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6、7、80后怀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怀旧
楼主: 无用书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课本插图5

[复制链接]
191#
发表于 2022-8-29 14:57: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2-8-29 15:13 编辑

古诗二首

陶者
陶(táo)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lín)鳞居大厦(shà)。
༺༻༺༻༺༻༺༻༺༻༺༻༺༻༺༻༺༻༺༻༺༻༺༻
蚕妇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lèi)满巾。
遍身罗绮(qǐ)者(zhě),
不是养蚕人。

——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五册第112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9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发表于 2022-8-29 14:58:41 | 只看该作者
新年礼物

  离元旦(dàn)还有好些天,我们就开始给老师准备新年礼物了。上小学三年级(jí)的弟弟告诉爸爸:他们小队悄悄地商量过了,送给老师的新年礼物要有意义,要比去年的好,还不许跟爸爸妈妈要钱买,要自己动脑筋做。爸爸说:“好啊,你拿什么礼物送给老师呢?”弟弟笑笑,没说什么,做了个鬼脸跑开了。
  弟弟笨倒不笨,就是贪(tān)玩。他学习不专心,作业毛毛草草,写字多笔少划,算算术常常忘记“进位”,忘记打小数点。作业本也不整洁,总是涂(tú)涂改改,皱皱巴巴的。翻开他的本子,尽是老师提醒他写好字和认真做作业的批语。爸爸批评他,甚(shèn)至狠狠地“熊”他,可他就是改不了。他不爱画画,手工制作也差,能拿出什么象样的礼物来送给老师呢?
  一天,爸爸在里屋看书,在外屋做作业的弟弟跟邻家小苇吵(chǎo)了起来。弟弟带着哭声说:“赔(péi),赔,你赔……”爸爸慌忙跑出来,只见弟弟正抖着手里的作业本,朝小苇叫嚷。爸爸问“是怎么回事?”小苇哇地一声哭了。弟弟也哭了,说:“坏孩子,把我的作业本撕了。”
  “我不是有意的……我不小心,轻轻一下就撕了。”小苇低下头,用手绢(juàn)擦着眼泪。
  “不小心?干吗不小心!你不知道吧,这是我给老师的新年礼物!”弟弟瞪着眼睛,脸蛋气得红红的。
  “礼物?”爸爸诧(chà)异地把作业本拿过来:哟(yō),多平整,多干净啊!每一道题都做得很认真,字写得又工整又清秀(xiù);有一处落点儿墨水,也小心地用吸水纸吸过了。看,全做邓了,一连九次,都是一百分!爸爸明白了:这阵弟弟做作业的时候,总把桌子擦了又擦,收拾得干干净净;做算术常常在草稿(gǎo)纸上演算好了,才誊(téng)在作业本上……他是在用美好的心灵和纯(chún)真的感情,做着送给老师的礼物啊!爸爸找来胶(jiāo)水,小心地把撕坏的一角粘补起来。他粘补得那样仔细,连弟弟都满意地笑了。
  新年越来越近了,弟弟送给老师的,其实算不上什么礼物,却又是最好的礼物——是真诚的心啊!

——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五册第113页~第115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9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发表于 2022-8-29 15:00:40 | 只看该作者
短文

  在肥沃的田野上,一粒小花的种子不喜欢自己出生的地方了。他苦苦要求,请燕子帮忙,带他到别的地方去生活。
  燕子带着小花种子来到湖边。小花种子抬起头看看,不高兴地说:“这里水多,太潮湿,我不喜欢。”
  喜子带着小花种子飞到山上。小花种子低下头一看,皱皱眉头说:“这里石头多,太坚硬,我也不喜欢。”
  燕子又带着小花种子来到树林里。小花种子看看四周,不耐烦地说:“这里树多草多,太杂乱,我更不喜欢。”
  燕子生气了,就把小花种子丢在路边。过了几天,在路旁的泥土里冒出一棵又黄又瘦的幼芽。可是,他推失去大好的时光,还没等到开花结子,就被一场霜冻冻死了。

——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五册第125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9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发表于 2022-9-14 15:46:54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1-22 13:59
一个苹果
  黄昏时候,五连派来的一个火线运输员闪进了我们的防炮洞。他顶多不过二十岁,长得矮矮的,瘦瘦 ...

    拓展阅读
上甘岭“一个苹果的故事”主人翁走了
作者:胡国庆

  父亲确实老了,问他高寿?他说属猴,正月初四。照此推算,父亲应该生于1932年2月9日农历正月初四。所以,大年初四这天我们家最热闹,远方亲戚都会赶来给父亲祝寿。
  父亲出生在黄土高原的陕西长武县,爷爷奶奶长啥模样我从未见过,家里连张照片都找不到,只知道父亲姊妹三个,奶奶刚生下父亲不久就去世了。
  姑姑在家是老大,16岁就出嫁了,也正好大父亲16岁。听姑姑说,父亲两岁那年麻疹没出好,家人看这娃可能活不了,打算扔掉。姑姑认为是条生命,扔掉怪可惜,就抱回她家了。所以,父亲的童年是在姑姑家长大的,还念过几年书。
  1948年冬季,大伯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壮丁,家人急得要命。因为爷爷兄弟俩没分家,大伯刚有了娃,家里十几口人就指望大伯这个壮劳力。爷爷打算卖地赎回大伯,可长官不答应,最后商量要我父亲去顶替。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季,16岁的父亲腰上系着草绳来到乡公所把大伯给顶替了回来。从这天起,黄土地这个穷小子彻底改变了命运。
  数月后,父亲和几十名壮丁徒步来到四川一个叫桐桥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自贡市。临行时,姑姑给父亲鞋底塞了两个铜板还被长官给抢跑了。
  1949年12月5日清晨,父亲所在的这支国民党军队全体起义。解放军优待俘虏,愿留下的留下,不愿留下的给路费回家。
  父亲知道回去也吃不饱饭,还不如留下,随即就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紧接着投入西南剿匪战役。
  1952年初,父亲所在的十军二十九师被派往朝鲜战场。入朝后,部队番号更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五团二营五连二排,父亲任五班班长。军长是秦基伟。
  父亲在朝期间参加了5次战役,其中最残酷的是上甘岭战役。上个世纪60年代小学生课文里有篇上甘岭《一个苹果的故事》,文中提到的战士胡景才就是我的父亲。
  但父亲很少提及这场战役,因为太残酷,父亲所在的连队牺牲的只剩下20多名战士。
  父亲从朝鲜战场捡回一条命,因为作战英勇,并多次立功受奖,被派往石家庄军事步校学习。在校三年成绩优异,毕业后,分配到南昌军事步兵学院做了一名教官。
  1958年的夏季,黄土地来了一位背着驳壳枪的军人,原来是阔别故土十年的父亲回来了。姑姑都不敢认,因为战乱,家人都以为这个穷小子死在外面了。
  为了留住父亲,姑姑在邻村找了个小父亲8岁的姑娘,也是我的母亲。
  父亲是个痛快人,第一次和母亲见面就给了我姥姥200块钱彩礼,第二天就把母亲带到南方去了。母亲20岁有了我,后来又生下妹妹和弟弟。
  小时候我很顽皮,那时军人可以带枪回家,父亲配的是一把左轮手枪。
  有一次趁父亲不注意,我拿他的枪出去在小伙伴面前显摆。回来后,父亲狠狠地扇了我两耳光,“小兔崽子还敢玩枪。”
  我真不是块学习的料,只要老师家访,就知道屁股蛋要挨揍。不过,我有“保护伞”,母亲会提前给我换上厚棉裤,每当父亲举起竹条,我立马倒地哭个不停。父亲还没开打,母亲就说别打了、别打了,看把娃都打成啥样了。就这样,我们母子一唱一和度过了我的童年。
  军人每天早上都要出操,我特喜欢去凑热闹,看到大院操场上200多名军官整齐列队,包括政委和司令员都在其中,父亲站在中间高喊口令。那洪亮的嗓音真是如雷贯耳,比起教训我要高出好几倍,原来这就是军人。所以,我从小就萌发了对军人的向往。
  记得上初中时,部队招飞行员,只有两个名额,我体检通过了,可就是等不来录取通知书,后来听说是政审给刷掉了,原来父亲当过国民党的兵。
  这下把我给吓坏了,那年头可是硬伤。所以,有关父亲“不光彩”的经历在我幼小的心里埋藏了十几年。
  最终我还是实现了军人梦想,18岁那年来到海岛服役。当时正赶上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写下血书请战。连长说:“你这个新兵蛋子连枪都没摸过,去送死呀?”就这样,我和“英雄”擦肩而过。
  我每天抱着枪面对着大海,心里实在寂寞,入伍第三年想家了,就要哥们发张假电报:“父亲病危,速回!”
  当我提着大包小包跑回家时,父亲见我大吼:“昨天还给你连长写信说我身体好好的,要你安心服役,你这兔崽子可跑回来了。”天呀,这要我哪有脸回连队呀?
  这封信很快就成了团里的宣讲教材,连长站在讲台上紧盯着我,故意大声宣读父亲这封来信。
  我坐在小板凳上,感觉嗓子里就像塞进一个苍蝇,恨不得找个老鼠洞钻进去。没办法,这就是父亲的个性。
  年轻时我很不理解父亲,他负责军人服务社,里面“油水”可大了,紧俏商品都能买到。但父亲连张“烟票”都没给过,搞得我只好花高价去黑市买。有哥们托我走后门,我说,你想都别想。
  但院子里搞个义务劳动啥的,父亲最积极,第一个给我报名,把我累得腰酸背痛,他还说我吃不了苦、缺乏锻炼,这要打起仗来咋办?我心想,我还是你的亲生儿子吗?
  有一次劈柴我不慎把脚腕给砍了,血流不止,父亲背起我就往医院跑。我一个大小伙子,趴在父亲宽厚的肩膀上,真正体会到父爱如山,也改变了我对父亲的认知,心中充满着敬仰。
  1981年,部队大裁军,父亲也在其中。当时父亲还能工作几年,但作为军人必须服从组织安排。1986年,我们全家跟随父亲落户陕西咸阳秦都区军队离退休干休所。
  退下来的父亲是个闲不住的老人,我们家阳台上种满了各种花草、小青菜。我想,父亲当年不被抓壮丁,肯定是个勤劳的庄稼汉。
  记得我们家刚从南方回来不久,父亲就跑到乡下承包了两亩耕地种植超大穗。来年确实丰收了,却没人要,因为这个新产品口感太差,搞得我们家简直成了“地主”,屋里屋外堆满了口粮。
  父亲“吝啬”的让我们无法接受,平时粗茶淡饭,还不沾烟酒,过日子精打细算,家里餐桌上几乎见不到吃剩下的饭菜。尤其是用水,感觉比油还珍贵。
  父亲说他在上甘岭8个月没洗过澡,有一次和敌人抢水,弹片从他头上飞过,把后面大个子的头给削掉了。为了抢水,不知牺牲了多少战士。
  有一次师长来前沿阵地视察,走到父亲跟前扇了一巴掌,原来父亲脖子上爬满了跳蚤,搞得战友们都笑了。
  父亲还挺爱管“闲事”,乡下人进城找不到路,他给人家带路,卖不掉的菜,他花钱抱回家,小学生车胎爆了,他跑去修好送到学校……平时放下碗筷就不见人影,不知跑哪去了?经常见他老人家和地摊小贩闲聊,我们家附近补鞋的、理发的、卖瓜果的他都认识,街道居委会需要人手,首先会想到这个白发老头。
  我们家几样子老式家具全是从南方带回来的,隔三岔五挪地方,尤其是沙发,这是父亲一手打造的,四把扶手硬是他老人家用刀一点点给抠出来的,家里乱七八糟的旧棉絮全塞进沙发里了,并且是过上一两年就要翻新。实在找不来旧的,干脆把过冬棉被也给塞了进去,气得母亲连饭都吃不下。
  平时我很少带朋友去父母家,外人一时半会搞不清我们家为啥“大吵大闹”?我们家有个特点,说话嗓门一个比一个高,尤其是老父亲。
  后来他耳朵背了,嗓门更高,恨不得耳边放个扩音器。母亲劝他嗓门小点,父亲还蛮有理,“怕啥,咱又没干见不人得事。”
  老两口“吵架”简直成了家常便饭,感觉就像在说二人转。比如剩菜倒了可惜,忘了给客人倒水呀……经常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来吵去。不过,二老从来没因为钱吵闹过,工资都放在抽屉里,谁花打个招呼就行。
  其实二老“吵架”很幽默,通过“吵”的方式架起了他们沟通的桥梁。我还没见二老红过脸,当然,也没见浪漫过,哪怕喝个交杯酒啥的。
  有一年,父亲身体浮肿得厉害,连走路都困难,听说母亲从老家回来,父亲拄着拐杖跑了好几里路去给母亲买来喜欢吃的凉皮。
  大热天的,看到老父亲一瘸一拐的身影,我真得流泪了。
  母亲不仅是个老伴,还是个专职的“护理员”和“按摩师”。父亲每天吃啥药都是母亲送到嘴边,只要有空就按摩,父亲还上瘾了,搞得母亲手指都变形了,但母亲没一句怨言。
  父亲还挺爱干净,见不得地面有一丁点纸屑,眼里始终有活,动手能力也很强,没事就拿个苍蝇拍满屋子寻找“猎物”。逮住“猎物”可兴奋了,“又消灭了一个‘敌人’。”
  后来我发现,上了年纪的父亲平时很少啰嗦,脾气比年轻时好多了,总是闷着头做事。
  父亲认准的事会一根筋走到底,谁也挡不住。有一年家里搞装修,他要亲自砌墙,一米多长的墙体,硬是砌成了S型,最后还得请匠人推倒重来。
  要说父亲有个性,也没啥个性?我们子女工作再出色,也不见他点赞,他认为这是应该的。但你要是做错了,那简直是没完没了。
  平时和我们子女沟通并不多,在他看来,我们都成年了,没必要讲什么大道理,顶多说两句,“好好上班,钱够花就行。”
  奇怪的是,2003年我去采访伊拉克战争,家人工作都做通了,唯有父亲反对。
  我想,你从枪林弹雨走过来,这会怎么胆小了?后来我好像明白点,“人上了年纪,把家看得更重。”
  应该说,父亲的晚年过得还比较安逸,我们家四代同堂,只要曾孙辈回来,父亲可高兴了,一老一少两个“哥们”抢着看动画片,可能“老小孩”都这样。当然,父亲更关注新闻联播和海峡两岸。为此,我还专门给他办理了去台湾旅游。回来后,父亲说他再不出远门了。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86岁那年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之前我还见他老人家光着膀子钉沙发,现在是每天离不开药物,严重时就要住院。
  其实父亲内心还是蛮强大,在他看来,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他经常会提起牺牲的战友,而他还活着,已经知足了。
  父亲病重期间,家人全力以赴,尽量减缓他的病痛,尤其是母亲寸步不离。
  父亲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但从未表露过害怕。只是临终前的那个晚上,说他在上甘岭杀了很多人,要给战友报仇。
  父亲说他去世后,找个塑料袋把骨灰装起来,密封在花瓶里,然后埋在老家的树下就完事了。其实我们子女早就给他老人家买好了墓地,但父亲不知道,他从不关心死了以后的事。
  父亲临终前病疼难忍,每天顶多睡一两个小时,大部分时间坐在沙发上。他恳求我去买些安眠药来,有个十几片就够了。我作为儿子,听到这话心里很难过,虽然我采访过多位病重晚期患者,但面对养育我的父亲还是想尽把力,尽管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在我的价值观里,“对老人好点要在他活着的时候,等人走了,你想好都没机会了,因为在这个世上唯有爸妈肯为你去送命。”
  我的父亲是个再普通不过的父亲,是个有血有肉有温度的父亲,他和母亲结婚64年,风雨兼程,带领这个家走到了今天。
  我也是随着年龄增长,一点点地读懂了父亲,却又说不出他老人家到底好在哪?但能感悟到父亲这一生始终在肩负起这个家的重任。
  这几天我一直在责怪自己,应该替父亲分担一点,也让我能成熟一些,而这一切都晚了,也许这就是人生。
  父亲没给我们留下多少家当,只留下一种特有的家风,而这种家风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
  2022年8月26日7点42分,父亲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91岁。
  今天父亲过“头七”,写点感受缅怀他老人家,愿父亲大人一路走好!

——“静心爱历史”百家号2022年9月7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发表于 2022-11-13 14:47:51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2-5 11:16
飞夺泸定桥
    一九三五年五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 ...

    拓展阅读
古稀老人耗时三年雕出“飞夺泸定桥”

  桥头楼阁飞檐斗拱,门窗、楹联、片瓦等装饰栩栩如生;连接两边桥头的13根“铁索”环环相扣……这是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72岁的普明才老人雕刻的缩微版“飞夺泸定桥”的真容。
  当普明才把耗时3年多的雕刻完成的“飞夺泸定桥”搬出放在门口展示时,精巧的雕工立刻引来络绎不绝的群众围观。
  见人询问,他兴致勃勃地介绍开了。
  “‘飞夺泸定桥’选用细腻坚固的黄杨木雕刻,将近用了3立方米的木材。整件木雕长8.2米、高2.2米、宽2.2米,桥头两边楼阁按照1:10的比例真实还原。整体全部采用榫卯结构衔接,环环相扣的‘锁链’也是一个个雕刻出来。”滔滔不绝地介绍完,普明才话锋一转,有些“遗憾”地表示,“没有那么长的木材,‘锁链’还原比例比桥头更小。”
  为啥要雕刻“飞夺泸定桥”?
  普明才透露,他是退伍军人,1976年退伍后,利用在部队建造营房时学到的木工手艺开起了家具店,后转做木雕。多年来,他一直非常崇敬老一辈先烈为国为民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平时也爱看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
  “飞夺泸定桥是决定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次关键战役,它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和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普明才说,为了让年轻一代牢记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革命丰碑,在新时代传承好长征精神,他萌发了雕刻“飞夺泸定桥”的想法。
  为此,2018年4月,普明才特地带徒弟远赴四川大渡河景区参观,在现场拍摄了不少泸定桥结构的图片。
  回来后,普明才把照片放大打印出来,仔细研究每个细节,并按实物的真实结构画出了结构图。
  “作品要真实还原,必须全身心投入。”“飞夺泸定桥”于2019年1月动工雕刻,此后3年多的时间里,普明才婉拒了许多找上门的家具和雕刻单子,在自家车库十多平米的空间里夜以继日地忙开了,直至2022年8月完工。
  普明才最为得意的是,“飞夺泸定桥”木雕完全按照实物采用榫卯结构,整件作品没有用一颗钉子。
  “飞夺泸定桥”木雕完成了,普明才信心倍增。
  “我决定再选取长征路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红色丰碑,继续雕刻下去。争取在建军100周年之际,再创作出一件‘红色木雕’。”说归说,但普明才也清楚,岁月不饶人,自己总有雕不动的一天。
  11月9日一大早,他便找来3个徒弟商量:“如果有一天我雕不动了,你们要继续做下去。”徒弟们都异口同声地赞成。
  普明才欣慰地笑了。他相信徒弟的话,因为徒弟中有两位也是退伍军人,他们和他一样,有着同样的情怀和信念。

——“人民资讯”百家号2022年11月10日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发表于 2022-12-13 17:1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2-12-13 17:12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8-2 16:58
“你们想错了”
    一九三五年一月,方志敏同志率领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江西东北部的山区,被国民党反动 ...

    拓展阅读
熠熠民族魂
作者:宋海峰(《江西日报》社高级记者)

    “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习近平

  窗外灯都熄灭了,稀稀疏疏传来的偶有几声车鸣,偶有几声风声。我坐在电脑前,一字一句地写着方志敏的故事,最扣人心扉的莫过于他与世永别前,留下的那句“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震撼人心的心声,深深触动着我的心弦。
  在以心以情写此文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向我走来的方志敏,他告诉我他的“三个初心”和“一个梦想”:
  对党的初心:我加入了共产党,做共产党员,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
  对祖国的初心:爱国,真有如一个青年姑娘初恋时那样的真纯入迷。
  对革命事业的初心: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的他在《可爱的中国》中这样深情描述:“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这种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通过笔端自然流露、跃然纸上。
  用生命践行理想,用坚毅守护夙愿,用鲜血浇灌梦想,方志敏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初心”,焕发出惊天动地、辉映长空的万世光芒。
  革命英烈,如同永不陨落的星辰,照亮了夜空,照亮了大地,也照亮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前行道路。
  初心留人间,熠熠民族魂。

寻找救亡图存之路
  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称得上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摇篮,是被毛泽东称为“方志敏式根据地”的“脉”与“魂”。当年,方志敏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火种,近代赣东北历经漫漫长夜,终于在这里撕开黑暗,走向黎明。
  在满布春的气息里,一座普通的农家四榀木瓦房,每天迎接着中外慕名而来的瞻仰者。
  这不是一座普通的农家四榀木瓦房。从这里走出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方志敏。
  幼苗怎样长成参天大树?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如何锻铸成铁骨忠魂为世人景仰?
  方志敏故居厅房正中墙上,挂着一幅青年时期方志敏自撰的楹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苍松翠竹洁梅兰。”他把祖国比母亲,爱祖国的“佳山水”,以高洁的松竹梅兰自励。
  我从中感受到方志敏炽热的情感:“一个伟大的革命家,首先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们的‘主义’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建筑在伟大的爱国感情上。”
  只有深入了解旧中国的苦难,才能真正读懂方志敏不惜用鲜血和生命去追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多么的刻骨铭心。
  那时的中国,战乱频仍、生灵涂炭,山河破碎、满目疮痍,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那时的中国,国势衰微、租界林立,饱受欺侮、任人宰割,中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凌辱。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鲁迅的诗句写出了方志敏的爱国之情、忧国之心。
  在上海,方志敏和几个同学来到“法国公园”,当他看到公园门口一个写有“华人与狗不准进园”牌子时,脸上烧得通红,他浑身的血都在翻滚:“堂堂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都不能自由行走,多屈辱啊!多耻辱啊!”
  “男也虽不敢云以天下为己任,而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方志敏举起拳头对同学发誓:“一定要赶走帝国主义列强,铲除‘华人与狗不准进园’这块耻辱牌,一定要在祖国的土地上建起人民的新公园。”
  方志敏的铿锵誓言,流淌着为民族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因为“真正为工农阶级谋解放的人,才正是为民族谋解放的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方志敏把祖国视为自己的母亲,当祖国在帝国主义的蹂躏下血迹斑斑时,他开始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
  在那个觉醒的年代,方志敏在上海找到了党组织,并结识了瞿秋白、恽代英、向警予等著名中共领导人。在他们的影响下,方志敏深切地认识到,“欲救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绝不是哀告、跪求哭泣所能济事,而是唤起全国民众起来斗争,都手执武器,去与帝国主义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将他们打出中国去,这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方志敏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义无反顾地踏进了为民族谋独立、为人民谋解放的历史洪流。
  1924年年底,根据组织决定,加入了共青团的方志敏,离沪返赣开展革命活动。在吴淞码头,方志敏想到即将“实际地做革命工作”,感慨万千,伴随着阵阵汽笛,他低沉而又坚定的朗诵:“伟大壮丽的房屋,用什么建筑成功的呢?血啊,肉啊!”这首《血肉》诗与后来高唱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何等的异曲同工啊!
  行程万里,初心如磐‘征程如虹,使命在肩。返回南昌后,方志敏创办了“文化书社”,出版了《青年声》周报,由此走上了职业革命的道路,实现了从血气方刚的爱国主义者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者的转变。
  “你,为什么入党?”对中国共产党员来说,这是终其一生的叩问。“为了让千千万万的人民过上好日子!”1925年初,加入党组织后的方志敏,对党最深沉、最热烈的表达深深地感动了我:“我坚信中国革命一定会得到最后的胜利,民族的解放、阶级的解放一定能实现,这是绝对的真理。同时,这也是我的基本信仰。”
  为了这一真理和信仰,方志敏不惜舍弃一切,包括牺牲自己的“蚁命”,只是希望在国家解放、人民自由之日,在他流血牺牲的地方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作为他对革命胜利和民族解放的精诚寄托。

“两条半枪”闹革命
  时空变幻,英魂不灭。
  弋阳县城的方志敏纪念馆,那一件件静静安放的珍贵文物,像一座座不朽丰碑,永远闪耀着方志敏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为国家繁荣富强、为人民幸福和安康抛头颅、洒热血的初心和使命,镌刻下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标识。
  时间深处,日夜萦绕着民谣《方志敏为穷人》的音律。“湖塘塌塌岭呦,出了个方志敏哎,一心共产闹革命呀,为的是救穷人哪。”
  方志敏是党内最早举起共产党的旗帜、武装起义的旗帜、土地革命旗帜的领导人之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方志敏毫不畏惧地说,“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笃诚信仰者,大革命虽遭失败,但我毫无悲观失望的情绪”,随后秘密潜回家乡,传达党的“八七会议”会议精神,与邵式平、黄道等共产党人一道,酝酿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开展武装斗争。
  寂寂午夜,同志们见到方志敏,先是惊喜,后是失望。惊喜的是,他安全回来了;失望的是,他没有带军队或枪支。方志敏与同志们彻夜长谈:“你们都说我没带一兵一卒,可这叠红纸中却藏着千军万马。”“你们都拿上几张红纸,分头去找自己的亲朋好友,凡是愿意参加土地革命的,就请他在上面画个押,这千军万马不就有了吗?”
  “重起炉灶再干!”方志敏目光坚定的誓言,说得大家怦然心动。他以历史和全局的眼光,创造性地提出“上名单”,发动群众举行武装暴动的思想,即举起共产党的旗帜,组织农民革命团这一集军事、政权于一体的新型农民武装,推翻反动政权,救人民于涂炭。
  “星火燎大原,滥觞成瀛海”。各级党组织如雨后春笋建立起来,革命的火种被点燃。短短1个月的时间里,弋阳九区建立了20余个、6000余人的农民革命团。大胆创新,敢为人先。赣东北革命斗争的序幕就此拉开!
  隆冬,一场大雪让弋阳银装素裹,气温骤降到零下20多摄氏度,滴水成冰、寒风凛冽。在27岁的方志敏领导下,200多个贫苦农民举行“漆工镇暴动”。
  “赤潮澎湃,风卷红旗过大关”。参加暴动的农民手执大刀、梭标、鸟铳,一举砸毁了漆工镇警察派出所,缴获了3条枪,一条“双套筒”,一条“汉阳造”,一条“九毛瑟枪”。讲解员介绍,“九毛瑟枪”因没有退子钩,又被裁去半截,只能算是半条枪。这就是方志敏“两条半枪”闹革命的由来。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在弋阳县方志敏纪念馆展厅,方志敏在弋阳、横峰领导武装起义的概述醒目地写在红底展墙上:九区农民3000余人一举攻占烈桥镇,赶走了劣绅张念诚。暴动队伍攻下吴家墩、余家仓等村坊,整个弋阳九区成了赤色区域。弋阳九区暴动,揭开了“弋横起义”的序幕,方志敏也由此走上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弋阳九区暴动之后,方志敏化名汪祖海,赴横峰楼底蓝家村组织农民暴动。年关暴动的命令一下达,各村连夜竖起红旗,农民拿着刀枪、绳索,向地主、豪绅、高利贷者索回借字契约,付之一炬,并没收其财产。
这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是凯歌嘹亮的时代!方志敏等共产党人组织的“弋横起义”烈火很快燃遍弋横地区,参加暴动的农民达七八万人,一举推翻了乡村国民党政权,武装起义的春雷响彻了沉寂的赣东北,谱写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史诗。
  这条路,历经坎坷。1928年2月,国民党军联合地主武装,向弋横暴动区域发动大举进攻。由于敌强我弱,暴动队伍遭受严重损失。
  “乱云飞动渡仍从容”。在危急关头,方志敏没有动摇革命志向,他率领保存下来的革命武装,转入磨盘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并建立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第一支正规的红军武装——工农革命军第二军第二师第十四团一营一连,这是党在赣东北区域内掌握的一支正规武装,革命的星火,燃烧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这一过程如此艰辛。方志敏在写给中央的汇报中这样写道:“磨盘山的游击战异常艰苦,环境十分恶劣,最困难的时候,连藏身地也难找到。日间不能走路,要在夜间悄悄地走;大路不能行,要找偏僻的小路走;房屋不能住,要躲在树林里、岩石下或水沟里的茅蓬里去住。”
  仰望星空,革命者的目光能看多远,步伐才能走多远。永葆初心,就是要使信仰之火熊熊燃烧,以血肉之躯担使命,才能赢得革命的胜利。
  方此时,方能理解当1928年5月,国民党弋阳靖卫团对磨盘山大举进攻之时,有人提出放弃根据地、埋枪分散逃跑的悲观主张时,方志敏却对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始终充满信心和希望,并坚定地相信,中国革命的高潮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车子沿着磨盘山的蜿蜒山路走,几道弯弯后,山的褶皱里出现一所房子。当地的老乡告诉我,当年,方志敏就是在这所房子里,带领党员们面对党旗宣誓,不分散、不埋枪,就在磨盘山和敌人干!
  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信革命必定能获得胜利。方志敏一马当先,率领红军同敌人殊死血战,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弋阳靖卫团。从此,在方志敏领导下,苏区军民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根据地扩大至贵溪、余江、万年、铅山、上饶等信江沿岸各县,创造出一个“劳苦大众乐盈盈”的全新天地。
  有过低谷、有过曲折,走过弯路、绕过远路。风雨沧桑,多少风险考验,方志敏却始终坚忍不拔奋力向前,“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烽火由“弋、横而信江,由信江而赣东北,由赣东北而闽浙赣”,形成“东南半壁红”的大好局面。1930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在赣东北正式成立。从此,闽浙赣根据地有了巩固和发展的有力支柱。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方志敏实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建立政权,找到了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根据地燃烧出万丈火焰。
  在一枚中华苏维埃最高荣誉章——红旗勋章前,我驻足凝望。这是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给方志敏我党颁发的首枚最高级别的勋章,嘉奖他为苏维埃政权英勇奋斗而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功绩。方志敏佩戴上红旗勋章后表示:“我接受勋章以后更加坚决的在中央政府领导之下,与帝国主义国民党、与一切反革命派作坚决的斗争……”

血染东南半壁红
  1953年4月的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毛泽东爬上浙江莫干山顶,眼神望向赣东北地区,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方志敏同志创建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方向路线是正确的。我们虽然不在一起,但我们的思想是一致的。”
  初春,依旧乍暖还寒。我沿葛溪河而上,抵达当年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所在地——江西省横峰县葛源乡。
  在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我的思绪穿过悠悠岁月,在追寻方志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闽浙赣根据地实际相结合,创造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经验的史迹,聆听着“血染东南半壁红”的铿锵足音。
  伫立在闽浙赣省委旧址,我感慨万千。曾经,多少个战斗的黎明和黄昏,在这幢饱经沧桑的农家房子里匆匆交替。如今,那些大刀、梭镖、步枪、地雷,还有红十军、赤卫队等名词,都已写入了历史。但是,只要伸手轻轻触摸,仿佛还能听到,这里斑驳的墙壁依旧灼热;静下心侧耳倾听,仿佛还能听见红军战士和赤卫队战士的呐喊声与胜利的歌声,像军号一样嘹亮……
  山木无言,方志敏以“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初心和精神,为革命创立的卓著功勋,穿越历史,熠熠生辉。
  赣东北山区的阳光洒在红十军作战室墙壁上泛黄的图纸上,映亮了标注图上的一个个地名。这张作战地图,标记了方志敏在对敌斗争实践中学习战争、学习军事,指挥红十年以游击战为主,在有利条件下也打中等规模的运动战、攻坚战。
  立时,在我脑海中展现一帧清晰的画面:出敌不意,攻其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就虚,集中兵力,争取主动,围点打援,截断给养;“扎口子、打埋伏、斩蛇头、切尾巴、打小仗、吃补药”;首创地雷战,把人民战争提高到新水平。
  道路,是一个特别的意象,也意味着方法。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风浪,方志敏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革命道路的初心从来没有动摇过。
  入夜,闽浙赣省委方志敏办公室。微弱的煤油灯下,方志敏愁云笼罩心头。原来,“立三路线”时期的中央发来指令,指令红十军“攻打九江,配合其他各路红军,饮马长江,会师武汉,夺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方志敏思虑再三,回复中央,红十军兵力少,难以攻克敌人重兵据守的九江重镇。但他的正确意见未被中央采纳。
  为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方志敏巧妙抵制“左”倾冒险主义在回复“中央的决策是对的,但我们行动要一步步地来”的同时,叮嘱红十军军长周建屏:“军事行动要相机行事”,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运动战中伺机消灭敌人。
  大道之行,壮阔不垠;大道如砥,行者无疆。红十军采取牵牛鼻子策略,长驱赣北,连克乐平、鄱阳,在取得了“江桥大捷”这一轰动全国的九江外围战胜利后,胜利回师赣东北。
  回首历史,才能看得真切,在革命艰难岁月里,方志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革命实际相结合坚强党性,正是红十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
  既山雄有脊,房固因梁。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展柜里,陈列着一张长条形的红色股票。股票呈上方印有“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中间印有“壹圆股票”,并加盖银行的红色印章;在印章两边印有“本银行股息周年六厘计算,每年年终结账,营业盈余除开支费用及股息外所有纯净红利照股分派,次年1月凭票领取”的蓝色字迹。这字迹印刻在共产党人克服困难,坚定前行的道路上。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凝视着红色政权的第一只股票,方志敏的话仿佛在耳畔回响:“想出许多有效的新方法来解决困难。如解决被敌人严密封锁的经济问题……还解决其他许多重大问题,都不是照抄前例的,而是用前所未有特创的新方法去解决的!”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方志敏将滚荡炽热之心投入到根据地建设中。他在苏区创办了第一家具有国营、合作经济和私人资本多元性质的经济体“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后发展为“闽浙赣苏维埃银行”);在苏区首创了对外开放的边贸政策,形成了数条开放型的贸易路线,把多种经济成分搞得“火火”的,把增收渠道搞得“多多”的,苏区建设欣欣向荣,还给予中央苏区数百万元经费支持。
  生命无法不朽,但可以创造不朽。翻开《赣东北苏区创立的历史》,多少跌宕起伏、多少惊涛骇浪,方志敏都从容应对,艰难求索,负重前行,根据地全盛时期发展成拥有近50个县,100多万人的“红色海洋”,成为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的六大战略区之一,它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样,是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化的开篇之作。

沧海横流显本色
  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
  73年前,司徒雷登总结国民党失败原因时这样分析:“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在很多程度上由于其成员对它的事业抱有无私献身精神。”
  “党有指示,虽死不辞。”1934年10月,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红七军团到达赣东北根据地,与方志敏新组建的红十军汇合(1933年1月,红十军调入中央苏区支援第四次反“围剿”),合编为红十军团,由方志敏以“之决心意志,率领北上抗日。”
  但这一路格外艰难。伫立在葛源乡时任红十军团参谋长粟裕大将的旧居前,我想起了粟裕大将生前在《回顾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一文中的回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路经皖南谭家桥镇乌泥关、白亭、石门岗一带,遭到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损失严重。方志敏同志和我商定,部队立即撤返赣东北根据地。在浴血奋战中,方志敏和我等人率领先头部队1000人,突出重围,到达安全地带。”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部队在整休时发现,主力红军没有突出重围。身为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方志敏毅然决定:由粟裕率先头部队立即前进,自己重返包围圈接应主力部队。
  在今天,陈家湾的大山深处,依然回荡着方志敏与粟裕两人分手时气壮山河、日月可鉴的对话。粟裕说:方主席,你是一军之主,我是参谋长,我留下接应主力红军!方志敏斩钉截铁说:粟参谋长,主力部队还在后面,在责任上,我不能先走!他毅然转身回队,谁也想不到,方、粟两位生死与共战友分手,竟成永别。
  英雄身上舍生取义的伟大抉择、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是战旗不倒之根本。1935年1月17日清晨,重蹈火海后的方志敏,指挥红军官兵以无比坚定、无限忠诚和誓死与敌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突围血战,鲜血当红了大地。
  时值隆冬,敌军前封后堵,形势万分危急。当饥寒交迫的部队经过一片竹林时,方志敏眼前一亮,顿生感触,对官兵们说:“你们看,这些竹枝被冰雪压得多苦!可是它们依然坚强不屈!”他随即用竹枝在雪地上写下《咏竹》诗:“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生死存亡关头,方志敏借诗咏志,表现出一个革命者不折不弯、临危不惧的大无畏气概,极大鼓舞和激励了将士们的战斗激情,红十军团官兵们用铁血军魂、鲜血和生命,奋勇血战,冲出敌军的一道道包围圈。
  向历史深处回望,当红十军团进至德兴县港头村时,被国民党军绝对优势兵力包围于怀玉山地区。经七昼夜顽强战斗,红军指战员弹尽粮绝,大部壮烈牺牲。1935年1月29日,在玉山县怀玉山高竹坑,方志敏不幸被搜捕。
  穿越时光隧道,我恍惚回到了八十七年前,当年方志敏被捕时的情景。两个国民党士兵,满肚子热望在方志敏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谁知从方志敏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曾写到:他们猜疑我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手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你骗谁!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信。可事实却让他们失望了,方志敏身上除了一只自来水笔和一块怀表,连一个铜板也没有。
  “为了革命事业,我们连生命都可以奉献出来,还会在乎那几块花边(银元)?”正如方志敏在《清贫》中所述,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作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最高领导人,方志敏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经他手的钱不下几千万,从不挪用一文钱。
  晚风秋雨,淅淅沥沥,枝头檐下,滴不完的泪珠。方志敏的母亲凭窗凝神,面对淒清院落,禁不住愁肠百结。方志敏从小学到大学,连本带利,就欠债700元之巨。儿子参加革命之后,家又被敌人烧劫十余次。
  这时,邻里乡亲劝方母,你去找担任赣东北信江8县苏维埃主席的儿子讨些钱度日,老人也觉得儿子的饷银当姆妈的理当用得。于是,她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找方志敏要饷银来了。
  望着瘦弱憔悴、已渐渐苍老的母亲,方志敏内疚而诚恳地对说:“姆妈,我是当主席,可当的是穷人的主席,哪里是官?饷银嘛,将来会发,现在没有。信江苏维埃刚建立,革命才有个开头,我们每日的饭钿才七分呢!”方母听了,说:“晓得了,晓得了。姆妈这一趟没有白来,明白了仔是当穷人的主席,我苦点也舒心啦!”
  方志敏的家国情怀是无私的,更是一种大爱。
  犹记得,在怀玉山侦察突围路线时,吃了百姓家的玉米饭,临别时,方志敏还用自己的望远镜和红军袋抵押作饭钱。百姓记住了他的目光,青山留下了他的足迹,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

铮铮铁骨傲青松
  对共产党人来说,有了良好的初心,还需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来使初心久经考验而不变,历经磨难而不衰。在这一点上,方志敏的“初心”,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初心”一样,他们是心心相印,交相辉映。
  正是有了这样的“初心”,当国民党当局在上饶公共体育场举行“上饶各界庆祝生擒方志敏大会”时,戴着手铐脚镣的方志敏,在台上昂首挺立,正气浩然,观者无不暗暗惊叹、敬佩。
  几天后,国民党在南昌同样举行“庆祝生擒方志敏大会”。目睹现场的一位美国记者曾这样报道:“戴着手铐脚镣的方志敏被用装甲车运到现场。他在大批士兵押解下露面。没有一人欢呼,个个沉默不语,连蒋介石总部的军官也是如此。这种沉默表示了对昂首挺立于高台之上毫无畏惧神色的人的尊敬和同情。他被匆匆带走,因为人群的这种沉默使当局感到十分可怕。”
  正是有了这样的“初心”,从被俘的那一刻开始,方志敏就抱定了“以一死以谢党”的决心。生死关头他坚守信仰,面对威逼利诱,展示铮铮铁骨,即使到了生命最后时刻,依然为理想放歌。一生只为一事来,努力到死,奋斗到死。
  在低矮潮湿的牢房里,方志敏拖着沉重的脚镣,披着薄薄的粗布大衣,凝视囚室窗前一小块铅灰色的天空。他想“一个革命者,牺牲生命,并不算什么稀奇事”。当下最要紧的是尽快把革命斗争中的经验教训、狱中斗争情况和自己的建议意见报告给党组织。
  正是有了这样的“初心”,在生命的最后6个多月的日子里,方志敏夜以继日,奋笔疾书,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化成了血铸的《可爱的中国》《清贫》《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等16篇约14万字的文稿。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流淌在方志敏绝笔字里行间的,是共产党人钢铁般的意志和坚不摧的信仰!
  新中国成立后,被方志敏教育和感化过来的看守回忆当时的情景:囚室里的灯光彻夜不息,病中的咳嗽声时起时伏,方桌的边沿被磨得油亮,床头的墙洞内堆满了文稿……
  凝视这一页页发黄纸片上铿锵有力的笔迹,我耳际响起了方志敏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方志敏激情澎湃的自白和宣言,穿越血雨腥风,穿越南征北战,穿越峥嵘岁月,穿越历史的星空,今天聆听仍觉荡气回肠,振聋发聩:他对党的感情披肝沥胆,对主义的忠贞坚如磐石,对信仰的坚定矢志不渝,对初心的固守彻入肺腑。
  1940年,远在重庆的叶剑英看到辗转而至的方志敏文稿,感慨万千,奋笔写下“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绩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赞誉方志敏为当代文天祥。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1935年8月6日,方志敏从容不迫,一路志高敏言,正如他的名字一般。他最后看了一眼,他深爱的中国,用尽全身力气将他最响亮的口号喊了出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红军万岁!苏维埃万岁!共产主义万岁!”一声枪响,方志敏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这位被毛泽东称赞为“以身殉志,不亦伟乎”的人民英雄,用三十六岁的青春祭奠了心中的宏伟事业。
  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三十六岁,是人生重要节点。照古人“四十而不惑”的说法,三十六岁还可困惑。然而,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方志敏和蔡和森、瞿秋白、恽代英等几位三十六岁的革命家视死如归,义无反顾,慷慨捐躯,只因坚信“人生最高之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他们是理想的殉道者,社会的探索者,主义的践行者,是伟大的爱国者,无畏的革命者,无私的牺牲者。
  万千忠骨,万千热血,感人心者,是灼热的信仰信念,是属于这个政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心史心声。
  马克思说:“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志士先驱虽已长眠,但留给后人的那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世代长存,永不磨灭。
  斯人已逝。在当年方志敏筹建的葛源列宁公园里,方志敏当年亲手种下、象征革命必定胜利的梭柁树今已亭亭如盖。“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想对他说:您在敌人大牢里用心血和生命描绘的“可爱的中国”,已经“活跃跃”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并且“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中华民族也已经“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
  盛世如斯,不仅如您所愿,更超您所愿!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百家号2022年3月1日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发表于 2023-1-5 11:52:12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7-12-1 10:23
长城

    远看长城,它象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它号称万里,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 ...

    拓展阅读
研究人员首次构建鲜为人知的长城暗门“家族图谱”

  【新华社天津2023年1月4日电】(记者白佳丽)长城防御体系研究专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玉坤4日介绍,他带领团队通过对明长城连续拍摄,甄别出了130多处长城暗门实物遗存,并首次构建了其“家族图谱”。
  此前,中国研究者对暗门仅有零星研究。该研究成果让鲜为人知的长城“秘密通道”走出了史书记载,为世界呈现了一个完整、立体的长城建筑体系。
  长城修建前后持续了两千多年,长城暗门大多根据地势、军事等需求开设在隐蔽段落,矮小的门洞朝向关外,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团队对130多处暗门实物遗存进行了图片分析,并对其中一些暗门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每一处暗门都与当地地形高度契合,且根据需求构造不尽相同。“每个暗门都是独一无二的。”团队成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研究员李哲说。
  历史上,一些暗门供侦察兵通行,但还有一些暗门是长城两侧交流的通道。明代官方记载,政府允许游牧部落通过暗门往返于青海和河套地区放牧,一些较大的可容两匹马双向对过的暗门证明了这一点。此外,部分暗门还用于通商往来。
  “这证明长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在秩序之下的‘开放’。”张玉坤说。
  此次研究还首次发现了“暗门家族”中最为隐秘的突门实物。
  唐、宋、明、清学者对突门有过记述,但现代相关研究很少,而且一直没有发现对应的实物证据。
  突门是暗门中最为秘密的出口,面向敌人的一面用砖砌伪装,面向自己的一侧实为空心。敌人从外部根本无法分辨突门位置,但当临近的主关口受敌或出现其他紧急情况时,士兵可以如鸡蛋破壳一样从内部击破突门,实施奇兵突袭。“这是中国军事智慧的极大体现。”李哲说。
  基于迄今积累的庞大数据库,研究团队还将利用数字技术等进一步还原长城“面容”。
——“新华社新媒体”百家号2023年1月4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发表于 2023-1-24 00:24:01 | 只看该作者
鸬鹚

  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象一面镜子。岸边几棵垂柳,垂柳外边是一望无垠(yín)的稻田。几只又窄又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灰黑色的鸬(lú)鹚(cí)站在船舷上,好象一排士兵在等待命令。
  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gāo)向船舷上一抹(mǒ),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湖面上荡起一圈圈粼(lín)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
  一只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喉(hóu)囊鼓鼓的。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它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
  鸬鹚不断地跳上渔船,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
  岸上炊烟四起,袅(niǎo)袅地升上天空。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了,让它们停在船舷上。他从舱里拣些小鱼,一条条抛给鸬鹚吃。鸬鹚张开长长的嘴巴,接住抛来的鱼,一口就吞了下去。
  渔人荡起桨,划着小船回去了,湖面上留下一条水痕。一只只鸬鹚又象士兵似的,整齐地站在船舷上。
  天色逐渐暗下去,湖面上又恢(huī)复了平静。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七册第4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发表于 2023-1-24 00:29:14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3-1-24 00:24
鸬鹚
  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象一面镜子。岸边几棵垂柳,垂柳外边是一望无垠(yí ...

    拓展阅读
鱼鹰捕鱼
作者:段绪军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贾汪不老河几十里的流域,活跃着一支靠放鱼鹰捕鱼的队伍,如果在村前十几里流域用鱼鹰捕鱼,他们就用竹篙撑着一只只两头尖中间宽的无帆,无舵,无蓬,无桨的小船。载着十几只鱼鹰,神出鬼没在芦苇荡河汊里拐弯抹角地穿行。如果是远行几十里,当天不能来回,他们驾驶着一只只有乌篷配带着双桨的大船,乘风破浪行驶着波光粼粼的不老河!
  这群靠放鱼鹰捕鱼的队伍,都是我们东段庄人!
  我们村的放鹰人从小生活在不老河边,对这片水域已经不能再熟悉了,他们知道哪片水草丛中的黑鱼多,哪道河湾的鲤鱼更大、更肥美。他们用竹篙撑着小船在河里放鱼鹰时,随着他们发现深水中有成群结队野鱼的踪迹,他们就开始一吆喝一声,那些蜷缩停息在船两边的竹竿上的鱼鹰像士兵听到紧急号似的,像一只只大鸟扑腾着翅膀离开竹竿箭一样钻进清澈明朗的河水里,雷达似的潜入水里搜索猎物,密密麻麻地把一只只小船围成一个个躁动不安的波圈。我们东段庄村的放鹰人捕鱼的经验丰富,因为鱼鹰的脖子宽长松弛,老是一鼓一鼓地动,恐怕是再大的鱼也有可能被其吞食掉,鱼鹰下水前他们总要用一根晒干的稻草束在它们脖子的根部,使它们能将鱼衔在嘴里,吞在宽大的口腔里却不能咽下,一旦发现有鱼鹰叼着鱼儿浮出水面,他们撑住篙稳着小船不让动,拿起网兜网起那只鱼鹰,捏住它被稻草束着的脖颈,倒提着,仨指头一挤,一条鱼落在了小船里。一甩手,鱼鹰翻滚着刚触到水面,又是一个猛子扎下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据村里的老人说我们东段庄人用鱼鹰捕鱼,在清朝末年就有了,至今大约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是方圆几十里不老河流域用鱼鹰捕鱼最早的村庄!从他们记事起,我们村就有一百多只鱼鹰。等到一九三八年,日本人占领韩桥煤矿,除了少数几个人下了日本窑,我们东段庄人都靠放鱼鹰捕鱼,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园生活!全国解放我们东段庄村靠放鱼鹰捕鱼的人不断增加,一九五八年成立生产队,我们东段庄村的三百多只鱼鹰全部归集体所有,所以我们东段庄就成立了放鹰队,三百多只鱼鹰在不老河里捕鱼是件极为壮观的事情,特别是在傍晚我们村放鹰队捕鱼回来的时候,夕阳西下,真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是我们东段庄村放鹰队最高光时刻!
  一九八四年生产队彻底解散,鱼鹰又重新回到个人手里,我们东段庄人在不老河流域放鱼鹰捕鱼已经超过一百年,到了上个世纪九十末期,不老河里的鱼类是越来越少了,主要是因为不老河两岸的不少村庄建起了造纸厂,直接把污水排入不老河中,致使河里的鱼虾大量死亡,清清不老河变得模糊浑浊了。弄得我们村的放鹰队无法在不老河里放鱼鹰捕鱼了,他们只好买了一辆辆摩托三轮车,带着小船和鱼鹰到处打游击:微山湖、丰、沛县境内没有被污染的小河沟,都是他们经常放鱼鹰捕鱼的地方,一百多年来,我们东段庄人和鱼鹰形影不离,相互依存。始终对放鱼鹰捕鱼这一行业依依不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发表于 2023-2-9 16:27:06 | 只看该作者
不平常的蛋糕

  1964年2月,宋庆龄同志访问斯里兰卡刚回到上海,不顾旅途疲劳,来到中国福利会幼儿园看望孩子们。
  孩子们像林中的小鸟似的,张开双臂投入宋奶奶的怀抱。
  宋奶奶和孩子们一块儿做完游戏。她看了看大家,说:“孩子们,现在让我们都来洗洗手,好吗?”
  “好!”大家簇拥着宋奶奶,往水池边走去。
  孩子们围着水龙头洗手,水花飞溅,笑声不断,大家搓呀,洗呀,可认真啦!
  “洗好了吗?”宋奶奶问。
  “洗好啦!”孩子们齐声回答。
  “我要一个个检查的!”宋奶奶说完,就认真地检查起来。一双双胖胖的小手举得高高的,宋奶奶一边检查一边数:“一个,两个,三个……”
  检查完了,23双小手都洗得干干净净的。
  孩子们一共23个,规规矩矩地围坐在桌子四周。桌子上摆着一个挺大的挺漂亮的圆盒子。
  大家都在猜:“这是什么呢?”
  “准是玩具!”“大概是一盒花生,宋奶奶送给大家吃的……”
  他们都没猜对。宋奶奶微笑着揭开盒盖儿,孩子们眼睛都瞪圆了,惊奇地叫出声来:“哈,原来是蛋糕!”“这么大的蛋糕!”“我们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蛋糕!”
  大蛋糕上还有一个奶油做的寿桃,可好看啦!
  老师看了看宋奶奶,拿起刀子,把蛋糕切成了24块,一块一块地递给小朋友,还不住口地说:“孩子们,吃吧,吃吧!”
  最后还剩一块,宋奶奶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老师。
  宋奶奶瞧着大家吃得那样香甜,高兴极了。
  这个蛋糕是哪里来的呢?
  原来是宋奶奶过生日,斯里兰卡的总理送给她的。宋奶奶舍不得自己吃,她惦记着孩子们,不远万里带回上海,分给祖国的孩子们。
  宋奶奶时刻牵挂着孩子们,她关心着祖国的未来!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1页~第27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6、7、80后怀旧网    

GMT+8, 2024-11-22 22:17 , Processed in 0.4566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