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6、7、80后怀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怀旧
楼主: 日出印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值此2021牛年春节,各位老友新春快乐!!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3-1-25 20: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过年那些事
作者:吕青河

  我是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七零后,所以从小一直认为过春节才算是过大年。不等进入腊月,就开始盼过年,没上学以前,我经常缠着父亲追问还有多少天过年,父亲尽管被问得不耐烦,但还是乐滋滋地告诉我,我想父亲心里也一定是盼望过年的。后来我上学了,我会不断翻看墙上的日历,或者用笔去划墙上的节气表,盘算着还有多少天过年,心中对过年充满无限渴望和期盼。
  进入了腊月,父母就开始为过年忙碌,父亲帮着母亲要蒸好多过年吃的干粮,最早是两面卷子(玉米面和面粉做成的),后来是白面馍馍,还要蒸上好多年糕,蒸熟晾凉了,放到瓷盆或者空水缸里,盖好了,一直吃到过完元宵节。母亲忙完吃的,还要给我们兄弟四个做衣服,做鞋子,为了能在大年三十以前赶完,晚上经常要睡得很晚。
  在天气晴朗暖和日子里,开始大扫除,我和哥哥放假了,全家总动员,把屋里能搬动的东西都搬到院子里,把房顶和墙壁的灰尘扫干净,贴上在年集上买来的年画,虽然很多年过去了,现在依然还记得当年那些画的模样,有胖娃娃抱金鱼、花鸟、电影演员、风景画等。窗子和木门重新用白纸糊一下,再贴上母亲用红纸剪出来的窗花,这样房子里就变得干净明亮、喜庆亮堂了,心情也更加舒畅了。
  在每天稀稀拉拉的鞭炮声中,终于到了大年三十这天。父亲早早地起来去挑水,把水缸挑满,因为有大年初一不能挑水的风俗,所以三十这天挑水的人特别多,大街小巷里,空水桶晃动发出的吱呦、吱呦、叮当、叮当的响声,犹如一首喜庆欢快的乐曲。
  接近中午,有的人家就开始飘出炸丸子的香味,有的人家传出剁肉切菜的声响,有的人家的收音机声音高高地播放着喜庆欢快歌曲,村里不时传出零零星星的鞭炮声,空中也会有二踢脚的清脆响声。
  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那时的春联都是人工写出来的,要提前好几天,把红纸送到书法好、热心肠的王大伯家,王大伯是位退休的老教师,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就忙得顾不上吃饭,老人不厌其烦地把家家户户的春联一笔一划写好,放到地面上晾干了,再卷好了,写上名字。我和哥哥去王大伯家把写好的春联拿来,把大门和屋门上面扫除干净,正正当当地贴上春联。记得那时春联内容有‘爆竹声声辞旧岁,锣鼓阵阵庆新春’‘莺歌燕舞春回大地,风和日丽福降神州’’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贴完春联,我和哥哥还要在院子里很多地方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浓浓的墨香在冷寂的空气中弥漫,喜庆的大红色也为数九寒天增加了几分暖意,更为单调清贫的日子涂上一层亮丽的色彩。
  期盼已久的除夕夜晚终于来临,天刚一黑,村里鞭炮声就越来越大,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把晒好的鞭炮搬到大门外边,催着父亲来放鞭炮,哥哥站在板凳上举着鞭炮,父亲点燃后迅速离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急促地响彻开来,伴随着一闪一闪的火光。家家户户放鞭炮像是比赛似的,鞭炮声越来越强烈,地面上的鞭炮纸也越来越厚,浓浓的火药味在空气中弥漫,孩童们捂着耳朵高兴地跑着跳着。
  放鞭炮接近尾声的时候,开始叫驴马(有的地方也称叫利玛),家住大道两边人家在路的中心,树起几捆谷秸(后来用玉米秸)从中间点燃,燃起的红红火焰驱散了寒冷和忧愁,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憧憬和向往,更加增添了节日气氛。最后火势减小了,燃烧的秸子向谁家门口方向歪倒,就预兆着谁家来年吉利有好兆头。
  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村里就又开始响起了鞭炮声,在母亲的催促声中,父亲起来点燃灶火,烧开了水,母亲很快下好了饺子,我和哥哥赶快起来,高高兴兴地穿上新衣服和新鞋子。放完了鞭炮,我和哥哥给父母磕头,父母总是笑着说“别磕头了,快吃吧”,我吃着平时很少吃到的白面肉饺子,感觉特别香,是那样好吃,看着我和哥哥狼吞虎咽的样子,父母脸上露出了幸福灿烂的笑容。
  天亮了,外边大街小巷热闹起来,一帮帮的女人们穿着亮丽好看的新衣服,有说有笑地去看刚结婚不久的新媳妇。男人们开始成群结队地给村里岁数大的长辈拜年了,每个人穿着干净整洁,脸上洋溢着开心欢乐的笑容,大人们见面互相打招呼,问候过年好。到了长辈家里,掀开布门帘进屋,大家一起喊着“爷爷奶奶,给您磕头拜年了”,跪倒一片,老人们总是笑呵呵地说着“免了,免了,别磕了,别磕了”,然后热情地让烟让茶,给岁数小的孩子抓一把爆米花或者瓜子、糖块,说着“你看看长这么大了”。
  给老人们拜完了年,大人们散开之后,有的凑一块吆五喝六尽情喝酒,有的凑一块尽兴地打扑克,孩子们欢快地跑着放鞭炮,做游戏。过年了,父母的脾气会特别好,不再过多限制孩子放鞭炮,我和伙伴们会凑一块比赛,看看谁捡到的鞭炮多,比比谁的鞭炮大,比比谁放鞭炮的胆子大。有一次小伙伴华子手里拿着一个鞭炮,点燃之后,等鞭信子快要燃尽的时候,迅速扔到空中响起。华子向我发出挑战,问我敢和他一样放吗?我当然不甘示弱,伸着胳膊,手里也拿着一个鞭,鞭被点燃,还没等反应过来,就瞬间在手里燃响了,炸的手心、手指发黑,一阵刺心的疼痛,哭着跑回了家,母亲赶紧领着我去找村里医生给处理了一下,幸亏那个鞭威力小,没多久,手就康复了,尽管是过年,当时还是被既心疼又生气的母亲狠狠说了一顿。后来我才知道,华子手里的鞭的鞭信子火药点燃前捻出来了,所以燃得慢,安全一些,我那样放鞭,就很危险,经历那次教训,我就再也不敢手里拿着放鞭了。
  过年,让我最高兴的是还能收到几块钱的压岁钱,等过完年,就能用这些钱去公社驻地的大集上买上几本好看的小人书了。过了初一,就开始走亲戚拜年了,从初一到元宵节的每一天,村里每个人都沉浸在过年的欢乐中,无忧无虑地尽情享受着节日的美好。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天天都能吃上大鱼大肉,天天像过大年,所以总感觉现在过年的年味淡了,每每打开尘封的过年记忆,就如同小酌一杯陈年美酒,醇香迷人,回味悠长。

——《齐鲁晚报》百家号2023年1月13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3-1-25 20: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味
作者:李淑萍

  过大年的年味,现在较之过去,淡了不知是一条长河,很多人认为,年三十晚上摆上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家人围坐一起热热闹闹,欢语往来,觥筹交错,吃喝完毕,看一场中央春节晚会就算过年了。令人唏嘘,哦,真正传统的年味,已经渐行渐远。
  过去的年味是怎样的呢?我询问母亲,老妈挥着手,撇着嘴说:“现在的年味呀!淡得去了,无法同过去比呀?”我急切地说:“妈,啦啦您小时候过年?”老妈来了精神,喝了口水,身子坐正,跟我聊起来。
  我妈的老家在济宁市,济宁是千古名城,从夏朝就有,历史文化悠久,也是人杰地灵的地方,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史学家左丘明皆出生于此。元明清时期,京杭运河促进了济宁商品经济的繁荣,使济宁成为京杭运河沿岸重的工商业城市。济宁最有名的名胜古迹,就是太白楼,济宁是大诗人李白的第二故乡,因为李白曾在此居住过23年,在这里写下了很多名诗,太白楼李白经常在酒楼上和朋友饮酒做诗,所以,太白楼那是和诗情有关的地方。
  济宁因京杭运河繁华和诗仙酒仙李白遗留下的风骨,城市里商业味,人情味和文化味交织着,透着别样的氛围。济宁人吃喝讲究,喝酒也是很多人的嗜好,市区商业街很多,卖特色小吃,开酒馆的遍布。旧社会济宁商业味也是很浓的。
  我妈的爷爷曾经在商业街小栅口开了一家酒馆,在那一带也算是有名,对外是挂着“庆和酒馆”招牌,当地人都知道是“张家酒馆”,三间门面,客人来了,要一杯烫好的小酒,来两盘小菜,玉堂花生是许多客人要点,酒馆也准备了许多特色的小吃,生意还算红火,也靠许多老主户,一些来谈生意,或者聊避人的事,就到里间吃酒,我妈的爸爸,就是我老爷,爱交友,拜了许多把兄弟,姥爷也是京剧票友,里间几乎都是姥爷的好朋友来玩。
  曾外祖父,高大、英俊,人不仅长得慈眉善目,也很会接人待物,客人来了,笑脸相迎,殷勤的让座,敬茶倒酒,客人走了抱拳相送。张家酒馆儿因为掌柜的人和善,酒醇,价格便宜,小本经营,客人也算络绎不绝,酒馆开的年数多了,家里有些积蓄,我妈七岁上了“育爱小学”是德国人开办的,她弟弟就是我大舅舅还去念了私塾……
  我插嘴,让老妈讲讲她小时候过年的年味,我妈兴奋了,有些手舞足蹈,我妈说小时候一到过年家里可重视啦,进了腊月门就开始忙碌,进年货,给大人孩子做新衣服,把裁缝请进家里量尺寸,腊月二十三,小年一过,写门联,老爷写了一手好毛笔字,邻居百舍来求门联。
  曾外祖母剪窗花,猪、狗、鸡剪得栩栩如生,孩子们争着抢着要,大人则把福字、春字贴到住房的门上窗户上,门联,大门口挂上红灯笼,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
  进了腊月门,鞭炮声就不断,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卫生。就是关鸡、鸭、狗的窝也要彻底清理打扫,把窝里的鸡鸭粪全部清除,换上新鲜的灶灰。过了小年更是此起彼伏,这年味越来越浓,到了腊月二十五开始蒸馍馍,年糕,枣馍馍,因为家里人多,姥姥,婶姥姥都下手忙活,腊月二十七,家里给各路财神烧香,腊月二十九,天微亮,全家人都喊起来,到院子里,院子中央有一个台子,台子上立了一根柱子,有曾姥爷点香,全家人齐跪下磕头,这是拜天,敬天是过年重要的祭拜,祈愿老天保佑风调雨顺,瑞雪兆丰年。
  全家人再去正堂,给先祖祭拜。先祖的牌位摆放正堂的八仙桌子上,牌位下面放置了很多供品,全家人齐跪在先祖面前,由曾姥爷喊着磕三个头。曾老爷再把这一年家里重要的事情给祖先们唠叨劳动来年想干的事絮叨,最后,全家再给祖先磕头,祈愿祖先保佑。年三十,一大早,大人们把熟睡的孩子们从被窝里拉出来,起来吃早点,饭后,开始洗澡,意思是洗去身上的污秽,洗了澡就换上新衣服,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迎新年。孩子们耳边大人又一再叮嘱过年不要乱说话,气死了,累死了,死字绝对不能说,饺子煮破了,要说煮熟了,许多不吉利的字音,千万不能说,过年大人孩子要管嘴,孩子们在大人严厉的目光下,郑重的点头表示保证不会说错话,做错事。洗了澡,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们,这一天特别欢快,男孩子放鞭炮,女孩子跳绳,玩的特带劲,过年这天和地周围就是有特别的浓厚的年氛围。
  年初一要起得更早,孩子们要争着起早,给祖父,祖母磕头拜年,磕了头,给压岁钱,祖父祖母早早的坐在“银房”里等着,这儿是二老住的房子,平时谁也不能进,只有大年初一拜年才能进去,孩子们有压岁钱可高兴了,大舅舅给到的压岁钱总是最多,因为他是长孙,特别受宠爱,我曾老爷偏爱他,晚上经常招呼他到“银房”里给他好吃的,大舅舅因为受到爷爷的宠爱,持娇傲气,放成串的鞭炮,须有他挑着竹竿放,穿的衣服,外面比别的孩子多加了皮毛坎肩,处处有优裕的待遇。
  大概过去的人家都这样,长子长孙受宠爱,加上大舅舅嘴巴甜,哄的爷爷整天乐滋滋的。抱着长孙给邻居们拜年,初一很热闹的,一上午由大人领着孩子们给亲戚,给左邻右舍拜年,邻里你来我往拜年,一上午人流攒动,络绎不绝。大年初一,曾老爷还叫来摄影人在院子里拍照了一张全家福。
  我听妈妈讲的有些入迷,妈说后来过年味就不行啦!甚至没有心思过年了,我惊讶的问,怎么啦?我妈说日本人来了,把队伍拉进城,城里人都吓跑了,过了很长时间才回来,人慌马乱,后来日本人在商业街上卖东西,让人都去买他们的,后来酒馆干不下去了,曾老爷去世,发了很大的丧,花去了很多银钱。日子穷啦,到处有打仗的,民不聊生,有时候这里逃,那里躲,都不知道过年了。
  现在真是很好啊!要啥有啥,什么也不缺,生活祥和安定,日子美满幸福,老妈又说,过年时再加上的年味儿就更好了,别忘了老祖宗!别忘了谁打下这个新天地!
  听老妈讲年味儿,我确实有些感慨,祖先是很智慧,在年头岁尾有过年这样一个大节,不仅是休息,吃好的,喝好的,一家人团圆,也是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祖先定过年让人们对自然,对古人崇拜,天人合一,这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感恩,是我们所有人应该有的,过年时应该追思、缅怀一下先人,还有那些为今天的幸福生活牺牲的烈士们,这年味应该是必有的一项内容吧!

——《齐鲁晚报》百家号2023年1月13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3-1-25 20: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3-1-25 20:21 编辑

揉进白面里的年味儿
作者:小非

  记得周有光先生说过,中国的传统节日,人文性质的不多,除端午之外,大都与天文现象有关。不过,升斗小民是难以掰扯清楚这些的。
  农耕时代,人们连最起码的口腹之欲都难满足,只能压抑旺盛的生理需求,崇尚节俭,不过,隔三岔五,总得找个借口吃点好的,打打牙祭,如此人们方能感觉些许希望,节庆当然是最好的理由。
  只要有点说辞,就会冒出个节日来,虽然主题大多关乎天文,但民间解读里,还是融进了许多与“吃”相关的内容,甚至喧宾夺主。
  春节之外,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亦属重要节日。至于“二月二龙抬头”“七月七鹊桥会”等许多名堂,就数不胜数了。
  几十年前,在北方农民的口粮中,小麦的比例很低,白面自然就很金贵。这么金贵的东西,只能留待节日享用。平日里,家家户户都是苞米面、地瓜干……
  不过,农忙之时,女人们也会在豇豆面、胡黍面、地瓜面或是玉米面中掺上点白面调剂一下。杂粮粉虽然缺少面筋,但与白面揉在一起后,就能擀皮切面了。
  豇豆面条撂在一大锅汤里,捞出碗干的给出力的男人后,其他人碗里也就只有数得过来的几根了。不过,那碗面汤依然可以香香嘴,孩子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许多人非常怀念那段岁月里母亲做的烂面汤,除了味蕾的因素,就有些“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意思了,实乃酸楚之事。
  新麦子下来那几天,是人们热切盼望的日子。麦子粉碎罗好后,可以敞开肚皮吃顿“卷子”(馒头)。此等享受,一年只有两次,下一次就要等到过年了。
  元宵汤圆,端午粽子,中秋月饼,南北皆然。其他节日,胶东一带也就是包子、饺子或者面条了。
  当然,过年还是隆重了许多,一年之始,马虎不得。此时亦是农闲,时间相对充裕,尤其是北方,天寒地冻,也做不了什么,年味儿折腾得就比南方浓一些。
  胶东半岛一进腊月,似乎就来到了年口。从小年开始就更忙活了,炸花鱼、炸丸子、炸面鱼,打年糕、蒸饽饽、包饺子……
  渤海湾的“劳子鱼”或曰“劳板鱼”,学名“鳐鱼”,舟山一带称之为“花鱼”。奇怪的是,鳐鱼干水发后裹上白面酥炸,我们这里也说成了“花鱼”。是因年节之故要用美称,抑或是历史演变中的遗存,不得而知。
  花鱼属荤菜,丸子是素的,水焯萝卜丝佐以葱姜调好味道,再用白面搅和成团油炸,亦是美味。说来说去,这两道硬菜,依然离不开白面。
  鳎目鱼学名“半滑舌鳎”,广东人称之为龙利鱼,形状扁长,肉质细嫩,品质上乘,由于获取不易,人们只得在遐想中,用醒发好的白面仿制,油炸后美其名曰:“炸面鱼”,这是过年时最受欢迎的主食。不过,老烟台人,也就是芝罘一带的原住民,却把它叫成了“草鞋底”,外观倒是挺像,与食物联系在一起后,就不太舒服了。哪像岭南人家,明明是鸡爪子,却偏偏说成了“凤爪”。
  面鱼人人爱吃,然而花生油金贵,不能管够吃,主打的还是饽饽。它与馒头的最大区别,在于多了道“戗干粉”工序。也就是说,要在发酵膨胀的面团里掺入干面粉不停地揉和,如此循环往复三四次,蒸熟后才有嚼头,撕一块扔进嘴里,特别劲道。
  饽饽出屉后,花鱼和萝卜丝丸子也炸好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大快朵颐,生活的滋味儿就出来了。不过,饱餐一顿后,其余的都要放在院子里冻上,留待正月里慢慢享用。
  蒸饽饽时,还要顺带做些巧果,把面团塞进木质模具里按紧后,倒扣出来,千姿百态的动物形象就呈现在了眼前,煞是可爱,年岁小的孩子特别喜欢。
  除夕之夜,更岁交子,饺子取其谐音,子夜时分方能享用。不过,胶东亦称“箍扎”或曰“馉馇”,面皮放上馅儿后用力一捏,就箍扎在一起了。
  有些会过的女人,到了这个当口,给自己箍扎的那几个饺子,还是要掺上点地瓜面或是胡黍面什么的,甚至一整年也舍不得吃顿纯白面食物。
  饺子之外,要弄几个菜喝杯酒。除了花鱼、丸子,白菜粉条里或许还会有点豆腐甚或猪肉,这就很不一样了。
  彼时上级号召大力养猪,几乎家家户户的圈里都供奉了“天蓬元帅”,不过,屠宰时要送到公社供销社采购站,不能随意宰杀。采购站按牌价收购后,可以留点肉给你,但要扣钱。猪头、杂碎、板油最为紧俏,是很难买到的稀罕之物。
  第二天就是新的一年了,一大早还是吃饺子。勤快的女人打个盹后,现包现煮,图个新鲜;不太讲究的人家,头天晚上剩下的熥一熥,也就对付过去了。这顿饭,反倒不如除夕夜里正式。
  早饭后就是拜年,五服之内的本家、村里的长者,都要走一圈,然后就是东家走,西家窜。天近晌午,就在平日里走得近的人家中坐下了。也不用太忙乎,地瓜干酒端上来,还是那几个菜。喝得差不多时,饽饽切成片熥好上桌,然后约好下一顿去谁家,这顿饭差不多就结束了。
  蓬莱地界,初一在村里拜完年后,初二要上姥娘家,初三则要去丈人家,然后就是舅家、姨家……孩子们都巴望着“出门”,待在家里,饼子、地瓜这些老一套又开始当家了。
  出门大小都是客,为了那顿饽饽……孩子们宁愿跑几十里山路,虽然转回家后又是饥肠辘辘,起码中午过了嘴瘾。
  出门不能空手,胳膊上拐的篓子里,依然是普通的白面制品:饽饽、面鱼、巧果。好一点的要加包桃酥,还是白面制品,只是高级了不少,六毛钱、六两粮票一斤,半斤十片,封成一长溜,两溜捆成一包。桃酥轻易不能启封,要在亲戚间倒来倒去,一直到包装纸完全被油浸透,甚至放到变质后还是舍不得吃,令人唏嘘。
  吃商品粮的城里人,虽然白面的比例多了些,但苞米面、地瓜干等粗粮依然不少,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我的记忆里,年节就是期望有好东西吃,然而那些好吃的,几乎都离不开白面,感觉整个节日都被揉在了一大堆面团之中。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乡亲们的日子迅速改善。1985年麦收时节,我回了趟老家,表弟炫耀地对我说:如今日子好多了,“卷子”管够,愿哪么“逮”就哪么“逮”。
  彼时北方地区商品粮供应还有粗粮,农村先行一步,一时好过城里。直到1992年10月1日开始,粮票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似乎一夜之间,白面的金贵地位开始弱化,替代食物眼花缭乱,过年时饽饽、饺子虽然还是主食,已经名不副实。琳琅满目的海鲜、蛋禽及畜肉,渐渐改变了人们昔日的饮食习惯。
  有人说,现在的年味儿淡了,穿新衣、吃好饭成了平常之事后,自然就缺少了新奇感。
  很多年前,听过阎维文那首《中国的年》,心中有些感动,其实是喜欢里面的几句歌词:“奶奶的皱纹里,蕴藏着年的故事;妈妈的笑容里,饱含着年的祝愿;爷爷的酒壶里,盛满了年的喜悦;爸爸的目光里,诉说着年的变迁。”
  上了年纪怀旧,其实反倒是图个新鲜。青砖灰瓦的老宅,院子里是拧成辫儿的苞米棒子和大蒜,墙上的干辣椒在漫天鹅毛大雪的映衬下愈发红艳……窗外天寒地冻,屋内暖意融融,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地瓜干酒烫得热乎乎的,夹个葱姜味儿十足的白菜猪肉馅儿饺子,还要蘸上口蒜泥儿,掰一块饽饽扔到嘴里,嚼得腮帮子都累得慌……
  不过,这只是脑海中的一幅图景罢了。人们真正眷恋的,无非还是一家老小凑在一起的那种感觉。就像一堆白面,揉成面团儿后,就难以分开了。

——2023年1月13日一期《烟台晚报》(第A13版)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3-1-25 21: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年画一纸点缀美好年华
作者:夏冰

  从镇恶驱邪的门神画,到娃娃抱鱼、五谷丰登等祈福画,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盛况和劳动人民精神面貌的新年画……千百年来,年画不仅装饰了万千家庭的宅院,点燃了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也承载着我们关于历史文化和乡土的珍贵记忆。一部年画演变史,称得上是半部中国社会发展史。

1.年画从《山海经》中来
  《山海经》中记载了这样一则传说:东海度朔山有棵绿荫如盖的大桃树,犹如一座巨型城堡。天下所有的怪物皆囚禁于此,由神荼、郁垒二神负责看管。他们尽忠职守,百鬼皆畏,一守就是千年。
  受此传说影响,汉代时,王公贵族率先于岁末设立桃木削制的神荼、郁垒木俑,用于驱邪避灾,后来这种做法传至民间,渐成风俗。至南北朝时期,人们干脆将神荼、郁垒直接绘于桃木板上。据《荆楚岁时记》记载:“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这就是年画早期的形态。
  北宋,随着木版雕刻印刷技术的发展,木版印刷年画出现,俗称“纸画”。年画发展迎来重要转折期。这一时期,年画的功能逐渐从“镇恶驱邪”演变为“祈祥纳瑞”。
  明清是中国年画兴盛和全面繁荣的时期。自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雕版印刷中彩色套印技术的日趋成熟,年画发展一日千里。清代文人李光庭在《乡言解颐》中提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一词诞生。
  明清时期,祈祥纳瑞类年画的常见主题有国泰民安、喜庆吉祥、风调雨顺、夫妻团圆、家庭和睦、健康长寿、子孙繁盛、财源广进等。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喜庆吉祥主题年画,这种年画中的动植物大都有美好寓意,例如鸳鸯象征爱情,荷花代表祥和,鱼谐音为“玉”,蝙蝠代表福气,桃、鹤、松等代表长寿,龙凤、麒麟、雄鸡代表祥瑞吉利……总而言之,“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除了驱邪祈福,年画有时也反映社会时局。近代的太平天国起义一度激发了民众反帝反封建的热情,有人应时创作了《太平军北伐图》等年画。此后,年画中还出现了办学堂、武昌起义等内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解放区和大后方出现了许多抗日主题的年画。
  新中国成立后,呈现工业、农业生产场景的年画开始流行,新年画在宣传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年画的题材类型十分丰富。有神仙圣人类的,如灶神、财神、土地神、王母、天官赐福等;有娃娃美人类的,其中部分作品折射出古人多子多福、绵延香火的传统观念;有民俗活动类的,比如清代的《迎春图》通过呈现迎春活动的盛大场面,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向往。年画中的主体形象先后为神仙、灵兽、圣贤、英雄、娃娃、仕女、农民、工人等,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2.大江南北“画”不同
  不同历史时期的年画有不同的面貌,同一时期不同地方的年画也有不同特点。明清时期,年画艺术百花齐放,我国有许多地方生产年画。其中,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和河南开封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名气最大,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起源于宋代的桃花坞年画,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进入鼎盛期,一度与天津杨柳青遥相呼应,形成“南桃北柳”的年画发展格局。桃花坞年画受吴越文化的影响,风格雅致,极富文人气息。其中,仕女主题的年画最能体现桃花坞年画的风神。这类年画中的仕女大都有“鼻如悬胆,樱桃小口,柳叶眉,鹅蛋脸”的特征,是纤柔清秀的美人。在年画艺人的笔下,她们或从事纺织刺绣,或沉迷琴棋书画,或履行相夫教子的职责。我们透过一幅幅小小的年画,仿佛看见了清代江南女子优雅务实的一生。
  “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这是天津年画之乡杨柳青古镇的一句宣传语。让杨柳青这一年画门派最引以为傲之事,便是为故宫大门印制过巨幅门神画。杨柳青年画匠人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先在木版上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再以彩笔填绘。这样制作出来的年画,既有“版味”,又有丰富的色彩层次。
  相较于桃花坞的精致和杨柳青的严谨,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创作崇尚淳朴自然、富有乡土气息。其主要特点是简明鲜艳、古朴雅拙。当地年画匠人的配色口诀为: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画才新。
  河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画风朴实,也很接地气。鲁迅先生作为朱仙镇年画的铁杆粉丝,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很好,雕刻的线条粗健有力,和其他地方不同,不是细巧雕琢。而且这些木刻很朴实,不涂脂粉,人物也没有媚态,颜色很浓重,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特色。”
  无论产于何地,年画匠人以巧思和巧手创作出来的年画作品,呈现了他们对天地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3.年画也开始“赶时髦”
  在海南文昌、万宁、屯昌等市县农村地区,许多人家仍保留着贴年画(主要为门神画)的习俗。腊月里,在门上贴上威武的“秦琼”“尉迟恭”,意味着过年模式正式开启。
  然而,时代在发展,城市的公寓楼大多只有单开门,已经没有了成对贴门神的空间,总的来说传统年画与现代人的生活渐行渐远。幸运的是,已有一些年轻人在创新形式传承推广年画艺术。
  为了拓展年画市场,湖南滩头高腊梅年画第四代传承人钟星琳选择与网红品牌合作,和自己的父亲一起研发系列年画文创产品,让非遗嫁接日用品设计,推动年画走进千家万户。“我希望让年画回归人们的生活。”对于传统年画的复兴,钟星琳很有信心。
  广州的时装设计师林进亮创立时尚品牌“门神”,将年画元素融入服装设计,让古老的年画艺术“赶时髦”。当代年画收藏家李炼在举办公益年画展览时说:“城市像一艘拥挤的大船,上面载满了失去故乡的人,而一张张缤纷的年画就像一张张船票,让我们登上回到故乡的那艘船。”
  年画到底是什么?如果画也会说话,它也许会这样介绍自己:种类丰富的年画家族,有的历尽沧桑,见证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有的底蕴深厚,富含教化之意,砥砺华夏民族崇德尚善的品格;有的温馨美满,描摹出中国人理想中的小康之家和大同世界。
  从个体视野观之,正如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所言:“每至腊月,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购之,亦所以点缀年华也。” 年画,或许正是那一纸点缀年华的美好记忆。

——2023年1月16日一期《海南日报》刊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3-1-25 21: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味如酒
作者:黄小秋

  一入腊月,年味就像发酵了的酒,无声无息,日渐醇厚起来。
  年味,在饱含家人惦念与幸福祈盼的各色年货里酝酿着。一碗飘香的腊八粥,启封了窖藏着三百多个日头的年味。不过半月,本地的特色小吃、可爱的兔年吉祥物、喜庆的烟花鞭炮等各色年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街头巷尾。于是,集市喧闹,人流如织,演绎着一个家对尊老爱幼文化的传承,一个国对百姓富足安康的护佑。“迈街相约看花市”,缀着大红穗子的各色花卉,如盛装新娘般妩媚,且都贴上吉祥如意的年味标签:君子兰叫“鸿运当头”,发财树名“招财进宝”,长寿花唤“福寿齐天”……一个个都跻身为各家贵宾,成了人们辞旧迎新、迎财纳福的最佳代言。
  免费写春联的摊子前最是热闹,点点冬阳如碎金,洒在张张红纸上,明媚生辉。一身唐装、神采奕奕的老人,被众星拱月般围在中央,意气风发地挥毫泼墨。多数人喜欢楷书春联,方方正正,笔笔都是人间真意,不管贴在大堂还是侧房,雅俗共赏皆相宜;有人却喜欢隶书春联,低调谦卑,从容中有不动声色的铿锵,适合贴在店铺或神龛两侧,以质朴藏拙的字体,来表达祈求新春吉祥如意的虔诚敬意——一撇一捺,都诠释着一个家国的宣言;一字一联,都携手了一个光年的心愿。在阵阵叫好声里,一幅幅散发着几千年平仄古韵的春联诞生了。这古色古香的年味儿,仿佛是一缸陈年的茅台,醇厚香浓。
  年味,也在绵延了几千年文化习俗的故土里浓郁着。一到小年,外地牌号的车就多了,一群群游子,乘着八百里加急快哉风归来,欢喜了一城久盼的山水。三百六十度的相思,是一场游子与故乡的双向奔赴。趁着归日,杀猪宰羊烹牛,各种“腊祭”次第登场,宰杀的牲畜成为祭品,血滴落在神龛前,庄严而虔诚,祭祖宗的护佑之恩,也祭四方神明的庇护之德。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血汤肉热气腾腾,大碗里倒满自家酿的好酒,你一碗,我一碗,不醉不休。远归的那一个总是吃相最饿,遗失了太久的家乡味一沾口,味觉就被挟持,完全停不下来,唯有一口接一口大快朵颐。那馋嘴的滑稽样,那开怀大笑的快乐相,与母亲记忆里珍藏着的少年重合。无论游子有多年长,都是故乡怀里长不大的孩子,这回归本原的纯朴年味,好似一壶上头的烧酒,浓得化不开。
  年味,还在最抚凡人心的烟火里升腾着。大红的灯笼在各家门口挂起来了,神龛上不忘先祖、知恩敬神灵的小油灯,自小年夜里开始,也彻夜照起来了。投在冬夜里的喜庆光芒,以独特的传统魅力,给人以安宁之感,俘获了怀旧人的心。灶膛里的柴火哔哔啪啪跳着舞,油锅在欢乐地歌吟,各家忙着炒瓜子、炒花生,炸扣肉、炸油豆腐……梁上垂下的一刀刀方烟熏腊肉、一串串手灌香肠、一只只肥壮吹鸭,被烟火熏得油光发亮。
  “儿孙娱膝下,母子话灯前。”忙中抽闲,一家人围着火苗红红的灶膛,分吃着烤得喷香的糍粑,一个个都被火光抹上了晚霞的艳色。两鬓斑斑的老母亲,枯瘦的双手紧握了游子的手,眼眸里积攒了一年的思念,不由自主地泻出,温柔又清澈,洗净了游子心底的风尘与苍凉。一家子有绵绵的情话要诉说,聊家人的安康与一年的收成,也说扫尘迎新和分封红包的琐事……火光暖暖,亲情暖暖,嬉笑的孩儿不时往窗外扔一个响炮,诱人的腊香味和着油炸食材的香味,在空气里氤氲。岁月静好的年味,在一家人心底袅袅升腾,像一坛刚启封的桃花酒,甘醇又浪漫。
  年味如酒,窖藏了四季的期待与思念,饱含着万家团圆、岁月静好的甘甜,也浓缩着国富民强、山河无恙的幸福安详。“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伴着春晚的秧歌曲和喜庆的爆竹声,醇厚的年味化作一碗碗高举的屠苏酒,融入那醉人的春风,把暖意送到了万家灯火中……

——《吕梁日报》百家号2023年1月16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3-1-25 21: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村年画
作者:崔洪国


  这是笔者多年前写的一篇关于年画的小散文,现在找出来感到非常亲切,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过年在家贴年画的情景。兔年春节来临,特分享给大家,祝大家兔年梦想成真。
——题记

  记得当年赵本山老师的电视剧《刘老根》和乡村爱情系列火爆的情景真是万人空巷,特别是在赵本山的根据地农村,刘老根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说不尽的话题。我也是从小从农村长大,对农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也是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之情。所以当时也是刘老根的铁杆粉丝,不仅首播的时候每晚都如约守在电视机前,看得入迷,到后来意犹未尽,自己又买了碟子,前后看了好几遍,每一次都感觉有不同的收获。现在想起来,那剧情真的就如同自己的老家,自己的乡村一样切近生活的本色。正因如此,我对剧中的一些生活中的情景和细节一直难忘。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剧中在每家每户的正屋里经常出现的年画。有的年画是四联的山水和花草画,有的是在我们老家的屋里经常看到的故事画,或者是根据电影改编成的年画。在电视剧背景中点缀的这些内容迥异,风景优美的年画在另一个层面上展现了生活勃发的生机和人们生活的情调。这些年画,在我老家的方言中叫“画子”,是庄乡人家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想想也是,早些年的时候,泥屋土炕,倘若在灰黑的墙上贴上几幅绚丽斑斓的“画子”,真的让人感觉蓬荜生辉呢。在地里辛辛苦苦累一天,回到家里,用大白碗倒上一晚凉开水,斜倚在炕头,思绪游走在“画子”的意境和故事中,一身的疲惫会转瞬消失的无影无踪。
  老家的北屋里贴的那些“年画”,多是人们过年赶年集的时候买的。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家乡的人们日子过得很紧巴。虽则各家的家道和生活的光景不同,但是人们对过年的期冀是一样的,人们热迎新年的方式是相似的。其中过年买年画和购置年货一样是每家都精心打理的事情。在我的家乡,一直到现在的习俗都是年二十三大扫除,把屋里屋外打扫的干干净净,二十五是年前最重要的一个年集,所有的人都要赶到人头攒动的集市上,爹娘忙着给我们买过年的衣服和必办的年货,哥哥们四处买年三十晚上和年初一早上放的鞭炮,我就跟着姐姐在卖“画子”的闹市挑选喜爱的年画。二十六二十七事情不多,我和哥哥姐姐就把买的年画全部摊开,先看个够,等到娘打好了浆糊提醒了,再小心翼翼的一张一张贴到墙上。刚刚清扫过的北屋,一贴上年画更加焕然一新。
  稍后的几日,爹娘和哥哥姐姐为过年忙忙碌碌准备着,我呢,就踩着凳子,或者脱了鞋站在炕上,靠近了新买的“画子”,一个图一个图仔细的看,对一些故事下边的解说一个字一个字的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缠着姐姐给我讲。因为这些“画子”生动丰富的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就对生活有了一种贴近现实和成熟的解读,这对我以后的人生之路产生了莫大的影响。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我家的北屋里先后贴过《海港》,《天仙配》,《蝶恋花》,这些年画都深深的烙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一直不离不弃的伴着我的成长,相伴着我的思想,伴着我人生的年年岁岁。我还记得,海港那幅画子后来父亲给我糊了风筝,风筝飘飞上天的时候,方海珍脖子上搭着毛巾,神采奕奕的形象还清晰可辩。
  后来,我离开了家到远方读书,毕业后又进城参加了工作,回老家的日子少了。每每疲惫或者寂寥的时刻,我都要去用心的想想老家的正屋里贴的那些画子,那些烙印在我心灵最深处的形象,和曾经与我朝夕相伴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慈善的面容和可亲的方言。与家也就贴近,心也就豁亮和阔达了。
  想想,其实画子只是一个方面,每个人多彩的人生都是有好多的元素构成的,不仅画子,还有小人书,还有游泳的水塘,还有放牧的田野,还有与哥哥姐姐的打闹嬉戏,还有母亲在油灯下纳的鞋底,等等,生活的沉郁和高昂,心情的或喜或悲都与这些元素紧密的关联着。这也许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情结。说远了,还是回到画子,倘若那些画子留给我们的忆念和影像能经常的让我们对常态生活保持着一份内心的简约和平衡,而不是患得患失,多去想想,倒也不错。

——《齐鲁晚报》百家号2023年1月17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3-1-25 21: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磨年趣
作者:俞鸿虎

  每临春节,母亲就要带领我们几个孩子,打扫卫生、采买年货、腌制腊味,忙得不亦乐乎。特别是磨水磨粉,既花时间,又费体力,十几斤水磨粉磨完,总感觉腰酸背痛,心里却涌出一股成就感,甜丝丝的。母亲说:“水磨粉包出来的汤圆吃口糯、软、更香。”
  说起石磨的来历还要提到父亲的老友——阿福叔。阿福叔当年独自蜗居在卢家湾的棚户区,家属在农村,儿子尚在苏州念大学,孤寂缠绕着他。他跟父亲解放以前就是好朋友,两人休息日只要对上点,父亲总会约阿福叔来我家小酌,唠嗑一番,以解寂寞。有次阿福叔说起家里有个石磨,已经闲置多年,他念及我家孩子多,过年过节会有用,于是,父亲乘假日去卢家湾,叫了一辆三轮车运了回来。到家仔细一看,粉槽摔缺了一块。父亲又赶去石灰行买来白水泥小心翼翼地补上。
  送走了灶王爷那天,母亲取出珍藏了几个月的糯米,淘洗干净,然后用清水浸泡,一昼夜后,捞出糯米粒,用指甲轻轻一压,立即碎裂。母亲对我说:“可以磨了。”她取出干净的面粉袋,套在石磨的出口处,用绳子扎牢,面粉袋放在脸盆里。一切就绪,我便开工了。我用勺子抄上小半勺糯米,连水倒入磨眼内,逆时针旋转石磨,不一会,雪白的糯米浆就流入磨槽,顺着磨槽缓缓流入面粉袋,滤出的清水从面粉袋渗了出来。我累了,换大妹;大妹累了,换小妹;小妹累了换阿六头……忙了一下午,临吃晚饭,十多斤水磨粉总算全部磨好了。母亲把面粉袋口扎紧挂在天井的钩子上,底下放一只脚盆。滴下来的水滴答答不停,第二天,袋里的水磨粉已经结成为块状。我凑近闻闻,透发出一阵阵特有的诱人清香。
  家有石磨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飞快传遍了前后弄堂,邻居们闻讯纷纷前来商量借用。母亲把邻居们按照顺序排了队,让父亲记在日历彩图边上,免得弄错。从此以后,每逢过年,石磨总会成为前后弄堂的香饽饽,日历彩图边上总会新添一行局外人看不懂的石磨流转日期。从喝腊八粥那天开始,要一直借用到除夕后半夜。年初一,邻居们纷纷把自家的水磨粉汤圆端到我家,请我们品尝。宁波口味的猪油白糖汤圆,一个个小巧玲珑,一口能吃两只;苏州口味的百果馅和细沙馅一口咬开只见馅子五颜六色,别提多吸引眼球了;扬州口味的荠菜大肉汤圆,一口咬下去,刚刚只露出肉馅,乖乖隆滴冬,只吃一个已经半饱了!各地风味汤圆我们都品尝到了。欢声笑语充满着客堂间。
  元宵节前,父亲会去弄堂口的电话亭打电话给阿福叔,约他来我家过节、小酌。放下酒杯,母亲端上水磨粉汤圆请阿福叔品尝,我想这是喝水不忘掘井人的意思了。
  1987年动迁,石磨一时无处安身,被运到无锡二姐家,继续发挥余热,传递年味。

——《新民晚报》2023年1月15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3-1-25 21: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年俗年味
作者:史新

  这些年过年,人们都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怕污染环境,不让放鞭炮;又因为疫情,怕人员聚集,不许搞民俗表演;提倡电话微信拜年等等。用一个很时髦很流行的词说,确确实实地是缺少一点“烟火气”。
  没有年味的“年”,冷冷清清不热闹,倒很让人怀念我们儿时的年。再细琢磨,少了“烟火气”的年,最最主要的是把年俗给弄丢了。
  我的老家在山东南部沿海的黄家塘湾,青岛与日照临界的地方。据说我们的先祖是大明朝迁民来的,从云南起步,先落脚江苏六合,又扎根于黄海之滨。因此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年俗,不知是有云南特色,还是有江苏成份,或者说又添加了山东原素。

腊八
  说年俗,就要先从腊八开始说起:“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是我老家的一句顺口溜。腊八这天,要吃“腊八粥”。据说在古代,有钱的大户人家和寺庙都要用八种米熬出粥,在门前设上粥棚和桌椅板凳,让那些流浪在外的人吃用,也被称为“佛粥”。
  小时候并不知道腊八粥的含义,很少见过有前来讨饭的流浪汉,更见不到谁家门口还设粥棚,当然我们童年那个年代,已经没有了地主,都是贫下中农,基本一个生活水平。老娘熬过粥,很平常的那种玉米粥,也可能还熬过地瓜面加花生饼的那种“糊涂粥”。只是比平常少了一点菜,多了一点花生饼,味道要比平常喝的粥香甜得多。
  过了腊八,就意味年的序幕拉开了。年味开始变浓,集市上各种年物琳琅满目,有钱的只管往家买,什么棉衣单褂、鞋帽袜子、猪头羊爪、干鱼海鲜、红席鞭炮、年画对联等等。没钱的也不能无所表示,记得小时候看过的《白毛女》,在那万恶的旧社会,杨白劳他老人家还得给喜儿买上二尺红头绳呢。穷人家也要过年的,什么白菜、萝卜,柴草、粮豆,凡事能换钱的都可以肩挑车推,送到集上换成钱,再买点过年需用的物品。记得有年腊月十四,爹推我拉,捣鼓一手推车大白菜去二十里外的泊里大集去卖,熬到了日落西山,最后没办法,三块七毛钱便宜丢给了泊里东边村子的一个老头,还得给他送到门上。

除尘
  除尘,在老家哪儿就是扫屋,多数人家一般都选在腊月十五之后、小年之前的这几天,双日为最佳。要把家里的大小家具全部抬到院子里,去竹园里折一把带叶子的竹枝,捆成扫把,从屋顶开始,将所有灰尘打扫干净。
  爹是从来不干这活的,都是娘领着我们姊妹几个,每人头顶一个斗笠或一件不穿的破衣,扫完屋里,再一件一件把抬到院子里的大小家具抹洗一遍。记得就奶奶去世那年没扫屋。娘说,怕迷了老祖宗的眼。不过也要拿竹扫把“照量一下”。
  后来通过看《吕氏春秋》才知道,从打秦始皇那年代就有除尘这项风俗。“尘”与“陈”同音,意思就是去陈布新,把一年晦气统统除掉,迎来新的一年福星高照、好运连连。

小年
  腊月二十三,叫小年,也叫“辞灶日”。听娘说,小年这天,灶王爷爷要去天上跟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所在这个家庭的善恶,各家各户这个时候都要格外对他老人家奉敬着点,好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早上或者晚上第一碗水饺要先敬给他,焚上一炉香,把挂在锅台上面的灶神像剪下,连同烧纸一起点燃,等于把它送上天宫。不过年除夕还得再把它迎回来,但实际上就是买张新的灶王像贴在原来的地方。记得奶奶对灶王的叫法和娘的叫法不一样,奶奶是叫“灶麽麽”。
  过了小年,我们这些小孩子们所期盼的大年就很快临近了。具有“仪式感”的事就是“二四二五做豆腐、二七二八把面发”。当然这是大人们的事,我们所思所想的就是难得能吃上一顿白面饽饽,吃一块热豆腐。每年做豆腐的时候,只要我在跟前,娘都会盛出一碗豆腐脑给我,这是烧火打杂的姐姐们所得不到的特殊待遇。
  我们老家大多数人家都把发年糕、蒸饽饽的日子放在腊月二十八这天,二十六七只是蒸些菜包或豆包。估计是“八”与“发”同音的缘故,也有着发财的寓意。我早已逝去的二爷,就是这天生日,爷爷奶奶们就给他起了个“发曼”的乳名。

除夕
  除夕,是大年这个隆重节日的前奏。这天还是很忙的,天微亮的时候,爹要起来在大门口燃起一把豆秸,很吝啬地从整挂鞭炮的下端拆下几个爆仗,扔在火里,噼啪响几声,然后再回到炕上抽一袋烟,问他说是除夕早上的这项风俗叫“狼烟”。具体有啥寓意,爹一直未曾说出个子丑寅卯,直到前几年给人家做村志,才从百度上查出是驱除邪魅的意思,而且只有江苏宿迁和山东南部一带才保留这一传统风俗。
  除夕这天上午,要贴年画、贴对联,每个门口、每个器物上春联内容各有不同。大门口除了“天增岁月人增寿”之类的吉祥安康联句外,必不可少的要有“出门见喜”;炕头上要贴“人口平安”;猪圈门口要贴“大耳元帅”等。每个器物上也要贴上“春”“福”“有”等大吉大利的字。完后还要去河里或者井里挑满水缸。老人们说,大年初一不能动勾担,也不能去井上惊扰井神。上午还有要做的是,赶早去看望孝敬一下自己的至亲长辈,如外祖父母、老岳丈等人。有句俗话叫:有酒没酒,就看八月十四腊月二十九。其实说的是你有没孝心,或者你混的如何,在这一天就能看出来。
  除夕下午的事也挺多,不过是各有分工,娘要做菜供天供神供祖宗,还要准备年夜饭。爹要负责家族的族谱供奉。我的任务相对简单,就是去到祖坟烧纸放鞭,迎接逝去的祖宗们回家过年。姐姐们也有任务,那就是要准备下三天的柴草,豆秸和芝麻秸是必备,豆秸烧起来噼噼啪啪响,芝麻秸的寓意在于“芝麻开花节节高”。

大年
  大年的隆重就在于年夜饭,先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里可以包上九枚硬币,也可以包上九个红枣,谁吃到谁就会自喻来年福气多多,财源滚滚。
  年午更,水饺下出锅,第一碗要送到供奉谱轴的祠堂献给祖宗们。再盛出三碗放到院子提前摆好的桌子上,点燃鞭炮,迎接财神下凡进家。
  据说,远古的时候,“年”是一种小妖,每到春节来临,必出来作祟,因此人们就在村头、门口用竹子燃起火堆,火光和爆响吓得“年”不敢进村进家,也就有了后来人们燃放鞭炮的习惯,也有了大年初一相互见面庆贺“年过了”的拜年习惯。
  仪式走完,一家人围坐一块吃年夜饭,大人们会提前告诉孩子们,过年要说吉利话,饺子破了,要说“中”了,碗碟跌破,要说“碎碎(岁岁)”平安。
  吃过年夜饭,全家人要一起守岁到天明,在老家时这一习俗还有,我们这些孩子们困得双眼皮打架也不舍得去睡,就为了等爹娘分那点少得可怜的压岁钱。如今估计已没人再去受这份“洋罪”。
  守岁也是有说处的:传说古时候还有另一种邪魅叫“祟”,交春季节会出来吓唬小孩,人们把铜钱压在孩子枕头下面,“祟”一旦靠近孩子,铜钱会发出光亮把它吓跑,延续到后来,老人们把压岁钱发到孩子手中。
  大年初一,在老家是小辈们给长辈逐家拜年的日子,当然,首先要拜的除了祠堂里供的逝去先人谱碟,再按亲近辈份,依次跪拜。小时候愿意跑着去给长辈们磕头拜年,最大的诱惑可能会得到几毛或几块的压岁钱,没有压岁钱的长辈也可能奖励你几块糖或一挂小鞭炮,总有所获。
  拜年,这该是最能够延续到现在和将来的习俗吧!曾经见过一个在外面挣了大钱的老板,依照过去的传统,在堂房正面摆一张八仙桌,两侧放两把太师倚,坐着他的爹娘,还提前给老人准备下几十个装着钱的红包。所有的宗亲近支小辈们依次挨着下跪磕头拜年,每人皆可领到一个红包,把外族外姓的孩子们馋得“眼光发绿”。也有人借此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馋,好好上学,将来出息了回来给村里的所有老少爷们人人发钱岂不更好!
  大年初一,老家还有一项民俗保留至今,那就是门厅炕前里,无论洒落下多少纸屑果皮,都不能打扫,说会把财贝扫出门,只能初二清理。
  正月初三,是送年的日子,族老们把挂着的谱碟小心翼翼地取下包好,然后一路燃放鞭炮,等于是把祖宗们送回到“林”上。
  爆竹声声辞旧岁,锣鼓阵阵迎新春。拜完年,走完了七大姑八大姨家的门,看完了乡间“艺术家们”的表演,“年味”逐渐散去。但年俗不会离去,因为它已扎根于人们的心底。它会让人期盼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健康平安,事业兴旺。

——《齐鲁晚报》百家号2023年1月18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3-1-25 21: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联与年画的来历
作者:黄元琪

  早在秦汉之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早期人们将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以避凶邪。这种习俗延续到了五代时期,之后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

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五代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在每年除夕时命学士在桃符上题字,挂在寝门左右。某年他不满意学士辛寅逊的撰词,亲自在桃符上题字:"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寓意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孟昶在桃符上的题词与现今上下联的形式相符,又具有文学性。桃符字牌由原先驱魔除鬼的功能,转为了更浪漫、更文艺的用途。
  到了明代,人们才开始使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岀现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春联的颜色与当地民俗相关,通常春联的颜色为喜庆的红色,有些地区的春联颜色还有白色、黄色、紫色、绿色和蓝色等。它们分别用于特定的地点和时间,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寺庙所贴的春联,为彰显佛法的珍贵,用黄纸书写;家中有人服孝时用白、绿、黄三色春联,凡是遭父母之丧,在家守制,已过期年,可用净绿天地头加蓝色的春联。沈阳故宫里保存着多幅清代春联,载体选用白绢,并镶以锦边(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裱于框架之中。湖北秭归县有在端午节贴春联的习俗。

木版年画:贴了年画才算年
  在中国灿若繁星的民间手工技艺中,木版年画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它题材广泛,地域风格多样,广泛流行在中华大地上。说起它,我总能第一时间想到匠人灵巧的刻画手艺、斑斓的色彩与吉祥的图案。这些极具渲染力与浪漫主义的图画成了千百年来绚丽年俗中的点睛之笔。
  木版年画孕育于汉代。当时的老百姓在岁末辞旧迎新之际,家家户户要打扫房屋,清理宅院,画神荼、郁垒两位门神于大门上,表达规避灾祸、全家平安的心愿。唐宋是木版年画成型的重要时间点,雕版印刷术这项伟大的发明诞生,在纸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后反贴在刨光的木版上,再根据文字刻岀阳文反体字,做成雕版。之后在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再将纸揭起,就成了印品。这项工艺流程与木版年画一脉相承。
  在门神的"代言人”方面,唐代后逐渐从神荼、郁垒转变为秦叔宝、尉迟敬德。相传唐太宗经常梦魇不能深眠,于是由秦叔宝、尉迟敬德两位大将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久而久之,太宗念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的戎装像悬挂在宫门旁,此后邪祟全消。

——《文汇报》百家号2023年1月19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3-1-25 21: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年,一定不一样
者:刘广(画家、全国政协委员)

  随着年龄增长,对过年的期盼不淡反涨,儿时的“年味儿”就跟走流程一样铆着劲开始在脑海里晃:那是儿时亲戚家炕桌上的一捧糖,甜进心里!是儿时父兄长辈张罗的杀猪菜,唇齿留香!是儿时母亲亲手缝制的新衣裳,年年回想!是儿时村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彻四方!是儿时开心期盼的长辈压岁钱,岁岁难忘!是儿时全家围坐一起看的春晚,笑声舒畅!是儿时呵着白气贴满院的春联,字字墨香!是儿时守岁饺子里吃出的钢镚,眉眼飞扬!是儿时庙会上各式各样的花灯,无限返场!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癸卯新年,一缕炫目的光洒在身上,迎着年味儿释放光芒,暖洋洋的舒坦,亮晶晶的坦荡,心中积攒的话总要抒发一场,为山河无恙的磅礴力量,感谢让我们毫无束缚的前进,感谢阳光洒下的瞬间安稳,感谢挚爱亲朋一路同奔,感谢祖国护佑着人民!
  再见面,我要给父母亲人们拥抱,告诉他们天伦之乐是世间最大的美好;我要给小学老师发一封电报,告诉他,我还在努力成为他的骄傲。一如阳光的使命就是献出自己的光和亮,只要你愿意站在阳光下,温暖会让你嘴角有笑、眼里有光,让那些遗落的美好无处可藏。
  美好能藏在哪里呢?
  美好应该在春运时每个人回家的故事里,是一张站票也阻挡不了的归心似箭,是一桶泡面汤底也要喝光的心里欢,是车厢内挨着挤着的满足感,是厚重行囊里满装的迫切与期盼,是嘴里咬票脸上带笑的春风如兰。
  美好还在人们所寄托的民间习俗里,是寄托着辞旧迎新愿望和祈求的扫尘,是抒发美好愿望增加喜庆气氛的春联,是除夕之夜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的守岁,是一家大小其乐融融聚在一起包饺子。
  美好也在充满大爱大义的每一寸土地上,是解放军官兵的保家卫国、戍卫边防,是人民警察的挺身而出、敬业值守,是环卫工人的不分昼夜、城市保障,是服务行业的坚守岗位、尽职尽责,是干部群众的一线奋战、默默奉献,是白衣天使的救死扶伤、勇于担当。
  美好又在我们当下的生活里,是网课后调皮的学生称赞了老师漂亮的发夹,是三环路上霓虹闪烁的堵车耐力争霸,是最抚人心的茶馆接地气地推出了奶茶,是菜市场里你来我往嘻嘻哈哈的家常话。
  美好更在电话那头母亲的唠叨里,年糕、豆包准备的不老少,老家杀年猪的日子已定好,让你写的对联今年要趁早,福字多备,街坊四邻要,掼蛋扑克图案画得好,没等上桌玩就被顺跑……
  母亲说得开心,声调不自觉地上扬,我听得开心,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就是中国人的新年,有惦记就会团圆,有期盼就会圆满。
  小时候盼过年,盼的是母亲从厨房里端出来的大餐,一盘一盘,如变魔术般,除了开心,却不懂这种感觉叫幸福。
  长大后盼过年,盼的是能让父母的期盼如愿,只有过年,远行的儿女才会归家,操劳半生他们盼的只是一顿“团圆饭”。
  我们一直很忙,忙到无法常回家看看;我们一直很忙,经常对电话那端的思念无奈敷衍;我们一直很忙,让“回家过年”成了奢侈心愿。
  但是今年我们回家去过年,吃顿团圆饭,用既定的时间去陪伴,用有限的时光让父母找回孩子们儿时的画面。
  年,来了,这是一年的终点!亦是新一年的开端!无论在家在岗在他乡,无论在笑在闹在彷徨!期待总会实现,心愿必能如愿。因为新的一年,有新的希望!
  中国年,一定不一样!

——新华社客户端2023年1月18日登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6、7、80后怀旧网    

GMT+8, 2024-5-17 18:52 , Processed in 0.1184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