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6、7、80后怀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怀旧
楼主: 无用书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课本插图6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19-9-7 00:1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1-6-1 11:53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9-20 22:16
游击队歌

我们都是神枪手,

     小学生课外阅读
      连环画《英雄谱·奇袭十房院》(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https://m.uczzd.cn/webview/news? ... 081032941303799&zzd from=xiaomic-iflow&uc param str=dndsfrvesvntnwpfgibicpkt&ref=browser news&s=mb&cp=cn-uc-browser&docid=uc 16128081032941303799&itemtype=news category&cateCode=third&category=%E8%82%B2%E5%84%BF%2C%E6%96%87%E5%8C%96%2C%E5%A8%B1%E4%B9%90%2C%E5%8E%86%E5%8F%B2&traceId=8B71D05E3B7F721F6E019BB67C3D7BC2& miui bottom bar=comment༺༻༺༻༺༻༺༻༺༻༺༻༺༻༺༻༺༻༺༻༺༻༺༻༺༻༺༻༺༻༺༻
  上述链接失效了,为了不使大家失望,现发布一篇与革命、战争相关的纪念文章。
༺༻༺༻༺༻༺༻༺༻༺༻༺༻༺༻༺༻༺༻༺༻༺༻༺༻༺༻༺༻༺༻
一把军号退敌兵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一把军号。它长33厘米、宽10厘米,金色号身上布满了绿色的铜锈。看似普通的军号,为何会被列为馆藏一级文物?因为它是决战时刻冲锋陷阵的精神指引,更是生死关头转危为安的制胜法宝。
  这把军号曾经的主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郑起。1951年1月,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釜谷里战斗中,郑起所在连队奉命夺取和守卫釜谷里南山阵地。战至3日下午,全连弹药耗尽,班以上干部全部牺牲,仅剩7人继续战斗。敌军再次发起进攻时,司号员郑起吹响了这把军号。听到气壮山河的号声,敌人惊慌失措,一时难辨虚实,以为志愿军要发起冲锋,纷纷掉头撤退。“一把军号退敌兵”,成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传奇之一。
  号音激昂,承载着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标注着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联合国军”第二任总司令李奇微曾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志愿军的军号:只要它一响起,共产党军队全部不要命地扑向联军,每当这时,联军总被打得如潮水般溃退。的确,当冲锋号声在战场上响起,志愿军官兵就会不怕一切牺牲、不顾一切困难,坚决完成战斗任务。视号令重于生命的志愿军,让敌人胆寒。谈起当年的事迹,郑起总会说:“那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志愿军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震慑住了敌人。”
  号音悠长、穿越时空,伴随着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南昌起义的枪声、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六盘山中的“红旗漫卷西风”、占领南京的“百万雄师过大江”……红色足迹所到之处,皆有军号声声威震四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在宁夏拍摄了一张名为《抗战之声》的经典照片。那个气宇轩昂、英姿勃发的“号手”,把红星照耀下奋发不屈的中国军人形象传递到了全世界。只要人在、号在,底气便在、阵地便在,斯诺由衷赞叹:“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
  战争时期,军号是沙场点兵的“武器”;和平年代,号声是令行禁止的纪律。在风雨如磐的革命道路上,人民军队听令而行,坚信“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上,三军将士闻令而动,把号令意识融入军魂、注入血脉。随着我军司号制度恢复和完善工作全面展开,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再次吹响军号,在历史荣光中激扬“向前!向前!向前!”的壮志豪情,赓续“永远跟党走”的红色传统。
  新长征路上,高昂的旋律回响在一个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革命军人的誓言分外响亮。英雄屹立喀喇昆仑,他们说“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逆行出征奔赴武汉,他们说“疫情面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抗洪抢险昼夜不息,他们说“别怕,有我在”;练兵备战枕戈待旦,他们说“时刻等待祖国召唤”……嘹亮军号奏响时代强音,雄姿英发的人民军队必将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摘自2021年5月31日一期《人民日报》第5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2019-9-7 00:11: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1-6-16 15:53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9-20 22:37
二虎子
    天快亮的时候,冀中平原的一个村子被一百多个日本兵包围了。消息很快传到二虎子家里,二虎子的 ...

     小学生课外阅读
      连环画《英雄谱·旗开得胜》(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https://m.uczzd.cn/webview/news? ... 127985359370937&zzd from=xiaomic-iflow&uc param str=dndsfrvesvntnwpfgibicpkt&ref=browser news&s=mb&cp=cn-uc-browser&docid=uc 14280127985359370937&itemtype=news category&cateCode=third&category=%E8%82%B2%E5%84%BF%2C%E6%96%87%E5%8C%96%2C%E5%A8%B1%E4%B9%90%2C%E5%8E%86%E5%8F%B2%2C%E5%AF%97%E6%95%99&traceId=9382D718FE8BAD81F965A7E3795C9635& miui bottom bar=comment



  上述链接已失效。为了不使大家失望,现上传一篇以革命、战争为背景的文章。
༺༻༺༻༺༻༺༻༺༻༺༻༺༻༺༻༺༻༺༻༺༻༺༻༺༻༺༻༺༻༺༻
西南边疆唯一的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广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举行了数十次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桂系军阀的反动统治,特别是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等领导的百色、龙州起义,在广西西部左江、右江和红水河流域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广西革命斗争走向高潮,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人民英雄韦拔群
  邓小平说过:“广西右江地区,是一个比较有群众基础的地区,这里有韦拔群同志那样优秀的、很有威信的农民群众的领袖。东兰、凤山地区是韦拔群同志长期工作的地区,是很好的革命根据地。”
  1894年2月,韦拔群出生于东兰县一个壮族家庭。1914年,他前往武汉、上海、广州等地游历。1916年,带领100余人远赴贵州,参加护国战争。1919年,他开始接受马列主义,次年离开黔军投奔孙中山,参加“改造广西同志会”。1921年9月,回到东兰的韦拔群成立“改造东兰同志会”。此后,着手组建公民会和农民自卫军。他写道:“今日处恶境,但相信,雾散天会晴。想起好前景,浑身劲,吞菜也甜心。”
  1925年初,韦拔群参加第三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深入学习了马列主义和农民运动策略,回家乡后不久,他在东兰县武篆区北帝岩创办了广西最早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成为培育农运骨干的摇篮。他先后举办三届农讲所,为右江地区各县培养500余名骨干,这些“种子”回到一线后,迅速成为燎原之火。1930年秋,红7军主力远征后,韦拔群在右江地区坚持游击斗争。革命陷入低潮时,韦拔群先后把3个儿子取名为“韦革命”“韦坚持”“韦到底”,表示了坚定不移的革命决心。1932年10月,韦拔群遭叛徒杀害。国民党将他的头颅在东兰、百色、南宁、柳州、桂林等地示众,恐吓支持革命的群众。韦拔群一家24人,17人惨遭杀害。
  毛泽东曾多次深切谈起:“韦拔群是广州农讲所最好的学生!”“韦拔群是个好同志,我过去搞农运,有些东西还是从韦拔群那里学来的。”

百色龙州起义震南疆
  1929年7月,邓小平受命赴广西,对主政广西的俞作柏、李明瑞等开展统战工作,并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领导广西党的工作。8月底,他化装成商人从上海出发。9月初,在香港听取了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聂荣臻的汇报,随后取道越南抵达南宁。他化名邓斌,公开身份广西省政府秘书。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共产党员俞作豫向李明瑞建议组建教导总队。此后,100多名共产党员进入教导总队工作、学习,两个月发展了300多名共产党员。随后,为推动对广西警备大队的改造,李明瑞同意张云逸为警备第4大队大队长,从教导总队调来100多名共产党员作连排干部,使部队面貌焕然一新。
  9月27日,俞作柏、李明瑞通电反蒋,邓小平等借口没有训练好,将警备第4、5大队和教导总队留下。俞作柏、李明瑞不战而败后,邓小平当机立断,决定即刻准备兵变,把我党掌握的三支部队拉出南宁,转移至左右江。当时,邓小平正确分析左右江地区有党组织和近十年农民运动基础,指出:这给红7军的建立与活动以极大的便利,革命军队与左右江农军相结合,是后来起义胜利的关键。邓小平、张云逸率部队进入右江后,豪绅与反动的警备第3大队图谋不轨。第4大队第1营和农民自卫军围歼第3大队,俘敌千余人,缴枪700余支,为起义扫清了障碍。
  1929年11月,根据中共广东省委指示,中共广东省委广西前敌委员会成立,书记邓小平,统一领导左右江地区的斗争。月底,部队改造工作和建立苏区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广西前委决定在广州起义两周年纪念日于百色举行起义,建立红7军,并将广西前委改为红7军前委。
  据李天佑回忆,起义前一天晚上,“大家兴奋地一夜没睡,静坐着等待那庄严时刻的到来。”据莫文骅回忆,12月初,参谋长安排他秘密到街上做一面绣着黄色镰刀、锤头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字样的红旗。12月11日早上,这面旗升了起来,红7军正式成立,军长张云逸、政治委员邓小平,下辖3个纵队。同时在平马成立右江苏维埃政府,主席雷经天。红军指战员领到了新的灰色军服,军帽上缀着醒目的红五星。12日,平马镇举行了上万人的庆祝大会,各族军民扬眉吐气,尽情欢庆胜利。群众唱道:“右江成立苏维埃,平马成了红海洋。十月里来桂花香,小平云逸上右江。”
  红7军在右江地区实行分兵游击,左江地区很快有15个县相继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或革命委员会。1930年2月1日,根据邓小平传达中央关于龙州起义的指示和前委建立红8军的部署,广西警备第5大队宣布起义,成立红8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这天上午,龙州县城广场举行了万人大会,会后举行了群众游行。左江地区各县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有力地策应了右江的革命斗争,并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邓小平与韦拔群等利用粤桂军阀混战的有利时机,在根据地进行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经济、军事和党政建设。以右江苏维埃政府通令颁布《土地法暂行条例》和《共耕条例》,提出右江土地革命运动一套完整的方针政策和具体原则,特别注意保护瑶族和高山汉族的利益,苏区各族劳苦民众扬眉吐气,革命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为表达对邓小平和红7军的敬意,各族群众唱道:“找龙脉葬祖坟,葬了百年还是穷。自从来了红七军,再不信鬼不信神。如今邓斌办共耕,他是穷人大金龙。”
  壮族人民传说“灯花开,贵人来”。当时流传的壮族山歌《昨夜灯开花》这样唱道:“昨夜灯开花,红军到我家,妈端墨米酒,爹敬古丁茶。”人民群众端上自酿的墨米酒、自制的苦丁茶欢迎红军,生动形象再现了壮族人民对红军的敬意和爱戴。

左右江根据地影响深远
  1930年3月,红8军大部到左江各县开展工作,余部遭桂系军阀重兵突袭后伤亡惨重,被迫撤出。军长俞作豫就义前写下“十载英名宜自慰,一腔热血岂徒流”的豪迈诗句。红8军第1纵队历经半年时间,转战7000里,与红7军会师并编入红7军。
  1930年9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派代表邓拔奇到右江,传达李立三以中共中央名义写给红7军前委的信,要求红7军去攻打柳州、桂林等中心城市,配合全国武装总暴动。11月,红7军从河池县北上,历时9个多月,行程7000余里,战斗百余次,于1931年7月与中央红军会师,实现了与“朱毛红军”会合的愿望。从此,红7军成为中央红军的一部分,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转战南北。韦拔群奉命留下组建第21师,在东兰坚持斗争。桂系军阀先后3次对右江革命根据地疯狂“围剿”。韦拔群遭叛徒杀害后,右江革命根据地暂时丧失。
  革命根据地虽然丧失了,但它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苏维埃政权的种子播到了少数民族聚居的祖国南疆,有力地策应和配合了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供了新鲜经验。正如1930年3月2日中央给红7军前委的信中所指出的:“虽然出现在偏僻的广西……但他在全国政治上同样有极伟大的意义,他同样是发展游击战争摧毁统治阶级促进革命高潮的主要动力之一,特别在他的发展前途上有严重的作用与意义,他的发展很快可以影响到全国。”当时的中共中央高度评价百色起义,认为是“全国范围内最有组织最有意识的一次兵变”,对于“扩大全国兵变”具有重要意义。
  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其革命风暴遍及20余县,形成了广西革命的高潮,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广西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震撼了“西南半壁的反动统治”,并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形成提供了经验。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树起了反帝斗争的光辉旗帜。1930年2月1日,《中国红军第八军目前实施政纲》提出,“扩大反帝运动:用群众革命力量,驱除帝国主义出华;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一切资本企业;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2月12日,龙州《工农兵报》发表《中国红军第八军政治部为法帝国主义驻龙州领事馆无理照会告全国民众书》,郑重提出“中国人民在中国境内解放运动不受任何帝国主义干涉”等4项严正声明。2月19日,红8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在龙州县城体育场召开万人大会,声讨帝国主义的罪行。大会发出通电,反对帝国主义无理干涉中国内政。会后举行示威游行,还没收了洋人的不法财产和窝藏在领事馆、天主教堂内的地主豪绅财产,驱逐了一些破坏左江革命的法国领事、武官、传教士等出境。当时的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红旗》在题为《赤色的龙州》社论中指出,“在数天内的政权,他已经做了国民党军阀政府数十年所不能做所不敢做——不是,实在是所不愿做的事”,“实现中国共产党之反帝国主义政纲,在中国革命的发展将有非常伟大的历史意义”。
  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实践。5万平方公里、150万人口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壮族占85%左右,汉族占10%,瑶族占4%,苗、仡佬、毛南、彝等族占1%左右。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的一块较大的根据地,也是中国西南边疆唯一的革命根据地,为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经验,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邓小平曾经说:“25岁领导了广西百色起义,建立了红7军。从那时开始干军事这一行。”他将党中央的指示和广西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借鉴井冈山经验,突破“城市中心论”框框,将革命的主要力量由南宁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左右江地区,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谱写了中国革命光辉的篇章。
  据不完全统计,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累计培养了2000余名共产党员、近万名战士,不少人成长为开国将领,如大将张云逸,上将韦国清、李天佑,中将莫文骅、覃健、韦杰等,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各族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我们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摘自2021年6月16日一期《人民日报》第6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19-9-7 00:1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2-7-22 18:41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1-29 10:59
草船借箭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他对诸葛亮说 ...

     小学生课外阅读
      《三国演义》人物绣像(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https://yiyouliao.com/api-server ... 7B.html?ref=browser news&s=mb&cp=cn-netease-youliao-browser&docid=netease II00P9WCBUR6D7B&itemtype=news category&cateCode=third&category=%E6%97%85%E8%A1%8C&traceId=37C46730463D2F6CDD7BA05296ACC9AE

༺༻༺༻༺༻༺༻༺༻༺༻༺༻༺༻༺༻༺༻༺༻༺༻༺༻༺༻༺༻༺༻
  很遗憾,上述链接失效了。为了不使大家失望,现上传一篇与课文《草船借箭》相关联的文章。
༺༻༺༻༺༻༺༻༺༻༺༻༺༻༺༻༺༻༺༻༺༻༺༻༺༻༺༻༺༻༺༻
    拓展阅读
真正的草船借箭之人不是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世人无不赞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不过,细翻历史,诸葛亮并未做过这件事。难道草船借箭的故事是罗贯中凭空杜撰(zhuàn)的吗?
  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rú)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行进五六里,孙权下令鼓乐齐鸣,曹操生性多疑,见吴军整肃威武,恐有诈(zhà),不敢出战,并长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tún)犬耳!”
  随后,曹操下令弓弩(nǔ)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儿,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随时有翻沉的危险。孙权连忙下令掉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片刻箭均船平,吴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可见,“草船借箭”的主角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是发生在赤壁之战五年之后。
  为体现诸葛亮的智慧,罗贯中将这个故事借给了他。孙权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死后被封为“大帝”的人物,他爱才惜将、谋略过人,这样的一位统帅被后人忽略实在可惜。
——《小学教学研究》(旬刊)2013年第12期第41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19-9-12 23:52: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1-6-7 16:49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1-4 13:02
狼牙山五壮士
    一九四一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区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这 ...

     小学生课外阅读

      连环画《英雄谱·舞台枪声》(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https://m.uczzd.cn/webview/news? ... 090532159003256&zzd from=xiaomic-iflow&uc param str=dndsfrvesvntnwpfgibicpkt&ref=browser&docid=uc 16802090532159003256&itemtype=news category&cateCode=third&category=%E8%82%B2%E5%84%BF%2C%E6%96%87%E5%8C%96%2C%E5%A8%B1%E4%B9%90%2C%E5%8E%86%E5%8F%B2&traceId=758CC12F11D35EC14415FDAFACC48F67& miui bottom bar=comment

      连环画《虎口拔牙》(山东人民出版社1973年3月第1版):https://m.uczzd.cn/webview/news? ... 358602416702229&zzd from=xiaomic-iflow&uc param str=dndsfrvesvntnwpfgibicpkt&ref=browser&docid=uc 7625358602416702229&itemtype=news category&cateCode=third&category=%E8%82%B2%E5%84%BF%2C%E6%96%87%E5%8C%96%2C%E5%A8%B1%E4%B9%90%2C%E5%8E%86%E5%8F%B2%2C%E5%AE%97%E6%95%99&traceId=37D984A94E61F56DBE6D716C66512D1D

  很遗憾,上述链接都失效了。为了不使大家失望,现上传一篇与“狼牙山五壮士”事迹有关的报道。
༺༻༺༻༺༻༺༻༺༻༺༻༺༻༺༻༺༻༺༻༺༻༺༻༺༻༺༻༺༻༺༻
狼牙山三烈士弹尽跳崖殉国

  【新华社晋察冀十四日电】九月廿五日敌寇二千余分数路围攻狼牙山(涞源东南),一部分五百余向我最高山头阵地围攻,在山腰触发我某连预埋棋盘沟之地雷,当毙伤敌四十余名后,该连以第六班牵制敌军,掩护主力转移,英勇战士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文,在班长马宝林同志领导下,以高度的英勇顽强精神固守阵地,与敌激战二小时,敌人曾作四次猛烈冲锋,均被我击退,计毙伤敌五十余名,最后因子弹手榴弹全部用尽,众寡悬殊,在最危急时,该班长马宝林同志领导战士四名,先将所有武器全部毁坏,遂即踪跳廿三尺高之悬崖,马宝林、胡德林、胡福才三同志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文二人光荣负伤。此次战斗计毙伤敌兵一百名以上,敌异常恐慌,全无斗志而退。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舒主任与朱副主任,以该马宝林等同志在本战斗中表现了高度的英勇果敢,予敌寇以极大杀伤,真正继承与发扬了我八路军战斗作风,在危急时宁死不屈,最后遂跳崖捐躯殉国,更表示了他们具有至死不屈的伟大的民族气节,特发出训令指示各部,学习马宝林等同志的英勇坚决的精神。并规定四项纪念办法:第一、在每次战斗中高度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以战斗的胜利纪念他们。第二、在战士牺牲地点建碑纪念,并命名为狼牙山三烈士碑。第三、决定马宝林等烈士作为某团模范荣誉战士,每逢纪念日点名,首先应由荣誉战士点起。第四、对光荣负伤的葛振林、宋学文二同志除传令嘉奖外,并各赠奖章一枚。

——中华民国三十年(即公元1941年)十一月十六日一期《解放日报》第三版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19-9-15 00:1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1-6-3 14:10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0-12 22:19
视死如归

    一九三一年深秋,王若飞同志在包头不幸被捕。敌人知道他是我们党的干部,想从他的嘴里得到 ...

     小学生课外阅读
      连环画《战上海》(上部分)(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https://m.uczzd.cn/webview/news? ... 472249802834942&zzd from=xiaomic-iflow&uc param str=dndsfrvesvntnwpfgibicpkt&ref=browser news&s=mb&cp=cn-uc-browser&docid=uc 12796472249802834942&itemtype=news category&cateCode=third&category=%E8%82%B2%E5%84%BF%2C%E6%96%87%E5%8C%96%2C%E5%A8%B1%E4%B9%90%2C%E5%8E%86%E5%8F%B2%2C%E5%AE%97%E6%95%99&traceId=9C88AE91A5CD1E6ABB10E51202BA4463& miui bottom bar=comment

      连环画《战上海》(下部分)(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https://m.uczzd.cn/webview/news? ... 205170766074279&zzd from=xiaomic-iflow&uc param str=dndsfrvesvntnwpfgibicpkt&ref=browser news&s=mb&cp=cn-uc-browser&docid=uc 9701205170766074279&itemtype=news category&cateCode=third&category=%E8%82%B2%E5%84%BF%2C%E6%96%87%E5%8C%96%2C%E5%A8%B1%E4%B9%90%2C%E5%8E%86%E5%8F%B2%2C%E5%AE%97%E6%95%99&traceId=013DAB39E8F0EB22D76F31040838E273& miui bottom bar=comment

  上述链接已失效。为了不使大家失望,现上传一篇与王若飞烈士相关的纪念文章。
༺༻༺༻༺༻༺༻༺༻༺༻༺༻༺༻༺༻༺༻༺༻༺༻༺༻༺༻༺༻༺༻
一切为人民打算

  “为了保存一个人的生命,而背叛了千万人的解放事业,遭到千万人的唾弃,那活着还有意思?”革命志士王若飞曾这样说道。如今,在他的故乡贵州安顺,以“若飞”命名的城市道路、公园、广场不胜枚举,在王若飞故居陈列馆里,瞻仰者纷至沓来。几十年过去,这片热土依然铭记着他“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铮铮誓言。
  王若飞,原名王运生,字继仁,1896年10月生于贵州省安顺县(现安顺市西秀区)。从青年时代起,他就饱含热情地追求革命真理。1918年,王若飞赴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学习,开始接触马列主义。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其间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在巴黎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中共旅欧支部。1923年,王若飞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有关问题。
  1925年,王若飞回到国内,开始作为一个职业革命家火热而动荡的战斗生涯。他曾任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负责筹建中共豫陕区委,后任中共豫陕区党委书记,领导河南党的建设和工农运动。1926年王若飞到达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他还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组织和指挥工作。在武汉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会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1928年6月,他赴莫斯科参加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并在列宁学院学习。
  1931年,王若飞回国,领导开辟陕甘宁绥一带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由于叛徒出卖,不幸在包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王若飞始终严守党的秘密,继续开展革命工作。他不仅寻找机会对狱友们进行革命教育,还写下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著作。他在狱中为鼓励同志而作短文《生活在微笑》,写道:“死里逃生唯斗争,铁窗难锁钢铁心。”在近6年的铁窗生涯中,他始终威武不屈、坚持斗争,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937年8月,在党组织营救下,王若飞出狱回到延安,先后担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宣传部长、八路军延安总部副参谋长、中共中央秘书长等职。他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并参与了许多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对推动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毛泽东多次夸赞:“若飞是我们的理论家。”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王若飞陪同毛泽东、周恩来飞抵重庆,参加国共两党和平谈判。1946年1月,他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会上,他按照党中央要求,既坚持原则,又掌握灵活的斗争策略,在改组政府和国民大会等重大问题上,团结各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4月8日,王若飞携带中共代表团就宪法、国民政府组成等问题同国民党谈判的最后方案,与秦邦宪、叶挺等13人乘飞机回延安,准备向中共中央请示汇报。临回延安前,他向周恩来同志道别说:“一切要为人民打算。”因气候恶劣,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撞山坠毁,同机13人全部遇难,王若飞时年50岁。
  毛泽东为“四八”烈士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周恩来在《“四八”烈士永垂不朽》这篇悼念文章中写道:“若飞!你最后一席话,是为中国人民及其代表所受到的统治者的压迫鸣不平的。我记住,我永远记住。”
如今,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仍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学习王若飞追求真理、不忘初心的坚定信仰,学习他无私无畏、赤胆忠诚的党性修养。王若飞真正用生命践行了“一切为人民打算”的铮铮誓言,用行动树立起一座共产党员的不朽丰碑。

——“金台资讯”2021年5月24日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019-9-19 01:0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2-7-25 12:38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1-4 19:38
古诗四首
鹿柴
作者:[唐]王维

     小学生课外阅读
      连环画《王安石和苏轼》(连环画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https://yiyouliao.com/api-server ... _bottom_bar=comment

༺༻༺༻༺༻༺༻༺༻༺༻༺༻༺༻༺༻༺༻༺༻༺༻༺༻༺༻༺༻༺༻
  很遗憾,上述链接已失效。为了不使大家失望,现上传一篇有关《题西林壁》作者、北宋著名文学家、艺术家苏轼的评论文章。
༺༻༺༻༺༻༺༻༺༻༺༻༺༻༺༻༺༻༺༻༺༻༺༻༺༻༺༻༺༻༺༻
苏学士与王安石
作者:吴志浩(四川轻化工大学中国盐文化中心副研究员)

  人们总是希望天才能和天才相遇,并想象着他们相遇的情景。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记载了苏轼(1037-1101)和王安石(1021-1086)之间的三个故事。一为苏轼擅改菊花诗。苏轼拜访王安石未果,见到文几上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认为菊花并不落瓣,于是信手依韵续曰“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苏轼后来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见到黄州菊花落瓣,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二为王安石以自己有“痰火之症”需瞿塘中峡水为由,让苏轼代为携取。苏轼因“鞍马困倦”,错过中峡水,取下峡水代替,为王安石识破;三为苏轼在与王安石对句和识典上落于下风。“王安石与苏轼这两个天才人物碰在一起,相互之间的争强好胜之心撞击出充满机智的火花”(刘勇强《虚拟的历史公共空间》)。这是一则“天才遇挫型”的情节类型叙事,故事的来源应该是宋元杂剧。冯梦龙在篇首提到本则故事的意义是“奉劝世人虚己下人,勿得自满”,“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在另外一个同类型的故事中,苏轼却充当了“强中手”的角色,为秦观解围。(见《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
  说苏轼“在宰相荆公王安石先生门下”,对王安石执弟子礼,见必曰“晚学生”,自是小说家言。苏轼在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据说,苏轼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1007~1072)的赏识,因欧阳修误以为是自己的门人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将他由第一降为第二。按照唐宋人习俗,举子对于提拔他们登科的知举(主考官),必奉为坐主,以门人自居。实际上,欧阳修对苏轼早有知遇之恩。早在进士及第前,苏轼就通过雅州知州雷简夫认识了欧阳修,并获得了后者的赏识。在登第后,通过欧阳修,苏轼得以进入当时的士大夫核心圈,“是岁登第,始见之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琦)、富(弼),皆以国士待轼”(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苏轼对欧阳修一直是尊敬有加,视之为师的,称“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苏轼《上梅直讲书》)欧阳修去世后,苏轼在《祭欧阳文忠公文》中说“受教于门下者,十有六年”。有意思的是,据《西塘集耆旧续闻》记载,看到王安石的“咏菊诗”写出续句的倒是欧阳修(文字少异,欧文曰“秋花不比春花落,传语诗人仔细吟”)。
  苏、王的首次接触是在嘉祐年间。此间,王安石不喜苏氏父子的文风,称老苏的文章“有战国纵横之学”。先是制科考试时,王安石声称苏轼文章“全类战国文章,若安石为考官,必黜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一四)。再是王安石拒绝为苏辙起草任命制书。两年后,苏洵的《辨奸论》一文称王安石“不近人情”“囚首丧面”,“鲜不为大奸慝”,将王安石与三苏的矛盾推上一个高潮。熙宁年间,苏、王之间的主要矛盾实际上是围绕变法的政争。苏轼反对新法,主要是反对科举由“诗赋取士”变为“经义取士”。“上数欲用轼,安石必沮毁之”。(黄以周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七,熙宁三年三月条)熙宁四年(1068),苏轼被外放为杭州通判。
  虽然对于王安石主持的变法,人们毁誉不一,却很少有人对他的人品提出疑问。连他的政敌司马光也称他“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司马光《与吕诲叔简》二)后世如陆九渊也对他赞誉有加,称他“英特迈往,不屑于流俗”“洁白之操,寒于冰霜”。(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苏东坡本人在《王安石赠太傅》一文中给予王安石以很高的评价:“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天才和天才总是惺惺相惜的。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为诗文“谤讪朝廷”被逮捕入御史台狱。御史台又被称为“乌台”,因之此案也被称为“乌台诗案”。相传,苏轼下狱后,王安石曾说“岂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不知更几百年,方有此人物”。其弟王安礼也向神宗进言,说“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今一旦致于理,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宋史·王安礼传》)王安石在乌台诗案中的态度为他和苏轼之间的关系缓和埋下了伏笔。
  天才之间并非总是充满张力。苏轼在回复“新党”官员李琮的信中说“知荆公见称《经藏》(指《胜相院经藏记》一文)文,是未离妄语也,便蒙印可,何哉?”(苏轼《答李琮书》)元丰七年(1084),离开黄州的苏轼,绕道北上,道经江宁,拜访了王安石。苏轼称此次会面“某到此,时见荆公,甚喜,时诵诗说佛也”。(苏轼《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三十八)两人见面,自然不会只是“诵诗说佛”,但谈话的具体内容,恐怕也只有当事人知道了。旁人只能从记载中看出来两人相见甚欢,“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苏轼《次荆公韵四绝》之三)在此后致王安石的书信中,苏轼也自称“某游门下久矣”(苏轼《与王荆公二首》之一)。当然此处的“门下”只是对于地位高于自己的长辈的客套话,不能理解为就是“门人弟子”的意思。
  对于晚年的苏轼来说,对王安石不能释怀的也许就是对“同”和“异”的不同理解了。苏轼认为“王氏之文,未必不善也,而患在于好使人同己”,“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则王氏之同也”。(苏轼《答张文潜书》)肥沃的土地可以生长多种多样的植物,贫瘠的土地才会生长单一的黄茅和白苇。

——2022年7月24日一期《光明日报》刊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2019-9-19 01:08: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2-7-25 17:55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1-29 10:59
草船借箭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他对诸葛亮说 ...

     小学生课外阅读
      《三国演义人物剪纸》:https://yiyouliao.com/api-server ... 6560E70906CB472F713

༺༻༺༻༺༻༺༻༺༻༺༻༺༻༺༻༺༻༺༻༺༻༺༻༺༻༺༻༺༻༺༻
  上述链接已失效。为了不使大家失望,现上传一篇与课文《草船借箭》相关联的论文。
༺༻༺༻༺༻༺༻༺༻༺༻༺༻༺༻༺༻༺༻༺༻༺༻༺༻༺༻༺༻༺༻
《草船借箭》如何凸显诸葛亮的特点
作者:于泓珊(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楚爱华(天津师范大学老师教育学院)

  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 难点和重点,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又是作文教学中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对于写作而言,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刻画的确是人物塑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但用得不好又会流于教条,失却人物的生动和传神。与之相比,高明的写作者更善于将人物置身于立体、流动甚至极端的事态中,在奇极、险极、步步惊心的情节中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活的生命,从而生成一种趣妙横生、神以远行的艺术效果。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下册的《草船借箭》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
  在中国,谈起智慧型英雄人物,诸葛亮无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典型。诸葛亮不仅因其忠贞贤明而“名高千古”,更因其超凡的智慧和才能被清代评点家毛宗岗赞叹为“智绝”,“古今贤相中第一奇人”。民间流行的诸多与其有关的歇后语,如“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等,也常和聪明、有计谋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在国民心目中,诸葛亮早已成为一个人人叹服的智慧型符号了。
  《草船借箭》写的是诸葛亮如何在周瑜的胁迫和追逼下,妙用智慧巧借敌箭最终化险为夷让对方服气的故事。很多老师在讲解和分析这篇课文时都把重点放在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上,这一点没错,但我们还是要问:明明是一场剑拔弩张、险极奇极的英雄对抗,通篇读来非但没有残酷的血腥和杀戮之气,反而趣味横生、诗意盎然,为何?无疑,这与作者对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独特的塑造技巧有关。
  一、奇极:诸葛亮的对手个个非同凡响
  小说家对某个人物超凡才能的形象塑造,多惯用对比和烘托的艺术手法,通过周围人的不足和局限来凸显人物的独特和高明。周围人多处于道德或才能的劣势,在叙事视角上处于被俯视或被平视的位置。一些手法高超的小说家,却敢于冲犯和冒险,直接将某人物形象置身于群立的高手之中,通过与高手的过招、较量以及险胜,来刺激读者的阅读感官。毛宗岗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回前曾有段精彩的评论:“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且不说曹操和孙权集团人才济济,单就诸葛亮所处的刘备集团而言,就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武功绝伦之士,可谓英雄云集。作为作者满怀敬意塑造的一个智慧兼忠诚的崇高人物,诸葛亮总是被煞费苦心地置身于强者之林,通过对手的心悦诚服来奠基他不可企及的智慧丰碑。在他还未出场前,胸怀、视野非同凡响的水镜先生和庞统是他的烘托;三顾茅庐之时,古淡旷逸的童子、朋友、弟弟、岳父诸人则是他的映照;得刘备重用后,对于身边持有妒意的关张二人,诸葛亮通过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的胜利,为屡屡失利的刘备大军稳定了军事根基,也让关张二人口服心服。
  《草船借箭》同样将诸葛亮放置在高手对峙的情境中,且事态更加凶险。课文主要涉及四个人物:诸葛亮、鲁肃、周瑜、曹操。鲁肃虽处孙营,但温厚诚恳,对诸葛亮构不成威胁。对诸葛亮构成重要威胁的两人——周瑜和曹操,一个多疑狡诈,一个奸绝深算,都是不易对付的角色。尤其是周瑜,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与“小霸王”孙策结为生死之交,曾成功反骗蒋干除掉曹操大将蔡瑁、张允,为赤壁之战的奇胜立下大功,是东吴重臣和实际统帅。他嫉恨诸葛亮,处心积虑寻找一切机会想要除掉他。
  “观才与不才敌不奇,观才与才敌则奇;观才与才敌,而一才又遇众才之匹不奇,观才与才敌,而众才尤让一才之胜则更奇。”②诸葛亮单枪匹马游说东吴,虽然舌战群儒达成了“一致对曹”的共识,但他既要提防周瑜的暗箭,还要想办法对付黑云压城进逼而来的曹操大军,可谓险象环生,失手于任何一方都会命丧黄泉。作者为了刻画诸葛亮的绝伦超群,精心设计人物关系,在“众才尤让一才之胜”的“奇”境中,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艺术享受。
  二、险极:面对重重陷阱,诸葛亮几乎插翅难逃
  周瑜一心要置诸葛亮于死地,高调请他来商议军事,实际上已暗设陷阱,等着诸葛亮送死,且死得咎由自取。两人对话如下: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一个不动声色设套诱入,一个仿佛不知见圈就跳;一个不依不饶步步紧逼,一个迎难而上将险情弄得更险。“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③两个高手貌似谈笑风生、轻松潇洒,实则斡旋较量、暗藏玄机。周瑜明知故问,诸葛亮坦然作答;周瑜不怀好意委以重任,诸葛亮乖巧接招,又主动将十天时间缩短为三天,且立下军令状,更是将凶险之状推到了极致。两人一伸一缩,宛如太极掌法,风轻云淡的表象下惊涛暗涌。短短几个回合的过招,已经将诸葛亮置于刀锋浪尖之上,也将读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毛宗岗对此段赞不绝口,连用了八个“妙”字形容:“妙”“妙甚”“奇妙”“奇绝、妙绝”等④。
  诸葛亮如何化险为夷?如何智胜周瑜一筹且让他心服口服?作者将人物放置在这种“险极”的环境中,不仅为人物提供了更有张力的空间,也使下文充满了扑朔迷离的悬念。
  三、趣极:船外杀声震天,船内谈笑风生
  诸葛亮巧用逆向思维,变“造箭”为“借箭”,出人意料。他知天知人,预料到三天必有大雾,并以此为契机,对周瑜毒招趁势下坡、将计就计,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特点,只用了一夜的时间就从曹军处借来十万支箭,令周瑜发出“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的长叹。
  有意思的是,一场血雨腥风的战争,明明船外箭雨如飞,船内人却气定神闲,饮酒取乐。一边是惊涛拍岸、怦雷震鼓,一边是歌舞袅娜、风轻酒香,实在是有趣之极!
  古代小说家为了避免作品格调的单一,也为了舒缓读者阅读时的紧张心情,往往注重章法的错落有致,即在构思中将紧张惊险的情节与舒缓优美的情节间杂安排,以使情节有张有弛,节奏鲜明。“《三国》一书,有寒冰破热、凉风扫尘之妙。……真足令人躁思顿清,烦襟尽涤。”⑤《三国演义》中此类写法不少,如第七回写紧锣密鼓的战争,第八回便转入对美人貂蝉的描写;再如赤壁之战前一方面写各路大军战云密布、山雨欲来,一方面又写庞统挑灯夜读、星光满天等。
  《草船借箭》虽然是一场大战的局部描写,但也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哈斯宝评点《红楼梦》:“若两场热闹连在一起,便不免吵扰,不能不使人耳噪眼乏,因此中间写出这一段恬静雅音,特地使读者有一番心旷神怡。”⑥这段话同样也适合《草船借箭》。在刀光剑影的缝隙处穿插一些悠闲轻松的情节,不仅使得战争描写动静结合、张弛变化,淡化了战争的残忍和暴力,还愈发凸显主人公的大将风度,为残酷血腥的战争描写罩上了一层摇曳多姿的诗意氛围。
  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孙权借水面有雾乘轻舟观察曹军部署,鼓乐齐鸣。曹军怀疑其中有诈,不敢出战,只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孙权最后满载而归。可见“草船借箭”的真实人物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三国演义》“七实三虚”,在事件主干与史实无违的情况下,为了刻画人物,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法进行虚构。罗贯中张冠李戴将借箭之人换成诸葛亮,在塑造这一形象时运用“奇”“险”“趣”等多种艺术技巧,就是出于这种需要。当然,为了神化诸葛亮,作者在后面还用了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智取成都、空城计、七擒孟获等情节来继续丰满人物形象。这种把人物放在动态环境中去主动生成的技巧,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也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和当代写作带来很多启发,值得学习和深思。
༺༻༺༻༺༻༺༻༺༻༺༻༺༻༺༻༺༻༺༻༺༻༺༻༺༻༺༻༺༻༺༻
    注释
  ①③④罗贯中.三国演义[M]毛评本.济南:齐鲁书社,1991:552~553,552,569
  ②⑤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295,304.
  ⑥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797.

——选自《语文建设》(旬刊)2016年第7期第45页~第47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2019-9-19 01:16: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2-7-27 17:27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2-1 10:20
抢险
    一天夜里,山洪暴发了。河里的水不断上涨,快要漫到堤上来了。风很大,拥着浪花不断向河堤上猛扑 ...

    小学生课外阅读
      连环画《军旗飘飘·冲破红浪救亲人》(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https://m.uczzd.cn/webview/news? ... _bottom_bar=comment

༺༻༺༻༺༻༺༻༺༻༺༻༺༻༺༻༺༻༺༻༺༻༺༻༺༻༺༻༺༻༺༻
  很遗憾,上述链接已失效。为了不使大家失望,现上传一篇有关知识青年金训华烈士为保护国家财产,抗洪抢险,以身殉职的报道。
༺༻༺༻༺༻༺༻༺༻༺༻༺༻༺༻༺༻༺༻༺༻༺༻༺༻༺༻༺༻༺༻
“知青烈士”金训华
作者:曾庆伟(逊克县档案局)    王文明(中共逊克县委宣传部)

  当过知识青年的人,很少有不知道金训华这个名字的。
  金训华,1949年3月27日出生,1968年毕业于上海市杨浦区吴淞二中高中部。1969年5月29日,金训华响应党中央“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与妹妹金士英以及23名同学一道,背起行囊、告别家乡,从黄浦江边、苏州河畔来到了逊克县逊河公社双河大队插队落户。
  在双河大队插队的短短79天里,金训华迅速适应了北方风土人情,很快就融入当地农村生活。在农业生产中,他毫无架子,虚心向老农民请教,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逐渐熟练掌握了农业生产基本技能;在思想上,他积极要求进步,努力改造世界观,每晚都要坚持在住处的煤油灯下进行理论学习,并虚心向群众靠拢,抓住一切时机向群众宣传时事政治。由于表现突出,他很快就得到了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普遍认可,被任命为双河大队民兵连基干民兵排排长。1969年6月14日,金训华向双河大队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表示迫切希望早日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1969年8月15日,因连日大雨导致山洪暴发,双河大队附近发源于小兴安岭北麓的黑龙江支流逊毕拉河、沾河两河河水急剧上涨,堆放在双河渡口上游北岸的一批公社集体财产——高压战备输电松木电柱(571延长米)受到洪水的威胁。
  下午4时许,双河大队民兵连正在抢修堤坝,大队领导通知民兵连连长紧急组织民兵前去抢救这批松木电柱。正患胃肠疾病的金训华主动向连长请战,承担了这项紧急任务,立即带领民兵奔向双河渡口。
到达渡口后,金训华发现已有几根电柱从上游漂流而下。据在场的曾德明、姚万方、占成东等人回忆,金训华见状,立即同身边的基干民兵陈健、管根成(均是上海下乡青年)一起沿泥泞的河岸一步一步地进入水中,奋力搏击,游向漂来的电柱。由于水流湍急、波浪翻滚,他们三人几次沉浮于恶浪漩涡之中。民兵连连长等人撑船相救,陈、管二人幸免于难,而金训华却不幸被洪水吞没,为抢救国家财产献出了宝贵生命,时年仅20周岁。
  金训华的英雄事迹感动和震撼了逊克县人民。1969年8月25日,中共逊克县核心小组决定,追认金训华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9月30日,黑龙江省革委会做出《关于学习金训华同志英雄事迹的决定》,决定授予金训华同志“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10月27日,《文汇报》《解放日报》《黑龙江日报》同时刊发了金训华烈士事迹文章——《活着就要拼命干,一生献给毛主席》。从此,金训华烈士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
  直到今天,每年的8月15日,都会有许多金训华烈士的生前友好、原插队知青代表等到金训华烈士墓前凭吊烈士英灵,金训华依然活在人民的心中。

——《党的生活(黑龙江)》月刊2021年第5期第43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2019-9-24 23:13: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2-7-25 16:53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9-22 22:47
松鼠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 ...

     小学生课外阅读
      连环画《小松鼠》: https://m.uczzd.cn/webview/news? ... _bottom_bar=comment

༺༻༺༻༺༻༺༻༺༻༺༻༺༻༺༻༺༻༺༻༺༻༺༻༺༻༺༻༺༻༺༻
  抱歉,上述链接已失效。现上传一篇与课文《松鼠》相关联的文章。
༺༻༺༻༺༻༺༻༺༻༺༻༺༻༺༻༺༻༺༻༺༻༺༻༺༻༺༻༺༻༺༻
    拓展阅读
描写动物有妙招
作者:田春花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许多同学不但爱看小动物,而且还爱养小动物。如果让你描写一个动物,应该怎样下笔呢?
  1.弄清题意不迷路
  让我们先来审题:描写动物。“动物”都是有生命、有感觉的生物,它们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飞禽、走兽、昆虫、水族等。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上飞翔,有的能在地上奔跑,有的能在水中游动。它们各有特点,而且不断变化。从中我们明白:第一,,这篇文章能选择写的动物范围很广。第二,要写的每一个动物都有其外形、习性(活动情态、鸣叫)的特点。
  2.突出外形特征
  描写动物,首先要突出它的外形特征。常见写法是:
  (1)先整体描写。无论哪一种动物出现在人们眼前,人们首先会对它的外形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与评价:它是可爱的、威风凛凛的、美丽的,还是丑陋的、笨拙的、凶猛的?先从整体上写出动物的特点,就能给读者一个鲜明印象。
  (2)按部分抓特点。整体描写之后,就要将所描写的动物按照头、身、四肢(翅膀)、尾巴等几部分进行细致描写。动物的外形各有特点,描写细致重要的是突出它各部分的特征。例如:长颈鹿的脖子又细又长,脑袋却很小;蝴蝶的翅膀有的背面是嫩绿色的,上面有漂亮的花纹;不动时像一棵小草,飞舞时像一朵小花。要注意的是,抓住各部分的特征不是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最具特点的地方来写。
  3.细描生活习性
  为了生存,动物在大自然的影响下养成了各自的生活习性。动物的生活习性主要表现在它的吃食(捕食)、居住、睡眠、活动、性情等方面。它们在这些方面各具特点。围绕这些方面细致描写,才能将它们描写得惟妙惟肖。
  4.比拟表达情感
  动物虽然不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但是,它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在观察描写时,就应该从它们的动作、叫声中去体会和想象它们“情绪、思想”的变化。这样适当运用比拟,文中的动物才会更逼真。请看下面描写小金鱼吃食的一段文字:
    小金鱼吃食也很有特点。每天早晨,只要我拎起装满红绿两色的鱼食袋时,它仿佛就明白要“开饭”了,便迅速在水面迎起头,身体垂直,嘴紧挨着水面,好像在喊:“我饿了,我饿了。”我刚将鱼食颗粒丢入水中,它就猛张嘴一吸,将食物吞进肚里。但有时或许是偷懒,或许是没看见,它还在水里无动于衷。我便伸出右手食指不断上下打手势。它好像还真能“破译”,立刻浮上来准备吃饭。
  总之,同学们在描写动物时,只要抓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的特征来描写,并且将自己的感情融进对动物的观察描写之中,就一定能写出活灵活现的动物来。

——选自《小学生导读》2010年第4期第18页~第19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2019-9-26 22:59: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1-6-8 13:32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1-29 11:02
齐天大圣
    孙悟空离开天宫,回到了花果山。御马监的官员立刻向玉皇大帝报告:“新任的‘弼马温’孙悟空 ...

    小学生课外阅读
      连环画《西游补》(上): https://yiyouliao.com/api-server ... 98AE112759541587CA7

      连环画《西游补》(中): https://yiyouliao.com/api-server ... _bottom_bar=comment

      连环画《西游补》(下):https://yiyouliao.com/api-server ... _bottom_bar=comment



  上述链接已失效。为了不使大家失望,现上传一篇与课文及课文来源有关联的文章。
༺༻༺༻༺༻༺༻༺༻༺༻༺༻༺༻༺༻༺༻༺༻༺༻༺༻༺༻༺༻༺༻
哪吒故事的由来
作者:常明

  在毘沙门天王诸子中,关于哪吒的争议最少,一般认为哪吒是毘沙门天王的第三个儿子,只有《阿娑缚抄》和《北方毘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例外。
  《阿娑缚抄》卷三百十六《毘沙门天王》称其五太子的顺序为“禅贰师、独健、最胜、哪吒、常见”,哪吒位居第四,而《北方毘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则称哪吒为“北方天王吠室罗摩那罗闍第三王子其第二之孙”,翻译《北方毘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的是唐代开元三大士之一的不空和尚,不空翻译过许多关于毘沙门的经书,不当致误,此处当是原文如此,别有所本。不过也有学者据此认为“哪吒”是一个护法家族的名称[1],这当然另当别论了。
  “哪吒”共有“那罗鸠婆”、“那吒矩钵罗”、“那吒俱伐罗”、“那吒”等九种写法,是梵语“Nalakubara”的音译,最早见于北凉时期所译的《佛所行赞》[2],梵语的本义是“毘沙门之子”,是一种泛称而非特别的指代[3],而后来将之所写为“Nata”,便成了毘沙门太子的专名——由泛名而成为专名正是一种神话通俗化的表现——所以毘沙门的五个儿子固然有不同的说法,但其间有哪吒则是同一的。
  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在毘沙门所传的五子中,以哪吒与毘沙门天王的关系最近,唐代不空和尚所译《北方毘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其塔奉释迦牟尼佛,叫汝若领天兵守界拥护国土。毗沙门即拥遣第三子那吒捧行莫离其侧。”
  可见最初时的情形,哪吒是为毘沙门天王捧塔,而非宋时苏辙所说被镇压于塔的。
  发生这一转变的道理当在宋代出现哪吒“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的公案以后。宋代道原和尚《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哪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于莲花上为父母说法”。
  而宋代《祖庭事苑》则说:“丛林有析肉还母、析骨还父之说,然于释教无之,不知依何作此言”。所谓“丛林”即是禅院的别称,即此公案是已经中国化的禅宗公案,并非印度固有的佛教公案,因而哪吒的“析肉还母,析骨还父”当属第一个可考的中国化的哪吒故事。
  发生这个故事是因为宋时对哪吒的信仰不在毘沙门天王的信仰之下,唐代高宗到玄宗时代的译经里即说哪吒为药叉鬼神王,并不提及他是毘沙门的儿子[4],开元三大士善无畏《大佛顶别行法》中也将哪吒鸠伐罗和毘沙门天分为两个,而南宋洪迈《夷坚志》卷三十八《程法师》则说:
  张村程吉法师,行茅山正法,治病驱邪。附近民俗多诣坛扣请,无不致效。旁村新定人詹聪,暴感疾,招使拯之,时即平复。时已昏暮,程欲归,聪父子力挽留待旦,不从而行。
  一更尽,到孙家岭,月色微明,值黑物如钟,从林间直出正前,圆转有声,若与为敌。急涌咒步罡略无所惮。渐渐逼身,知为石精遂持那吒火球咒,结叩叱喝:“而去!神将辄容罔两,敢当吾前,速即扛退。”
  俄而见火球自身出,与黑块相击。久之,铿然响后而灭。火球绕身数匝,亦不见。时山下住人项通,举家闻山上金鼓喧轰,如千百人战声。与其子侄遥望,唯见程兀立持诵,寂无灯烛,就呼之,乃觉。即拉之归宿,心志方定。自是不敢。
  这里的“那吒火球咒”证明哪吒已有独立的咒语,而且元杂剧《盆儿鬼》中已经将之与“天心法”并列,而到了杂剧《猛烈哪吒三变化》中四大天王干脆成为了哪吒的下属,可见宋代以后对哪吒的笃信弥繁,正是基于这个缘故,信仰哪吒的人决不许自己的信仰屈于毘沙门天王的信仰之下。
  但正在宋朝,三教合流的情形愈发严重,信奉佛道两家的不得不以儒家的观点为参详,而儒家是绝不允许父子同尊的。于是佛教徒便要哪吒“析肉还母,析骨还父”,以便断开父精母血,方能与父母说法,成绩亦在父母之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与毘沙门天王夫妻有仇怨需解。
  而这段公案里的莲花则成为了其后来所现莲花化身的基础,《程法师》里以火球咒克制石精便成了《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里哪吒克杀石记娘娘的出处。
  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个:
  第一、《程法师》中虽称“哪吒火球咒”是“茅山正法”,但此故事终究出自笔记而非道经,所以“哪吒火球咒”究竟属于民间巫术的咒语抑或是道教的咒语尚在未定之天,但无论如何,此时哪吒的信仰已开始不拘于佛教,向民间信仰过渡。
  第二、哪吒的咒语与火有关,这是哪吒的本性,此节留待后文讨论。
  而《程法师》中的“火球”到了戏剧及小说中变为了“绣球”,《锁魔镜》写“绣球落似千条火滚”、“我这绣球千团火”,《西游记》杂剧中也视绣球为哪吒克敌制胜的武器。
  而到了《南游记》中则明写绣球“内有十六个头目,带领五千瘟阵鬼兵助战,无有不胜”[5],这是从侍奉释迦的佛塔中化来的,哪吒所奉的佛塔中有佛牙舍利[6],《西游记》里讲其“层层有佛,艳艳光明”[7],而元杂剧《锁魔镜》里又写哪吒看护的天狱,乃是三面镜子:“一面是照妖镜,一面是锁魔镜,一面是驱邪镜。三面镜子,镇着数洞魔君”。
  早在唐代,哪吒已经有“鬼神王”之称[8],而其形象则以狠、恶为主。宋代《景德传灯录》卷十三说:“三头六臂惊天地,愤怒哪吒扑帝钟”,这是从唐代不空和尚所译《北方毘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中来的,此间言:“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恶眼观四方”。
  自然,这里的狠、恶乃是为了镇压魔鬼或邪灵的,即《护法仪轨》所言“我护持佛法,欲摄缚恶人”,并不是与人作恶的意思。
  不过以一般对鬼王的理解,终究是群魔的领袖,加之与父母说法,在儒家看来已为不孝,所以最终使李靖手中的佛塔来镇压鬼王,于是哪吒便从捧塔的神成为了被镇压于塔的神。发展至此,哪吒的故事便已初见规模了。
༺༻༺༻༺༻༺༻༺༻༺༻༺༻༺༻༺༻༺༻༺༻༺༻༺༻༺༻༺༻༺༻
  注释
  [1]郑志明:《哪吒神话的生命观》,《第一届哪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山大学清代学术研究中心2003年刊行。
  [2]郑阿财:《佛教经典中的哪吒形象》,《第一届哪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山大学清代学术研究中心2003年刊行,第529—530页及[日]二阶堂善弘:《元帅神研究》,齐鲁书社,2014年8月版,第320页。
  [3]萧登福:《哪吒溯源》,《第一届哪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山大学清代学术研究中心2003年刊行,第18页注。
  [4]萧登福:《哪吒溯源》,《第一届哪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山大学清代学术研究中心2003年刊行,第25页。
  [5]《南游记·哪吒行兵收华光》。
  [6]见《北方毘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及《开天传信记》。
  [7]《西游记》第八十三回。
  [8]金刚智《哞迦陀野仪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6、7、80后怀旧网    

GMT+8, 2024-11-22 22:31 , Processed in 0.1278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