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儒故事二则
自相矛盾① 人有鬻(yù)矛与盾者②。誉其盾之坚③:“物莫能陷也④。”俄(é)而⑤又誉其矛,曰(yuē)⑥:“吾(wú)矛之利,物无不陷也⑦。”
人应之曰⑧:“以子之矛,陷子之盾⑨,何如⑩?”其人弗(fú)能应也⑪。
郑人买履⑫ 郑(zhèng)人有欲买履(lǜ)者⑬,先自度其足⑭,而置之其坐⑮。至之市⑯,而忘操之⑰。已得履,谓(wèi)曰:“吾忘持度⑱。”反归取之⑲。
及返,市罢⑳,遂(suì)不得履㉑。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㉒?”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㉓。”
༺༻༺༻༺༻༺༻༺༻༺༻༺༻༺༻༺༻༺༻༺༻༺༻༺༻༺༻༺༻༺༻
注释
①自相矛盾——这篇寓言选自《韩非子》。韩非是战国时代有名的法家,他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反对当时儒家保守倒退的路线,积极主张变法,实行法治。韩非用这个寓言故事批判孔孟之徒对事物的认识是片面的,是自相矛盾的。
②人有鬻矛与盾者——有一个卖矛和盾的。鬻,卖的意思。矛、盾,古代的兵器。矛是用来刺杀敌人的;盾是用来抵挡敌人的矛或其他兵器,以保卫自己的,也叫盾牌;者,相当口语“的”字。
③誉其盾之坚——夸赞他的盾的结实。誉,夸赞;其,他的;之,的。
④物莫能陷也——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陷,穿透的意思;也,在这里表示语气。
⑤俄而——一会儿的意思。
⑥曰——就是“说”。
⑦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我这个矛的锋利程度,任何东西没有穿不透的。吾,我的;利,锐利、锋利。
⑧人应之曰——另外一个人接着问他说。之,他,指卖东西的人。
⑨以子这矛,陷子之盾——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子,这里是“你”的意思。
⑩何如——怎么样。
⑪其人弗能应也——那个人回答不上来了。弗,“不”的意思。
⑫郑人买履——这篇寓言选自《韩非子》。韩非在《外储说左上》篇里用这则故事,嘲讽那批“法先王”的儒生,墨守成规,死抱着“先王”陈旧的制度不放,结果到处碰壁。
⑬郑人有欲买履者——郑国有个人想要买双鞋。郑,周代国名;欲,想要的意思;履,就是鞋。
⑭先自度其足——自己先量好了脚(的尺寸)。度,这里念“duò”,量的意思;其,他的,这里指郑人。
⑮置之其坐——把它(指量好的尺寸)放在他的座位上。置,放的意思;之,这里指量好的尺寸。
⑯至之市——等到往市上去的时候。至,到的意思;之,往的意思。
⑰而忘操之——可是忘了带量好的尺寸。而,可是的意思;操,拿的意思。
⑱吾忘持度——我忘了拿量好的尺寸。度,这里念“dù”。
⑲反归取之——回家去拿量好的尺寸。反,这里同“返”。
⑳市罢——集市散了。罢,停止的意思
㉑遂不得履——于是没买到鞋。遂,“于是”的意思。
㉒何不试之以足——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呢?何,为什么的意思;以,这里是“用”的意思;之,它,指鞋。
㉓宁信度,无自信也——宁可相信尺寸,不相信自己(的脚)。无,这里是“不”的意思。
༺༻༺༻༺༻༺༻༺༻༺༻༺༻༺༻༺༻༺༻༺༻༺༻༺༻༺༻༺༻༺༻
白话译文
自相矛盾 有个人在市场上卖矛和盾。他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极其坚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刺穿它。”过了一会儿又夸赞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锐利,可刺穿任何东西。”
另一个人接着问他:“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如何呢?”那个人哑口无言。
郑人买履 郑邦有个人想买双鞋,他先在家里量好脚的尺寸,放在其座位上。等他赶到集市上,却发现忘带尺码。他摆弄着鞋说:“我忘记带尺码了。”于是回家取尺码。
等到他取回尺码再赶到集市,集市已经散了,他因此没有买到鞋。
有人对他说:“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的尺寸呢?”
他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山西省小学课本《语文》第九册第53页~第55页 (山西人民出版社1974年10月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