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1-22 14:03:33
短文
今天,我们四、五年级的同学在操场周围栽树。早晨七点钟,老师和同学就陆续来了。开始干活了,有的挖坑,有的浇水,有的栽树,有的填土。大家的干劲真大啊。结束的时候,校长说:“咱们的操场,要用咱们的双手来美化。”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七册第13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1-23 10:42:56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7-11-23 11:20 编辑
十里长街送总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大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七册第115页~第11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2-1 10:23:01
长城
远看长城,它象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它号称万里,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二千多里。飞往月球的宇航员所拍摄的地球照片上,能清楚地看到我国的长城。
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十分平整,象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下面有射口,是瞭望和射击用的。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九册第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2月第1版)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2-1 10:24:24
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层波叠浪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一道道水纹,扩散出一层层波澜,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象老人,象巨象,象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象翠绿的屏障,象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象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九册第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2月第1版)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2-1 10:31:25
给颜黎民的信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政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哪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通俗科学书里,也许有几种,让调查一下再说罢。
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借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说起桃花来,我在上海也看见了。我不知道你到过上海没有?北京的房屋是平铺的,院子大,上海的房屋却是直叠的,连泥土也不容易看见。我的门外却有四尺见方的一块泥土,去年种了一株桃花,不料今年竟也开起来,虽然少得很,但总算已经看过了罢。至于看桃花的名所,是龙华,也有屠场,我有好几个青年朋友就死在那里面,所以我是不去的。
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我们不是没有说什么不能告人的话么?如果有,既然说了,就不怕发表。
临了,我要通知你一件你疏忽了的地方。你把自己的名字涂改了,会写错自己名字的人,是很少的,所以这是告诉了我所署的是假名。还有,我看你是看了《妇女生活》里的一篇《关于小孩子》的,是不是?
就这样的结束罢。祝
你们好
鲁迅
四月十五夜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九册第3页~第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2月第1版)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2-3 12:10:31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3-3-7 14:22 编辑
再寄小读者
亲爱的小朋友:
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你们一定已经上学了;休息了一个暑假,重新回到学校里,一定感到新鲜而兴奋吧。
小朋友,你们的暑假生活过得丰富么?去过哪些有趣的地方?参加过哪些有意义的活动?看了哪些好书或是戏剧和电影?访问了哪些英雄、模范?你们那里下过滂沱大雨了么?河水涨了么?你们参加防涝或是防旱的工作了么?这一个多月中发生过多少值得记忆的事情啊!你们把这些事情,都写在日记上了么?或是写在信上给亲戚朋友们看了么?
小朋友,你们喜欢写信写日记么?你们写的时候觉得有困难么?是不是有时候提起笔来觉得无话可说呢?或是心中有话笔下写不出来呢?或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笔下却形容不出来,而只好以“好看极了”、“好玩极了”、“有意思极了”等等简单模糊的字句,轻轻带过就算了呢?还有,你们是不是也有“提笔忘字”,在信上日记上写下许多错别字的时候呢?
今年夏天,我带两个小朋友去逛北京西郊的动物园。这两个孩子都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都很聪明活泼。那一回,我们玩得可真高兴。回来后他俩都写了日记。第一个孩子只写了四五十字,里面还有好几个错字。他只提到某月某日和什么人去逛了动物园。底下就象记帐似的列举了一些动物的名字,什么白熊、大象、猴子、狮子、斑马、孔雀等等,他觉得“好玩极了”,以后就回来吃饱睡觉了。第二个孩子却写了千把字。他从那天的天气和动物园里的游人写起,把那些动物,如白熊、大象、斑马、孔雀等等的动作、形态和皮毛、羽毛的颜色,都写得十分生动鲜明;而且,他把我对他们谈过的话,也记下来了。我说:“我小的时候,也逛过这个动物园,那时它叫‘万牲园’,里面只有几只很平常的动物,还有脱了毛的孔雀,老得走不动的大象……现在却有这么多的珍禽异兽,而且差不多每年每月都增加新的种类。”还有我对他们谈的许多外国动物园的情形,他也有条有理地记下了。他的这一篇日记,写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错别字,使人看了很舒服。没有去过北京动物园的人读了,会引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后来这个孩子的老师和母亲对我所说的话,证实了我对他的评价:他是一个好学生。他很喜欢语文课。老师讲课的时候,他总是专心地听,笔记也记得很好,很少写错别字;他尤其喜欢读书,辅导员和老师介绍过的书刊,他总是读得很仔细,不但记住书里的故事,还把书里优美、生动的词句,都摘记在一个小本子上。他脑子里积攒的词汇很多,又会灵活运用,因此他每次作文都写得不错,写信写日记,也是如此。老师对他的学习成绩是很满意的,对于他的作文,尤其称赞,认为他已经找到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门径。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文。你们现在的语文课本,里面有许多思想性很强的、写得很好的故事和诗歌,老师们又指导得很好,你们应当抓紧这个学习的机会,好好地听讲,好好地写笔记,还要细看每个字的写法。只要刻苦努力,就会同那位写日记写得很好的小朋友一样,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也能不断地提高的。到了你能够很好地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时候,你将会感到无限的快乐,而看你的文章的人,也会感到快乐的。
再谈吧,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文!
你的朋友冰心
一九五九年八月十九日北京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九册第5页~第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2月第1版)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2-3 12:12:46
读书笔记一则
今天,我读了《给颜黎民的信》。我第一次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所以读得特别仔细。
鲁迅先生一眼看出,“颜黎民”是个假名字,他还是很诚恳地给他写了回信,指导颜黎民怎样读书。我归纳了一下,讲了三点。
第一点是“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因为这样做,“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我要照这样去做。这两年,老师介绍我看了不少课外书。这些书是不同的作者写的,各有各的特点,有的情节曲折动人,有的人物活灵活现,有的词汇特别丰富,有的语言十分生动。看了这些书,我思想上有收获,语文上也得益不少。老师说我阅读能力提高了,作文也有进步了。我还要加倍努力。
第二点是:“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这个毛病我要改正。我爱看文学书,尤其爱看打仗的。什么侦察员乔装改扮深入虎穴啦,什么虎胆英雄只身擒敌啦,我一看就舍不得放手,别的书却引不起我的兴趣。我的哥哥就不一样,他兴趣广,看书的范围宽,除了文学书,还爱看科学书。他常劝我看些科学普及读物。我要学他的样,决不能做鲁迅先生说的那种“连常识也没有”的人。
第三点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借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前几天,我看了一本讲北极探险的书。那里边讲了海豹和白熊。白熊看起来又笨又重,游起水来还真快呢!在北极居住的叫爱斯基摩人。他们穿兽皮、吃兽肉,住在冰房子里,以打猎为生,多有意思啊!我以后要多找些游记来看。
《给颜黎民的信》里有些句子,开头我不大懂。例如:“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为什么鲁迅先生那样担心书收到收不到呢?“至于看桃花的名所,是龙华,也有屠场”,怎么说几个青年朋友死在屠场里呢?“我的信如果要发表……”那一段话,我也不大明白。鲁迅先生的作品,怎么会没地方发表呢?这些问题,问了老师,才懂得了一些。
有人看见“月缺花残”,居然“黯然泪下”,我是不会向这样的古人学的。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九册第8页~第1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2月第1版)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2-3 12:14:12
短文
桂林,以甲天下的山水,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象山,那奇特的神态,更有诱人的魅力。
早晨有雾的时候,整座象山笼罩在白茫茫中。不一会儿,乳白色的浓雾在流动、在减退,透过云流的缝隙,藏青色的石崖和山树隐约可见。这时,远处的天边,微呈灰蓝,烟雾在继续减退、变薄,薄得象一层轻纱。从这轻纱垂暮中看云,巨象的轮廓立即呈现在眼前,它正伸长了鼻子在江中饮水呢。不知道是云雾在飘移,还是象山在蠕动,叫人觉得屹立眼前的是头活象。再过一些时候,天空一片蔚蓝,薄雾又束成一条乳白的缎带,将象山围了一圈,好象这只大象站在这条光带之上飘动似的,神奇异常。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九册第1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2月第1版)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2-3 12:15:47
蝉
我有很好的条件可以研究蝉的习性,因为蝉是我的邻居。七月一到,蝉就占据了我屋子前面的树。屋子里,我是主人;屋门外,蝉是最高的统治者。
蝉从六月下旬开始出现。阳光照着的地面上有好些圆孔,大小差不多可以伸进去一个拇指。蝉的若虫就是从这些圆孔里爬出来的。
蝉的若虫爬到地面上来,常常在圆孔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方——一棵小树,或是一根灌木枝——脱它的皮。找到了,它就爬上去,用前爪紧紧抓住,一动也不动。
脱皮从背上开始。外面的旧皮从背上裂开,露出淡绿色的身躯,先出来的是头,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和折叠着的翅膀,只留下尾巴尖儿还在那旧皮里。
这时候,蝉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它腾起身子,往后翻下来,头向下倒挂着,折叠着的翅膀打开了,竭力撑着。接着,它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把身体翻上去,用前爪钩住那层旧皮,使尾巴尖儿从那层旧皮里脱出来。从开始到身子完全脱出来,大约要半个钟头,旧皮就剩下一个空壳,成了蝉蜕。
刚脱皮的蝉用前爪把自己挂在空壳上,在微风里颤动,样子很柔弱,颜色还是绿的,直到转成棕色,就跟一般的蝉一样了。若虫要是早晨九点钟爬上树枝,大概要到十二点半才离开空壳飞去。空壳挂在树枝上,有的要挂一两个月。
蝉非常喜欢音乐。它的胸部有一个巨大的响板,能发出声音。这个响板占的地方太大,体内别的器官只好挤在角落里。蝉不惜缩小体内别的器官来安置这件巨大的乐器,当然是音乐爱好者了。
蝉洋洋自得地奏乐,究竟为了什么呢?我是蝉的老邻居了,可是至今没弄清楚。照常情猜想,总以为它是在呼唤同伴。可是事实证明,这个猜想是错误的。
蝉跟我比邻而居差不多十五年了。每年夏天,几乎有两个月,我随时能看到蝉,听到蝉的奏乐声。我常常看见几只蝉扒在树枝上,把吸管插进树皮,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了,它们就沿着本乡本土,迈着又慢又稳的脚步,去找温暖的地方过夜。无论饮水的时候,走动的时候,它们从没停止过演奏。
这样看来,蝉奏乐一定不是为了呼唤同伴。试想,同伴就在身旁,还用得着花整天整月的工夫来呼唤吗?
所以我想,蝉这样兴高采烈地演奏,不过是用强硬的方法叫人非听不可罢了。
蝉的视觉非常灵敏,它有五只眼睛,左右和上方发生什么事情,它都看得见。只要看见有什么东西来了,蝉就停止演奏,悄悄地飞开。可是喧闹的声音不能使蝉受到惊扰。你站在蝉的背后尽管拍手、吹哨子,敲石子,高声讲话,它都满不在乎。麻雀要是听见一点儿轻微的声音,就会惊异在飞走,蝉却仍旧镇静地演奏它的音乐,好象没事一样。
有一回,我们借来两支土炮,装满火药,安好引线,搁在门外的树底下。我还把窗户打开,怕玻璃被震碎。我们在树底下干些什么,树枝上的蝉是看不见的。我们在下面等着,专心地观察放炮对蝉的乐队会有什么影响。
砰!土炮响了,象霹雳一样。一点儿没有关系,乐师们照常演奏它们的音乐,没有一个表现出受到什么惊扰,连音调和音量都没有改变。第二炮跟头一炮一样,也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我想,经过这次试验可以断定,蝉是没有听觉的,连自己发的声音也听不见。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九册第15页~第1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2月第1版)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2-3 12:17:26
黄河象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这具大象骨架高四米,长八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看,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人们站在骨架前面,似乎看到一头大象正在昂首阔步向前跑。
科学家们假想了这头黄河象的来历:
二百万年前的一天,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蒿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了。远处,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鸵鸟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岸边盛开着一簇族美丽的鲜花。
一群黄河象,在一头老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一望见前面有一条小河,它们就高兴地跑起来。
老象跑在前头,最先来到了河边。它伸长了鼻子去吸河水。可是河水很浅,它够不着,只好又往前走了一步。它想,要是跨进水里,美美地饱喝一顿,再洗个澡,那才凉爽呢!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石头向前一滑,它抬起的左脚来不及往回收,一下就踏进河里,踩在河底的淤泥上,深深地陷了进去。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不一会儿,老象身子一侧,栽进河里。它使劲挣扎,但是越挣扎身子越往下陷。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
紧跟在后边的象都停住了脚步,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他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回头四散逃跑。
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象被冲积的泥沙掩盖起来。它的尸体腐烂了,可是骨骼和大牙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
二百万年过去了,大地起了巨大的变化:往日的草原上升成了高原,一座座山岭耸出了地面,一条新的大河又从老象安息的地方流地。
一九七三年的春天,甘肃省有个公社的社员们在这里挖掘沙土,忽然发现沙土中有一段洁白的象牙。他们立即向上级报告。后来在上级的指挥下进行发掘。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砾石。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就在原地没有被移动过,所以能保存得这样完整。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九册第18页~第2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