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书生 发表于 2024-10-22 23:10:26

AI一组80年代老北京胡同

AI一组80年代老北京胡同
这里有你的回忆吗?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4-11-1 12:53:35

      看似不起眼的胡同,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惜上世纪80~90年代因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及人们的保护意识淡漠,许多胡同永远消失了。非常可惜。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4-11-1 13:58:23

      据说“胡同”一词过去写作“衚衕”,上世纪50年代末简化为目前这种写法,不知道是否属实。

无用书生 发表于 2024-11-11 23:22:15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4-11-1 12:53
看似不起眼的胡同,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惜上世纪80~90年代因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及人们 ...

是的,可惜的很!

无用书生 发表于 2024-11-11 23:23:13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4-11-1 13:58
据说“胡同”一词过去写作“衚衕”,上世纪50年代末简化为目前这种写法,不知道是否属实。

这个还真不知道,只知道是蒙语的音译。

日出印象 发表于 2025-2-3 01:36:34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4-11-1 13:58
据说“胡同”一词过去写作“衚衕”,上世纪50年代末简化为目前这种写法,不知道是否属实。

“胡同”一词再早写作“衚衕”,后来确实简化成“胡同”。不过不是在50年代、时间上至少可以提前到清末民初。
找到一本旧书、封面是《京师五城坊巷衚衕集》可能是明版。扉页位置上有“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及“庚申十月玉岑溥良”字样。查爱新觉罗·溥良字玉岑,曾经生活在清末民初、是书法家启功曾祖父。
论坛不好上传图片,暂时先文字说明一下。

日出印象 发表于 2025-2-3 01:42:18

望文生义一下:“衚衕”这两个字拆开之后,分别是两个“街”字然后是一个“胡”字和一个“同”字。
取“胡人通(同)行”的狭窄街道之意,相当于南方的小巷。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5-2-8 15:57:17

日出印象 发表于 2025-2-3 01:36
“胡同”一词再早写作“衚衕”,后来确实简化成“胡同”。不过不是在50年代、时间上至少可以提前到清末民 ...

      谢谢。长见识了。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5-2-8 16:15:03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5-2-8 16:19 编辑

日出印象 发表于 2025-2-3 01:36
“胡同”一词再早写作“衚衕”,后来确实简化成“胡同”。不过不是在50年代、时间上至少可以提前到清末民 ...

      有一处笔误,不是“明版”,而是民国年间出版。查阅了“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良出生于1854年(清咸丰四年),卒于1922年(民国十一年)。其生活的岁月里,1860年(清咸丰十年)和1920年(民国九年)与农历庚申年吻合。1860年时爱新觉罗·溥良6岁,不可能撰写任何著作,因此可知其只可能在1920年即去世前两年撰写完此书。出版日期不详,可能在当年,也可能晚一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一组80年代老北京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