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6、7、80后怀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怀旧
楼主: 无用书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课本插图6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7-12-25 11:01:12 | 只看该作者
凡卡


    九岁的凡卡·茹科夫三个月前给送到鞋匠阿里亚希涅那儿做学徒。圣诞节前夜,他没躺下睡觉。他等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堂做礼拜去了,就从老板的立柜里拿出一小瓶墨水,一支笔尖生了锈的钢笔,摩平一张揉皱了的白纸,写起信来。
    在写第一个字以前,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神像两边是两排架子,架子上摆满了楦头。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边,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
    “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他写道,“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了。”
    凡卡朝黑糊糊的窗户看看,玻璃窗上映出蜡烛的模糊的影子;他想象着他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好象爷爷就在眼前。——爷爷是日发略维夫老爷家里的守夜人。他是个非常有趣的瘦小的老头儿,六十五岁,老是笑眯眯地眨着眼睛。白天,他总是在大厨房里睡觉。到晚上,他就穿上宽大的羊皮袄,敲着梆子,在别墅的周围走来走去。老母狗卡希旦卡和公狗泥鳅低着头跟在他后头。泥鳅是一条非常听话非常讨人喜欢的狗。它身子是黑的,象黄鼠狼那样长长的,所以叫它泥鳅。
    现在,爷爷一定站在大门口,眯缝着眼睛看那乡村教堂的红亮的窗户;他一定在跺着穿着高筒毡靴的脚,他的梆子挂在腰带上,他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
    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我会替您搓烟叶,”他继续写道,“我会为您祷告上帝;要是我做错了事,您就结结实实地打我一顿好了。要是您怕我找不着活儿,我可以去求那位管家的,看在上帝面上,让我擦皮鞋;要不,我去求菲吉卡答应我帮他放羊。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等我长大了,我会照应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
    “讲到莫斯科,这是个大城市,房子全是老爷们的,有很多马,没有羊,狗一点儿也不凶。圣诞节,这里的小孩子并不举着星星灯走来走去,教堂里的唱诗台不准人随便上去唱诗。有一回,我在一家铺子的橱窗里看见跟钓竿钓丝一块出卖的钓钩,能钓各种各样的鱼,很贵。有一种甚至钓得起一普特重的大鲇鱼呢。我还看见有些铺子卖各种枪,跟我们老板的枪一样,我想一杆枪要卖一百个卢布吧。肉店里有山鹬啊,鹧鸪啊,野兔啊……可是那些东西哪儿打来的,店里的伙计不肯说。
    “亲爱的爷爷,老爷在圣诞树上挂上糖果的时候,请您摘一颗金胡桃,藏在我的绿匣子里头。”
    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他想起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多么快乐的日子呀!冻了的山林喳喳地响,爷爷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着吭吭地咳……要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缰的小凡卡逗笑一会儿……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等着看哪一棵该死。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爷爷不由得叫起来,“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
    爷爷把砍下来的树拖回老爷家里,大家就动手打扮那棵树。
    “快来吧,亲爱的爷爷,”凡卡接着写道,“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可怜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这儿的人都打我,我饿得要命,又孤零零的,难受得没法说。我老是哭。有一天,老板拿楦头打我的脑袋,我昏倒了,好容易才醒过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我问候阿辽娜,问候独眼的艾果尔,问候马车夫。别让旁人拿我的小风琴。您的孙子伊凡·茹科夫。亲爱的爷爷,来吧!”
    凡卡把那张写满字的纸折成四折,装进一个信封里,那个信封是前一天晚上花一个戈比买的。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
    “乡下    爷爷收”
    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
    “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前一天晚上他问过肉店的伙计,伙计告诉他,信应该丢在邮筒里,从那儿用邮车分送到各地去。邮车上还套着三匹马,响着铃铛,坐着醉醺醺的邮差。凡卡跑到第一个邮筒那儿,把他那宝贵的信塞了进去。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十册第76页~第80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6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17-12-25 11:12:04 | 只看该作者
小抄写员


    叙利奥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十二岁,是个黑头发、皮肤白净的男孩子。他的父亲是铁路上的职员,还有好几个比叙利奥小的儿女,一家人过着清苦的生活,但是钱还是不够用。父亲不因为孩子多觉得累赘,一味爱着他们。他更喜爱叙利奥,只是对他的功课却一点也不放松。他希望儿子早点毕业,找个比较好的工作,来补贴一家人的生活。
    父亲年纪大了,因为一向辛苦,脸上看起来更老。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他肩膀上。他白天在铁路上工作,又从别处接了文件来抄写。每夜趴在桌子上要写到很晚才睡。最近,有个杂志社托他写给定户寄杂志的签条,要用很大的正楷字写,每五百张签条给六角钱。这工作很辛苦,老人常常在吃饭的时候向家里人叫苦:“我的眼睛似乎坏起来了。这个夜工,会缩短我的寿命呢!”
    有一天,叙利奥向父亲说:“爸爸,我来替您写吧。我能写得和您一样好呢!”
    但是父亲无论如何不答应:“不要。你应该用你的功。功课是你的大事情,就是一个钟头,我也不愿意占用你的时间。”
    叙利奥知道父亲的脾气,他不再请求,只暗自在想办法。每天晚上,他到半夜才听见父亲停止工作,回到卧室去。有好几次,十二点钟一敲过,立刻听到椅子向后拖的声音,接着就是父亲轻轻地回到卧室去的脚步声。
    一天晚上,叙利奥等父亲去睡了以后,下床悄悄穿好衣服,轻轻地走进父亲写字的房间,把炼油灯点着。桌子上放着空白的签条和杂志定户的名册。叙利奥就仿照父亲的笔迹写起来,心里又欢喜,又有些害怕。写了一会儿,签条渐渐多了,他放下笔,搓搓手,提提精神再写。他一面微笑着写下去,一面又侧着耳朵听有没有动静,只怕被父亲起来看见。他写到一百六十张,算起来值两角钱了,方才停手,把笔放在原处。熄了灯,蹑手蹑脚地回到床上去睡。
    第二天吃午饭的时候,父亲很高兴,拍拍叙利奥的肩膀说:“哎,叙利奥!你爸爸还真是没有老哩!昨天晚上三个钟头的工作比平常多做了三分之一。我的手还很灵便,眼睛也还没有花。”
    原来父亲一点儿没有觉察。每天晚上,他只是机械地照着名册抄写,十二点钟一敲就放下笔,早晨起来把签条数一数就算了。
    叙利奥虽然不说什么,心里很快活。他想:“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写,还以为自己没有老呢。好!就这样做下去吧!”
    每天晚上到了十二点钟,叙利奥就起来工作。这样过了好几天,父亲仍旧没有发觉。只有一次,父亲在吃饭的时候说:“真是奇怪!近来灯油突然费得多了。”叙利奥听了暗笑,幸而父亲没再说别的。此后,他仍旧每夜起来抄写。
    叙利奥因为每夜睡眠不足,早上起来觉得疲倦,晚上复习功课的时候要打瞌睡。一天晚上,叙利奥做功课,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喂,用心,用心!做你的功课!”父亲拍着手叫他。叙利奥睁开眼睛,继续复习。可是第二个晚上,第三个晚上,又同样打盹儿,而且情形越来越不好,不是趴在书上睡着了,就是早上起得很迟。复习功课的时候,总是带着疲倦的样子,好象对功课厌倦了似的。父亲看到这种情形,屡次提醒他,最后甚至动怒了,虽然他是一向不责骂孩子的。
    一天早上,父亲对他说:“叙利奥!你怎么啦?你和从前相比,不是变了个样子吗?注意呀!一家人的希望都在你身上呢,你知道吗?”
    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他想:“是的,这样的事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止不可。”
    可是这一天吃晚饭的时候,父亲很高兴地说:“这个月比前个月多挣了六元四角钱呢!”他从抽屉里拿出一袋糖果来,说是买来庆贺一下的。孩子们都很高兴。叙利奥也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功,夜里仍旧工作吧!”父亲接着说:“多挣六元四角钱虽然很好,只是这个孩子——”说到这里指着叙利奥,“他实在使我伤心!”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这样过了两个月,父亲仍旧责骂他,对他的脸色更加可怕起来。有一天,父亲到学校去找老师,问叙利奥的情况。老师说:“他的成绩还好,因为他是很聪明的。但是不及以前用心了,每天总是打呵欠,好象总想睡觉,心不能全神贯注地放在功课上。”
    晚上,父亲把叙利奥叫到身边,态度比平常更严厉地对他说:“叙利奥!你知道我为了养活一家人,怎样地辛苦工作。你不知道吗?我为了你们,是拿命在拼呢!你竟什么都不想,也不管你父母兄弟怎样!”
    “啊,不是这样!您不要这样说,爸爸!”叙利奥含着眼泪叫着说。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喉咙口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又过了两个月,叙利奥继续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亲见了儿子,仍旧动怒。最伤心的是父亲对儿子渐渐冷淡了。他好象认为这孩子太不听话,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了,于是不跟他多说话,甚至不愿看见他。叙利奥看到这样子,伤心得了不得。疲劳加上伤心,他的身体越来越弱,脸色越来越苍白,学习似乎更不用功了。他自己也知道,夜晚的工作非停止不可。每天晚上上床的时候,他常常对自己说:“从今夜起,真的不再半夜起来了。”可是一到十二点钟,这个决心不知不觉忽然放松了,好象睡着不起来,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于是他忍不住仍旧爬起来。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母亲觉得叙利奥的脸色比平常更坏了。她说:“叙利奥!你不舒服吗?”说着又对她丈夫说:“叙利奥不知怎么了,你看看他脸色发青呢!——叙利奥!你怎么啦?”
    父亲瞟了叙利奥一眼,说:“即使有病,也是他自作自受。以前用功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
    “这不是因为他有病的缘故吗?”母亲说。
    “我早已不管他了!”父亲接着母亲的话说。
    叙利奥听了心里象刀割一样。父亲竟不管他了!就是这个过去连他咳嗽一声都要担心得了不得的父亲。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我全说出来吧,不再瞒您了。只要您仍旧爱我,无论怎样,我一定象从前一样地用功。啊,这一次我真下了决心了!”
    叙利奥的决心仍旧没有用。习惯的力量使他半夜又起来了。下床点着了灯,看见桌上的空白纸条,忍不住又拿起笔开始写了。忽然手一动,把一本书碰落在地上。叙利奥吓得坐也坐不稳了。他侧着耳朵,屏住了呼吸静听,听不见什么响声,一家人都睡得好好的。他这才放了心,接着工作。
    不知什么时候,父亲已经站在他的背后了。他那白发苍苍的头俯在叙利奥的黑头发的小脑袋上面,看着那钢笔尖在动。过去的一切事情,父亲全都明白了。他胸中充满了无限的懊悔和慈爱,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叙利奥忽然觉得有人用两只发抖的手抱住了他的头,不觉“呀”地叫了起来。等他听出是父亲的啜泣声,他叫着说:“爸爸!原谅我!原谅我!”
    父亲忍住眼泪,吻着儿子的脸说:“倒是要你原谅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我真对不起你,快来!”说着他抱起儿子,赶到母亲的床前,把儿子放到母亲的怀里。
    “快亲亲这好儿子吧!可怜,为了维持一家的生活,他四个月来竟没有睡过一次整夜觉,我还那样地责骂他!……”
    母亲抱住儿子,几乎说不出话来:“好宝贝,快去睡吧!”
    叙利奥疲劳到极点了。几个月来,到今天他才好好地睡一觉,做梦也做得快活。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忽然发现床沿上靠近自己胸口的地方,横着父亲白发苍苍的头。原来父亲夜里就这样把头贴近了儿子的胸口,还睡得正熟哩。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十册第81页~第88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6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17-12-25 11:13:56 | 只看该作者
短文


  从前我每作一篇文,都要先找别人的文章来参考,自己不动脑子,作文简直是七拼八凑。老师在我作文后面批着:“不真实,要用自己的话写。”此后,我就试着用自己的话来写真实的事,作文果然有了进步。
  现在,我总结出了几条经验:一、作文切不可乱抄参考资料,而要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感受;二、平时要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多看看,多想想;三、文章写完后要多修改,一次不够,两次……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十册第91页~第92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6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17-12-25 11:26:39 | 只看该作者
古诗三首



作者:[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

  白话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建功立业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塞下曲
作者:[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

  白话译文: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出塞
作者:[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

  白话译文: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十册第93页~第94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6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17-12-26 11:46:42 | 只看该作者
冬晚


    在那北方的古旧的大城里,冬天自有它的威严。几个人从茶店中出来,立刻拉起衣领。时间才十点钟,已经路静人稀了。
    风虽然稍稍小了些,寒冷却好象更甚了。冰冻的路面反映着点点灯光,踏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声音。
    “我们回去吧。”
    两个向南去了,我们三个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我们只得叫车子。原以为路是冷静的,谁知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冲来了。车夫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待把地名说出,他们就讨价,没等我们还,他们就把价钱一直减下去。“一毛钱。”“四十枚。”“三十六枚。”“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说就是三十枚,要三辆。那第一个开口的立刻嚷着是他先讲好的,另外两个也争着附和。这样说定了,我就走近第一个车夫。虽然衣领遮蔽了我半部的脸,我的眼睛还能     清楚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把车把放下了,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您请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他,也没有移动我的脚。
    他好象知道了,就朝我说:“您放心,准保没错儿,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啦,拉了二年半的车。”这显然是不确实的,看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去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我说。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大概由于过度的寒冷,他的声音有些发抖。
    在阴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那瘦小的脸。他的身子又显得那么单薄,象是还害着病的样子。“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话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冲到我面前,可是我并不就上去,我从衣     袋内掏出一些钱,给了那个失望的车夫。“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子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我加上解释。
    “我二十八啦!我的年纪一点儿也不小,我的家里人都看我不小,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我拿你的钱?我是卖力气赚钱的!”他说完,什么也不顾,径自掉头去了。
    我站在那里,象呆了一样。我的两个友人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我一个人还站在那里。我觉得十分孤独,我觉得我只是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我一点也不懂得别人,别人也许也不懂得我。他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我错了吗?握着铜元伸在冷空里的手觉得有些僵了,我只得缩回来。
    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冷的冬夜,在那严酷而怀恨的眼光里。
    我坐上了车,一任他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十册第100页~第102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6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17-12-26 11:52:00 | 只看该作者
短文


    许多人在童年时代都经常爱问:“为什么?”天上的星为什么不掉下来?地上的水为什么不往高处流?人为什么会生病?植物为什么会开花?收音机为什么会唱歌?……真是问不完的“为什么”。
    大发明家爱迪生也是这样。别人认为自然而然的东西,他总要问个“为什么”。邻居把他看成怪人,老师说他是个爱“捣乱”的孩子,但是他一直没丢掉好问“为什么”的习惯。为了找到“为什么”的答案,他不断实验,后来成为有一千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
    有的同学不爱动脑筋,让他提问题,他提不出来,怎么办呢?这就要自觉地锻炼,学会提问题。
    问题提出来了,自己先想一想,该怎样解决。自己解决不了,再向别人请教。别人帮助解决了,还要想清楚,人家是怎样解决的,我懂得了什么。
    看书也是这样。我们读一篇文章,懂得它的主要内容了,就要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打算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为什么有的地方说得那样详细,说得对不对,等等。如果这样想了,你就对文章的意思懂得更深刻,更透彻,会变得更聪明。不爱动脑筋的人是得不到什么学问的。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十册第110页~第111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6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17-12-26 11:55:05 | 只看该作者
鹌鹑

    我给你们讲个故事,是我亲身经历的,那时候我才十岁。
    那是个夏天,我跟父亲住在一个田庄里。田庄周围好几里都是草原。附近没有树林子也没有河,只有一些不深的长满了灌木的地沟,象绿色的长蛇一样分割平坦的草原。
    我父亲是个打猎迷。只要家务不忙,天气又好,他就拿起猎枪,背上独袋,唤来他那只老猎狗,出去打沙鸡和鹌鹑。
    有一回,我跟父亲去打猎。那时候沙鸡还小,父亲不想打它们,就到麦地旁边的小橡树丛里,这种地方常常有鹌鹑。那里的草不好割,好久没动过了,长得很旺。
    忽然间,猎狗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父亲叫了一声:“抓住它!”就在猎狗的鼻子下面,一只鹌鹑跳起来飞走了。可是它飞得很奇怪:翻着跟斗,转来转去,又落到地上,好象受了伤,或者翅膀坏了。猎狗拼命去追它……如果它好好地飞走了,猎狗是不会怎么追的。父亲没法开枪,他怕打伤了狗。我猛一看,猎狗已经扑了上去——一口咬住了鹌鹑,叼回来交给父亲。父亲接过鹌鹑,把它肚子朝天放在掌心上。
    “怎么啦,”我跳了起来,“它早就受了伤吗?”
    “没有,”父亲回答说,“它本来没受伤。准是附近有它的一窝小鹌鹑,它有意装作受了伤,引狗去捉它。”
    “它为什么这样做呢?”我问。
    “为了引狗离开它那些小鹌鹑。把狗引走以后它就飞走了。可是这一回它装得过了头,没想到给逮住了。”
    “那么它本来没有受伤。”我说。
    “可这一回,它活不了啦!咱们的猎狗准是用牙咬了它。”
    我靠近去看鹌鹑。它在父亲的掌心里一动不动,耷拉着小小的头,用一只褪色的小眼睛斜看着我。我忽然非常可怜它!我觉得它在看着我,并且想:“为什么我应该死呢?为什么?我是尽我做母亲的责任,我尽力把狗引开,好让我那些孩子得救。结果我完了!我真可怜啊!真可怜!这是不公平的!不公平!”
    “爸爸!”我说,“也许它不会死……”我想摸一摸鹌鹑。
    可是父亲说:“不行了!你瞧,它腿伸直了,全身哆嗦,眼睛就要闭上了。”
    果然如此,鹌鹑的眼睛闭上了。我大哭起来。
    “你哭什么?”父亲笑着问。
    “我可怜它,”我说,“它是个好妈妈。可是咱们的狗把它咬死了!这是不公平的!”
    “它想耍滑头,”父亲说,“只是耍不过咱们的猎狗。”
    “咱们的猎狗真坏!”我心里想。这一回我觉得父亲也不好,我说:“这不是什么耍滑头,这是对孩子的爱。它不得不假装受伤来救自己的孩子,多么勇敢的妈妈!”
    父亲想把鹌鹑塞进猎袋。我把它要过来,小心地托在两个手掌中间,向它吹气……它会不会醒过来呢?可是它眼睛还是紧闭着。
    “没用了,孩子,”父亲说,“你弄不活它,你摇一摇看,它的脑袋直晃荡。”
    我轻轻地把它的嘴抬起来,可一放手,脑袋又耷拉下来了。
    “你还在可怜它?”父亲问我。
    “现在谁喂它的孩子呢?”我反问。
    父亲看看我,“别担心,”他说,“它们的爸爸,会喂它们的。等一等,”他加上一句,“猎狗怎么又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了……那不是鹌鹑窝吗?是鹌鹑窝!”
    真的……离猎狗的嘴两步远,在草上紧紧地并排躺着四只小鹌鹑。它们你挤我,我挤你,个个伸长了脖子,急促地喘着气……象是哆嗦着。它们羽毛已经丰满,绒毛已经褪掉了,只是尾巴还很短。
    “爸爸,爸爸!”我拼命地叫。“把猎狗给叫回来!它要把它们也咬死的!”
    父亲叫住了猎狗,带它走到一边,坐在小树丛底下吃早饭。我不想吃,留在鹌鹑窝旁边。我掏出一块干净的手帕,把死了的母鹌鹑放在上面。
    “没妈妈的孩子,看看吧,这是你们的妈妈!它为了你们,把自己的生命牺牲了!”
    小鹌鹑身子还在发抖,还在急促地喘气。
    我走到父亲身旁,问他:“这只鹌鹑,您能送给我吗?”
    “好吧。可你要它干什么呢?”
    “我想把它埋了!”
    “埋了?”
    “对。埋在它的窝旁边。把您的小刀给我,我要挖个坑,做个小坟。”
    父亲很惊讶,他问:“让那些小鹌鹑到它的坟上去吗?”
    “不,”我回答说,“可我……想这样,想让它在自己的窝旁边安眠!”
    父亲一句话也没说,掏出小刀给了我。我马上挖了个小坑,亲亲鹌鹑的胸口,把它放到小坑里,填上土,堆得圆圆的,高高的。
    我和父亲渐渐走远了,可是我一直回头望,想多看一眼那埋着母鹌鹑的小坟。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十册第103页~第107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6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17-12-27 11:21:06 | 只看该作者
一夜的工作

    周总理在第一次“文代”大会上作了报告。《人民文学》杂志要发表这个报告,由我作了整理,把稿子送给他审阅。
    一天,总理办公室通知我到中南海政务院去。我走进他的办公室。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设备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叠一尺来厚的文件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我就到值班室去睡了。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他对我说:“总理叫你去。”
    我立刻起来,揉揉矇眬的睡眼,走进总理的办公室。总理招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稿子,这是备咨询的意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时间他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象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总理站了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我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我也站了起来,站起来的时候把小转椅的上面部分带歪了。他过来把我的转椅扶正,然后就走进后面去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着,并且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我这样对自己说了几遍,我又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象我的声音全世界都能听见似的:“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十册第139页~第141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6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17-12-27 11:23:17 | 只看该作者
达尔文和进化论


    十九世纪以前,欧洲人以为世界上的生物都是上帝造的,人也是上帝造的。上帝把各种生物造成什么样子,就永远是什么样子,不可能有丝毫改变。后来,博物学家达尔文用大量的事实证,所有的生物都不是自古以来就是现在的样子,现在的生物都是从古代的生物变化来的。在漫长的年代里,简单的生物逐渐演变成复杂的生物,低级的生物逐渐演变成高级的生物,这种现象叫做进化。
    达尔文一八〇九年出生在英国。他从小就爱好研究自然,喜欢收集植物和昆虫的标本,喜欢打猎和旅行。在学校里,他学到许多自然科学知道,特别是植物学和动物学的知识。
    大学毕业以后,达尔文作了一次环球旅行。这次旅行经过五年时间。在旅行中,他调查研究了所经过的海岸和岛屿上的动植物,看到了许多生物进化的事实。例如在南美洲,他看到那里的动物,如食蚁兽等,和古代动物的化石很相似,就想到现代生物与古代生物有密切联系。事实表明,现代的生物是从古代的祖先演变过来的。在这次旅行中,他逐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科学思想。
    达尔文回国以后,苦心研究生物起源问题。他整理了旅行中积累的材料,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还结交了有经验的动物饲养家和植物栽培家,研究了家畜、家禽和农作物的各种品种,进一步证实了生物的进化。许多不同品种的马,都是由同一种野生的马进化而来的。人类饲养马有一定的目的,有的为了骑乘,有的为了拉车,在一代又一代的小马中,分别选择合于目的的来饲养,结果就培育出各种品种的马,骑乘的马跑得很快,拉车的马力气很大。现代各种各样的家畜、家禽,各种品种的农作物,都经过了人的选择和培养。
    达尔文又研究了人类起源问题。他收集了许多材料,根据这些材料指出:人体构造跟猿猴最相似,但是又比猿猴高级。人脑的皱纹比猿猴脑的皱纹复杂,人有思想和语言,能够制造工具进行劳动。人是由古代的猿猴进化来的。
    一八五九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了。这部著作系统地说明了达尔文研究了二十年的进化论学说。新的学说遭到宗教界和反动学者的激烈反对。一八六〇年,英国牛津大学进行了一场大论战。牛津大学的主教主持这场辨认,他硬说人和一切生物都是上帝造的。他讽刺达尔文和拥护进化论的人说:“你们认为自己的祖先是猿猴,不觉得可耻吗?”一位青年教授驳斥他的谬论:“认猿猴是祖先的人并没有什么可耻,凭诡辩抹煞科学真理的人才真正可耻。”
    进化论建立了人类对生物界的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者把它称为自然科学的一大发现。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十册第116页~第118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6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17-12-28 12:16:52 | 只看该作者
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二百公里,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一九〇五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在那里修筑铁路,他们认为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这样的工程的。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还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从山顶打两口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这样一来,六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他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十册第112页~第115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6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6、7、80后怀旧网    

GMT+8, 2025-1-22 23:58 , Processed in 0.1137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