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6、7、80后怀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怀旧
查看: 46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北京“马地名”是怎么来的(摘自北京晚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09:42: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游侠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在社区任意驰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老北京“马地名”是怎么来的(北京晚报)

户力平  

   


    老北京以“马”命名的地方很多,仅收入各区县地名志的就有200多个,像马甸、亮马河等含有“马”字的地名,人们大多耳熟能详。这些“马地名”都是怎么来的?有哪些趣闻和掌故?
    亮马河——牧马晒马之地
    亮马河位于东直门外,历史上水源充足,牧草丰盛,其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明永乐年间朝廷曾将御马苑设在这里,临近的河流称为牧马河,又因马匹在皇家使用前要清洗和晾晒干净,所以又将此河称为“晾马河”,后谐音为“亮马河”。另一种说法是早年间来自东北的客商马队多经过此地,马队在进城之前都要在这条河边歇息片刻,一来可以给马喂些草料,二来可以给马洗个澡,冲掉一路征尘。马洗好后,便将马拴在河边的大柳树上,等把马身上的水渍晾干了再进城,以图吉利,于是这条河被称为“晾马河”,后谐音为“亮马河”。
    马甸——马匹交易之地
    马甸位于德胜门外,元代在大都城内。明初京城北城墙南移后,将此地划到城外。从明成化年间开始,朝廷在此与来自蒙古的马贩子进行马的交易,逐渐成为马的集散地。清康熙年间这一带形成村落,但居住的人并不多,因多从事马匹交易,俗称“马店”。乾隆年间,蒙古王公贡纳的马匹赶至此地,以供掌管皇宫内所用之马的上驷院官员挑选,挑选后剩余的马匹就地变卖。到了嘉庆、道光年间,马的交易移至德胜门外关厢,这里兴起了贩羊,但名称依然叫“马店”。民国以后改称为“马甸”,延续至今。
    马神庙——供奉马王之地
    马神庙位于海淀区阜成路北侧。明清时往返京城与西山的马队、驼队多经过这里。为保佑骡马、骆驼等大牲畜平安旺盛,遂兴建了一座马神庙。马神即传说中的马王,是大牲畜的保护神。该庙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正殿供有泥塑的马神一尊,三目四臂,面目狰狞。马神两侧为泥塑的水神和草神,庙前有牌楼及山门。清末,马神庙部分建筑被毁,但仍有牌楼和残墙。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其旧址上建立了私立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马神庙中心小学。而今马神庙早已消失,只有地名尚存,多条公交线路设有马神庙站。
    小马厂——旧京赛马之地
    小马厂位于莲花池东路和会城门公园南面,元代为大都城西南郊。忽必烈定都北京后,把蒙古人喜爱的跑马比赛也带到了北京,并在元大都附近建有多处跑马场,其中的一座就建在今天的小马厂一带,成为王公贵族驯马、放马、赛马的场所。清代,由于满族热衷于骑射,赛马活动更为盛行。所以这里的跑马、赛马活动被延续下来。到了光绪年间,赛马活动消失,跑马场被废弃。因这里邻近白云观,出租车马、驴的人常汇集于此招揽生意,这里成为拴马、驴等牲口的地方,跑马场被改称为马场。“庚子事变”之后,北京出现了一种叫“赛马会”的活动。它不是中国传统的赛马,而是所谓西式的赛马,即马术比赛。1911年前后,在广安门外的莲花池东侧,也就是昔日的跑马场一带兴建了一座赛马场。因占地面积与清代的跑马场相比小了许多,故称小马场,后谐音为小马厂。赛马活动延续到民国后期日渐衰退,赛马场荒芜,但地名留了下来。
    拒马河——绊马拦马之地
    拒马河位于房山区南部,据传其得名缘于古代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事。晋朝时,羌人石勒一心想向东进犯,并于永嘉二年(308年)正月率领大军奔赴涞水。西晋皇帝命大将刘琨挂帅领兵拦阻。由于交战双方兵力悬殊较大,晋兵难以与之抗衡。刘琨急中生智,命人砍来树桩,将其钉进河里,树桩与树桩间缠上绊马索,树桩绊马索全部隐藏水中。不久石勒率兵冲入涞水河,但其千军万马或被绊马索钳制,或被树桩绊倒,顷刻间人仰马翻,就连石勒也被困在了河中央,前不能进后不能退,刘琨大获全胜。为纪念这次战事,将涞水改称“拘马河”,后谐音为“拒马河”。
    望马台——唐太宗观马之地
    望马台位于平谷区东北部。相传村西南原有一土台,名曰望马台,村以此台为名。据传,唐太宗东征由此路过时,忽然天降暴雨,兵马寸步难行。他在大营里急得坐立不安,不知道随行的一千匹军马如何?于是冒雨登上营外的一处高大的土台之上,向四处瞭望,但见所有的马匹均圈养在临时扎起的马栏里,才放心地回到大营之中。三日之后,雨过天晴,唐太宗继续东征。因李世民在此登高瞭望军马,人称望马台。后来,由山西洪洞县来的王、阎二姓在此落户建村,以望马台而命村名。
    白马关——杨六郎降马之地
    白马关位于密云县北部,据传与杨六郎有关。原来此地有一条野马川,川里有一匹野马凶猛剽悍,多有路人被它所伤。一次,杨六郎从此路过,一眼认出这是一匹宝马良驹,几番搏斗终于将其降服,从此成为杨六郎的坐骑。白马跟随杨六郎南征北战,驰骋疆场,立下了汗马功劳。辽兵只要看到杨六郎的这匹白马还有他的那条盘龙金枪,就会望风而逃。有一次,中原又起战事,杨六郎欲率兵转战雁北,但又担心辽兵进犯,便把这匹马放在了现在白马关的关口上。辽兵到此一看,认出是杨六郎的战马,担心附近重兵埋伏,于是不打自退。从此,传出了杨六郎独把“三关口”的故事,而这个关口也被叫做“白马关”。
    养马场——存放木柴之地
    养马场位于永定河东岸,其实古代这里从来没有养过马,而是存放木柴的地方,其名源自“杨木场”。古代烧柴做饭、生火取暖乃至皇宫所消耗的木柴、木炭均来自永定河流域的森林。当时,明宫御膳房所用木柴俗称“马口柴”,木柴长四尺余,整齐白净,两端刻两口,用绳捆扎。这种木柴主要产自永定河上游支流流域。木柴砍伐后置于河中顺流而下,漂流至今天的石景山河段的渡口,捞上岸晒干再运往京城皇宫。在今天的养马场附近曾有一个渡口,有专人在此打捞从永定河上游漂流到此的木柴。此后,在杨木场附近形成村落,称杨木场村,后来杨木场消失,地名被谐音称为“养马场”。
    马池口——古代饮马之地
    马池口位于昌平区中部偏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早年间从张家口一带进京的商队马帮、骆驼队走过四十里关沟后多向东南方向行进,马池口为沿途的一个村落。由于山路崎岖,负重的马帮、骆驼队行走很慢,走到马池口时往往已近中午。于是,人吃干粮歇脚,牲畜饮水加草料。为了便于途经此地的马帮、骆驼队给牲畜喂料、饮水,人们便在村子古庙门外的水井旁建了一排巨大的石槽,井口至石槽之间有一条约五寸宽、三寸深的石沟,从井里打上来的水直接倒入石沟里,水便顺着石沟流进石槽。因村里有饮马的石槽,且村落地处关沟距居庸关之南口不远,故称“马池口”。据传明朝嘉靖、崇祯皇帝和清代康熙、乾隆皇帝也曾在此停辇,由此村名远扬,甚至有“小昌平县,大马池口”之说。
    赖马庄——专为马匹看病之地
    赖马庄位于昌平区东部,明代设有兽医站,时称马医房。燕王朱棣迁都北京后,为了防御被推翻的元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便在长城沿线驻扎了大量军队,而战马是明军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朝廷在各州县设立马房,大量饲养马匹,并在马房较为密集的地方设立马医房,也就是专为马匹看病的兽医站。今天的赖马庄一带就设有一个马医房。马匹有了病,或来此就医,或请兽医出诊。因常有马匹来来往往,俗称来马房。又因“赖”是“好”的反义词,马有了病,自然是赖了吧唧的,而当年到兽医房就诊的马均有伤病,所以马医房又被俗称为赖马房。清代形成村落称赖马庄,并延续至今。
    马踏岭——古代养马驯马之地
    马踏岭位于房山区蒲洼乡,也称大小马踏。传说因在这里设过养马场而得名。唐初,北方占山为寇的刘黑闼到处招兵买马,为了养马和驯马,他在蒲洼北面的山上建了一个养马场,把从各地买来的大小马匹弄到这里驯养。他命手下将大马和小马分开,把小马留在东面的山顶草场驯养,把大马送到西面坡顶草场驯养。上千匹战马在山上时而奔跑,时而嘶鸣,场面很是壮观,草场上到处是马踏的痕迹。日子一长,人们就把军马踏过的两个山坡叫成了“大马踏岭”和“小马踏岭”,简称“大马踏”和“小马踏”,合称“大小马踏”,也称“马踏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6、7、80后怀旧网    

GMT+8, 2024-11-23 03:54 , Processed in 0.1063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