚上躺下侧着脸像看小人书一样欣赏。妈妈对画中手戴铁链脚镣的李玉和黑乎乎的画面显得不愉快,尤其是那些端着枪带刺刀的日本鬼子,说是太恐怖,大过年的不吉利,但大人过年都是为了哄我们这些孩子,再也没有说什么。
  贴完年画,屋子里喜气洋洋,充满着节日气氛。小妹发现有两张重样年画,还有贴歪的,大家不禁一阵欢笑,热热闹闹的年就来了。
  随后,父亲把大红纸折叠裁成一条条,铺展在桌面上,研墨提笔写出一副副对联,姐姐把它贴在屋里屋外的门框上。金鸡满架、肥猪满圈,自然要贴在鸡窝和猪圈墙上,祈盼一年家畜兴旺。年年做灯笼成了我的专利,我把竹子破成细竹批,用钳子、铁丝一会儿工夫就做成灯笼的骨架,把红纸裁成像切西瓜瓣形状糊在灯架上,再把上下部分贴上金色纸剪的如意圈纹,底端缀上金黄色纸线流苏,点亮时通体透红,显得喜庆吉祥。我家年年都是按照年画上天安门城楼挂的大红灯笼仿做而成,母亲说喜庆幸福,我也就不厌其烦,而且也喜欢红色,红红火火,象征阖家团圆。
  有一年大队要在正月十五组织扭秧歌,以灯笼为主题,要求参加者每人做一盏花灯。一家人在胖娃娃抱鲤鱼的一张年画里找到了灵感,决定由我来做。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完成了。灯节夜晚,花灯璀璨,人头攒动,前来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家人找不到姐姐,就找鱼灯,只见一盏摇头摆尾,活灵活现的红鲤鱼花灯畅游在闪烁的星河里。围观者都说这分明就是一条活鱼,皆拍手叫好。我借着兴奋的劲,第二天画了一张“鲤鱼跳龙门”的水粉画贴在门上,我要跳出这扇门,去诗和远方。
  大年初一亲属邻里相互拜年,来我家拜年的第一位客人就是对门的哥哥,他是大队会计,在南北二屯是个文化人。他进屋给父母拜完年后一边欣赏年画,一边同父亲闲聊。他的视线停留在《培育》这张画上,画面是两个年长的农民,一个手指向长在地里的青玉米,在我看来他是在给年轻姑娘讲解如何培育玉米生长的技术,可对门哥哥说:那只是表面的,实则是在培育年轻姑娘的成长,我这才醍醐灌顶。哥哥的手又指向我对父亲说:“好好培育你这个儿子吧,他不会辜负你的!”后来我成为一名装甲兵学校的学员,随了父亲的心愿。
  年画虽然早已飘零,已被白墙壁纸等现代装饰材料和新时代幸福生活淹没在岁月里,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智慧还深深镌刻在我们那代人的美好记忆里。我们有责任讲好中国年的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把民族文化以文字传承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23-1-26 00:22:49 | 只看该作者
传统节日对构建国家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森林(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讲师)

  国家认同作为一种集体认同,是对自己与国家之间联系的意识,是个体主观认可的、自己属于某个国家的感受,主要是指对自己所属国家的政治结构、精神价值等的主观认知以及由此形成的忧患意识和国家自豪感等主观感受。民众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息息相关。
  传统节日是一种被赋予了特殊含义的公共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种体现生活方式、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与民族价值观念的文化形式,是中华文明的缩影,也是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大多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伦理色彩,积淀了中华文化丰富、悠久的传统,呈现了天人合一、家国情怀等具有本土属性的核心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所以,中国传统节日也就成了人们了解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增加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更是维系家庭和谐、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要精神纽带。所以,传统节日在构建和增强公众的国家认同感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传统节日的符号与国家认同感的内容意境融彻
  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美妙传说、历史渊源与独特情趣,从不同时间节点、不同形式与不同内容反映了人们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各族人民的憧憬。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民族凝聚力之所在。
  首先,传统节日的“尚圆”情节勾勒出民族情怀。例如,在春节,身在他乡的游子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要赶回家与家人团圆、吃团圆饭,表达了人们追求圆满、祈盼团圆的心愿。在中秋节的时候,亲朋好友间赠送月饼、家人之间吃月饼赏月,皆寓意团圆,因为月饼形似圆月,象征团圆,人们通过与月饼相关的行为寄托对家庭团圆、生活美满的期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人们期盼团圆的心理不再局限于家人之间,而是逐步引申到邻里、社区乃至整个民族。因此,从这个层面而言,祈求团圆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人们的一种情感追求,更是展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重要思想元素。
  其次,传统节日的“仁孝”文化彰显民族观念。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春节敬奉祖先,清明节、中元节祭祀已故的先人,重阳节敬老伺老,都是传统文化中“孝悌”文化的具体表现。节日传统中重人伦孝悌的这种血亲观念经过人们的代代相传与不断沿袭,已经演变成今天生活中不忘故旧、知恩图报、注重人情、与人为善的美德。这不仅能唤起整个家族的血亲意识,而且能使各民族之间变得更加团结。与此同时,对传统节日里孝悌文化的宣传,有助于促进各民族成员之间的感情,也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民族认同感。
  最后,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渲染了民族情操。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忠义爱国、死而后已的精神而被人们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蕴涵着强烈的爱国忧民情怀;寒食节是民间为了追思和纪念介子推“割股奉君、忠贞不贰”的情义而产生的,弘扬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操;腊八节则是为了纪念“援岳抗金”的事迹,表达对民族英雄精忠报国精神的赞扬;而每年春节,中华大地上浓浓的年味、海外唐人街到处可见的唐装、舞狮活动,仿佛都在告诉全世界自己是中国人,这其中包含着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所以,春节又承载了维护民族大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爱国主义内核。

传统节日的仪式与国家认同感的建构逻辑一脉相承
  仪式是伴随传统节日的发展而出现的,它赋予不同传统节日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是传统节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仪式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观念和社会实践的象征体系,是一种由特定文化所建构起来的象征交流的系统。而作为文化记忆传承的载体,仪式同时也是民族集体意识表达的重要形式。这是因为,通过仪式,不仅个体存在的文化意义得到满足与被认可,而且节日仪式的参与者也由此获得了强烈的集体认同感。
  首先,传统节日仪式呈现文化符号,延续文化传承。几乎所有的仪式都具有特殊的象征符号。通过主题设置、符号运行、时空展演,不同节日仪式输送了特定的文化意涵,增强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从而构建或提升了社会大众的文化认同感。传统节日仪式也是如此,它通过民族文化符号、历史文化符号的呈现来塑造公众的国家认同感。在中国,传统节日几乎都拥有着一系列完整的仪式,并且表达了特定的中华民族文化符号,无论是春节贴春联,或是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节日仪式,都具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都是传统节日文化符号的表征,这些符号通过仪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有力地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文化性认同。
  其次,传统节日仪式强化家族意识,凝聚国家向心力。在中国,传统节日的祭祀仪式具有强大的整合社会、维系家族情感的功能。春节的拜神祭祖、清明节的扫墓祭祀、端午节的拜祭龙祖等都是中国传统节日的祭祀仪式。这些仪式不仅连接了个体与家族的关系、表达了个体对家族的情感、培养了个体忠于家族与祖先的人伦观念,而且延续了家族社会生命,维系了社会的平衡性,最终实现家族社会共同体意识,增强了整个家族的国家认同感。
  最后,传统节日仪式彰显身份特征,强化身份认同感。身份认同的产生是个人作为国家主体拥护和热爱自己的国家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与力量源泉,因而强化身份认同的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个人的国家认同感,这是凝聚国家集体意识的必要环节。在中国,春节的拜神祭祖、清明时节的上坟扫墓、重阳期间的登高敬老等这些传统节日仪式诠释着深刻的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使得社会公众可以明显意识到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于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自豪感,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形成提供了原始养分。
  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中国人的人情纽带,也是国家认同感的重要载体,对构建公众国家认同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也正因如此,从2008年起,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实际上是从制度层面上确立了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因此,面对当前的社会环境,一方面,我们应当激活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保持传统节日作为文化遗产的本真性。传统节日通过时间或者仪式等概念上的重复性来表达特定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观念。但需要注意的是,节日里人们重复的不仅仅是时间、仪式,还有认同感。相对于时间和仪式,认同感代表了传统节日的核心价值和内涵,这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在传承传统节日的过程中,在挖掘节日现代内涵的同时,也要尊重节日的本真性,不能丢失了传统节日的核心。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遵从传统节日传承的活态性,把传统节日文化置于现代社会的语境中,进行适当的现代性转换。传统节日是由于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完善和变更的。当传统节日所处的社会语境发生了转变,其功能也应适应新的社会需要与民众诉求,创造出适应现代生活与时代特征的节日文化元素,使其更加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心理特点与接受水平。

——中国工会网2023年1月22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23-1-31 20:34:25 | 只看该作者
童年的元宵节
作者:王广才

  再过几天,就是元宵节了,年龄大了,总想以前的事,小时候过元宵节的情景时时再现。
  那时候,感觉最热闹的是春节,然后就是元宵节了。北方山村的元宵节不同于南方,由于生活条件所限,能吃上元宵的家庭不多。我家因父亲是工人,条件稍好,虽然不是每年都吃,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也吃过几次。初次吃,感到元宵味道独特,糯糯的口感,甜甜的味道,香香的芝麻味,深深留着了记忆里。如果没有元宵,全家还是吃水饺。
  正月十五, 条件好些的,会挂上红灯笼,差些的晚上也要摆灯,山村张灯结彩,热闹喜庆。夜幕降临后, 家家户户门口都要放上自制的灯,有的用胡萝卜,有的用水萝卜,有的用地瓜。我家,母亲每年都用胡萝卜做灯,母亲把胡萝卜洗净,切成段,把中间挖出槽,倒上油,放上用棉花搓成的灯芯,灯就做好了。胡萝卜灯点着后,呈现出橘红色的颜色,整个胡萝卜的外表有点朦胧的美,很漂亮。母亲会端着灯分别在我们兄妹的眼前,照着晃三晃,嘴里说三次“照一照,心明眼亮”。然后再放到大门两旁,屋门两旁,香台上,灶王爷前,还有石磨上,能放的地方都摆着灯。灯放好后,由于橘红色的胡萝卜灯点缀着,小院立马变得明亮些,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此时,家家都放起鞭炮,整个山村,各家门前灯光闪烁摇曳,空中不时闪耀鞭炮的光亮,山坳回荡着噼里啪啦的声响,村里街道上飘扬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节日达到了高潮。
  夜空明月高悬,银辉洒满大地,山色朦胧,村庄喧嚣,给节日蒙上神秘的色彩。仰望皓月当空,看着大门轻摇的灯笼和门前的灯光,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闻着特有的烟火味,整个山坳呈现着令人难以忘怀的节日氛围。此时,我对天地充满敬畏和神秘感,对节日迷恋又有一种好奇。
  如果遇到雪打灯,那更是终生难忘的场景,在橘红色灯光的映照下,雪花如蝴蝶翻飞,飘飘洒洒,影影绰绰,不一会,地上就铺上白白的一层。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正月十五雪打灯,预示着五谷丰登,此时此刻,大人们会感谢上苍的恩赐,我们会跑到院子里,追着雪花飞跑,享受着自然与节日带来的幸福。
  放花,不是现在烟花,而是在地上呲呲响,喷花的那种。还有一种花叫地老鼠,点着后在地上喷着花打转,这是小孩们最喜欢的,每到这个时候,小伙伴们,姿得又蹦又跳,你放我放,把买的烟花一气放完,这才了心事。然后就放滴滴叽,滴滴叽比较便宜,一般每个家庭都买,点后冒着花,且噼里啪啦响,小伙伴们拿着满街跑,看谁的呲花厉害,弄的满街都是烟火味。条件好的还会买几个钻天猴,也叫火箭,点着后嗖的一声带着哨音,射向夜空,别有风趣。母亲也给我和哥哥买几盒豆茬炮,很小,手拿着就可以放,我和哥哥在院子里走着放着,幸奋的不得了,好玩极了。
  买的放完后仍意犹未尽,便自制烟花,每家都有用高粱穗做的刷帚,便拿来用火柴点着抛向空中,一上一下,火星四溅,如天女散花,伙伴们你抛我扔,玩得不亦乐乎。不过,玩这个比较危险,必须远离草房和柴火垛,以防止出现火灾,因此,我们都是跑到村南边的空地里去玩。滴滴叽放完了,我和哥哥也自己做,把炮仗弄开,把火药取出来,加些木炭灰,放点细盐,用纸卷起来,以此过放滴滴叽的隐,虽然没有买的好,也能噼里啪啦响。如果家里没有鞭炮了,便满村找没有响的哑炮仗,那时很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虽然穷,山村的孩子,也会自找乐趣。
  离开家乡几十年了,儿时的记忆怎么也抹不去,反而会不时在脑海里萦绕,总感觉那时的节日味很浓,很有仪式感,给童年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齐鲁晚报》百家号2023年1月31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23-2-5 23:06: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3-2-5 23:09 编辑

年的色彩
作者:车振华

  中国的“年”,有“阴历”“阳历”之分、“农历”“公历”之别,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传统的农历年才真正是中国人的大节日。所谓的“过年”,也并不仅仅指正月初一春节这一天,而是涵盖了从腊月底到元宵节的一个时间段,所以我们常说“没过十五还是年”,拜年时可以拜个“早年”,也可以拜个“晚年”。
  农历年之所以重要和热闹,是因为它像一首完整的乐曲,有前奏,有主曲,有高潮,有尾声。小年可以算是前奏,灶王爷上天去言好事,人间从此开启忙年的节奏。之后的忙碌便是主曲,除夕和春节自然是高潮,元宵节以汤圆和花灯充当了尾声。如果把这首乐曲延长一些的话,小年之前的腊八、大寒,大概可以看作乐曲开奏前的气氛酝酿,让听众摩拳擦掌又屏气凝神,期盼着,等待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不会想到,他17岁时写下的这两句诗会成为一千多年后对乡愁的最佳解读。以喜庆热烈和欢聚团圆为主题的农历年,自然成为生发无限乡愁的时间节点。“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白居易《除夜》),“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对于满怀乡愁的羁旅客,年,真真是一个难过的“年关”。
  乡愁,既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笼罩,也是气味,是颜色,是乡音,是故乡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乡愁,是成年人吁出的一声长叹,包含的却是童年和少年的梦境。于是,沿着乡愁的影踪,我回到了17岁以前,回到了沂蒙山区的那个小县城。农历年,也在一片朦胧模糊中透出了鲜亮的色彩。
  “惟有春风不知老,年年傅粉又施朱”,年是红色的。红色代表着喜庆吉祥,也蕴藏着辟邪护身的神奇力量。从我记事起,小年夜给灶王爷的供品中,总是有红红的山楂。山区的乡亲心大,丝毫不担心灶王爷吃了这种酸胜过甜的红山果后,在向玉帝言好事之余,也会说上几句酸酸的俏皮话。大锅蒸出的“枣山”是红的,孩子们总是先下手摘掉红枣,任由下面白面馒头一样的“山”成为没了顶的秃山。
  春联也是红的。“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这大概是我家最常用的三副对联。父亲是写春联的主力,据他说,他现在的书法功底,就是小时候写春联练就的。于是,每到过年,我就会半推半就地被他抓差写春联,几年下来,也学会了些提按顿挫。虽然常常一联方毕,丑妍未辨,父亲赞叹声已连连,但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大字绝不敢碰,除了写个“出门见喜”“满院春光”和贴在偏门的对联外,更多是充任调墨裁纸之职。即便如此,每当工作完成,洗掉手上的墨迹红痕时,还是体验到浓浓的年味和满满的成就感。
  小年之后直到春节,满大街都是红红的鞭炮摊,往来人群摩肩接踵,笑语喧哗。为了招徕顾客,摊主竞相当街燃放,一时间,红屑飞舞,响声震天。打小害怕鞭炮的我,如果在这时接到了同学朋友到街上见面的邀约,不啻噩梦来临,会想尽各种办法推脱。而到了元宵节,红色又是那么可爱。一只只红灯笼挂在树上,透过鞭炮的烟尘,露出温馨的光。大门外、胡同口、磨台上、水池边,都摆上了红红的烛台,头顶一轮月,万家齐送灯,一片静谧和谐的氛围昭示着中国狂欢节的尾声。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年也是黄色的。家中的迎春花,小年过后就被移进室内,在腊月二十八九准时盛开。喇叭似的模样,嫩黄的笑脸,四棱形下垂的纤细枝条像是轻揖春天的小手。除夕夜,妈妈会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烧纸,淡黄的纸,轻轻薄薄,由我用一张大钞轻轻地按遍,这叫“打纸”,是家中男孩的特权。在新年钟声敲响之前,我们把纸分为几堆放置在门口和院子中央,举炬其上,伴随着冬夜的冷风,纸灰飞作白蝴蝶,敬献给了各路神灵和天国里的祖先。我们常说,祖先信仰就是中国人的宗教,只有在除夕夜的烟气氤氲中,才能深切地理解这句话。
  与黄色相关的还有各种美食。在小年夜,同红红的山楂摆在一起的是金黄的柿饼,摆上不多久,不管灶王爷是否享用完毕,孩子们已开始大快朵颐。年前炸就的藕盒,黄澄澄的,可以从大年初一一直吃到初十,在灶台边忙碌了一整年的主妇们终于可以偷得几日闲。串门回来,准能收获一捧橘子糖。橘黄色的糖,做成橘子瓣的形状,里面晶莹剔透,外面裹着白砂糖,吃起来里里外外都是甜。浅黄色的玉米发糕松松软软,酸中回甘,与吃惯了煎饼的牙口乍一相逢,便会调动起全身的各种快乐神经。最吸引我的还是香油果子。油条的口感配上麻花的造型,一串串地用绳子拴起来,闪着金灿灿的光,让远远没能实现“油条自由”的我垂涎不已。待到正月初六,姑姑们回娘家,每人都会提上几串香油果子,我积攒多日的馋虫,一朝终得打发。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年更是彩色的。除夕这天,家家都在门楣上贴起落门签。这是家乡的一种传统刻纸,刻的是“招财进宝”“家和万事兴”之类的吉祥话。小的门口贴单层五幅,一般是红、黄、蓝、紫、绿五色,大门口则要贴双层十幅。看到花花绿绿的落门签迎风起舞,人们都会轻松一笑,对来年的生活也更有了信心。
  除夕夜要吃素馅的饺子,妈妈会选择菠菜豆腐,取清清白白之意,一顿饭就是一次简单有效的价值观教育。大年初一,孩子们穿上鲜亮的新衣服,成群结队地在胡同口和院子里做游戏。游戏腻了,就到街上去看五彩的气球,如果谁用零花钱买得几只回来,马上就会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在游戏中升任主角。趁着这个难得的闲暇和消费季,小姑娘忙着收集各色糖纸,然后比比谁的更漂亮;男孩们则到处搜罗香烟盒,富有技巧地将其折叠成四角方正肚里空的形状,在地上甩的“啪啪”作响,根据声响,这个正方形的简易玩具被命名为“啪”。依照游戏规则,香烟的价格决定“啪”的战力值,所以,一种红绿相间被称作“红绿灯”的烟盒最受欢迎,谁“红绿灯”收集得多,就会成为众人眼中的“大富翁”。可惜,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这个“红绿灯”的真实品牌是什么。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年,带来的不只是欢乐,还有与春天偕行的蓬勃希望。故乡,永远庇佑着她的孩子,在游子的生命中打上温暖的印记。只要想到年的色彩,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能面朝故乡的方向,轻轻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年1月29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23-2-5 23:13:05 | 只看该作者
说年味,越有味
作者:韩光智

  有品位的年味,不只是新衣新帽和好酒好菜。有艺术感觉,有艺术创作,我们的年就有了品位。
  闲聊,聊到过年,我脑子突然灵光一闪,冒出一句有嚼头的话,年味,越“穷”越有味。
  先从小时候说起。那可真是越小越有味。为什么小和味有相关联系?想来,人小时得依赖外面,比如说父母、老师、他人呀。这种依赖,就意味着,当我们想要什么东西时,是被动的。过年得学校先放好假,再求父母买新衣新帽吧。如此这般,我们的期待可就有了希望,有了想象。这样,当我们有了“我”的意识之后,可不就是越小越有味?民间有云: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此之谓也。
  说了越小越有味,再说越穷越有味。道理其实很简单,越穷,物质上的一点丰富就能让我们嗨很高,再加上,过年可是意味着可以不那么劳碌,再加上东家拜年吃好的西家拜年吃更好的,这样的烟火人间时段,那个陶渊明的桃花源也是没法比的。
  好了,问题来了,越小越有味,越穷越有味,那当下,我们如何过上有味的年?
  小时候,当然回不去了,但是,我们不是一直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吗,展开就是了。回到小时候住过的村庄,回味小时候的人和事,与小时候的小伙伴聚一聚。这般操作,也近似小时候的年味吧。
  穷,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物质上的,一种是精神层面的。物质上的“穷”,我们也不想回去,时代向前,我们就是想也回不去的。但是,精神层面的“穷”,我们倒是可以模拟的。艺术上有一条规律:“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音易好。”我们努力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就容易“穷”,我们努力提升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就更容易“穷”了。——这,也是搞艺术的,总爱在诗文中叹穷,文人风流可也总在寻愁觅恨的原因吧。
  有艺术感觉,有艺术创作,我们的年就有了品位,有品位的年味,不只是寄托于新衣新帽,好酒好菜了。有具体的举措吗?举简单的例子吧,比如,在书房里弄一个自己喜欢的清供,在客厅里摆上那么一盆水仙。再比如,和小朋友玩一玩九九消寒图,也就是,从冬至开始,过一天就填写一个字的一笔。很传统的一个游戏,够味吧。顺便,我这里,提供一个新版“娇娃说春”九九消寒图:娇娃说,语音重,盼春急。玩起来,过了腊八就是年,一九收尾,“娇娃说”,“娇”的最后一笔写腊八。兔年除夕,四九,“语音重”,落在“语”中间。2月4日是立春节气,“语音重”,落在“音”的最后一笔。5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六九头,“语音重”,填好“重”的第一笔。就这样,“盼春急”,九九艳阳天,花开春来,一切都是美好的模样了。
  除了吃肉,回到民俗,也弄碗年糕吃吃。吃了年糕,步步稳年年高。

——《新民晚报》百家号2023年1月29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6、7、80后怀旧网    

GMT+8, 2024-12-23 05:04 , Processed in 0.3527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