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6、7、80后怀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怀旧
查看: 26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I一组80年代老北京胡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2 23:10: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游侠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在社区任意驰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AI一组80年代老北京胡同

这里有你的回忆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4-11-1 12:53:35 | 只看该作者
        看似不起眼的胡同,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惜上世纪80~90年代因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及人们的保护意识淡漠,许多胡同永远消失了。非常可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11-1 13:58:23 | 只看该作者
        据说“胡同”一词过去写作“衚衕”,上世纪50年代末简化为目前这种写法,不知道是否属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23:22:15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4-11-1 12:53
看似不起眼的胡同,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惜上世纪80~90年代因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及人们 ...

是的,可惜的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23:23:13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4-11-1 13:58
据说“胡同”一词过去写作“衚衕”,上世纪50年代末简化为目前这种写法,不知道是否属实。

这个还真不知道,只知道是蒙语的音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2-3 01:36:34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4-11-1 13:58
据说“胡同”一词过去写作“衚衕”,上世纪50年代末简化为目前这种写法,不知道是否属实。

“胡同”一词再早写作“衚衕”,后来确实简化成“胡同”。不过不是在50年代、时间上至少可以提前到清末民初。
找到一本旧书、封面是《京师五城坊巷衚衕集》可能是明版。扉页位置上有“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及“庚申十月玉岑溥良”字样。查爱新觉罗·溥良字玉岑,曾经生活在清末民初、是书法家启功曾祖父。
论坛不好上传图片,暂时先文字说明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2-3 01:42:18 | 只看该作者
望文生义一下:“衚衕”这两个字拆开之后,分别是两个“街”字然后是一个“胡”字和一个“同”字。
取“胡人通(同)行”的狭窄街道之意,相当于南方的小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2-8 15:57:17 | 只看该作者
日出印象 发表于 2025-2-3 01:36
“胡同”一词再早写作“衚衕”,后来确实简化成“胡同”。不过不是在50年代、时间上至少可以提前到清末民 ...

        谢谢。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2-8 16:15: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5-2-8 16:19 编辑
日出印象 发表于 2025-2-3 01:36
“胡同”一词再早写作“衚衕”,后来确实简化成“胡同”。不过不是在50年代、时间上至少可以提前到清末民 ...


        有一处笔误,不是“明版”,而是民国年间出版。查阅了“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良出生于1854年(清咸丰四年),卒于1922年(民国十一年)。其生活的岁月里,1860年(清咸丰十年)和1920年(民国九年)与农历庚申年吻合。1860年时爱新觉罗·溥良6岁,不可能撰写任何著作,因此可知其只可能在1920年即去世前两年撰写完此书。出版日期不详,可能在当年,也可能晚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6、7、80后怀旧网    

GMT+8, 2025-2-22 21:54 , Processed in 0.16965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