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6、7、80后怀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怀旧
楼主: 无度不丈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社1960年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1-9-21 23:12:38 | 只看该作者
鹿的地方——新的钢都

  旧的包头死去了,湮没在人们的记忆中:阴山之麓的黄河岸上,牧草萋萋,羌管幽幽;年代久远的转龙藏,有古木数枝,清泉一注。大青山附近的鹿群徘徊在这里,在泉边饮水。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和土默特旗的蒙族牧民骑马经过这里时,都相互惊叹着说:“呵!包克图!”于是这就成了它的名字。包头,又叫包克图,意思是“鹿的地方”。
  旧的包头死去了,只在人们的记忆中留着印痕:一堵土城墙,一道臭水沟,围绕着两排土屋和破败欲倾的瓦房。西风夕阳古道上,骆驼慢悠悠地跨着阔步,带来了沙漠的炙热和疲乏;寂寞驼铃,诉说着塞上的荒凉。每当夜晚,整个城市沉没在黑暗中,只有十几盏半明不亮的路灯,照着狭小的街道;在深巷里,传来令人作呕的靡靡之音,地主商人正把他们剥削来的金钱在那里挥霍,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月影里,大胆的土匪到处乱窜抢劫……。国民党反动派曾经口口声声高喊过“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结果是这里多了几个官僚地主的屯垦公司,多了几家剥削蒙汉农牧民的皮毛粮店。此外还有三多是:土匪多,大烟鬼多,娼妓多。这就是他们的所谓“开发”!
  旧的包头死去了。在一望无边的草原上,像绚红的太阳,出现了新的包头。
  今年9月19日,是包头解放十周年纪念日,是新包头的生日。十年,在无限的时间里只是一瞬,然而,在我们这不断出现奇迹的时代,却有着多么惊天动地的变化!十年,从无到有,一座大型的钢都矗立在内蒙古草原上了。
  如今,当你乘着公共汽车从东河区出发,行驶在一条平滑宽广的柏油路上时,路旁高大的杨树在车窗口飞快地掠过去,绿色的原野,一直伸向大青山。在前方,傍着山岭,一片青砖的楼房的烟囱上开着一朵朵黑牡丹,临风轻颤,这便是昔日称为沟兰圪巴的小村子,现在已发展成高楼毗连,工厂棋布的青山区。这里,机械工业已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往前去,再往前去,前面是昆都仑区,是钢城的心脏——包钢。
  包钢,响亮光彩的名字!包钢,像一块磁石,吸引住多少青年的心灵!在钢铁大街上,你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口音,有普通话说得不高明的吴侬软语,有鞍山来的好汉,他们“人”的发音如“银”,有你听不懂但却觉得亲切悦耳的蒙古话、达斡尔话、朝鲜话……他们来自荔枝结果的地方,来自牛羊成群的地方,来自千里冰封的地方,来自祖国辽阔的幅员的每一块土地。这些人,就是这些人,在党的领导下,在苏联专家的帮助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怀着一个共同的愿望,聚集成无坚不摧的强固尖兵,向沙漠开战!向黄河开战!向暴风沙开战!以四、五年的高速度,初具规模地建起了包钢。这期间,有着何等艰巨而光辉的历程啊!包钢的建设者会牢牢地记念着,那春天的风沙里的第一面勘探队的红旗,那些把帐篷扎在酒盅盅花和蜥蜴的沙窝间、首先踏出路来的人们;也会记得那些在烈日和风雨中奔波踏勘的苏联专家。在一次踏勘中,同志们发现专家捷列基也夫同志走路时很吃力,一问才知道他的腿在卫国战争中受过伤,现在因为过度疲劳,伤口又发炎了。同志们劝他休息,专家却微笑着连连说:“没关系!没关系!”人们也还记得那从乌兰察布草原上前来的老牧民,他定要把自己的掌上明珠——最宝贝的女儿,献给包钢的建设,殷切地期望着她能迅速成为草原上第一代光荣的钢铁工人。人们也还记得,一号高炉基础浇灌的难忘的二十二个半小时,工人们以出色的劳动创造了那时基础浇灌的全国纪录。人们也还记得两个青年钢铁突击队,用九天多的时间,安装了三座巨型的热风炉,打破了全国快速施工的最高纪录;技术革新能手、共产党员刘志祥,为了复活废油、复活扁心轴,为了解决生产中的各种关键,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啊!有说不完的动人事迹,深印在我们脑海!有唱不完的赞歌,情不自禁地吐露自我们的心胸!
  跨过昆都仑河,来到包钢工地,目光所及之处,是数不清的脚手架,数不清的敞亮的大厂房,数不清的高耸的烟囱。然而这一切,又好象众星拱月般地围绕着那赫然映入你眼帘的巨人——世界第一流的包钢一号高炉雄伟的炉体。面临着出铁的前夕,高炉工地格外紧张。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停当:矿工们为它挑选出上好的煤炭:焦化厂三号和四号焦炉火焰熊熊、浓烟喷射,为它烧熟了佳肴;从乌拉山麓向北延伸的一条一百五十公里的铁路,直达白云鄂博宝山,在那里,全国最大的破碎厂也为它备下了细粮;第一供水工程已经为它引来了可口的饲料。万事齐备,党中央八届八中全会反右倾、鼓干劲的东风劲吹,工人们乘势攻克了出铁大关,在国庆前夕用铁水的洪流在草原的绿笺上,给党和毛主席写下了报捷信。
  出铁了!这个庞大的黑家伙喷吐红浪;推出了一轮绚红的朝阳,这是一个新的一天的黎明;这是一个辉煌历程的开始;钢城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篇页;祖国的钢铁阵线上从此添了一员勇猛的骁将。这座高炉,估计它一昼夜生产的铁,可以制造十一万部双轮双铧犁或一千多台小型拖拉机。把它十天内出的铁制成钢轨,可以铺设一条全长三百三十八里的集宁到二连的铁路,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出铁了!钢城沸腾了!宽阔美丽的钢铁大街,打扮得五彩缤纷,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贵宾。在那难忘的狂欢之夜里,节庆的锣鼓敲出了包头人喜悦的心意,飞溅的礼花,象征着包头人奔放的感情。人潮汹涌的钢铁大街上,欢乐的舞曲在迴旋。千古寂寞的乌拉山也仿佛和人们一起歌唱舞蹈了……。接着,另一个喜讯又深深地感动着每个人:周恩来总理带来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并且还为高炉出铁剪彩。包头人民万分激动,决心以更大的跃进和新的成绩来回答党和毛主席的关怀。
  出铁了!乌盟、伊盟、土默特旗的蒙族牧民来到包钢时,都相互惊叹着说:“呵!我们的包克图(鹿的地方)变成了包鲁特泰(钢的地方)。
  从包克图到包鲁特泰,从鹿的地方到新的钢都,这整个高速度的变迁是一部壮丽的史诗,它歌颂了党的伟大和中国人民的勇敢勤劳,它歌颂了我们年青的共和国的巨大力量。包头的变迁史,是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的铁证。

——九年一贯制试用课本《语文》第十一册第134页~第138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第一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21-9-25 22:04:03 | 只看该作者
火光闪耀

  在我们的县城里,最激奋人心的景致要算沙城铁厂的一片火光了,这是一片小高炉的火光。每天,当京包线或丰沙线②的火车隆隆地经过这儿的时候,旅客们就会看到浓重的烟雾,铮亮的火光,任何一趟车的旅客都能看到,因为这里不是一座小高炉在出铁,而是一群小高炉在显示它们的威力。
  我们用不着去寻找小高炉和大高炉之间的区别,这一群小高炉就是一个大的集体,而且人们总是觉得:它们和附近地里的玉米、高粱具有同样迅速生长的能力。去年这里,大片的土炉在冒着火光,好象幼苗刚刚露出土壤。可是你不要小看了其中任何一株幼苗,当时你也许看不起那种最简陋的、用四块土坯垒起来的炼铁炉,而当你在一片火海中穿行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即使这一星小土炉的火光,也并不是微弱的。
  现在,在我们县城里再也找不到用四块土坯垒起来的炼铁炉了。可是小土炉仍然骄傲地留在《怀来新志》炼铁史的篇章里。当沙城铁厂上空的烟雾愈来愈浓的时候,我们脑子里不能不翻腾起这样一幅图画,昨天的土炉,今天的小高炉,明天的“鞍钢”……
  生活就是这样在向人们证实真理。
  尽管我无数次地来过沙城铁厂,可是我还是第一次登上楼梯,到楼上的办公室去找党委书记。去年这个时候,这里有一间土房,这就是县委的钢铁指挥部,也是铁厂办公室,县委书记、厂长和干部们在土房里研究问题,指挥战斗,困了,就用老羊皮大氅一盖,靠在凳子上闭一会儿眼睛。从表面上看来,人们似乎习惯了土房里办公的生活,好象曾经习惯了在小沟里打游击的生活一样。可是生活本身却在悄悄地变化。现在小土房依然存在,不过被当作堆东西的库房了,人却搬进大楼去住。大楼的每个房间门口挂着“厂长办公室”、“书记办公室”、“技术股”、“材料股”等牌子;办公室的墙上贴着生产图表,柜子里放着许多统计表格和技术资料。这一切显得井井有序,这一切和一个大工厂的办公室空间有多少区别呢?
人们似乎又习惯现在的一切,可是生活又在变化。曹厂长告诉我:1960年,这幢二层楼房将全部改作工人医院,附近再盖起一幢三层大楼。他诙谐地说:“小高炉的身材正在长高发胖,我们怎么还能老住二层楼的房子呢?”
  人们从土房子搬进二层楼,又将从二层楼搬进三层楼,在这搬出搬进的时间里,人们增长的不仅仅是年龄,积累的不仅仅是经验,更重要的是那火光一样的思想始终在人们头脑里闪耀着。一年多以前,这里是一片庄稼地,现在的工人从前只会种庄稼,干部也只会领导种庄稼。而当党“大搞群众运动”的思想像火光一样在人们头脑中闪光起来以后,生活中的火光也就大片大片地出现了。人们对于自己完全生疏的劳动和工作,产生一种巨大的勇气去熟悉它,可是当熟悉以后,他们又自觉地去熟悉更新的炼铁技术了。乍看上去,人们在攀登“技术”这座大山,其实也是在登攀“思想”这座大山,在登山的路上,听不到喊困难的声音,看不见疲倦的面容,他们是被思想的火焰,生活的火焰烧炼出来的。
  这个厂的党委书记陈金柱就是被火焰烧炼出来的一个人。陈书记的经历和县里许多老一点的干部差不多,从前在家种地,当村干部,后来又打游击,做农村工作。一年以前,他在县里担任检察长,当时对于炼铁的常识一点都不具备,可是当党的“全民炼铁”号令一下,他就成了个“炼铁迷”,他亲自垒炉上料,到处向人们打听哪一种炉子能流出铁水,他已经垒过好几种炉子了,铁水总是流不出来。有一回,当土平炉里流出手指那么大的一点铁水,他们高兴极了,敲锣打鼓到县委会去报喜,当时确实也是一件大喜事,因为全县还只是他们最早攻破了“土炉流铁水”的技术关。
  等到陈金柱掌握了土炉炼铁技术以后,他就不满足了,他总是想去搞大的,搞“洋”的。1958年9月1日,他听说沙城建立了一座六米五的小高炉,正在举行开炉典礼,没有谁邀请他,他却跑去看,这一看,就对这种六米五的“洋”高炉入迷了。几次三番地向县委书记和县长要求调到小高炉旁去炼铁,县委书记说:“现在我们对于小高炉炼铁都没有经验,需要有人熟悉它,掌握它,你就去吧!不过不正式下调令。”
  陈金柱象一个刚接受了战斗任务的战士一样,高兴极了,连铺盖卷都来不及拿,披上一件羊皮大氅就来到小高炉旁。
  对小高炉入迷的不仅仅是陈金柱一个人。每天夜晚,小高炉旁总是聚着一大堆人,县委书记也整夜整夜地守在炉旁。他们不是来参观小高炉出铁的,而是设法叫小高炉出铁的,看上去,他们是外行,可又不完全是外行,因为谁都有土炉炼铁的经验。当头一炉铁水象难产的婴儿迟迟不降生的时候,人们感到的不是气馁,而是信心,人们想道:“咱们头一次用土炉炼铁不就是这样难产么?可是鼓捣几下,铁水还不是乖乖地流出来了。”
  这是一年多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沙城铁厂出现了许多“高炉炼铁专家”,他们有的是炉前工,有的是行政干部,有的已经正式被安上“技术员”的职务,有的就是象陈金柱这样的党委书记。陈金柱的“试验田”是一号高炉,这是全厂的“红旗标兵炉”,也是张家口全区的“标兵炉”。我在沙城铁厂的时候,它的日产量已经超过二十吨了,比平常的小高炉几乎高出一倍。在这个高产数字里面,确实闪耀着思想的火焰。当一号高炉的日产量停留在四、五吨左右的时候,陈书记和工人们就一起核计:非要它达到一个利用系数(就是日产量达到六吨五)不可。鼓捣了几天,一号高炉的日产量居然达到八吨,在这个数字面前,人们都很兴奋,但是人们的思想却有着并不完全一致的反映,有人觉得这一下小高炉的潜力挖得差不多了,最大的任务是让它的产量保持在八吨,不要下跌。可是陈书记和很多干部却提出要让小高炉吐出十三吨铁水,等到小高炉吐出的不是十三吨,而是十五吨铁水的时候,指标又加高了。
  这两种思想,一种就象火光闪耀,一种却是烟雾迷漫。
  听着陈书记的谈话,我忽然联想起我在前面叙述的刚登上新楼楼梯时的心情。人们为什么会住上楼房,而且还要搬到更高的大楼去住呢?是贪图个人生活的舒适吗?不是!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就象陈书记这样火光闪耀的思想,才使六米五的小高炉不喘息地吐着铁水,等到六米五小高炉的潜力真的挖完以后,人们会把这种炉子拆掉,再建更大的炉子……
  人们就是这样从土房子搬进二层楼,又将从二层楼搬到三层楼的。
  听着陈书记的谈话,我还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对于炼铁产生那么大的兴趣?成为“炼铁迷”的秘密在什么地方呢?陈书记自己用朴素的语言回答了,他说:“因为这是党号召的工作,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作。”
  陈书记还跟我讲述了过去打游击的生活。他说:“那还是我十六岁的时候,队上发给我一根双铳③的土枪,又笨又重,我背着很吃力,可是我多么喜爱这支枪。以后,革命发展了,我把土枪扔了,换上了新式步枪,我还没有爱够的时候,部队又换给我一支‘三八枪’……现在,党把小土炉交给我,又把小高炉交给我,我就常常想起过去换枪的事情,我自己对自己说: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可不能保守啊!现在党交给我的还只是一支步枪,如果不满足了,保守了,将来交给我飞机大炮,我不是瞎瞪眼吗?……”
  我们谈着谈着,才发现窗外已经飞起了雪花,陈书记站起来对我说:“走!一号高炉又快出铁了,咱们看看去!”
  古长城外的风雪是猛烈的,我们走了一小段路,脸被风雪打得有种冰冻的感觉,可是当我们走近小高炉的时候,就感到脸上、胸膛上被火光灼热地抚摩着。一会儿,铁水奔腾而出。尽管陈书记看到过无数次铁水奔流的情景,但还是显得那样激动,他俯下身子去,用木棒引着铁水在沙坑里畅快地流动……
  附近别的高炉也闪耀起火光来了,这些火光灼得人们周身血液沸腾,使人们想尽量去逼近它,而不是躲开它。
  火光闪耀……
༺༻༺༻༺༻༺༻༺༻༺༻༺༻༺༻༺༻༺༻༺༻༺༻༺༻༺༻༺༻༺༻
  注释
  ①选自《新观察》1960年第2期。
  ②丰沙线——从北京的丰台到沙城的铁路线。
  ③双铳——有两个枪筒的土枪。

——九年一贯制试用课本《语文》第十一册第139页~第145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第一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21-9-26 16:13:32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1-5-20 17:15
我们不再受骗了①作者:鲁迅
  帝国主义是一定要进攻苏联的。苏联愈弄得好,它们愈急于要进攻,因为它们愈 ...

    拓展阅读
从天才到天才

  近代以来,鲁迅或许是第一位深刻思考天才问题的中国人。
  现代意义上的天才概念大约诞生于17世纪,指一个具有“天生的智力或才能(natural intelligence or talent)”,以及“显著的天生的心智能力(exalted natural mental ability)”的独特个体。这正是我们今天所熟悉乃至崇拜的天才之意涵。事实上,它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文化转型密不可分。欧洲文化在这一伟大的历史时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从现代科学的诞生,到微积分的发明,从天文学、经济学等重要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到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重要思想的确立和宣扬……而在所有这些进步背后,是相信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智慧打开通往宇宙的钥匙,从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一核心理念。可以说,这几乎就是后世“天才崇拜”的原型。这一影响巨大的情结跨越中西方文化,至今仍为全世界所津津乐道。

天才与民众
  1924年1月17日,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发表了著名演讲《未有天才之前》,由葛超恒记录。这篇演讲稿最初发表于师大附中《校友会刊》第一期,后经鲁迅校正,于同年12月27日刊于《京报副刊》,最后收入《坟》(《鲁迅全集》第一卷)。毫无疑问,这次演讲的主题正是“天才”,其核心观点围绕着天才与民众这一对基本概念。鲁迅从当时文艺界对天才的盛大的呼声讲起,直言“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天才”,进而指出了一个极为荒谬的矛盾现象:“一面固然要求天才,一面却要他灭亡,连预备的土也想扫尽”。
  于是,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想要有天才,首先要有产生天才的民众。他说:“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在此,鲁迅祭出了一对关键性的概念:天才与民众。作为孕育天才的土壤,(高素质的)民众是最为紧要的,没有好的土壤,便没有争奇斗艳的花朵。
  当然,鲁迅并未否定天才的存在,他在最后讲道:“我想,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同时又说:“泥土与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艰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不过事在人为,比空等天赋的天才有把握。这一点,是泥土的伟大的地方,也是反有大希望的地方。”是的,只有花大力气提升国民的整体素养(也包括个体的自我提升),天才才有希望兑现他的卓异天赋,这正是泥土的伟大之处,这足以令每位教育工作者良久深思。
  我们得承认,在鲁迅这篇演讲之后近百年的今天,他谈到的问题依然存在。无论是广为流传的“钱学森之问”,还是全社会长期热衷的“奥数班”“少年班”“尖子班”等等,一定程度上都是鲁迅天才之忧思的某种变奏和回响,“土壤”问题再度回归人们的视野。2020年11月16日,郑也夫先生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一年级新生作了题为《兴趣的摧毁与发现》的演讲。在这场同样意义深远的演讲中,他直言兴趣形成的关键是自生长,并指出了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一是有闲,二是自主,三是广泛接触各类学科、各种游戏。最后他沉重地说道:“这三个条件本来应该是稀松平常的,但不幸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大多数学生都得不到。”兴趣是“土壤”质量的关键,一旦兴趣被摧毁,“土壤”也将不复存在。
  我们也得承认,美国在过去的一百年间孕育了一大批改变世界的天才,美国文化在培育土壤(民众)方面值得全世界学习。为此,一位名叫杰克·黑特(Jack Hitt)的美国记者专门写了一本书来阐述美国文化的这一特质,名为《一帮业余爱好者:探访美国国民性》(Bunch of Amateurs: A Search for the American Character)。他在书中指出,19世纪中叶的家庭作坊形式开始与职业化趋势竞争,随着工业革命的降临,职业化的速度加快了。但业余爱好者从未消失,美国人认为业余爱好者是梦想家,他们痴迷于某种真实的东西,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天才、做出重大发现。由此,他鲜明地断言:“对业余爱好者的崇拜是美国文化的灵魂。”正是这种深厚的文化造就了美国强大的创新能力。
  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和黑特所谈论的东西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存在着隐秘而深刻的联系。事实上,美国庞大的高素质业余爱好者群体,正是鲁迅所谓的产生天才的民众、孕育大师的土壤。有了他们,才有了爱迪生与特斯拉、莱特兄弟与寇蒂斯、赫斯特与普利策、海明威与福克纳、希区柯克与库布里克、奥本海默与冯·诺依曼、乔布斯与马斯克……这一连串的天才塑造了美国文明,也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近百年前,鲁迅直指作为天才孕育土壤的民众的重要性。如今,黑特告诉我们,仅仅崇拜天才孕育不了天才,对业余爱好者的崇拜才是孕育天才的关键,这与鲁迅的天才之思几乎如出一辙。

天才的群体效应
  近百年来,对鲁迅的天才之思做出的最有力回应和深化,当属著名历史学家王汎森。2008年12月13日,王汎森先生在《南方周末》发表了《天才为何成群地来》一文。在新媒体尚未大规模来临、纸质媒介仍是知识分子人文思想交流重要阵地的年代,此文一出旋即引发广泛瞩目。那种关注,远非时下读者在网络上打开一篇文章之后,或随手“点赞”、或跟风“转发”所造成的“流量幻象”,而是切实进入作者的思考视域,切磋琢磨,追古观今,力求解答那时摆在人们面前的共同问题。
  在文中,王汎森举了英国思想家以赛亚·柏林(Isaiah Berlin)的例子,这位据称是当时人类最有智慧的人,现实中似乎总有参加不完的宴会,殊不知这可能是他“萌发新思想的场合”。类似的例子他也信手拈来,如19世纪末维也纳的咖啡馆,20世纪初海德堡城中韦伯家的“周末派”,俄国以别林斯基(V.G.Belinsky)为中心的文艺圈等等,莫不是在思想交流中碰撞火花,即一群人共同做学问,并把一个人顶上去。王汎森对此评价说:“凡是一个学派最有活力、最具创造性时,一定是一群人不但做着‘白首太玄经’的工作,同时不拘形式地围绕着一两个中心人物自由地交流、对话。”
  于是,我们看到19世纪欧洲思想之都维也纳成了“天才成群地来”的地方,维也纳城大量的咖啡馆成为繁星们的养成之所,往往体现了一群人如何把一个人的学问及思想境界往上“顶”的实况。直到20世纪上半叶,维也纳依然是天才汇聚的重镇。在此,王汎森举了一个意味深长的例子:1920-1930年代,维也纳之所以造就了那么多杰出的社会科学家,与米塞斯的私人讨论会密切相关。当时米塞斯不是大学教授,而是奥国财政部的一名商务顾问,那一群围绕在他旁边读书讨论的人就有哈耶克、Eric Vogelin等人。是的,如今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大师、奥地利学派第三代掌门人米塞斯只是利用业余时间研究经济学,但他每周五晚7点的私人讨论会质量极高,堪比爱因斯坦创立的奥林匹亚科学院。
  值得一提的是,1940年代米塞斯由日内瓦辗转到美国后,于1945年以“访问教授”的身份重新开启了他的研讨会,一直持续到1969年5月。由此,米塞斯将维也纳的私人研讨会传统带到了纽约曼哈顿的一个地下室,将奥地利学派的传统带到了美国,而且开创了以其行动学为中心内容的新奥地利学派传统——其标志就是1949年其英文版《人的行动》(Human Action)巨著的问世。事实证明,他的研讨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一开始,参加研讨班的不仅有纽约大学商学院的学生,还有来自校外的各色人等:新闻记者、商人、作家和其他大学的学生。研讨会成了纽约周边对古典自由主义学术研究感兴趣的知识分子聚集地,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国外来访者。在此,我们极为直观地感受到了美国强大的业余爱好者传统,他们实实在在地构成了天才(及其杰作)诞生的肥沃土壤。1974年,米塞斯的弟子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奥地利经济学派自此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哈耶克的得奖也是对其老师米塞斯在这方面开创性研究贡献的肯定。
  王汎森所谓的“一群人把一个人往上顶”的现象,我愿意将之称为天才的群体效应。王先生站在巨人鲁迅的肩膀上,将鲁迅提出的民众的宏阔概念进行了聚焦,重点锁定在围绕于一两位天才人物身边的一群人。正是这一群人,经由一场场不断深入的陈述、研讨乃至辩论,彻底激发了天才身上的天赋才能,形成了一个纵情激荡思想、挥洒天才的无形场域。对此,王汎森以“风”的比喻进行了精彩的阐述:“龚自珍《释风》篇中说,‘风’是‘万状而无状,万形而无形’,也可以用来说明一种学风的形成。‘风’的形成不只是老师对学生纵向的讲授,而是有‘纵’有‘横’,有‘传习’而得,也有来自四面八方不期而遇的吉光片羽。那些不经意的一句话,对深陷局中、全力‘参话头’而充满‘疑情’的人而言,可能正是‘四两拨千斤’的一拨。”

人文学科的危机
  我们如果足够诚实,就不得不直面一个苦涩的问题,它恰好构成了王汎森之问的反面:(这个时代)为什么天才没有成群地来?这一问题背后所隐藏的,正是席卷全球的人文学危机。这一危机,在东亚尤其是中国表现地极为显著,它不仅摧毁着天才成群而来的生长土壤,更使人文学的存在意义和内在价值受到了根本性的动摇——突出表现在“自然科学化”倾向和“指标化评价”两大方面。
  在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范式、方法和评价体系对其的影响极为深刻,这其中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人文学领域,自然科学化却是一种危险的倾向。更糟糕的是,这种倾向已经成为一种可怕的现实:只有有用的学科才有存在的意义。因此,倡导“无用之用”的人文学在这个处处强调实用主义的时代备受质疑。据说,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的名著《为历史学辩护》,就是在儿子追问“学历史有什么用”的刺激下写成。在大学里,人文学者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为人文学科的特殊性说明、辩解,这是很可虑的现象。自然科学兴起和独大后,人文学的这种春风化雨般的精神浸润与传递,亟待重提和唤醒。
  当下人文学危机的另一表现,是指标化评价尺度的泛滥。项目和论文至上的评价导向让人文学术的特殊性荡然无存。就项目而言,对于多数理工科学科来说,项目至关重要。对于某些社会科学学科而言,项目也有其必要,没有项目,一些重要的田野考察、问卷调查和数据搜集便不易进行。人人心知肚明,只要有一支笔和一台电脑,人文学者就可以利用图书馆和网上资源进行研究和写作。事实上,古今中外人文大师们的成果都不是通过项目搞出来的,“一流的学术成果不是项目而是闲暇的产物”。
  或许评价人文学者毕生成就高低的几乎唯一的标尺,不是项目也不是论文,而是著作,这是由人文学术必得“著书”才能“立说”的内在特质所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一提到钱锺书,马上联想到《管锥编》《谈艺录》;一提到陈寅恪,马上联想到《柳如是别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一提到福柯,马上联想到《规训与惩罚》《性经验史》;一提到萨义德,马上联想到《东方学》《文化帝国主义》……
  爱因斯坦晚年被问及“如何看待早年的专利局生涯”,他出人意料地答道:“学院式的职位使年轻人处于一种为难的境地。人们要求该年轻人写出数量可观的论文——这种诱惑将导致肤浅。……如果他有更强烈的科学兴趣,除了完成被要求的工作外,他会致力于研究他所钟爱的问题。我要感激马赛尔·格罗斯曼,使我处在这样一个幸运的位置上。”爱翁的这番言论的确引人深思,不难猜想他说这番话的时候,一定深深怀念着那所他亲自创立的可爱迷人的“奥林匹亚科学院”。颇为吊诡的是,口口声声鼓励创新的大学有时却是扼杀天才的地方。
  或许,对于天才来说,闲暇才是最好的大学。

——《新京报》2021年9月25日刊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21-10-4 15:03:36 | 只看该作者
怀更大的志气  抱更大的理想
作者:徐特立

可爱的青少年学友们:
  我们继续大跃进的1959年将胜利地完成它的历史任务了。在这一年中我经常收到你们寄来的信,这许多来信的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对不起,延至今天才写这封信,并请中国青年报社转给你们,我就不分别答复了,请原谅。
  我每次看到你们热情的来信,都似乎亲切地看到你们象花朵,象春芽,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地活跃在我的周围。我羡慕你们生长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你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党和国家替你们安排得很好。
  在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红旗下,祖国正在大跃进,这是我们老一辈年轻时候所梦想不到的。你们要听党的话,不断地鼓足干劲,随着时代前进,你们的前途是十分光明、十分幸福的。你们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时光,奔向和创造幸福的前程。
  从来信中知道你们在党的教育方针的鼓舞下,在教师的具体教育下,学习,思想,劳动,体质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你们还表示决心要永远听党的话,以“学习好,思想好,劳动好,身体好”作为行动口号,很多同学还订出了具体计划。这很好,我看了非常快慰,愿你们有恒心,坚持下去,为献身社会主义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好多同学在来信中都提到读过毛主席写给我六十寿辰的一封信。毛主席是中国革命运动的英明领袖,他是中国人民伟大的导师,也是中国人民的学生。他年轻的时候,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听过我讲的课,但这只是一日之师,而毛主席则是我终身之师。我在旧社会里做过一些事,想对国家人民贡献一点力量,但摸索了几十年,找不到出路。1927年我读了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从这一著作中,得到了启发,看出了中国革命前途,就在这时候我加入了共产党。
  从那以后,我总是向毛主席学习。我学习了毛主席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思想作风,学习了毛主席的思想方法,学习毛主席说的改造思想的重要。直到现在,年纪老了,记忆力差了,我还常常读毛主席的文章。我知道我们的党因为有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才能使革命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很多干部因为掌握了毛主席的思想方法,才能顺利地克服困难得到优异的工作成绩。毛主席的理论是从革命实践中得来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从我自己的经历中,首先体会到我在工作中的一点成就是与党的领导分不开的,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亲身参加广大群众的革命运动来锻炼,才有可能在革命事业中贡献个人力量。再就是要有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能真正做到“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话。这话虽是真的,但是假如我没有加入党,没有向毛主席学习,那我至多不过是个平常所说的好人,不能对人民有大的贡献。所以我告诉你们:必须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学习毛主席的思想,努力学习,努力工作,那末,你们的前途是无限的。你们读毛主席给我的信,首先要领会的不是毛主席听过我的课,而是毛主席在学习方面的尊师好学,甘当小学生的伟大精神。
  最后希望你们更加努力,刻苦钻研,热爱劳动,红专并进,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科学技术的劳动者,接替老年一代把革命的红旗插向胜利的高峰——共产主义。
  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蒂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还说:“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青少年学友们:你们的条件胜过我们,贡献也应该多,应该一代胜过一代。重说一遍:你们应当比前一代怀更大的志气,抱更大的理想,负更大的责任,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兴旺。
1959年12月8日     

——九年一贯制试用课本《语文》第十一册第222页~第225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第一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21-10-6 13:59:32 | 只看该作者
共产党员是劳动人民的儿子

  几千年来,封建统治者在人民群众中间,造成了一种观念:“官为民之父母”。这种观念,反映了剥削阶级对待劳动人民的老爷态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在他们统治下的被压迫地位。同这种观念相反,共产党人认为,一切共产党员,不论他们的资格多老,职位多高,无例外地都应当是劳动人民的勤务员,都应当成为劳动人民最忠实的儿子。
  旧社会的“官”,绝大多数只忠于他们所属的阶级(不论地主阶级或资产阶级的“官”都一样),或者只忠于他们自己(为了个人升官发财)。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代表他们所属的阶级去压迫和统治劳动人民。有时候为了麻痹劳动人民,以便于他们的统治,他们之中有些人,偶尔也曾经为劳动人民做了一点“好事”,他们就认为,这是对于劳动人民莫大的恩赐,因而要向劳动人民索取几十倍以至几百倍的补偿。“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就是旧时代的所谓“清官”的真实写照①。在他们看来,劳动人民用血汗供养他们,是天经地义②。共产党员恰恰相反,即使他们当了党和国家的干部,即使他们办了许多好事,为劳动人民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的义务,除了劳动人民所给他们的一份作为维持生活的工资以外,他们不向劳动人民要求任何补偿。在任何时候,他们只觉得自己给劳动人民做得还不够多、不够好。
  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的儿子;他们同时也是全体劳动人民的儿子。因为,共产党的历史任务,就是解放工人阶级自己和全体劳动人民;如果离开了本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力量,共产党和它的党员就不能实现他们的历史任务。共产党员是来自劳动人民,他们和劳动人民任何时候都是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忠于党的事业,也就是忠于劳动人民的事业;为党办事也就是为劳动人民办事。如果他们的工作做得不好,是党的损失,也是全体劳动人民的损失。所以,决不应当把党的利益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对立起来,决不应当把向人民负责和向党负责对立起来。毛泽东同志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任何共产党员,只有当他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了向人民负责的时候,才可以说,他在实际上表现了向党负责。
  旧社会的“官”,做事决不同劳动人民商量,当然更说不上向劳动人民学习。由于阶级利益的对立,为了忠于他们所属的阶级,他们便不能不和劳动人民经常处于对立的地位。他们根本不想,也根本不能同劳动人民进行商量。同时,在他们看来,人民是“愚昧无知”的,而他们自己既然是“民之父母”,当然比人民“高明”,当然可以任所欲为,作威作福,称王称霸。共产党员恰恰相反,他们对待劳动人民只能恭恭敬敬,有事同群众商量,虚心地向群众学习。共产党和劳动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除了劳动人民的利益,它再没有什么特殊的利益,所以无事不可以同群众商量。而且,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根据毛泽东同志经常对我们的教导,历史归根结蒂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只有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共产党员,作为劳动人民中的先进分子,为了组织广大人民共同去争取斗争的胜利,的确负有领导人民和教育人民的责任。但是,“教育者必须受教育”。共产党员如果不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懂得有事同群众商量,他们就不可能实现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力量,不仅在于“它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武器,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工作经验”,而且,还在于它“善于把全国人民的智慧集中起来,并且把这种智慧表现为统一的意志和有纪律的行动③”
  经验证明,只要我们善于向群众学习,随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希望,尽力帮助他们实现一切合理的、正当的要求,坚定地相信他们的确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并且紧紧地依靠他们,那末,我们就一定会有无穷的力量,足以克服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可能遇到的任何困难。
  在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无数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曾经作了英勇的奋斗和伟大的牺牲。他们的确能够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立于不败之地接受人民的批评和监督,一刻也不脱离人民,在任何场合,都表现了他们对于劳动人民的无限忠心。他们的确当得起“劳动人民最忠实的儿子”这个光荣的称号。但是,任何共产党员,决不应当自满。毛泽东同志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并且,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要求,用最大的努力,孜孜不倦④地去争取永远做一个劳动人民的最忠实的儿子。
༺༻༺༻༺༻༺༻༺༻༺༻༺༻༺༻༺༻༺༻༺༻༺༻༺༻༺༻༺༻༺༻
  注释
  ①写照——照实的描写,情况的真实反映。
  ②天经地义——习惯上认为绝对理所当然的道理。
  ③见刘少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
  ④孜孜不倦——孜,读“zī”。勤勤恳恳不知疲倦。

——九年一贯制试用课本《语文》第十一册第165页~第168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第一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0 21:54:44 | 只看该作者
时间——无价之宝

  人民日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社论中说:“时间,这对于抱有雄心大志、革命干劲冲天的我国人民说来,是一个无价之宝。”是的,时间对于我们说来,确实是无价之宝。
  中国人民是从来珍惜时间的,人们一直在和时间赛跑,仅花了八年时间,便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第二个五年计划,仅用了两年,便胜利地完成了。我们的豪迈步伐超过了旧中国的一切时期,也超过了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以钢为例,旧中国的钢产量,从张之洞①办钢铁厂起到蒋介石反动王朝崩溃止,近六十年中只炼了七百万吨,而我们在去年一年内就炼了一千三百三十五万吨。钢产量由五百多万吨增加到一千三百万吨,美国用了九年,战前德国用了十三年,法国用了三十三年,英国用了三十四年。这就是说,资本主义世界要花上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我们仅用两年就走完了。
  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是时间上的节省;反过来也可以说,一切浪费,归根到底,都是时间上的浪费。远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每个人应当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以便获得应当具备的各方面的知识或者满足对他的活动的各种要求。同样的,社会也应当适当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以便达到那种适应于它的整个要求的生产。因此,节省时间以及在各个生产部门中有计划地分配劳动时间,就成了以集体生产为基础的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是极其高级的规律”(马克思:“货币论”)今天,奋战在各个生产战线上的人们,是懂得如何节省时间的,是懂得“有计划地分配劳动时间”的。在我们这里,人们步伐一致,方向一致,不但勤于苦干,而且善于巧干。为了多生产一吨钢、一吨铁,钢铁战士们正在力争分秒,千方百计革新技术。不少人早已飞过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干七十年代的活了。为了早日修好水利工程,千万社员正在苦干加巧干,不断革新工具,一个人顶得几个人,十几个人,以至几十个人的劳动。工效几倍,十几倍,以至几十倍地提高。人们的口号是:向时间要钢铁、要粮食、要河网化。有了时间,我们就可以获得一切。时间,对我们来说,真是太宝贵了,真是太宝贵了!
  人们常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这是很有道理的。生命,是以时间作为计算单位的。如果能充分利用一分一秒的时间,生命就会更加充实,更加辉煌;如果听其白白浪费,就不可能对人民作出有益的贡献。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因此人们很自然地感到生命的可贵。但易逝的时间,和生命比起来,同样是可贵的。古时候,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格言。古人尚惜寸阴,我们应当惜分阴。生产建设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无数的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开发;无数新东西要我们去学习。时间,我们感到太不够用了。工作逼着我们也要在时间上挖潜力,挤出一分一秒,把一天当两天、两月、两年、二十年来用。马克思还在青年时代,就曾慨叹过,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又只有可怜的六十分钟。工作繁忙的马克思,充分地利用了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一分钟,不过是一瞬间,但在我们国家里,却能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拿1959年生产水平来说,每节省一分钟,就可以多生产三吨钢,多生产八十多吨煤,多生产一万四千二百六十九公尺棉布。秒,是计算时间的最小单位,但在科学技术事业一日千里发展的今天,却能做出不少的事情。不久前,苏联发射的多级弹道火箭,一秒钟可飞行十四里,接近了第一宇宙速度②。随着时间的推移,秒的意义大大地扩大了,我们对于秒丝毫不能忽视。
  时间,是人类的公共财富。但是,对于这笔公共财富,各个阶级所采取的运用态度是根本不同的。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人民把时间看成是无价之宝。当自己未获得解放以前,尽量争取时间,进行斗争,以便早一天斩断脖子上的铁链;解放以后,又尽量争取时间,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速度,在时间这条长河里,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伟大的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是这样,我们中国是这样,将来一切国家也这样。另一方面,反动阶级有着与无产阶级完全相反的时间观,他们对自己,把时间任意挥霍消耗,在纸醉金迷中糟蹋时间,但是对待劳动人民,他们又是那样吝啬时间,为了榨取劳动人民一滴血、一块筋肉,多创造剩余价值,他们甚至剥夺了劳动人民的必要的休息时间。“最文明”的资本主义国家里,不是老早就提出过什么“赶快制度”、“泰罗制”、“福特制”、“康脱制”③……么?!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民争夺分秒,苦干巧干的大好形势中,我们的队伍里,也有少数虚度年华的懒汉,有少数“这也不敢干,那也不敢想”、终致坐失良机的懦夫。大好光阴从他们身旁一分一秒地溜过,他们丝毫不觉得惋惜;别人都在快马加鞭争分秒,而他们却总是打不起精神来;别人总感到时间不够用,他们却在那里消磨时日,白白浪费着自己的生命。这样的同志,应该醒醒了。
  时间,是无私的,每个勤劳的人都可以作它的主人。只是:你愿不愿伸出双手?愿不愿作时间的主人?
༺༻༺༻༺༻༺༻༺༻༺༻༺༻༺༻༺༻༺༻༺༻༺༻༺༻༺༻༺༻༺༻
  注释
  ①张之洞——字孝达,清朝的官吏,曾在汉阳创办过钢铁厂。
  ②第一宇宙速度——物体在高空绕地球旋转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恰好等于地球对它的引力,它就可以象月亮一样绕着地球旋转。这个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其数值为每秒7.9公里。
  ③“赶快制度”、“泰罗制”、“福特制”、“康脱制”——都是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增加劳动强度,榨取工工血汗的工资制度。工人为反对这种残酷的压榨和剥削,曾不断地举行罢工斗争。

——九年一贯制试用课本《语文》第十一册第177页~第181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第一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5 13:57:32 | 只看该作者
不到长城非好汉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旄头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每读毛主席这首雄伟的词,就立即在眼前出现这样的图画:革命的英雄队伍在行进着,尽管路途艰险,然而红旗飘扬,人们怀着走过两万里行程的自豪感,精神焕发,为了要达到最后的目的地,迈起更坚定的步伐……。这个图画的出现,又总是给自己极大的鼓舞,增加无限的力量。
  历史上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早已经过去了,无数好汉不只到达了长城(抗日前线),缚住了苍龙(日本帝国主义),更在夺得了一连串的光辉胜利,完成了更加光荣的历史任务。但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要把这个最终的目的比作长城,把达到这个目的的整个行程比作两万五千里长征,就还需要我们继续前进,快步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警句,对我们仍然是一个响亮的召唤,它召唤我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继续奋斗不懈。
  好汉,这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精神面貌。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数不清的好汉,他们为民族、为人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千古流芳,永远为后人所敬仰。然而“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因为今天的好汉是为实现人类最高理想而奋斗的共产主义的好汉,他们有在全国也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雄心,也有坚决实现这种雄心的冲天干劲,是比历史上的好汉更值得钦敬的。正因为有这样的好汉,我们才一下掀翻了压在我们身上的三座大山,踢开了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许多困难,为时仅仅十载,就使江山面目一新,不可复识,并且还要为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向共产主义过渡,坚持斗争。不管是什么阶级敌人或者是自然界的敌人,都不能阻止我们前进。
  共产主义好汉的灵魂是共产主义的雄心壮志。没有共产主义雄心壮志的人,休想当共产主义的好汉。这种雄心壮志,不是只表现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实践中。真正在实践中表现出有旺盛的共产主义火焰,确实以天下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才算真有共产主义的雄心壮志。这种雄心壮志也可以说是革命的英雄主义。有了这种雄心壮志,就会浑身是胆,有最大的勇敢和毅力,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革命的乐观主义者。“有志者事竞成”。所谓“有志者”正是指这样的人。相反,如果只是在口头上说要共产主义,在实践中却表现了“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饱”,目光短浅,不以人类无限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作最终目的,不把社会主义只看作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个阶段,而在既有的成就上“屈指行程二万”,就想安营扎寨,这就无论如何不能叫做共产主义的好汉的。真正有共产主义雄心壮志的人,永远看到共产主义的万丈光芒,把眼前的一切成就,都看做不过是到达共产主义的途程中的事,他们也“屈指行程二万”,却从不自满,从不裹足不前,而是因为更清楚地看到了前程似锦,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心更足,干劲更大,马不停蹄,日行千里。我们正是要树立这样的志向。这样的志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雄心壮志,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表现。要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就必须先立下这种雄心壮志。
  一定要到长城,一定要作好汉,并不是一步就要迈到。一步是迈不到的,应当有步骤有阶段地走到。不知革命之有阶段,必须由这一阶段到另一阶段,实际上就否定了革命的不断发展。我们讲革命发展的阶段性,正是为了更好地推动革命不断前进。在历史上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人们曾涉万水、跋千山,最后才到达了目的地。我们到达共产主义,也需要涉万水、跋千山。可是,我们绝不能因为路途遥远,就慢慢腾腾,拖拖拉拉;相反,一定要步步向前,步步登高,过了金沙江,要过大渡河,过了雪山,要过草地,……永远发扬不断革命的精神。不断革命就是不断发展,这是绝对的;革命发展的阶段性是相对的。如果从革命事业中抽出不断革命性,光要革命阶段性,革命就会停顿。因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路上,永远要搞思想上的不断革命,使共产主义思想一天天多起来,永远要搞经济建设的不断革命,使共产主义因素一天天多起来。有一种思想是有害的,那就是每当有些微进展就想停一停,不愿意紧接着挺进。有这种思想的人,想一想未来,看一看前程,常常觉得这也困难,那也困难,怕困难怕成一团。这是懒汉与懦夫的世界观的表现。这种世界观附了谁的体,必然不是干字当头,而是懒字当头,针大的困难看得比钢梁还大,甚至把顺利也看成困难。其实,困难怕勇夫,真正的勇夫就是有不断革命精神的人。有了不断革命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困难就会像冰块遇到了阳光,渐渐消融。“人勇困难无,人懒困难出”,事实就是如此。如果把困难比作苍龙,不断革命精神就好比缚住苍龙的长缨。我们要想缚住苍龙,就一定要长缨永远在手。
  在到共产主义的路上,谁也不应当掉队,掉队是不光彩的。不过,这还不够,还应当力争走在前列。人人力争走在前列,才有我们各项事业的持续跃进,才能使下一个胜利距离前一个胜利更近些,使共产主义来到得更快些。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从这个要求出发,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坚持使一天等于二十年,切不可让二十年等于一天,要坚持一日千里,切不可半里路走他三天五日。这就要与时间赛跑,以尽量短的时间,干尽量多的事情。同时,还要攀尖端,登高峰,昨天登十里峰,今天要登百里峰,明天要登千里峰。这样,才可以走在队伍的前列,走在伟大时代的前列,也才能保证永远掉不了队。
  我国人民在毛主席领导下,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红旗,争当共产主义好汉,在夺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之后,又提前三年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这个新阶段对每个人将是一个新的考验。因为,当前形势确实无限好,但是毕竟要解决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矛盾,才能实现以上任务。因此,在我们前进的路上,就还有金沙江、大渡河,还有雪山、草地……。可是,长缨在手,正是要缚“苍龙”(障碍和困难),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将一定能经得起这一考验,锻炼成更坚定的好汉。

——九年一贯制试用课本《语文》第十一册第236页~第241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第一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01:49:31 | 只看该作者
嵖岈山飞出了金凤凰

乌鸦窠里出凤凰
  列车沿着京汉铁路飞奔南下,渡过了黄河,经过了郑州、许昌,车厢里的空气渐渐显得燥热起来。窗外千里平川,都在冒着热气;大地象走马灯似地,在眼前旋转。我看见许多人都光着胳臂,在裂着一道道口子的土地上,戽水①、浇地、抢救庄稼。今年河南是旱得比较严重的一个地区,到现在止,已经有两个月没有下过雨了。那么,嵖岈山呢,又是怎么度过旱灾的?这是我这次去访问的目的。
  嵖岈山从去年起,变成了一个很有名望的地方。许多人都想去参观。去年这个时候,我曾经去过一次。那里,全国各地已经有十多万人去参观过了。嵖岈山人都很兴奋。有一个和我作伴一道步行到嵖岈山去的老大爷说:“瞧!你们都来了!嵖岈山可真是飞出了金凤凰啦……”
  原来,去年四月,嵖岈山就成立了人民公社。它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人民公社之一。它一成立,就象初升的太阳那样,金光闪闪,把大家的视线全吸引到这里来了。
  嵖岈山麓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地区,是河南省遂平县最西头的一个山区。过去,这是一个有名的“十年九旱一年涝”的穷地方。人民是这样形容解放前的穷困生活的:“早晨汤,晌午糠,晚上对碗看月亮!”
  灾年荒月就更惨啦!一九四二年这里旱了三十多天,光饿死的就有几百人。这里的交通又极闭塞,反动政府只知道来这里抓丁、派粮,却不为人民办一点好事。那时,老百姓要用六十斤小麦或一百斤豆子才能换到一斤盐;用十五斤小麦换一盒火柴。这样的日子怎么不苦啊!
  解放后,特别是走上合作化的道路之后,人们的日子才一天天好起来。无奈家底子薄,说好也无非是不挨冻受饿罢了,离真正富裕幸福的日子还远呢!这里的地特别坏,黑河胶地算是好地,好年辰,一亩地也只能打个七八十斤粮食。山区多半是红胶土,下雨涝,天晴旱,沙土变化极大。对于这里的土质,老百姓也有句话说:“雨用瓢舀晴用锄,天旱用凿凿不动!”有些老人们都这样说:“嵖岈山呀,就是块绝地。要想过好日子,除非母牛下马驹,乌鸦窠里出凤凰!”
  嵖岈山的人是坚强的。他们十分希望迅速改变自己家乡的面貌,十分坚决地走着合作化的道路。但是,他们的力量总象受到什么限制似的。比如说,一九五六年,杨店庄的先锋一社和先锋二社都想建筑一个水库。合起来搞吧,库区占一社的地大,灌溉又是二社得益多,一社感到划不来,二社也不愿占人家的便宜,于是就分开来搞了两个水库。人力分散了,水库还没有建成,江水一来都给冲垮了。长久来,一村一社之间,各自都吃着人力少的苦头。
  一九五七年冬季,党号召大家大搞水利运动。这时,各村社都自动地组织协作了。山区的人民,希望种点好粮食,苦于没好地;平原的人希望种点牧草,却又缺乏山场。不光办水利,就在生产上,人们也是多么希望能够大协作呀!于是,一面搞水利协作,人们又一面在研究并大社的问题了。
  去年四月十八日,嵖岈山二十七个高级社,打着锣鼓,提出申请,要求批准并成大社,党立刻批准了群众的请求。大家兴高采烈,马上就组织统一经营管理的机构,想了许多办法,办起了一个农林牧副渔各业齐全、工农商学兵合为一体的“大社”了。原先在水利大协作中办起的农忙食堂、托儿所更加健全了,普遍了,生产组织更加严密了……据说,毛主席听说这件事,十分高兴,曾经说过:好得很!就把这个“大社”称作“人民公社”吧!这就更加鼓舞了嵖岈山人民前进的意志啦!
  人民公社一成立,人们马上就显出一股回天②的力量,一气就修了五十四座水库(过去几年这里只修了三座水库),许多胶泥滩、荒草坡的面目都改变了。比如,有一个叫周楼前的的水洼地,以往只能种点粗粮,一亩地也只不过打个二三十斤粮食。成立公社之后,这里修了一个张郭庄水库。公社专门派了一个生产营,在这里从事近千亩的水稻试种工作。去年,我来这里的时候,正是水稻将熟时候,只见金浪翻滚,无边无际。我记得,当时水稻营的指导员、十八岁的姑娘钟青娥,还对我朗诵了人们所编的一首快板诗:
杨庄后,周楼前,过去是个放牛园,
公社人多心又齐,改成千亩米粮田。
周楼坡,稀泥窝,荒洼泥鳅蛤蟆多,
如今粮食吃不完,人民幸福万万年!
  这一年,从一个缺粮区变成一个余粮区了!难怪老乡们这样说了:嵖岈山真的飞出了金凤凰啦!
  我在遂平站下了车。这时,已经暮色苍茫了。我的心早已飞向了那晚霞笼罩着的山区了。

旱天花更红
  我是深夜到达嵖岈山的,次日一早便去找党委书记陈丙寅同志。但是公社办公室静悄悄的,只有几个姑娘在说话。
  “注意,注意,今天的最高气温是三十九度三……”话音刚落,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从广播室走出来,她说她是气象员,陈书记一早便下生产队了,指定她作为我的向导。
  我们一踏上仙龙潭水库的路,就浑身淌汗,一路上只见草木枯萎、枝叶焦干。当我们经过一片灰白的、裂了缝的玉米地时,我不禁惊叹起来:“啊,这地旱坏啦!”气象员笑着说:“玉米和芝麻都已成熟啦,现在的水都用到水稻、大豆和棉花地里去了。”我的眼睛顿然亮了,可不是么,包谷穗一个个有多饱满;芝麻虽然落了叶子,却也是结实累累。
  不久,我们便来到了周楼前,真是一片望不到边的好庄稼。早稻长穗深垂,一片金黄;晚稻嫩绿,正在灌浆;齐腰高的大豆,枝荣叶茂,一片墨绿,已经开始结荚。田沟里汩③汩地流出一股黄水,顿时,我感到空气也湿润起来了。
  向仙龙潭水库望去,只见一片红旗招展,远远就听到人声鼎沸④,夹杂着辘轳⑤的吱呀声和流水声。我去年曾来此地访问过水稻营,原先这是一处水平如镜的人造湖,如今却亮了底啦!低洼处只剩下几道深深的水沟。从库底到堤岸,一级一级地站了十层人,正运用“连环井”的办法往上戽水。
  突然,一名女将从人丛中闪了出来,站在高处举手一扬,呼喊道:“最后十分钟,看谁是英雄!”人们的劲儿更足,动作更猛,水流也更急起来了。
  我觉得这个人怪面熟,气象员说:“这是妇女队长曹玉娥。”哦,就是她,曾在去年创造小麦亩产三千七百斤的闯将!
  曹玉娥身上湿透了,她一擦脸上的黑发,对我说:“我们日夜都在这里,两个钟头换一班,人歇工具不歇,水流不断。八月一日下了点雨,没下透,领导上让大家休息一下,可是,社员们连赶也赶不跑。这样算来,我们在这里已待了三十八个日日夜夜了。瞧我们的稻子!我们从早稻灌浆⑥就开始戽水抗旱了,如今已得到了丰收!”
  说到丰收,曹玉娥更来劲了。她说,“我们今年是过五关斩六将呀,除了治好小麦的黄锈病,我们还斗倒了风、雪、虫、旱四次灾害;四月里稻子刚栽下地,便下了雹子,那阵子我正在田里,鸡蛋大的雹子把我打昏了,我醒过来一看,水上浮着一层断苗,都想哭啦!哭顶什么事!我气还未喘过来,就和大家一道补苗,刚刚补上苗,又刮了大风,我们又把贴在地面的稻秧一株株地扶起,经过追肥,秧苗转绿、发叶;六月初孕穗扬花啦,却又起了旱象,俗话说‘虫随旱到’,果然,不久便发现了稻苞虫,没几天工夫,吃得稻子白花花的象长了癞⑦。我们又苦战了廿个昼夜,才把稻苞虫除尽;接着便是戽水抗旱……旱也没什么,我们不是已经战胜了它么?”
  “是的,我们已经胜利了,天灾可以战胜。一切保守派、听天由命派也注定要认输的!”
  当我参观土山早稻丰收的时候,共青团支部书记赵尊发告诉我一个有趣的故事:
  “我们村有个叫黄振坤的老汉,七十多了。年初讨论生产计划时,他就嫌水稻种植面积太大,说嵖岈山从来也没有种过稻子;又说亩产千斤的指标是瞎闹。拗了半天,只伸出两个手指说,多不过二百!
  “天旱啦,他又说话了:‘水稻水稻,没水哪能长稻?’我们坚决抗旱,他在一边冷冷地说:‘老天爷要你喝稀的,你就甭想吃干饭!”
  “这下稻子熟啦,我们故意先拣他门口的一块田开镰收割。他老人家拄着一根手杖悄悄地蹲在地头上看热闹。我们打完场后特地请他来过秤。只过了五分地,就是一千一百斤,我问道:‘大爷,够不够二百斤?’他连笑带喘地说:‘多,多,’我说:‘要不抗旱,能多么?’他装着生气地说:‘这能比么?要不解放,要不是合作化、公社化,这旱天,你们这些崽子还不早就逃荒了!’这一说,连他自己也乐呵呵笑起来了。”

路,越走越宽
  今天,我离开了嵖岈山人民公社。
  清晨起来,天上笼罩着一层乌云,我高兴极了。我问气象员说:“你瞧,天快下雨了!”气象员摇摇头说:“这雨靠不住!横竖⑧我们不靠天!”接着她又笑着说:“你不是要去看看下宋水库么,好,待会儿我就领你去一趟,顺便也送送你!”
  我带着行李推着自行车,跟着气象员来到了下宋水库。啊!我真不敢认了。我去年来时,这里只见一片人群匆忙地挑土、运料,遍地是建筑器材;如今却是一个多么宁静的人造湖啊!碧蓝的水面,泛起阵阵的涟漪⑨,偶而听见扑通、扑通的声响,这是今年才放下去的鱼群在跳。气象员说:“这里的鱼,大的都有五六斤了!我们全社,一共养了九百多万条,你知道么?我们嵖岈山过去就没有见过一条鱼!”
  是的,在这里,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还少么!谁想到土山——嵖岈山公社的工业区,竟能出现像晋西垒这样的巧匠,能够用木头和铁造成几部土车床,还能造成半自动化的造纸机!谁能想到连锄头都得到六十里外的县城去买的土山,能够在抗旱斗争中,制造出数以千计的各式水车!谁能想到被人称作绝地的嵖岈山,竟是一个满地是铁的宝地!在大办钢铁的时候,小高炉的焰火比嵖岈山上的槐树林还盛!……
  果然,不出气象员所料,东方的那片浓云慢慢地飘散开去了,随着一阵红晕,一轮血红的太阳升起了。我立即就感到浑身热辣辣的。今天的气温更高了。但是,我深信,天再旱,气温再高,也战不过人民公社社员们的干劲!
  我踏上了公路,记得去年来时,这是条只能走板车的崎岖的泥路,如今竟是一条闪着油光的汽车路了!我耳边忽然传来一阵轰轰的响声,这不会是公共汽车吧?——公共汽车到区里是九点,而现在却刚过七点!我回身一看,原来是正在耕地的拖拉机!我想,这个拖拉机手一定是宋顺流这个小伙子了。在公社的墙报上,我看见他写的决心书:“一定要耕好地,种好小麦,迎接建国十周年!……”其实,所有人都是这样下定决心:“反右倾,鼓干劲,争取打下秋粮四千一百万斤!比一九五八年增产三成!”
  我握别了气象员,骑着自行车,沿着公路奔向遂平县。迎面来的是晨风,是朝阳,是苦旱之中结实累累的庄稼!
༺༻༺༻༺༻༺༻༺༻༺༻༺༻༺༻༺༻༺༻༺༻༺༻༺༻༺༻༺༻༺༻
  注释
  ①戽水——车水。“戽”念“hù”,汲水器,这里作动词用。
  ②回天——改变难以改变的情势。这里指战胜旱灾。
  ③汩汩——“汩”念“gǔ”,流水声。
  ④鼎沸——声势汹涌,好像沸水翻滚一样。“鼎”念“dǐng”。
  ⑤辘轳——手摇的提水工具。
  ⑥灌浆——谷物在秀穗以后,籽粒内的汁浆逐渐增多,叫灌浆。
  ⑦癞——头部因为生癣疥而毛发脱落叫癞。
  ⑧横竖——不管怎样的意思。
  ⑨涟漪——念“lián”“yí”,水的波纹。

——九年一贯制试用课本《语文》第十一册第146页~第154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第一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3 20:46:43 | 只看该作者
“一叶障目”和“一叶知秋”

  “一叶障目①,不识泰山”。这句古话,描写一些只看到滚滚东流大江中的浪花,看不到主流和根本趋势,在大风浪中失掉方向的人,是很适当的。而“一叶知秋②”,则是描写一些嗅觉锐敏、善于辨别风向的人的一个警语。经过历次整风运动,我们每个革命者,都深深感到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斗争中,如何坚定地站稳立场,辨别风向,做到“一叶知秋”,而不为妖风邪风所迷惑,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秋风来,树叶落。在社会生活中,同自然界一样,也经常遇到风浪。这种政治风流,随着阶级斗争形势的起伏发展,有“起于青苹之末③”的微风,也有“呼号于溪口④”的狂风,绝对平静的时候,是没有的。从近两三年的事实看,在每次风浪中,特别是大风大浪中,即使革命者也常常有不同的表现。一部分人,在微风吹起落叶的时候,可以预察形势,以高度的革命警惕,识破种种“妖氛”、“邪气”的苗头;在一时阴云密布、反动逆流象台风一样向我们冲击的时候,坚定地高举革命的红旗,敢于反潮流,顶逆风。他们不愧为时代的尖兵,革命斗争中的“中流砥柱⑤”。也有一小部分人,有程度不同的摇摆,晃晃悠悠,东倒西歪,好象墙头草一样随风飘荡,需要别人扶几次,帮几把,才能站稳脚根。另有少数人,在微风吹掉的落叶反映在他们眼帘的时候,就遮住了视野,根本看不到滚滚东去的大江,而把暂时翻起的浪花当做一切,从而被反动的政治漩涡所卷没。
  政治风浪的锻炼,使绝大多数人愈来愈坚定,但是,也有人在大风浪中犯了或大或小的错误,仍然没有找出犯错误的根源,找出纠正错误的途径,反而错误地怪罪社会生活中“有风浪”“不平静”,“不好处”。因此,他们异想天开地希望社会生活能够“风平浪静”,或者寻求逃避政治斗争的“避风港”、“世外桃源”。应当说,这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幻想。树欲静而风不停。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斗争是长期的,也是充满一切社会领域的。只要阶级斗争存在,就不可能“风平浪静”,也根本没有什么可以脱离社会生活的“避风港”。为要认真地正确地接受经验教训,首先,必须抛弃这种逃避现实的幻想,批判这种被风暴吓破了胆的庸人的悲观情绪,而去努力学习锻炼,锻炼得自己在“风乍起”的时候,能够明察秋毫,一叶知秋;在惊涛骇浪中,象海洋中屹立的岩石一样坚定。
  社会生活中的风,同自然界风吹叶落一样,不是捉摸不定,虚无缥渺的,而是可以透过现象把握它的本质,判明风向的。同样的“一叶”,不同的人,有的可以被它所迷惑,有的可以“知秋”。可见,关键不在社会现象本身,而在于人们对于这些社会现象的看法,首先在于人们对事物的总看法,也就是世界观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一叶障目”,对客观世界做出种种歪曲和极端错误的判断呢?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问题还没有解决。“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人的思想意识来作指导的。而每一个人又有他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来作他一切思想行动的总的指导”(刘少奇)。站在资产阶级狭隘自私的反动立场上,用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看问题,必然对客观事物作出种种歪曲,因为这种世界观是反科学的,违反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站在无产阶级大公无私的立场上,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看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因为这种世界观是完全科学的,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有的人因一叶而预知天气的变化,有的人因一叶而挡住了视线,完全迷失了方向,所以会有这样大的差别,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世界观是截然相反的。这就说明,一个人要不为任何表面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锐敏地辨别风向,就必须树立坚定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彻底同资产阶级思想、观点和习惯决裂,坚决克服个人主义思想,以无产阶级的观点对待一切事物。不管任何人,无产阶级的立场愈坚定,无产阶级的观点愈明确,就越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嗅觉锐敏,善于辨别风向。同样,只要在思想上稍微沾染上资产阶级思想的毒菌,就会在革命斗争的风浪中患政治上的伤风病。这可以说是个定理。
  政治生活中的风,不仅有大小之分,也有顺风和逆风、正风和歪风、和风和妖风的区别。代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力量,促进社会发展之风,是正风,也是使新生力量百花齐放的和风;代表资产阶级腐朽势力之风,是逆风,是摧残新生力量的妖风。政治风浪中的种种现象,特别是“风乍起”时候的种种征候,常常不容易辨清。这就必须如毛泽东同志所教导的那样:“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人们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本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而要作到对于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表及里,去伪存真,揭露其本质,就必须在观察事物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阶级分析的方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分析的方法,使人们在复杂的社会斗争中能够判明哪些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哪些阶级是革命的同盟军,哪些阶级是革命的对象,以及他们在斗争中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在阶级社会里,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拥护什么,反对什么,喜怒哀乐,都是一定阶级观点的反映。对于各种议论、意见、口号和主张,如果不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就不能看出哪些是革命同志的善意批评,哪些是敌人的攻击和污蔑;而不能判明是非,就不能看清哪些是代表新生力量前进方向的要求,哪些是代表衰落、腐朽势力的哀鸣。有些人对一些道听途说的材料,家中亲友的意见,丝毫不看是什么人说的,反映哪个阶级的意见,就信以为真,当做根据,往往铸成错误判断,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有些人认为阶级分析的方法“过时了”,要我们丢掉这个锋利的武器,以利于他们迷惑群众,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干的。无论分析国际或国内问题,都不能离开阶级分析,否则就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⑥”,不会得到好结果。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研究社会上的各个阶级,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各个状况,研究它们的面貌和它们的心理。”这是我们每个同志必须经常注意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辨别风向。
  政治生活中的风浪,既然是阶级斗争的反映,那么,各种风就不可能离开社会生活,离开群众革命斗争的实践。社会上新生事物的诞生和成长,都要经过一场大喊大叫,都必然要经过同旧事物的严重斗争才能实现。刚刚在革命群众运动中诞生出来的新生事物,同阻碍它发展的旧事物的斗争,必然反映为政治、思想观点的斗争,形成政治生活中的风浪。不相信广大人民群众无穷无尽的创造力,脱离群众革命斗争的实践,关在小房子里不见世面,即使你有善良的愿望,也不可能知道什么是风起云涌的革命群众运动要摧毁的东西,群众运动创造了什么新生事物,哪些是新生事物要胜利的号角,哪些是旧事物垂死挣扎的哀歌;什么是伟大群众运动的主流,哪些只是一些浪花。这样失掉了根基,看问题就必然容易象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随空气飘荡,根本不可能辨清风向。一切风,都离不开群众斗争。要“一叶知秋”,就必须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创造力,时时刻刻同群众一道,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积极参加群众革命斗争的实践。同时,群众革命斗争的烈火,也是医治“伤风病”、锻炼政治嗅觉的最好的熔炉。
  要善于辨风向,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以武装自己的头脑。毛主席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中,始终是以惊人的机敏洞察形势,辨别风向,以罕有的科学预见,为人民指出方向的光辉典范。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详尽地介绍毛泽东同志在这方面的事迹是困难的。这里只举两件大家熟知的例子。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反动统治象乌云一样布满天空的时候,有些人产生了悲观情绪,而毛泽东同志却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预言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现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正在乘风破浪前进,象太阳一样放射着万丈光辉。历史完全证明了毛主席预见的惊人准确。在1955年下半年,曾经有人认为合作社发展得太快了,要坚决收缩,坚决“下马”。善于识别风向的伟大舵手毛泽东同志十分迅速地指出,刮这股风的人,是站在资产阶级、富农、或者具有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富裕中农的立场上,是要阻止农业合作化的发展。毛泽东同志准确地判断出,具有极其伟大的世界意义的五亿多农村人口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高潮在全国即将到来,指出坚持办合作社的河北省安平县南王庄的三户贫农,是全国“五亿农民的方向”。现在,人们都清楚地看到,这个科学的天才的预见,早已变成光辉的现实。作为伟大革命舵手的毛泽东同志,十分善于发现地平线上刚刚露头的东西,及时辨别风向,领导全党坚定地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从一个胜利跃进到另一个胜利。
  风吹草动常常有。我们必须善于接受历次大风浪中的经验教训,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坚定地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站稳无产阶级立场,经常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观察形势,不仅做到在歪风逆流中屹立不动,而且努力学习提高辨别风向的本领,能够“一叶知秋”,而竭力避免“一叶障目,不识泰山”。
༺༻༺༻༺༻༺༻༺༻༺༻༺༻༺༻༺༻༺༻༺༻༺༻༺༻༺༻༺༻༺༻
  注释
  ①一叶障目——因一叶而挡住了视线。这里用来说明:为眼前的事物所蔽,便看不清重大的问题或远大的前景。
  ②一叶知秋——唐人有“一叶落知天下秋”的诗句。意思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就可以知道秋天的到来。这里是比喻由细微的现象知道形势的变化。
  ③起于青苹之末——引自宋玉的《风赋》。青苹,一种水草名。
  ④溪口——山口。
  ⑤中流砥柱——砥柱,山名。在河南、山西之间的黄河中流。砥柱山在河水冲击中屹立不动。这里指革命立场坚定,能够经得起任何风险考验的人。
  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引自《世说新语》“谚语”篇。这里用来说明离开阶级分析的方法对待问题是很危险的。

——九年一贯制试用课本《语文》第十一册第169页~第176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第一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01:20:11 | 只看该作者
曲淑姿

女徒工的第一课
  1956年春天,济南第二机床厂从青岛港务局调来三十几个学徒工。
  这一天,标准件车间靳师傅上班的时候,车间里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瘦瘦小小的个子,简直有点儿弱不禁风。有人告诉说是新来的女徒工曲淑姿。靳师傅心里挺别扭,“干吗派些女孩子来学车工呀,又是学生腔儿,一定搞不长。”
  小姑娘成天侧着身子在车间转来转去。人都不叫她干活,她一挨近车床,师傅就叫:“曲淑姿!站远点儿,当心机器砸伤了你!”
  可是,有一天却出现了奇迹。
  加工炉迸射出象火龙一样的铁沫,火花四溅,姑娘突然抓起铁勾子,一步窜到炉前,勾住火龙就砸断了,动作干净、利落。
  “哟!看不出你可真有胆子!”工人们吃惊地望着她。这活,过去许多男工人一碰上都免不了会踌躇一下呢。
  “你们别看我人小,我可有力气。我在家种过田!”
  小曲眼睛一瞪,挺神气地说。
  “好!有志气!”师傅们夸奖她了。以后就叫她干活了。她也很勤快,不怕脏、不怕累,什么活都干,扫铁屑子、擦机器、推小车……;又用心学技术,不到半年就能顶车干活了。
  一天,小曲上班的时候,心神不定,手里拿了颗螺丝钉,掂了掂分量,突然问道:“师傅,你到标准件工段来了几年?”
  “大约三、四年吧。”
  “你现在还是三级工?”
  师傅斜睨了她一眼,没有做声。
  下班的时候,他俩一起回宿舍,小曲又说:“苏师傅,听人说,标准件的活,一辈子就做螺丝钉,顶多当个四级工,多没出息呀!”一向和蔼的苏师傅,顿时沉下脸来,严厉地说:“怎么,你才当了几天工人,就瞧不起干螺丝钉了?你可知道,咱们工厂最大的龙门刨床,6000多零件,少一颗螺丝钉出不了厂?”
  “可是螺丝钉太简单了,学不到技术。”
  “太简单,你学会了没有?”苏师傅冒火了。“你学技术是为了当八级工人,还是为人民服务?”
  小曲咬着嘴唇没有做声。后来党支部对她进行了教育,要当工人,首先要培养工人阶级品质,工作需要什么,就干什么;在整个革命的机器中起个螺丝钉的作用,也是光荣的。她终于想通了:“我要做一辈子螺丝钉!而且非干得出色不可!”

拿先进行动给大家看
  1958年,在大跃进中,小曲干劲冲天,一年完成了三年零十个月的任务。
  有一天,小曲和车间的一个工人谈着话走进宿舍。
  “小曲呀,你以后干活别太快了,有人对你有意见。人家说你干活那么带劲,还不是为了多拿钱!”
  “为了多拿钱!”小曲的耳朵“轰”地一响,一口气冲回宿舍就倒在床上,感到无限的委屈……
  “不,我干活从没有想到钱,而且我最痛恨的是这样的人!”她越想起气,“好吧,今后我少干活,甚至不干活,再不拿超额工资,总没话说了吧!”
  小曲还是一个孩子脾气,她真的赌起气来。第二天上班以后,她把领来的活交给两个学员,自己抄着手在旁边看。几天以后,支部书记注意到她的变化了,就把她找到办公室来。
  “你这几天为什么变样了?”
  “我有思想问题,人家说我干活是为了钱!”小曲直截了当地回答。
  “你这样做,就能证明不是为了多拿钱吗?你想了没有?说那种话的人是一种落后思想,你既然没有落后思想,就应该拿先进行动给大家看。可是你想不干了,那不是把你自己降低到落后水平上却了吗?”
  几句话,使曲淑姿醒悟过来,她惭愧地低下了头。“对,反正我多干活,多给国家出一个产品,管别人说什么怪话!”她想明白了,抬起头来,向支部书记说:“我错了,我一定听党的话,今后要干得更多、更好!”说完,她立刻回到自己岗位又猛干起来。
  隔了几天,她看见人民日报上登着一条消息:上海某工厂工人自动提出取消计件工资。“到底是上海工人先进,他们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小曲立刻和许多工人一起,当天贴出了大字报,要求取消计件工资。
  当小曲听到党批准了广大职工的要求,取消了计件工资制的消息时,高兴地跳了起来,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天要干三天的活!当天晚上夜班,小曲领下的活是套螺丝,她把操作工序减少了两道,八小时干了三十七小时的活,完成了四天半的任务。
困难是死的,人是活的
  1959年济南市召开工业会议,小曲也去参加了。在会上党号召进一步大搞技术革命,实现手工操作机械化、自动化,把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下解放出来。
  小曲马上想到第二机床厂虽然是一个现代化的工厂,但是也免不了有繁重的体力劳动。
  有一天,她正好和螺帽套丝工人李寿南、沙包珠同在一桌吃饭,李寿南把碗往桌上一撂,伸了伸胳臂说:“这两只手干活的时候还不觉得,怎么一下来吃饭就痠得不是我的了?”
  “将来我给你们搞个自动套丝机,胳臂就不痠了。”小曲因为成天想这件心事,就冲口说出来了。
  “你真能搞机器吗?”李寿南、沙包珠高兴地叫了起来,问她什么时候搞,小曲回答他们半个月搞出来。
  为了弄清自动套丝的原理,她向图书室借来了大批的书籍,利用业余时间来阅读。终于在一本“机械工人”上看到一小段自动套丝的事,在技术员的帮助下设计了图纸。
  十一月的严冬,寒暑表降到零度以下,人们经常看见小曲骑着自行车在厂里各大院里兜圈子,一会儿钻进了黑暗的仓库,一会儿又爬上了冰冻的废料堆,在寻找制造机器的废料。套丝机100多零件,就这样一件一件地从废料堆里找出材料,自己加工修改,往往干到半夜两、三点钟。
  钳工王传贵被指定帮助小曲安装,有许多零件时常须要返工,改了又改,小王心里有些不耐烦了。等到安装到最后几道工序,却又出了大问题:八个大铜瓦加工不合规格,中轴怎么也插不下去!小曲决定用三角刀把八个大铜瓦刮去一层。
  “那怎么成?八个大铜瓦得刮多少时候?”王传贵是钳工,他知道刮铜瓦是多么艰苦的劳动,很多人干这种活都累得吃不消。小曲却严肃地向他说:
  “小王,我们无论干什么活,既然开始了,就要下决心干到底。遇到问题就泄气,那还成?困难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怎能被死东西吓倒呢?”说完,她借来一把三角刮刀,学起钳工的架式就干起来。
  半夜里十二点了,车间外面飘着鹅毛大雪,狂风怒嚎。工人大部分回家了,小曲却坚持着刮铜瓦。她脱下棉衣,热汗仍然不断从脸上淌下来。王传贵把活干完了踏着雪回家,走得老远,还听见“丝!丝!”的金属摩擦的声音,一声声钻进耳朵,王传贵心里被感动了:“曲淑姿真有革命干劲,八个大铜瓦刮去一层皮,她连眉毛都不皱一下。人家办不到的事,她就要办!”第二天套丝机就安装成功了,试车以后,每分钟可做七、八个螺丝,经技术鉴定,比车床干的活质量还要好,提高工效19倍。这次革新的成功,大大地鼓励了曲淑姿,她接着又创造了割口机、小磨床、铣六方专用设备等机器。
  1959年4月,她被接受入了党。

一切归功于党和集体
  有一天,她到济南木螺丝厂参观,发现这个小厂有一台自动冲杆机。她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当场就向技师请教。回来以后,她向党表示决心自己制造一台钢料自动冲杆机,向省群英会献礼。
  党派工程师陈传斗帮助她,很快地设计好了图纸。
  自动冲杆机大大小小350个零件,要全厂加工制造,党支部召开大会讨论怎样支持小曲的创造。在党员的带动下,全车间工人响应党的号召。曲淑姿的活分到那里,那里都保证要提前完成。
  但是冲杆机个大型新机器,车间里没有人见过,免不了要在制造、安装过程中经历几十次失败。直闹了半个多月,省群英会开幕了,还没有安装起来。
  这时小曲只好去开会。第一天,大会上就宣布了第一机床厂先进生产者马丽珍创造了流星滚丝机,提高工效一千倍的消息。当时小曲的冲杆机还没有成功,心里着实不安。吃过饭后,她就找大会代表团团长请假回厂去拿牙刷、牙缸。
  “今晚有吕剧团的演出,别走啦!”
  “哈,小曲,我知道你回来干啥,是不是报上登了马丽珍的消息,你沉不住气啦?”一个老师傅笑呵呵地说。
  “咱也来个献礼,大家都支持你,咱干双班!”工人梁延桐热情地说。
  小曲在会议期间搞创造的事情,连省委邓书记都知道了。邓书记耽心小曲的身体,向她说:“淑姿同志,得有劳有逸呀,等开完会再干吧。”小曲说:“好,邓书记,开完会再干!”她心想,眼看冲杆机是弄不出来了,最近安装好以后,不知道什么毛病,老是不出活,关键还没有找到,大会眼看就要闭幕了。
  在典型发言的时候,曲淑姿静听着每个代表的事迹介绍,从发言中,她发现同志们都是分秒必争,刻苦钻研,她越听心里越不安起来。“我还要回去干,哪怕干到最后一分钟。”这天晚上她又请假溜回了车间,和几个师傅一起找机器的毛病。直忙到一点以后,她才发现关键是冲刀短,滑块按歪了。他们又赶着改制冲刀,调正滑块,曲淑姿又建议马上安装。“快三点了,明天大家都还有事,该休息了!”大家撵小曲回宿舍去睡,都故意装出想休息的样子来。
  小曲只得回宿舍了。但第二天去开会时,大会上突然宣布,“曲淑姿创造的自动冲杆机已经试验成功,提高工效474倍!”
  所有的人都向曲淑姿祝贺,一刻间把小曲搞得糊涂起来。“不,是不是弄错了,昨晚我走的时候还没有安装好呐!”但又转念一想,一定是老师傅们在她回宿舍后又进行了安装,才终于试验成功了。她回想起来,这次创造自动冲杆机,党的领导怎样积极支持她,老师傅、工 人同志们怎样日以继夜,和她一样通宵不睡地劳动着,他们为机器的成功而欢呼,为克服困难共同奋斗,十几个人一条心,把小曲的荣誉当成自己的荣誉,把对国家的贡献看得高于一切,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何等可贵的工人阶级品质啊!
  “一切创造的成功,都是党的领导,大伙的力量,有哪点能归功于自己的呢?”想到这里,小曲激动得很厉害,眼里充满了感激和兴奋的泪花。

路是人走出来的
  自动冲杆机成功了,可以提高工效474倍;但是“一次冲这么多螺丝杆,割口、滚丝都跟不上,咋办呀?”这时她突然想起来,在北京开会参观工业展览馆时,那里有许多机器自动线,人只要按按电闸,所有的自动单机全部转动起来,传送带把半成品由一道工序送到另一道工序,好象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纵指挥一切,制成品源源从出口流下来!她想:“现在割口机、滚丝机已经半自动化了,再改一下让它全部自动,然后把三个自动机用传送带串起来,变成一条流水线,多好啊!”
  党听说她要搞自动线,就来支持和鼓励她,这更激发了她的雄心壮志。工程师陈传斗、工段长王振荣、老师傅郭德华和曲淑姿一道,日以继夜,苦干20天,终于在三月六号把自动线突击出来了。半夜里,工人们兴高采烈地赶制了一块“自动化车间”的牌子,挂在新车间的门上。
  曲淑姿,四年前是一个螺丝工人,现在还是一个螺丝工人。可是,她是一个多么出色的螺丝工人啊!就在螺丝钉这个工作上,她成了搞自动线的技术革新能手。她还立下了雄心壮志,一定要在1960年把她所在的标准件工段的螺丝加工工序,全部改为自动化。她说:“路是人走的,活是人干的,如果遇到困难就停下,什么时候才能到共产主义社会!”

——九年一贯制试用课本《语文》第十一册第226页~第235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第一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6、7、80后怀旧网    

GMT+8, 2025-1-22 23:37 , Processed in 0.1229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