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之四
赵州桥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在河北省赵县南门外,有一条大河,叫洨(xiáo)水河。早在一千三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在这条水流湍(tuān)急①的河上架起了一座石拱(gǒng)桥。这就是闻名世界的赵州桥,又叫安济桥。
赵州桥长五十多米,宽九米,全部用石头砌(qì)成。桥面平坦,共有三股道,中间走马车,两旁走行人。桥下没有一个桥墩(dūn),只有一个长三十七米的大桥洞和四个小桥洞。桥梁上下两部都向上弯曲,呈(chéng)现拱状,所以称它为拱桥。这种拱桥,不仅牢固,又便于行船,因此,它在建桥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创造。过了七百多年以后,欧洲人才运用这种架桥技术,建成一座这样的桥。但是欧洲的那座桥早已损坏了,而我国的赵州桥千百年来,经过了多少风雨洪流的冲刷,承受了多少人群车马的挤压,一直到今天还傲然挺立②在洨水河上。
这座牢固的拱桥,是谁建造的呢?是“天才发明家”吗?不是,而是一些在当时被“富贵”人看不起的普通石匠(jiàng),为首的名叫李春③。他和其他石匠,经过长年的劳动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建桥经验,曾设计和参加建造了好几座大桥。
李春等人建造的大拱桥,是劳动群众创造世界、创造历史的标志(zhì),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光荣。
解放以后,我国桥梁建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对李春等人的发明创造进行了整理、总结和研究,使拱桥的技术得到发展和推广。无锡(xī)建桥工人在架桥实践中,根据拱桥原理,建成了双曲拱桥,在建筑史上又揭开了新的一页。雄壮无比的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引桥,就是我国工人阶级用钢筋(jīn)水泥建成的双曲拱桥。这座引桥犹(yóu)如④一条彩练,把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装扮得格外壮丽。
从赵州桥的建成到南京长江大桥的通车,两者相距一千三百多年,社会制度虽然不同,但都说明一个真理:“卑贱(jiàn)者最聪明⑤”。
༺༻༺༻༺༻༺༻༺༻༺༻༺༻༺༻༺༻༺༻༺༻༺༻༺༻༺༻༺༻༺༻
注释
①湍急——水流很急。湍,急流的水。
②傲然挺立——骄傲地直立。
③李春——隋朝人,贫困的石匠。
④犹如——如同,好似。
⑤卑贱者最聪明——劳动人民最有智慧和才能。卑贱,低下。旧社会统治阶级把劳动人民看作是低下的人。毛主席的这句话有力地批驳了旧社会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污蔑。
——山西省小学课本《语文》第六册第77页~第79页 (山西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