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6、7、80后怀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怀旧
楼主: 日出印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值此2021牛年春节,各位老友新春快乐!!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23-2-5 23:22:05 | 只看该作者
焰火花开
作者:薛世平

  我的家乡在晋南河津,古称龙门县,现在是河津市。家乡有许多美好的故事,几十年了,至今难忘!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十五,是老百姓最热闹最开心的时候。家乡的惯例,正月十四晚要放烟火,十五白天闹故事(组织社火活动)。忙碌一年的工农商学兵各界群众,难得有几天放松和欢庆的机会,这个时候,也是青年们会面和展示的时候。
  晚7点,当月亮悄悄地爬上东方山头、城市大街上华灯初放的时候,早早吃过晚饭的人群,就三五成群地陆续往南街移动,人流越汇越多,最后达到了“人山人海”的盛况。
  街上,各种小卖琳琅满目,如冰糖葫芦、粘玉米、棉花糖、苞米花,以及飘在空中,造型为玉兔、雄师、老虎、金猴、小猫、天鹅和现代童话故事里的喜羊羊、灰太狼等五颜六色的塑料气球,让人目不暇接;地摊上,有夜里闪闪发光的塑料球等玩具,吸引着小孩争相购买。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表现在衣着上有很大的变化:身着皮草貂裘的妇女显得富贵荣华;穿着西装革履或休闲装的男子表现得格外潇洒;小孩的衣服自然是千姿百态;而老人们大红绣花的唐装或艳服,大有返老还童之势;虽是春寒料峭,不少年轻女士“要风度不要温度”,她们身着薄衣短裤、脚踏马靴的摩登时装,不是炎夏,胜似炎夏!
  大路两边的高楼上,灯火辉煌。在这人山人海、摩肩檫踵的不夜城里,到处是一片节日的喧嚣,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焰火还未燃放,我和妻子挤在人群中等候。身边不时有人在放“天灯”,也叫“孔明灯”——那是用细铁丝做底框,用彩色塑料布做灯罩的约有一米大的灯,十字交叉的细铁丝底上固定着一块方形的蜡烛,当点燃蜡烛后,在火炎的热蒸汽鼓舞下,天灯冉冉升起,在茫茫夜空中显得格外飘逸。当夜空中无风,一个个天灯越升越高,越来越小,许多天灯组合在一起,像大熊星座里的北斗七星,也像猎户星座、仙女星座……它们最后与天上的星星融为一片,不知去向。
  遥望这极能表达人心情的“天灯”,我想起了为共和国奋斗而牺牲的革命前辈,想起了汶川地震中遇难的人们,想起了饱受苦难没有享过福的我的父母亲,也想起了前几年曾经死去的我的两只可爱的小狗小花和圆圆,以及最近失踪的小猫咪咪,在心生惆怅之余,……我愿他们在天之灵为现在的美好社会而欣慰,也希望他们能够共同分享这平安与幸福!
  八点整,当观礼台前的锣鼓表演刚刚结束,焰火就燃放起来了——随着天空“咚咚”沉闷的烟花爆竹声响,在一片金花中,成串的烟花喷涌升空,像音乐喷泉那婀娜多姿的水柱,像巨大的盛开的菊花,也像水中的涟漪,一波未灭,一波又起……
  焰火在不断地变换着花样,天空被照耀如同白昼。有流星雨似的散花,有一环套一环的礼花,有边缘造型为三角形或多边形的金花,还有降落伞似的小坠物,颜色分白、黄、紫、绿等多样,在孩子们一片“嗷嗷”的赞叹声中,真是五彩缤纷,落英满天。
  我感受着这浓浓的欢乐气氛的焰火花开,我欣赏着这不时变幻的空中图画,也想起了过去的岁月。现代烟火虽然大气,但仍没有记忆中小时候的焰火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刺激。
  最早是随父亲在晋北忻口火车站看焰火,那时我只有十岁左右,听父亲说晚上有焰火,早早就和二哥到了现场。记得那次焰火名叫“风搅雪”:在站台上约三十平米的空间里,散放着焰火的线路。我未及提防,突然焰火就开始了,那焰火乱蹿,夹杂着爆竹,在我的头顶天空、脚下、身边自由地飞,叮咚地响。这时整个人好像进入了电影里的战场,在一片火光和硝烟里感受着开心和刺激,我们惊喜连连,跑啊,笑啊,比小孩子在雨中跳跃玩耍要开心得多!
  第二次是在附近5里地外的金山埔镇白天看社火,晚上有焰火表演。那焰火的阵势和规模比火车站的大多了!在一个很大的广场里,建起了彩门、高架、秋千、牌楼等节日的装饰物,焰火的线路形成了一个立体网络工程,从地上到树上,从树上到建筑物,段段有景,步步有名堂,如“天鹅下蛋”“二龙戏珠”“三仙聚会”等等,不仅燃放的时候有看头,仅看其立体布局和名堂,也会产生许多遐想。可惜我们趁天黑前要赶回去,没看成。
  晋北的焰火还有个特殊的形式,那就是在元宵节,家家门前放一张木桌子,在桌子上堆放尖尖的像宝塔似的黑炭堆,中间是空心的,放着木柴和引火的东西,到傍晚时分,家家点燃,火光熊熊,照亮了整个街道。小孩子拿筷子扎着馒头,兴高采烈地到七家火上烤馍吃,据说可以保一年健康。
  焰火发出的色彩斑斓的光是其含有不同化学物质的结果。这些金属盐类在高温下,会放射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芒,如钠盐放出黄光,锶盐发出红光,钡盐发出绿光,铜盐发出蓝光……焰火升空后,就是利用了不同金属盐类的氧化反应,才使节日之夜呈现出一片绚丽多彩的景象。但现在的焰火成本很高,每次消耗在几万元到十几万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焰火的形式和材料会不断地改进,我想,如果将来我们用激光代替现在的焰火材料,那将会节约不少开支,而且其千姿百态的图形和美轮美奂的色彩,必将比现在看到的更加美丽!
  半个多小时的焰火燃放完了,如潮的人流在往回走。看着眼前这呼朋喊友、车如流水的热闹场面,联系这盛世良宵,不由得使人想起南宋著名词人、思想家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山西农民报》百家号2023年1月29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23-2-5 23:26:41 | 只看该作者
想起儿时过大年
作者:李红军

  年是一种情愫,年是一种期盼。
  屈指算来,离开家乡整整48年了。1975年18岁的我正在上高中二年级。这一年父亲退休我顶替来到工厂做工。尚未成家前,那时候单身一人,回家探望父母那是“必须的”。结婚后因为父母在,家就在,那时候也是每年必回家。自从父母辞世后,则很少回家,除非姊妹家里有大事的时候。然而,尽管人在他乡为异客,每每过年的时候,我就禁不住想起儿时过年的情景。
  我的老家在泰安肥城市,那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先哲圣人颇多,被称为史圣的左丘明(《左传》作者)就诞生在这里。他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被称之为商圣的范蠡也曾经在这里留下过他和西施的美丽故事;还有我的五世祖李邦珍,官至三品,曾经和当时的名将戚继光共同抗倭,令我们李家子孙引以为豪。
  在我的印象里对过年特别渴望。过年可以吃好的,穿好的,还能领到父母给的压岁钱。虽然只有三角五角的,可都是些崭新的票子,从来舍不得花。
  那时候物资极度匮乏,但是再困难在过年时母亲总要给我们姊妹几个每人做一身新衣服。本家的二奶奶家里有一台缝纫机,那是全村为数不多的做衣服的机器。二奶奶身怀一身裁缝技艺,各种面料在二奶奶的手下都会变成一件件漂亮的衣服。因为二奶奶对我们家有恩,我对老人印象特别深刻,一直心怀感恩。
  父亲在外虽然是个工人,可在家里却是个称职的农民。赶集上店,各种农活样样在行。那时候赶年集是个必须的程序,每每进了腊月十几,父亲便会挑着一幅担子赶年集。出村的时候空空如也,回来的时候则是满满当当。扁担两头挂满了各种年货,肉、鱼、以及各种菜蔬一应俱全。这些都是过年的必备。跟着父亲赶年集,父亲总忘不了给我买上几挂鞭炮。在除夕之夜吃过年夜饭后,在院子里燃放起来,那叫一个开心。
  大年三十是各家各户开始炸年货的时候,整个村子弥漫着一种油炸的清香。在那个计划经济时期,这种味道只有过年才会有。
  其实,各家各户所炸的这些东西,除了自己少用一部分外,真正大快朵颐的并不多,大部分被用来待客。过年之后就会走亲戚串朋友,这些油炸品会被派上用场。
  儿时的印记里,拜年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初一一大早人们便开始互相拜年,拜年先在自己本家拜,然后去旁门外姓家拜。多是晚辈到长辈那里拜年,也有平辈之间互相拜年的。
  我的老族长李允安是村里的大队书记,在庄里德高望重,据说从入社开始他就担任村里的支部书记,直到我参加工作时他都干着支部书记。允安老爷爷因为辈分高,前来拜年的络绎不绝,我们行过磕头礼之后,老人家便把花生、糖果等分发给我们。有时候还会给我们一两角的压岁钱。
  那时候村里既没有电话,也没有电视,文化生活枯燥得很,唯一的文化娱乐项目就是看大戏。我们村是一个大村,有三千多口人,十五个生产小队。村里设立了戏班子,每年春节都要进行演出活动。常记得当时演出的剧目有《三世仇》《红灯记》等。戏班子不但在本村演出,还会到邻村演出,给人们的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大家聚拢在一起看大戏,其乐融融。
  儿时的记忆里,闹元宵也蛮有趣味。划旱船,踩高跷,热闹非凡,人们兴高采烈,尽情过大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各不同。如今春节的内涵有了很大不同,城乡间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是无论怎样变化,过年的基本仪式感亘古不变——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置办年货、吃年夜饭、拜年等,春节文化已经深深地植入国人的心中。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历经沧桑,历久弥坚。

——《齐鲁晚报》百家号2023年1月26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23-2-5 23:31:56 | 只看该作者
正月十五闹元宵
作者:吴盛福

  我国民间有“元宵大似年”的说法,可见元宵节在我国传统佳节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元宵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朝诗人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北宋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描写的就是当时元宵夜的盛况。
  我的家乡,把正月初一至十五这半个月都叫过年。人们用游板龙、舞龙灯、闹花灯等民俗表演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这些民俗表演从初一开始,到元宵节晚上结束。表演队伍走村串户,每到一座村庄,锣鼓喧天,爆竹齐鸣,载歌载舞,好不热闹。
  元宵节这天,在赣东北的彭泽,除了看民俗表演,家家户户还有两件事要做。第一件事是祭祖送灯。到了元宵节的傍晚,去先祖坟前点盏煤油灯,地上插四根竹签,套上糊好的红纸筒作为灯罩。后来,煤油灯用蜡烛代替了。若是遇到刮风下雨,煤油灯和蜡烛点不着,而且不安全,容易发生火灾,于是现在用电子灯、电蜡烛代替。据《史记·礼书》记载:“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是说,祭祀天地,是报答天地覆载之德;祭祀祖先,则是在尽孝道,感谢赐予生命之恩。而送灯祭祖就是中华民族传承孝道的方式之一,以告慰先祖,后继有人。
  第二件事是吃汤圆。汤圆粉是用糯米做的,把糯米泡透,磨成浆,再沥干水。若要保存较长时间,则要把它晒干碾成粉。汤圆馅,多用黑芝麻拌白糖。现在,想吃汤圆很方便,超市随时有的买。吃汤圆,表达了人们对团圆和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
  祭过祖送过灯,吃了汤圆,“月上柳梢头”,人们开始闹元宵了。家乡的板龙,已被评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板龙,顾名思义,是用一块块木板串联起来的,每块木板上安上一节弧形的“龙身”,这“龙身”是用竹篾编制的。两块木板重叠处,钻个孔,穿根木棍,托住木板。游板龙的人手握木棍,肩扛木板,一块木板就是一节。板龙的体型庞大,短了不威风,一条板龙一般不少于一百节。在彭泽,只有同姓聚族而居的大村庄才玩得起来。他们有的按户算,一户一节,有的按丁算,一个成年男子一节。玩板龙,叫“游”,玩布龙,叫“舞”。因为板龙的身型庞大笨重,不能像布龙那样上下翻飞舞动,且又不能像布龙一样钻进人家,只能从家家户户门前穿过,所以用“游”字来形容玩板龙最为恰当。游板龙最壮观的场面是盘节。元宵节晚上,在宽阔的祠堂前,灯火通明,万人空巷,鞭炮声四起。板龙的每一节都点着蜡烛,以龙头为圆心,百十个人,百十盏烛火,画起了同心圆,场面蔚为壮观。
  我们村子不大,人口少,几乎都是外来户,杂姓居住,游不了板龙,但我们可以闹花灯。花灯大多是用竹篾编制的,外面糊上色彩鲜艳的彩纸。有蚌壳灯、花篮灯、驴子灯、旱船……
  元宵节晚上,“千门开锁万灯明”,家家户户闹元宵,小孩子们一路追随着花灯队伍。每到一座村庄,锣鼓声声,秧歌队翩翩起舞,蚌壳灯一开一合,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挑着花篮灯在人群中穿梭,最搞笑的是驴子灯,它就像戏曲中的丑角,人们总是冷不丁把鞭炮丟在骑驴人脚下,吓得他又蹦又跳。整个村庄“花市灯如昼”。我则对蚌壳灯感到非常新奇,提着自己的小灯笼跟在后面。
  热闹够了,人们把龙头抬上祠堂阁楼,拆下木棍和木板各自带回家,等到来年过年再用。把龙身和花灯堆在一起烧掉,名曰“龙上天”,人们便烧着香、纸,老老少少朝着火焰中的龙身跪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闹元宵,这个传承了一千多年的传统习俗,不仅盛行于神州大地、海峡两岸,就是海外华人聚居地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过完了元宵,就过完了年,所有人又开始忙碌了起来。孩子们该上学了,大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打工的人们也要远离家门了,期盼着下一个新年再团圆。

——《钱江晚报》百家号2023年1月30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23-2-5 23:42: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3-2-5 23:43 编辑

从一天到十天,古代元宵节曾有超长假期
作者:夏凡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或灯节,时间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这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而“正月”又称“元月”,“夜”又称“宵”,因此正月十五即被唤作“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传统节日之一。新年伊始,大地回春,佳节的夜晚,天上圆月高悬,地上彩灯竞放,人们欢聚一堂,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火,笑语欢歌,其乐融融,表达着对新春的展望与期许,企盼来年幸福安康、平安顺遂。
  古时各个朝代在过元宵节时,都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汉朝举行燃灯盛典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坊间众说纷纭。
  一说源于道教,在道教理念中存在“三元”之神,即天官、地官、水官三神。《云笈七签》卷五十六载:“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并以正月十五为“上元”,即天官圣诞之日;七月十五为“中元”,是地官圣诞之日;十月十五为“下元”,为水官圣诞之日,此后人们便把正月十五也称为“上元节”。
  一说源于佛教,即东汉时期随佛教传入中国,是佛家在新春元月举办上灯法会的衍变,“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僧众信徒在寺前秉烛,张灯敬佛,表明佛与人的心光相互辉映。
以上关于元宵节源起的两种说法,皆来自宗教信仰,而第三种说法则来自帝王皇家。
  相传西汉初期,吕氏一党密谋叛乱,最终被朝廷平灭,随后即位的文帝刘恒便以正月十五作为纪念之日,以后每年此日夜晚,汉文帝便出宫游玩,与民同乐,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也由此产生。
  到了汉武帝时期,司马迁更定历法,创建《太初历》,并于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颁布,其中规定以正月十五祭祀天帝“太乙神”,并于黄昏举行燃灯盛典,通宵达旦,这便是元宵节张灯结彩的源起。
  《史记》曰:“汉家以望日祀太一,从昏时到明,今夜游观灯是其遗迹……”《史记乐书》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乙甘泉,以昏时夜祀,至明而终。”明代刘侗、于奕正所著《帝京景物略》中也有记载:“张灯之始也,汉祀太乙,自昏至明。”
  由此可见,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有史料佐证的汉代祭祀“太乙神”之说最为可信。而无论是否源于佛教“上灯法会”,抑或道家“三元之说”,有一点毋庸置疑,这两种传承千年的宗教体系对于元宵节的普及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使其在民间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再加上皇家自上而下的倡导与推动,使元宵节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最重要、最盛大的节庆之一。
  古代中国是有宵禁制度的。最早记载宵禁的是《周礼·秋官司寇》,“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御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宵禁令的实行,主要是为了维护统治,维持治安,防止盗窃、失火等。汉代之时,朝廷设有执金吾的官职,西汉时执金吾的权力很大,担负京城内的巡察、禁暴、督监等任务,掌北军,宵禁也归执金吾掌管。光武帝尚在民间时,曾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原因就是执金吾的权力很大。
  宵禁也有例外,元宵节就是法定的例外。“元宵不禁夜,自汉始”,在元宵节那天,被称为“金吾不禁夜”,官方会破例取消夜禁,称为“放夜”,普通百姓得以肆意狂欢。

唐代放假三天
  隋唐时期,元宵节已成国俗大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满城灯火宛如点点繁星。
  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写道:“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大唐神龙元年元宵之夜,神都洛阳仿佛天上的街市,幻化为悬浮于浩瀚夜空的灯火之城。殿阁宫城、广场山丘,处处五彩缤纷。山形的彩棚高达30多米,巨型灯轮有60多米高。诗人苏味道作诗《正月十五夜》,描述了神都洛阳元宵夜的盛况,“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其中首句便是成语“火树银花”的出处。
  而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观灯乐行》则描绘了长安城元宵夜灯山人海的盛世图景:“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自古每逢节日必有假日,汉代在元宵节放假,唐代也不例外。盛唐之时,元宵节已经有了三天的假期,“上元三夜灯之始,盛唐也。玄宗正月十五前后二夜,金吾弛禁,开市燃灯,永为式”。唐朝的韦述在其著作《两京新记》中也有记载:“正月十五日夜,敕许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也就是在唐玄宗时期,正月十五以及前后两夜,民众可彻夜游乐,赏灯庆祝。
  唐朝的城市管理实行“里坊制”及“宵禁制”,国都长安也是如此。与汉代相比,唐玄宗的“放假”政令更进一步,由此把元宵佳节也真正推向了高潮,可以想见整个长安星月交辉,火树灿烂,花灯竞放,人们寻亲访友,结伴出游赏灯,真真的是“金吾不禁,玉漏无催”。《朝野金载》记载:睿宗先天二年(713年,即玄宗开元元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在安福门外做一巨型灯轮,高达二十丈,上边缠绕五颜六色的丝绸锦缎,用黄金白银作装饰,灯轮悬挂花灯五万盏,如同五彩缤纷、霞光万道的花树一般。同时,让“宫女数千人,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在灯轮下轻歌曼舞,还从长安万年县选少女妇人千余人,在灯轮下踏歌三日。
  《雍洛灵异小录》记载了灯会盛况:“灯明如昼,山棚高百余尺,神龙以后,复加俨饰,仕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甚至有的人被挤得悬空而起,“有足不蹑地浮行数十步者”。唐代出现这种灯节盛况与当时生产力发达、社会富庶的经济基础是分不开的,加之都城长安人口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富庶的封建经济使奢靡的社会风俗得以发展,加之封建统治者的提倡,更使元宵节盛况空前。
  这里提到了“仕女无不夜游”,也就是平时深居简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子们此时也梳妆打扮,相约出游,赏灯观景。“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在璀璨灯火的映衬下,她们也成了长安城内一道妩媚动人、靓丽多姿的风景线。

宋词留下千古名句
  到了宋朝,元宵佳节更加深入人心,这个文艺气息十足的王朝将元宵节假期继续增加,在唐朝“正月十四至十六”的基础上,增加了“十七、十八”两天。“上元五夜灯之始,北宋也。乾德五年,太祖诏曰:朝廷无事,年谷屡登,上元可增十七、十八两夜。”南宋时期又将正月十三日也纳入进来,《析津志辑佚》载:“上元六夜灯之始,南宋也。理宗淳祐三年,请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六天的假期,良辰美景,佳期如梦,日日欢愉,夜夜笙歌,娱乐了大众,助推了经济,也许这便是千年前大宋王朝的“黄金周”吧。
  在宋词中自然也少不了对元宵佳节的描绘,其中两首最为脍炙人口。其一是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在元宵佳节中,虽灯火璀璨依旧,却不见故人的哀婉神伤。
  第二首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作于南宋淳熙年间,虽然通篇描绘了元宵之夜满城灯火、歌舞升平的绚丽场景,但也表达了作者对半壁江山沦丧,自己上下求索、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与无奈。
  元代的统治者是北方游牧民族,但入主中原后也承袭了中原汉族的部分节庆民俗,在元末北京志书《析津志辑佚》中,我们也看到了关于元宵佳节的描述:“正月皇宫夕节,瑶镫炯炯珠垂结。士宝漏灯旋曲折,龙香热律吹大簇,龙颜悦……镫月交辉云翳绝,尊休彻天街,是处笙歌咽”。“车马纷纭于街衢、茶坊、酒肆、杂沓交易至十三日,人家以黄米为糍糕,馈遗亲戚,岁如常……又于草屋外悬挂琉璃葡萄灯,奇巧纸灯、谐谑灯与烟火爆杖之属。自朝起鼓方静,如是者至十五、十六日为止。”“宫中有世皇所穿珍珠垂结灯,殿上有七宝漏灯。三宫灯夕,自有常制,非中外可详每元会圣节及元宵三夕,于树身悬挂诸色花灯于上,高低照耀,远望若火龙下降。树旁诸市人数,发卖诸般米、甜食、饼、枣面糕之属,酒肉茶汤无不精备,游人至此忘返。”
  以上描绘了元大都的灯节全景,从灯月交辉的皇宫大内,到车马纷纭的市井民间,从高低照耀的诸色花灯,到昼夜鸣响的烟火爆杖,再到无不精备的酒肉茶汤、甜饼枣糕……大都异彩纷呈的上元节景,延续了唐宋的盛况。

明代开启“十夜灯”
  明代的元宵佳节发展到了极致,这依然归功于皇家的倡导与政令的实施。
  相比盛唐的“三夜灯”、北宋的“五夜灯”、南宋的“六夜灯”,大明王朝竟然开启了更为夸张的“十夜灯”模式,规定每年自正月十一日起,至二十日,全国放假,万民同乐。
  《万历野获编》中记载:“永乐七年正月十一日,钦奉太宗文皇帝圣旨……朕即位以来,务遵成法,如今风调雨顺,军民乐业,今年上元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这几日官人每都与节假……民间放灯,从他饮酒作乐快活,兵马司都不禁,夜巡者著不要搅扰生事,永为定例……”此后,明朝的元宵佳节便一直实行十天假期的规定,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元宵假期。
  超长的假期,自然也会引得诸多文人士子撰文作诗记述佳节图景。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唐寅便作诗《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万历名臣张居正也作诗《元夕行》,描绘了北京城元宵夜女子相约赏月观灯的场景:“今夕何夕春灯明,燕京女儿踏月行。灯摇珠衫张华屋,月散瑶光满禁城。”
  还有一些史料文章,描述了明代元宵节“走桥、模钉儿、跳百索”等诸多风俗。《帝京景物略》记载:“八日至十八日,集东华门外,曰灯市……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至城各门,手暗触钉,谓男子祥,曰摸钉儿。击太平鼓无昏晓,跳百索无稚壮,戴面具耍大头和尚,聚观无男女……”其中“走桥”之俗最为重要,因为古人认为过桥渡河可以禳除灾祸,走过三桥,便可保一年中灾祸远离、百病不侵。
  市井民间热闹非常,大内皇家自然也有诸多盛况,尤其当时最著名的“观鳌山灯”。据《皇明通纪》记载:“永乐十年正月元宵,上赐百官宴,听臣民赴午门外,观鳌山三日,自是岁以为常。”文中“鳌山”,指的是将千百盏彩灯缚扎一体,堆叠成山,形似大鳌,故称“鳌山灯”。这是皇家特有灯景之一,其外观规模不逊于一座恢弘的楼宇殿堂,可谓“灯景巨无霸”,明宣宗朱瞻基曾写诗描述:“鳌峰万叠排云起,火树千枝赛月明”。
  实际上,早在宋朝就有关于鳌山灯的记载,南宋文学家周密在其著作《武林旧事》中记述:“一入新正,灯火日盛……及宣德门、梅堂、三间台等处临时取旨,起立鳌山……禁中尝令作琉璃灯山,其高五丈,人物皆用机关活动,结大彩楼贮之……龙凤噀水,蜿蜒如生,遂为诸灯之冠……上乘小辇,幸宣德门,观鳌山”。文中提到的“宣德门”为北宋汴京宫城正门,当时的“鳌山灯”就搭建在这里,由此可推知明朝在午门前搭建“鳌山灯”,大概也是大宋旧制的延续。
  一座辉煌壮丽、如梦似幻“鳌山灯”,必定工艺复杂,花费靡贵,民间自然少见。因此,明朝皇帝特许臣民百姓到午门赏灯观景,以示皇恩浩荡、君民同乐。
  在明代宫廷绘画《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便可看到“鳌山灯”的画面。这是在皇宫内搭建的一座“鳌山灯”,每层都悬挂形状各异、亮丽斑斓的彩灯,其中在二三层间还挂有苏飞、李尚、左吴、雷被等“淮南八公”的形象,在三四层间则有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等“八仙”形象,整座“鳌山灯”制作精美、流光溢彩,甚是壮观。
  而这只是一座小型“鳌山灯”,据说午门前的最高可达十三层,气势恢宏、巍巍如山,但如此灯火密集的庞然大物,自然也成了火灾的隐患。明代著作《万历野获编》中记载:“鳌山灯火,禁中年例,亦清朝乐事,然也有最出意外者。如永乐十三年正月之壬子,鳌山火发,焚死多人,都督马旺亦与焉。”在清代编修的《明史》卷二十九中也有记载:“(永乐)十三年正月壬子,北京午门灾。”两段史料同时指向了永乐十三年(1415年)正月十三日的夜晚,北京午门前“鳌山灯”失火,现场多人被火烧踩踏而死,伤者无数,当时负责治安的都督同知马旺也殉职身亡。这场“鳌山灯灾”是元宵佳节两千余年历史上为数不多、有案可稽的火灾之一。

清代架设“万寿灯”
  公元1644年,满清王朝定鼎北京后,对于元宵节的相关习俗也是全盘承袭并有所发扬。每年自腊月二十四日开始,紫禁城内所有主要宫殿便开始挂起各式各样的宫灯,直至第二年的二月初三为止。
  在《清代宫廷文化通史》中有记载:“乾清宫前安万寿灯十六盏,大小灯一百二十八盏;乾清门挂灯五盏;日精门、月华门各挂灯一盏;两廊檐回廊挂灯一百二十盏;栏杆挂灯一百九十四盏;御花园中也同时安灯。”这些灯种类丰富、形态各异,包括四方挂灯、六角挂灯、葫芦挂灯、圆式挂灯、菱形挂灯以及鱼灯、树灯、千叶莲花灯等,它们悬挂在各大宫阙楼阁、亭台廊榭中,把整个紫禁城装扮成一座千灯万彩、美轮美奂的梦幻世界。
  而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在乾清宫前安设的万寿灯与天灯。《清宫述闻》中记载:“总管内务府大臣率员役由乾清门举灯竿进,安设天灯于丹陛下左右,安设万寿灯于丹陛上左右……其万寿灯自树竿后,日悬绣金字宝联十六幅。”
  由于这两种灯体量巨大高耸,故每年安设都颇费人力,乾隆皇帝曾写《立天灯》诗,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当年架立天灯时的场景:“金龙护柱长数丈,四柱撑如巨灵掌。彩灯左右列丹墀,万寿灯明丹陛上。年年腊月二十四,缚架悬灯声扰攘。百夫举柱齐用力,一一都听铜锣响。灯上联书细金字,惟乞岁岁登丰穰。瑶宫乐事与民同,从识太平真有象”。
  2019年,故宫博物院相关团队以《奏销档》及《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等宫廷档案为参考,几经努力,最终复原了天灯与万寿灯,并于春节期间竖立在了乾清宫前,让广大民众可以一睹当年皇家天灯的盛世容颜。

  历经两千余年的延续与发展,元宵节成为中国民间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代表着人民对于阖家欢乐、幸福生活的企盼。

——《北京日报》百家号2023年1月31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23-2-5 23:52: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3-2-5 23:56 编辑

元宵佳节三盛事
作者:金锡逊

  热热闹闹的春节是个系列性的节日,最后最热闹的一站叫元宵节。元宵节在每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的三大盛事是观灯会、吃汤团、猜灯谜。
  我今依然记得,小时候,婶婶自家做的汤团猪油特别多,一口咬下去,芝麻猪油汤汁溅得脸上都是,惹得家人哈哈笑。后来在工作之地,看到文化宫几乎每年有元宵猜灯谜活动,白墙黛瓦的文化宫一楼走廊里挂满了写有谜语的纸,猜到的人都有奖品。小广场上有灯彩红亮。各地灯彩满地。
  唐人徐坚《初学记》已经提到夜游观灯,可见元宵节由来已久。文学作品让我们有机会去看看古代的元宵节。
  唐代在正月十五前两夜,开始燃灯。北宋灯期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为五天。明代增至十天。这期间,神州大地,华灯齐放,光彩夺目,彻夜不灭,真可谓“火树银花满街舞,箫鼓喧阗到天明”。
  看看诗歌中的元宵节。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有“东风夜放花千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名篇。明人刘侗描写道,丝竹声和人们的嘻笑声夹杂在一起,光彩五色,灯光和喧闹声直冲云霄,连露水都降不下来了,月光都被掩盖了。
  再看看古典小说中的元宵节,如《水浒》“宋江夜看小鳌山”一章,就写到清风镇上看灯,“只见家家门前搭起灯棚,悬挂花灯:灯上画着许多故事,也有剪彩飞白牡丹花灯并芙蓉、荷花异样灯火。”
  《红楼梦》在“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写到“两边大梁上挂着联三聚五玻璃彩穗灯,每席前竖着倒垂荷叶一柄,柄上有彩烛插着。这荷叶乃是洋錾珐琅活信,可以扭转向外,将灯影逼住,照着看戏,分外真切。窗槅门户,一齐摘下,全挂彩穗各种宫灯。廊檐内外及两边游廊罩棚,将羊角、玻璃、戳纱、料丝、或绣、或画、或绢、或纸诸灯挂满。”
  有部《燕京岁时记》的书提到了走马灯,蜡烛光中有许多人物影影绰绰在转。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竟称赞走马灯是一种科学创造。
  元宵节第二大盛事要算吃汤团了,浙江宁波把汤圆叫做汤团。小时候,抚养我的婶婶磨糯米粉,裹白糖芝麻猪油馅,吃起来糯糯的烫烫的甜甜的,一咬就汤汁四溅。堂姐看着我笑着叫:“猪油汤团烫嘴巴!猪油汤团烫嘴巴!”
  元代伊士珍《嫏环记》中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嫦娥奔月之后,后羿生了相思病,正月十四夜忽然有一个孩子求见,说:“我是夫人派来的,夫人晓得你想念他,明天月圆的时候,你用米粉搓成丸子,圆圆的像个月亮,放在西北方,高喊夫人的名字,第三天晚上,夫人就会从天上降下来了。”虽是个美丽的无稽之谈,但把汤圆和嫦娥联系起来倒也充满了人情味。清代诗人李调元有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静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汤圆又叫“元宵”。清人符曾《上元竹枝词》就吟道:“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宵节第三大盛事当是猜灯谜了。在灯上贴上谜题,经传诗文、诸子百家、传奇小说、谚语杂物、虫鱼花草无所不有。猜谜的人连肩挨背,兴味盎然。实为群众性的文娱活动,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气氛。
  猜谜活动是怎样来的呢?
  原来,在古代,每逢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作为文娱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劝谏、规诫、诙谐、笑噱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至于“分曹射覆”的意思是:射覆,中国民间近于占卜术的猜物游戏。是写酒桌上娱乐的情景。大家分成几组行酒令。曹,是古代度量衡的一种。分曹,就是将大家分组的意思。射覆是一种酒令游戏,“射”是猜测,“覆”是覆盖的意思;所谓“射覆”,就是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无题》一诗中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就写到了“分曹射覆”,可知猜灯谜这种文字游戏历史之久了。
  下面,笔者抄几则有关诗词的谜语于下,大家玩玩,答案也一并附后:
  1.荷叶、荷花和莲藕(打古诗句一)
  2.后天(打五言明代诗句一)
  3.傍晚使用眼药水(打宋词句一)
  4.包公对镜有所思(打宋词句一)
  5.包公哑然(打五言唐诗句)
  6.残花凋谢(打宋词句一)
  7.嫦娥应悔偷灵药(打宋词一句)
  8.陈年灶王像(打七言唐诗句一)
  9.春风秋月等闲度(打宋词句一)
  10.春消息(打宋词句一)
  (关于诗词的谜语,参考答案:1.本是同根生;2.明日复明日;3.到黄昏点点滴滴;4.独自怎生得黑;5.青天无片云;6.零落成泥碾作尘;7.何似在人间;8.满面尘灰烟火色;9.应是良辰美景虚设;10.人间四月芳菲尽。 )
  大概1980年代,笔者自己曾在少儿杂志和《经济生活报》上发几则谜语填版面,上不得场面的,拿来让诸位一笑:
  1.笼子锁鸟(打三国人物两个)
  2.霹雳动大地(打一位作曲家)
  3.吉祥花盛开(打一电影演员)
  4.夏林夜来时(打一电影演员)
  5.绝不允许逆向行驶(打一电影演员)
  6.告别山西(打一电影导演)
  (以上谜底为:1.关羽、张飞;2.雷振邦;3.张瑞芳;4.夏梦;5.严顺开;6.谢晋。)
  以上献丑,祝元宵节快乐!

——《钱江晚报》百家号2023年2月1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23-2-6 00:01:28 | 只看该作者
月灯依旧乐无穷
作者:张存

  月亮升上来,又圆又大又亮。这是一年中头一回满月之夜。
  元宵看灯,就图个热闹和开心。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师说,每个同学做一盏灯。我不会做。隔壁邻居有一亲威,开纸作店,扎花圈,也会扎纸灯。父亲就去找他,扎来一盏兔子灯。手艺不落魄,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在身,这是父亲常说的话。我当作耳旁风吹过,白白浪费了好时光。这盏兔子灯,在学校里展出,没有拿回来。做兔子的那个人,也老了。
  女儿小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在江边放过一盏孔明灯。看着灯冉冉升起,女儿手舞足蹈,开心满怀,我们都沉浸在欢愉之中。孔明灯,有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那时年轻,眼里有光。女儿如今长大了,她还记得当年放灯的情景,我们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旧。这温馨的画面,成了节日里,永恒的话题。
  有年元宵,去宁波帮博物馆,那里有灯谜活动。我见到一条谜语: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我悄悄告诉女儿,这个谜底是针。她取下纸条,拿着到服务台去。过了一会,手提一盏纸灯,笑盈盈地过来,对我说,爸爸,这是奖品。这件元宵战利品,女儿玩了很久,当初的欢喜,还在。
  请紫姑,是元宵夜农村常见的风俗。紫姑,又称厕姑,是北方叫法,这里俗称屙缸姑娘。农村的姑娘小伙,求姻缘。桂老师曾讲过请紫姑的故事。他在1971年参加高考前,请过一回。一只筷子在米上不停地转。老人说,这是“行魔箍运”(倒霉的意思)。后来果然应验,他无缘大学门。也就心煞眼闭(死心),结婚生子。直到“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才如愿上了大学。那是后话了。这故事,也是他在酒过三巡,微醺的时候说的,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很好玩。有趣的东西,不会忘。
  去年元宵节,史丽娟老师打来电话,说王意琴老师要来我家走走。我说好的。我猜她是为当年的事,来向我解释的。可能是年纪大了,总想到以前吧。思绪飞转,回到了三十五年前。
  那时,我读初一,父母离异。王老师去家访时知道了这件事。我的成绩一直不好,特别是数学。她竟然在班级里,说了这事。现在想想,也很寻常。虽然没有“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气度,毕竟也长了年岁,已经能接受,不至于钻牛角尖。可当时,我还是很难过的,欲哭无泪。后来,我换了班级,我和她就没有交集。多年后,我读到了一段话:你一直为一件事纠结,那已经是对自己过不去了。我醍醐灌顶,顿时释怀。或许也是当年的那件事,我才选择了写作,带给我无限的快乐。那也该对她,说一声谢谢。
  正月十四晚,我和老婆去附近的餐馆订桌,包间已满,只有大厅的一张圆桌。也只能将就。元宵节那天,刘怡接来两位老师,到我的书房坐聊。我早已备好瓜子和水果,我们边吃边聊,气氛融洽。临了还拍了一张照片,我将自己的散文集送她一册,作为留念。耄耋之年的王老师,念叨着,长大了,嗯,是长大了。几十年后,师生相会,心结早已消散。这个元宵,难忘。
  又到元宵,“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灯谜灯会,将轮番登场,热闹非凡。过了元宵,年就结束,回归日常。那天,和老婆逗乐,元宵节去哪里吃?她秒回:家。我说:煮汤圆。女儿接茬:王升大。我说:缸鸭狗。老婆说:想得美。想想就美,这是《人世间》中的台词,正合我意。虽说还是寒冬季节,我却闻到了春的气息。节日里,不就图一个字——乐。平安喜乐。

——《钱江晚报》百家号2023年2月2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23-2-6 00:07:12 | 只看该作者
满月、灯笼与元宵
作者:朱鸿

  小时候,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会吃元宵,然而那时不知这天是元宵节。母亲手上的糯米粉白得如雪,过一会儿,元宵便滚成了。在我看来,元宵的皮不足为奇,有诱惑力的是里面香甜的芝麻、胡桃仁和玫瑰。
  外祖父的灯笼如期送来,我一个,我弟一个。竹枝作骨架,糊以绸子,便是一个可以打着到处逛的灯笼。我们大约在初五以后开始点灯笼,据说,如果正月十六继续点,就会红眼睛,遂要在正月十五夜烧毁它。
  那时候打灯笼的孩子似乎不多,整个巷子也不过两三个,三四个,更多的是跟着灯笼来回看的,遂难免得意。印象之中,吃元宵的人仿佛也不多。长大后我想,假设父亲不在城里工作,恐怕我也吃不上吧。
  正月十五这一天,也是耍社火的高潮。少长无不兴奋,什么村子耍社火,便向什么村子赶。
  我二十岁那年,得以在城里过元宵节,因为自己读大学了。我至灯光球场欣赏了灯笼,浏览了灯谜,这是校工会举办的。可惜倚徙于斯的多是前辈,意思不足,遂怂恿同学奔赴大雁塔。大慈恩寺山门紧闭,不过环墙尽是灯笼。绸子灯笼,玻璃灯笼,还有一种可叠可展的彩色灯笼,是纸做的。灯笼悬壁相挂,熠熠生辉。男女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长安丽人顾盼含情,青年才俊谁不心动。
  春秋绵绵,岁岁相似,元宵节出现了,又悄然变迁着。
  正月十五夜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满月之夜、望月之夜,阴历之正月为元月,夜为宵,这一天遂为元宵节。天命狂欢,当是时也。
  检索一下元宵节之源吧。
  汉高祖崩,权力遂归吕皇后及吕氏集团。吕皇后薨,吕氏集团便首鼠两端。“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是所谓的“白马之盟”。周勃和陈平身为元勋,遂按此誓约铲除了吕氏集团,在代邸迎立汉文帝,接着天子至未央宫。事变发生于正月十五,汉文帝就推此日为元宵节以作纪念。士庶大酺,长安城一片欢乐。这是一源。
  汉明帝信佛,闻僧众在正月十五瞻仰舍利,点灯奉佛,遂下诏宫廷点灯,并命仕宦百姓也点灯,以示对佛之敬。如此,朝野就过起了元宵节。这是一源。
  道教有天官,主赐福;有地官,主赦罪;有水官,主解厄。道教又以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民知天官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下凡赐福,遂设法拜天官。天官好热闹,民便四下点灯。民各求其福,天官就根据其善,各赐其福。上元节演化成了元宵节,也是灯节、元夕。这是一源。
  唐人的元宵节,风流之至。这主要是在武则天结束了统治之后,社会顿然轻松。唐玄宗时,正月十五前后三天,长安城会取消宵禁。应该是公元713年的元宵节,安福门外装有灯轮高二十丈,并点五万盏灯。宫女结队,载歌载舞。之后,灯的造型越来越多,灯树、灯楼、枝灯及走马灯,使长安城流光溢彩,璀璨极了。有一年,韩国夫人置灯于山上,其明赛月,百里皆见。唐玄宗当然认为自己功成,遂登临勤政楼,以观元宵节的盛景。宫女数以千计,抛袖为霞,出音成曲,尽放其精神。长安人孺妇相携,无论尊卑,畅游在灯红月白之中。
玉漏银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这是崔液的诗,基本上反映出了长安城元宵节的景象。

——2023年2月3日一期《光明日报》第15版刊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23-2-6 00:11:00 | 只看该作者
元宵佳节话元宵
作者:吴仲尧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是在华夏大地已经“闹”了几千年的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元宵节的“闹”首先表现在盛况空前、热闹非凡,极为铺张的场面上,赏灯、猜谜、舞龙、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民俗娱乐表演可谓丰富多彩。
  其实,元宵节的“闹”还应该体现在饮食上,中国传统节日对饮食颇为讲究,总要想方设法弄出点什么花招,来烘托浓浓的节日气氛,如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元宵节也不例外,精神上愉悦了,也该顾及一下肚子,享受一下口福,元宵就成了应景美食,吃元宵理所当然成为“闹”元宵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楚昭王复国归途中泛舟长江,见江面上有漂浮物,居然是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品,船工捞起来献给楚昭王。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楚昭王大悦,欣然食之,味道鲜美,于是令人以山楂为馅仿制供臣民食用,以庆祝家国团圆。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后世相沿成习。
  元宵之名却始于隋朝。传说公元610年正月十五晚上,隋炀帝在洛阳搭台歌舞与民同乐,并用汤中撒糖的实心圆子,赐给臣下和歌姬作点心,因恰好是元宵夜,故名元宵,一直沿用至今。
  元宵节吃元宵,其风俗大行于宋代。当时,元宵通常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枣泥、核桃仁等为馅,可汤煮、油炸、蒸食,流派纷呈,风味各异,有团圆美满之寓意。
  后来,元宵又称为汤圆。据说民国初期,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他忌讳“元宵”与“袁消”谐音,不吉利,遂下令将元宵改成汤圆。当然,改为汤圆,袁世凯依然没有逃脱身败名裂的下场。
  在我们江浙一带,习惯上叫元宵为汤圆,是一种糯米粉食,常用芝麻、豆沙、红糖、猪油等做馅子,外形洁白滚圆,与十五圆月遥相对应。又“元”与“圆”同音,所以,家家户户在元宵节阖家聚餐,团团圆圆吃元宵,象征一家人其乐融融,和睦幸福。
  毋庸置疑,小小一颗元宵,自古以来寄托着人们多少美好的憧憬,更是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写下了大量赞美元宵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符曾的《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淘洗像珍珠一样晶莹的江米,这样做出来的马家元宵,定是香甜可口、绵糯美味,读来令人神往,依稀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临近元宵,电视上做汤圆的广告目不暇接,超市里的速冻汤圆也是琳琅满目。如今,许多家庭主妇再也不愿意劳神费力地自制元宵了,想吃就去超市里买,便捷又实惠。是夜,我也吃着从超市里买来的元宵,脑海里却时时浮现出小时候母亲系着围裙,站在灶头旁聚精会神地包元宵,而我猴急地望着锅里沸水中滚动的元宵馋涎欲滴的情景。咀嚼着甜甜糯糯的元宵,咂舌回味,我总觉得其味道远远没有母亲包的那么浓郁,那么纯真,让人眷恋和怀想。
  元宵佳节是春节的延续,是春天的开始,让我们在细细品味元宵甜蜜的同时,尽情享受太平盛世的祥和,心情舒畅地过好每一天。

——《齐鲁晚报》百家号2023年2月3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23-2-6 00:17:51 | 只看该作者
话说北水饺、南汤圆
作者:王开生

  北方民谚道:好吃不如饺子。若评选最受欢迎的节日吃食,在北方,饺子的地位无可撼动。通常来说,逢年过节,北方人多吃饺子,南方人则多食汤圆。

(一)
  北方地区,凡沾“年”字边的节庆,皆要吃饺子以示庆祝。如元旦称“阳历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夜“过大年”,正月初二“送年”,六月初一“过半年”等。
  其它重要节令,也穿插着吃顿饺子。夏季“入伏”,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之说。冬至,称做过冬,是入冬以来的大节,《后汉书·礼仪志 》记载:“冬至前后,百官事绝,不听政,择吉辰而后事省。”《晋书》说,“其仪亚于正旦。”即是讲过冬至的隆重,仅次于过年,此日亦食饺子。
  即使在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这样有特定食品的节令,如元宵、粽子和月饼之类,压轴戏仍然是饺子。故言饺子是北方人庆祝节令的第一美食,实不为过。
  饺子据说起源于东汉时期,为河南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创。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则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明代称为“扁食”;到了清代,才始称之为“饺子”。
  北方人以食煮饺子为主,故称做水饺。家常的饺子馅,往往随时令交替而富有变化。霜降以后,多以闻名的大白菜入馅,佳品称为“胶白”,以“汁白、味鲜、纤维少”而被誉为“白菜之王”。清代《胶县县志》记载:“其蔬菘谓之白菜,埤雅隆冬不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其品为蔬菜第一,叶卷如纯束,故谓之卷心白”。菘,即是大白菜。另佐以鲜猪肉和海米合馅,是名副其实的三鲜水饺。
  初春时节,以韭菜入馅为美。古人以“春初早韭,秋末晩菘”为蔬味之最胜。另佐以新鲜虾仁入馅,最显风味。过了春季的韭菜,只可用少许来提味,而不能再充当主角了,所谓的“春韭香,夏韭臭”,即是指其精华期已逝。
  春季的荠菜,夏季的茴香、芸豆、黄瓜,秋季的西葫芦等,皆为时令蔬菜入馅之佳选。 沿海的岛城,富用各种时令海鲜入馅,如鲅鱼、黄鱼、墨鱼、八带蛸、蛤蜊、扇贝柱、蛎虾、海肠等,味绝美,以本地海鲜餐馆出品最为常见。
  曾经有位同事,是白案老师傅,擅做指头肚大小的袖珍水饺,雅称状元饺。其多以黄花鱼入馅,包出的饺子似艺术品般,小巧玲珑,俊俏可爱,亦鲜美无比。老师傅退休后,此绝技业已失传,令人惋惜。
  北方人吃水饺,须佐以大蒜泥和米醋调成的蘸汁蘸食。亦不乏有人擅将隔顿的水饺,再回锅油煎至两面金黄,称之为煎饺,风味别具。喜者如我。
  北方人搁放生饺子还会有专门的盛器,喜用麦秸杆编成的圆形“盖垫”,从外沿一圈一圈码放至圆心,似排兵布阵般好看。旧时,盖垫既能当大铁锅的锅盖,又可以垫放饺子、包子和馒头等,可盖可垫,故名。盛摆生饺子时,须往盖垫上洒些干面粉,防止粘饺子皮。这种干面粉,青岛话称做“布”,有用“布”隔开之意。

(二)
  与北方节令大都吃饺子不同,南方的节日食品,诸地间不一而足,以食汤圆者居多。
  以苏州为例,苏州人过元宵节,食汤圆,以芝麻、豆沙馅最为传统,馅中仍缺不了一点糖猪油,肥腴,香甜。
  不仅仅是在元宵节吃汤圆,苏州人过春节,正月初一也有食汤圆之俗。此汤圆无馅,粉制,小如糖豆,亦称作圆子。须以甜汤煮之。亦有不少人家喜在圆子汤中,加入年糕同煮,称为元宝汤,皆为过年讨个好彩头。
  《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苏州和南方多地,皆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夜,比北方晚一天。此日亦行祭灶之俗。苏州人此日所做之团子,称为谢灶团,有白萝卜丝馅、肉馅和素馅等,多咸味。
  苏州人对节令民俗的讲究和传承,在南方诸城市中,首屈一指,自成一体。清代金孟远有《吴门新竹枝》诗曰:
圆子年糕莲桂汤,
满壶椒酒味甘芳。
醉来笑把茶经读,
龙井春浮橄榄香。
  有趣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食汤圆。区别在于制作方法,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

——《经济观察报》百家号2023年2月3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23-2-6 00:25:05 | 只看该作者
昔日如何闹元宵
作者:宗春启

  正月十五被称之为“元宵”,又称“元夕”“元夜”。宵、夕,都是夜的意思。元,首也,始也。元宵,即一年当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自古以来,元宵就是中国老百姓的一个重要节日。因为庆祝这个节日是在晚上,所以要燃灯,于是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在古代,元宵节就是老百姓的狂欢节。

旧时元宵节是狂欢节
  元宵节的发扬光大是隋以后的事。隋朝初期,元宵节放灯狂欢还被禁止过。《隋书·柳彧传》记载,在隋文帝时期,每到正月十五之夜,京城长安和各地百姓“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这难道还不是狂欢节吗?
  在柳彧看来,这太不像话了。他说,“道路不同,男女有别,防其邪僻,纳诸轨度”;而现在京城百姓元宵节“尽室并孥(nú),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贵贱无差别,男女混杂地晚上出来胡闹,这成何体统?“秽行因此而生,盗贼由斯而起”,实在有伤风化!“请颁行天下,并即禁断”——请皇帝严令加以禁止。隋文帝竟然同意了。一个让老百姓尽情欢乐的节日,就这样被禁止了。
  到了隋炀帝时期,元宵节的禁令被废止了。隋炀帝不仅允许元夕燃灯,还以朝廷出面,组织大规模的欢庆娱乐活动。《资治通鉴·隋纪》记载,元夕,都城洛阳端门街“戏场周围五千部,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隋书·音乐志》也记载说,“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各国使节来拜年,一定要让他们过了十五再走,留下干什么呢?看戏:“与端门外建国门内(隋代洛阳城外郭城正南门名为建国门,唐代改为定鼎门,今遗址尚存——注),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昼夜都有戏可看。绵亘八里,这得多少座戏台!史书记载说,在台上表演歌舞的男子“殆三万人”,多作妇人装扮;“大列炬火,光烛天地。百戏之盛,振古无比”——这排场、这规模,前所未有。“自是每年以为常焉”——从此固定下来、形成惯例。看来,隋炀帝对弘扬元宵节是有贡献的。
  史书对隋炀帝则持批评态度,认为他一个月“所费巨万”,挥霍太大了。所以到唐朝,欢度元宵节定为三天。唐朝人的《朝野佥载》里有“灯轮下踏三日夜”的说法,说的是唐睿宗李旦(710年至712年)时代的事。张灯三夜,始于唐;张灯五夜,始于北宋。南宋,元夕张灯又延长为六夜。至明代,则延长至十夜了:从正月初八开始,止于十七日。
  北京地区的元宵狂欢始自元大都时期。白天举行盛大游行,前面打头的是皇帝御座上的白伞盖,随后是众人抬着的释迦牟尼像和关羽像,簇拥其后的是举着各种器杖、旗帜的仪仗队,然后是大都城三百六十所寺庙的僧侣,教坊司掌管的四百人鼓乐队,“兴和署掌妓女杂扮队戏一百五十人”,“祥和署掌杂把戏男女一百五十人”,仪凤司掌管的三个民族细乐队三百二十四人,还有金门大社一百二十队……首尾三十余里,吹吹打打,边走边唱边舞,绕皇城而行。这叫“游皇城”,要游两天。
  白天看热闹,夜晚看花灯。元大都丽正门外第三桥南有一株大树。据《析津志》记载,大都城皇宫建造之初,忽必烈问刘秉忠:大内中轴线如何确定?刘秉忠说:正对丽正门外第三桥南的一棵大树。忽必烈同意了,于是这棵大树被封为“独树将军”,每年元宵三夕,树身上挂满花灯,“远望若火龙下降”。树周围商贩云集,卖各种糕点、甜食的,酒肉茶汤的,“无不精备”,“游人至此忘返”。
  明代的北京城,元夕是灯的世界。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方在东安门外,即今天的灯市口,白天为集市,夜晚放花灯。正月初八以后,街道两旁摆满了商棚、地摊。天色一暗,各种花灯早争先恐后点燃,有纸灯、纱灯、丝绸灯;有百花、鸟兽、虫鱼及走马灯。万历时的胡应麟在他所著的《甲乙剩言》中说:曾在灯市上看见一盏用数百枚蛋壳制作的灯,每个蛋壳都镂有四个门,每门都有檐栱窗棂,“金碧辉煌,可谓巧绝”。灯市上有人用秫秸搭起大棚,周悬杂灯。大棚占地两亩,里面的路径曲曲折折却有三四里长。“入者误不得迳,即入,迷不出”,简直是灯的迷宫,叫做:“黄河九曲灯”。
  届时,还有猜灯谜活动。《帝京景物略》中说:“以诗隐物,幌于寺观壁者,曰商灯。立想而漫射之,无灵蠢”——寺庙道观的墙壁上悬挂着谜语灯,吸引人们驻足冥思苦索猜测答案,无论聪明人还是笨人,都喜欢参与。
  灯市里还有令人目不暇接的杂技表演,有《撼东山》《海青》《十番》等器乐演奏,有少年一夜不停地擂《太平鼓》,还有施放烟火的:“以架以盒,架高且丈,盒层至五。其所藏械:寿带,葡萄架,珍珠帘,长明塔等”;“勋戚家有集百巧为一架”,百种烟花逐个点燃,“通宵以为乐”。
  灯影之下,孩子们有玩“跳百索(跳绳)”的,有玩“摸瞎鱼”和“打鬼”游戏的,有打太平鼓的。妇女们则梳妆打扮约伙结队走街过桥,名曰“走百病”。有首诗描绘道:“谁家闺女路旁啼?向人说住大街西。才随姥姥桥边过,看放花儿忽失迷。”小姑娘与家人走失,急得在路边啼哭。多么生动的画面!
  这一夜,“击太平鼓无昏晓,跳百索无稚壮,戴面具耍大头和尚,聚观无男女”。其热闹程度,可以想见。
  清朝入主北京,将灯市徙至外城,内城从此有灯无市,灯市口的灯市遂不复存在。清代震钧的《天咫偶闻》中说:“灯市在明代为极盛之地”,“今不可问矣”。

花会因元宵节而兴旺
  在元宵这个百姓狂欢的节日里,花会是必不可少的。
  花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的腊祭。一年农事完毕,人们献上供品以报答神明的庇佑,同时,还要用箫鼓、杂耍、歌舞、滑稽戏等来取悦神明,称之为“赛祭”,又称之为“社火”。花会与戏曲皆由赛祭发展而来,戏曲用歌舞,花会则靠搞笑和特技:高跷、扛鼎、顶杆、弄丸等。
  唐代,杂技表演已出现在贵族出行的仪仗队伍中,这就很像后世的花会了。敦煌莫高窟中唐代壁画《宋国夫人出行图》中,出行队伍即以杂技“载竿”为前导。
  社火大规模出现在元宵节,始于北宋。《宣和遗事·前集》中,有一首描绘东京元宵盛况的词,其中道:“金莲万盏,撒向天街。讶(yà)鼓通宵,华灯竟起”。讶鼓,即讶鼓戏、讶鼓舞。据《朱子语类》,讶鼓舞里,有男子,有妇人,有僧道,各色人等无所不包,都是装扮的。表演者大都是年轻人,脸上涂脂抹粉,装扮成和尚、尼姑、乞丐和邋遢妓女,用种种憨状丑态以逗人发笑。这种表演形式一直流传至明清。
  讶鼓戏,只是各种舞队中的一支。追忆南宋都城临安风情的《武林旧事》一书中,有关于“舞队”的记载,名目有七十种之多:查查鬼,贺丰年,长头,兔吉,瞎判官,旱划船,还有乔捉蛇、乔学堂、乔宅眷……所谓“乔”,就是“假装”的意思。这些名称,与所扮演的人物有关,或许也有简单的情节,主要以滑稽搞笑吸引观众。《水浒传》第三十二回“宋江夜看小鳌山”记载,元宵夜,宋江到清风镇上看花灯,见一伙人围住一个大院门看热闹。“锣声响处,众人喝彩。宋江看时,却是一伙舞鲍老的”;“那跳鲍老的身躯扭得村村势势的。宋江看了,呵呵大笑。”
  宋朝花会舞队之所以兴盛,是因为得到朝廷的支持。据《武林旧事》记载,进入新年,“渐有大队如四国朝、傀儡、杵歌之类,日趋于盛,其多至数十百队。天府每夕差官点视,各给钱酒油烛,多寡有差。”——朝廷如此厚待,民间花会怎能不兴旺起来?

元宵之夜皇宫架起鳌山
  用彩灯搭起一座鳌山来,是北宋的一大创举。宋代词人向子(yīn)《上元词》:“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隐晴空。”这可不是夸大之词。据《宣和遗事》记载,宣和六年(1124年),大内前的鳌山从冬至就开始搭建,高十六丈(约50米),宽三百六十五步(超一里半地);中间的两根鳌柱高二十四丈(80米),上盘金龙,龙口里点着一盏灯;中间挂一大牌,上写八个金字:“宣和彩山与民同乐”。正月十四晚圣旨下:“宣万姓!”顷刻间,都城上万百姓“有似云浪”拥至鳌山下。宋徽宗亲赐美酒,百姓每人一杯。“与民同乐”真是言之不虚。三年之后,汴京沦陷,宋徽宗和他儿子宋钦宗一起做了金人的俘虏。
  金灭北宋,把汴梁城的各种匠人掳至燕京,于是,金中都的皇宫里,元宵节也搭起了鳌山。《金史·五行志》记 载,大定二十三 年(1183年)正月十五,“广乐园灯山焚,延及熙春殿”。广乐园又称南园、南苑,为金中都宫苑之一。
  元朝的大都城内,元宵节在琼华岛前高搭鳌山,有马致远的词为证:“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妙舞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下。”
  明初北京城元夕,鳌山搭在午门外。《明史·成祖本纪》记载:“永乐十三年春正月壬子,北京午门灾。”这场火灾,是由于灯山失火引起的。《明实录》中记载:“壬子夜,午门外灯山火,有仓卒不及避而死者。”朱棣事后对皇太子说:“上元节张灯午门,意在与民同乐,不意失火伤人。”这场火灾造成多少人遇难,《实录》未载,但是烧死了一个叫马旺的都督同知(从一品)。马旺原是朱棣燕王府的卫士,多年跟随朱棣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对于他的死,朱棣“甚惜之”。从这儿以后,鳌山不再“与民同乐”。据《日下旧闻考》:上元之前,宫中“于乾清宫丹陛上安放牌坊灯,于寿皇殿安放方圆鳌山灯。牌坊自七层,鳌山至十三层”。从牌坊灯和鳌山灯搭建的位置可以看出:最为豪华的灯只为皇帝而亮;大臣也要得到皇帝的恩赐才得一见。
  清代把鳌山搭进了乾清宫。鳌山前摆满温室里培植的芍药牡丹;鳌山内放置有上万只蝈蝈。鲜花盛开,蝈蝈齐鸣,美其名曰“万国来朝”。夏仁虎清宫词描绘道:“元夕乾清宴近臣,唐花列与几筵平。秋虫忽响鳌山底,相和宫嫔笑语声。”能近鳌山的都是皇帝的近臣。
  京城百姓可以观灯。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礼部、户部、工部都挂灯,其中以工部的灯最为精巧。各大寺庙也有灯,什刹海周边的寺庙善做冰灯。商家凡是店铺有廊子的,无不在灯节期间各显其能。前门外各大布店,制作的宫灯尤其精致。点心铺挂的灯最有吸引力:在精巧别致的方灯上,画有《三国》《水浒》《红楼梦》等故事。
  民国以后,北京城元夕花灯最多、最好看、烟火放得最为绚烂的,一度是天桥的城南游艺园,当年曾轰动九城。

——《北京晚报》百家号2023年2月1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6、7、80后怀旧网    

GMT+8, 2025-1-22 19:56 , Processed in 0.1621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