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6、7、80后怀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怀旧
楼主: 无度不丈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京人社1977年1月版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上册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14:14:59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8-5-7 10:48
三  英雄的开滦煤矿工人在抗震救灾中连创奇迹①
    〔新华社唐山一九七六年八月八日电〕本社记者自唐山灾 ...

    拓展阅读
祝开滦这面旗更加鲜艳

  唐山地震使开滦煤矿遭到严重破坏。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全国军民支援下,开滦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经过十七个月的艰苦顽强的奋战,一九七七年原煤产量达到了原设计能力,十二月份达到了震前的生产水平。喜讯传来,全国人民高兴。我们向英雄的开滦工人阶级、向支援开滦的各地区各单位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今天的开滦,就是工人阶级创造的一个奇迹。强烈地震后,毛主席亲自派华国锋同志率领中央慰问团,深入矿区,慰问受灾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指导开滦广大职工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开滦工人说:“党的关怀暖心窝,我们要以快恢复、多出煤的实际行动,纪念毛主席,报答华主席。”开滦工人阶级说到做到,创造了国内外复矿史上的奇迹,写下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极其光辉的新篇章。
  开滦工人阶级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一九二六年,毛主席就赞扬开滦的工人阶级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在民主革命时期,这支队伍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英勇战斗,不怕牺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滦工人阶级奋发图强,使煤炭产量持续上升。近几年,在林彪和“四人帮”横行期间、开滦工人阶级排除他们的千扰破坏,实现了产量翻番。强烈地震发生后,开滦工人阶级从废墟中爬起来,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亲人和同伴的尸体,挺起腰杆,和“四人帮”的破坏斗,和地震造成的困难斗,取得了抗震救灾、恢复生产的重大胜利。
  一支好队伍,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来带。开滦的领导班子在抗震救灾、恢复生产中,真正发挥了战斗指挥部的作用。强震刚过,开滦各级领导迅速建立起抗震救灾指挥都。局、矿两级领导成员,除牺牲和重伤者外,都赶到现场指挥,没有一人畏缩不前。他们对巨大的困难,一是正视,二是藐视,三是认真对付。通过细致扎实的政治工作,把广大职工、家属动员和组织起来。开滦的奇迹,是领导和群众上下一股劲,团结奋斗出来的。
  回顾开滦十七个月的战斗历程,人们心潮起伏。当初,“四人帮” 和国内外的阶级敌人幸灾乐祸,以为唐山真的从地球上抹掉了。但是,开滦工人阶级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步步紧跟华主席、党中央,以气壮山河的战斗精神,用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牢记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教导,坚持企业管理中合理的规章制度,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坚持革命化统帅机械化,把学大庆同闹翻番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我国自己煤炭工业多快好省地发展的路子。我们要很好地总结、完善和推广开滦的经验,大大加快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步伐。
  华主席指出,开滦的工人真是好,真是象毛主席说的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不愧是红旗单位,应该使这面红旗更加鲜艳。华主席最近在提到开滦时又说,这是多么好的队伍啊!煤炭工业有这样好的典型,是可以上得快的。华主席的表扬,对开滦广大职工和煤炭战线的同志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开滦的同志们要再接再厉,快马加鞭向前进。煤炭战线的同志们要深揭狠批“四人帮”,学大庆,赶开滦,第一季度实现开门红,超额完成一九七八年煤炭生产计划,加快发展煤炭工业、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在这新的一年里,祝开滦这面红旗更加鲜艳!

——摘自1978年1月6日一期(第10773号)《人民日报》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15:37:19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8-5-7 10:48
三  英雄的开滦煤矿工人在抗震救灾中连创奇迹①
    〔新华社唐山一九七六年八月八日电〕本社记者自唐山灾 ...

    拓展阅读
高速度的一个样板
——开滦煤矿产量翻番为多快好省发展生产闯出一条路子

  编者按现有企业怎样夺取发展生产的高速度?开滦煤矿的经验告诉我们,挖潜、革新、改造,是一条多快好省的路子。开滦原来的设计能力是年产一千二百六十万吨,他们仅用六年的时间搞革新、改造,把煤炭的年产量提高到二千五百六十多万吨。一个开滦变成两个开滦,可以看出我们的企业有多大潜力。所有工业企业的同志们都应当问一问自己:在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指引下,你有没有从立足于现有基础,把挖潜、革新、改造,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首要途径?一些投产多年,至今没有达到设计能力的企业的同志们,要问一问自己:能不能在短期内达到并超过设计能力?大家都这样问一问,就一定可以问出个大干社会主义的雄心壮志来,问出个发展国民经济的高速度来。

  在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中,开滦煤矿已经恢复到唐山地震以前的生产水平了。震前,开滦煤矿产量翻番,走出了一条多快好省地发展煤炭生产的路子,为老企业挖潜、革新树立了榜样。震后,开滦煤矿工人又战胜地震灾害迅速恢复到震前生产水平。这是工人阶级的奇迹,这是多么好的队伍啊!
  开滦生产的是优质主焦煤。由于矿区横跨京山线,濒临秦皇岛,水陆运输十分方便,国家一向把开滦煤放在机动位置上,哪儿煤炭告急,一声令下,立即南下北上,东运西调。开滦煤矿恢复到震前的生产水平,这是唐山人民抗震救灾的光辉胜利,也是我国能源工业史上的崭新篇章。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工业要搞好轻工业,同时大力加快基础工业的发展,集中力量打几个高速度发展基础工业的歼灭战”。开滦煤矿迅速恢复到震前的生产水平,这正是华主席要求创造的速度。它对发展基础工业能不能快,可以快到什么程度,作出了有力的回答。
  唐山地震后,开滦矿区的位置在地震中心,面临这样严重的灾害,还要不要讲速度?当开滦煤矿党委还在透风漏雨的防震棚里办公的时候,他们就做出有力地回答:地震可以破坏生产生活设施,却永远震不垮我们开滦人力争高速度的决心。在全国军民的有力支援下,只用八个月的时间,开滦就把一亿六千万吨井下巷道里的积水和涌水排出了地面,从而保住了井巷,挽救了煤田。平均每个月的排水量是二千万吨。这是什么样的速度!这是中外复矿史上的最新纪录!
  要把遭到洪水浸蚀的三百八十公里长的井下巷道,一公里一公里地检查、加固、整修;要把被积水泡过锈蚀了的三万多台设备,打捞起来,尔后一台一台拆下来擦洗、更换零件部件,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就是在这样繁重的任务面前,到去年七月唐山地震一周年的时候,开滦的原煤日产量达到了三万五千吨。这是震前的矿井设计能力。按理说,遭了这么大的灾,能达到设计能力,已经是了不起的贡献。可是开滦工人并不满足,他们认为,现在全国各行各业在想煤盼煤,开滦能多产一吨,就为国家减轻一吨的压力。林西矿模范采煤工王焕明,地震后因大水淹井,有五十七天没有进掌子面采煤。他同三十七名抗震英雄,一百零三名劳动模范,联合向全矿区发出了补地震损失的倡议。几天之内,有五千四百八十二个班组响应他们的倡议,订出了算细账补损失的行动计划。就是这股强大的力量,把开滦的平均日产水平,推上了五万吨的台阶。经过两个月的准备,到十二月份又拿下了平均日产七万吨的纪录。所有这一切,只用了十七个月。
  开滦在抗震救灾恢复生产中创造的高速度,是他们在震前特别是一九七◯年到一九七五年高速度发展煤炭生产的继续。没有过去在速度问题上两种思想斗争的胜利,没有过去在解决速度问题的实践中训练出来的一大批优秀干部,特别是把政治工作做到生产过程中去的好干部,没有过去在实践中增长的知识和才干,没有过去在打硬仗打恶仗中提高了的队伍的素质,没有华主席的指挥,没有全国军民的支援,没有这一切,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战胜这么大的灾害,这么快地的恢复震前煤炭日产水平,是根本办不到。
  一九七年是我国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前一年。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自制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引下,当时开滦煤矿的领导班子特别是第一把手肖寒同志,提议用五年的时间,在矿井原有设计能力年产一千二百六十万吨的基础上,将产量翻一番,搞到年产二千五百二十万吨的水平。当时鞍钢也提出要把钢铁产量翻一番,鞍钢的炼焦煤主要由开滦供应,鞍钢要翻番,开滦首先要翻番。这样就把这个任务定下来了。到一九七一年批陈整风一开始,有一部分人反对翻番。于是,围绕要不要翻番,在开滦的百里矿区展开了一场思想认识上的大辩论。
  反对翻番的一方,由于受林彪、“四人帮”的影响,说翻番是以生产冲击政治,是典型的所谓“唯生产力论”。他们还掐头去尾引用毛主席在某一场合说的一句话来冒充毛泽东思想,他们硬说毛主席是反对翻番的。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置对方于无法回击的余地。
  这种做法,现在可以说它是极端错误的了。可是,当林彪、“四人帮”还掌权的时候,你要说一个不字,这可不是一般的帽子,也不是普通的棍子。开滦煤矿的领导同志特别是一、二把手,他们头脑很冷静,一再思考, 反复琢磨,尽管压力是大的,但坚信伟大领袖毛主席是不会反对翻番的。为了在这场斗争中更好地认清方向,他们更加刻苦地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在学习中进一步体会到,毛主席是一贯主张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的。早在一九五八年毛主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讲的就是高速度。怎么能说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总路线是错误的呢!
  他们还到生产第一线请老工人座谈。老工人直截了当地说,地下有煤,不想法多出煤,这叫啥煤矿,叫啥矿工!还说,煤矿要越办越大,让咱们给国家做大贡献。老工人的心愿,给领导增强了翻番的信心。
  接着,他们又把各矿的一、二把手集中起来讨论学习。边学边议,开滦有没有翻番的条件呢?一、煤炭的地质储量是丰富的,别说翻一番,翻两番也是有得干的:二、经过文化大革命,广大群众的觉悟是高的,干劲是足的,矿井设计能力已经被突破:三、老工人多,井下情况熟,作业经验丰富:四、设备工种比较齐全,改旧革新,大有潜力:五、地近首都,可以及时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燃化部的指示。有这么多有利条件,不努力把生产搞上去,这才真正是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辩论的规模是大的,所有工人和家属都卷进来了。到一九七一年的秋天,开滦绝大部分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抵制了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脑子里已经在考虑如何翻番的问题了。
  思想统一了,下一步就是做扎扎实实的工作。由四百多人组成的八十六个调查组,把井下几百公里的巷道全跑遍了,对井上井下关键设备和设施进行了分析,制定了翻番的方案,提出了具体措施。这里值得特别提到的是,调查组的成员中有些同志先前是反对翻番的,他们到实地一调查,几个座谈会一开,看法改变了,变成了翻番的促进派。
  他们怎么会变得这么快的呢?由于老企业翻番,实际上就是在使用多年的设备、生产流程和工艺上搞挖潜、革新、改造。经过多年的生产活动,必然会出现这部分能力大,那部分能力小,生产上不平衡的现象。这种不平衡,平时也解决了不少,多数是比较小的。当然,增产的幅度也就有限了。至于在一个矿的范围内搞平衡,由于涉及面宽,解决起来费工费钱费设备,往往考虑很少。调查人员一了解,发现了这种不平衡,研究了解决的方案,这种潜力找到了,当然他们的信心也就增强了。老企业走挖潜、革新、改造的路,大体上是三部曲:第一想到潜力,第二看到潜力,第三拿到潜力。把潜力拿到手,一要有强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二要充分发动群众。开滦翻番要搞的革新、改造,往往是多年来不敢想不敢干的所谓煤矿的“咽喉、动脉、气管"(即大井提升、井下运输、风机及通风巷道)。这种革新、改造,都是“开膛破肚"的工程,不搞集中统一,力量形不成拳头,就拿不下来。这种改革又是在使用多年的设备设施上进行的,最熟悉情况的当然是使用和管理的工人和基层干部,以及在井下滚了一身煤粉的工程技术人员。只要这些人一动起来,办法有了,多快好省也有了。
  六年过去了,开滦生产的原煤翻了一番,洗精煤也翻了一番,老矿翻了一番,新矿也翻了一番,矿矿都翻了番,所有辅助生产单位的产品或产值绝大部分也增长了一倍。搞得最快的马家沟矿是“三年走完五年路,一矿产出两矿煤”。
  六年间,开滦用挖潜的办法,将矿井设计能力翻了一番。一共花了多少钱呢?各种费用统统加起来,总共只花了一亿四千五百三十万元。这就是说,用挖潜的办法每增加一吨煤的生产能力,只需要花十多元的投资。挖潜是这样,搞新建矿井呢?按一般的标准,新建矿井每吨能力的投资是一百多元。开滦的这笔帐一算,凡是关心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都会赞扬挖潜的办法好。好处之一,就是花钱少,收效大。
  好处之二,发展的速度快。开滦翻一番,平均每年增加近二百万吨的能力、要新建这么大的新井需要多长的建设周期呢?这里范各庄矿是设计能力年产一百八十万吨的矿井。一九五八年动工,一九六四年建成,先后花了六年的时间,用挖潜的办法,一年就搞成了。需要新建的必须新建,不能盲目地反对新建。但这两种建设速度,是根本没法比较的。
  还有好处之三,之四、之五,就是挖潜用的设备,除少量的大电机等需要国家供应外,绝大部分是自力更生,用自己制造、清仓查库、煤矿之间进行调剂的办法解决的。挖潜需用的施工力量,是各矿自己搞会战,挖劳动力的潜力解决的。开滦为国家提供了一千几百万吨的煤炭生产能力,只向国家要了六千五百五十多万元,其余的是企业自筹的更新改造资金。没有动用过国家的其它施工力量。按国家计划增加的一万七千名新工人,比新建同等规模的大矿区,至少要节省五万名工人。
  即使最反对挖潜的人,在开滦的事实面前,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条多快好省的路子。
  开滦还有另一个方面的多快好省。“五年翻番”,各方面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这个口号下面来了。人人想翻番,干翻番,越干越受鼓舞,企业越兴旺,政治情绪饱满。过去有的人对开滦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停产,连年一个劲地争上游,对这些不好理解。其实,几句话也可以说清楚。第一、开滦的领导路线觉悟是高的,林彪、“四人帮”越是给他们戴什么“唯生产力论”的帽子,他们越要大干。第二、有抱负有理想地扎扎实实干社会主义。开滦这六年,不仅煤炭产量是高的,而且成本、原材料消耗、全员劳动效率、上交利润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方面,也是年年搞得好的。一九七五年同翻番前一年一九六九年相比,每吨煤的成本下降了一元零三分:坑木消耗下降了百分之十五点四三,电力消耗下降了百分之十二点六,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六年共上交利润六亿零三百万元,比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增加一亿九千多万元。当然开滦也不是什么都好,比如煤炭质量五年间灰分就提高了百分之二点四六,这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今天,在全国为开滦庆功的时候,他们在想什么呢?开滦的煤田是海,如果把全国所有煤田加起来,就是一片汪洋大海。作为煤炭战线的指挥员,战斗员,把我国这么丰富的发热发光的能源开发出来,为社会主义祖国增光,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加热,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志愿!
   
——摘自1978年1月6日一期(第10773号)《人民日报》第二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4 13:39:44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8-5-7 10:48
三  英雄的开滦煤矿工人在抗震救灾中连创奇迹①
    〔新华社唐山一九七六年八月八日电〕本社记者自唐山灾 ...

    拓展阅读
开滦原煤日产量达到震前水平

  据新华社石家庄一九七八年一月一日电  遭受强烈地震破坏的开滦煤矿,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恢复建设,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平均日产原煤七万吨,达到了地震前的水平。
  这个奇迹向人们宣告:开滦工人阶级确实不愧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英雄队伍。
  开滦在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排出的井下积水共达一亿六千多万吨,等于两个十三陵水库的蓄水量。同时修复了七百四十多里长的巷道,修好三万三千多台机器设备,盖起六十二万平方米的永久性工业建筑。一九七七年生产原煤一千二百七十二万吨,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
  开滦的奇迹是怎么来的?这里的干部和工人满怀激情地回答:是英明领袖华主席亲自指挥,全国军民大力支援,开滦矿工英勇奋斗的成果。
  在恢复矿山的日子里,“铁人” 精神、大庆作风在开滦大大发扬。各矿都有一批矿工,下井总是带着两班的干粮、两盏矿灯,连干两个班;有的还连干三个班、四个班,直到领导干部赶他们才上井。马家沟矿开拓区青年工人李金来,从震后第七天开始,天天干两个班,到一九七七年底整整出了九百个工。

——摘自1978年1月2日一期(第10769号)《人民日报》第一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5 13:25:18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8-5-13 12:07
六  昔日并肩抗妖雾,今日同讨“四人帮”①——大庆代表和大寨贫下中农虎头山麓②亲切会见

    十一月八 ...

    拓展阅读
巨大的鼓舞  有力的批判
——以密云水库的成功设计痛斥“四人帮”反革命的“两个估计”
作者  张光斗(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英明领袖华主席和李副主席、汪副主席以及中央政治局十位负责同志到密云水库劳动、视察。华主席还为密云水库题词。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热烈欢迎华主席和中央其他负责同志,并受到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幸福地握着华主席温暖的手,无比激动,热泪盈眶。我向华主席汇报了白河大坝加固后很牢固,华主席高兴地笑了。北京市领导同志向华主席汇报一九五八年修建的密云水库,是清华大学水利系师生负责设计的,这次加固工程也是他们设计的,华主席笑着说很好,并且肯定了教育革命的路线是正确的。这是对“四人帮”炮制“两个估计”的最有力的批判。
  一九五八年,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发出指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清华大学师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在敬爱的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水利系师生接受了密云水库的设计任务。我们清楚地记得,一九五八年六月二十五日下午,周总理在密云水库白河大坝坝址的荒河滩上,规划出密云水库的宏伟图景,指示了方针和任务,要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搞好教育革命,提高教育质量,做好密云水库的设计工作,达到教学、科研、生产三丰收。八月,周总理又来清华大学视察学生的毕业设计展览,审查密云水库初步设计,指示我们要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要政治挂帅,要走群众路线,与工农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做好设计工作。密云水库在当年九月开工,在二十余万民工的辛勤努力下,一年拦洪,二年基本建成,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水库工程。在施工紧张时期,周总理五次视察了水库工地。周总理每次来工地,总是详细地询问设计工作情况,在思想政治上和工程技术上进行具体的指导。敬爱的周总理一步一步地指引我们胜利前进。我们遵照周总理的指示,参加生产劳动,踏遍了水库的山山水水,与工农结合,向工农请教,深入钻研业务,做大量科学实验,在水电部原北京设计院等兄弟单位的大力帮助下,做出了密云水库全部设计。水利系师生在思想政治上得到锻炼,在工程技术上得到提高。我们的一切进步,都离不开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教导,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恩情。
  一九五九年九月九日,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临密云水库视察,并在水库中游泳。十余万民工欢欣鼓舞,高呼毛主席万岁!我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万分激动地紧握着毛主席的手,向毛主席汇报了设计工作。毛主席高兴地肯定了我们的成绩,并指示我们要继续搞好教育革命,为祖国设计更多的水库。清华水利系全体师生牢记毛主席的教导,感到无比幸福,决心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进一步开展教育革命,尽快出人材、出成果。
  在六十年代,敬爱的周总理数次陪同外国首脑到密云水库参观,总要介绍密云水库是清华大学水利系师生设计的,是教育革命的创举。周总理还多次在全国性水利工作会议上肯定清华水利系设计密云水库的成绩,指出教育革命的路线是正确的。周总理的每一次讲话,都给我们极大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密云水库从一九五九年起控制了潮白河洪水,使下游不再遭受洪水灾害,灌溉了二百余万亩农田,供给了京津工业和城市用水用电,对京津地区工农业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广大人民都说密云水库是首都的一颗明珠,齐声歌颂毛主席、周总理和党中央的恩情。
万恶的“四人帮”及其在清华大学的黑干将迟群,在一九七一年,封锁毛主席的指示,炮制了两个反革命“估计”,胡说什么十七年教育战线是黑线主导,广大教师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恶毒咒骂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迟群一伙鼓吹“要同十七年对着干”,实际上是不要文化,搞愚民政策。革命教师要搞好教学工作,就受到批判,什么“搞右倾复辟”、“资产阶级反动权威”,“否定文化大革命”等帽子铺天盖地而来。广大革命教师被“两个估计”压得喘不过气来。 “四人帮”和迟群一伙抛出“两个估计”的罪恶目的,就是要搞乱学校,进一步搞乱全国,以便乱中夺权,复辟资本主义。他们的攻击矛头是对着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的。
  密云水库是一个铁证,证明“四人帮”和迟群一伙炮制的“两个估计”颠倒是非,反动透顶。清华大学水利系师生在密云水库开展教育革命,始终是在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领导关怀下进行的,贯彻了毛主席的教育革命路线,取得了很大成绩。“四人帮”和迟群一伙恨得要死,怕得要命。一九七四年,迟群和一个女黑干将窜到密云水库,刚好我也出差在水库。当我颂扬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亲切关怀清华水利系师生设计密云水库时,他们勃然变色,不理我了。
  一九七六年七月唐山地震,波及密云水库,白河大坝上游保护层发生滑坡。英明领袖华主席决定进行彻底加固。水电部党组织和北京市委指示清华水利系师生继续负责加固工程设计。迟群一伙竟对抗华主席的决定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不让水利系负责“三保卫”的密云水库加固设计,只准部分师生“参加”设计工作,还狂叫“必须同过去设计密云水库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划清界限”。他们阴谋破坏密云水库加固工程。他们分裂革命队伍,挑拨师生关系,胡说“工农兵学员是设计的主人,教师不得干预”。工农兵学员初次做设计,缺乏经验,困难是很多的。当教师帮助校核修改学员做的设计时,迟群一伙竟挑动学员批斗教师,说什么“资产阶级反动权威反对工农兵学员,反对教育革命”,甚至扬言“要揪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的后台走资派”,妄图搞乱工地,破坏“三保卫”工程。革命师生坚决顶住了压力,努力完成了密云水库白河部分的加固设计。但是,迟群一伙还是把潮河部分加固设计任务推出去了,对加固工程和教育革命造成很大损失。
  英明领袖华主席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革命师生重新获得解放,同全国人民一样欢欣鼓舞。华主席、党中央号召我们揭批“两个估计”的反动实质,搬掉了压在我们头上的两坐大山。华主席到密云水库劳动、视察和题词,肯定了十七年教育路线,肯定了教师的劳动成果,这是对我们清华大学水利系全体革命师生的最大鼓舞。我们决心紧跟英明领袖华主席,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深入揭批“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在清华大学新党委领导下,搞好教育革命,按照敬爱的周总理生前的教导,把清华水利系办成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材,出高水平的科研、生产成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

——摘自1978年1月9日一期(第10776号)《人民日报》第一、第四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5 13:49:41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8-5-13 12:16
“四人帮”破坏抓革命、促生产的罪行

    近两年,我们大寨贫下中农的心里憋了满肚子气,总觉得有些人不 ...

    拓展阅读
给“溜”派人物画个像
作者  金戈

  有一种“溜”派,是两条路线斗争中常见的人物:明明跟着林彪、“四人帮”干了大量坏事,却装作一贯正确,一不检讨,二不改正,脚底擦油,溜之乎也。这种人物,需要给他们画个像,让他们作为镜子照一照。
  “溜”派,形式上是“溜”,实质上是“抗”。之所以要“溜”,是因为内心不服,而又不敢公开对抗,甚至还心存幻想,等待反复。在感情上,则是藕断丝连,真所谓“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于是,带着对立的情绪,使出浑身的解数,用“溜”的办法,来对付党组织和群众。
  怎么个“溜”法呢?
  一是故作镇静,给自己脸上贴金。不但装得若无其事,有时甚至表现得比谁都革命,比谁对“四人帮”的仇恨都深,斗争都坚决。至于错误嘛,与我不相干,我是一身清白,从来都是对的。甚至大言不惭地吹嘘自己,早就有所察觉和抵制云云。
  二是装出一肚子委屈,一副可怜相。“四人帮”横行时的那份得意和神气,全都收了起来,变了一副面孔:你看,我是受“四人帮”排挤、打击的,说我跟着错误路线跑,哪能呢?
  三是光摇头,不松口,死不认帐。一个人听到的,干脆用“没说过”顶回去;两个人证明,硬是“不记得”;白纸黑字,还故作惊讶:“这是我写的吗?”总之,你说你的事实,我有我的“回忆”。
  四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戏法全在一个“变”字上。字斟句酌,诡辩抵赖,回避要害,改变事情的背景、性质、动机,居然能化腐臭为神奇,抹掉错误,下纲下线。实在躲不过去,就轻描淡写地承认“没有识破”、“没有顶住”, 在小帽子底下开小差。
  五是八方推诿,打太极拳。有的事情是“上头的精神,我只是积极了一点”,有的事情是“下面干的,我有官僚主义”,有的事情是“分工由别人管的,我没有过问”.实在推不出去,也无非是“错误人人有份”,大家都一样,我有什么特殊?
  六是抛出别人,为自己“垫背”。为了保自己,不仅惯于把责任推给别人,甚至不惜栽赃诬陷,嫁祸于人,坑害革命同志,何其毒也。
  会“溜”也不简单,稍有一点无产阶级党性的人是做不出来的。明明有劣迹,千方百计藏起来。瞪着眼睛说瞎话,可以脸不红心不跳。什么客观事实,什么人证物证,似乎只要死不认帐你就无可奈何。他信的是主观唯心论,行的是鸵鸟政策:只要把头埋在沙子里,世界上的一切就不存在了。什么党的原则,什么道德品质,也全然可以不顾,他自当他的滑冰运动员,一个劲地“溜”。你说他出卖了革命的灵魂,他还认为你是傻瓜呢。如此“溜”派人物,还有多少共产党员的气味呢?不多了。林彪、“四人帮”的那套“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的资产阶级生意经,已经深入骨髓,中毒很深了。
  “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掩盖错误吗?也许有的人是这样。就更多的“溜”派人物来说,“溜” 过去往往是为了“溜”回来,诿过往往是为了争功。对错误一推六二五,于名利必然十分热衷。运动中“溜”掉了,运动一过依然可以吹嘘自已正确,伸手要官、 要权。这些年,由于林彪和“四人帮”奸佞当道,一些“溜”派人物不是俨然不倒翁,甚至青云直上吗!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尤其不容许当“溜”派人物。毛主席讲到革命接班人的五项条件时,就告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绝不能象赫鲁晓夫那样,文过饰非,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归于别人”。如果让这种“溜”派人物掌权,必然危害革命工作,以至把他所领导的单位引到邪路上去;谁要同这号“溜”派人物共事,更是提心吊胆,不知什么时候就当了他的替罪羊。
  忠告“溜”派人物,“溜”,终究是溜不掉的。错误是客观存在,可以掩盖一时,最终仍会被人们揭露出来。孙猴子七十二变,就是尾巴没法变,冒充成旗杆,不还是被杨二郎识破了么!再说,错误也象鬼一样,你姑息它,它就缠住你,而且越缠越紧。为什么有的人先是上了林彪的贼船,后又上了“四人帮”的帮车,一错再错,越陷越深?不正是奉行“溜”的哲学,与鬼同床的结果吗?
  有错认错,是进步的开端,转变立场的标志。承认错误难免有思想斗争,总会有一个过程。只要不打算“溜”,那也不要紧。没有早认错,晚一点认错也允许;不是主动认错,经过帮助认了错也可以。对此,党和同志们总是满腔热忱地表示欢迎的。这里的关键,还是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真正从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转变,而不是装样子骗人。
  揭批“四人帮”的斗争正在深入进行。“溜” 派人物,作为“四人帮”流毒的产物,又跟着“四人帮”干了不少坏事,千万不要再“溜”了。有错误,就老老实实地承认,下决心改正。有尾巴就不要死命捂着,还是让它见见阳光,一刀两断。如果你还要革命,还想做一个共产党员,你就必须这样做。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卸掉包袱,轻装前进,同“四人帮”彻底决裂,自觉地跟着华主席、党中央继续干革命。

——摘自1978年1月10日一期(第10777号)《人民日报》第二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5 14:26:17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8-5-14 10:25
当代大恶霸,今日白骨精

    我们贫下中农每次看到电影里出现的“黄世仁”、“南霸天”和“白骨精”的丑 ...

    拓展阅读
人心不可欺
作者  林国梁(北京光华木材厂)

  十七年的文艺领域到底是红线主导还是“黑线专政",这是个大是大非问题,必须弄清楚。
  “四人帮”胡说“文艺界在建国以来”,“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全盘否定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文艺作品,疯狂打击、迫害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妄图以文艺界为突破口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各条战线的成就,以达到他们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中,我国的文艺战线和其他各条战线一样,尽管有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严重干扰破坏,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占主导地位的。
  我仅就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文艺作品在我厂图书馆的借阅情况来说明这个问题。
  我厂业余图书馆自一九七二年重新开放以来,在各种小说中最受欢迎、流通量最大的是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优秀小说。在“四人帮”横行时,经常有许多职工向我们询问《红岩》、《清江壮歌》、《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书为什么不让看,有的同志在借书时就直截了当地提出:我要借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好小说。他们说:现在的书(指“四人帮”所谓“三突出”一类的小说)没意思。看了前边就知道后边,看了这一部就知道那一部,反正都是一个调儿,没什么好看的。
  “四人帮”一方面封锁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好作品,另一方面为了篡党夺权的需要,却大量推销按照他们的“三突出”原则写出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根本推销不出去。凡是“三突出”一类的作品,绝大部分都在我厂图书馆的书架上摆着,有不少从买来以后始终无人问津。
  尽管“四人帮”不让借阅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好作品,但《红岩》、《青春之歌》 等小说,几年来经常在职工中传阅。
  这说明尽管“四人帮”在文艺领域大搞文化专制主义,封锁、禁锢、否定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好作品,但“四人帮”封锁不了广大读者的心。对于十七年的文艺作品,广大读者自有公正的评价。
  最近我们厂召开了几次评书会,由团委组织青年座谈《红岩》这部小说,大家普遍反映,这是一部好小说,读了以后深受教育。许多青年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接好革命班,紧跟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认真贯彻执行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以上事实说明, “四人帮”污蔑建国以后十七年的文艺作品是“一大、二洋、三古”,“厚古薄今”,“厚死薄生",污蔑十七年的文艺领域“毒草丛生”,一无是处,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文艺领域要拨乱反正,首先一定要深入批判“四人帮”的“文艺黑线专政”论,坚定地执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让革命文艺作品更好地发挥它的战斗作用。

——摘自1978年1月10日一期(第10777号)《人民日报》第三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5 15:17:25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8-5-13 12:07
六  昔日并肩抗妖雾,今日同讨“四人帮”①——大庆代表和大寨贫下中农虎头山麓②亲切会见

    十一月八 ...

    拓展阅读
夺回“四人帮”抢走了的精神食粮
作者  韩之勤(北京铁路分局)

  我是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很喜欢看文学作品。我特别爱读《革命烈士诗抄》,革命烈士那种坚定的革命气节,高尚的革命理想,一直鼓舞着我进步;也特别爱读《志愿军一日》,志愿军那种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时刻在激励着我战斗;我爱读《红岩》、《青春之歌》、《林海雪原》、《苦菜花》、《红旗谱》 等小说,它使我们看到旧社会的黑暗,看到斗争的艰难曲折,看到今天幸福来之不易,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更加热爱党、热爱新中国;我爱读《雷锋之歌》、《向困难进军》,它使我们热血沸腾,敢于向困难作斗争。我爱读唐诗、《史记》 和其它古典文学作品,它使我们知道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我还爱读高尔基和托尔斯泰的作品,它使我们憎恶沙皇制度的残酷和罪恶;我也爱读雨果、巴尔扎克的作品,它加深了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
  但是,这些作品被“四人帮”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封禁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想借借不到,想买买不到。“四人帮”的“文艺黑线专政”论使得我们广大青年读者找不到精神食粮,精神的饥饿威胁着我们这一代人。 他们用卑劣的手段制造“书荒”,造成了没有诗歌,没有小说的严重局面。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又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更加光明和有意义”。没有了进步书籍,没有了精神食粮,社会就要退化。“埋人对神甫有好处,流行病对棺材匠有好处,而饥饿对富农和投机商有好处”。精神食粮奇缺造成的饥饿,对“四人帮”这伙阴谋家有好处。他们利用职权贩卖带毒的精神食粮,毒害青年。你不是要看书吗,请吧,看他的“帮”书,看“老干部都是走资派”的作品,看描写“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英雄”的作品。这些年来,他们炮制的那些黑货,思想反动,语言无味,粗制滥造,帮气十足,人物苍白,手法雷同。在这些作品中,没有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没有无产阶级的团结友爱;所谓的一号人物只会拍桌子瞪眼,乱上纲,扣帽子,打棍子。人民群众成了所谓一号人物上马用的垫脚石。人们读了这些书,如同吸了鸦片,只能成为受害者,成为象张铁生那样的“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为“四人帮” 拉车的“驴”。
  在这种情况下,阶级敌人乘机搞了不少手抄本一类的黄色下流小说,用以腐蚀青年。有的青年就因为看这些手抄本的坏书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粉碎“四人帮”,很多好的中外文艺作品重新和读者见面,这些精神食粮将激励青年一代更健康地成长。

——摘自1978年1月10日一期(第10777号)《人民日报》第三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14:01:57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8-5-13 12:16
“四人帮”破坏抓革命、促生产的罪行

    近两年,我们大寨贫下中农的心里憋了满肚子气,总觉得有些人不 ...

    拓展阅读
彻底清算“四人帮”破坏护理工作的罪行
作者:邬文慧(阜外医院护士长)

  解放二十多年来,尽管有刘少奇、林彪,特别是“四人帮”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破坏,但卫生战线和其他战线一样,也是循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发展的,卫生队伍迅速扩大,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就拿我们阜外医院来说,在医护人员紧密配合下,心脏外科已经从简单的二尖瓣手术,发展到比较复杂的冠状动脉搭桥、更换心脏瓣膜等手术。在抢救急性心肌梗塞合并休克症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绩。目前医院的技术骨干力量,基本上是解放后培养出来的,他们是拥护和热爱社会主义的,在卫生事业的发展上,做出了显著成绩。
  对于卫生战线巨大的成就,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爱的周总理曾多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可是,“四人帮”却挥舞“两个估计”的大棒,把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卫生工作,说得一团漆黑,一无是处。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全盘否认卫生工作的成绩,丑化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毛主席、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以便建立他们的“新天朝”。
  “四人帮”的“两个估计”,大大挫伤和打击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搞乱了卫生队伍。本来,在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指引下,护理工作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以保证病人在安静的环境中得到治疗和休养。但是,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合理的规章制度,统统被说成是“管、卡、压”,扣上了“复辟、回潮的大帽子,护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不健全了,护理队伍搞乱了,医疗护理质量降低了,影响了病人的治疗和健康的恢复。
  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向全国人民提出了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我院广大职工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日前,我们已经恢复了护士工作岗位责任制和考勤制度,加强了对危重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开展了护理工作的技术练兵。
  我们一定要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大路线,彻底清算“四人帮”破坏护理工作的罪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摘自1978年1月3日一期(第10770号)《人民日报》第三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9 18:16:37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8-5-14 10:25
当代大恶霸,今日白骨精

    我们贫下中农每次看到电影里出现的“黄世仁”、“南霸天”和“白骨精”的丑 ...

    拓展阅读
“风派”人物脸谱初析
作者  道新

  战国时代的宋玉,写过一篇讽刺楚襄王的《风赋》,把风分成“大王之风”、“庶人之风”,说风怎样“起于青苹之末”,又怎样“盛怒于土囊之口”。这可能是一篇最早的告诚人们“辨风向”的文章,对后人有启发。两千多年后,在我党两条路线斗争特别是第十一次路线斗争中,我们看到另一种所谓“辨风向”的人物,这就是毛主席指出的“风派”。毛主席说:有些人“以‘风’为准。今天刮北风,他是北风派,明天刮西风,他是西风派,后来又刮北风,他又是北风派”。
  “风派”的主要特征是看风使舵、投机取巧。平时,摆出一副不偏不倚的面孔,貌似公正,一旦刮起台风,修正主义势力猖獗一时,路线斗争趋于激烈,就撕下面纱,为虎作伥。这种人政治品质不好,虽然不一定都陷入帮派体系,但思想上是反马列主义的;人数虽然不多,所起的作用很坏。
  有人给“风派”作了一首打油诗:“闻风色就变,灵魂大减价,投机已成癖,有奶便是妈”,可谓入木三分。
  概而言之,“风派”的表现是:
  其一,墙上草,随风倒,翻云覆雨,朝秦暮楚。他们遇事不问是否符合马列主义,是否符合毛主席革命路线,而是看风头,看来头,看势头,象资本家一样,两眼盯着“涨风”、“跌风”,哪管是什么“阳风”、“阴风”。 “三十六计” 外加一计,就是看风使舵。君不见“风派”人物的形象是:“轴承脖子弹簧腰,头上插着试风标”。轴承脖子,“左”右逢源之用也:弹簧腰,卑躬屈膝不可缺也:试风标,观测“政治气候”必备也。风吹墙头草,左右两边倒,摇过来不是本心,摇过去才是本心。
  其二,大转弯,大变调,改换门庭,面无愧色。这种人赛过魔术师,根据“政治气候”,赤橙黄绿青蓝紫,阴晴雨雪风雷电,莫不变化自如。不久前也曾在背地里议论几句“上海帮”的丑事,忽看到大事不好,以为天下是“四人帮”的了,便来个大转弯一百八十度,起劲查谣言,追后台,狂叫打倒“走资派”,狠整“老家伙”。他们的上衣有“左”右两个口袋,内装截然不同的两种揭发材料,根据“风向”,要啥拿啥;他们备有两支笔,一支专为歌颂所谓“反潮流战士”的“角”和“刺”,笔下生花;一支专为检查自己“上当受骗”,蒙混过关。昔人咏疟疾词云:“冷来冷的在冰凌上卧,热来热的在蒸笼里坐”,正是“风派”人物忽“左”忽右、忽冷忽热的绝妙写照。
  其三,献媚投靠,不惜杀“回马枪”。“风派”人物一旦转弯,有几件事情似乎是必做的。一曰“感恩”:什么感谢“首长的关怀”呀,感到“无比幸福”呀,“最大的促进”呀,表忠讨好,丑态百出。二日“劝降”:自己投靠,还要拉别人下水,什么“大势所趋”别硬顶了,什么“要听我的”呀,“要识时务”呀,等等,真是一副政治掮客的嘴脸。三曰“倒戈一击”:“风派”的诀窍有所谓六个字:“猛记、紧跟、狠揭”。他们随时记下领导的言行,只要个人能捞到好处,就装出卖力执行的模样,一到风头不利,为了避免跟着“倒霉”,就又急忙翻脸“揭发”,昧着良心,把正确的说成错误,断章取义,无中生有,不惜诬陷同志。
  古时有个叫冯道的大官僚,善于投机取巧、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五十四个年头中,各朝都重用他,是个名符其实的“代代红”。冯道有什么窍门?史书上说他奉行的手腕是:“观望形势,计算利害,谋而后动,丝毫不差”。我们从现代“风派”身上,不是看到了冯道这个古典“风派”的影子吗?
  纵横观察,“凤派” 人物还有若干特点:
  脑袋尖。这种人官瘾十足,四处钻营,赛过热锅蚂蚁。他们梦寐以求的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随风摇来摆去,无非是保乌纱帽,捞乌纱帽,争戴大乌纱帽,有的发展成野心家,只落得“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骨头软。在路线斗争中,这种人私心重,缺“钙质”,腰杆直不起来。往往是拉一拉就过去,吓一吓就投降,受不住压力,经不起引诱。为保自己,丧失革命气节,甘当贾桂第二。
  鼻子灵。 他们有一个寻常人所没有的灵敏鼻子,对各种“政治气候”,一嗅便知。他们对来自“四人帮”的只言片语,奉若圣旨,反复揣摩,猜测形势,脚走四面,臂伸八方,搞串联,探消息,统统是为了不误风向,变换脸谱。
  脸皮厚。这种人满口歪理,能言善辩,死的能说活了,黑的能说红了,流氓能说成圣贤,吃人的狼能说成吃素的羊。他们两面三刀,当面说说,溜须拍马,习惯成性。
  “风派”表现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世界观,是林彪,“四人帮”多年推行修正主义路线的产物。其中有的人具有赌徒一样的投机性,说什么人生就是“赌场”,押宝押对了是“荣华富贵”,押错了是“活该倒霉”。“风派”人物搞的就是这种资产阶级实用主义哲学,耍的就是这种资产阶级政客的手腕。但是,“风派” 是不可能永远“风”下去的,他们如果不翻然悔悟,不接受教育,顽固坚持下去,就会越陷越深,栽大跟头,有的人不是既上了林彪的贼船又搭上 “四人帮”的帮车吗?“四人帮”余党马天水就是前车之鉴。
  我们共产党员在路线斗争的大风浪中,要做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无产阶级革命派,决不当随风倒的“风派”。必须坚持“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的三项基本原则,襟怀坦白,无私无畏。几十年来,无数革命先烈和老一代革命家,为了捍卫和贯彻毛主席的正确路线,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抛头颅洒热血,英勇不屈。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坚持真理,不怕鬼、不信邪的伟大榜样。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有的人由于资产阶级世界观没有得到改造,在路线斗争中,不要说刮起十二级台风,即使有点风吹草动,也“左”右摇摆,以致拿原则作交易。这种人在党和革命先烈面前应该感到羞愧,决不可投机尝到甜头就自以为得计。
  我们剖析“风派”人物,无非是为了进一步深入揭批“四人帮”,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同时规劝“风派”人物改邪归正,以后不要再这样干了,别人也不要效法他们的样子。既已犯了“风派”错误,切不可再当“溜派”。溜进了八室山也不行,人们总要谴责,要问当了“风派”有没有办法改正?对大多数犯了“风派” 错误的人来说,是有办法的。有一个药方,可供这些同志服用,这就是:“斗私批修,立党为公,总结救训,痛改前非”。
——摘自1978年1月6日一期(第10773号)《人民日报》第二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3 14:25:39 | 只看该作者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8-5-13 12:07
六  昔日并肩抗妖雾,今日同讨“四人帮”①——大庆代表和大寨贫下中农虎头山麓②亲切会见

    十一月八 ...

    拓展阅读
歪曲、篡改之一例
作者  赵宝煦

  马克思逝世后不久,有一个名叫杰维尔的人写了一本介绍《资本论》的书。恩格斯曾幽默地说他自己在校阅这本书时,常常产生想反驳马克思的某些原理的念头。
  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资本论》中的某些科学原理,在杰维尔的书中被歪曲了,变成了谬误。恩格斯解释说:在马克思的原著中,这些原理具有非常明确的界限,而在杰维尔的著作中,却带有绝对普遍的、因而是不正确的意义。一些马克思认为只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原理,杰维尔忽视了这些条件,解释成绝对的原理,使那些原理本身就成为不正确的了(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84、98页)。
  杰维尔当时这样作, 可能并非出于恶意。但是各种各样的修正主义者却都采用这种手法,打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来歪曲、篡改马克思主义。针对这一点,斯大林曾经非常深刻地指出:修正派引证马克思的手法就是离开一定时代的具体条件,从马克思的个别原理中引出一些话来顶替马克思的观点(见《论反对派》第370页)。
  不顾任何历史条件,不顾原著的精神实质,从马列著作和毛主席的著作中挑出只言片语来骗人、吓人,更是“四人帮”的惯用伎俩。他们为了篡改毛主席的革命教育路线,破坏教育革命,经常在文章中歪曲引用毛主席关于“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的指示,就是明显的一例。
  这句话见于毛主席在一九三九年七月起草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中。
  抗战初期,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大量干部学校。抗日军政大学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由毛主席直接领导建立的。当时在抗大学习的学员中,有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的老战士,但大量的是刚来到延安的革命青年,主要是知识青年。抗大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短期训练,使这些青年的精神面貌发生一个根本的变化,把他们训练成为八路军干部,成为无产阶级的战士。当时抗大(包括其他类似的干部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促进学生的思想转变过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才在上述文件中列举办校方针时写下了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这句话。毛主席在列举的办校方针前面明确地限定了条件:抗大以及一切由知识分子所组成的军政学校及教导队之办校方针。
  很明显,毛主席在这里说的“学校",是指抗日军政大学一类以改造思想为主要任务的干部学校,这里既不包括一般的大中小学,也不包括当时大力兴办的民校、冬学、识字班之类的文化学校。
  “四人帮”及其吹鼓手们硬把毛主席的这一指示说成适用于一切学校。如果说任何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那么文化课还要不要上?教物理、化学、外语等课程,目的也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么?列宁曾经说过,真理多走一小步就成谬误。在这里,我们看到“四人帮”把毛主席的这一指示歪曲到何等荒谬绝伦的地步。
  “四人帮”歪曲引用毛主席的这一句话,其罪恶目的,在于根本否定毛主席关于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方针。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文化的劳动者。学校应该管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使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学校也必须搞好文化课的教学。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把人类长期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好文化课,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问学校性质,片面强调学校中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结果势必把文化课、业务课都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只要红,不要专。红专分了家,红也是假红。张春桥叫器:“宁要一个没有文化的劳动者,而不要一个有文化的剥削者、精神贵族”,实为这一荒谬逻辑发展的必然结论。

——摘自1978年1月2日一期(第10769号)《人民日报》第三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6、7、80后怀旧网    

GMT+8, 2025-1-22 21:07 , Processed in 0.3184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