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6、7、80后怀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怀旧
查看: 16118|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出版社1996年10月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1:2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游侠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在社区任意驰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条军毯

    1942年2月,我们护送刘少奇同志到山东去。开头的几天,每天宿(sù)营,我们都先给少奇同志安排住处;可是少奇同志总是等战士们都有了住处,才走进自己的屋子。后来一到宿营地,我们就先给战士们安排住处,让他们早点儿休息,为的是减轻少奇同志的劳累。谁知道这样办更使少奇同志操心了。他亲自给战士们安排住处,把好点儿的房子都给他们住,自己住在最简陋(lòu)的房子里。
    有一天晚上,少奇同志住在一间农具棚(péng)里。这棚没有门,只好挂上一条破毯(tǎn)子挡(dǎng)风。二月的夜晚非常冷,北风吹起毯子,灌进屋里。我睡在另一间棚子里,怕少奇同志着凉(liáng),就披上衣服去看他。我走到棚子前面,看见破毯子洞里漏(lòu)出一道微弱的光。朝里一望,少奇同志正在蜡烛(zhú)光下看书。他看了一会儿,放下书搓(cuō)一搓冻(dòng)(jiāng)了的手,看看蜷(quán)着身子睡在他身旁的警卫员,就把盖在自己腿上的一件大衣轻轻地盖在警卫员身上。我看到这情景,激动得直想喊:“少奇同志,您的健康(kāng)更要紧啊!”但是我怕惊动了少奇同志,没有喊。
    我急忙回去拿了自己床上的一条军毯,撩(liāo)开挡风的破毯子,走进少奇同志的棚子。
    少奇同志看见我,放下书问:“怎么还没睡?”
    我点了点头,把军毯盖在少奇同志的腿上。少奇同志推让了半天才收下。我很高兴,回来看看战士们都睡得很好,就睡下了。我虽然少盖了一条军毯,身上有点儿凉,心里却是热呼呼的。
    我慢慢地睡着了,朦(méng)(lóng)中觉得越睡越暖和(huo)。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原来给少奇同志送去的那条军毯仍旧盖在我身上。我出去问值班的,才知道我刚睡着,少奇同志就把军毯给我盖上了。
    我去见少奇同志,少奇同志没提军毯的事情,头一句话就问:“战士们睡得好吗?”
    我回答说:“睡得很好。”
    少奇同志点点头,笑了。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试用课本《语文》第六册第7页~第9页
(语文出版社1996年10月第4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23-5-18 18:14:12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0-12-21 18:56
趵突泉
    千佛(fó)山、大明湖和趵(bào)突泉(quán),是济(jǐ)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

    拓展阅读
“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水位创近20年历史同期新高

  【中国新闻社济南2022年7月14日电】(记者 李欣) 刚刚结束的一轮强降雨,使“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地下水位两天攀升30厘米,7月14日,达到了28.93米,为2003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水位。
  济南素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美誉,其域内分布近千处大小泉眼,最著名的有72处,其中尤以中国清代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居首。趵突泉泉水水位也经常被人们视为中国北方气候水文环境的标尺。
  记者14日在趵突泉景区看到,三窟并发的趵突泉“水涌若轮”。自7月7日水位达到28.57米后,已连续7天出现“趵突腾空”盛景。“趵突腾空”是济南八景之一,只有趵突泉地下水位超过28.50米才会出现。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趵突”二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始称。
  查阅趵突泉水位记录,记者发现,历年同期水位普遍徘徊在28米左右,今年水位为近20年来最高。2021年同日水位28.19米,2020年为27.72米,2019年为27.73米。
  12日9时至10时,山东省共有69个县区市、872个乡镇出现降水,平均降水量3.4毫米,折合水量约5.3亿立方米。济南大明湖蓄水量约为120万立方米,山东一小时的降水量,相当于440多个大明湖。
  据济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消息,进入7月份主汛期,济南全市累计降雨196.3毫米,列1950年有水文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第一位高值。济南卧虎山蓄水量最高时超过5300万立方米,水位达到127.7米。
  济南市雨水情信息系统显示,截至7月14日,今年济南市平均降水量412.4毫米,比常年同期279.7毫米多132.7毫米,多47.4%。只有在雨季充足的降雨储存蓄水,一众泉眼才能够挺过秋冬季漫长的枯水期。
  资料显示,1976年3月30日,因地下水位低于26.98米,趵突泉首次出现停喷,最长停喷纪录达926天。2003年9月6日,停喷548天的趵突泉复涌,至今已持续喷涌18年10个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23-5-16 16:18:22 | 只看该作者
    拓展阅读
刘少奇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工作
作者:王凤青(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刘少奇同志受毛泽东同志委托,指导山东建立统一的政治军事领导中心,调整策略方针和各方面政策,使山东抗日根据地迎来大发展局面”。山东抗日根据地是连接华北和华中的枢纽,与晋察冀和太行根据地成鼎足之势,对坚持敌后抗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抗战相持阶段到来特别是1941年后,山东抗日根据地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局面。1942年3月,刘少奇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后,指出山东抗日根据地工作软弱无力的原因在于对群众工作没有正确认识,并提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具体办法。这使山东抗日根据地很快摆脱了困难,并推动形成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密切关系,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刘少奇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后,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指出山东抗日根据地群众工作之所以落后,主要是由于主观上的错误,中共山东分局没有把群众工作摆在适当的位置上,致使群众工作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各项工作中最薄弱的,这也是山东抗日根据地陷入困难的重要原因。
  首先,批评了轻视群众工作的思想。在《群众运动问题》报告中,刘少奇批评了山东党员干部忽视群众工作的错误思想。他指出,共产党员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要依靠自己的群众,依靠自己的阶级。“无论哪一个党员,也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十分注意做群众工作”,要通过群众工作把成千上万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不发动和组织起千百万的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任何工作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批评了脱离群众的错误认识。早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刘少奇就指出,共产党人要“以群众中一员的资格,在群众中出现”,而不是以共产党员或者自命为领袖的资格去命令和指挥群众。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后,他针对部分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指出群众是共产党的母亲,党是群众的儿子,“脱离群众是共产党员最危险、最严重、最应该受到责罚的事情”。他还强调指出,如果去命令和指挥群众,“他虽还有党籍,实质已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了”。
  最后,批评了没有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思想。刘少奇认为,共产党员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须要最忠实地为实现群众的利益、改善群众的生活而斗争。但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由于没有解决抗战依靠谁这一关系到根据地发展的最根本问题,中共中央要求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的政策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贯彻和落实,群众生活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从而影响了根据地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影响了党政军民的关系。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有正确的方法。刘少奇在剖析了山东抗日根据地部分党员干部对群众工作的错误认识后,从四个方面指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具体方法。
  尊重群众及群众团体的自主性。刘少奇认为,做好群众工作,前提是尊重群众,尊重群众的自主性。针对山东抗日根据地没有发挥群众自主性的现象,他指出:“群众运动不是同木头一样,我们主观上想做桌椅板凳,就听任我们一块一块地凑合起来,这样是行不通的,”一定要遵循劳动者“自己解放自己”的原则。他认为山东的群众和农救会还没有发生血肉相连的关系,农救会没有权威,群众腰杆子不硬,积极性因此受到了压抑。因此,在群众工作中要尊重农救会的独立领导权,使农救会等群众团体真正能够保护群众的利益,真正能够代表农民说话。当然,尊重群众团体的自主性不是说群众团体不受党的领导,党要在政治上掌握对群众团体的领导,但不是去干涉其内部生活,要严防官办代替。
  和群众同甘共苦,在群众中生根。针对山东抗日根据地部分党员干部脱离群众,不深入到群众中去的现象,刘少奇指出,共产党人要放下架子,把自己放在群众之中,把自己当作普通群众中的一员,要认识到自己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军队和干部要深入到群众里面去,每个人至少在群众中交几个知心朋友,使群众真正认识到共产党是自己人,是亲人,八路军是他们自己的军队;对于群众的问题,可能解决的,不管大大小小,应该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不能解决的,应该及时向他们解释,并指给出路。他特别指出,那种脱离群众,对群众颐指气使的人,“是和共产党员的称号不相容的”。
  在改善群众生活的同时提高其政治觉悟。刘少奇指出,工农群众在重重压迫与剥削下,生活极度困难,他们为国家民族生存斗争的热情会受到极大压抑。只有当他们的生活地位得到改善、所受压迫减轻了的时候,才能使他们的抗战热情、积极性和对于革命的忠诚发展到最高限度。所以,共产党人必须为改善群众的生活状况而斗争,在改善群众生活的同时,要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和政治觉悟,使根据地变成抗战的坚强堡垒。
  注意培养群众工作的积极分子。刘少奇指出,在群众运动中涌现出的工农干部,是群众运动的伟大源泉。他们有联系工农群众的天然优势,应该在工作中注意提拔他们,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注意发挥他们在工作上的独立性,使他们成为坚强的群众工作干部。

  刘少奇认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工作之所以出现问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减租减息的重要决定。他要求各级党委把减租减息作为中心工作,所有工作都要围绕着减租减息这个中心进行。在这一要求指导下,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1942年,中共山东分局相继颁布了《关于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开展群众运动的决定》《关于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工作的补充指示(一)》《山东省改善雇工待遇暂行办法》《关于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工作的补充指示(二)》等一系列指示决定,要求“迅速实行减租减息,迅速把群众的热情发动起来”,各根据地要把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作为第一位的中心任务抓好,废除一切超经济剥削,战前债务由政府布告所交利息超过本金一倍者停息还本,超过二倍者本利停付;雇农工资应改为粮食工资制,最低应逐渐达到300斤粮食,平均工资应为450斤。还提出在运动开始前,要切实了解群众的切身问题是什么,首先替群众解决这些切身问题;在减租减息运动中,要建立农民对农救会的信仰,成立并加强农救会,建立妇救会、青救会和民兵组织,使群众在减租减息运动中真正团结起来。
  这些措施使广大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解除或减轻了多年以来压在他们身上的沉重负担,他们从切身利益中感受到共产党、革命与自己生存息息相关,抗战积极性大大提高。如敌人扫荡时,群众严密封锁消息,坚壁清野,使日军喝不上水,煮不成饭;妇女、儿童站岗放哨,发现敌情后,他们把绳子一拉,村里的铃就会响,人们迅速行动,很快村里就会连一只鸡都见不到。群众还创造了路条制度,通过路条盘查行人,没有路条,谁都无法顺利进入根据地,从而使敌人寸步难行。平原地区的群众还挖掘了纵横如网的抗日沟,使敌人的部队无法行动。有些地区的群众还多次破坏敌人的电话线,使其无法与增援部队联络。群众的大力支持对巩固山东抗日根据地、坚持对敌斗争,解决抗战时期的各种困难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党群关系也更加密切,沂蒙精神逐渐形成。山东抗日根据地做好群众工作、促进根据地各项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密切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022年3月2日一期(第26328号)《光明日报》第11版刊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01:21:57 | 只看该作者
强渡大渡河

   天明了,雨停了,瓦蓝(lán)的天空缀(zhuì)着朵朵白云,被雨水冲洗过的悬(xuán)崖峭(qiào)壁显得格外高大。大渡河水还在一股劲儿地咆(páo)哮(xiāo)、翻腾。这时,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一切:对岸离渡口大约一里地,是个四五户人家的小村庄,周围筑有半人高的围墙;渡口附近有几个碉(diāo)堡(bǎo),四周都是黝(yǒu)黑的岩石。估计敌人的主力隐蔽在小村里,企(qǐ)图等我渡河部队接近渡口时,来个反冲锋,迫我下水。
   “先下手为强!”我默默地下定决心。随即命令炮兵连的三门八二迫(pǎi)击炮和数挺重机枪安放在有利的阵地上,轻机枪和特等射手也直入河岸阵地。
   火力布置好了,剩下的问题还是渡河。一只船装不了多少人,必须组织一支坚强精悍(hàn)的渡河奋勇队。于是我把挑选渡河人员的任务交给孙继光同志。
   战士们知道组织奋勇队的消息后,一下子围住了孙继光同志,争着抢着要参加,弄得孙继光同志怎么解释(shì)都不行。
   “怎么办?”一营长问我。我又是高兴又是焦急。高兴的是我们的战士个个勇敢,焦急的是这样下去会拖延时间。因此,我决定集中一个单位去。
   孙继光同志决定从二连里选派。二连集合在屋子外的场地上,静听着营长宣布被批准的名单:“连长熊尚(shàng)林,二排长罗会明,三班长刘长发,副班长张克表,四班长郭世苍,副班长张成球,战士张桂成、肖(xiāo)汉尧(yáo)……”16个名字叫完了,16个骑士跨出队伍,排成新的队列。一个个神情严肃,虎彪(biāo)彪的,都是二连优秀的干部和战士。
   突然,“哇(wā)”的一声,一个战士从队伍里冲了出来。他一边哭,一边嚷着:“我也要去!我一定要去!”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二连的通信员。孙营长激动地看看我,我也被眼前的场面所感动。多好的战士啊!我向孙营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让他参加。营长说了声:“去吧!”通信员破涕(tì)为笑,赶忙飞也似的跑到16个人排成的队列里。
   一支英雄的渡河奋勇队组成了:17个勇士,每人一把大刀,一支冲锋枪,一支短枪,五六个手榴(liú)弹,还有作业工具。熊尚林同志为队长。
   庄严的时刻来到了,熊尚林带领着16个同志跳上了渡船。
   “同志们!千万个红军战士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坚决地渡过河去,消灭对岸的敌人!”
   渡船在热烈的鼓动声中离开了南岸。
   胆颤心惊的敌人,向我渡船开火了。
   “打!”我向炮兵下达了命令。神炮手赵章成同志的炮口早已瞄(miáo)准了对岸的工事,“咚(dōng)咚”两下,敌人的碉堡飞向半空。我们的机枪、步枪也发挥了威力。炮弹一个个炸在敌人的碉堡上,机枪的子弹像暴风雨一样卷向对岸,划船的老乡们一桨(jiǎng)连一桨地拼命划着。
   渡船随着汹(xiōng)涌(yǒng)的波浪颠(diān)簸(bǒ)前进,四周满是子弹打起的浪花。岸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渡船上。
   突然,猛的一发炮弹落在船边,掀起一个巨浪,打得小船剧烈地晃荡起来。
   我一阵紧张,只见渡船随着巨浪起伏了几下,又平静下来了。
   渡船飞速地向北岸前进。对面山上的敌人集中火力,企图封锁我渡船,17勇士冲过一个个巨浪,避过一阵阵弹雨,继续奋力前进。
   一梭(suō)子弹突然扫到船上。从望远镜里看到,有个战士急忙捂住了自己的手臂。
   “他怎么样?”没等我想下去,又见渡船飞快地往下滑去。滑出几十米,一下撞(zhuàng)在大礁(jiāo)石上。
   “糟糕!”我自语着,注视着渡船。只见几个船工用手撑着岩石,渡船旁边喷起白浪。要是再往下滑,滑到礁石下游的漩涡中,非翻船不可。“撑啊!”我禁(jīn)不住大喊起来。岸上的人也一齐呼喊着,为勇士们鼓劲、加油。
   就在这时,从船上跳下四个船工,他们站在滚滚的急流里,拼命地用背顶着船。船上另外四个船工也尽力用竹篙(gāo)撑着。经过一阵搏斗,渡船终于又前进了。
   渡船越来越靠近对岸了。渐渐地,只有五六米了。勇士们不顾敌人疯(fēng)狂地射击,一齐站了起来,准备跳上岸去。
   突然,小村里冲出一股敌人,涌向渡口。不用说,敌人梦想把我们消灭在岸边。
   “给我轰!”我大声命令炮手们。
   “轰轰!”又是两下巨响,赵章成射出的迫击炮弹,不偏不歪地在敌群中开了花,接着,李得才同志的那挺重机枪又叫开了,敌人东倒西歪,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去。
   “打!狠狠打!”河岸上扬起一片吼(hǒu)声。敌人溃(kuì)退了,慌乱地四散奔逃。
   “打!打!狠狠打!”我再一次地命令着。
   又是一阵射击。在我军猛烈火力的掩(yǎn)护下,渡船靠岸了。17勇士飞一样跳上岸去,一排手榴弹,一阵冲锋枪,把冲下来的敌人打垮了。勇士们占领了渡口的工事。
   敌人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又一次向我们反扑,企图趁我们立足未稳,把我们赶下河去。我们的炮弹、子弹,又一齐飞向对岸的敌人。烟幕中,敌人纷纷倒下。17位勇士趁此机会齐声怒吼,猛扑敌群。17把大刀在敌群中闪着寒光,忽起忽落,左劈(pī)右砍(kǎn)。号称“双枪将”的川军被杀得溃不成军,拼命往北边山后逃跑。我们胜利地控制了渡口。
   过了一会儿,渡船又回到了南岸。孙继光同志率(shuài)领机枪射手上了船,向北岸驶去。这时,天色已晚,船工们加快速度,把红军一船又一船地运向对岸。我们乘胜追击,又在渡口下游缴(jiǎo)了两只船。于是,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渡过了大渡河。
   红一师红一团强渡大渡河的成功,有力地配合了左翼(yì)兵团抢占泸(lú)定桥。很快,泸定桥被我红二师红四团胜利夺取了,红军的千军万马在这里渡过了天险大渡河。蒋(jiǎng)介石企图把我军变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彻底破灭了,而17勇士强渡大渡河的英雄壮举,将永远为后人所传诵(sòng)!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试用课本《语文》第六册第163页~第170页
(语文出版社1996年10月第4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00:01:4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

   亲爱的伙伴我问你,祖国的台湾在哪里?在和平统一的春风中,在盼望回归祖国的泪花里。啊!美丽的宝岛台湾省,依偎(wēi)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
   亲爱的伙伴我问你,祖国的台湾在哪里?在亲人日夜的思念中,在深深的骨肉情谊(yì)里。啊!富饶的宝岛台湾省,在伟大祖国各族人民的心坎里。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试用课本《语文》第六册第172页~第173页
(语文出版社1996年10月第4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 23:57:2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

   夏夜的风儿总是可爱的。它用飒(sà)飒的细声,对我耳语;用无形的手,轻轻拂弄我的衣襟(jīn);有一股柔和的感觉,牵动着我的遐(xiá)想。仰望太空闪烁(shuò)的小星星,瞧着那宁静的柏油路上婆娑(suō)的树影,心里甜蜜蜜的,我似乎也和风一样欢快了。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试用课本《语文》第六册第157页
(语文出版社1996年10月第4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 23:50:58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喂(wèi)了一只鹅(é),它和我们在一起生活已经四年了。它周身洁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那淡黄色的双脚和扁圆的嘴,像嵌(qiàn)在白玉上一样。它那突兀的额头,是它区 别于鸭(yā)的标志。它缓慢的步子从容、沉着、稳健。当它昂首挺胸、引颈(jǐng)高歌的时候,更显出一副昂扬雄健的姿态。
    一天中午,鹅竟破例回家来了,腿像灌满了铅(qiān),步子非常迟缓。它是病了吗?是糟蹋庄稼被打伤了吗?我疑惑不解地仔细观察着它的行动。它东张西望,神情慌张,一会儿钻进鸡窝,一会儿又跑出来嘎(gā)嘎地叫,最后蹲在鸡窝(wō)旁的一堆稻草上,才平静下来。它可能要下蛋了吧?过了一会儿,我再去看它,它已经悄悄离去了。我欣喜地察看它蹲过的地方,什么也没有。我很失望,但是又不死心,便随手去拨那些稻草。啊!一个比我拳(quán)头还大的雪白的蛋露出来了。这时,我心里真比三伏天吃凉西瓜还高兴。我想:这家伙,真是个机灵鬼儿,下了蛋还用草盖上,准是怕别的东西伤害它的“宝宝”吧!差点儿也把我哄(hǒng)骗了。
    鹅还会看家,看到生人就大喊大叫起来,好像给主人通报一样。
    别看它平时很文静,可是对残(cán)暴的敌人却毫不示弱,动作竟是那样的敏捷和勇猛。记得一个晴朗的夏夜,我们早已睡下了。鹅照例睡在鸡窝旁。突然一阵鸡的惊叫把我从熟睡中惊醒。接着,又是一声尖叫。我侧耳细听,沙沙沙,好像有什么在搏(bó)斗。我一骨碌爬起来冲向鸡窝。啊!月光下,一只体态瘦长、嘴巴尖尖、全身褐(hè)黄的家伙,拖着长长的尾巴,趴在鸡窝上,两只贼(zéi)眼闪着寒光,正对着大白鹅,哦,是黄鼠狼!我憋住气,轻手轻脚,正想上前助战,只见大白鹅伸长脖子,喘着粗气,张嘴振翅,两眼圆瞪,威武极了!我从来没见它这样愤怒过。忽然,它用嘴对准黄鼠狼猛地啄过去。那家伙急忙向外逃窜,空气中顿时扑来一股难闻的气味。鸡得救了!大白鹅呢?面对黄鼠狼逃去的方向,引颈高叫了两声,活像一位得胜的“将军”!
    我望着这位勇敢的“英雄”,回想起四年来它在我家的经历,深深地感到:鹅是平凡的,但又是不平凡的。我爱鹅,爱它洁白无瑕、一尘(chén)不染的形象;爱它忠诚尽职;还爱它保护弱小、不畏强敌的精神。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试用课本《语文》第六册第125页~第127页
(语文出版社1996年10月第4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21:51:09 | 只看该作者
古井

   我的故乡村东头,有一口古井。古井里的水,清凉可口。大半个村子的人,都到这儿取水。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rǔ)汁,哺(bǔ)育着平原上的儿女。
   我家距(jù)古井几十米远。每天,从微熹(xī)初露到暮(mù)色降临,到古井边取水的人,从我家门前络(luò)绎(yì)不绝地闪过。桶儿、筲(shāo)儿发出的吱悠吱悠、叮(dīng)儿当儿的响声,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不时传进我的耳朵。我家门前的路面总是湿(shī)漉漉的,像刚下过春雨似的。
   东邻有一对年过六旬(xún)、相依为命的老人。男人,是个老党员,在抗战时期腿负过伤,走路一瘸(qué)一拐;女的,又矮又瘦(shòu),身子单薄得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老两口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教书。乡亲们见这两位老人用水困难,今儿这个帮着挑(tiāo)一担,明儿那个帮着挑一担。老人院子里那口大水缸(gāng),长年不空。我听村里人讲,两位老人多次表示,对帮他们挑水的人要给些报酬(chóu),可是,谁也不肯接受。
   “日子长着哩,俺(ǎn)们不能总让你们白出力气啊。”老两口总是带着歉(qiàn)意说。
   “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乡亲们总是这样劝说两位老人。
   故乡的古井啊,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táo)冶(yě)着乡亲们的品格,使她们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村里的人都清楚,那口古井只占了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可是,它对人们的生活,发挥着难以估(gū)量的作用。它对人们,却无私地向人们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我远离可爱的故乡已经17年了。我常常想起故乡的那口古井,它时时在启迪(dí)着我怎样生活,怎样做人……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试用课本《语文》第六册第119页~第121页
(语文出版社1996年10月第4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20:25:04 | 只看该作者
山茶花

   我们学校前面是一片开阔地,再远一点儿,是一座座山岭。早晨,我总爱远眺那漫山遍岭的山茶花。
   你看哟!那漫山遍岭的山茶花红得那么鲜艳,那么炎热。阳光一照,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光;微风一吹,又好像千万面旗帜在飘扬。
   一天,学生问我:“老师,山茶花为什么那么红呢!”
   我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我酷爱山茶花,竟然不知道它为什么红得那么绚烂(làn)夺目!
   不久,我从一位放牛伯伯那里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早些年,这一带的山茶花全是白的,洁白得像水晶一样纯净透明。红军路过这儿时,跟地主武装接上了火。一场血战,歼灭了敌人,我们红军的一位女卫生队长挂了重彩。部队北上前,把她托付给农民协(xié)会照顾,藏在附近一个山洞里养伤。后来,敌人顺着血迹抓到了这位红军女战士,万恶的匪(ě)徒绑着她游乡示众,一滴滴鲜血洒遍了条条山梁(liáng)。
   第二年春天,这个山村开遍了鲜红鲜红的山茶花。人们说,那是红军女战士的殷(yān)殷血迹(jì)。
   我把山茶花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的眼睛湿润(rùn)了,晶莹的泪珠滴在胸(xiōng)前飘拂的红领巾上……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试用课本《语文》第六册第110页~第111页
(语文出版社1996年10月第4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20:10:23 | 只看该作者
功到自然成

   徐悲鸿(hóng)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画的奔马气势雄壮,四蹄(tí)生风,好像驰(chí)骋(chěng)在宽广无际的原野上。那强劲的蹄腕(wàn)下,仿佛响着“嘚嘚”的蹄声,催(cū)人奋发,促(cù)人向上。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正是徐悲鸿少年时代的真实写照。
   徐悲鸿学画的条件十分艰苦。那时候,纸很缺。为了画画,他常常跑到废(fèi)旧书摊(tān),找些旧账本,用背面写字画画。因为家境贫寒,他白天在田间跟父亲一起干活,晚上在灯下读书、写字、画画。有时母亲舍不得花钱打灯油,他就含泪乞求妈妈:“妈妈,我少吃碗饭,用省下来的钱打油,让我读书学画吧。”善良的母亲心软了,抚(fǔ)摩(mó)着他,叹着气说:“孩子,妈妈不是不知道你的心思,可咱家的日子过得太艰难啊!”父亲早被儿子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了,他说:“悲鸿是个有出息的孩子,说什么也要打灯油让他念书学画。”从此,陪伴他的那盏小灯,常常是村里亮得最早,熄(xī)得最晚的。
   徐悲鸿长年累月画个不停。夏天,他不怕日晒,顶着烈日画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冬天,他不怕严寒,画风雪中的树木、村庄。他在纸上画,石板上画,地上画,墙上画。他画牛马,画山水,画人物。
   为了画好奔跑的马,他常常跟在马车后面,仔细观察马在奔跑时的神态和肌(jī)肉的变化。有多少次,由于他两眼盯(dīng)住奔跑的马,忘记了道路坑坑洼(wā)洼,摔了跤,把手、脚、脸都磕(kē)破了。可是他不喊一声疼,连身上的尘土都顾不得拍打,爬起来追马。徐悲鸿画马入了迷,在他睡觉的小屋里,贴满了各种姿态的马的画稿,简直像是生活在马的世界里。
   俗话说,功到自然成。徐悲鸿经过三年的勤学苦练,他的动物画,特别是他笔下的马,不论是奔腾的马、吃草的马、饮(yǐn)水的马,也不论是单马、双马、群马,都形神兼备,栩(xǔ)栩如生。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试用课本《语文》第六册第106页~第108页
(语文出版社1996年10月第4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6、7、80后怀旧网    

GMT+8, 2024-11-26 15:01 , Processed in 0.4853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