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9-9-19 01:23:02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2-7-27 17:57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1-13 13:45
晏子使楚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到楚国去。楚王仗着自己国 ...
   小学生课外阅读
      连环画《晏子相齐》(东周列国故事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8月第1版):https://m.uczzd.cn/webview/news? ... 283764081244270&zzd from=xiaomic-iflow&uc param str=dndsfrvesvntnwpfgibicpkt&ref=browser news&s=mb&cp=cn-uc-browser&docid=uc 5218283764081244270&itemtype=news category&cateCode=third&category=%E8%82%B2%E5%84%BF%2C%E6%96%87%E5%8C%96%2C%E5%A8%B1%E4%B9%90%2C%E5%8E%86%E5%8F%B2%2C%E5%AE%97%E6%95%99&traceId=DC624B00A82CFE6332F85A70DF5C2F4B& miui bottom bar=comment

༺༻༺༻༺༻༺༻༺༻༺༻༺༻༺༻༺༻༺༻༺༻༺༻༺༻༺༻༺༻༺༻
上述链接已失效。为了不使大家失望,现上传一篇有关课文《晏子使楚》的分析、评论文章。
༺༻༺༻༺༻༺༻༺༻༺༻༺༻༺༻༺༻༺༻༺༻༺༻༺༻༺༻༺༻༺༻
《晏子使楚》的语言艺术之谜作者:张先华(四川绵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晏子使楚》讲述的是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面对盛气凌人的楚王,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凭着他的语言实力机智反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表现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
大多教师教学《晏子使楚》时,普遍设计了这样一些环节。其一,晏子和楚王较量了哪三个回合?(然后一个回合、一个回合地分析)其二,楚王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怎样反击楚王的?(欣赏语言)其三,楚王态度有怎样的变化,晏子是怎样一个人?(人物分析)其四,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情感体验)其五,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表演。其六,文化积累:不尊重对方就是不尊重自己,侮辱别人就是侮辱自己;要得到对方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对方。其七,课文总结:面对盛气凌人的楚王,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临危不惧,沉着应对,机智反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表现出了晏子正气凛然、足智多谋、热爱祖国、能言善辩的品质。
可见,这些教师都有浓厚的串讲课文、教课文(而不是用课文教)的色彩,尽管都带领学生感受到了晏子语言艺术的魅力,欣赏、赞叹、佩服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但是,几乎没有教师去引导学生探究晏子语言艺术的魅力,以练就学生语言艺术的实力。仅仅欣赏晏子口才好,但如果不知道好在哪里,也是学不到的。
那么,晏子使楚的语言艺术之谜是什么,晏子口才好的缘由是什么,晏子维护尊严、实现言语意图的规律何在呢?言语交际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的过程。言语接受者是否做出积极而强烈的反应,与接受者有关,也与表达者的言语冲击力和魅力有关。言语如果没有冲击力和魅力,就近似废话。接受者如果接而不受,无动于衷,充耳不闻,表达者就言而无用,不能实现自己的言语意图。表达者怎样才能使言语有冲击力和魅力,使接受者心动,情动,行动,从而实现言语意图,提高言语的表达效果呢?我们把言语比作车子,把言语意图比作车子上的货物。表达者要想让车子把货物顺利地运送给接受者,就必须在表达者与接受者之间开辟言语的通道。言语的通道、途径很多,有触及利益、触及情感、触及经验、触及自尊、触及兴趣。
《晏子使楚》就是触及自尊、将双方的自尊紧密联系起来、开辟言语的自尊通道的一个例子,鲜明突出地体现了触及自尊的规律。对方不尊重你,但不会不尊重自己。你只要触及对方的自尊,在对方的自尊与你的尊严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打通言语的自尊通道,就可以维护你的尊严。晏子在与楚王较量的三个回合中都是在对方的自尊与自己的尊严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从而打通了言语自尊通道,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晏子使楚,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就是门难进。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晏子怎样实现“叫楚国大开城门,迎接自己”的表达意图的呢?那是因为晏子的言语触及了楚国的自尊。楚王如果不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就等于默认楚国是狗国。楚王为了楚国的尊严,证明楚国不是狗国,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使楚,面临的第二大问题就是话难听。晏子见楚王时,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晏子将使者与出使的国家对应,触及到了楚王的自尊,让楚王明白贬低晏子就等于贬低自己的国家,要提升自己的国家,就得提升晏子。
晏子使楚,面临的第三大问题就是脸难看。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晏子将人的变化与所处环境对应,触及到了楚王的自尊,让楚王明白贬低在楚国的齐人就等于贬低楚国,要提升楚国就得提升在楚国的齐人。
楚王不尊重晏子、齐国,但不会不尊重自己、楚国。晏子始终将双方的尊严紧密联系、对应起来,致使楚王尊重晏子和齐国,才能维护自己的体面,晏子因此获得了尊重,也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晏子使楚的语言艺术之谜就是触及自尊。

——《小学语文教学》(旬刊)2012年第28期第37页~第38页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9-9-24 23:05:46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1-6-3 17:04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2-5 11:16
飞夺泸定桥
    一九三五年五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 ...
   小学生课外阅读
      连环画《四渡赤水》(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2月第1版): https://m.uczzd.cn/webview/news? ... C8FC21F4B036AF6BCB0



上述链接已失效。为了不使大家失望,现上传一篇以革命、战争为主题的报道。
༺༻༺༻༺༻༺༻༺༻༺༻༺༻༺༻༺༻༺༻༺༻༺༻༺༻༺༻༺༻༺༻
不朽名篇见证胜利时刻(“珍藏的记忆”系列第十六集)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一首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的主席诗词,1949年4月南京解放的消息传来,毛泽东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在香山双清别墅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但很多人不知道,这篇佳作竟是从废纸篓里捡回来、沉寂了14年后才被世人所知的。
一张普通的白纸,从左至右、从上到下,毛泽东主席用六行龙飞凤舞、气势磅礴的大字,写下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不朽诗篇。通篇没有一处修改,由此也能看出主席当年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是有感而发,一气呵成。这首诗的手稿原件,收藏在中央档案馆。
同《七律·长征》一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泽东用诗词的形式,记录的又一件历史大事。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处4级调研员董斌说,从4月21日夜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千帆竞发,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瓦解。4月23日,解放军就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了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消息传来,毛泽东挥毫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香山公园双清别墅讲解员杨巍讲述了主席创作这首诗时的情景:在渡江战役打响之前,到南京解放捷报传来的这三天三夜时间里,毛主席只吃了三顿饭,睡了两个多小时,消息传来,毛主席非常的兴奋,作为诗人,此时唯有诗句才能抒发他内心豪迈的情感。
这首气势磅礴的著名诗篇,为什么会被扔进废纸篓?又是怎么奇迹般的起死回生的呢?陪伴主席最后12年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回忆说,每天起床以后他的纸篓里头都堆的满满的,他写的觉得不满意的,他就揉了,就往纸篓里一扔。
田家英作为主席的秘书每天都会帮着主席收拾办公桌,清理废纸篓。第二天田家英发现了这个纸团。香山公园双清别墅讲解员杨巍说:当时田家英看到这首诗觉得非常的好,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主席会把它扔掉,就把这首诗带回自己的办公室收藏起来。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要出版《毛泽东诗词》单行本,挑选出了36首诗词,田家英把这首诗拿了出来,说主席您看看,这首诗还挺不错。田家英的女儿曾自回忆:我父亲作为他的秘书参加了编辑的全过程。当时交给主席的时候,我父亲还附了一份简信,主席看了这个信和这首诗就哈哈一笑:噢,还有这么一首诗,我都忘记了。
经毛主席同意,这首诗得以发表于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从此广为流传。《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泽东一生中所写的最后一首关于战争的诗,它纪实言理,气势雄壮,是一曲抒发今胜于昔的人间正道之歌。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处4级调研员董斌认为:特别是“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诗,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汲取历史教训,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的信心和决心。人民解放军正是抱着这种信念在解放南京之后,继续向中南、西北、西南各省大进军。国民党统治集团则仓皇从大陆逃亡台湾,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2021年6月1日播报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9-10-13 00:30:31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2-7-28 16:06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9-8 17:08
新星
    月亮出来了。小白兔从月亮里往外看,只见许多陌生的星星,跟月亮一道绕着地球转。小白兔觉得很奇 ...
   小学生课外阅读
      连环画《嫦娥》(《聊斋志异》故事选之六)(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56年8月第1版): https://yiyouliao.com/api-server ... A234344F8DC712BCCA8

༺༻༺༻༺༻༺༻༺༻༺༻༺༻༺༻༺༻༺༻༺༻༺༻༺༻༺༻༺༻༺༻
上述链接已失效。为了不使大家失望,现上传一篇有关古代中国月神嫦娥的论文。
༺༻༺༻༺༻༺༻༺༻༺༻༺༻༺༻༺༻༺༻༺༻༺༻༺༻༺༻༺༻༺༻
嫦娥形象的变迁与中秋节“团圆”意象的构建作者:柯小杰(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张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摘要:中秋节是我国传统岁时节日,它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祭月活动,带有明显的巫术和宗教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秋节文化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团圆”逐渐取代了早期的月神崇拜。这个过程的实现与唐宋时期文人阶层对嫦娥形象的改写有关,嫦娥从一个偷药贼变成了一个与丈夫分离的可怜女人,这种改变调动了人们关于中秋团圆的想象。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得以确立,也得以突破其时空局限性而成为一个全民共享的国家性节日。
关键词:月神崇拜; 文人阶层; 嫦娥; 中秋节; 团圆
中图分类号:K892.1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406(2021)02-0134-06

    一、月神崇拜与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岁时节日,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秋分祭月活动①。周代各种自然崇拜盛行,祭祀活动是礼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礼・大宗伯》说:“以湮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②,本来昊天上帝是代表整个宇宙空间的至上之神,不过 《礼记·祭义》说:“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光焰四照无过于日,形象多变无过于月,日月给世界带来白天和黑夜、春夏秋冬、万物荣枯。人们相信祭祀掌管着所有阴象的月亮,能让国运昌盛、社会安定,所以古代的统治者十分重视中秋祭拜月亮活动①。不过那时的人们并没有单独祭祀月亮,月亮只是他们祭拜的众多星辰中之一,月亮崇拜依附于昊天上帝崇拜。当时的古人,关于什么时候、谁祭拜月亮都是有明确规定的。祭拜月亮并非任何时间都可以,只能在秋分时节,以此来感恩和回报农作物丰收。当时只有周天子和王室成员才有资格与神灵对话,所以早期的祭月仪式都是王室负责,普通人无法参与。这个现象也表明早期的周朝天子集宗教、政治于一身。民俗学家萧放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③。
对月亮崇拜的现象在世界其他地区也都盛行。无论是南美洲的土著,还是古以色列、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等都有月神崇拜④。据说,古以色列人在新月初升时,总要在山头上举起烽火来迎接它,一些南美洲本地民族认为使植物生长的不是太阳而是月亮,认为只有在月亮柔和的光线之下,才能降下露水,滋润人畜,催促植物生长,所以他们不崇拜太阳,而向月亮献祭⑤。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时期,月神长期是乌尔城的保护神,人们还专门为月神建立了一个神庙来祭祀她。月神的祭礼由专门的女祭司负责,这位女祭司是从王室家庭中挑选出来的,被当作月神在人间的配偶。月神与女祭司的圣婚在每年12月举行,人们敬献“圣床”等祭品,女祭司可以结婚,但不允许生育,一生专门在神殿侍奉月神,主持月神的祭礼和神庙经济等工作⑥。除了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举行祭月仪式,他们会将一些动物的血和饼作为祭品贡献给月神以祈求月神庇佑⑦。
有学者认为,这种关于月神的普遍信仰与早期的人类不懂月亮运行规律,觉得月亮神秘莫测,故而对月亮产生了崇拜感和敬畏感有关⑧。但这个说法并不能解释月亮崇拜的独特性,而只能解释一般的自然崇拜。杨玉君分析了月神的独特象征意义,指出代表月亮的神祇及神话更涵盖了生殖、丰饶、再生、不死等等丰富的象征意义,由于每个月自朔、望、晦,月亮有如经历了由生到死的过程,而濒临死亡般的下弦月,从月初开始又逐渐地由亏到盈,具象地展现了月亮不死的特点。月亮既可象征不死,则不死的主题出现在来源各异的神话故事中显非偶然⑨。
早期的秋分祭月仪式带有浓厚的宗教和巫术色彩,其参与者主要是王室成员,普通人没有资格参与其中。据文献记载,在古代中国,人们用孟、仲、季来表达每季月份的顺序关系。其中,“中秋”是“仲秋”,也就是秋天的第二个月份。在中秋节兴盛以前,“中秋”一词更多是用来表示秋天过半之意,而不是某一节日的专有名词⑩。早期的祭月仪式发生在秋分,但秋分的日子每年都不同,它可以发生在八月十五日前后⑪。正如乔继堂在分析岁时节庆时指出,早期的节俗与定型的节俗是有区别的,早期的节俗只是定型后的节俗的一个元素⑫。那么,这种早期由少数人享有的祭月仪式是如何演变成一项国家性的民俗节日?即中秋节是如何被确立为法定假日并被制度化?它的文化内涵又发生了怎样的变迁?笔者初步认为,中秋节成为一个国家性节日,与汉代以来统治阶层和知识分子不断为之添加新的叙事以及国家从法律层面上将中秋节制度化有关,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漫长演化过程中实现的。
二、刘向、《山海经》与嫦娥奔月的神话叙事
汉代,围绕月亮相关的神话叙事开始逐渐走向集中和大一统,汉朝统治者对先秦时期的精神文化重新阐释,使之更加符合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先秦时期的节俗大部分都建立在原始崇拜与民俗信仰的基础上,且所信奉的神灵并非人格化的神灵,人情色彩很淡⑫。比如在早期的祭月仪式中,并没有任何关于月亮的拟人化描述。但这种情况在汉代开始被逐渐改变,最能体现这种转变的是西汉刘向和刘歆重新修订的《山海经》。
《山海经》 是一部先秦时期的重要古籍,作者不详,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内容,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后来,这本书被后人重新整理。刘向和儿子刘歆重新整理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学说,试图从中提取重要营养来构建汉朝大一统思想。刘向 (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 (今江苏徐州) 人,祖籍秦泗水郡丰县 (今江苏丰县)。他是汉室宗亲,从小接受了儒家教育。但他所处的时代并不稳固,西汉末年宦官专权,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刘向在这种纷争危机时代,试图通过自己的学术努力,用儒家学说来统一汉王朝的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规范。他用20多年时间完成了《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别录》《山海经》 等古籍的编撰和修订、校对等工作⑬。他对这本书的评价很高,并极力宣传《山海经》,《山海经》 在西汉末年广为流传⑭。民俗学家叶舒宪则从更大的社会政治层面探讨了这本书的传播,他认为这本书带有强烈的政治动机,即其出现和上古文化走向大一统的政治权力集中的现实需要有关,《山海经》通过描写各地的山川地理,从而得以与圣人这样一个中介者发生联系,这是远古时期的政治地理观。
而与后来的中秋节密切相关的嫦娥奔月传说恰恰是出现在 《山海经》中,“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日:‘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恐毋惊,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蜡”⑮。这个故事中讲的是后羿向女神西王母求了一颗不死丹药,但是却被他的妻子嫦娥给偷了,嫦娥在临走之际,找一个巫师算了一卦,巫师告诉她最好在天黑的时候走,走的时候不要惊慌,嫦娥照做了,她后来升上了月空,变成了一只蟾蜍。这个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带有浓厚的道教和神仙方术的色彩。在这个叙事中,我们却可以发现,这个故事中的月亮已经不再是那么高不可攀了,而是人可以通过法术或药丸得以企及的对象,甚至,人还可以生活于其中,月亮已经不再是一个客观的对象,而是变成了一个和人息息相关的对象,并且承载了人的情感。
三、文人的流动与唐诗的传播
汉代以后,人们在嫦娥奔月原有的神话传说中,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意图,不断给这个传说添加了新的内容和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唐朝的文人群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嫦娥的形象从一个负面的偷药贼转变成了一个离开丈夫的苦命女,并成了一个集温柔、美丽、聪明、善良等形象于一身的月神⑯。
在唐代诗人中,对嫦娥形象进行重大改写的当属晚唐诗人李商隐。晚唐政治动荡,持续了近40年的“牛李党争”,让李商隐不幸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个人的挫折,使得李商隐在文学创作上很少关注政治话题,更多关注个人的身世遭遇⑰。正是在此背景下,我们才能够去深入解读他所作的诗歌《嫦娥》。《嫦娥》诗云:“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⑱。”在这首诗歌中,嫦娥奔月后,非常后悔偷药,日日思念自己的丈夫。无疑,诗人将自身的思念之情投射在了嫦娥身上,嫦娥的形象也就因此发生了根本变化。早期的版本中,嫦娥是一个负面的、不带有任何情感色彩的人物,但是在诗人李商隐的笔下,嫦娥变成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女人,一个因为离开丈夫的苦命女人。
除了李商隐,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阕,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⑲。”这首诗将嫦娥的孤独与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
唐朝是一个繁荣的时代,各族人群之间交往频繁,尤其随着唐朝科举制的进行,全国各地的文人流动到长安,促进了文人群体的形成。唐朝交通条件的便利,以及唐朝统治者试图通过诗歌来进行教化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促进了唐诗的广泛传播⑳,成了上至统治阶层、下至普通百姓都共享的文艺形式。随着这些有关嫦娥的诗歌传播,新的嫦娥形象也在传播中不断丰富完善,为中秋节与“团圆”联系起来奠定了人文基础。
四、“团圆”想象的实现与中秋节的形成
中秋节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存争议。有人认为是唐代㉑,有人则认为是宋代①,说法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唐代以前中秋节并未成为制度节日。如孙雪岩通过分析南北朝时江陵人宗懔编写的 《荆楚岁时记》,发现这本最早的中国岁时节日记录史中并没有关于中秋节的记载,他还通过分析唐代官方文献得出唐朝时期中秋节没有成为民俗节日的结论,主要依据为:第一,唐朝官方规定的放假节日中并无中秋节;第二,遍阅唐代类书等文献所载史料,均未提及中秋节;第三,唐朝中秋时的活动仍主要限于上层社会的赏月时尚,而未成为波及整个社会各阶层都参与的世俗欢愉的节日㉒,张舰戈也认为,虽然唐代中秋已经流行了赏月之风,但更多只是文人群体的单独行动,普通百姓并未大规模参与其中。直到宋代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民们开始逐渐接受了中秋赏月之风,南宋时期宁宗颁布假宁令,官员中秋休假1天,“中秋节”才真正列入国家制度和法定岁时节日之中⑩。这可以从当时的文人对中秋节的描写中体现出来,如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描写道:“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㉓”。吴自牧的《梦粱录》(卷四)也写到:“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㉔。”从以上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宋代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在中秋节那天进行赏月、喝酒、聚会等活动。有学者专门比较了唐代和宋代中秋节的差异,如张舰戈认为唐代文人的中秋意境多是孤寂清冷、文艺高雅,但宋代文人的中秋节已脱离了唐代文人的轨道,开始向世俗娱乐方向发展⑩。
根据以上判断,唐宋时期大概是中秋节形成与发展时期。那么,为何偏偏是在这个时期中秋节才确立并成为一个单独的节日?而且,与其他节日相比,中秋节的特殊性在何处?这种特殊的文化意义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得以确立和传播,并被广大民众所接受的?笔者认为,这与文人阶层对嫦娥形象的改写有关。虽然嫦娥的故事并不是中秋节唯一的神话元素,但是嫦娥的形象却占据着主要支配地位,这个过程的实现离不开嫦娥背后所承载的“团圆”意义。
唐代诗人们将自身的情感投射到嫦娥的形象中,于是人们逐渐将月亮拟人化了。但这个过程并没有结束。在宋代,文人苏轼也曾为嫦娥作过一首著名的诗词《水调歌头》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个故事中的主角嫦娥变成了一个与丈夫分离的可怜女人。正因为经历了分离之苦,大家都希望不要和亲人、爱人分开。于是,每年的八月十五日,青年男女约会在花前月下,情人们指月为证表达自己的坚贞爱情。失散的人们,也会仰望月光娘娘祈求团圆㉕。
嫦娥形象的转变,丰富和完善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因为单纯从月亮的阴晴圆缺的角度来探讨分析中秋节的“团圆”意义,并不能解释中秋节与其他同样有关月亮的民俗节日(如元宵节、上元节等)的区别。而嫦娥奔月传说的丰富完善,不仅填补了国人关于月亮的部分想象,而且也将国人的人文情感投射在月亮上,于是在中国社会,嫦娥便成了月亮众多形象的隐喻。而嫦娥奔月故事的丰富完善,也使得它从某种程度上更加“亲民”,更能被人们所接受。这个故事与中国古代的才子佳人小说如出一辙,只是这个故事并没有一个大团圆结局,有的只是一个凄凉的结局。正是在此意义上,知晓这个神话故事内涵的人,每到中秋节,便可能会联想到在上古时期曾经有一个叫作嫦娥的女子,她偷吃了丈夫的药丸,独自一人去了月空中,到了月空中的她非常想念人世间的丈夫,可是她却再也回不到凡间了。这种与亲人、爱人分离的经历,恰好从更深情感层次与最普通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无论是谁,在其一生中可能都会经历与家人、爱人的分离,这种分离是无法避免的,也是让人无限感伤的,这也是嫦娥奔月故事能够被广为传颂的主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秋节是人间不团圆的一种补偿性文化机制。虽然嫦娥奔月故事带有奇幻色彩,但这只能说明中秋节的起源历史非常久远,久远到现在的人们根本无法给它一个确切的初始时间,而只能通过想象来为其编织一段“起源历史”。同时,嫦娥奔月的神话还包含了人们渴望升上月空的祝愿,曾经那么遥不可及的月亮女神,却原来是可以被人们所征服和接触的,月亮与人的距离便大大缩短了,嫦娥奔月的神话色彩也成为后来的人们在中秋节祭月的一个依据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不断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或节日符号被社会利用,比如一些月饼生产商家在制作月饼时,往往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中的某些元素放在月饼上,从而使得月饼超越其作为食物性的一面,月饼本身的圆形又让人联想到圆月与团圆,而具有了中秋节的意味。比如今天湖北地区流行的一种月饼,包装上画了一个嫦娥的图;上海杏花楼月饼设计的“嫦娥奔月”礼盒也非常有名。当人们吃这种包装的月饼时,便容易联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以及中秋节背后的团圆意味,无论一些研究中秋节的专著,还是普通民众,都深信中秋节与嫦娥奔月的故事密切相关。
五、结论
中秋节从早期充满巫术和宗教色彩的祭月仪式逐渐演变成了以“团圆”意义为主的节日,本质是一种深层次的社会文化丰富与完善过程,也是中秋节得以区别于其他节日,并被社会普遍接受与认同的主要原因。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变迁呢?其实,早有人给出了答案。如乔继堂指出,当人类社会发展到文明阶段后,早期的民俗信仰就很难立足下去了。除非它包含了社会信念的内容,这里的社会信念包含了诸如凡人生观、亲族意识、社会道德、伦常观念乃至娱乐观、审美观,这正是传统民俗扎根的基石⑫。在中秋节的众多社会意义中,“团圆”意义是最重要的,这个意义的实现与文人阶层对嫦娥奔月的形象改写有关。在这个变迁过程中,早期所蕴含的宗教和巫术色彩不断淡化,道德色彩越加浓厚,从而它才能被更多的人所共享,其群众基础也就更加牢固,从而拥有更持久、更强劲的生命力,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不断被强化。直到今天,中秋节构建“团圆”感的变迁过程依然没有结束,在促进个人、民族、国家层面和谐统一,深化民族与国家认同感中发挥着重要意义。
༺༻༺༻༺༻༺༻༺༻༺༻༺༻༺༻༺༻༺༻༺༻༺༻༺༻༺༻༺༻༺༻
    参考文献:
①马琳琳编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丛书 中秋节.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
②吕友仁译注.周礼译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③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文史知识,2002(9):75~82.
④贾雯鹤.月神源流考.社会科学研究,2004(02):54~58
⑤朱天顺.原始宗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⑥张文安,张勃.古代两河流域月神崇拜的历史考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3):188~192
⑦王宏刚,于晓飞.北方萨满文化——大漠神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
⑧李霞.中国宗教.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⑨杨玉君.中秋社祭与南台湾的社树信仰.民俗曲艺,2010(9):1~44.
⑩张舰戈.宋代中秋节日内涵演变考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6):43~48.
⑪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
⑫乔继堂.中国岁时礼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⑬李景文.刘向文献编纂思想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14(1):99~108.
⑭沈海波.《山海经》考.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⑮〔西汉〕刘秀编著;(晋)干宝著.山海经.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⑯黄定华等.“嫦娥”奔月.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7.
⑰武略编.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李商隐.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
⑱〔唐〕李商隐著;张强,刘海宁解评.李商隐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⑲周沁影,迟乃鹏选注.李白诗选.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
⑳陶涛.唐诗传播方式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㉑徐连达.唐朝文化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㉒孙雪岩.不一样的月亮——中韩中秋节史料呈现及文化比较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1):65~69.
㉓〔宋〕孟元老撰;李士彪注.东京梦华录.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㉔〔宋〕吴自牧撰;傅林祥注.梦粱录.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㉕汪小洋编.中国百神图文志——原始神、宗教神和民间神五千年总揽.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
㉖胡元斌编.中秋节与赏月文化读本.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2015.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36卷第2期第134页~第139页(2021年3月出版)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9-10-26 22:32:37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2-7-27 18:38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2-15 10:48
将相和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王知道 ...
   小学生课外阅读
      连环画《中国古代成语故事之十六•完璧归赵》(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 https://yiyouliao.com/api-server ... =%E6%97%85%E8%A1%8C

༺༻༺༻༺༻༺༻༺༻༺༻༺༻༺༻༺༻༺༻༺༻༺༻༺༻༺༻༺༻༺༻
上述链接已失效。为了不使大家失望,现上传一篇与课文《将相和》相关联的论文。
༺༻༺༻༺༻༺༻༺༻༺༻༺༻༺༻༺༻༺༻༺༻༺༻༺༻༺༻༺༻༺༻
“将相和”的真相:中国古代外交的平衡术
核心提示:廉颇对蔺相如的古怪态度,以及秦国对赵国的前后表现,都说明“将相和”的背后,隐含着赵国两种外交策略的较量。当时,仍存在联秦与抗秦的两种外交思路。

关于“将相和”时廉颇、蔺相如两人的年龄,历来存在误解。很多读者都认为廉颇当时是白发老将,蔺相如是青年才俊,这是受了后世戏曲舞台形象的误导。
廉颇最初见于记载,是赵惠文王16年挂帅带兵攻打齐国取胜——当时,齐国被燕将乐毅攻打,几乎灭国,廉颇这次出兵,有趁火打劫的嫌疑。廉颇何时死去的呢?赵悼襄王年间。廉颇受诬陷被驱逐到魏,又跳槽到楚国,其间发生了著名的“廉颇虽老,仍能每餐食斗米”的典故。其后很久,老将军才在楚国辞世,那时离廉颇初亮相已经有40多年了!如果老廉80岁过世(古人平均寿命短,那时活80岁,相当于现代人活100岁左右),那么他初亮相时,至多也就是30多岁,而他当时的身份就已经是赵国的大将军。
“将相和”故事,则发生在赵惠文王25年。按上文的推算,廉颇那时应当40岁上下。
再说蔺相如的年龄。他比廉颇还早死10多年,却比廉颇晚出道。他的身份,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宦者令缪贤舍人”,也就是宦官首领缪贤的幕僚,大概相当于左宗棠在骆秉章幕府中“潜龙毋用”的状态。缪贤自己是老油条,当然不会用菜鸟做幕僚,而且他推荐蔺相如时,提到当年蔺相如曾出谋划策,使自己解困于危难;且用廉颇的话说“相如素贱人”,在贬低相如时也没有强调他年少,这些都说明相如屈沉下僚很多年。所以,他出道时,很可能岁数比廉颇还大些,至少不是个小年轻。
《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为“将相和”的典故而闻名。详细的故事,只要是上过高中,学过这篇课文的读者都熟悉的了,暂不赘述。本文要说的是,如果关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全篇,再参照其他篇目的有关记载,你可以发现,“将相和”故事的背后,其实是赵王在操控两种对外路线,调和鼎鼐,力图保持国家发展平衡的运作。
再如,廉颇对蔺相如的古怪态度,以及秦国对赵国的前后表现,都说明“将相和”的背后,隐含着赵国两种外交策略的较量。
当时,玩合纵连横的苏秦、张仪都已经不在了,但其外交遗产还在,各国内部,仍存在联秦与抗秦的两种外交思路。虽然赵国是军事强国,但也不例外,其内部也有外交分歧。
廉颇很明显是联秦派。注意,他只是亲秦,而不是投降。廉颇在赵国带了半辈子兵,打了无数的仗,曾经对燕国、齐国、魏国出兵,都取得了成功。可是对秦国呢?除了曾经与秦军协同作战,在《史记》的记载中,廉颇只带兵跟秦军打了长平一仗,但还因为消极避战,中途被撤了。
课文中说,惠文王17年,赵王得到和氏璧,秦国立即提出用十五城来换,赵王召大将军廉颇等商量对策。他们怎么计议的呢?
大家开了半天会,结论是:呜呼!无法可想。
廉颇当然主张给秦国璧,这样纵使秦国赖账,赵国在国际上也有话说。
赵王却舍不得。
最后是赵王背后的太监缪贤推荐了一个人:门客蔺相如。
这个缪贤不简单,他跟燕王过从甚密。燕王为什么要结好赵臣呢?如果读过苏秦的传,就明白了,苏秦当年搞合纵,佩六国相印,孤立秦国,他的大本营就在燕国;燕国也因此捞取不少国际好处,所以,跟燕国结好的各国权贵,历代不绝。这是燕国的一个外交政策。秦国也因此最恨燕国,以致后来有燕国策划“荆轲刺秦王”的事发生。缪贤与燕王结好,当然是抗秦派,蔺相如是其幕僚,而且深得缪贤赏识,所以也是抗秦派无疑。
蔺相如的行为也是如此。他见赵王,慷慨陈词的内容,全是以秦为敌;到秦国,又戏耍了秦王,刻意激怒后者。
史载,完璧归赵后一年,秦攻赵,夺取一城;次年又攻赵,杀两万人。
这实际是“完璧归赵”引发的军事行动,是“完璧归赵”的余波。所以说蔺相如“不辱使命”,实有夸大之嫌。不给秦玉璧,又能令秦理亏而无言,无所行动,这才真正是不辱使命。蔺相如一番大言,貌似义正词严,其实理亏。秦王并没有说不给赵十五城,而且还斋戒沐浴,很正式地要接受玉璧,蔺相如却把玉璧偷偷带回了。据司马迁的记载,蔺相如的依据,竟都是“度”,“度”秦王如何如何,也就是主观猜测。明朝时有王世贞作《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就很看不惯蔺相如这一套“完璧而失信”的手段——王世贞也是从蔺相如的视角看问题的,其实相如的本意,正是要托“大义”而激怒秦王,同时也由完璧而邀功于赵王。
赵王是重玉璧,还是重土地和人民呢?《史记》是不著闲笔的。司马迁笔下的两次赵国的败绩,已经说明了他的看法。
同时,廉颇作为大将军,秦两次来攻,都得胜而去,不能不说他是有责任的,他明显是不作为,是不想给蔺相如擦屁股。
接下来渑池会,蔺相如对秦王作人身威胁,但正是因为廉颇已经驻扎大兵在边境,而且廉颇和赵王议定:王上此去若有不测,太子立即登基,所以赵王一行才得以无恙而回。
这就是联秦派和投降派的区别。所谓联秦派,就是向秦国示好,不给后者战争借口,把战火引向别国,同时自己迅速发展国力,用从他国攻取的土地,来弥补结好秦国付出的代价。
纵观廉颇在赵国的战争生涯,基本都是这一路线。对秦国,他采取守势和外交安抚,同时积极对燕、齐、魏等国下手,运用自己的地缘优势迅速增强国力,力争赶上秦国。所以,蔺相如数次激怒秦国,引起两国战端,白白消耗赵国的国力,这是廉颇不愿看到的。
所以,廉颇才要羞辱蔺相如,跟他过不去。
面对挑衅,蔺相如说的话大家都了解了:他先拿廉颇和秦王做比较。这个比较,颇不伦不类,廉颇是上阵杀敌的大将,秦王是高居庙堂的君主,他们怎么可比呢?
蔺相如的水平就在这里。他知道自己的话将被转述给廉颇,所以在话里充满暗示:我作为抗秦派,在外不怕秦王,在内不怕廉颇;同时,赵国要想图存图强,必须把各派各方的力量整合在一起,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主张,但我们的共同目的,是使得赵国强大起来,这正是王上的深意。
以廉颇的水平,他当然明白了蔺的意思和风度,被蔺相如的大局观折服,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到了相如的背后还有赵王在做推手,遂负荆请罪。
其实这里边,最高明的人是赵王。廉颇是联秦派,赵王当然知道,而且意识到如果单单让廉颇用事,国家和秦走得太近,与他国关系持续恶化,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破格提拔抗秦派背景的蔺相如,使其与廉颇形成一个平衡。
赵王为什么一定要实现“平衡”呢?这与战国的形势有关。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六国论》,那里边的主要观点“六国之灭,弊在贿秦”,总体是不错的,但又有一点不对。因为秦以外的六国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各怀国是的个体,互相之间因为利益而分分合合,如果秦曾经因内乱而弱,那么统一天下的还不一定是谁,所以当时的各国,包括秦,都在外交上是不断摇摆的。赵国处在各国中间,也必须时时留有余地。这是宏观上的平衡。
还有微观的平衡。那时候没有实现大一统,各国之间,人才是流动的,其中各种倾向的都有,有鲁仲连那样的侠士,也有苏秦张仪这样的投机政客。他们的能量是非常大的,甚至达到一力兴邦,一力亡国的程度;甚至他们之间,还有私下的默契,甚至曾经有A国大臣兴兵攻打B国,B国初战不力,换了一个元帅,进犯者就退兵了,于是后进的元帅加官晋爵这样的事情发生,其实那A国的大臣和B国的新帅,私下是有关照和交易的。
赵王要想让自己治下的能人既形成合力,又互相制约。他清楚地意识到,实现派系间的平衡布局非常重要。
这之后,廉、蔺合力,攻打齐、魏,占城略地。
且看,赵国实现“将相和”以后,秦国就害怕赵国、不敢来犯了吗?不是。秦国还是要来进犯,因为赵国朝廷上平衡了,军事上没有平衡,对秦国的战线还没有得力的将领。于是,赵王又推出了一个重量级人物,这个人就是赵奢。
其实,《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四个人的合传。司马迁把这四个人作合传,是有他的含义的。
赵奢是个传奇人物。这位名将是税务稽查员出身,因为税收得好,后来做了赵国税务总局的局长。后来,国势危机,赵局长弃账从戎,一举成为赵国名将。
将相和八年之后,秦国与韩国进犯赵的军事要地阏与。赵王找来廉颇,问:能不能出兵去救?
廉颇能怎么回答?路远,地险,敌强,没有胜算。
赵王又找大将乐乘。回答和廉颇一样。
最后找来赵奢。赵奢说,两军斗险,亮剑,勇者胜。
赵奢就领兵去了。
阏与之战是战国中期的一次著名战役,此战秦军大败。赵奢一战为赵的西部边境打出了10年的和平——可惜赵国没有抓住这10年时间发展国力。而秦国占据巴蜀以后,国力发展得也确乎太快了。
赵奢回国就被封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同列。这样,赵国在军事、外交上,实现了人才的完美布局,成为一个阶段性强国。
四年之后,赵惠文王死了。他很厉害,能调和鼎鼐,令将相和,可他儿子就没这么厉害了。
赵孝成王一登基,秦国立即来攻,做军事试探。当时,国君幼小,太后临朝,赵奢又死了,对秦作战没有大将,蔺相如提出请齐国派救兵。须知,齐与赵仇恨很深,态度怎么松动呢?原来,在此前五年,赵最后一次进犯齐,这次领兵的人便是蔺相如。这一战打得奇怪:两军刚刚对峙,赵就主动与齐言和了——将相和的好处正在这里,需要红脸就推出红脸,需要白脸就推出白脸。
那次言和,正是此次求救兵的基础。不过,齐提出一个要求,要赵派国君的小弟弟长安君去当人质。太后不同意,于是左师触龙去劝她同意,是为《触龙说赵太后》。
齐国救兵一到,秦国本来就没准备决战,于是退兵。
赵孝成王七年,因为执政的平原君处置失当,秦赵矛盾再次激化,双方在长平对阵。那时候,蔺相如已经处于病退的状态。孝成王派廉颇领兵。
为什么用廉颇对付秦国呢?因为赵奢死了。
廉颇打得怎么样呢?初战不力,深沟高垒,避战。应该说,廉颇是忠臣,他不出战,是避免决战,要保存赵的军事实力。那时候,秦赵的力量对比,比完璧归赵、将相和的时候更悬殊。此时的廉颇已经开始转变自己的倾向,他这次避战,是出于军事考虑:赵军本土作战,补给线比秦军短、安全。
须知,赵国是骑兵厉害,对峙并不符合赵军的作战优势,但决战即使胜了,赵也要元气大伤——正所谓“老将不赌”。
于是,秦对赵行反间计。年轻的赵王一方面听信谗言,另一方面廉颇的联秦派背景也让他不得不怀疑,于是作出了撤换老将军的决定。
赵王撤换廉颇之后,用谁替换他呢?用的恰恰是赵奢的儿子赵括。
长平之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赵国的全部战争精英,45万将士,几代积攒的军事家底,全部毁灭。
秦国因此奠定了取天下的基础,因为诸侯再没有如此强大的军队能与他抗衡了。
秦进围邯郸一年多,廉颇率残兵苦苦支撑,赵国几乎灭亡。平原君带门客毛遂从楚国搬来救兵,信陵君窃符夺魏营,两国来救,加之秦国也已经筋疲力尽,才退兵而回。
秦赵两败俱伤,谁最高兴呢?燕国。
此时,蔺相如已死。他生前一直结好燕国,结果养虎遗患。长平之战后5年,燕对赵发动总攻,赵国相国廉颇反击,消灭了燕国军队,进围燕都。廉颇很想兼并燕国,使赵国的实力达到与秦国抗衡的程度。但秦国趁机又出兵背后,占领了赵国三十七座城池。
结果,赵国灭燕不成,反而丧失大片国土,廉颇的战略已经不合时宜了。
或者可以理解为:因为秦赵力量悬殊,廉颇战略的成功,已经只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了。而赵孝成王没有老爹的手腕,也没有慧眼,更不懂得调和鼎鼐、相互制衡的必要,只好继续由廉颇推行“拆东墙补西墙”的战略。
几年后,廉颇又攻下魏国的城池。
这时,孝成王去世,新君悼襄王一登基,就立即将廉颇免职了。廉颇被逐,逃到魏国寻求庇护。但魏国也不信任他。这时,赵国作战不力,又想召回廉颇,可惜朝廷上已经没有他的人为他说话了。去探视廉颇的人,回去报告称,廉颇前列腺肥大、大小便失禁,已经不能带兵打仗,失去了利用价值。
几年后,无奈的老将军又跳槽到楚国,作军事顾问。
“将相和”之后四十年,一代名将廉颇客死于楚。这四十年间,赵国有机会,有人才,有实力,但终于没有能够阻挡秦国的勃兴与统一步伐。赵国只有军事改革,而秦国却实现了全面改革,这是两国兴亡的根本差距所在。
廉颇死后又数年,赵亡。

——《决策探索》(月刊)2009年第2期(下半月)第56页~第58页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0-11-2 21:58:25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0-11-2 23:49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2-11 11:52
我的战友邱少云

    敌人控制的“三九一”高地,象一颗毒牙,揳入我军的阵地。我们志愿军准备在黄昏时分 ...
“致敬最可爱的人”系列报道[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老兵访谈录(2)]
冒着炮火将邱少云遗体抬下战场——记志愿军战士韩远泉作者:崔师豪(参考消息报社记者)
    距离邱少云牺牲已经68年,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担架连老战士韩远泉回想起当年和战友一起抬着邱少云烈士遗体下战场的情景,仍禁不住泪流满面。

“敌机见人就冲下来扫射”    “我14岁开始当学徒,那时每天只能吃一顿饭,日子太艰难了。1949年解放后我别提多高兴了。”韩远泉说,家乡四川射洪的解放让他意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过上好日子。
    1951年3月韩远泉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坐着“闷罐火车”,一位土生土长的南方小伙被送到了中国最北边的省份——黑龙江省,那是他们集训的地方。“集训时老兵教我们新兵如何打枪、如何进坑道找掩护。我从来没有经历过那么冷的天气,当时有几位和我一样来自四川的老乡都比较动摇,产生了退出的想法。”韩远泉给大家打气说:“我们这点苦和在前线战斗的战士们比起来算不了什么。我们是响应党的号召来参军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在集训了两个月后,韩远泉跟着部队于1951年5月跨过鸭绿江,当时他年仅18岁。背着七八十斤的生活用品、武器弹药,还未正式上战场的韩远泉在路上不断遭受敌军轰炸。“当时我们是步行到朝鲜,走了11个昼夜,背着那么重的行李的同时还要提防敌军的轰炸,确实很艰苦。”
    进入朝鲜战场,为了避开敌军的轰炸,志愿军战士们白天睡觉晚上行军。战士们走到哪里就住到哪里,挖个坑、铺上防雨布就能当床。“行军很累,赶上下雨多的季节,有时一吹响休息号战友们直接躺倒在泥水里睡觉。”
    韩远泉回忆,有一次当战友们饿着肚子、饥肠辘辘地刚烧好水准备煮点野菜吃时,敌机突然飞来狂轰滥炸,“当场就炸死炸伤几人。敌机轰炸一天是常有的事,见人就冲下来扫射,晚上还会扔照明弹、炸弹,到处都是火光”。等一切安顿下来后再吃上饭,韩远泉已经又饿了一天多。
    担架连战士们的主要职责是抢救伤员、运送弹药、照顾坑道内伤员们的起居。“躲在坑道里也不绝对安全,有位17岁的战士在坑道内,直接被美军飞机轰炸产生的冲击波给震死。有时后勤供应跟不上,伤员们没水、没粮、没药。我们只能活活看着战友死去。”韩远泉哽咽地说道。

“一个月用废上千把钢凿”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将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及其纠集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三八线”以南。五次战役过后,1951年6月起战争进行到第二阶段,阵地战变成了志愿军的主要作战形式。在此期间,敌我双方呈现出军事行动与停战谈判同时进行、边打边谈的局面。
    志愿军为坚守阵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1951年9月,在粉碎敌人夏秋季攻势中,修建了大量的坑道工事。经过多月的艰苦劳动,正面战场上构筑了总长200公里的坑道,东西海岸也构筑了大量的坑道工事,韩远泉所在的担架连也贡献出了一份力量。
    “战友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锹,修筑防御工事。我们挖的战壕是用圆木和石料构筑的,非常坚固,普通的枪炮破坏不掉它们。这都是战友们用双手干出来的。”韩远泉说,一个连队一个月常常用废上千把钢凿,十字镐被磨成了锤子一样的铁块。将士们挥舞着铁锹,手破了也顾不上休息,每人的手掌上都结了一层厚厚的血茧。
    1952年9月,朝鲜暴发了40年未遇的大洪灾,河水普遍上涨,洪水冲垮了物资仓库,志愿军后勤集散地三登里一片汪洋。“我们当时的驻地山高沟深,在低洼的地方就连高高的电线杆都沉到了水底,许多战友被洪水冲走,粮食也都泡水了。”韩远泉说,即便粮食泡水战士们也得吃,因为当时许多朝鲜老百姓甚至连粮食都没得吃,战士们就更不敢浪费。
    公路、铁路、桥梁被洪水冲断,路基垮塌,志愿军后勤供应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
    韩远泉回忆:“当时我们连驻在铁原东北的一个山沟里,两天多没有吃东西,连里召开诉苦大会后,组织我们上山拾柴禾,找野菜充饥,甚至连路边马粪里泡涨了的黄豆,都被饿极了的战友扒出来吃了。”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前线的战斗仍在继续。

带着烈士遗体穿越封锁线    在第15军与第38军的接合部——铁原东北约10公里处的391高地,驻扎着南朝鲜军第9师的一个加强连。此地山势险要、工事坚固、易守难攻,是敌军安在志愿军前沿阵地的一个“钉子”。拔掉这个“钉子”不仅可以改善志愿军第15军的防御态势,而且可以对敌军形成威胁。
    1952年10月11日夜,第15军29师87团3营的500余人作为潜伏部队,潜伏在距敌军只有60米的草丛里,邱少云就在其中。从志愿军前沿阵地到391高地,中间有3000米的开阔地,为缩短冲击距离,达成战斗突然性,他们要在草丛中隐蔽潜伏,待战斗打响后迅速抢占391高地。
    潜伏了一夜,战士们多少感到有些寒冷。天色渐亮,12日10时,5名敌军进入潜伏区,与我方交火,我方击毙3名敌军。随后,敌军对我军潜伏区进行轰炸、扫射。弹药将枯草引燃,火焰很快烧到邱少云的身上,点燃了他的衣物,烈火焚身。为了不暴露埋伏的战友们,他忍着剧痛在冻土上手抓脚蹬,任由大火将他吞噬。据邱少云战友回忆,在他身上的大火烧了几个小时才渐渐熄灭,空气中充满了焦糊的气味。
    下午6时左右,在我军炮兵的火力支援下,各突击分队发起冲击。经过30分钟的激烈战斗,攻占了391高地,全歼守敌第9师51团8连及一个火器排,毙伤敌150余名,俘敌23名。
    担架连的连长命令韩远泉、涂正友、姜心根三人上阵地去把牺牲和负伤的战士抬下战场。一行三人走到了距敌军前沿阵地约3米处时,眼前的情景让韩远泉永生难忘。映入眼帘的是一具烧焦了的遗体。遗体下面,是四条长、宽约15公分,深约3公分的土槽。韩远泉说:“这四条土槽是邱少云在全身着火后,在冻土上手抓脚蹬所留下的。他的鞋子被烧没了,衣服和身体被烧得糊在一起,枪支弹药被压在身下,大约是胸口那里。”
    “当时我们还不晓得他的名字,后来经过同他一个部队的战友指认,我们才晓得他叫邱少云。遗体被烧得仅有70厘米左右,邱少云战友讲他身高可是有一米七啊。看到这幅景象,我们几个都禁不住泪流满面,那感觉真是……”说到这里,韩远泉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哭了出来,此时此刻的他,仿佛还是那个68年前在战场上看到战友遗体的19岁战士。
    为了将烈士的遗体转移,韩远泉一行必须穿过敌军的重重封锁线。经过开阔地时,他们三人遇到了猛烈的攻击,地上被炸出一个又一个弹坑,他们低头前进,时不时地跳进弹坑,躲避枪林弹雨。
    此时用担架抬着邱少云烈士的遗体进行转移已不现实,“我们三人就轮流护着战友的遗体匍匐前进,另两人一人拿担架、一人拿弹药”。转移过程中,三人穿越了3000多米的开阔地,韩远泉和涂正友负伤。“我肩部负伤,衣服磨破了,鞋子也被打烂了。后来我从敌人尸体上扒下来一双鞋子穿上。”到达目的地,他们将邱少云烈士的遗体掩埋在了一处长满松林的山坡上。
    “当时牺牲的战友们统一都埋在那里。我们找了两块白布,将邱少云烈士的遗体裹起来。”韩远泉一行人折了一根松树枝,将它和烈士遗体一同埋葬。
    在随后到来的上甘岭战役上,韩远泉所在的连队116人牺牲102人,其余14人全部负伤。此后,第15军29师87团担架连被追加集体二等功一次。韩远泉本人三次负伤,“头、肩、腿这些负伤的地方现在时不时还会痛”。
    如今87岁的韩远泉口齿依旧清楚,思路依然清晰,追忆起往事,胸中热血仍汹涌澎湃。不止韩远泉一人,这些千千万万志愿军老兵们的故事将同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一样,在祖国大地上流传。
——摘自2020年9月8日(第22487期)《参考消息》第11版༺༻༺༻༺༻༺༻༺༻༺༻༺༻༺༻༺༻༺༻༺༻༺༻༺༻༺༻༺༻༺༻
    韩远泉,1933年3月生于四川省射洪县(现射洪市),出身贫农。1951年3月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属部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担架连。1952年在朝鲜战争前线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12月复员回到四川地方工作。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0-11-3 18:35:17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9-3 18:41
黄继光
    一九五二年十月,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 ...
    小学生课外阅读
    “致敬最可爱的人”系列报道[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老兵访谈录(64)]
“再难也要把弹药送到上甘岭”——记志愿军老战士钟发玖作者:谢佼(参考消息报社记者)
    在四川绵竹汉旺镇的一处震损楼房5层,记者见到90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钟发玖。他面容消瘦,牙齿掉了大半,双腿盖着厚厚毯子。虽患有严重的肺心病,但老人说起上甘岭战役,神情一下子振奋起来:“我这辈子最光荣的就是参加志愿军,打跑了美国人!”
    老人珍藏着一本红色的立功证书,上面用中朝两国文字写着:“一三五团高机连班副钟发玖,在一九五二年上甘岭战役进行到最激烈时,他冒着敌人封锁,连续运输八昼夜……”

“战士们三天才吃一块饼干”    钟发玖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是家中幼子。父母本不同意他参军,他瞒着父母偷偷跑到征兵处报名,和黄继光等中江籍战士一起上前线。
    “我家很穷,共产党给我们分了田地,我一定要保卫人民政权,保卫我们自己的革命果实,赶走美帝国主义!”老人初心赤忱。
    在上甘岭战役最紧要关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钟发玖回忆道:“上级在坑道里通知我,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中共党员了。我特别高兴。”
    采访中,老人胸口嗬嗬作响,用力地呼吸着。他回忆起昼夜运输的场景:“敌人的炮弹把整个上甘岭都炸松了,运送弹药和物资特别难,好多战士在运输线上被炸死,有的坑道得不到补给,坑道里的战士三天才能吃到一块饼干。我们心里着急,哪怕再危险也要把弹药和补给送到前线去。”
    突然遭遇超强度的攻击,前线需要弹药的数量非常大。可是,弹药库距离前沿阵地有数公里,敌人动用炮火、炸弹将我方的运输途径层层封锁。志愿军想出了分段运输的方法,每隔一段就挖猫耳洞,藏放弹药,利用炮火间隙向前运送。
    老人回忆,整个上甘岭战役支援前线的运输队伍多达千人,在硝烟炮火中昼夜不停往返奔波,保障作战部队获得充足弹药,一次次打退了敌人猖狂的进攻。
“我们身边活着的‘黄继光’”    后来,钟发玖也加入坑道中的战斗。“敌人不打光炮弹不罢休,我们猫在坑道里,敌人也进了坑道,还把照明的灯打灭,我们摸黑向敌人还击,将他们赶跑!”最后,一起作战的12人仅幸存3人。钟发玖的右肋被子弹打穿,“没时间治,只要能动就要开枪战斗”。
    钟发玖这辈子就如同他在上甘岭战役中的入党誓词一样,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归国后,他所在部队驻扎在河南信阳,在1958年的黄河特大洪灾中,他和战友们与群众并肩抗洪抢险近一个月。
    1960年6月,钟发玖转业到核工业部下属单位,一心扑在铀矿开采工作上。他一辈子处在高度保密、与世隔绝的状态中,不能告诉父母自己在哪儿、所做何事。孩子一岁多生了重病,钟发玖让妻子抱着女儿坐在运木头的卡车驾驶室,他举着吊瓶站在货斗里,赶了一天一夜的路到兰州求治。
    1984年退休后,钟发玖老两口和小女儿在汉旺生活。汶川大地震后,他从未以功臣自居,没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至今仍住在震损加固的旧楼房内。直到2018年底绵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摸底调查时,这位“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老英雄才被发现。老人淡泊名利、永远奉献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绵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黄代松说:“他是我们身边活着的‘黄继光’!”
——摘自2020年11月1日(第22541期)《参考消息》第5版༺༻༺༻༺༻༺༻༺༻༺༻༺༻༺༻༺༻༺༻༺༻༺༻༺༻༺༻༺༻༺༻
    钟发玖,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今年90岁。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高射机枪连副班长;上甘岭战役时,冒着敌人封锁,连续运输八昼夜,荣立二等功;退役后献身核工业,在新的保密战线继续为祖国做贡献,1984年退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0-11-11 00:39:53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0-30 17:25
再见了,亲人!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 ...
拓展阅读
“致敬最可爱的人”系列报道[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老兵访谈录(71)]
铭记,是最好的致敬——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系列报道结束语作者:参考消息报社记者曹智、陶德言、张非非、孙仁斌
    碧云黄叶,秋色连波。
    辽宁,丹东。金黄的银杏叶铺满街巷,静默的英华山草木萧疏,这个深秋即将过去。再度站在鸭绿江断桥旁,看深绿色的洪水汩汩奔流,不禁让人心潮起伏。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已经不知多少次,这首歌在耳畔回响;已经不知多少次,被那气壮山河的历史和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勇毅感染得豪情满怀;已经不知多少次,被这组报道中的老兵、烈士、家属、各界群众,以及读者的强烈共鸣,感动得热泪盈眶……
    《参考消息》持续两个月的“致敬最可爱的人——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老兵访谈录”系列报道今天告一段落。回首半年多来的采访报道,有过泪水、有过感动、有过愤慨、有过激昂。只有亲历过战争的人,才知道血色里的和平有多珍贵;只有与死神抗争过的人,才懂得平安的生活有多幸福;只有采访过、聆听过、阅读过这些老兵和他们故事的人才明白:铭记,是对这些“最可爱的人”最好的致敬。

记录:为老兵刻像,为历史存照    “谢谢发来的稿件,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老人家已于10月9日去世了。”国庆节后,当记者将采访93岁的志愿军老战士关云庆的报道转发给他的同事和后人时,收到了这个令人悲痛的消息。
    今年夏天我们去老人家里采访时,他很高兴,特意在小区门口等候,老人把屋子打扫得很干净,还特意为我们买来了冰镇饮料。采访中,他让记者喝饮料,自己喝冰镇啤酒,身体很硬朗。
    1950年12月,关云庆新婚不久,就把妻子托付给家人,奔赴朝鲜战场。在朝鲜,他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讲来惊心动魄。采访结束时,老人拉着记者的手,送了我们很远:“我最喜欢看的报纸就是《参考消息》,里面有很多国际新闻,也有外国人怎么看咱中国的新闻,我的事迹能登在《参考消息》上,我很高兴!”
    老人的报道10月6日在《参考消息》刊发,他在10月9日离开了这个世界。“你的文字是最好的纪念,谢谢你。”亲友在微信中这样回复记者。收到信息,记者心情沉痛。难过的是,几个月前还身体硬朗的老英雄溘然长逝,同时,也为我们的报道能在老人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让更多人了解他的事迹,感到些许的慰藉。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相关报道,从策划到采访再到最后刊发,持续了大半年的时间。几乎每一天,我们都被这些老战士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着、鼓舞着。这段经历,在我们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刻下深深的印痕。我们也用笔和镜头为这群“最可爱的人”描摹出生动感人的影像。
    “这是在辽沈战役中立的三等功,这是在平津战役、海南岛战役中分别立的二等功,这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的一等功……”96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孙景坤,身体虚弱,说话吃力,老人把一件挂满军功章的褪色绿军装挂在床头,经常摩挲着这件旧军装,回想当年的金戈铁马。
    战场上英勇杀敌,归田后造福乡里,孙景坤的事迹在《参考消息》刊发后不久,老人被评为“时代楷模”,成为全社会学习和致敬的榜样。
    “当年村里10个年轻人一起参军入伍,回乡的只有3个。和牺牲的战友比,我做这点事算得了啥?我活着,是替战友们活,我要把他们想干却来不及干的工作干好,才对得起他们。”这,是老兵虚弱的身体里发出的生命强音。
    报道刊发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这才是真正的历史,他们的事迹无论多久都在熠熠生辉!”“是他们为所有中国人赢得了大国的尊严,致敬老兵!”“胜利伟大,但来之不易!致敬老一辈革命英雄们!”
    战火硝烟虽然远去,但战士们的英勇牺牲,我们从未忘记,也不应忘记。“最可爱的人”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他们不曾远离,他们永远是值得我们铭记的英雄。

守护:让烈士安息,让丰碑永存    清明节前,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一间会议室里,我们采访了工作人员王春婕。这位在陵园工作了17年的员工,提起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数度落泪。
    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7师21团1营3连排长的王守正,在朝鲜淤木里壮烈牺牲。经过多年寻找,陵园工作人员最终在江苏宿迁找到了王守正的女儿王先侠。当年,61岁的王先侠来到陵园祭拜父亲,她在父亲坟前长跪不起:“父亲,我整整找了你57年,经常在梦里和你见面。今天,我给你磕57个头,我想告诉你,这些年,我有多想你……”
    讲到这里,王春婕哽咽了。朝鲜战场上有多少血与火,后方就有多少家庭的爱和泪。
    一上午的长谈中,她讲述了为英雄守墓、到各地寻访烈士遗物、联系烈士家属的故事,也讲述了这些年来,许多普通群众从全国各地赶到陵园,瞻仰烈士墓碑,为烈士献花的故事。
    每年清明节,总会有一对父子,带着一大捧鲜花,在每位烈士墓碑前把鲜花插进土里。“清明节前后沈阳天气还很冷,有时土还是冻的,他们就带一只铁签子,在冻土上扎出一个洞,把花埋好,非常认真。”
    每年大年三十晚上,陵园按正常上班时间已经休息,但工作人员会特意为一些来献花的群众“留门”,等他们把花献完才正式放假……
    今年的采访中,我们多次到访位于辽宁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这座始建于1953年的纪念馆经过搬迁改造,如今坐落在鸭绿江畔的英华山上,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想望,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
    “这是美军轰炸机轰炸丹东市的景象,”青年讲解员高真真指着馆内一组黑白照片说,“我爷爷当时18岁,在丹东市三马路的商铺做学徒,他侥幸躲过飞机轰炸。他回忆说,当时地下被炸出一个很深的大坑,鲜血把坑里的积水都染红了。”
    长大后,高真真成为抗美援朝纪念馆一名讲解员,她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到讲解工作中,经常查资料、自学抗美援朝历史。“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了解志愿军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作出的巨大贡献。”
    抗美援朝纪念馆馆长刘琤媛说:“志愿军战士们在战争年代奋不顾身,英勇杀敌。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应该被永远传颂和传承下去。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守护好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造的精神丰碑,铭记他们为保家卫国所付出的点点滴滴。”

寻亲:爱心大接力,助亲人“团聚”    9月28日,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回到祖国,由于这些遗骸没有姓名,他们的家人甚至并不知道烈士们已经魂归祖国。2019年,通过归国烈士遗骸遗物中发现的24枚印章,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多家媒体发起“寻找英雄”大型行动,为这些英烈寻找亲人,并最终通过脱氧核糖核酸(DNA)比对,确定了6名烈士和亲属的关系。
    这些年来,从国家有关部委到陵园、媒体,再到民间志愿者团体,帮烈士寻亲、送烈士回家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
    从2008年开始,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和《沈阳日报》等当地媒体联合发起了“期待重逢·寻找烈士亲人”活动。在国内众多媒体的接力传播下,许多烈士的亲属与报社和陵园取得联系。这些亲属从全国各地奔赴沈阳,为烈士扫墓。
    《沈阳日报》编委兼经济部主任伏贵明是当年活动的发起人之一。他回忆说,当年的活动曾帮53位抗美援朝烈士找到亲属。“当时组织了50多家媒体联动,给民政局打电话,到各地去实地探访,也有许多读者打电话来,一点一点地去推进这个工作。这个过程也是我们接近英雄、了解英雄的过程。他们给我们传递的是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这种力量,也是一种家国情怀。”
    丹东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和《丹东日报》也曾共同发起过为烈士寻亲的活动。陵园管理所所长孙大力忘不了烈士李方荣的家属前来寻亲的那一幕。
    “哥,这么多年,终于找到你了。”河南省宜阳县柳泉镇方沟村村民、76岁的李跃卿到丹东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探访大哥陵墓时泪水涟涟,他一边哭一边用颤抖的双手将祭品摆在墓碑前,弟弟李汉卿也早已泣不成声。
    兄弟俩完成了母亲临终前的遗愿:找到大哥李方荣,尽管他已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1951年,年仅17岁的李方荣报名参军,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母亲临终前,仍念念不忘叮嘱李跃卿兄弟俩:“一定要打听到你大哥的下落,给我一个交代。”
    多年后,在孙大力等人的帮助下,兄弟二人终于来到大哥坟前。李跃卿将野菊花放在哥哥墓碑上,李汉卿把随身带来的一个红布包慢慢打开,绕墓碑一周,把从家乡背来的黄土缓缓撒在哥哥墓碑旁,又用双手在地上挖出一捧黑土,包好,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
    “哥啊,跟我们回家!”两个头发斑白的老人擦擦泪眼,相互搀扶着走过一排排烈士的墓碑……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场爱心接力远远没有结束,烈士们用生命和鲜血保卫这个国家,我们就要用爱心和行动来守护好烈士,帮他们找到家人!”59岁的河北志愿者张红琢感慨地说。多年来,他义务为多名烈士寻找到亲人。

纪念:祖国永不忘,精神永传承    从丹东市区向东10多公里,就是明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虎山长城。这里,与朝鲜一江之隔。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用忠诚和热血筑成一道血肉长城,守卫了新生的共和国,守卫了公理正义,守卫了世界和平。
    70年来,追思从未远离,那些为了祖国、正义与和平捐躯赴国难的英雄们,始终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齐心团结紧,筑起新长城,守卫好壮丽河山,建设好幸福家园。
    那些保家卫国的将士们,祖国没有忘记。2020年10月23日上午,各界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共和国最高规格的纪念。“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这是万众瞩目的时刻,亿万人民共同回望那撼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激荡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只有祖国强大了,别人才不敢随便欺负咱。我希望,未来咱们的国防更强大,军队更强大,保卫好国家和人民。”生于1931年的志愿军老战士王竭说出对未来的期待。
    那些反抗侵略的将士们,人民没有忘记。“敬爱的老政委马顺天,我是你的老兵王凤和,我今天特地来看望你,现在国家强大了,老百姓也过上了好日子,再也没有人敢来欺负咱。可惜这一切你看不到了,只要我还能动,每年我都会来看你……”96岁的志愿军老战士王凤和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马顺天烈士墓前久久伫立,缓缓举起右手,向老政委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王凤和,伤痕累累、战功赫赫。采访中,老人对自己的功绩谈得不多,更多的时间,他都在回忆和怀念自己的战友:“我自己的事迹没什么,牺牲的战友们才更值得被纪念。”
    “铭记,是最好的致敬。我们一直在寻访抗美援朝老战士,把他们的事迹编写进杂志里,传承抗美援朝精神。我们也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些最可爱的人为新中国作出的牺牲和贡献。”丹东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会秘书长陈晨说。

——摘自2020年11月7日(第22547期)《参考消息》第5版

无用书生 发表于 2020-11-16 11:57:55

你的许多帖子放进了回帖回收站,大约是2017年的帖子,是你删除的吗?我没有删过呀?!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0-11-19 20:14:51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0-11-19 20:16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2-12 12:18
忆铁人

    一九六五年秋,我搬到铁人房中去住。他已经担任了钻井指挥部的副指挥,但是仍旧象在井队工作 ...
    拓展阅读
海外大庆人书写“铁人”新篇章作者:参考消息报社记者管建涛、杨喆、侯鸣
    2020年11月15日是“铁人”王进喜逝世50周年纪念日。“把井打到国外去”,是王进喜曾经的心愿。自1998年开始,一批批大庆石油人走出国门,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攻坚克难,书写了海外大庆精神、大庆人的新篇章。

不能砸了“铁人队”招牌    “铁人”王进喜是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第3任队长。
    现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东分公司经理的“第三代铁人”李新民曾是1205钻井队第18任队长。
    2006年,印有“DQ1205”的旗帜飘扬在苏丹的油田里,李新民成为第一批走出国门的“1205人”。
    回忆当时的情景,李新民说:“当铁人的红旗交到手上时,我们不仅要面对国内的钻井任务,也要参与国际竞争。”
    尽管做了很多准备,但李新民仍没想到,初到海外的一次意外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2006年3月7日,设备到港,但由于在海上运输时遭遇风暴,很多设备进水。到井场调试时,李新民最担心的事发生了——两台柴油发动机无法工作,只剩一台发动机正常工作,这意味着无法开钻。
    “当时距离合同规定开钻时间只有14天,甲方认为我们肯定不能如期开钻,要求我们撤离井场,准备好再回来。”李新民回忆说。
    “铁人队”走出国门,第一站井架子都没立起来就要被赶走?李新民下定决心,不能砸了“铁人队”的招牌。随后几天,李新民找来一台柴油机,一手拿着图纸,一手拿着电话和国内专家沟通,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终于和队员一起改装成功。
    就这样,坚守着“铁人”的信念,DQ1205钻井队第一口井成功了。李新民和队员们把1205钻井队的旗帜插在井架上。1205钻井队出国打井的梦,圆了!
    立足海外,关键要靠技术。李新民骄傲地说:“苏丹3/7区第一口水平井就是我们2007年打的!”相对于垂直井,水平井技术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当时这口井是普通垂直井产量的6倍。第二年,这口井被当地评为“功勋井”。中国工人的技术得到了当地肯定,队伍也因此参与到当地技术标准制定中。
    “走出国门还要有过硬的作风和实力,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才能在同场竞技中赢得一席之地。”李新民说,2006年至今,1205钻井队出国14年,没有因为人为误操作造成事故。

穿着防弹衣钻探石油    在海外工作,常常要面对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许多海外大庆石油人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他们在外攻坚克难的“法宝”
    伊拉克夏季最高气温达50摄氏度以上,作业环境恶劣。室外修井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稍不注意,碰到铁架子,皮肤就容易被烫出血泡。在伊拉克鲁迈拉修井项目部,夏天许多队员把毛巾缠在头上当帽子,不停地往头上浇水,用以抵挡烈日。
    “伊拉克一些地区安全形势不好,我们常常面临很大安全风险。”今年9月刚回国的大庆钻探工程公司艾哈代布项目管理部经理杨兆龙说。驻地筑起高墙,日常出门都需要乘坐防弹车,穿防弹衣,情况最严重的时候,食物全部用吊车从外面转运进来。
    “塔木察格苦,一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接着补”。这是大庆油田员工在蒙古国塔木察格油田的切身感受。初来乍到,面对塔木察格人迹罕至的莽莽草原、零下40多摄氏度的极端气温和时常来袭的七八级大风,大庆石油人仿佛来到60年代大庆石油大会战现场。
    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庆石油人针对塔木察格油田地质条件差、油藏分布零散、开采难度大、单井产量低的特点,从原油生产到装车外运,再到原油销售,探索产、运、销一体化运作,实现了塔木察格油田低成本有效开发。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忘我拼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科学求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等,无一不是我们在海外时刻谨记和践行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李伟忠说。

在海外经历“战疫大考”    “等你回来了,儿子都能给你开门了!”这是大庆油田苏丹项目钻井工人杨剑的妻子杨秀常对他说的一句玩笑话。2019年9月,杨剑的孩子出生了,仅3天后,杨剑便返回国外的工作岗位。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正常倒班停止,杨剑10个月没能回家,杨秀便不时和他开起玩笑。
    面对疫情,许多大庆石油人在海外“战疫”中锤炼自我,收获成长。
    现任1205钻井队党支部书记段永坚不久前刚从伊拉克艾哈代布项目回国。作为原修井队平台经理,疫情期间,他经历一场“大考”。
    “6月份最紧张的时候,有4名外籍雇员感染新冠肺炎,防疫形势严峻。”段永坚说,关键时候,一名名队员站出来,主动请缨承担一线防控工作。
    “最难的是在门口进行登记测温工作,需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那时候当地室外气温常常50多摄氏度,没有一定毅力坚持不下来。”段永坚说。在这样的条件下,队伍守住了安全底线,保障了油井正常运转。
    对于53岁的杨兆龙来说,疫情让他在海外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由于突发疫情,杨兆龙无法回国轮班。时常通过视频与家人聊天的杨兆龙发现,自己已经好久没在视频里看到父亲的身影了。每次问起家人,家人都会告诉他父亲在忙。其实,杨兆龙的父亲已经在两个月前去世了。
    “最后在我的再三追问下,家人才告诉我。家人们怕影响我在海外工作,一直不愿意告诉我。”杨兆龙说,他每次想起这件事,都对父亲和家人怀有深深的愧疚。
    杨兆龙已在海外工作14年了,从印度尼西亚到伊拉克,一路走来,他见证了大庆油田国际业务发展壮大,也见证着中国石油人在海外奋斗的历程。不仅杨兆龙,不家不少海外大庆人错过了与家人的节日团聚。
    杨兆龙说:“虽然人在海外,但得到了国内很多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让我们渡过了难关。”每次遇到困难,支撑着所有人勇往直前的底气,就是永远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

——摘自2020年11月17日(第22557期)《参考消息》第11版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0-11-19 20:19:13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2-12 12:18
忆铁人

    一九六五年秋,我搬到铁人房中去住。他已经担任了钻井指挥部的副指挥,但是仍旧象在井队工作 ...
    拓展阅读
从东北荒原走向世界作者:参考消息报社记者管建涛、杨喆、侯鸣
    在王进喜逝世50年后,大庆油田不仅“把井打到国外去”,海外“朋友圈”扩展到伊拉克、沙特、苏丹、蒙古国等5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油田开发、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石油装备、生产保障等五大业务,还在“东道国”积极履行增加就业机会、提升石油人才技能等社会责任,积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    今年7月2日,正值海外一些地区疫情汹涌之时,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力神泵业有限公司伊拉克哈法亚项目部却是一片忙碌景象。项目部正仔细研究新中标的合同,这份数千万美元的合同使力神泵业有限公司一跃成为伊拉克哈法亚油田最大电泵机组服务供应商。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从‘单兵作战’到‘集团作战’,20多年来,大庆油田国际业务实现了从单项工程技术服务到油田综合一体化服务的跨越式发展。”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开发部副主任周杰说。
    近年来,大庆油田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实现海外市场跨越发展。2019年,大庆油田海外权益产量达到910万吨,同比增长47.5%。
    大庆油田正在走向世界舞台。
    ——2005年获得蒙古国三个区块的74.3%权益,首次进入国际油田勘探开发市场;
    ——2008年,大庆油田在中东地区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16年,获得中东项目22.5%权益,海外权益产量保持增长,助力大庆油田油气当量稳定在4000万吨以上。
    目前,大庆油田海外业务已进入中东、中亚、亚太、非洲和美洲等五大区域。“在近几年油气行业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大庆油田实现经营业绩逆势增长,连续两年国际市场收入突破百亿元规模。”大庆油田有限现任公司市场开发部国际市场开发科科长董志林说。

用技术和服务赢得市场    对于海外创业的艰辛,大庆油田井下作业分公司伊拉克鲁迈拉修井项目部副经理王磊深有体会。
    “2001年这个项目部成立,初到海外,我们还是信心满满,但由于对海外市场比较陌生,经验缺乏,遇到不少困难。”王磊说。
    项目部“初出茅庐”,有工作队因不符合国际标准被甲方叫停。项目部成员就找来一堆资料研究学习,慢慢掌握了国际通行的管理办法,逐步走上正轨。
    如今,这一项目部已连续两年在甲方年度设备评比中取得综合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并从适应国际标准和合同要求出发,逐步建立了全套英文版的安全管理体系,覆盖全部生产活动范围。
    在海外打拼,大庆石油人一直坚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精进技术水平。与许多开采多年的油田一样,近年蒙古国塔木察格油田储量动用难度越来越大。中国石油大庆塔木察格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深化油藏地质认识,优化开发方案部署,大胆创新找油思路。
    2019年,中国石油大庆塔木察格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通过探索应用“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方式,使一口水平井经过体积压裂后获得了日产油106吨的高产效果,目前该井已累计产油超过1.5万吨。
    国际市场上,拼的不仅是先进技术,还有优质服务。
    在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力神泵业有限公司,一个个潜油电泵产品被摆放在测试区,待测试完成后就可以投入生产。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的潜油电泵等产品目前覆盖苏丹、乍得、伊拉克、印度尼西亚等7个海外市场,公司海外收入连续十年占公司总收入的70%左右。

与“东道国”互利共赢    走出去的大庆油田,在不断成长的同时也积极履行企业社会现任,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
    “在海外,一个个项目对当地带来的最直观影响便是促进就业。”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开发部考评管理科科长李庆顺说,按照国际惯例,大庆油田海外项目雇佣的当地雇员一直多于中方人员,2019年高峰期,大庆油田外籍雇员达到4765人。
    不仅推动就业,大庆油田还为“东道国”培养了一大批石油工业专业人才。董志林介绍,大庆油田出资,帮助蒙古国一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石油专业。该校选派10名教师送往大庆进行石油专业培训,培训结束合格后回到学校开设专业班,截至今年11月,已培养石油专业毕业生240人。
    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利时机,隶属于大庆油田的中国石油集团电能有限公司不断开拓电力工程技术服务市场,拓展国际燃气燃煤发电机组建设、检修和运维服务市场,先后为“一带一路”沿线8个国家超过1000万民众提供电力服务,增进当地民众福祉。
    “近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整体技术实力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中上水平,但是与国际一流公司相比,还有差距。”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东分公司经理李新民说。面对未来,大庆油田正在努力创建一个世界一流、绿色可持续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强企。

——摘自2020年11月17日(第22557期)《参考消息》第11版
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课本插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