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6、7、80后怀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怀旧
楼主: 无用书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课本插图5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7-10-30 17:29:43 | 只看该作者
蚕和蜘蛛


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
他们俩决定比一比,看谁的成绩优秀。
孔雀献出美丽的羽毛,
做成奖状,送给优胜者保留。

蜘蛛首先爬上屋檐,
绕着圈儿织个不休,
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网,
又密又细,丝丝相扣。


蜘蛛忙着向大家介绍:
“我织的网结实耐久,
每天能粘住许多飞虫,
一日三餐,我哪顿也不用发愁。”


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
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
不一会儿织成了浑圆的茧子,
雪白的蚕茧光光溜溜。


蚕也向大家做了说明:
“我吐出的丝一点不留,
要把它送给人们,
织成五光十色的彩绸。”


孔雀代表大家的心愿,
把奖状送到了蚕的双手:
“蚕为着大伙,蜘蛛只为自己,
光荣的奖状,应当让蚕保留。”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七册第37页~第38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7-10-30 17:34:30 | 只看该作者
记金华的双龙洞

    四月十四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甸,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砂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象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洞外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象。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七册第44页~第46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7-10-30 17:46:09 | 只看该作者
古诗三首

望庐山瀑布
作者:[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白话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
山行
作者:[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白话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
枫桥夜泊
作者:[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

  白话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七册第43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7-10-31 16:50:40 | 只看该作者
饲养员赵大叔

    赵大叔喂牲口真有意思。我第一次看他喂牲口,是到赵家沟的第三天中午。
    那天我一进东院的大门,就看见他端着一簸箕料往槽跟前走。牲口见了他直叫唤。他对牲口说:“大家静一点儿,守点儿规矩嘛!反正都有份,叫唤也不多给。”
    我忍着笑,轻轻走过去。
    赵大叔顺着槽挨个儿给牲口添料。他走到一头大犍牛跟前,这头牛又高又大,左角断了。他拍了拍牛头说:“累不累,‘独角龙’?一上午耕了三亩地,真是好样的!大家都象你,就好了!”
    他只顾跟牛说话,冷不防旁边一头驴伸过嘴来抢吃簸箕里的料。赵大叔推开它,用一个指头指着它的脑门说:“你呀,就爱占便宜!批评你多少次了,一点儿也不改。”
    我听着忍不住笑出声来。
    赵大叔回过头来看了看我,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这家伙是个‘二流子’,今年夏天才买来。你别看它样子长得不错,可奸猾哩,耕地拉车不出力,拉磨净偷吃。拴到槽上,缰绳也要挽得短点儿,要不,吃完自己的,就要抢吃邻居的了。”
    赵大叔添完料,拿着空簸箕回西屋去了。这时候我才注意到每头牲口槽前都贴着一张小纸条,上边写着什么“二捣蛋”、“独角龙”……我正看着,赵大叔又端来一簸箕料。我指着纸条问他:“这是你给牲口起的名字?”
    他一边给牲口添料,一边回答说:“是啊!牲口多了,没个名字不好认。再说,他们各有各的性情,各有各的脾胃。你就说‘老好人’吧,”他指着一头黑骡子,“性情老实极了,抱它后腿它也不踢的,驾辕、拉套,都行,妇女小孩也能使唤。‘火神爷’可就完全两样——就是边上那头灰骡子,干活倒挺起劲,力气也大,可就是脾气太坏,又踢又咬,一不小心,咬断缰绳就跑了。”
    正说到这里,那头灰骡子叫了几声。赵大叔笑着对我说:“看,它不高兴了,嫌我说它的缺点呢!”
    赵大叔给我讲每头牲口的性格,每头牲口的特点,讲得津津有味。他对这群牲口都很关心,细心地喂它们,而他最关心的是那匹母马“金皇后”。
    “金皇后”又肥又壮,全身的毛一片金黄,亮得象一匹黄缎子。赵大叔特别优待“金皇后”,让它单独在一个槽上吃料。因为“金皇后”怀马驹了,赵大叔不让它干重活儿,每次下地,都要嘱咐赶牲口的人小心在意。“金皇后”从地里回来,赵大叔总要给它把全身刷干净,用梳子把鬃毛梳好。
    听说今年夏天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下午,“金皇后”耕麦茬地去了。忽然刮起一阵东南风,天上布满乌云,雷声紧跟着闪电,震得窗户都发抖,大雨象从天上倒下来似的。当时赵大叔正在剃头,刚剃了半个脑袋,一看暴雨来了,赶紧跑回屋里,从炕上揭起一条毯子,拔腿就往外跑。他一口气跑到地里,把毯子给“金皇后”搭在身上,拉了它回来。回到家里,他自己溧得象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了。
    我离开赵家沟的前两天下午,听人说“金皇后”要下驹子了,就赶紧跑到东院。只见“金皇后”的槽跟前围了很多人,个个喜气洋洋,说着笑着,可是一直等到上灯的时候还没有动静。人们都有些焦急。又等了两三个钟头,还是没有动静。人们逐渐走散了,牲口圈前面只留下赵大叔和社长几个人。
    过了一会儿,我也回去睡了。
    天明的时候,我睡得正甜,忽然听见有人推开门闯进来,“呼”一下就揭开了我的被子。我睁眼一看,原来是赵大叔。他大声嚷着说:“快起来,快起来,生下来了!”
    他话没说完就跑出去了。我急忙穿好衣服跑到东院。院子里已经站着好多人,围着牲口圈兴高采烈地谈论着。“金皇后”安闲地喝着米汤,旁边卧着一匹红色的小马驹,身上搭着赵大叔的棉袄,瞪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望着众人。
    赵大叔象个小孩一样,嘴里唱着,欢喜得满脸放着红光。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七册第47页~第50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7-10-31 16:52:52 | 只看该作者
插秧机的故事

    太阳离山顶只有一两丈高了,早木他们组还有三亩田没有栽上秧。有个组员一边捶着腰一边说:“我的腰都弯得象张弓了。这块田今天怕是栽不完了!”早木组长正在他身边插秧,听了他的话,抬起头看了看太阳,笑着说:“不怕,我和队长商量好了,第一组栽完了,就来帮助我们。”
    过了一会儿,那个组员轻轻地说:“要是我们也用上插秧机,何必请人帮忙呢!”早木一听说插秧机,立刻竖起眉毛,气冲冲地说:“什么插秧机!景颇人一把长刀砍出了多少路,一把锄头开出了多少田!插秧机,那是哄人的!铁夹夹有手指头灵吗?用它栽秧,还能吃得上大米饭?哼,我不用!”这样的话,早木说过不止一次,组员们早听熟了。大家都不说话,田里响起一阵阵插秧声。
    早木给土司当过几十年长工,是村里种庄稼的能手。解放了,农业合作化以后,他当了生产组长。可是他有个毛病,什么新事情一到村里,他都要挑剔一番。最近县里分配插秧机,他一看见就反对在组里使用。为了这件事,他的儿子小早木和他吵了一架,就到别的生产组去学机器插秧了。
    太阳已经接近山顶,早木小组还有两亩多田没栽上秧。有个组员抬头看了看太阳,说:“组长,你请的人什么时候来呀?”早木听了,丢下手里的秧把,走过窄窄的田埂,站到了一个小山坡上。他用手遮在眼睛上,挡住了金黄的阳光,向远处瞭望。望了一阵,只见从森林的尽头来了一个人,肩上扛着个什么东西。除了这个人,路上再没有别的人了。那个人越走越近,从匀称的身材和浓密的黑发,他一眼看出是自己的儿子,肓上扛的原来是一部插秧机。
    早木气嘟嘟地往回走,小早木从后边紧紧地追上来。他一边追一边说:“爹,队长叫我来支援你们。”早木没好气地回答:“不用了!栽不完,我们明天栽。”
    一个组员看不惯了,对早木说:“组长,景颇人从来不说撵人的话。小早木,快来,快来!”
    大伙儿看见了插秧机,比什么都高兴,一起围了上来,簇拥着小早木,把插秧机推到田里。小早木也就飞快地放好秧,开动机器,“喀嚓喀嚓”地栽起来。组员们都站在田埂上看机器插秧,有几个还拔起几丛来看看,有说有笑地议论着。
    早木站在插秧机刚刚栽过的地方。他悄悄地拔了几丛秧苗,仔细地查看:秧根不深不浅,插得正合适;秧苗不多不少,分得很均匀。他不由得称赞起来:“这家伙还真行哪!”
    早木抬头一看,面前出现一幅奇景:在苍蓝的暮色中,原来那块白茫茫的水田,已经被高明的织工织成了一幅碧绿的丝毯。一排排整齐的秧苗,在晚风中向着早木点头微笑。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七册第51页~第53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7-11-1 14:34:3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我喂鸡


    今天该我喂鸡。
    早上,我进了鸡栅走向鸡窝。鸡看见我来了,就使劲往外挤,“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象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我说:“你们先等一下,我打扫完了,就放你们出来。”
    我拿起笤帚扫地,边扫边想:快点扫干净,好放它们出来。正扫着,不小心踩上块鸡粪。我想:唉!真倒霉,多脏呀!可是马上又想:不对!劳动不应该怕脏。我就继续扫。一会儿,鸡栅里让我打扫得干干净净。
    我打开鸡窝的门,鸡争先恐后地挤出来。不好!“小芦花”和“猫头鹰”卡在门口了。我说:“慢点儿,别卡坏了身体!”忙把它们抱了出来。最后出来的是“金皇帝”。它抖了抖锦衣似的羽毛,拍了拍翅膀,就昂着头,“喔喔喔”地叫起来。那威武的样子,确实象个“皇帝”。
    “小老鸹”带头,别的鸡跟着一窝蜂似的向食槽跑去。跑到那儿一看,槽里什么也没有,它们就朝着我“咕咕”地乱叫。
    我拿着食槽去和食,心想:多喂它们一点吧,好让它们多下几个蛋。我就多抓了一把高粱拌在鸡食里。
    我端着食槽走进鸡栅,鸡马上追了过来,围着我。又是“小老鸹”跑得最快,它挤到我跟前,跳起来抢食吃。我一边赶它一边说:“急什么,就你贪吃,批评你多少次了,还不改!”
    我把食槽放下,它们马上把头扎在一块抢着吃。“小老鸹”太淘气了,它跳到槽里,搅得别的鸡也吃不好。它吃着刨着,专挑高粱。“老好人”挤不进去,只好吃别的鸡刨出来的。我看了有些生气,就把“小老鸹”抱出来,把“老好人”放进去。
    过了一会儿,鸡全吃饱了。爱下蛋的“金皇后”、“老好人”不慌不忙地向下蛋的窝里走去。“金皇后”一边走一边向四处张望,仿佛想挑一个好窝呢!不下蛋的鸡卧在墙根下晒太阳。只有“金皇帝”象个卫士一样,来来回回踱着方步。
    中午放学,我跑进鸡栅去捡蛋。从第一个窝里捡出四个;从第二个、第三个窝里各捡出一个。“一共六个!”我高兴地喊着,跑去告诉统计员董洁。她看看我捧着的鸡蛋,说:“好呀!真多!上午下六个,下午再下六个,一天十二个呢!”我催她说:“快给记上吧!”董洁翻开统计册,认真地记着:“‘老好人’一个,‘金皇后’一个……”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七册第54页~第56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7-11-1 14:51:22 | 只看该作者
太阳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上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三万万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可大得很,要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能发光,能发热,是一个大火球。太阳的热度很高,它表面的热度比沸水高六十倍,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马上变成气;内部的热度估计比表面还要高三千倍。
    太阳虽然离我们这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烧的柴火,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就是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象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了太阳也是不能产生的。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由于受到太阳的热,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就是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七册第60页~第61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7-11-13 13:11:36 | 只看该作者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三十二万多斤重,最小的也有四五千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八万多斤重的鲸,它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伸手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它体型象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鲸其实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都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就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变成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生活。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水从须板中间喷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次就可以吃四五千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了。齿鲸里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有时候,好几十头虎鲸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了。
    鲸用肺呼吸,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上海面,废气从鼻孔喷出来,形成了一股水柱,就象花园里的喷泉一样。它在海面上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每隔一定时间,呼吸一次,也就是“喷潮”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潮”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鲸每天都要睡觉。鲸睡觉的时候,总是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几头聚在一起,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逃窜。
    鲸是胎生的。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几米长,一万四五千斤重。它靠吃母鲸的奶,每天长六十斤到一百斤,两三年内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七册第62页~第64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7-11-13 13:13:09 | 只看该作者
火烧赤壁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
    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渡过大江,非坐船不可。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就象平地一样。他只等兵士练好了在水上打仗的本领,就下令渡江。
    周瑜手下有一员老将,叫黄盖。他对周瑜说:“曹军八十万,我军才三万,相差太远了。跟他们长期相持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我看他们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把船连在一起,只要用火攻,他们想逃也逃不了。”
    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可是这一仗怎样打,还得想个计策。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
    黄盖写一封信给曹操,说东吴兵少,抵挡不住八十万大军。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他愿意脱离东吴,带兵士和粮草,投降曹操。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了不得。
    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不一会儿已经来到江心,船头的大旗上分明写着一个“黄”字。曹操笑着说:“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了。”
    不错,趁着东南风来的正是黄盖的船,一共二十条,都用幔子遮着,里面不是兵士,也不是粮食,而是芦苇,上面铺着火硝、硫黄。还有几条小船拴在大船后面。
    黄盖的船把帆张足,快得象离弦的箭。周瑜带着兵船跟在后面。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了,高兴还来不及,哪儿想到防备。
    黄盖的船离曹操的船队不到二里了,黄盖叫兵士们把二十船芦苇一齐点着,大家上了小船,解了缆绳,让这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曹操的战船被铁索连着,没法散开,一下子都着了火。火又窜上岸去,岸上的兵营也烧了起来。
    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岸。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曹操坐小船逃上江岸,忽听得背后鼓声震天,周瑜的兵追来了。曹操见手下的兵将丢盔弃甲,无心应战,只得带了他们从华容道逃跑。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七册第65页~第67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7-11-13 13:45:13 | 只看该作者
晏子使楚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到楚国去。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象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跟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君之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也只好陪着笑。
    一天,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很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去。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是个强盗,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他们以为这一下晏子可丢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他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这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倒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七册第68页~第69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6、7、80后怀旧网    

GMT+8, 2024-4-25 10:26 , Processed in 0.2862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