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6、7、80后怀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怀旧
楼主: 日出印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值此2021牛年春节,各位老友新春快乐!!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23-2-6 00:31:03 | 只看该作者
上元梦
作者:单立文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这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钱塘瞿佑《双头牡丹灯记》有“每岁元夕,于明州张灯五夜。倾城士女,皆得纵观”。
  我的老家山东省高密市爱国村过元宵节有一个传统: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糕(用黍子面做成方块,上面插上枣,用于过年摆供)。元宵节这天,煎、馏、煮等食用糕,寓意一年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小时候我最盼过元宵节,因为只有过了正月十五,年才算真正过完,农民开始春耕备播,孩子们才可以分享供品。
  前几天,从电视上我看到预告,今年上元节,市里要在人民大街举办新春文艺大展演活动,在文体公园统一组织元宵灯会,邀请市民前往观看。曾经的上元节,让我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我已是知命之年,见证了国家的物质匮乏和改革开放,上世纪过上元节的变化,让我经受了人生三级跳。上元节作为生活里程碑,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儿时的上元节:趣
  1976年我刚上小学二年级。家里穷,看到有的同学过年买鞭炮,就眼馋,父亲说鞭炮就听个响,不充饥,不顶渴。父亲许愿说,下学多割草喂猪,卖了猪就买“滴答金”(一种纸卷礼花,点着火后,落出金色菊花等花案),正月十五放花看。父亲的话让我看到了希望。放学我带着弟弟下猛劲割草,年底卖了猪。父亲兑现诺言,花一角钱买了两扎“滴答金”,每根比筷子细端稍细,隐约有硫磺味。一人一扎。晚上,我挑出一根细小的,粘上口水,贴炕沿上,弟弟吹灭灯,我点上火,看了一个精细。每掉下一个菊花,都让我们喝彩。多年后,我与弟弟仍记得第一次放“滴答金”的情景,因为是第一次看放自己的礼花。后来听说“滴答金”可以用爆仗药制造。我与弟弟开始了捡拾未燃爆仗,腾药制造“滴答金”的生活。一听到有村里有放爆仗的,放不上吃,就去抢爆仗,回家制造。“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一次弟弟差点让爆仗炸了,我被父亲狠狠嫌厚了一顿。但是我们乐此不疲,为自己的发明创造而自豪,我们虽然没余钱买“滴答金”,但我们可以发挥智慧,废物利用,制造出别人拥有的东西。艰难的生活练就了我们一双“能工巧匠”手,让小伙伴们唯马首是瞻!

异乡的上元节:实
  1985年我考上了山东农业大学,读农村金融专业,是应届班里唯一一个大学生,跳出了龙门,实现了梦想。“鸡窝里飞出金凤凰”,轰动一时!
  年轻人在一起,永远充满朝气和欢乐,富有进取心、竞争力。我被选为班干部,团结了同学,锻炼了工作能力。放寒假时,大家提议春节后班级集体过一个元宵节。节日的气氛洋溢在我们身上。大家提议爬泰山,到泰山顶上过元宵节。(我们学校就在泰山脚下,那时门票,景点大都免费)。我们买来了面包、罐头、香槟酒和香烟。
  我们六点钟开始登山。一路群情振奋,歌声、笑声不绝,真正感到了爬山的乐趣。到了十八盘,我们互相鼓励。“登足十八盘,仰望玉皇顶,有志者事竟成。”一鼓作气,登上了泰山极顶。
  “幸福像花儿一样开满胸膛”。在拱北石上,我们看到了宛若白练的黄河,还有幸领略了云海,体会了“天仙”的味道。我们找了一个阳光灿烂的地方,席地而坐,拿出带来的食品,一边吟哦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男生则互相推让着点烟喝酒,我们带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自豪,开始了野餐,庆祝元宵节登山成功。
  “上山容易下山难。”返程路上,女生感到了吃力。我们男生义不容辞甘当护花使者,一路帮扶她们。走累了,抽支烟,歇一歇,等等后面的女生。终于,我们踏着正月十五皎洁的明月,及时回到了校园。晚上,我们一起参加了泰安市元宵灯会活动,“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我们将农大校门制成灯展,引人注目,备受青睐,感到非常自豪。
  难忘异地过元宵节。它充实了我的人生经历和生活,让我感到了同学的友谊,集体的温暖,团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

自立的上元节:满
  1994年,行社分家,基层人手短缺,我从县支行调到了高密镇办事处,负责18个储蓄所的事后监督工作。当时为了顶岗办业务,高密镇办从县成人中专招收了80名应届毕业生,充当代办员顶岗。支行决定让我这个“科班出身”言传身教,带带这帮学弟学妹。
  我就好比119救火员,哪里需要哪出现。每天就像一只陀螺,被抽足劲转个不停。正忙得不着家,一月后儿子出生了。
  九十年代初,电脑在基层还是新鲜事物,我率先开辟了微机储蓄业务介绍栏目,普及电脑储蓄理论。以点带面,边干边学。高密镇办及辖属18处网点成为全行第一个微机所,开启了高密支行电脑办公的创举,也让等着看“西洋景”的老保守们露出了酸溜溜的笑容。当年,我也因工作突出,被支行评为先进工作者。
  1996年春节,儿子两虚岁时,我与妻商量接到身边,开始一家团圆,过独立生活。“没生孩子不知当父母的难处”。儿子的到来让我感到了责任,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体会到了肩上的担当和压力。对父母心存感激。工作努力,积极肯干。“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刚开始,儿子晚上睡不着觉,老想爷爷奶奶,想回老家。元宵节我们一家三口就去看灯展,猜谜语,让儿子感受城里新生活的气息,其乐融融。儿子对老虎灯情有独钟,爱不释手。我们就买了一只泥叫虎,成了儿子的玩伴。儿子很快适应了离开爷爷奶奶的生活,上了幼儿园,一路走来,直到去年进京读了博士。“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上元节,浓浓的情,圆圆的梦。

——《齐鲁晚报》百家号2023年2月3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23-2-6 00:36:00 | 只看该作者
家乡年事
作者:刘利元

  一次小聚,不知谁说了一句,还是回村里过年有意思。我的家乡,在内蒙古河套平原,小时那浓浓的、暖暖的过年回忆瞬间宛如涟漪,泛起层层波澜。

办年货
  社改乡几十年了,村人依然把集镇叫公社。后来撤乡并镇,乡政府被撤销了,村人还是把那里叫公社。公社是村人最向往的地方,也是我幼时脑海里天堂的模样。
  腊月里,去没去公社,成了村人的问候语。“去公社了吗?”“去了。”“你去了吗?”“还没呢。”去了公社的人喜气洋洋,没去公社的人听语气就可以看出口袋的干瘪。那时,村人收入无多,去公社也买不了多少东西,无非一两条纸烟、一两箱白酒、三五斤糖块、四五张红纸、五六卷麻纸、十几个麻雷(二踢脚),还有一些咸盐调料。买的东西不多,并不代表村人的年货不丰富。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生活,是从老辈人手上留下的,不知传了多少代。杀一口猪,炼板油、腌猪肉,架个火炉把猪头、猪蹄子的毛燎干净,然后慢火熬炖,可以压制五花肉,也可以熬皮冻,都是极好的下酒菜。

贴对联
  贴对联首先要写对联。
  会计会写毛笔字,年前半个月就忙上了。把红纸放在炕上铺平,四开八开再十六开对折,轻轻用手掌压一压,上下捋出一条直线。本以为可以撕了,主人又找出一条细线,让女人拽一头,自己拽一头,两人同时用力。“嘶拉”一声,红纸被切割开来,茬口极为齐整,没有半点儿缺口,也没有半点儿毛边儿。可以写了吗?不行。会计忙着呢!几十户人家排着队呢!不像城里,过年只贴一副对联,而且不管具体内容,只要吉祥喜庆就行。大门是大门的,房子是房子的,粮仓是粮仓的,拖拉机、水井和牲口圈、农具上也要贴呀,人要过年,它们也要过年!水井上是“井水长流”,拖拉机上是“日行千里”,马圈羊圈上是“六畜兴旺”,农具上是“五谷丰登”,各有各的寄予,各有各的期盼,不能将就,更不能马虎。会计浓眉大眼,大高个子,左手摊铺纸张,右手紧握狼毫。他一边写,村人一边嘱咐,这是在哪里贴的,那是在哪里贴的。会计说,错不了,你家有几个窗子、几扇门我都知道。
  字不能错,纸也不能错。什么人家用什么纸是有讲究的。平常人家贴红对联,有丧事的人家第一年贴黄对联,第二年贴绿对联,第三年贴粉对联。三年服丧,第四个年头才能贴红的。
  贴对联的时间也有讲究,要赶早。年三十的清晨,父亲总是第一个起床。他用扫帚在墙面上来回扫,把上一年的旧对联纸皮清除干净了,然后扫院子熬糨糊。准备工作就绪了,喊我和弟弟拿对联。父亲把笤帚摁进面盆里,然后在墙壁上来回涂刷,我和弟弟一边递对联,一边埋怨父亲为什么要粘那么多的浆糊,不仅浪费,而且给下一年贴对联时带来许多麻烦。父亲说,这是一年的熬盼,粘牢了,才能和来年接上。

拢旺火
  不知道父亲哪儿来的精神头,白天忙一整天,晚上熬年,初一天麻麻亮就起了。实在不想起,可是架不住父亲一个劲儿地喊:“拢旺火了!”
  我和弟弟揉着惺忪的睡眼出了门,发现父亲早将柴禾堆好了。虽是新春,但塞外依然寒风凛冽,冻得伸不出手。可是父亲却不怕冻,光着脑门,捋着袖子,在那里热火朝天地忙活着。“嚓”,父亲用一根火柴就点燃了柴禾,坚毅、沉着、冷静。
  先点着的是麦柴。父亲一边拨弄火头,一边往火头上加细碎的干草。火头渐渐大起来,父亲往火堆上加干柴。风很大,刮得树枝呼呼响。我和弟弟一会儿用双手捂耳朵,一会儿揉搓冻得发麻的脸皮。父亲好像感觉不到寒冷,两脚蹲在地上,把身子深深地弯下去,全神贯注地伺候那一堆火苗。风助火势,火焰越来越旺,柴禾堆熊熊燃烧起来,映红了父亲满是皱纹的额头和脸庞。父亲说:“跳过去。”我和弟弟一前一后从火堆上跳过去,再跳过来。我知道,这是父亲质朴的祈愿,希望烧掉旧年的不顺利,迎来新年的好运气。
  村里的旺火渐次升腾起来,染红了半个天空。

拜年
  好吃不过饺子,大年初一当然要吃饺子。
  我们在外边拢旺火,母亲和妹妹在屋里包饺子。妹妹跟了母亲,会包像小老鼠一样的饺子:右手拿筷子,左手托面饼,挟些馅子放在面饼里面,然后从头到尾把饺皮捏合起来。一边捏一边掐,面皮捏完了,一条脊梁上布满花纹的“小老鼠”也现形了。
  父亲是个急性子,吃饺子时也是这样。本打算斯文斯文,慢慢品尝,无奈他老人家一个劲儿地催:“快点儿吃!不然拜年的来了咱们还没收饭桌!”村人以勤为荣,开年的第一天,一定要赶早。拜年的来了要另摆酒席,如果客人上门你连饭也没吃完,人家会认为你不够勤快。
  话音未落,拜年的呼啸而来。一群半大小子,都是我的堂兄弟。屋里跪下一大片,有六子、俊子、锁子、果园、后生。磕一个头,齐声说:“叔叔过年好!”再磕一个头,齐声说:“婶婶过年好!”村里的孩子,就是这样给长辈拜年的。没吃饱也只能放下碗筷了,因为他们是拉我入伙的。于是,一帮人走东家、串西户,集体大拜年,没个停歇的时候。

——《南方日报》百家号2023年1月28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23-2-6 00:40:09 | 只看该作者
飘香的年豆腐
作者:秦义玲

  进了腊月二十,家家户户都准备做过年的豆腐。首先挑豆子,去除那些草末子,把簸箕往前一颠就飞出去了,再把豆子轻轻往回荡,闪到簸箕舌头底上的小土粒小石子儿,再小心颠出去,把豆子中发黑的、虫咬的挑出来,算选好了做豆腐的原料。
  然后到石磨上把豆子压破,把豆皮去掉。碎豆子用山泉水泡一宿,邻村有一眼机井,水有些咸,我们称“漤水”,这样的水做不出好豆腐的。我们再把湿豆子磨成豆糊,去本村的李三大娘家,提前预约好。推磨子用一根粗木棍,一个人或两个人合力一起推,还可以拐磨子,一根特制的长杆子套到石磨上,两人一起拐。开始很新奇,说说笑笑,感觉真轻快。不过一个时辰,石磨越推越重,人越来越乏,腿越迈越软。
  那时候我上小学,十岁左右,妈妈照顾我,让我干点轻快活,往磨眼里添豆子。起初,我左手放在磨子的木把上,跟着磨子一圈一圈转,右手拿着勺子试试,“当”一声,把勺子碰开了。妈妈说,少舀,快倒。有她在跟前指导,我有了底气,舀少半勺,在磨子转过去留出磨眼的当儿,磨子有一点点的停顿,我迅速把豆子倒入孔中,快、稳、准!在吱吱嘎嘎中,乳白豆糊像绸缎一样从石磨上缓缓而下,被妈妈一勺一勺舀到水桶里。 回家揉磨糊又是一个技巧加力气活。
  在大锅上,放上一架木制的大梁子,豆磨糊用热泉水稀释后,用纱布袋把这些磨糊过滤一遍,反复在大梁子上揉,挤压,乳白色的豆浆咕咕流进锅里。烧锅是很严肃的事情。烧锅要掌握火候,烧的是柴草,姐姐烧到快冒泡的时候,妈妈总是反复叮嘱少放柴,掀开锅盖,双眼盯着锅里,勺子不停地在锅里来回搅动,防止沸锅。她们总是小心翼翼,很虔诚的样子。
  浓浓的豆汁,飘着淡淡的豆香。妈妈准备好一大碗卤汁,用来点豆腐脑的,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用勺子舀上少许被稀释的卤水,围着锅轻轻撒一圈,用勺子搅一搅,依次循环。那个过程很神圣,好像变魔术一般,洁白的豆浆,慢慢变成豆粒状,慢慢变大,变成白花花的小疙瘩,最后是大疙瘩,挨挨挤挤的,特别喜人。
  妈妈说,有人做豆腐就点不出豆花来,点卤水不能太急,慢工出巧匠。这时候,妈妈和姐姐可以松口气,歇一歇。喊我们开始喝豆腐脑了,随便喝,平时不做只有过年才有这待遇,家长从不限制,我们各盛一大碗,倒上酱油,滴上几滴香油,咬一口,嫩嫩的软软的香香的,吃完咂巴咂巴嘴,余味无穷啊! 然后是压豆腐。一口大缸上放一个大筛子,底部放上笼布,把豆腐脑都舀到筛子里,盖上篦子反复压,最后压上一块很重的大石头。隔半天工,开始切豆腐,一块块四四方方的豆腐成了我们过年的美味。
  豆渣能做成“臭豆腐”,不是现在卖的那种。把豆渣捏成窝窝头蒸熟,然后摁碎在大瓷盆里,掰上一块细碎的豆腐,盖上盖垫,放到灶台上,每天烧火做饭都暖着,发酵二十多天后,冒出一层白毛。再煮花椒盐水,凉了搅拌,要稠一点,一盆香喷喷的“臭豆腐”做好了。吃饭时盛上一碗,全家人围着一筷子一筷子挑着咂吧着,吃到一小块豆腐就像中奖一样开心。

——《齐鲁晚报》百家号2023年1月31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23-2-6 00:46:30 | 只看该作者
记忆里的年味儿——大年五更有“余福”
作者:于周波

  癸卯兔年,在一片人人自危的“阳”声中姗姗而来,转眼之间,年味又在街巷静寂、人影罕见中悄无声息地匆匆离去。如一场策划已久的盛大晚会,主办方热情高调发起却以冷冷清清收场。
  赶年集、办年货、贴春联、放鞭炮、包馉馇、大年五更(jīng)吃“余福”、磕头、分压腰儿钱、穿新衣裳、走门串户拜年、走亲戚……这些留在记忆中“年味”,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烟花爆竹的禁放,抖音、微信等的“狂轰滥炸”,“年”,还是那个“年”,但不知道从几时起,尤其是今年,随着疫情防控的放开,明显感觉“年味”渐行渐远,再也找不到从前过年的感觉,唯一能够勾起记忆的仅剩了从除夕中午到大年五更的“吃”了。
  我们这里吃年夜饭的习俗跟别的地方大相径庭,甚至跟邻村都不一样。年除日(除夕)的午餐为年饭,是一年中最为丰盛与奢侈的一顿。而且不管多少菜肴,一定要有鱼和豆腐,寓意为有“余福”。不仅如此,除夕夜接年之后,没有其他地方的摆上饭桌,一家人吃年夜饭、喝年酒守岁的习俗,而是女人们围坐炕上,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婆婆、媳妇一起包大年五更吃的馉馇(饺子),同时在正间的锅灶架起劈柴火,一间锅里炖豆腐咸鲅鱼,一间锅里填上水慢火烧着,让火在锅头里不灭。待到大年五更“过年”时,除了吃馉馇外,就是一道菜,豆腐炖咸鲅鱼,其寓意同样是祈盼来年有“余福”。
  虽然没有别的地方年夜饭的隆重氛围,但我们的午餐年饭那也是牌不离正出,并且吃饭前要放鞭、发纸、烧香,向正北的供桌点酒,意即向回家过年的列祖列宗敬酒。然后按“一鸡二鱼三猪头”的顺序,将所有准备上餐桌的菜肴一一向列祖列宗、天地神位、灶王供仰。
  待到菜肴都端上桌,父亲点燃三支香,拜祭列祖列宗牌位,烧几沓毛台纸,再在天地棚点上四支香,发纸,拜祭天地,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万事如意。当然,也少不了给东间锅台一侧供奉的东橱司命皂君神位一一祭拜。祭拜一毕,我就把早已准备好的放鞭竹竿举起来,由父亲用香头儿点燃。噼里啪啦的鞭炮响过之后,在大门外烧几沓纸,点上一炉香插到门口东侧。做完这些,一家人围坐炕上开始吃年饭。
  吃年饭也有讲究,说话有忌讳,要选吉利的说。㧅起鱼来要说“年年有余”,夹起芹菜要说“勤发财”,吃一口白菜也要缀上一句“发百财”……吃饭一定要早,以放鞭为标志,第一个放鞭炮的人家会受到羡慕,放鞭炮就说明开始吃年饭了。谁家的年饭早,就预示着来年田里的庄稼比别人早进仓,上学的、上班的比别人能起早。
  尽管六、七十年代的生活水平跟现在没法比,但“一鸡二鱼三猪头”还是不缺的,并且花不了几个钱,吃着也放心。因为公鸡是自己家饲养的,猪是生产队或者几家叉伙儿杀的年猪,鱼也是以生产队渔船捕获的黄姑鱼和秋后用白菜、萝卜去七沟、盘龙庄等放流网的村换的鲅鱼和鲞鱼(白磷鱼)为主。尤其是杀了年猪,下货都是自己的,仅此一项,就能掂对(读dèi)起好几个菜,大葱拌猪肝、辣椒炒大肠,还有猪心、猪肺、猪肚等都是那个时候年饭桌上的上好菜肴。其他诸如猪肉、豆腐、白菜炖粉条,白菜丝拌海蜇皮儿,扁粉炖墨鱼干,芹菜炒肉,芫荽(香菜)拌蛎子肉,白菜头儿炒虾皮儿等十几个菜,大都是自己地里产的或者生产队里分的以及自己赶小海的收获。
  年饭时间的长短是根据男人们喝酒来定的,酒量大一些的时间要长一些,酒量小的则用时较短。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名酒,平日里一般就是喝用3斤地瓜干加两毛七分钱兑换1斤的62度散白酒(俗称三二七),临到过年,父亲会托人到公社采购站换一甏“缸头”(散白酒最好的),然后也会到供销社卖几提儿“栈桥白酒”“坊子白酒”“景芝白酒”等1.15元1瓶的62度瓶装白酒,一是年除日好喝,再就是作为一正月人来客去的招待用酒。
  待到父亲的半斤“栈桥”喝干,我们的年饭才算吃完。母亲和奶奶开始为大年五更的馉馇和豆腐炖咸鲅鱼做准备。我也没闲着,找出12个二分的硬币用碱面搓洗一遍后,再用清水洗净,同时挑选出12个大红枣洗净,把盛红糖的玻璃壶拿到炕上,为包大钱、枣和糖馉馇做好准备。
  天擦黑后,按照当地习俗,父亲带领我们完成接年的一系列程序后,我就跟小伙伴们去各家门口抢、拾那些剋芯没响的鞭炮。
  待到七八点钟后,我们把放鞭多的地方都搜遍了以后,觉得再无剋芯鞭可拾了,就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家了。此时母亲和奶奶已经包了一小盖垫馉馇了。两个锅头里都烧着劈柴火。西间锅头火不旺,锅里烧的是半锅煮馉馇的水,因为要等到五更时分才能下馉馇,所以锅头里的火不能着得急了。东间锅头里劈柴火正旺,那是豆腐咸鲅鱼正在锅里炖着。
  这道五更唯一的寓意有“余福”的菜肴,做法看似简单,但要做得味美可口也是有技术含量的。鲅鱼片要选流网船上渔民用老汤腌制的秋鲅鱼,而且一定要鲜度好的,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鱼的个头不能太小,起码也得三四斤以上的。那个年代,鲅鱼片根本不用花钱买,推上一车子白菜或者萝卜到七沟或者盘龙庄,有时甚至到王哥庄的港东,就能换回不老少的鲅鱼片。为了保证口味,一般要在除夕的前几天将鱼挂在天井的绳上腠露(让风吹)一下,等到除夕的前一天洗净,放到盆里浸着。年除日吃过午饭后捞出,切成段儿或者块儿备用。
  炖鱼用的豆腐也是有讲究的,必须是卤水豆腐,而且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那时生产队都有豆腐坊,到了年关,几家叉伙到豆腐坊做一包豆腐分分。自己在家将豆子泡好,拿到豆腐坊,然后各家出人工将泡好的豆子推成沫子,其他诸如过箩、点卤等工序则由豆腐坊的师傅进行。待豆腐做好,根据各家豆子的多少分开。拿回家后用搪瓷盆里盛着,放到平房或者厢房里,用莛秆盖垫盖好。年除日,豆腐开始排上用场,年饭必备的猪肉、豆腐、白菜炖粉条,切上几方豆腐,色香味俱佳,而且有吉祥的寓意。五更的豆腐炖咸鲅鱼再切上几方豆腐往大铁锅里一炖,一道美味就有了。
  中午吃过年饭后,母亲把豆腐切成约2平方厘米的方块盛到搪瓷盘里,然后把浸好的咸鲅鱼捞出来,切成块儿,只待接进年来后,就好放到大铁锅里炖。
  炖豆腐咸鲅鱼,不必用很多的调料,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味极鲜、味达美、老抽之类的调味品。接年之后,在大铁锅里倒入适量花生油,油开后放入葱花、生姜爆锅,然后将豆腐、咸鲅鱼同时倒入锅中,倒上适量酱油,填上适量的清水,以没过锅中的豆腐和咸鲅鱼为宜,然后盖锅炖煮即可。俗语说,“千滚豆腐万滚鱼”,炖这道菜,只要别糊锅底,炖的时间越长越好吃。盖上锅后,锅头的劈柴火要旺,待到开锅后,揭开盖垫用戗子稍稍搅动一下,盖上锅用慢火炖,只需按时往锅头里加几块劈柴,并要随时揭开盖垫看一下锅里的水多少,有否糊锅。如果水少可以从暖瓶倒入一些开水,并再次用戗子搅一下。此时从锅里冒出的热气,既有豆腐的清香,也不乏鲅鱼的鱼香。
  午夜11点多,街上陆续有鞭炮声响起了,说明有些人家开始放鞭过年了。我们家里却并不着急,父亲总是说,大年五更就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早了那叫过年吗。所以我们家总是要在11点半左右开始放鞭、祭拜先祖和神灵,一切就绪后,正好在零点开始吃年夜饭。我们的年夜饭,主食就是馉馇,菜肴就是炖好的一钵子豆腐咸鲅鱼。虽然只有一道菜,但父亲抿一口“栈桥”,㧅一块咸鲅鱼,吃一个馉馇,喝酒、吃饭同时进行。乡下人家,“馉馇就酒,越喝越有”“豆腐豆腐,全家有福”“豆腐炖鱼,连年有余,年年有余福”,这是多么朴实的愿望!
  现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肉鱼虾蟹想吃就吃,之前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食,现在平日生活里随时都能吃到。但过年的传统习俗并未改版,大年五更吃馉馇,外加一道豆腐炖咸鲅鱼的有“余福”的菜。所不同的是现在馉馇改称饺子了,鲅鱼片、豆腐需要花钱买了,酒的档次提高了。

——《齐鲁晚报》百家号2023年1月31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23-2-6 00:50:21 | 只看该作者
正月里,年味儿一直在
作者:牛斌

  从什么时候开始寻找“年味儿”的呢?整个正月里,这种浓浓的触感似乎无所不在。它守望在苍茫的原野,接踵于闹市的街巷,融化了冰封的河流,聆听着祈福的钟鸣,在失去和憧憬之间,寻找的脚步从未停歇过。
  “年味儿”藏在一副副春联里。年少时,我常常围着村里的教书先生看他“灯前小草写桃符”,红底黑字,墨香的余味还在字间流转。至于怎么贴,那也是有讲究的。院子里三人合抱的香樟树上写的是“出门见喜”,灶头两侧写的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磐石般的骡槽上写的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书房的门前种了两株风信子:“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母亲用面疙瘩熬好一盆糨糊,这些春联有着各自的宿命,靠着面糊的香味托起这个家。
  书房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只有书是旧的。随手翻开一本,《青年文摘》已经追溯到1998年的第3期,封面是一只啄木鸟站在枯墩上张望。在时间长河里,它依旧保持着追寻的姿势。而在其中我还找到一本黄易的《覆雨翻云》,粗糙的纸张已经微微发黄,散发着一种说不上来的味道。
  整个春节,我逢“集”必赶。如果说老宅的年味儿是“静”,那集市一定是热闹非凡的“动”:那一摞摞五彩的孔明灯,我想起祖父给我讲的故事,从救赎到祈福,一盏灯就是一个遥远的梦。
  穿过五彩缤纷的果糖铺和油滋滋的煎包铺,鱼市和肉市里熙熙攘攘。这才是过年的样子,半头羊用铁钩挂着,一块猪后腿荡来荡去,屠夫叼着烟,满脸笑意,左手一把锋利的剔骨刀,右手是锃亮的磨刀棒,你只消用手一指,他左右手“噌噌噌”三声,刀锋轻轻一划,一块肥瘦相间的鲜肉就垂落下来。再往里,是散落的农贸市场,这里多数是邻近的村民,叫卖着自己种的白菜、萝卜、土豆等,也有一顶顶鲜嫩的平菇,像层峦叠嶂的云。
  在寻找之旅中,鞭炮是诸多年味儿的“前餐”。饭前要放鞭炮,这是寓意,谁家的炮响的时间最长,就说明这户人家来年最兴旺。我多数是爬上河边的杨树,将长长的炮尾挂在树杈上,再拖着炮腰下来,点上一根烟,弹落燃尽的烟灰,烟头往引火线一送,转过身,身后就传来“噼里啪啦”的欢快声……
  饭后,叔父们去打牌,姨娘们和面生火,我们也自有去处——打陀螺。村子正中有个大鱼塘,每年冬天都会结上一层厚厚的冰,引来了不少大人小孩在上面滑冰、打陀螺。小时候,我还曾掉进冰窟窿里,那天也是除夕,我穿了崭新的棉袄,怕挨打,不敢回家。跑到骡圈里,祖父引了一堆柴火,帮我烤了一下午。
  冰面在阳光下晶莹剔透,这是另一种“年味儿”:清冽、梦幻。小鞭子只要轻轻一挥,旋转的陀螺就创造出新的世界来,倒映的村落时而聚散,时而交融,在一朵朵“陀螺花”中绽放、收拢。
  归途中这种寻找渐行渐远了。绿皮火车的车厢里嘈杂而温馨,交织的平原方言还剩下异常亲切的“余味”。“咣咣当当”地漂泊一夜,火车很慢,站台很多,人生且短。过了南京,黎明隐隐到来,透过雾蒙蒙的车窗,峻岭、河流以及广袤的梯田穿梭或者静止,这样的场景像一帧帧时光的剪影,生生不息,缓缓流逝。
  故乡在后,梦想在前。像那只在时间的长河里张望的啄木鸟,在集市里年复一年的果糖铺子,在冰面上旋转的陀螺,它们散发着十足的“年味儿”,宁静、祥和、安康。

——《新民晚报》百家号2023年2月1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23-2-6 00:53:59 | 只看该作者
异国新年
作者:李德响

  如果不是身在异域他乡,你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如此明确自己的中国身份。
  因为成了伊拉克人关注的焦点,每一分关注,都转化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而一旦你的肩上有了展示中国风情的重任,就发现自己的每一个习俗都那么值得热爱,每一份都想尽数展示,不愿遗漏分毫。
  所以,华师德电厂的中国部落里,早成了中国红的天下,大红的灯笼挂起来,大红的春联贴起来,大红的福子倒过来……
  因为时差5小时,虽然夜幕刚垂,但所有的人都无一例外的知道,遥远的东部,那个叫祖国的地方,即将跨进新的一年。
  所有的人都来了,聚集在食堂门口那个大的显示屏前。不管是拉着横幅的前排,还是紧紧相拥的后队,无一例外,手里都捏着一杆小国旗,在夜风中肃立,于星辉下等待。双眼紧紧盯着那个变换着数字的大屏幕,倒计时的滴答声在10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的一起跟着时钟大喊,声音瞬间汇成滔天的巨浪,在夜空里回响。
  “1”,无数的嗓音发出最强的和声,然后轰然欢呼,挥舞的红旗,炸响的鞭炮,激荡在每个人的胸口,泪水迸洒,却无暇拭去,因为那手,早就变成捏紧的拳头,和着全身的力气,为那个日思夜想的地方,那个魂牵梦萦的地方加油、呐喊。
  泪花与笑脸居然能如此和谐统一;激动与凝噎竟然可以这般不分伯仲。
  原来,只要祖国昂扬在心中,就会体验什么是神圣。
  几个厨师跑出来了,有的手里还捏着没包好的饺子,有的还拿着锅铲,欢呼雀跃中,饺子不知何处,铲子不知哪方。
  负责拍照的通讯员蹦起来了,被别人捕捉了镜头,愕然间,赶紧按动快门。
  对着身边的人就是一个拥抱,发现是女工,也丝毫不介意,继续拥抱下一个。
  此时的广场,没了高低贵贱,没了男女之别,这是中国人的狂欢,这是黄皮肤的盛会。
  焰火窜空,或游龙蜿蜒,或彩花盛开,这是纯正的中国风情,似乎每一次绽放,都清晰的将两个字映在夜空——祖国。那么绚烂,那么夺目。

——《齐鲁晚报》百家号2023年1月31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23-2-6 01:02:34 | 只看该作者
最重要的日子
作者:冯帆

  奶奶和爷爷在的时候,父母都是带我回农村老家陪爷爷奶奶一起过年。
  奶奶和爷爷不在了,父母还是带我回农村老家过年。和爷爷奶奶在时最大变化就是我从童年、少年到青年,我们一家从三口人到四口人再到今天的五口人;和爷爷奶奶在时相同的是总要煮一锅地瓜芋头作为年夜饭,敬天“发纸”迎接新春佳节包的水饺还是白菜豆腐的……
  父亲常念叨:“奶奶活着时说,每个月都有初一十五,就是正月初一过年这一天最重要,当爹娘的就盼着这一天儿孙绕膝,都围在一起吃顿饺子就心满意足了。”
  我从记事起就知道过年要回农村老家。每到要回家过年的时候,父亲和母亲从鸡、鱼、肉、蛋、蔬菜、水果到瓜子、葡萄干、糖块等等,尽可能考虑周到,购买齐全。因为在农村乡亲们眼中,我们一家都是城里人,条件比他们好,父母就想着总得给乡亲们带些他们平时吃不到的稀罕物品。
  所以虽然父母都是工薪族,但在置办年货这事上绝不含糊,每到要回家过年时,总是大包小包堆成小山。
  每年春节前,父母都要带着我赶离老家二华里多的洪瑞集。卖猪肉的、卖鸡的、卖鱼的、卖纸花的、卖糖葫芦的、卖糖瓜的、卖摇钱树的、卖衣服的……
  记忆中的洪瑞年集比现在的商场热闹多了,听父亲说周围二三十个村庄的乡亲都来这里赶年集。
  那时,过年还没有禁放烟花鞭炮,因此年集上几十家卖鞭炮的轮流燃放。赶年集的路上和赶完年集回家的路上,鞭炮声始终响在耳边。那个“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过年场景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上小学的时候,每年的寒假作业里都有一篇作文是“赶年集”,我三年级时写的一篇“赶年集”还被老师推荐给了报社。那是我在报纸上刊登的处女作,还挣了6元钱的稿费。
  从集市上往回返的时候,父亲总要买一棵“摇钱树”。所谓的“摇钱树”就是竹子,上面挂上一串串染红的带壳的花生、红枣、纸花、铜钱。“摇钱树”买回家插到院子里的石磨眼里。到大年初一的早上,晃动这棵“摇钱树”,花生、红枣、铜钱等纷纷落下来,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大吉大利,钱财滚滚,平平安安。
  赶完年集就是守岁和拜年了。
  年三十这天,要么是奶奶炸年货,要么是奶奶指挥着二大伯炸年货。
  不管是奶奶还是二大伯炸,最先品尝到的一定是我。在我的心中,故乡年味浓就浓在这油炸年货中,炸丸子、炸藕合、炸鸡、炸肉、炸豆腐、炸土豆片……
  这天,除了奶奶主持,包括二大伯、二大娘等都参加的团圆饭以外,年年不变的还有奶奶煮的芋头、黄瓤地瓜、栗子的年夜饭。
  奶奶总是在煮熟的黄瓤地瓜里挑一个最好看的放到我碗里;然后从锅里捞出芋头,让我蘸白糖吃。
  守岁时,最忙的是奶奶。她除了给我们准备年夜饭,还要准备“发纸”用的水饺、汤圆等。
  我们家传下来的习俗是敬天地的水饺必须是素馅的,趁我们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奶奶就忙着用白菜和豆腐做馅,包水饺,父亲和母亲帮忙打下手。
  奶奶会在下水饺、煮汤圆的锅里放上一把桃条子。水煮开后,舀出桃条水让全家人洗手洗脸。用桃条水煮的水饺和汤圆举行过“发纸”仪式后,剩余的,奶奶又给每人盛一碗。
  既有水饺又有汤圆,这一定是大年初一凌晨吃的第一顿饭,也是一年中的第一顿饭。水饺和汤圆,寓意一家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奶奶每年都会给孙辈们发压岁钱。奶奶是位老党员,她的“退休工资”成了孙辈们的压岁钱。
  当我和父母一起跪在奶奶面前,给她拜年的时候,穿着崭新衣服、满头银发的奶奶,故意用衣服做出包钱的动作,边笑边说:“我把儿孙给我的福都收下了。”
  奶奶已离开我们七个年头了,年年过年,我总记起奶奶给我压岁钱时让我产生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现在过年回到老宅,坐在椅子上接受拜年的已经成了我的父亲和母亲。
  今年这个春节里,我携妻带子给父母拜年。我周岁的儿子给他的爷爷奶奶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平安、健康、快乐。

——《齐鲁晚报》百家号2023年2月2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23-2-6 01:06:34 | 只看该作者
赶年集
作者:孙晓蕊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儿子最近无意中跟我念叨:“妈妈,我怎么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呀?”想想也是,疫情三年全民防控,勿远行,少聚集,缺少以往走亲访友的热络亲密和烟花爆竹的尽情嬉闹,甚至连赶年集的机会都没有,孩子们怎么会感受到年味呢?
  适逢腊月二十七,是我们老家乡村的年集,这是春节前的最后一次大集了,我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回去体验赶年集的热闹与红火,沉浸式体验一番浓浓的年味。
  我们老家的集贸市场位于社区中心街道的两边,每年到了年集的日子,中心路上那真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天刚蒙蒙亮,赶集卖货的商贩们就早早赶来占据个好摊位并仔细整理着货品,忙得不亦乐乎。集市上最早开张的是早点摊,有卖水饺蒸包的、油条煎饼的、稀饭豆脑儿、腊汁肉夹馍……各种诱人熟食的香气氤氲在薄薄的寒冬晨雾中,随风飘荡于集市,最是让人馋涎欲滴,耐人寻味。
  周边村庄的乡人们早早地吃过早饭,或结伴步行着、或骑着电动车和三轮车,还有的开车,大家伙儿从四面八方的乡间道路涌向集市,令萧瑟暗淡的冬季,顿时有了勃勃生机和袅袅烟火气。
  年集跟以往的集不同,货品最全,赶集的人最多,而且年集是有色彩的。红,是年集的主色调,也是年味儿不可或缺的元素和灵魂。放眼望去,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红福字、红春联、红蜡烛、糖葫芦、烟花爆竹、五彩缤纷的年画、琳琅满目的服装等,烘托着年的喜庆气氛,这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家里有了它们,才算是真正地过年。
  年集热闹非凡,男女老少摩肩接踵,整条街上人声鼎沸、川流不息。人们脸上洋溢着甜蜜而满足的笑,我买你卖、我问你答的嘈杂声、砍价声、叫卖吆喝声、孩童嬉闹声,声声交织,此起彼伏,相映成趣。整个集市似乎要被人们的喧嚣和热情煮沸了,余音萦绕在集市上空,久久回荡着不曾远去。
  农村的集市,平时就很热闹,更别说过年的时候了。赶集的人们在每个摊位前选购自己称心如意的年货,熟人碰面了笑呵呵地打个招呼,继续穿入人山人海的年集人潮中,人人都在为迎接新年而幸福地忙碌着。
  熙熙攘攘的人群把集市的道路围得水泄不通,我不疾不徐走在拥挤的人群中,提着大包小包,挤来挤去几个来回。两个孩子东瞅西瞧,掩饰不住的好奇和欣喜,欢呼雀跃地走在前头呼喊着,蹦跳着……我们各自怀揣着对年的期盼,感受着年集的火热,回味着年集的余味,年集上的一幕幕景象让我们流连忘返、意犹未尽。逛年集的途中,两个宝贝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妈妈,赶年集真是太好啦,热闹又好玩,下次还要带我来哦……”我听了欣然答应着。
  过了晌午头儿,一直延续到下午时分,赶年集的人们渐渐散去。人们三五成群地满载而归,边走边说,或闲聊、或嬉笑、或寒暄,在这浓郁的人间烟火中,人们收获的不仅是年货满筐,还有对新年的渴望和新生活的美好愿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吃什么随时都能买到,来赶集不是单单为了买东西,就是图个热闹和年味。年味最集中、最浓烈的地方莫过于年集,到处弥漫着年的味道,它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农贸交易市场,更多的是一种乡土文化和乡俗风味。
  赶年集,传承着乡俗,传递着乡音,凝聚着乡情。家乡的年集,就是一幅涌动着热烈与憧憬的乡村图腾。年年岁岁,代代更迭,年集上的那抹乡情始终萦绕在我的心间,难以忘怀。

——《齐鲁晚报》百家号2023年2月3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23-2-6 01:09:36 | 只看该作者
父亲的八宝饭
作者:潘家龙

  家乡人过年的餐桌上少不了八宝饭。父亲自制的八宝饭,精选本地产圆粒粳糯,洁白爽滑,软糯香甜,散发着淡淡的猪油香味,配合香味纯正的豆沙,再加上莲子、蜜枣、核桃、瓜仁、金橘饼、红樱桃、葡萄干等八宝,让我难忘。
  父亲是方圆有名的乡村厨师。除夕夜,一家人围桌而坐,父亲束着围裙,灶间、客堂来回跑,他那笑盈盈的一声“八宝饭来了”是我们期盼的声音。父亲小心翼翼地端上来一只盖着瓷盆的白大碗,倒扣着放桌上,拿掉大碗,一团裹着香甜味的白色热气弥漫开来,“八宝”镶嵌在洁白的糯米饭上,宛如一朵盛开的五彩花朵。糯米饭的香、“八宝”的甜酸融化成美妙的味道,这也是父亲的味道、全家团聚的味道。
  家乡人爱吃八宝饭不仅仅是在年夜饭,平时节庆欢聚、农家婚丧嫁娶酒席上,重油重糖的八宝饭也是压轴常客。制作八宝饭需要通力合作,有的负责在碗底刷猪油,有的负责往碗里填豆沙。早已做好的豆沙,是用自产的赤豆加红糖或白糖做成的,这份细腻的甜蜜为最后的八宝饭增色不少。这看似简单迅速的制作工艺背后,更深的功夫其实早已做在前头。由于糯米本身十分难熟,为了把糯米煮成八分烂,父亲总是嘱咐东家要提前把糯米浸泡上五六个小时,直到米粒吸足水分后才能捞起过水后放到锅里煮。
  制作八宝饭时,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熬猪油。父亲选用猪腹部最厚实的那一层板油,然后将猪板油切成小块,再加水直至浸没猪油,用大火开始熬制,等到水开后,就要迅速转成小火,还要不断将猪油翻面以防焦掉。好的猪油白莹玉润,是八宝饭的“灵魂”所在。正式制作八宝饭前,父亲总会先取上一个浅口大碗,在碗底里抹上刚刚熬制好的猪油,这样做所起的作用就是防止糯米饭粘碗,还要在糯米饭里拌上些许猪油,吸满了油光的米饭颗颗分明,晶莹可爱。
  食物里最牵动人心的,莫过于寄托的那份深情。纵使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父亲都会想方设法地为孩子们送上一份美味。熬制好的猪油里、手工拌制的八宝饭中尽是深藏的暖人情意。

——《新民晚报》百家号2023年2月4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23-2-6 01:2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3-2-6 01:31 编辑

消失的中国新年传统

As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China, there are lots of folk customs for the Chinese New Year. However, some traditions are disappear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有许多民间习俗。然而,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正在消失。

1. Worshipping the Kitchen God
  1.拜灶神

At one time, Chinese people would worship the Kitchen God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then send him away.
  曾几何时,中国人会在春节前祭拜灶神,然后把他送走。

It is said that Kitchen God would go to heaven and report to Jade Emperor on the last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Thus, Chinese people would clean the house before lunar New Year's Eve. Then prepare some food and fruits to worship Kitchen God so that Kitchen God would say some good words in front of Jade Emperor.
  据说灶神会在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上天堂,向玉皇大帝报告。因此,中国人会在除夕之前打扫房子。然后准备一些食物和水果供奉灶神,这样灶神就可以在玉帝面前说一些好话。

Nowadays, people will still clean their houses but no longer worship Kitchen God. It is only found in some rural areas and hardly in town.
  如今,人们仍然会打扫房间,但不再崇拜灶神。它只存在于一些农村地区,很少在城镇里出现。

2. Kowtowing to the Elders
  2.向长者叩头

Kowtow is an old Chinese ritual. In the past, Chinese people kowtow to their elders to show their deep respect. They would kneel and bow low to have their head touching the ground.
  磕头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仪式。在过去,中国人向长辈磕头以表达他们深深的敬意。他们会跪下,低头,让他们的头碰到地面。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the whole family went out together to pay New Year's greetings to the elders of each family. Everyone was kowtowing to the elders in the yard.
  大年初一,一家人一起出去给各家各户的长辈拜年。院子里,所有人都在给长辈们磕头。

Then the elders will give young people red envelopes. We cannot find this custom anymore because the young generation feels embarrassed.
  然后长老们会给年轻人红包。我们再也找不到这种习俗了,因为年轻一代感到尴尬。

3. Eating Chinese New Year Glue Pudding
  3.吃汤圆

Chinese people will have a reunion dinner on Chinese New Year’s Eve and used to have glue pudding the next morning. We call it “yuan bao”.
  中国人会在除夕夜吃团圆饭,第二天早上吃汤圆。我们称之为“元宝”。

Now only a few Chinese people insist on this custom. Most people think Glue Pudding is too sweet after a particularly rich and substantial meal on Chinese New Year’s Eve.
  现在只有少数中国人坚持这个习俗。大多数人认为在除夕夜吃了一顿特别丰盛的大餐后,汤圆太甜了。

4. Eating Cured Meat
  4.吃腊肉

Chinese people usually make cured meat when winter is coming. A lot of salt will be used when making cured meat. It is prepared to celebrate the Chinese New Year.
  冬天来临时,中国人通常会做腊肉。腌肉的时候会用很多盐。为庆祝中国新年做好了准备。

However, young people seldom know how to make cured meat now and even doubt whether it is healthy. Nowadays, young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variety and health of food.
  然而,现在的年轻人很少知道如何制作腊肉,甚至怀疑它是否健康。现在,年轻人更加关注食物的多样性和健康。

5. Eating Sugar Melons
  5. 吃糖瓜

The sugar melon, (called Tanggua in Chinese), is a Melon-shaped candy made from maltose.
  糖瓜是一种由麦芽糖制成的瓜形糖果。

It is said that, on Lunar New Year’s Eve, Kitchen God goes back to heaven and reports to the Jade Emperor. People specially made sugar melons to sacrifice. After sacrifice, children could eat sugar melons.
  据说,在农历新年前夕,灶神会回到天堂,向玉皇大帝报告。人们专门制作了糖瓜来祭祀。祭祀之后,孩子们可以吃甜瓜。

In the old days, children didn’t have too many candies to eat so sugar melons are popular. Now many people may have hyperglycemia and children are not short of candies. Thus, sugar melons are gradually disappearing.
  在过去,孩子们没有太多的糖果吃,所以糖瓜很受欢迎。现在很多人可能有高血糖症,孩子们也不缺糖果。因此,糖瓜正在逐渐消失。

6. Putting up Papercut of the Door God and Wealth God
  6.门神和财神的剪纸

Chinese people used to put up Door God and Wealth God paper cut to welcome the Gods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
  中国人过去常常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用门神和财神剪纸来迎接神灵。

Putting the Wealth God upside down on the wall means the New Year will be smooth and prosperous. The pronunciation of “Wealth God is upside down.” is similar to “Wealth God is coming.” in Chinese.
  把财神倒挂在墙上意味着新年将会是顺利和繁荣的。“财神颠倒”的发音类似于“财富之神即将到来”在中文里。

In the old days, these auspicious handcrafted artworks are necessary for the Chinese New Year. But now they are gradually out of Chinese people’s sight.
  在过去,这些吉祥的手工艺品是农历新年的必需品。但是现在它们渐渐地从中国人的视线中消失了。

7. Putting up Taofu (Peach Wood Charms)
  7.贴桃符(桃木魅力)

Chinese people used to put up peach wood charms (桃符 táo fú) against evil on the gate door. Then people wrote couplets on red paper to replace peach wood charms.
  中国人过去常常把桃木符(桃符)贴在门上抵御邪恶。然后人们在红纸上写对联来代替桃木符。

Peachwood charms cannot be found now. Although some elders would like to buy peach wood charms, they don’t know where to buy one.
  桃木符现在已经找不到了。虽然有些长辈想买桃木符,但是他们不知道去哪里买。

8. No Going out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8.农历年初一不准外出

The elders often told children not to talk nonsense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not to wash hair, not to wash clothes, not to sweep the floor, and not to visit relatives.
  长辈们经常告诉孩子们,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不要胡说八道,不要洗头,不要洗衣服,不要扫地,不要拜访亲戚。

Now Chinese people don’t care about the taboos anymore. Although they hope to have good fortune in the upcoming lunar new year, they think it is inconvenient to abide by taboos.
  现在中国人不再关心这些禁忌了。虽然他们希望在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有好运气,但他们认为遵守禁忌是不方便的。

Many people work in other provinces and the Chinese New Year holiday is only 7 days. If they abode all taboos, they wouldn’t have too much time to be with their family members.
  许多人在其他省份工作,中国的春节假期只有7天。如果他们遵守所有的禁忌,他们就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9. Setting off Fireworks and Firecrackers
  9. 放烟花爆竹

In the past, people set off firecrackers to drive evil away. Chinese people used to set off fireworks on Chinese New Year's eve to welcome the new year and set off firecrackers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to drive evil away and bring good luck.
  在过去,人们燃放鞭炮是为了驱赶邪恶。中国人过去常常在除夕燃放烟花来迎接新年,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燃放鞭炮来驱除邪恶,带来好运。

Now firecrackers and fireworks are banned in many places for the sak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safety. As time goes by, burning fireworks during the Chinese New Year will become a thing of the past.
  为了环境和安全起见,现在许多地方禁止放鞭炮和烟花爆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将成为过去。

10. Lightening Handmade Lanterns at the Lantern Festival
  10.在元宵节上点亮手工制作的灯笼

“Children ran along the street holding a small lantern.” When talking about lantern shows, this scene comes to our mind. In the past, Chinese people would lighten thousands of lanterns at the Lantern Festival. It was absolutely spectacular.
  “孩子们拿着小灯笼沿着街道跑。”当谈到灯笼表演时,这个场景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在过去,中国人会在元宵节点亮成千上万的灯笼。绝对的壮观。

In modern times, the spectacular moment has given way to big performance shows.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there is usually a big show organized by the government. However, we, Chinese people, can never experience the “lantern show” of the past again.
  在现代,壮观的时刻已经被大型表演节目所取代。在市中心,通常会有一场由政府组织的大型演出。然而,我们中国人再也不能体验过去的“灯展”了。

The festivals of each nation are accumulated and formed by the culture of the nation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Hope some traditional custom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will be inherited.
  每个民族的节日都是民族文化代代相传积累形成的,希望春节的一些传统习俗能够被继承。

——“上海外事商务咨询中心”百家号2023年1月29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6、7、80后怀旧网    

GMT+8, 2025-1-22 21:55 , Processed in 0.2880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