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6、7、80后怀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怀旧
楼主: 无度不丈夫

小学《语文》(第九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5月第1版)课文精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3 16: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课    老山界
作者:陆定一


    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①,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下午才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次又要停下来。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我们偷了个空儿,跑到前面去。地势渐渐更加陡起来。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恰好在转弯地方发现路旁有一间房子,我们就进去歇一下。
    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大嫂,借你这里歇歇脚儿。”
    “请到里边坐。”她带着些惊惶的神情说。队伍还是极迟慢地向前行动。我们就跟瑶民攀谈起来。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不论是谁,不论他们开始怎样怕我们,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的。今天对瑶民,我们也要试一试。
    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广西军阀禁止瑶民信仰自己的宗教,残杀瑶民,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那女人哭起来了。
    她说她原来也有过地,但是汉人把他们从自己的地上赶跑了。现在住到这荒山上来,种人家的地,每年要缴特别重的租。她说:“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瑶民。你们红军早些来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
    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一问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她对我们道歉,说没有多的米,也没有大锅,要不就多煮些给部队吃。我们给她钱,她不要。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够吃三天的粮食,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她非常欢喜地接受了。
    部队今天非夜里行军不可,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我们问了瑶民,知道前面还有竹林,可以砍来作火把,就派人到前面竹林去准备。
    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因为确是饿了。我们也拿碗盛给瑶民母女吃。打听前面的路程,知道前面有一个地方叫雷公岩,很陡,上山三十里,下山十五里,再前面才是塘坊边。我们现在还没到山脚下呢。
    自己的队伍来了,我们饶了些水给大家喝。一路前进,天黑了才到山脚,果然有许多竹林。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按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达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②。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③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免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④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⑤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象山泉在呜咽,象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再向前进。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得很远了。许多运输员都走到前头去了,剩下来的是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回头看队伍,没有团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下山十五里,也是很倾斜的。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
    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西吃。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了很久。
    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
注释:
①瑶山——广西省的一座山。
②奇观——奇伟的景象。
③峭壁——峭,念qiào。又高又陡的山崖。
④酣然入梦——睡得很香的意思。
⑤矗——念chù。高耸。





——来源:小学《语文》(试用本)第九册第69页~第7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5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3 16: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课  任弼时同志二三事①



    任弼时同志生前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这三怕,就是他的崇高品质的具体表现。凡是和弼时同志一起工作或一起生活的人,对于他的伟大人格,都有深刻的印象。
    在一些小的平凡的问题上,往往能够看出一个伟大人物优良的本质。
    弼时同志在毕生紧张的革命工作中,得了高血压症②。但他继续坚持着繁重的工作。到了去年(一九四九年)四月,弼时同志的病势已经很重,实在支持不住了,才不得不休息。青年同志们都还记得,那年四月在北京召开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弼时同志抱病出席,向大会作政治报告。政治报告的前半段是他自己讲的,后半段是由旁的同志代读的,他连作完一个长篇报告的气力都没有了。今年六月,弼时同志的病况刚刚好了一些,立刻写信给毛主席,要求参加工作,每天工作四小时。参加工作后不久,弼时同志向医生要求,把工作时间增加到五小时。最近由于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扩大侵略战争,弼时同志非常关心时局的发展,他的工作时间实际已超过八小时以上。对于一个重病未愈的人,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过去,弼时同志散步的时候,有说有笑,借以恢复疲劳。他既会工作,又会休息。现在弼时同志散步的时候,一声不响,慢慢踱③来踱去,低着头想事情。深夜,他一个人坐在房子里,聚精会神地批阅电报,研究文件,察看地图。有时候头痛得厉害了,被迫暂时停止一下,叫女儿轻轻地捶一捶,稍好一点了,立刻又恢复工作。弼时同志由于过度疲劳,神经经常呈现一种亢奋状态④,需要吃些安眠药才能休息。有时刚刚吃了安眠药,电话响了,他马上爬起来,问是不是通知开会,如果是开会,他是非参加不可的。十月十九日,在他病势转危前的五六天,他还在和武安⑤县委书记,区委及支部书记谈话……为了搜集党的组织工作的材料,弼时同志细心地向这几位同志调查研究,征求他们的意见,自己还作了详细的笔记。想不到五六天之后,弼时同志竟停止了呼吸,和我们永别了。
    弼时同志事无巨细,凡是自己经手的,一定要负责到底。在胡宗南匪帮进攻延安的时候⑥,弼时同志和毛主席一起,留在陕北坚持斗争。弼时同志兼任中央直属机关的司令员。当时昼夜行军,打仗,紧张而且艰苦。弼时同志的身体不好,但以惊人的精力,小心谨慎地照顾中央直属队。他抓住任何一点时间,召开检讨会,或者自己跑到兵舍里,马号里,检查行军备战情况。侦察员请来向导,弼时同志要亲自和他谈话,问他吃了饭没有,衣服穿得够不够,给向导解决一切困难,使他欢天喜地地自愿担任这个重要的工作。
    弼时同志特别注意调查研究,注意群众的疾苦、意见和要求。在陕北,他利用打猎的机会,跑到农民的山庄里,问农民收的粮食够吃不够吃,帮助他们研究生产门路。弼时同志利用行军打仗的机会,和驻地农民谈话,问他们土地改革做得怎么样,帮助他们纠正偏向,想出贯彻的办法。在北京,弼时同志利用警卫人员到街上买东西的机会,调查商人的生意好不好,对政府有什么意见,研究如何才能把市面繁荣起来。弼时同志到颐和园⑦游览,看到该园管理处的负责同志,耐心地询问园内有多少工作人员,有多大开支,有什么困难。告诉他们养鱼、栽花、种果树,争取自力更生,以减轻人民的负担。弼时同志了解的材料不是从一方面来的,而是从多方面来的,他不只注意正面的材料,同时也注意侧面、反面的材料,因此,他的材料常常是最全面的。他随时都在替群众想办法,群众都愿意把材料告诉他。他向群众请教,和干部商量,每解决一个问题,都要经过千思万虑,然后作出结论。
    弼时同志的原则性,渗透在他的整个生活中。有一次,他住在陕北一个乡村里,让警卫同志给他装置一个打靶的靶子。弼时同志是很喜欢打靶的。警卫同志在老乡家里找到一张芦席,作成一个靶子。弼时同志问清楚芦席的来历,马上叫警卫同志送回去。他说:我们不能随便用老乡一点东西。弼时同志曾经住在北岳区⑧一个乡村里,村外是稻田,田中小径纵横,有近路也有远路。弼时同志有一次出门,警卫同志建议他走近路,弼时同志问道:走近路会不会踏坏庄稼,老乡允许不允许?同志,要注意,我们在任何问题上,都不能损害群众利益。弼时同志在北京养病时,常到景山⑨散步。他身体很坏,不能走远路,警卫同志建议从一个较近的小门进去。这个小门横着一条铁丝,挂着“游人止步”的牌子。弼时同志拒绝了这个善意的建议,并且耐心地说:这是园里的制度,我们绝对不能破坏制度。如果需要这样做,也得先和人家商量,得到人家允许。
    一九四九年,弼时同志的妹妹从湖南到北京来看他,临走时,请弼时同志写封信给湖南省委,替她丈夫介绍一个工作。弼时同志想了一想,觉得这样做不合组织原则,断然拒绝了他妹妹的要求。
    弼时同志的生活十分朴素。他从来不考虑自己的问题,但是,对于同志们的事情,照顾得却是很周到的。他住的房子临着大街,车马喧闹,很不宜于休养。同志们替他选了一个比较适宜的房子,建议他搬进去。他说:那个房子驻着一个机关,而我是一个人,怎么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呢?同志们又建议帮他买个合适一些的房子。他说:买房子要花钱,又要费手续,麻烦得很,还是住这个房子吧。一直到他逝世,房子始终没有调转来。公家发了东西,弼时同志总要问问照顾他的同志,是公家按制度发的,还是同志们特别要求的。如果是按制度发的,他就不说话了,如果是同志们特别要求的,他就要耐心地批评。他曾说:凡事不能超过制度,我们一丝一毫不能特殊。但是,在另一方面,对于一起工作的同志们,弼时同志照顾得是无微不至。他经常询问警卫同志吃得怎样,伙食要管理得好一些,给他们想些改善生活的办法。他经常询问同志们的学习情况,指导学习办法送给他们书,并在上面题了勉励学习的字句。许多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说:弼时同志相貌威武,好像是个非常严峻⑩的人。但是,相处几天以后,这种印象就完全变了。他和蔼可亲,愿意帮助你解决一切问题,就和一个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
注释:
①任弼时同志二三事——这篇课文选自《中国青年》第52期。
②高血压症——一种病症。心脏收缩,把血液压入血管的压力,叫做“血压”。血压的高低依性别、年龄和健康情形而不同。血压高,常伴随着危险病症,如脑溢血、心脏病等。
③踱——念duò,缓步。
④亢奋状态——这里指因神经衰弱或过于疲劳而引起的一种精神不正常的、高度兴奋的状态。
⑤武安——河北省南部的一个县。
⑥胡宗南匪帮进攻延安的时候——指一九四七年三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向解放区疯狂进攻;胡宗南匪帮在蒋介石指使下侵入延安。
⑦颐和园——北京市西郊的一个公园,包括万寿山和昆明湖,建筑宏伟华丽,是清代建造的,专供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游玩享乐,现在为广大人民所有。
⑧北岳区——从前晋察冀边区的一个行政区,包括二十八个县,地跨现在的山西、河北两省。
⑨景山——北京市中心的一个公园,在故宫北面。
⑩严峻——威严。


——来源:小学《语文》(试用本)第九册第13页~第1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5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7 11: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课  在最幸福的日子里——进京观礼日记


    我这个在旧社会里受尽压榨的码头工人,如今能到毛主席身边去参加建国十周年观礼大会,这是我一辈子难忘的一件大喜事。我感到非常幸福,我要把所见所闻记下来,报告给工委、市委、航运党委和宜昌的工农兄弟们。

九月二十九日


    昨天下午,我刚一走进大餐厅,忽然有位同志递给我一张请帖。我打开一看,嗬!好象一步登上了天,浑身细胞跳起舞来,眼里滚出了几颗热泪。我喜得吃不下饭,两眼紧盯住请帖上那闪烁着金光的字: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定于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九日下午二时半在人民大会堂继续举行庆祝大会,敬请光临。


                                                                                                               毛泽东  刘少奇  宋庆龄

                                                                                                               董必武  朱  德  周恩来

    我反复地看着,看着,就象有一股清甜的泉水缓缓从心里流过,我感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我又恨不得马上飞到人民大会堂里,要求党中央、毛主席交给我最繁重的任务。顿时,我感到我能跨海活捉蒋介石,我能振臂推开万座山,我能牵着驳轮①追疾风,我能双肩扛起万斤货。
    我的心跳荡着,总觉时光过得太慢,这一夜都没睡着。今天天刚亮,我连忙跳下床,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好好地梳了头,用镜子一照,发觉自己突然变成了年轻的小伙子,浑身的虎力,满脸的红光。
    上午十时,我随同观礼团的三千多名代表,荣幸地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嗬,好大的地方!我一进去,象走进了一座大城市,一不留神就迷失了路。工作人员带我们进了能容万人的大礼堂,里面布置得特别壮丽,上空的电灯比星星还密,每个座位上有一部精制的听话耳机。我在这万代皆春的大厅里坐下来,目不转睛地望着主席台。
    下午两点半钟,礼堂里忽然响起了雷一般的掌声,紧接着全场的人跳跃欢呼起来,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和中央许多首长出现在主席台上了。我第二次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硬是越活越年轻,比我去年见到时更丰满、更健壮。我真恨不得马上写一封信告诉全国人民:毛主席很健康,这是我们万代人的幸福!
    会上,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和几个国家兄弟党的代表团团长讲了话,都一致盛赞②新中国十年来所取得的惊人成就,百倍地赞美党中央和毛主席领导得正确。听到这些,我感到无限地自豪。会议最后,刘少奇主席以十分亲切的口吻,向客人真诚的答词致谢。我亲眼看到了新任国家主席在处理国事上,具有那样细致负责的态度和高超的才华,这使我又情不自禁地唱起来:

毛主席和刘主席,

好象人间太阳系,

照得祖国万年青,

幸福鲜果遍大地。


毛主席和刘主席,

时刻在我们心里,

只要您们说句话,

我能去把三峡移。


九月三十日


    今天,是我们建国第十个黄金年的最后一天,天刚亮,我就连忙跳下床,拿起笔,要把昨夜里万分激动的心情写下来。
    这一夜,我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回忆了三千六百多个极不寻常的日日夜夜。我想到,祖国在国际上的威望越来越高;我想到,社会主义建设比闪电还快;我想到,自己是怎样由“粗杆子”③变成了业余文学工作者;我特别想到,该怎样争取第三次来向敬爱的领袖毛主席献礼……
    这时,我仍继续想着,想着。该写的文章还没有想到如何下笔,谁知笔下却出现了几行字:
    党,毛主席,总路线,万岁万岁……
    我注目一看,这才发觉了:党和毛主席的恩情,总路线的光辉,使我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激动,连我这只手也会不自主地感激党,感激毛主席,歌唱总路线了!
    感激多,党给予我们的幸福比感激更多!
    早晨,走到门口,一位同志又交给我一份中央发来的证件。打开一看,嗬,原来是明日举行建国十周年大检阅的观礼证。这一份嵌有金边、金字的红绫子证件,好象闪出了万丈光芒,把我和全国劳动人民的心映得更红了,把我们的轮船、电动缆车、工人宿舍都涂上了一层金色。我两眼盯住观礼证,心却立刻飞到了天安门上的观礼台。这时,一股清香的气味冲到我的鼻子里,定神一看,原来阶下摆着一篓子苹果。正要转身,我们的观礼组长来了。
    “老黄,中央给我们送来了这些苹果和梨子,供明天观礼吃的。来,我们把它抬进去!”
    组长知道我是装卸工人,有把气力,让我抬大头,可是,我这时的气力还不如一个小孩子了。在宜昌港,我一肩能扛起两百斤,亲手搬来了“上海”,又送走了“重庆”④,因为那每一把力、每一把汗都是为了社会主义,而现在,面前的苹果、梨子,是中央给自己吃,我怎么好领受呢?惭愧的心情,把人的气力减退了一大半。不过又想到,这篓子苹果、梨子还有其他观礼代表的一份,于是我鼓起劲头,把它抬到代表们面前去了。
    不一会,我捧着分得的一包苹果,走回了房间。我心没静下来,又从口袋里掏出观礼证——也是翻身证,看了一遍又一遍,心里甜得象吃了熟透了的西瓜一样。由于心情特别激动,我生平第一次在衣服上烫了几道棱子,准备明日穿得整整齐齐的,到天安门去向党中央和毛主席贺喜。
    我盼着这更幸福的时刻,盼着祖国第十一个春天的开始,盼着毛主席对我们发出向第二个十年大进军的号召……

十月一日


    今天,太阳很早就升起了,张开那副桔红色的笑脸,向我们伟大祖国建国十周年祝贺,这是我十年前就巴着眼盼望的一天。
    我比太阳起得更早,说实话,还在聚光灯、霓虹灯把北京照成白昼的时候,我就起床穿好了礼服,准备天明后到天安门去参加庆祝大会。
    今天,宾馆里的服务员也象喜家⑤的主人一样欢乐,提早安排我们吃了早饭,并给每个代表捧了两个净白、碗大的馒头。我捧起两个馒头,心里象开水似的翻滚着。在十年以前,我家里人为了吃一碗包谷饭,不知看过封建把头多少白眼,受过多少气。但是,现在党和政府为我们办的比我们自己想的还周到!
    上午七时,我们乘汽车出发了。从西颐宾馆到天安门广场,有好几十里。沿途,夹道迎送的人群,扬着鲜花欢呼。我们坐在汽车上,直觉是躺在友谊的暖海里,汽车穿过人群,又象是被两条鲜花的长龙抬着前进。
    我随湖北观礼代表团上了天安门东边的观礼台,这是真正的地上天堂。眼望广场上,是一片彩色的人海。九时五十分,毛主席和中央许多首长登上天安门城楼。这时,广场上爆发出震天动地的礼炮声和欢呼声,我也激动得手舞足蹈,并把几十万人的欢呼压集到心里,放嗓高唱起来:

天安门上太阳起,

彩云驾起毛主席,

顿时宇宙还嫌小,

人间东风破天际。


我在东边观礼台,

一颗忠心挨着您,

您指前程我插翅,

眨眼飞到目的地。


    我欢呼恩人千万声,嗓子活象鸣汽笛,双脚跳得发了肿,巴掌不停息地拍。党中央、毛主席,我要再拍肿一双手,还是不能表尽继续贯彻总路线的决心。
    转眼,一支声势浩大、雄姿英发的海陆空军部队,驾着现代化的武器,整齐地通过检阅台。同时,蓝空里出现了超音速的飞机,一批紧跟一批地乘风追逐,隆隆的声音把耳朵都震麻了。中国人民有着过去胜利的传统,加上眼前崭新的自造武器装备,就好比泰山周围又砌上了铜墙铁壁,任何妖魔鬼怪想来撞一下,都会教它粉身碎骨。
    紧接在后的队伍,都抬着最新、最好的礼品,有超规划和超英国的战绩图表,也有棉花王、菜瓜王……奇迹千千万万,一人一百双眼睛也看不赢,一人用千部电子计算机也记不赢。只觉得:向上一望,礼花满天,彩球飞舞,巨幅标语成林;向下一看,礼品成山,鲜花成海,红旗迎风飘扬。这壮丽的景色,映着天安门前新修的大会堂、博物馆和人民广场,使祖国显现出了朝阳般的美,朝阳般的活力。在座的,有八十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观礼。我看到,他们情不自禁地把帽子抛上天;我看到,他们十分激动地舞手扬巾。这时我感到:我们在党的领导下所创造的奇迹,已在世界上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我感到自豪,我感到六亿五千万人都变成了泰山似的巨人!
    兴奋、激动,使我忘掉一切疲劳,从清晨到晚上,站了一天,腿上的劲却越来越足。
    晚上,全城的焰火使北京的上空成了“火烧天”。在一百五十万人的人民广场大舞台上,人们到处跳起舞来。我在观礼台上,哼着舞曲,要不是怕掉队,也要到这个大舞台上去跳个民族大团结舞。这时,天空忽然电光闪闪,洒下了祖国第二个十年的第一阵春雨,把全城洗得更明亮了。接着探照灯的光柱射向蓝天,全城四处轰轰,礼花在半空里开花,天上地下的五彩灯火连成一片。北京,变成了水晶世界,我又情不自禁大唱起来:

人民广场气势大,

遍地放起焰火架,

万条银龙舞东风,

亿点金花照新家。


钢花铁花金银花,

织成万朵跃进花,

再等几年你来看,

空中去放焰火架。

——节选自《在最幸福的日子里》



——来源:小学《语文》课本(试用本)(第九册)(第5页至第1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5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7 12: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①驳轮——一种短途转运货物的轮船。
②盛赞——热烈地称赞。
③粗杆子——这里指文盲。
④亲手搬来了“上海”,又送走了“重庆”——表示装卸工人干劲冲天,快速装卸东来西往的货物。这是文学上的一种夸张的手法。
⑤喜家——办喜事的人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7 12: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课  永远记住刘主席的教导
作者:时传祥

    去年年底,我遵照刘少奇主席在群英会时对我的嘱咐,满怀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给他老人家写了一封信。
    我一边写,一边又自然地想起了群英会期间的日日夜夜,特别是,我永远也忘不了的1959年10月26日那一天,又清楚地呈现在我眼前。
    那天下午,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接见了我们群英会主席团的全体成员。
    刘主席一见我,就亲热地握住我的手说:“这是老时吧! ”我一听这话,心里顿时感到很暖。刘主席工作这么忙,怎么还认识我啊!
    刘主席对我们清洁队工作关心极了。他问我:“老时啊!咱们清洁队工人的生活怎么样?工作累不累?”我激动地说:“我们的生活挺好!工作也不累,大伙的干劲可足啦!解放前,每人每天只背8桶粪;解放后,生产效率年年上升,现在每人每天可背93桶半了,提高了11倍多。我们还要争取达到100桶哩!”
    刘主席听了非常高兴,他笑着说:“大家的干劲真足,可是,还得加把劲,搞好团结,加强协作,把全市的粪便清除工作都带动越来;并且要大搞技术革新,实现机械化,想办法摆脱背粪桶。”
    刘主席又问我们文化学习的情况怎样。我说:“解放前,掏粪工人差不多都不识字。家里来了封信就要到处求人看。现在可好了,领导上为我们办了业余学校,经过几年的学习,现在大部分工人都已达到了高小程度。读报、写信都行。大家都学得很好,就是我老时差点劲,才认识二三百字。”
    刘主席一听我才识二、三百字,便说:“老时,这不行啊!你是一个共产党员,又是个先进生产者,光工作好不行,各方面都要好,要全面跃进。而且党要求你不但要自己学好,而且要带动、帮助大家学好文化。我们的事业发展得这么快,以后我们的住房都会有现代化的卫生设备,难道还能要你一辈子背个粪桶去掏粪吗?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文化那怎么行?将来就是去看看门也得有些文化……”
    我听到这里,觉得党这样关心我们,而我自己学习文化不够努力,实在对不起党,眼眶不禁快流出了眼泪。
    刘主席马上鼓励我说:“老时,不要难过。没有文化那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痛苦。你才45岁,学习还不晚,我60多岁了,还天天学习哩!以后要克服困难,好好学习,过年的时候给我写封信。”
    刘主席最后指示我:“你回去后要和同志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工作。粪便清除工作也是革命工作,可是过去有人看不起这个工作。在旧社会里更是挨打受骂。现在在党的领导下,什么工作都是光荣的,都是为人民服务。我和你老时是一样的,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你当清洁工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的不同。你要叫我干你的工作,一天背几十桶粪,我还背不了;我们的工作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希望你不要骄傲,和大家团结一致,把首都的环境卫生搞得更好。”
    刘主席讲完后,朱委员长、周总理和林彪同志等都谆谆教导我:“千万不要忘了少奇同志跟你说的话,不要辜负了党对你的希望。回去一定要把学习搞好,而且要带动大家都学好。”
    党这样关心、教导我,使我一想起就激动得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这在过去,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啊!
    我在旧社会整整过了二十年牛马不如的生活。我们吃的是粪霸①剩下的白菜帮子,住的是驴棚,一条棉裤穿了八年。每天早上推着粪车出门的时候,心里总是提心吊胆,不知道今天到哪里又要挨打受骂。“屎克郎”、“夜猫子”、“臭屎蛋”差不多代替了我们的名字。
    解放以后,我们真正是走出了地狱,跨进了天堂。国家为了减轻我们的体力劳动,全部改用汽车运粪。我一个月工资有七十多元,穿上了毛衣毛裤,皮鞋。公家还给我们发工作服、手套、雨衣、胶鞋、口罩等。过去整夜听驴叫,现在下班回来就可以听收音机,病了还有公费医疗。我们的社会地位也大大提高了,大家都很尊重、关心我们。胡同里的老太太经常主动请我们到家里喝茶。就连托儿所的小孩,也总是亲热地叫我们“工人叔叔”。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我还当选了区人民代表和市政协委员。现在又出席了全国群英会,直接受到领袖的谆谆教导。我真要把全身精力都使出来,不辜负党对我的希望。
    群英会闭幕后,我时刻在合计,怎样把党的重要指示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首先,我要在文化学习上加把劲,赶上去!现在我每天早上从4点学习到8点,并且把识字课本、字块随身带着,有空就学,有不懂的字就问周围同志。参加群英会时,我连自己的名字也只能认不能写,现在已能写个便条,单字认识了五六百个。我争取今年上半年摘掉文盲帽子,下半年达到高小程度,明年学习毛主席著作。
    在工作上,我现在正和同志们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摆脱背粪桶的笨重体力劳动。我们初步考虑用小推车来代替粪桶。我们还和司机同志密切配合,请他把车多停几次,尽量靠近厕所,这样就可掏得更快些。以前有些居民反映,有时我们去掏粪打扰了他们睡觉,所以我们现在早上6点半以前,晚上9点半以后不去掏居民的厕所,特别是避免居民吃饭时去掏粪。为了使居民满意,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决心不怕麻烦,把大大小小所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都加以改进。同时,我还经常和大家谈心,向大家传达群英会的情况,特别是刘主席谈的做什么工作都是人民勤务员的道理。我出席了群英会以后,到处都有人请我去作报告、座谈。工人、干部、学生给我送来许多礼物、表扬信、贺年信。我们全队同志都认识到,这并不是时传祥一个人的光荣,而是全体清洁队工人的光荣,是党和群众对我们全体清洁工人的关心、重视和热爱,所以大家的干劲更足啦!现在不管是刮风或下雨,只要领导上说一声干,大家都争着干,干多久也不说累,每天下班回来都是有说有笑的。服务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群英会后一个半月中,我们队除了口头表扬外,光是书面表扬信就收到70多件。1959年年底,我们又苦战20天,提前23天完成计划,成为全市最先进的清洁队。
    群英会闭幕已经三个多月了,可是党和领袖对我们亲切的关怀和深刻的指示,我都时刻记在心里。我决心再加一把劲,在工作、学习上争取作出更大的成绩,再一次写信向敬爱的刘主席报喜。
------------------------

注释:
①粪霸——旧社会压迫、剥削清洁工人的封建把头。


——来源:小学《语文》课本(试用本)(第九册)(第22页至第2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5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7 12: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一课  黄河颂


呵!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象征着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且崇高;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呵!黄河!
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从你的周遭扮演!

呵!黄河!
你伟大坚强!
象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做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呵!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保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象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象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来源:小学《语文》课本(试用本)(第九册)(第113页至第11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5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7 12: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二课  白杨礼赞
作者:茅盾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①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②,坦荡如砥③,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④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⑤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象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⑥,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⑦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⑧。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⑨,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泱荡⑩,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⑪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注释:
①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
②垠——念yín,边。
③砥——念dǐ,磨刀石。
④潜滋暗长——暗暗地生长。
⑤恹恹——恹,念yān,这里是困倦的意思。
⑥晕圈——模糊不清的圈子。
⑦婆娑——这里指树木的枝叶随风飘动,象舞蹈一样的姿态。
⑧虬枝——弯弯曲曲,象龙一样的枝条。虬,念qi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
⑨伟岸——高大。
⑩纵横泱荡——直冲横扫,这里是指到处同敌人激烈战斗。
⑪秀颀——美丽而高大,颀,念qí。

——来源:小学《语文》课本(试用本)(第九册)(第116页至第11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5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7 12: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0-10-27 16:56 编辑

第二十三课  谁是最可爱的人
作者:魏巍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还是在二次大战役①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②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③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边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④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了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⑤了敌人。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头——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这个营的营长向我叙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是,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她在山里搭了个窝棚,窝棚又被炸毁了。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调到步兵连去,正好步兵连也需要人,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做饭。刚一进村,有几架敌机袭过来,打了一阵机关炮,接着就扔下了两个大燃烧弹。有几间房子着了火,火又盛,烟又大,使人不敢到跟前去。这时候,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个朝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着,小孩子的哭声还在屋里。他走到屋门口,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经进不去人,门窗的纸已经烧着。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我就踹开门,扑了进去。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哭,看不见人。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得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小孩的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我一看小孩子,是挺好的一个小孩儿啊。他穿着小短褂儿,光着两条小腿儿,小腿儿乱蹬着,哇哇地哭。我心想:‘不管你哭不哭,不救活你家大人,谁养活你哩!’这时候,火更大了,屋子里的家具什物也烧着了。我就把他往地上一放,就又从那火门里钻了进去一拉那个大人,她哼了一声,我就使劲往外拉,见她又不动了。凑近一看,见她脸上流下来的血已经把她胸前的白衣染红了,眼睛已经闭上。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赶忙跳出门外,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再比如蹲防熔洞吧,多憋闷得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遛达边说话也行。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的说“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这点苦又算什么哩!”我又问:“你想不想祖国啊?”他笑起来:“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⑥’,这算什么话呢?”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
    注释:
    ①二次大战役——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下旬,中朝人民军队继“云山战役”之后,在清川江一带打垮了美帝国主义侵略军的进犯,歼敌三万余人。也叫“清川江战役”。
    ②军隅里——地名,朝鲜的一个城市。
    ③书堂站——朝鲜的一个车站,在军隅里西南。
    ④谷子收割后,捆成一捆一捆。
    ⑤聚歼——军事术语。把敌人包围住,全部消灭掉。
    ⑥朝鲜半边红,半边黑——是指北朝鲜已解放,南朝鲜还没解放。

——九年一贯制学校试用课本《语文》第九册第120页~第127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5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7 13: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山界》这篇课文印象很深,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感人。对于当年涉世不深的我很有说服力,常常在自己的想象空间里浮想联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0: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1985年下半年读初一时,当时的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仍采用《老山界》,已记不清是第几课,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或1983年)出版的。后来我看了看人教社1987年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仍采用这篇文章。不知道1990年以后出版的《语文》教材是否继续采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6、7、80后怀旧网    

GMT+8, 2024-4-19 08:46 , Processed in 0.1524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