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0后怀旧网

标题: 京人社1977年5月版中学《语文》第二册下册 [打印本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5-21 11:18
标题: 京人社1977年5月版中学《语文》第二册下册
一  毛主席词二首


蝶恋花①  从汀州向长沙②
一九三〇年七月


六月天兵征腐恶③,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④缚。
赣水⑤那边红一角,
偏师⑥借重黄公略⑦。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⑧。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⑨为我从天落。
༺༻༺༻༺༻༺༻༺༻༺༻༺༻༺༻༺༻༺༻༺༻༺༻༺༻༺༻༺༻༺༻༺༻༺༻༺༻༺༻
渔家傲⑩  反第二次大“围剿”⑪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⑫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⑬。
枪林逼⑭,
飞将军⑮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⑯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⑰嗟何及⑱!
------------------------------------------------


注释
①蝶恋花——词牌名。
②从汀〔tīng〕州向长沙——一九三〇年六月,李立三篡夺了党中央的领导权,在他把持下,推行了一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炮制了一个组织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他们强令红一军团进攻南昌,七月又强令红一军团向长沙进发,去增援因执行李立三路线围攻长沙失利的红三军团。毛主席坚决抵制这条错误路线,反对在红军幼小时期攻打大城市,主张过赣江发展革命根据地。六月底毛主席率领红一军团从福建汀州(今福建省长汀县)出发,沿路在赣江两岸发展了革命力量。后来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会合,毛主席引导红军撤离长沙,分兵向农村进军,开辟了湘东、赣西广大革命根据地。这首词就作于从汀州向长沙的进军路上。
③腐恶——腐朽凶恶的敌人。
④鲲〔kūn〕鹏〔péng〕——神话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这里比喻貌似强大实则虚弱的国民党反动军队。
⑤赣〔gàn〕水——江西省的赣江。
⑥偏师——配合主力军作战的部队。
⑦黄公略(一八九八~一九三一)——湖南省湘乡县人。中国工农红军著名的指挥员,历任党代表、副师长、副军长、军长等职。一九三一年十月在江西省吉安县东固地区壮烈牺牲。
⑧湘和鄂〔è〕——湖南省和湖北省的简称。
⑨狂飙〔biāo〕——暴风,这里指革命大风暴。
⑩渔家傲——词牌名。
⑪反第二次大“围剿”——一九三一年二月,蒋介石调集了二十万兵力,发动了第二次反革命“围剿”。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总结这次反“围剿”的胜利时说:“十五天中(一九三一年五月十六日至三十日),走七百里,打五个仗,缴枪二万余,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围剿’”。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同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坚决斗争取得的。
⑫白云山——在江西省吉安县的东固附近。
⑬枯木朽株齐努力——指苏区全体军民男女老少都一齐努力打击敌人。
⑭枪林逼——形容枪支如林,火力密集地逼向敌人。逼,逼迫。
⑮飞将军——汉武帝时,李广英勇善战,人称“飞将军”。这里借指红军。
⑯闽〔mǐn〕山——指福建武夷山。闽,福建省的简称。
⑰为营步步——一九三一年春,蒋介石反动派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反革命“围剿”,用了所谓“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办法。
⑱嗟〔jiē,又读juē〕何及——悲叹也来不及了。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1页~第4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5-21 11:20
四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开幕词(节录)
(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一日)
作者:毛泽东


    同志们!我们现在是处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个六万万人口的东方国家举行社会主义革命,要在这个国家里改变历史方向和国家面貌,要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内使国家基本上工业化,并且要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要在大约几十年内追上或赶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决不会不遇到困难的,如同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所曾经遇到过的许多困难那样,也许还会要遇到比过去更大的困难。但是,同志们,我们共产党人是以不怕困难著名的。我们在战术上必须重视一切困难。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困难,我们都要采取认真对待的态度,创造必要的条件,讲究对付的方法,一个一个地、一批一批地将它们克服下去。根据我们几十年的经验,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困难,果然都被克服下去了。种种困难,遇到共产党人,它们就只好退却,真是“高山也要低头,河水也要让路”。这里就得出一条经验,它叫我们可以藐视困难。这说的是在战略方面,是在总的方面。不管任何巨大的困难,我们一眼就看透了它的底子。所谓困难,无非是社会的敌人和自然界给予我们的。我们知道,帝国主义、国内反革命分子以及他们在我们党内的代理人,等等,都不过是垂死的力量,而我们则是新生的力量,真理是在我们方面。对于他们,我们从来就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历史,就会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在一九二一年刚刚建党的时候,只有几十个人,那样渺小,后来发展起来,居然把国内的强大敌人给打倒了。自然界这个敌人也是有办法制服它的。不论在自然界和在社会上,一切新生力量,就其性质来说,从来就是不可战胜的。而一切旧势力,不管它们的数量如何庞大,总是要被消灭的。因此,我们可以藐视而且必须藐视人世遭逢的任何巨大的困难,把它们放在“不在话下”的位置。这就是我们的乐观主义。这种乐观主义是有科学根据的。只要我们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学,一句话,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错误,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
------------------------------------
注释
①节录自《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这是《开幕词》的最后一段。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15页~第16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5-23 20:30
二  反对自由主义①
(一九三七年九月七日)
作者:毛泽东


   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这个武器。
   但是自由主义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使党和革命团体的某些组织和某些个人在政治上腐化起来。
   自由主义有各种表现。
   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这是第一种。
   不负责任的背后批评,不是积极地向组织建议。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这是第二种。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是第三种。
   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这是第四种。
   不是为了团结,为了进步,为了把事情弄好,向不正确的意见斗争和争论,而是个人攻击,闹意气,泄私愤,图报复。这是第五种。
   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之,行若无事。这是第六种。
   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这是第七种。
   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八种。
   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第九种。
   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这是第十种。
   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这是第十一种。
   还可以举出一些。主要的有这十一种。
   所有这些,都是自由主义的表现。
   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这是一种严重的恶劣倾向。
   自由主义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因此产生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者以抽象的教条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他们赞成马克思主义,但是不准备实行之,或不准备完全实行之,不准备拿马克思主义代替自己的自由主义。这些人,马克思主义是有的,自由主义也是有的: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两样货色齐备,各有各的用处。这是一部分人的思想方法。
   自由主义是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是和马克思主义根本冲突的。它是消极的东西,客观上起着援助敌人的作用,因此敌人是欢迎我们内部保存自由主义的。自由主义的性质如此,革命队伍中不应该保留它的地位。
   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
   一切忠诚、坦白、积极、正直的共产党员团结起来,反对一部分人的自由主义的倾向,使他们改变到正确的方面来。这是思想战线的任务之一。
------------------------------------
注释
①录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6页~第9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5-23 20:34
三  批评和自我批评①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作者:毛泽东


   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我们曾经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完结的整风运动之所以发生了很大的效力,就是因为我们在这个运动中展开了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难道还有什么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舍不得丢掉的吗?难道我们还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的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
------------------------------------
注释
①节录自《毛泽东选集》第三卷《论联合政府》中的第五节《全党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论联合政府》是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11页~第12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5-23 20:39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8-5-23 20:45 编辑

六  周总理,你在哪里①
作者:柯岩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步步紧跟毛主席!”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答:
“呵,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呵,想念你
——想——念——你……
------------------------------------
注释
①选自《怀念敬爱的周总理诗选》(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26页~第28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5-23 20:41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8-5-25 11:02 编辑

八  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①
作者:[普鲁士]亨利希·海涅

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
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
“德意志,我们在绢你的尸布②,
我们织进去三重诅咒——
我们织,我们织!

“一重诅咒给那个上帝,
饥寒交迫时我们向他求祈③;
我们的希望和期待都是徒然④,
他对我们只是愚弄和欺骗——
我们织,我们织!

“一重诅咒给阔人们的国王,
我们的苦难不能感动他的心肠,
他榨取我们最后的一个钱币,
还把我们象狗一样枪毙——
我们织,我们!

“一重诅咒给虚假的祖国⑤,
这里只繁荣着耻辱和罪恶,
这里花朵未开就遭到摧折,
腐尸和粪土供养蛆虫生活——
我们织,我们织!

“梭子在飞,织机在响,
我们纺织着,日夜匆忙——
老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
我们织进去三重诅咒,
我们织,我们织!”
------------------------------------
注释
①选自《海涅诗选》。一八四四年,普鲁士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为了反抗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和剥削,爆发了起义。马克思说:“法国和英国的工人起义没有一次象西里西亚织工起义那样具有如此的理论性和自觉性”。这次起义证明,普鲁士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这首诗就是为声援这次工人运动而写的。作者亨利希·海涅(一七九七~一八五六),普鲁士著名的民主主义诗人。一八四三年年底,马克思和海涅在巴黎见面,成为好友。由于海涅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并受到马克思的影响,这个期间写了许多有力的战斗诗篇。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十分热爱并推崇海涅的诗。
②尸布——蒙尸体的布。
③祈〔qí〕——原指迷信的人向神求告。
④徒然——没有用。
⑤虚假的祖国——一八四四年的普鲁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有了发展,但还处在封建的专制主义制度下,这个国家丝毫不代表工人的利益,所以工人称之为虚假的祖国。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39页~第41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5-25 11:05
一二  为革命争开“头班车”①


    天空还闪烁着点点寒星,北京标准件一厂传达室的电钟指针刚刚指着五点四十分。三车间搓丝甲班工人王凤云按照自己的老规矩乘头班车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到车间,开起了“头班车”。不一会,车间里灯光明亮,马达轰鸣,一颗颗银光闪闪的小螺丝钉一蹦一蹦地落进了料盘。
    在开“头班车”的工人中间,有老模范,也有刚进厂两个星期的青年。他们有的是乘头班车来的,有的是骑自行车来的,也有步行来的。他们豪迈地说:为了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要争开革命的“头班车”,争分夺秒地大干社会主义。
    带头开“头班车”的王凤云,是个入党不久的老工人。她学习、批判样样打头阵,有一股子革命的闯劲儿。近几年来,尽管“四人帮”的“唯生产力论”的帽子满天飞,王凤云坚决听毛主席的话,向大庆工人学习,认定大干社会主义没有错,坚持每天乘“头班车”上班,开“头班车”生产,从不间断。她这种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受到工人群众一致赞扬。搓丝甲班的同志们学习王凤云,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同做好自己担负的工作,紧紧地联系起来,人人争开“头班车”,为社会主义多做贡献。进厂不到三个月的学员小李,七天干了十三个班,同志们劝他注意身体健康,他说:“老师傅都在开‘头班车’,我是青年,更得加把劲才行啊!”去年七月底,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波及北京,班长高春发从梦中惊醒,刚刚带着老人、孩子离开房屋,后墙就轰隆一声倒塌。他二话没说,把孩子往老人怀里一推,骑上车子来到工厂,先检查厂房、设备是否受到损坏,然后去找厂领导,要求战斗任务。他激动地说:“地大震,人大干,‘头班车’精神震不掉!”一九七六年,搓丝甲班工人认真学大庆,坚持为革命开“头班车”,一年干了十四个月的活。
    砸烂“四人帮”,搓丝甲班人人胸中一团火,个个心头擂战鼓,学大庆的劲头更足了!他们说:“革命在发展,大庆在前进。四平八稳学不了大庆,我们要鼓足劲开‘头班车’,赶上大庆工人的前进步伐。”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去冬以来,原料、燃料供应暂时有一些困难。搓丝甲班的同志们豪迈地说:“天寒地冻学大庆,艰苦奋斗想长征。”他们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在暖气中断的情况下,他们不向领导要煤取暖,坚持大干。原料虽然不足,他们的革命劲头很足,想方设法提高产品质量。今年以来,搓丝甲班生产的产品质量比去年同期大幅度提高。在夺取春节“开门红”的战斗中,全班争开“头班车”,第一天的班产量比原计划提高了两倍,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这个班的同志们说得好:“开车要靠眼力,更重要的是靠动力。几年来,我们学大庆不松劲、不岔道,坚持为革命开‘头班车’,靠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一次,青年工人小吴因右手受伤在家里休息,她虽然患有视网膜脱落症,却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眼睛不好使,她就用减少每次的阅读时间、增加阅读次数的方法来多学一点;右手受伤,她就练着用左手记笔记。小吴休息了十天,学习了五篇毛主席著作,写了两千五百多字的读书笔记。搓丝甲班十四个人,其中四个人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七个人通读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在“四人帮”棍子遍地打、帽子满天飞的时候,“梁效”抛出了一篇又一篇的黑文,诬蔑工人抓革命、促生产是什么“不看路线”。那时搓丝甲班的工人们感到压力不小啊!有的同志问:学大庆是毛主席指出的金光大道,难道有错?有的同志想:学大庆刚刚开始,怎么能退坡?面对着“四人帮”刮起的反革命妖风,搓丝甲班的同志们手捧毛主席著作,越学心里越亮堂,坚定地说:“听毛主席的话,大干社会主义,一百个正确!”有了毛泽东思想指航,革命的“头班车”沿着学大庆的道路奋勇前进!
    班长高春发参加市机械局工业学大庆会议回来,把会上发的笔记本交给宣传员老金,说:“你拿这个本子记下学大庆的好人好事,作为我们新的战斗起点。‘头班车’更要加大油门往前开啊!”
------------------------------------
注释:
①选自一九七七年三月二十日《北京日报》。作者是《北京日报》通讯员、记者,稍有改动。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67页~第70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5-28 11:54
五  永远飞行在红太阳身边①


   在最悲痛的日子里,我们迈着沉重的脚步,登上毛主席乘过的飞机,久久地、久久地凝视着舱壁上那珍贵的照片——敬爱的毛主席啊,难道您真的离开了我们?可眼前哪,您分明慈祥地笑着,我们依然孩子般地偎依在您的身边。您亲切的声音,还在机舱回荡;那永生难忘的航行啊,仿佛就在昨天……
   那是一九五七年九月的一天,瑰丽②的朝霞,洒满机场,也给白云镶上了金边。一辆小轿车,披着霞光,轻捷地开到了飞机旁边。门开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们面前。高大的身躯,穿一件蓝大衣,朴素而又庄严;慈祥的面孔挂着微笑,使人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啊!毛主席!毛主席!”
   在这惊喜的一瞬,我们都愣住了,仿佛做梦一般。突然,又好似从梦中醒来,一下子涌到了您老人家身边。我们鼓掌,我们欢呼!幸福的感情,象一股沸腾的泉水,在我们周身流遍!
   浩荡的东风啊,翱翔③的大雁,请你快把喜讯传给亲爱的战友:毛主席来坐我们的飞机了!毛主席要和我们一起飞向蓝天!
   毛主席啊,我们清楚地记得:您走到每个同志的面前,一一握手,亲切交谈。您见机械员个子小,就弯下腰来,轻轻地拍着他的肩:小同志,当兵几年了?在飞机上干什么呀?机械员回答说:“当兵三年了,是维护飞机的机械员。”您又问大家:部队生活好吗?我们说:“部队生活很好,大家团结友爱,如同兄弟一般。”您接着又向几个同志问了许多问题,从工作到学习,从陆地到蓝天。就连我们的年龄和名字,也都详细地问了个遍。我们都一一回答了您,甚至还告诉您,我们每个人的爱好和缺点。您望着大家,笑起来,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都很年轻嘛,要努力地学习,多多为人民做工作。您的话如红炽的火把,把我们心中的革命豪情点燃……
   也许白云知道,机舱里坐着您老人家,所以总是贴在窗口,向里观看——看您老人家正在飞机上办公,把天下的大事细细思索,把祖国的前途安排指点。
   服务员轻轻地推开舱门,端来一杯水,放在您的面前。您抬起头,微笑着说:不用倒了,你们也很忙。接着又埋下头,一会儿奋笔疾书,一会儿深思细看,仿佛不是在千米以上的高空,而是在中南海的写字台前。
   杯里的水,已经凉了,您还没喝一口;手上的香烟,燃了长长一截,您都忘了弹一弹 。服务员心里十分不安,对您说:“主席,时间已经很长了,您休息一下吧,待会儿再看。”您点点头,微笑着合上文件。
   服务员一看心里多么喜欢!她悄悄走出客舱,轻轻把门关严。一会儿,她又不放心,悄悄拉开舱门,朝里一看:毛主席呀,原来您还在批阅文件!
   这时呀,服务员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激动,晶莹的泪珠,在眼圈里转……敬爱的毛主席,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美好的明天,您辛苦操劳,何曾有一刻清闲!八角楼④深夜的窗口,映过您高大的身影;长征途中的小马灯,照过您不倦的容颜;枣园窑洞的油灯啊,和您一起迎来多少灿烂的黎明;中南海不熄的灯光啊,和您一起送走了多少不眠的夜晚。您在膝盖上写作,您在马背上思考,今天,您又在深入群众的途中,辛勤地工作在祖国的蓝天。
   忽然,我们在驾驶舱里,听到您说话的声音——哦,原来您在读英语单词,声音清晰、准确、熟练。您念的是革命、向前。您学得多么认真啊,有时,一个单词要读十几遍……
   看到您学习这样刻苦,服务员轻轻走到您身边,天真地问道:“毛主席,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学外语?”您微笑着沉默了一下,亲切地告诉她:这是斗争的需要啊……
   啊,几十年啊,为了指引斗争的胜利,为了推动革命的发展,在知识的大海里,您总是奋力游向真理的彼岸;在科学的崎岖山路上,您总是向着光辉的顶峰登攀!您是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也是我们刻苦学习的光辉典范!
   我们光荣的鹰啊,飞过祖国的乡村、村镇,越过壮丽的河流、高山。机翼下,排排井架拔地而起;层层梯田伸进云端;条条公路似彩练环绕;座座水库如明镜般耀眼……
   望着祖国的秀丽江山,您笑了,笑得那么怡然!当我们飞到长江上空的时候,您看着蓝色长绸般的江水,情不自禁地挥手赞道:多好看啊!
   您那挥手之间,好象在空中画一道彩虹,也许您又在计划架一座长江大桥吧,让江南江北更紧紧地相连。毛主席啊,在您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将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按着您亲手绘制的共产主义的蓝图,画出一幅更新更美丽的画卷!
   风嗖嗖,云漫漫。毛主席呀,我们和您一起穿云踏雾,尽情地飞翔在祖国的蓝天。忽然,一股气流迎面扑来,顿时乌云漫天翻卷。飞机驶进了茫茫的云海,左右摇摆,上下直颠。我们全力保持飞机的平衡,过了好一会,才冲出乌云,把暴风雨远远地甩在后边。我们想到飞机的颠簸,也许影响了您老人家办公,大家怀着内疚的心情向您说明:刚才,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风险。您听了,幽默地笑着,指指云天,宽慰我们说:腾云驾雾,暴风雨中见成长。说完又笑起来,笑得那么轻松,那么坦然。
   我们也笑了,泪花却在眼里打转——毛主席啊,您是多么体贴我们的心情,象是慈爱的父母疼爱初学走路的孩子,循循诱导着我们努力向前。
   我们同伟大的领袖一起飞行,仿佛只在一瞬间,就度过了幸福的十九天。十九天,您飞遍了大江南北,您走遍了万水千山。您到工厂、矿山视察,您到农村、机关座谈。看到您日夜操劳,我们多想让您早些结束这辛苦的旅行;可是,想到这永生难忘的航程就要结束,每个人的心里又无比留恋。
   ……飞机落地了,平稳地停在机坪上面。这时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毛主席要和我们合影留念!快,整一整飞行服,正一正军帽,,皮鞋也要擦一擦,没有鞋刷,就用手绢!摄影师举起了照相机,我们整齐地围在您身边。身后是您坐的飞机,背景是秋高气爽的蓝天。
   十九天来,这照片我们看了何止千遍万遍!每当我们仰望着它,就感到无限的幸福,无比的温暖。它是我们的光荣和骄傲,也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那时,我们的眼里也常常含着泪水,可那是幸福的泪呀,泪水里,深藏着我们对您的美好祝愿。
   可是今天,我们的眼泪流啊,流啊,总也流不尽那难言的痛苦,无尽的怀念!……毛主席啊,敬爱的毛主席!今天您虽然离开了我们,您的光辉思想,永远指示着我们的航向,永远照耀着祖国的蓝天。征途上纵有千难万险,航线上尽管风云变幻,您亲手培育起来的空军战士,永远做搏击长空的雄鹰,迎战风雨的海燕!
------------------------------------
注释
①选自《解放军文艺》一九七六年第十期。作者是执行过毛主席专机任务的某机组。有改动。
②瑰〔guī〕丽——珍奇美丽。
③翱翔〔áoxiáng〕——回旋地飞。
④八角楼——位于江西宁冈县茅坪。一九二七年十月到一九二九年一月,毛主席经常在这里办公。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19页~第24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5-29 10:23
一七  孔已己①
作者:鲁迅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②,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③。只有穿长衫的,才踱④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有,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监督下,羼⑤水也很为难。所以过了几天,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幸亏荐头⑥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⑦,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⑧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⑨……”“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⑩,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⑪,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⑫,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⑬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⑭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⑮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⑯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帐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帐;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⑰,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⑱。”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帐,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吗?”“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⑲,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帐。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⑳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㉑,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一九一九年三月。
------------------------------------
注释
①选自《鲁迅全集》第一卷。
②格局——布置的格式。格,规格。
③阔绰〔chuò〕——阔气。绰,宽裕。
④踱〔duó〕——慢慢地走。
⑤羼〔chàn〕——掺杂,混合。
⑥荐〔jiàn〕头——旧社会介绍职业的人。
⑦之乎者也——文言里常用的虚词,这里用来表现孔乙己的书呆子气。
⑧描红纸——即红模子。
⑨污人清白——损害人家的名誉。
⑩绽〔zhàn〕出——突露出来。绽,裂开。
⑪“君子固穷”——这是孔丘的话,语见《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君子在贫穷时也能保持高尚的人格。这是孔丘对剥削者的美化。
⑫进学——科举时代考入县学叫进学。
⑬钞——同“抄”。
⑭粉板——商店里记帐用的牌子。
⑮不屑〔xiè〕置辩——不值得分辩的意思。
⑯颓唐——精神萎靡不振。
⑰回字有四样写法——“回”字过去一般只有三种写法:“回”、“囘”、“囬”,还有第四种写法,写成“”,其实很少有人这样写。但是孔乙己这种受封建教育毒害的读书人,常会注意一些没有用的字,而且把这看成学问和本领。
⑱多乎哉?不多也——多不多呢?不多了。这也是孔乙己借用的他背熟了的孔丘的话,但是同原来的意思无关。
⑲服辩——承认犯了罪,并把承认的话写下来,这写下来的字据叫“服辩”。
⑳槛〔kǎn〕
㉑年关——在旧社会,每逢年底,债主要向欠债的人索债,欠债的人过年如闯过关,所以叫“年关”。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101页~第107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5-30 13:03
   孔已己一本正经地告诉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回”字有四种写法。可第四种写法无论用五笔字型输入法还是拼音输入法均打不出,在“视窗”系统“字符映射表”中也找不到,无奈用“专用字符编辑程序”造了一个,但输入后无法显示。


四种回.jpg (28.94 KB, 下载次数: 865)

“回”字的四种写法

“回”字的四种写法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5-31 10:28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8-6-7 10:35 编辑

一九  活板①
作者:[宋]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②,自冯瀛王③始印五经,已④后典籍,皆为板本⑤。
    庆历中⑥,有布衣毕昇⑦,又为⑧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⑨,每字为一印⑩,火烧令⑪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⑫纸灰之类冒⑬之。欲印,则以一铁范⑭置铁板上,乃密布⑮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⑯;药⑰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⑱。若止⑲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⑳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㉑。更互㉒用之,瞬息㉓可就㉔。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㉕,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㉖。有奇字㉗素㉘无备者,旋㉙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㉚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㉛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㉜,用讫㉝再火㉞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㉟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㊱所得,至今保藏。
------------------------------------
注释
①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一〇三一~一〇九五),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梦溪笔谈》的内容波及多方面的知识和发明创造,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所达到的辉煌成就,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活板,就是活字版。板,同“版”。在印刷术上,从雕刻整块的木板发展到使用可以装拆的活字版,是很大的进步。活字版最初使用瓦字,以后改用木字、铜字,现在一律用铅字。
②尚未盛为之——还没有大规模地使用。之,指“板印书籍”。我国在公元六百年左右已经发明刻板印刷术,但那时板印书籍还没有被广泛地使用。
③冯瀛〔yíng〕王——冯道,五代人。
④已——同“以”。
⑤板本——刻板印刷的本子。
⑥庆历中——庆历年间(一〇四一~一〇四八)。庆历,宋仁宗年号。
⑦布衣毕昇——平民毕昇。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毕昇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比欧洲发明活字印刷术早四百多年,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一项卓越贡献。
⑧为——做。
⑨钱唇——铜钱的边。
⑩印——这里指泥活字。
⑪令——使。
⑫和〔huò〕
⑬冒——盖。
⑭范——框子。
⑮布——摆、排。
⑯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炀,烤、熔。
⑰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物。
⑱字平如砥〔dǐ〕——(所有排在版上的)字象磨刀石那样平。
⑲止——仅,只。
⑳已自——已经另外。
㉑具——准备好。
㉒更〔gēng〕互——交替、轮流。
㉓瞬〔shùn〕息——极短的时间。瞬,眨眼。息,一呼吸。
㉔就——完成。
㉕以纸贴之——(把活字分类)用纸条贴在上面(作为标记)。
㉖每韵为一贴,木格贮〔zhù〕之——把字按韵分类,分别在木格里存放。
㉗奇字——不常见的字(生僻字)。
㉘素——平时。
㉙旋——随即、很快地。
㉚文理——这里指木纹。文同“纹”。
㉛兼——并且。
㉜燔〔fán〕土——就是上文说的“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燔,烧。
㉝用讫〔qì〕——用完,指印完。
㉞火——烤。作动词用。
㉟殊不——一点儿不。
㊱予群从——我的弟侄辈。从,堂房亲属。
------------------------------------
白话译文
    唐代时人们还未大规模推广雕版印刷术。自冯瀛王开始印刷五经,后又印刷典籍,都是刻板印刷的本子。
    宋庆历年间,有一位名叫毕昇的平民再次制作活版。其方法是:在胶泥上刻字,刻画字模部分薄得如铜钱的边缘,每个泥活字仅刻一字,刻好后用火烧,使其变得坚硬。印刷时先准备一块铁板,上面用松脂、蜡和纸灰等覆盖。印刷时,用一幅铁框放置在铁板上面,整齐、紧密地在铁板上、铁框内摆放字模;待铁框内排满字模后成为完整一板,再拿到火上烤;松脂、蜡等药剂稍稍熔化,则用一平板摁其表面,使所有排在铁板上的字象磨刀石那样平。如果仅印两三本书籍,此法优势并不明显;如果印刷数十本甚至成百上千本书籍,速度极快。作业时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边用一块印刷,一边用另一块排列字模,印刷用的铁板刚使用一遍,另一块铁板上已排好了字模,可立即印刷,两者交替使用,瞬间可完成。每个字都有好几个字模,如“之”、“也”等常用字则要刻二十多个字模,以备这些字重复出现时使用。字模不用时,可把字按韵分类,用纸条贴在上面作为标记,存放在木格中。如需要生僻字而事先未准备,可以立即刻出,然后用火烘烤,很快就成型。如果刻字模的材质非木料,纹理疏密不匀,一旦浸水表面则凹凸不平,而且与药剂黏在一起,无法取下;如采用毕昇的方法,印完再用火烘烤,用手轻剥,一点儿污垢都没有。
    毕昇去世后,我的弟侄辈获取了他的字模,至今仍保存着。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115页~第117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6-1 10:17
七  华主席在战火纷飞的年代①


   凯歌声中,我们来到了山西省吕梁山②区的交城、古交一带。
   从一九三八年夏到一九四七年秋,华国锋同志一直转战在这里。华主席的功绩,镌刻③在高耸入云的吕梁山上,铭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窝里。现在,让我们回顾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追忆华主席当年革命实践的一些片断吧!
   华国锋同志勤奋学习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努力实践毛主席的战略战术,机智灵活,带领游击队和民兵,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闻名当地的同日寇七天七夜巧周旋的战斗,就是一个生动战例。一九四一年秋天,日寇集结交城、文水、汾阳各据点共五百多人的队伍,分两路向中西川和葫芦川进行“大扫荡”。华国锋同志亲自带领二百多名民兵迎击敌人。他对大家说,“要记住:有利就打,无利就退!”他摆开兵力,沿中西川、葫芦川两面的高山一一布下埋伏。日寇刚刚踏进中西川的石沙庄,山上的民兵就拉响地雷,把四十多个敌人送上了天。吃了亏的敌人嗷嗷④叫着向民兵猛扑过来。华国锋同志说声“撤”,转瞬间民兵就无影无踪了。敌人找不到攻击的目标,只好又往前走。哪知华国锋同志已经在前面的王凌坪为他们准备好了葬身之地。敌人进入王凌坪,见天色已黑,两边山势十分险峻,不由得胆颤心惊。就在这时,华国锋同志喊一声“打”,铁雷、石雷一齐开花,子弹、手榴弹雨点般地落入敌阵,直打得日寇死伤枕藉⑤。敌人气急败坏,立即把葫芦川的部队也调过来,妄图进行报复。就在敌人发疯的时候,华国锋同志却带领民兵,满怀胜利的喜悦,到山上休整去了。入夜,困乏已极的日寇在前庄刚刚睡下,庄子前后左右突然响起了枪声。敌人顿时大喊大叫,乱作一团。冲出村来,见不到一个人影;刚刚回去,背后又枪声大作。一连七天七夜,华国锋同志就这样带领民兵,神出鬼没地和敌人周旋着,整得敌人晕头转向,疲惫不堪。最后只得扔下二百多具尸体,灰溜溜地又龟缩进据点里去。
   多少次出生入死,多少回浴血奋战,华国锋同志在枪林弹雨中锻炼成为勇敢而明智的指挥员。一九四六年夏,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我驻守在交城的正规部队暂时调走了,蒋阎匪军饿狼似地向我解放区扑来。当时已经担任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的华国锋同志,率领县大队驻在东社,迎击敌人。一天拂晓,二百多敌人分作南北两路,悄悄地来包围我驻在黄泥村的民兵。北路敌人刚刚接近黄泥,就遭到了我有力的截击。原来,敌人还没出发,善于掌握敌情的华国锋同志就得到了可靠的情报。他立即调动人马,布下了天罗地网。南路敌人见北路进攻受阻,仗着人多势众,渡过文峪河,真扑黄泥,企图对我形成包围局面。这些蠢猪们哪里知道,我们的华国锋同志早就率领县大队在文峪河旁等着他们了。敌军立足未稳,华国锋同志率领战士发起了攻击。敌人情知中计,慌忙掉转头来应战,不料又挨了黄泥民兵的兜屁股枪。文峪河边,硝烟弥漫,弹雨横飞,华国锋同志指挥战士越打越猛。敌人在包围圈里东奔西突,插翅难逃,被我全部歼灭。北路之敌也被打得丢盔卸甲,狼狈逃窜。
   在古交的武家庄,至今还流传着华国锋同志巧计退敌后的故事。那是一九四六年冬季的一天,华国锋同志正指挥民兵在武家庄转移二区的十几万斤公粮,突然接到情报:蒋阎匪军出动了两个连的兵力,到武家庄抢粮来了。当时,村里能参战的只有二十多个民兵,大批公粮还没转移走。怎么办?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华政委。久经战阵的华国锋同志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紧皱的双眉豁然松开了。他首先让村里的群众全部转移到后山上,又指挥民兵在村口要道布下地雷,然后果断地一挥手:“跟我来!”在多年的战火硝烟中,战士们对华政委建立了高度的信赖。困难时刻,只要华政委一来,就有了办法;危急关头,只要华政委在场,就浑身是力量。此刻,大家望着他那镇定自若的神色,闪射着智慧的炯炯⑥目光,知道华政委一定设下了破敌之计,一个个充满了胜利信心。不一会儿,敌人张牙舞爪地扑过来了。当敌人接近时,发现村边的山梁上,电话线纵横交错,几名武装整齐的解放军战士在守卫着。被打怕了的敌军,以为遇到了我解放军大部队,顿时惊得目瞪口呆,生怕被装进“口袋”,掉转头来就要退走。突然,山上枪声大作,杀声震天,敌人更以为中了埋伏,一个个只恨少生了两条腿,没命地逃跑,枪支弹药扔得满地都是。在华国锋同志的指挥下,这次战斗就这样化险为夷地胜利结束了。
   许多跟随华国锋同志经受过枪林弹雨考验的老战士,每当讲起那生死相依的战斗岁月,都说华国锋同志是战士的贴心人,心里充满了敬爱。
   老战士们都记得华国锋同志在战斗间隙中教他们学习文化、学习革命道理的动人情景。那是一个隆冬⑦的深夜,吕梁山上红通通的篝火旁,战士们围着华国锋同志,畅谈着革命的理想。华国锋同志温厚地笑着问大家:“咱们出来干啥来啦?”“干革命!”“干革命是为了什么呢?”“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将来实现共产主义!”听了这些回答,华国锋同志亲切地启发道:“大家说的都对,可是,要完成这些任务,就得学习文化。有了文化,才能读毛主席的书,懂更多的革命道理。”说着,他拿出用桦树皮订成的本子,用木炭在上面写下“艰苦奋斗”四个大字,一笔一画地教大家写起来。末了,他把这个本子和半支铅笔交给只爱打仗、不大注意学习的王继业说:“你先把这几个字认下来,三天以后我可要检查哩!”这亲切的话语温暖着战士们的心。从此,大家掀起了学文化的热潮。不长时间,战士们就甩掉了文盲帽子。王继业也成了学习积极分子,后来能读报纸,能写文件了。
   华国锋同志满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时时关心着战士们的安危冷暖。行军路上,他帮战士扛枪、背背包;宿营以后,他为战士站岗放哨挑脚泡;战士送信、侦察,他总是再三嘱咐要提高警惕,严防敌人;战士生病受伤,他上山采药,一勺一勺地喂,护理得精心周到。在生死关头,华国锋同志总是先人后己。有一回,他带领四十名民兵外出执行任务。刚走到坡底村的山坡上,突然和一百多名敌人遭遇了。敌众我寡,不宜久战。华国锋同志一边射击,一边果断地命令:“王林林和我留下,其他人快撤!”民兵们安全撤走了。敌人见阵地上只剩下了两个人,大喊着“捉活的”,包抄上来。在这生死关头,华国锋同志气贯长虹,巍然如山!他把仅有的几粒子弹射向越来越近的敌人,对王林林说:“留给我一颗手榴弹,你快撤!”王林林怎么也不愿离开华国锋同志,他把仅有的两颗手榴弹解下来,一颗递给华国锋同志,一颗奋力地甩向敌人。敌人刚被炸得慌了神,华国锋同志的手榴弹又在敌人头上开花了。这当儿,华国锋同志和王林林,凭借熟悉的地形,安全地撤出了战斗。
   当我们在吕梁山区采写这篇通讯的时候,有多少干部战士正在走村串户,访问这里的老党员、老民兵、老游击队员,畅谈华主席在战火纷飞年代为革命立下的功绩。军民一起学习华主席的光辉革命实践,更加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华国锋同志是经过武装斗争烈火和长期路线斗争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党我军当之无愧的英明领袖和统帅!
让我们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紧跟英明统帅华主席,去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
注释
①节选自一九七七年二月二十日《解放军报》。有改动。作者是山西省军区报道组,空军某部报道组、铁道兵某部报道组,《解放军报》记者。
②吕梁山——山名。在山西省西部,黄河和汾河之间。
③镌〔juān〕刻——(深深地)刻。
④嗷嗷〔áoáo〕
⑤死伤枕藉——死的和伤的人横七竖八躺在地上。
⑥炯炯〔jiǒngjiǒng〕——形容目光明亮而有神。
⑦隆冬——严冬。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31页~第37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6-7 10:33
一〇  接过前辈的扁担①
作者:赵建山


   秋天来了。虎头山下,结结实实的高粱穗,毛绒绒的长谷穗,棒槌大的玉茭②穗,在微风中摇曳③着,唽唽嗦嗦,吱吱嘎嘎④,仿佛在催着人们:“快收吧!快收吧!”
   慢不了!你看,那位扎两只羊角辫的姑娘,喜得满脸绯⑤红,把两只装满金色玉茭的大筐,从田里提到田埂上,把扁担穿进绳套,汗也没顾上擦一把,便朝身后的姑娘们一招手:“同志们,走哇!”
   话音刚落,只见三十二条小扁担颤起来了,三十二条搭肩的毛巾飘起来了。一支豪迈的歌儿随之扬起:
一条扁担五尺长,
革命的担儿担肩上,
担走穷、白两座山,
担来丰收万担粮……
   这是大寨的第二茬⑥“铁姑娘”。三十二个人,大多是回乡的知识青年。领头的那位扎羊角辫的姑娘,是她们的队长贾存锁。十年前,当毛主席刚刚发出“农业学大寨”伟大号召的时候,存锁还是十几岁的孩子,见了人,没等说话先红了脸,一眨眼,却成了能文能武的铁姑娘队队长,还担任着党支部副书记、团支部书记、民兵连副指导员。存锁和她年轻的伙伴们一样,喜爱这支扁担的歌,喜爱她们肩上的扁担。你看,一块块稳产高产的“海绵田”,一道道自流灌溉的盘山渠,满坡满沟金灿灿的粮食,连那一天天临近的全面机械化的美景,不都是贫下中农一担一担地担来的吗?
   扁担,是大寨贫下中农艰苦奋斗的传家宝。他们把“扁担精神”一代代地传下来。大寨的年轻人,人人要过“扁担关”。五尺扁担,记载着存锁和她的战友们成长的过程哩。
一年的秋天,大寨又获得了一个大丰收。存锁和铁姑娘们一起在老坟沟收谷子。一边割,一边唱,一大片谷子很快收完了。
   第二天一早,存锁上地,老远就见陈永贵同志正低着头在已经割罢的谷地里转悠。
   “小存,昨天谷子收得怎样?”陈永贵招呼道。
   “大伙儿干得可欢啦!”存锁喜洋洋地说。
   “嗯,你把这捆谷草打开看一下。”
   存锁打开一看,没想到里边还夹着几个小谷穗!接着,陈永贵同志让存锁把姑娘们都叫来,把所有捆好的谷草都打开,从里边又捡出两小蓝谷穗。
   陈永贵同志指着这两蓝谷穗,沉痛地对姑娘们说:“临解放那年,咱村李有录的母亲,在讨饭回来的路上拾了半穗玉茭,就被狠心的地主吊在大柳树上毒打了半宿⑦,第二天就咽气了。在旧社会,半穗玉茭就是咱穷人一条命!如今,我们翻身了,丰收了,生活富裕了,可世界上还有多少象李有录母亲那样的穷苦人啊!这两蓝谷子能救多少命啊!”
   陈永贵说到这儿,姑娘们一个个低下了头,流下了眼泪。
   “回去后你们好好想想,到底丢了什么?”陈永贵同志语重心长地说。
   收工了。存锁担着两小蓝谷穗往回走。陈永贵同志的话一阵阵在耳畔响着,她直觉得浑身发热,蓝子里黄澄澄⑧的谷穗在眼前晃来晃去,仿佛在不断地变幻着:一会儿,变成了地主吊打李有录母亲的那棵大柳树,它摇晃着枯黄的叶子,向人们诉说着旧社会大寨贫下中农的苦难;一会儿,大柳树的树冠变成了狼窝掌上冰雪覆盖的秃山。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贫下中农吃着冰碴饭,抡起大铁锤,先后三战狼窝掌;一眨眼,谷蓝又变成了满载粮食的大车。那是一九六三年,大寨遭到毁灭性的洪灾之后,国家送来救济粮,贫下中农迎在路口,含着泪水,高呼:“毛主席万岁!”可是谁也不去卸车。陈永贵同志领着汽车司机、马车驭手⑨吃罢饭,激动地握着他们的手说:“请你们把衣服和粮食拉回去吧!让国家送给遭灾更严重的队,派到更需要的地方。我们这点灾,能克服!”接着,全村男女老少一齐上阵,“日战坡,夜治窝”,踏着没膝深的淤泥,把冲倒的玉茭一棵一棵地扶起来,把冲垮的地堰⑩垒起来。到年底,人们赶着大车,又向国家交售了二十四万斤余粮。这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贫下中农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意,闪耀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光芒啊……可是,谷穗就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过,为什么就看不见呢?这到底是丢了什么?是丢了劳动人民的本色,丢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啊!这样怎能接好革命班呢?
   百八十斤重的担子,存锁没少挑,可从来没感到象今天这样沉重。是啊,我们青年人的肩上,担着老一辈的期望和嘱托、革命事业的未来。我们只有接过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永不忘本,永不变色,才能担起继续革命的重任哪……
   她走着,想着,不知不觉进了村。人们见存锁没往场院走,忙问:“存锁,你往哪挑?”存锁激动地说:“放到阶级教育展览馆去!”
   两蓝谷穗放进了大寨阶级教育展览馆,也装进了存锁的心里。从此以后,姑娘们“上地带包,见粮弯腰”,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而存锁下地还要多带一样东西,不是书,就是报,一有空儿就看。她决心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磨炼自己的革命意志。
   春播时节,顶数挎粪这活儿又脏又累,存锁就把这活儿留给自己。夏天,正热得厉害的时候,存锁脚气感染,连腿都肿了,还坚持下地锄玉茭,没误过一天。从窑里出砖时,她明知窑里热得象个大蒸笼,却硬抢着站在最里面。热灰呛得她睁不开眼,脸上的灰土顺着汗一道一道地朝下流。排在出口的姑娘们一遍又一遍地催着:“存锁,换换班吧!”可她就是不挪窝儿,一边往人家手里塞砖头,一边说:“嘿!这才叫‘熔炉’哩!要防福中变,先在苦中炼!再坚持一会儿!”
   一天,存锁和姑娘们在狼窝掌割高粱。太阳快落山时,她们来到一块地势低洼的地段,地里还积存着雨水,到处粘糊糊的。这时,和她们一块干活的赵周义老汉见姑娘们鞋袜都是干爽爽的,便说:“存锁,招呼姑娘们去后边捆吧,眼前这点我一个人收拾收拾就行了!”存锁一抬头,见老汉正朝泥沙田里走去,心里一热:大伯怕我们弄湿鞋袜,他自己却什么都不怕!老贫农的优秀品质,多么值得自己学习啊!她连忙赶上去,说:“大伯,你去后边捆吧!我们年轻人没吃过苦,眼下就让我们多体会体会吧!姑娘们,来呀!”说着,她挥起镰刀,最先进了泥浆地。
   存锁一天天成长起来了。职务高了,“担子”更重了,但她仍然肩不离扁担,身不离劳动。一九七一年,存锁除去外出开会,还出工三百一十五天,是全大队妇女中出工最多的一个。她说:“接扁担精神,我是才开头。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前头有千斤、万斤的重担等着我们青年去挑,如果离了扁担精神,就什么担子也挑不好。”存锁就是这样在斗争实践中真正懂得了革命担子的分量,她和“铁姑娘”们接过前辈的扁担,前进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听!这是她们豪迈的歌声:
防修扁担不离肩,
扁担精神代代传。
挑走贫穷和落后,
挑得心红意志坚。
胸怀朝阳干革命,
继续革命永向前……
-------------------------------------
注释
①选自《解放军文艺》一九七四年第二期。有改动。
②玉茭——玉米。
③摇曳〔yè〕——摇摆动荡。
④嗄〔gā〕
⑤绯〔fēi〕红——红色。
⑥茬〔chá〕
⑦宿〔xiǔ〕
⑧黄澄澄〔dēngdēng〕——形容金黄色。
⑨驭〔yù〕手——赶车的人
⑩堰〔yàn〕——挡水的土坎或堤坝。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52页~第58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6-11 10:31
一一  雷锋式的英雄战士王彦修①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解放军某部直属炮兵连战士王彦修同志生前曾在日记本上,端庄②地写下了雷锋这一闪闪发光的语言。它点燃了王彦修的思想火花,召唤着王彦修为人民的利益而忘我战斗。
    今天,在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光辉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十四周年的庄严日子里,在亿万人民贯彻落实华主席、党中央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的热潮中,唐山人民怎能忘记,成千上万的人民子弟兵,以雷锋为榜样,奋勇投身到抗震救灾斗争中的英雄事迹;怎能忘记,雷锋式的英雄战士王彦修,为抢救遇难群众而英勇献身的壮烈情景啊……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王彦修从上级机关组织的集训队学习结束返回连队,途经唐山车站候车。就在这时候,强烈地震发生了。
    刹那间,地光闪闪,地声隆隆。候车室象大海风浪中的一叶小舟,剧烈地晃动起来。
    “地震啦!”坐在候车室门前台阶上的王彦修向室内的旅客焦急地呼唤着,话音没落,一股巨大的震波把他摔倒在地。
    轰隆隆,一阵巨响,候车室全部倒塌下来。
    “赶快抢救候车室里的阶级兄弟!”王彦修旋即从地上爬起来,向尘烟滚滚的候车室冲去!
    候车室震垮了。砖垛、水泥板横七竖八地堆压在一起。原来两层楼高的大房架,顷刻间成了两米多高的废墟。在候车室大门右侧的不远处,压着一个中年妇女。她腰部以下被埋在砖垛和碎石中,一条腿卡在砸断了的木椅下,全身动弹不得。王彦修见了,忙收住脚步,弯下腰,两只手飞快地扒起来。亲人面临的生命威胁,象团烈火燎炙着他的心。他使劲地扒着,扒着。很快,堆压在妇女身上的砖块碎石被扒掉了,砖垛被挪开了,卡压在木椅下的腿被抽出来了。王彦修双手轻轻地托起这位负了重伤的妇女,向车站广场走去。这位被救的女同志睁开眼睛,借着黎明前的曙光,看着满脸尘土,满身汗水的王彦修,看着他军帽上那颗闪闪的红星:“亲人解放军……”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为了抢救阶级兄弟,王彦修拼命地战斗。他的一双手象两把钢钳,插进埋压着阶级兄弟的砖石堆里。扒呀,扒呀,七棱八角的碎砖烂石把他的胳膊划伤了,鲜血淋漓,他不顾;余震不断发生,断墙支架的水泥板随时会再塌,他还是不顾。“让阶级兄弟尽快脱险!”王彦修只有这个念头。
    旅客们记不清王彦修救出了多少个受难的兄弟姐妹,只看到他不停地一次又一次冲向险区。
    当王彦修又一次冲向候车室的时候,传来了小男孩庞永胜的呼救声。王彦修闻声赶来。只见小永胜被埋压的地方,残墙断壁上横架着几块水泥预制板;下边,一块塌落的长长的水泥板横躺着,小永胜被挤压在水泥板和砖垛瓦砾之间,外面露出一条腿和小手。洞口最上面的几块水泥板,摇摇欲坠③,真象虎口里伸出来的一只只巨牙。大地不时地颤抖,碎砖瓦块有时从上面抖落下来,发出哗哗啦啦的响声。“时间就是生命!”王彦修毫不迟疑,一猫腰钻进去,就劈哩啪啦地把砖块往外扔。突然,上面掉下来的一块断砖砸在王彦修的后脑勺上,他一下跌坐在乱砖堆上,鲜血渗透了军帽,流到了脖梗。
    “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雷锋的无产阶级斗志鼓舞着王彦修继续战斗。
    砖瓦被扒开了,孩子就要得救了。这时候,车站派出所的女民警董芬赶来帮忙。忽听得王彦修猛喊一声:“这儿危险!”随即将董芬一把推出洞外。片刻,一次较强的余震发生了。哗啦一声,王彦修头顶上的水泥预制板塌了下来。我们的英雄战士倒下了!
    周围的群众一阵风地围了过来,“快扒小孩,快!……”王彦修在自己的双腿被水泥板砸断后,想到的是小永胜的安危。他急切地召唤着周围的群众。
    小孩得救了,董芬脱险了,可是王彦修同志昏迷过去了。
    在场的群众全力以赴抢救这位英雄的战士。一位共产党员设法找来了半瓶桔子汁,一滴一滴地从王彦修干裂的嘴唇间滴进去。生命垂危的王彦修同志,一苏醒过来,首先惦念的是整个灾区的抢救工作。他使尽力气断断续续地问:
    “向上……联系……得……怎样……”
    负责现场抢救工作的同志,亲切地告诉王彦修:“已经和上级联系上了。毛主席、党中央很快会派人来的!”王彦修听了,两眼顿时滚出热泪,苍白的脸上露出了欣慰④的笑容。
    第一辆救护车飞速驰进了广场。人们立即把它围住了,指着王彦修,争着说:
    “这位解放军同志是为抢救群众负伤的!”
    “先把他抬上车!”
    不少负伤的群众,也大声喊着:“先救他,先救他!”
    医生立即进行抢救。
    可是,由于王彦修的伤势太重,流血过多,他的脉膊已经停止了跳动。
    躺在王彦修旁边被抢救脱险的负伤的群众,朝着这位英雄 的战士,泣不成声地说:“你为俺们流尽了血啊……”
    一位解放军干部从英雄的上衣袋里,掏出了一张“军人通行证”,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
    “王彦修”。
    人们崇敬地望着英雄,含着热泪,激动地说:我们亲眼看到了又一个雷锋!
    今天,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破坏学习雷锋伟大群众运动的斗争中,人们看着王彦修同志的日记,回想王彦修同志的壮举,是多么怀念这位雷锋式的英雄战士啊!
    就是这位英雄战士,从刚刚系上红领巾的时候,就立下了学雷锋精神、走雷锋道路的志向,无论是在学校、在生产队、在治河工地,他都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群众赞扬他学雷锋、象雷锋,做的好事数不清。
    就是这位英雄战士,在参军之前,曾经战胜烈火,从烟焰冲腾的谷场窝棚里抢救出一位看场的少年。
    就是这位英雄战士,在参军以后,当执行生产任务,面临高温高压装置突然发生故障的严重时刻,奋不顾身,争先抢险,迅速排除了障碍,保障了战友和厂房的安全。
    就是这位英雄战士,无私无畏,奋不顾身,先后六次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
    是的,人们追忆着这位英雄战士在毛主席光辉题词照耀下,一步步地攀登思想革命化高峰的历程,又怎能不激情澎湃!
    此刻,当我们重温“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光辉题词,凝视这位英雄战士的遗像的时候,仿佛已经望见,一个学习雷锋的群众运动的新高潮,正在祖国大地上蓬勃兴起!
------------------------------------
注释
①选自一九七七年三月七日《人民日报》,作者是《人民日报》通讯员。原标题是《壮丽青春献人民——记雷锋式的战士王彦修》。
②端庄——(姿态、神情)端正庄重。
③摇摇欲坠〔zhuì〕——形容十分危险,就要掉下来。
④欣慰——感到高兴和安慰。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60页~第66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6-22 16:45
一三  小评论二则
吃吃喝喝决不是小事①
作者:刘玉艮

    前一个时期,我们队里有个贫农出身的青年,被一个阶级敌人拉去吃吃喝喝。阶级敌人还用二十斤小麦向这个青年换了十九斤三两大麦。大家教育这个青年要向阶级敌人划清界限,他毫不在乎地说:“吃吃喝喝是生活小事,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我政治上划清界限就行了。”
    吃吃喝喝真是生活小事吗?决不是。筷子头上有阶级斗争。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阶级敌人向我们进攻,不但有钢弹的硬打,而且更多的是糖弹的软攻。他们往往从我们生活中首先打开缺口,俘虏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从而妄图达到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俗话说: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和敌人一起吃吃喝喝,这说明已和敌人坐在一条板凳上了,久而久之,就会和敌人合穿一条裤子,为敌人说话、做事,被拉下水。所以,经济上和敌人拉拉扯扯,必然导致政治上的同流合污②。那种“只要政治上划清界限就行了”的论调,完全是自欺欺人③之谈,到头来就会“划”到敌人那边去。
    说吃吃喝喝是小事的人,没有好好想一想:在旧社会,阶级敌人鱼肉吃不了,宁可坏掉,也没有给我们一口,我们有些贫下中农活活饿死了他们也没有看一眼,现在忽然亲热起来,拉我们吃喝,这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吗?过去,阶级敌人算剥削帐精得很,算盘一响,多少人倾家荡产④、家破人亡!现在,突然“大方”起来,做明吃亏的交易,这难道不是夜猫子进屋来者不善吗?过去我们贫下中农没有权,阶级敌人把我们踩在脚下,今天我们掌了大权,敌人拉我们吃喝,目的就是想在吃喝中把权篡过去。
    毛主席教导我们:“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敌人拉我们吃吃喝喝是一种糖弹,资产阶级捧场是一种糖弹,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糖弹会进攻腐蚀我们。我们要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的“阶级斗争熄灭论”,随时揭穿敌人的阴谋,打退糖弹的进攻。我们要经常对一些政治上的糊涂人做教育工作,使他们猛省⑤过来。我们还要时时对自己敲警钟,提防⑥被敌人糖弹打中。
༺༻༺༻༺༻༺༻༺༻༺༻༺༻༺༻༺༻༺༻༺༻༺༻༺༻༺༻༺༻༺༻
比什么?⑦
作者:尤莹

    新街口邮局投递班的职工,到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密云山区石城邮电所,同这个所的邮递员同志一起出了一趟班,步行山路八十里,亲身体验到山区邮递员同志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亲眼看到山区邮递员同志全心全意为广大贫下中农服务的动人事迹。回来后,他们及时组织了座谈,和山区邮递员同志比工作条件,比路线觉悟,比革命干劲,找出了差距,提高了觉悟。他们这一次班组活动搞得很好。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比什么?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世界观,有不同的比法。
    有的人比吃,比穿,比工资,比工作轻重。这些,是剥削阶级的比法,是剥削阶级宣扬的那一套。孔丘不是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吗?林彪不也是用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拉拢他的死党吗?在林彪、孔丘的脑子里,想的就是发大财,做大官,吃、喝、玩、乐。我们的同志如果这样比,就错了,就会上林彪、孔丘的当。这样比,就会忘掉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越比意志越消沉,越比继续革命的觉悟越低,越比革命干劲越小,最后,就会滑到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泥坑中去。
    我们无产阶级比的是路线觉悟,比的是对人民的贡献,比的是革命干劲。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有一句名言:“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这就是无产阶级的比法。这样比,就会越比革命意志越坚强,越比继续革命的觉悟越高,越比革命干劲越足。我们千千万万革命同志就是这样比的。
    毛主席教导我们:“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有斗争,才能发展。”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差别的,有差别就要“比”。我们同志的思想政治路线觉悟有高有低, 革命干劲有大有小,这就要比。思想政治路线觉悟低的要和觉悟高的比,革命干劲小的要和干劲足的比。这样一比,就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推动事物的发展,鼓舞自己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前进。
------------------------------------
注释
①选自《红旗》杂志一九七〇年第二期。略有改动。艮,读gèn。
②同流合污——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③自欺欺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④倾〔qīng〕家荡产——丧失掉全部家产。倾,倒出。荡,弄光。
⑤猛省〔xǐng〕——突然觉悟过来。猛,迅速。省,觉悟、醒悟。
⑥提〔dī〕防——当心、防备。
⑦选自一九七五年二月十八日《北京日报》。略有改动。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77页~第81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6-22 16:47
一四  “防被欺”①
作者:肖江


    《西游记》上有一个真假孙悟空的故事②。说的是一个六耳猕③猴,化作孙行者,腰系虎皮裙,拿着一根金箍棒,占据水帘洞,打昏唐僧,抢走青毡包袱,待真行者和他交手时,他却诡称自己是真的孙悟空,两猴一直闹到天宫地府,搞得一时真假难分,皂白④莫辨。
    无独有偶⑤。《水浒》中也有一个真假李逵的故事⑥。说的是山贼李鬼,假冒黑旋风李逵,在山林里剪径⑦。李逵见他用墨把脸涂得黑黑的,手里也舞着两把板斧,就喝道:“你这厮⑧是什么人?敢在这里剪径!”这个李鬼大言不惭地说:“若问我的名字,吓碎你的心胆!老爷叫做黑旋风!……”
    这就启示我们:要谨防假冒。
    别以为这仅仅是小说。文学是生活的反映。生活中这样的事也不少。解放前,北京有个王麻子剪子店,因为有了一点名气,以后就冒出了好几家这样的店号。各家都要表白自己是嫡传⑨,有人就在“王麻子剪刀店”前面加了一个“真”字商标,以示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另一家见了,说我比你还“真”,一口气在招牌上面连加了两个“真”字,还嫌不足,又添了一个“老”字,变成了“真真老王麻子剪刀店”。实际上,“真”也好,“老”也好,都是骗子装正经。象这样的事,就不是无独有偶,而是有三、有四以至有更多。在上海不是有“真正老正兴”、“真正老大房”,在杭州不是有“真正张小泉”以至“真真真……”吗?
    这一套市侩⑩的手法,政治骗子运用得更为娴熟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有一种反动思潮象瘟疫一样在德国流行,阻碍着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破坏着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开展。当时,代表这种反动思潮的反动流派不仅自我标榜为“社会主义”,并且还在“社会主义”四个字前面加上“真正的”三个字,这就是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可是,它“真正的”是个什么东西呢?“这种社会主义是这些政府(按:指德意志各邦专制政府)用来镇压德国工人起义的毒辣的皮鞭和枪弹的甜蜜的补充。”它“真正的”代表的不是什么“社会主义”,而是“直接代表了一种反动的利益,即德国小市民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彻底揭露和狠狠打击了这种以假冒真的政治骗子。
    这也不只是过去的事。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那些假马克思主义者更要拉大旗作虎皮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之流的“土豆烧牛肉的共产主义”,不也是这样的吗?他们搞共产主义是假,复辟资本主义是真。苏修走狗王明,明明是百分之百的叛徒、汉奸,但却偏偏要打扮成“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林彪一类骗子分明要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把中国重新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但却喊破喉咙嚎叫要搞什么“真正的社会主义”。他们搞 的这一套骗人的伎俩,戳穿了,只不过是在拼命跳假面舞,蛊惑⑬人心,以期混水摸鱼。这正如列宁所描绘的那样:“在市场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情况:那个叫喊得最凶的和发誓发得最厉害的人,正是希望把最坏的货物推销出去的人”。
    然而,鱼目岂能混珠!假的就是假的。六耳猕猴虽然一再变幻,但最后还是妖形毕露。猴王没有做成,却在孙悟空棒下丧身。李鬼的买路钱没有拿到,结果只能在李逵的朴刀⑭下乞求饶命。德国当年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斗争,被批驳得体无完肤。当今,那些假马克思主义骗子,不管他们如何叠床架屋⑮,滥用副词,拼命打着“真正的”招牌,但是,欲盖弥彰⑯,只能更加暴露出他们一副欺世盗名⑰的嘴脸,到头来只能从他们所唱的高调中落下来,落到地上最不干净的地方去。
    这说明:人民是不可欺的,人民是不可骗的。
    但是,这里也反映了我们应当牢记的阶级斗争的规律,这就是列宁所指出的:“这种‘资产阶级工人政党’,在马克思主义受到工人欢迎的一切地方,都会拿马克思的名字来赌咒发誓”。鲁迅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在同国内外阶级敌人的斗争中,同假马克思主义骗子的斗争中,得到的一条深刻经验,就是:“防被欺”。鲁迅说:“自称正人君子的必须防,得其反则是盗贼。”⑱我们要学习鲁迅,“善于辨别那些伪装拥护革命而实际反对革命的分子,把他们从我们的各个战线上清洗出去,这样来保卫我们已经取得的和将要取得的伟大的胜利”。
------------------------------------
注释
①选自一九七二年三月十二日《文汇报》。略有改动。“防被欺”,鲁迅语,见《鲁迅全集》第三卷《小杂感》。
②真假孙悟空的故事——见《西游记》第五十七回和第五十八回。
③猕〔mí〕
④皂白——黑白,比喻是非。皂,黑色。
⑤无独有偶——某类人或事,虽极少见,却恰巧有与它相类似者出现。多用于贬义。
⑥真假李逵的故事——见《水浒》第四十三回。
⑦剪径——指拦路抢劫。
⑧厮〔sī〕——这里是对人的轻蔑的称呼。
⑨嫡〔dí〕传——直接的传授。嫡,指最亲近的血统关系。
⑩市侩〔kuài〕——旧社会中以拉拢买卖、从中进行剥削为职业的人。这里是指惯于唯利是图、投机取巧的人。
⑪娴〔xián〕熟——熟练。
⑫拉大旗作虎皮——见《鲁迅全集》第六卷《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为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小不如意,就倚势(:)定人罪名,而且震得可怕的横暴者。”
⑬蛊〔gǔhuò〕惑——使人迷惑。
⑭朴〔pō〕刀——旧式武器,一种窄长有短把的刀。
⑮叠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⑯欲盖弥〔mí〕彰——想掩盖,结果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
⑰欺世盗名——欺骗蒙蔽世人并以此获得名声。
⑱“自称正人君子的必须防,得其反则是盗贼。”——引自《小杂感》,意思是:必须提防自称正人君子的骗子,这种人自称正人君子,其实恰恰相反,他们正是盗贼。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83页~第87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6-22 16:50
一六  桥①
作者:李迪、郑健


    在亚热带的丛林拉练硬是磨人筋骨。刚才还是大太阳揭头皮,转眼工夫,一阵过山雨,劈头盖脸,浇得人浑身透湿。雨冲洗过的泥路,一步三滑。走在前头的四连战士们,扭着“秧歌”翻下金叶山,朝勐②洒寨走去。
    走在队伍后面的连长周大桩,正粗门阔嗓地鼓动着士气,忽见队伍站下了,忙吼道:“怎么回事?”
    指导员肖细竹跑过来:“老周,一条河拦了路。”
    “过桥呀,不是有桥吗?”周大桩记得行军图上标有一道竹便桥。
    “刚才那阵暴雨,把桥送给龙王爷啦!”
    周大桩愣了愣,命令部队原地休息;然后,和肖细竹来到河边。这河有十来步宽,象道沟,可水却深过胸口,泥浆似的河水上下翻卷着败叶枯枝。肖细竹站在河边,正思考着什么,周大桩猛地一拍他肩头:“甭用心思啦,正好练练大伙的水性!”
    战士们一听,呼啦啦围上来:“对!练了铁脚板,再练水上飞!”
    浪花飞溅,一连人马很快闯过了河。
    周大桩穿行在拧着湿衣裤的战士们中间,大嘴乐得瓢似的:“上山是虎,下水成龙啊!大家再加把劲,前面就到勐洒啦!”他来到肖细竹跟前,见他仍凝视着河水,又是一猛掌:“嘿!人都过来了,还发哪家子愁?快走吧!”
    肖细竹一指山间小路:“老周啊,山里的撒尼族③群众下坝,坝子④的傣族社员上山,这里是必经之路。桥冲走了,路不就断了吗?”
    周大桩一摸脑壳:“哟,可不是……”
    这时,文书小刘一蹦一跳地跑过来:“连长、指导员,几个班的同志们都议论开啦,要学雷锋,为人民做好事!”
    肖细竹笑了:“架桥,对吗?”
    小刘一双眼笑成了豌豆芽儿:“对!帮老百姓把桥架好了再走!”
    肖细竹点点头:“好啊!打倒‘四人帮’,光荣的革命传统大发扬。老周啊,我看,干起来吧!”
    周大桩一拍巴掌:“好!一路行军一路学雷锋,战士们想到我前头了。干!”
    全连动手,一座崭新的竹桥出现在浪花飞溅的河上。
    肖细竹正和一伙战士们清理着架桥剩下的竹子、树桩,小刘泥脚踩在一截湿漉漉的竹子上,扑哧一个趔趄⑤,摔倒了。
    “新砍的竹子上有一层青苔,真滑呀!”小刘爬起来,把脚下那截竹子踢了个满地滚。
    肖细竹的眼睛紧追着那截竹子,连转几转。
    连长说:“要在桥头立个牌子。”
    肖细竹点点头:“对,很有必要!”
    “好,我去写!”文书小刘转身向河边跑去。
    当肖细竹赶到河边时,小刘正在桥头插牌子。牌子上写着:爱民桥,驻军某部×年×月×日立。
    小刘问:“写得怎么样?”
    肖细竹答:“不怎么样。”
    “啊?……”
    “小刘啊,雷锋同志在去看病的路上,帮助建筑工地运砖;因公外出,主动为丢了车票的大嫂买票。他走到哪儿,好事做到哪儿,啥时留过名?”
    “是这理。”周大桩皱紧眉头说:“小刘快把牌子拔掉!”
    “不,牌子还是要立!……”
    一个崭新的牌子立在了桥头。雨后艳阳,河水粼粼⑥,波光映得竹桥闪亮。再看那桥头的牌子上,两行大字分外夺目:
新架竹桥,
当心滑跤。
    战士们收拾停当,又踏上了新的征途。他们那自豪的歌声,飞扬在山谷间:“学习雷锋好榜样……”
------------------------------------
注释
①选自一九七七年四月四日《解放军报》。略有改动。
②勐〔měng〕
③撒尼族——和下文的傣〔dǎi〕族,都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名称。
④坝子——我国西南地区称平地或平原叫坝子。
⑤趔趄〔lièqie〕——脚步歪斜,站不稳要摔倒的样子。
⑥粼粼〔línlín〕——这里形容流水清澈明净。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96页~第99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6-24 11:31
一八  中国石拱桥①
作者:茅以昇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象天上的虹。我国的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②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分布很广,全国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芦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③河上,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六〇五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人民政府进行了彻底的整修,使这座古桥恢复了青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约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约九米。唐朝的张嘉贞④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原来这座桥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大拱下面的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象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也使得桥身更美了。(三)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就象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持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庄严壮丽,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⑤美观。唐朝的张鷟⑥说它“望之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⑦”。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赵州桥的高度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这都是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表现,其中有一位杰出的工匠,名叫李春,见于桥上碑文。
    永定河⑧上的芦沟桥,在北京附近,修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年到一一九二年间。桥长二百六十五米,由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大小不一,自十六米到二十一点六米。桥宽约八米,路面平坦,几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十一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桩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象倾听水声,千态万状,维妙维肖⑨。
    早在十三世纪,芦沟桥就闻名于全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⑩来过中国,在他的一部游记里,他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所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脍炙人口⑪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芦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芦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在那里,一九三七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战争。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往往离桥不远就有山,从就地取材说,用石造桥是非常自然的。其次,我国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再其次,我国石桥的建筑技术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方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那座桥有的石梁整块重达二百吨,至今还不完全知道是怎样安装上去的。再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上述的桥就是例子。
    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杰出的石拱桥。一九四九年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型式的公路桥与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一九六一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长达一百一十二点五米。在石拱桥的传统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为世界所无,最适合农村之用。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一孔,长达一百五十米。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
注释
①选自一九六二年三月四日《人民日报》。作者茅以昇,现任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四届人大常委。文化大革命中,本文曾由作者稍加修改。拱,读gǒng。
②《水经注》——古代地理著作。是南北朝时北魏郦〔lì〕道元给《水经》(记述我国江河分布情形的书)作的注释。
③洨〔xiáo〕
④张嘉贞——唐代开元年间的一个宰相。
⑤古朴——朴素而有古代风格。
⑥张鷟〔zhuó〕——唐代文学家。
⑦涧〔jiàn〕——两山之间的水流。
⑧永定河——在河北省西北部,流经北京市郊区。
⑨维妙维肖〔xiào〕——形容模仿或描绘得非常精妙逼真。维,语气助词。肖,想象。
⑩马可·波罗(一二五四——一三二四)——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十三世纪末来中国,在元朝任职十七年。他是最早向欧洲介绍中国和中亚情况的旅行家。他在东方的见闻,记录在《马可·波罗行记》里。
⑪脍〔kuài〕炙〔zhì〕人口——比喻人人赞美。脍是细切的肉,炙是烤肉。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109页~第113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6-29 17:34
二〇  愚公移山①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②,方③七百里,高万仞④。本在冀州⑤之南,河阳⑥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⑦九十,面山而居⑧。惩⑨山北之塞⑩,出入之迂⑪也,聚室而谋⑫曰:“吾与汝⑬毕力平险⑭,指通豫南⑮,达于汉阴⑯,可乎?”杂然相许⑰。其妻献疑⑱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⑲,如太行、王屋何⑳?且焉置土石㉑?”杂曰:“投诸渤海之尾㉒,隐土㉓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㉔,叩石垦壤㉕,箕畚㉖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㉗氏之孀妻㉘,有遗男㉙,始龀㉚,跳往助之。寒暑易节㉛,始一反焉㉜。
    河曲智叟㉝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㉞。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㉟,其如土石何㊱?”北山愚公长息㊲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㊳,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㊴,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㊵也,而山不加增,何苦㊶而不平?”河曲智叟亡㊷以应。
    操蛇之神㊸闻之,惧其不已㊹也,告之于帝㊺。帝感其诚㊻,令夸娥氏二子㊼负㊽二山,一厝朔东㊾,一厝雍㊿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51]焉。
------------------------------------
注释
①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人列御寇著。原书早已失散。现在流传的《列子》,可能是晋人作品。书中有不少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②太行〔háng〕、王屋二山——太行山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王屋山在山西省阳城县西南。
③方——方圆大小,指面积。这里是周围的意思。
④万仞〔rèn〕——形容极高。仞,古代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⑤冀州——古地区名,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⑥河阳——古地名,现在河南省孟县,这里泛指黄河北岸。
⑦且——将近。
⑧面山而居——面对着(这两座)山住着,即住在山北。面,向着。
⑨惩〔chéng〕——苦于。
⑩塞〔sè〕——阻塞。
⑪迂〔yū〕——曲折、绕远。
⑫聚室而谋——召集全家的人来商量。室,指全家。
⑬汝——你。这里是复数“你们”的意思。
⑭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⑮指通豫南——通向豫州的南部。指,指向。豫,豫州,古地名,现在河南省黄河以南的地方。
⑯汉阴——汉水南边。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
⑰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地、没有次序地。许,赞同。
⑱献疑——提出疑问。
⑲曾〔zēng〕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削低魁父这座小山。曾,相当于“还”。放在否定词语之前,加强语气。损,削减、削低。魁父,小山名。丘,土堆。
⑳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如……何,就是“能把……怎么样”的意思。
㉑且焉置土石——而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且,而且。焉,疑问代词,哪里。置,安放。
㉒投诸渤海之尾——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诸,“之”、“于”两字的合音词,相当“之于”的意思。
㉓隐土——古代传说中的地名。
㉔荷担者三夫——(能)挑担子的三个人。荷,负荷。
㉕叩石垦壤——凿石头,挖土块。叩,打、凿。垦,开垦、挖土。
㉖箕畚〔běn〕——盛泥土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着土石)的意思。
㉗京城——复姓。
㉘孀〔shuāng〕妻——寡妇。
㉙遗男——遗腹子(父亲死后才出生的男孩)。
㉚始龀〔chèn〕——才换牙,指七八岁。龀,换牙。
㉛寒暑易节——冬夏换季。
㉜始一反焉——才能往返一次。反,同“返”。焉,语气助词。
㉝叟〔sǒu〕——老头。
㉞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这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句,先说“甚矣”,有强调的意味。甚矣,太过分了。惠,同“慧”,聪明。
㉟毛——这里指草木。
㊱其如土石何——还能把那些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其”加在“如……何”前面,有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
㊲长息——长叹。
㊳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的顽固,简直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固,顽固。彻,通。
㊴虽我之死——即使我死了。虽,即使。
㊵穷匮〔kuì〕——穷尽,完结。匮,缺乏。
㊶苦——愁。
㊷亡〔wú〕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这里同“无”。
㊸操蛇之神——传说中的山神。相传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拿。
㊹惧其不已——怕他不停止地干下去。惧,害怕。已,停止。
㊺帝——传说中的天帝。
㊻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㊼夸娥氏二子——传说中的两个力气很大的神。
㊽负——背。
㊾一厝〔cuò〕朔〔shuò〕东——一座放在朔东。厝,同“措”,放置。朔东,朔方东部。朔方,古地区名,现在山西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一带。
㊿雍——雍州,古地区名,现在陕西省、甘肃省一带。
[51]陇断——山岗高地的阻隔。陇,这里通“垄”。
------------------------------------
    白话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周长七百里,极高。原本在冀州南面、河阳北面。
    愚公已90多岁,面对这两座山居住着。因大山阻隔,日常出行经常迂回,非常不便,于是召集全家人,对他们说:“我与你们竭尽全力铲除两座大山,今后出行可直通豫州以南、汉水南岸,怎么样?”众人纷纷赞同。他的妻子质疑说:“以你的力量,还不能削低魁父这座小山,怎能奈何得了太行、王屋两座山?况且由此产生的大量土石放置在何处?”众人说:“可扔在渤海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从家人中挑选了3位能挑担子的人,带着他们凿石挖土,用箕畚装着土石运往渤海边。他的邻居京城氏的遗孀,有个遗腹子,才七八岁,也来帮助愚公。而且这位男孩每天坚持在工地劳作,一年仅回家一次。
    住在河曲的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明智了。以你晚年的能力,还无法清除山上的一草一木,又怎奈何得了土石?”愚公长叹一声说:“你头脑冥顽不化,还不如妇孺。即使我死了,我的儿子还活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了孙子。子子孙孙,生命不息,而山不会增高,何愁铲除不了呢?”智叟无言以对。
    操蛇的山神听说愚公试图移除太行山和王屋山,担心其持之以恒,于是将这件事告诉了天帝。天帝也被愚公的这番恒心感动,于是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负起两座山,分别放置在朔东和雍南。从此以后,冀州、汉水南面交通畅行,再无任何阻碍。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119页~第122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8-7-1 12:10
二一  陈玉成①


    陈玉成,广西藤县人。天王起兵金田②,玉成有诸父曰承镕者③,从天王起兵,玉成乃就④承镕军中。诸王皆器⑤之。
    太平天国四年⑥,玉成请率五百人助攻武汉。五月,抵武昌,玉成率十余骑⑦侦武汉形势,其马受弹击者再⑧,从容巡视,安然回营。谓石祥祯⑨曰:“城中粮尽,守者皆饥疲无人色。援军璧⑩城外者,复目动而神离⑪,腰缠累累⑫,为逃计矣⑬。必克⑭之。”祥祯曰:“此事即以属汝何如⑮?”玉成笑曰:“试为之。”遂率所部入梁子湖⑯,绕至武昌东,分三百人为疑兵攻城,自率二百人于隐僻处缒城而上⑰,大呼曰:“天兵登矣!”清军数千人,闻之大惶惧,斩关夺门而奔⑱。遂克武昌。以战功擢殿右十八指挥⑲。其后,加封号曰成天豫⑳,晋㉑封英王。
    太平天国八年,玉成率众循㉒江北而东,将援天京㉓。时清将胜保率马步军自水口㉔来,与玉成军遇于乌衣㉕。玉成募㉖刀牌手㉗入敌阵,削其马足。马纵横卧道上,后者不能进,清军大败,胜保仅以身免㉘。已而㉙又败清军于浦口㉚。清军沿江百余垒㉛望风齐溃,遂克江浦、天长㉜,进攻六合㉝。先是玉成入安徽,长江重城望风归附㉞。六合居天京北岸,清军拒守者六年。至是,玉成誓破之,昼夜攻城,遂克六合。复与清将李续宾会战于三河㉟,玉成鼓勇攻之,清军溃败不可止,续宾自缢㊱死。
    太平天国十年,清军围安庆㊲。玉成率众略㊳江南北各地,欲牵制清军,以解安庆之围。十一年秋,安庆陷,玉成趋庐州㊴。
    太平天国十二年,清将多隆阿围庐州。玉成率三千人袭清军,不利,庐州陷。初,苗沛霖驻寿州㊵,曾受太平天国封号,已而又阴与胜保结。至是,乃诱玉成如寿州㊶,至则囚㊷之,献胜保营,胜保高坐愕眙㊸曰:“何不跪也?”玉成曰:“吾英王,奚跪汝为㊹?尔本我败将,乃敢向我作态㊺!”胜保曰:“然则何致受擒㊻?”玉成曰:“我自不识人,岂尔之力!吾今日死,苗贼明日亡耳!尔犹记乌衣之役乎?尔步骑二万与我遇,有一存活者乎?”胜保默然。予酒食 ,劝之降。玉成曰:“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㊼也!”乃槛送㊽玉成赴清京,及延津㊾,遇害。年二十六。
------------------------------------
注释
①本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从有关资料辑录的。陈玉成(一八三七~一八六二),农民革命英雄。他十四岁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在革命战争中迅速成长,十八岁在武昌首立战功,二十一岁成为太平天国的优秀将领。在太平天国后期,他不畏艰险,率领太平军转战长江一带,几次扭转了危局,战果显著。陈玉成对太平天国革命事业赤胆忠心,万苦不辞,最后因叛徒出卖英勇牺牲。他为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②天王起兵金田——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于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领导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这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天王是洪秀全的称号。
③玉成有诸父曰承镕者——玉成有一个叔父叫承镕的。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
④就——跟随、随同。

⑥太平天国四年——公元一八五四年。下文的“太平天国八年”、“太平天国十年”、“十一年”、“太平天国十二年”分别指公元一八五八年、公元一八六〇年、公元一八六一年、公元一八六二年。
⑦骑〔jì〕——这里是一人一马的合称。
⑧其马受弹击者再——他的马两次被枪弹打中。再,两次。
⑨石祥祯——当时太平天国围攻武昌的将领之一。
⑩壁——营垒,这里是驻扎的意思。
⑪复目动而神离——又察看动向,心神不定。
⑫腰缠累累——腰间缠着许多抢掠来的钱财。
⑬为逃计矣——作逃跑的打算了。
⑭克——战胜而取得据点。
⑮此事即以属〔zhǔ〕汝〔rǔ〕何如——就把攻城这件事交给你怎么样?以,把。属,同“嘱”,托付。汝,你。何如,怎么样。
⑯梁子湖——在武昌东南。
⑰缒〔zhuì〕城而上——意思是抓住绳子爬上城墙。
⑱斩关夺门而奔——砍断门栓,争着从城门逃跑。关,原义是门栓。
⑲以战功擢〔zhuó〕殿右十八指挥——因为作战有功提拔为殿右十八指挥。擢,提拔。殿右十八指挥是太平天国的高级官职。
⑳豫——和下文的“王”都是太平天国爵位名称。
㉑晋——提升。
㉒循——这里是沿着、顺着的意思。
㉓天京——太平天国首都,即今南京市。当时清军在长江南北扎营,企图围困天京。
㉔水口——镇名,在今安徽省来安县。
㉕乌衣——镇名,在今安徽省滁县。乌衣之战是打破敌江北大营的重要战役。
㉖募〔mù〕——征集。
㉗刀牌手——以盾牌护身,用刀削马足,破敌骑兵的战士。
㉘胜保仅以身免——意思是胜保只逃出条活命。
㉙已而——不久。
㉚浦口——镇名,在南京市西北。浦口战役的胜利,解除了天京北面的包围,扭转了天京当时的不利形势。
㉛垒——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这里指驻军。
㉜江浦、天长——江浦,今江苏省江浦县。天长,今安徽省天长县。
㉝进攻六合——进而攻打六合。六合,今江苏省六合县。
㉞归附——归顺、投降。
㉟三河——镇名,在今安徽省肥西县南。当时是经济、军事要地。三河大捷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沉重打击了清朝反动统治的重要支柱湘军。
㊱自缢〔yì〕——上吊自杀。
㊲安庆——在安徽省西南部、长江北岸。当时天京的重要屏障。
㊳略——攻打。
㊴趋庐州——奔赴庐州。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
㊵苗沛霖驻寿州——苗沛霖,地主土匪武装的头子,曾投靠清政府,后伪装反清,接受太平天国封号,又暗中与胜保勾结,投降清朝,最后被清军所杀。他是个阴险毒辣的反革命两面派。寿州,今安徽省寿县。
㊶乃诱玉成如寿州——苗沛霖送信给陈玉成,口蜜腹剑,说寿州兵多粮足,他可派兵攻打汴〔biàn〕京(今河南开封),诱惑陈玉成到寿州。如,往。
㊷囚——拘禁。
㊸愕眙〔chì〕——吃惊地看着。眙,瞪着眼。
㊹奚〔xī〕跪汝为——为什么要向你下跪呢?奚,为什么,疑问代词。为,助词,表示疑问语气。
㊺乃敢向我作态——竟敢向我装腔作势。
㊻然则何致受擒〔qín〕——那么你为什么落到被俘的境地呢?
㊼饶舌——多嘴、说废话。
㊽槛〔jiàn〕送——关在囚车里送走。槛,囚车。
㊾延津——现在河南省延津县。
------------------------------------
    白话译文
    陈玉成是广西藤县人。天王洪秀全在金田发动起义时,陈玉成有个叔父叫承镕,也参加了起义,陈玉成随同叔父加入了起义军,并得到太平天国诸王的器重。
    太平天国四年(公元1854年),陈玉成请求率领五百人马协助攻打武汉,得到应允。这一年5月,陈玉成率军抵达武昌。他先是率领十余人侦察武汉的形势,期间他的马两次被枪弹击中,但陈玉成临危不惧,仍旧从容巡视,并且安然无恙地返回军营。回来后他对太平军围攻武昌的一位将领石祥祯说:“武昌城中清军粮食已耗尽,守城的士兵都因饥饿、疲惫而无精打采、士气低落。驻扎在城外的援军士兵也都察看动向,心神不定,许多人腰间缠着许多抢掠来的钱财,疑似有临阵逃脱的念头,如果此时进攻,则稳操胜券。”石祥祯说:“攻打武汉的任务就交给你,怎么样?”陈玉成笑着说:“试试看。”陈玉成随即率军奔赴梁子湖,绕到武昌东面,先派三百士兵正面攻打武昌城,以分散清军主力的注意,自己率二百士兵隐藏在城墙外围不引人注目处,与众兵抓住绳子攀爬上城墙,并大声喊:“天兵来了!”数千清军听到后十分恐惧,军心涣散,纷纷砍断门栓,争先恐后破门逃跑。陈玉成很快夺取了武昌。因战功卓著,陈玉成被封为殿右十八指挥。不久又加封成天豫,升为英王。
    太平天国八年(公元1858年),陈玉成率军沿长江北岸向东行进,计划解天京之围。此时清军将领胜保率骑兵和步兵自水口启程,行至乌衣时遭遇陈玉成军,两军激战。陈玉成召集刀牌手攻入敌人阵地,刀砍敌人马足,致使清军骑兵马匹纷纷倒下,横七竖八地卧在地上,无法前进,最后清军一败涂地,胜保死里逃生。不久陈玉成又在浦口击败清军。长江沿岸的清军节节败退,许多重镇落入太平军手中。六合位于长江北岸,与天京隔江想望,清军在此地已驻守了6年之久。陈玉成率军行至六合,发誓一定要占领,日夜不停攻打,很快占领了六合。后来又再次与清军将领李续宾在三河激战,陈玉成激励将士们奋勇作战,敌人溃不成军,李续宾上吊自杀。
    太平天国十年(公元1860年),清军包围安庆。陈玉成率军攻克长江沿岸多地,以此牵制清军,缓解安庆危局。太平天国十一年(公元1861年)秋季,安庆沦陷,陈玉成奔赴庐州。
    太平天国十二年(公元1862年),清军将领多隆阿包围庐州。陈玉成率领三千人马反击清军未果,庐州沦陷。寿州的太平军首领苗沛霖曾投靠清政府,后佯装反清,接受了太平天国的册封,不久又暗中与胜保勾结。此时他致信陈玉成,慌称寿州兵多粮足,他可派兵攻打汴京,诱骗陈玉成到寿州。陈玉成一到寿州,就被苗囚禁并押解到胜保营地。胜保神气活现,高高在上,见到被掳的陈玉成,惊讶地问:“为什么不跪下?”陈玉成说:“我身为英王,为什么向你下脆?你本是我手下败将,竟敢向我装腔作势!”胜保说:“那你为什么沦为阶下囚呢?”陈玉成说:“这是我失误所致,而非你的能力所及!今天我死了,苗贼明天必死!你还记得乌衣之战吗?你率领二万步兵和骑兵与我激战,你方有一个存活的吗?”胜保无言以对。但胜保仍不甘心,以丰盛的宴席,伴以甜言蜜语,企图诱使陈玉成投降。陈玉成说:“大丈夫死就死罢,何必啰嗦!”胜保劝降不成,将陈玉成关入囚车,准备押送到北京,但到了延津就将其杀害。陈玉成就义时仅26岁。

——北京市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下册)第124页~第128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第2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15 00:26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2-7-21 15:37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8-6-29 17:34
二〇  愚公移山①《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②,方③七百里,高万仞④。本在冀州⑤之南,河阳⑥之北。 ...

    课外阅读
      连环画《两大心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3月第1版):https://yiyouliao.com/api-server ... SC.html?ref=browser news&s=mb&cp=cn-netease-youliao-browser&docid=netease II003DRGNS6F9SC&itemtype=news category&cateCode=third&category=%E6%96%87%E5%8C%96&traceId=3C06DCBC15EACAD72B733DA69F8B4F64& miui bottom bar=comment
༺༻༺༻༺༻༺༻༺༻༺༻༺༻༺༻༺༻༺༻༺༻༺༻༺༻༺༻༺༻༺༻
    很遗憾,上述链接已经失效。为了不使大家失望,现上传一篇与课文关联的评论
༺༻༺༻༺༻༺༻༺༻༺༻༺༻༺༻༺༻༺༻༺༻༺༻༺༻༺༻༺༻༺༻
《愚公移山》新解
作者  徐启斌

  摘要  本文严格依据古代寓言《愚公移山》原文,从分析太行、王屋二山不必移、不可移、不应移、不能移入手,阐发了愚会精神的二重性。
  关键词  愚公精神  二重性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一则略带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既然是寓言故事,则愚公不必真有其人,愚公移山亦不必实有其事。同样,既然是寓言故事,则必定寄寓着作者想说的某种道理。有些寓言会用一、二句话把义理点明,有些寓言只叙述故事情节,却不点明想说的义理,而把义理留给读者去领会。“愚公移山”这则寓言就属于后者。对“愚公移山”所寓含的义理,《辞海》解释为“比喻做事有顽强的毅力,不怕困难”。这一解释与古今朝野各界对愚公精神的全盘肯定和高度赞扬是一致的,与寓言作者的本意亦似吻合。然而,笔者近日因一偶然机会,得以重读“愚公移山”原文,细加咀嚼玩味,发现愚公移山一举既有可爱可敬的“诚”的一面,也有可笑可叹的“愚”的一面。为准确概括和辩证看待愚公精神,特严格依据寓言原文,就愚公移山的不必要性、不可行性、无效果性及愚公精神的二重性作点探析,以就教于大家。

  愚公移山的故事,原文见《列子·汤问》篇。全文不长,特抄录于下: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勃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患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阳,无陇断焉。
  愚公要把“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削平,搬到千里以外的“渤海之尾”去,乃是空前宏伟艰巨的工程。人们不能不思考这项工程是否必要?是否可行?能否成功?在该工程的谋划阶段和实施过程中,先后有愚公之妻和河曲智叟提出了质疑。应当说,愚公之妻与河曲智叟的质疑都是求实的、明智的、善意的。平心而论,愚公移山之举的确很不明智,太行王屋二山其实不必移,不可移,不应移,亦不能移。
  先说不必移。愚公移山有没有必要,回答是否定的。愚公移山的唯一目的,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即苦于大山的阻塞,进出的道路曲折而绕远,也就是想出入方便些。这个想法固然合情合理,无可非议。问题在于为解决“出入之迂”的困难,不一定非移山不可,还有其它更好的办法。比如,可以沿山脚修筑一条又宽又平的大路,把愚公的家与豫南汉阳之地连接起来,不是照样可以解决“出人之迂”的问题吗?当然,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修筑这么一条大路也是极其艰难的,但比起移掉两座大山来还是要省力得多,便当得多,现实得多,经过努力是可能办到的。如果愚公以为这办法不好,而解决“出入之迁”对他来说又至关重要,那么,还可以考虑另一个办法,就是干脆搬家,把家从山北搬到山南来。这样,“出入之迂”的问题就完全解决了。与移山筑路相比,搬家最省力、最便当,代价最小,见效最快。所以说,太行王屋二山其实不必移。
  再说不可移。这是就愚公移山的可行性而言的。最先看出移山不可行的人是愚公之妻,其次是河曲智叟,这两人的头脑显然比愚公清醒,看问题更现实。为什么不可移,因为工程太艰巨,移山的条件完全不具备。第一,工具原始落后。愚公用来移山的劳动工具,无非是锄头备箕之类,移山的施工手段不外乎用锄头“叩石垦壤”,用备箕装土运土。靠这样原始工具和施工手段就想搬掉两座大山,无异于痴人说梦。第二,劳动力太少。由愚公苦心组织起来的这支移山大军才四个人,即原文所说“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三夫加总指挥愚公本人总共才四人,力量实在太单薄了。第三,路程太远。太行王屋二山到“渤海之尾”究竟相距多少里路,没有准确数据,但路程远是可以肯定的。原文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即挑一担土到渤海之尾再返回原地,竟需一年的时间。按“荷担者三夫”推算,每年只运三担土出去。愚公的子孙即使连续干到二十世纪末,也不过从太行王屋二山挑走一万多担土。这一万多担土相对于“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第四,组织者后继乏人。愚公为完成移山大业,把希望寄托在子子孙孙持续奋斗上。愚公是移山的唯一组织者,但“年且九十”,力“不能毁山之一毛”,在世时以其惊人的决心和个人威望,勉强组织了“荷担者三夫”投入移山工程。一旦愚公去世,失去了这位有威望的组织者,其子子孙孙是否会象他所期望的那样继续挖山不止,把这旷代持久的移山伟业进行到底呢?很难说。以上四端足以说明,太行王屋二山其实不可移也。
  太行王屋二山不仅不必移,不可移,而且不应移。这两座山固然挡住了愚公一家的出路,给他一家对外交往带来许多不便,但这两座山毕竟潜藏着巨大的利益。比如,山腰上可能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供给愚公一家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柴薪之源;森林中可能生活着很多珍禽异兽,可使愚公一家尽享就近捕猎之野趣;山坡上可以放牧成群的牛羊,山脚下还可以开垦良田种植五谷……靠山吃山,因山致富,亦未可知。两座大山一旦移走,这种种好处不就白白丢弃了吗?此乃大山不应移之一也。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地盘那么大,周围总不会只住愚公一家吧?愚公要移山,别人是不是同意?这可不是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好在“叩石垦壤”只有“三夫”,人少势孤,而且一年只运三担土出去,影响不大,因而没有惊动大山周围的许多人家。要不然,大山周围不同意移山的民众联合起来与愚公论理,这对愚公来说是大大的不利。因为愚公不同旁人商量就擅自移山,毕竟是理亏啊,此乃大山不应移之二也。愚公明知移山一举确乎艰难,靠自己残年余力是没指望了,便只好借用世代相继子子孙孙的人力。按愚公这一“子孙相继挖山不止”的计划,则愚公子孙世世代代都只能以“叩石垦壤”为终身职业了,其劳苦辛酸不言而喻,愚公不能赐福子孙倒也罢了,反而交给子孙一件没完没了的苦役,真是祸及子孙啊!愚公子孙中若有深明事理者一旦醒悟过来,认定这是一件极蠢的勾当,又会如何评论老祖宗呢?此乃大山不应移之三也。
  至于说不能移,指愚公移山完全是一种无效的劳动。从原文的文字看,大山最后被两个大力神背走了,愚公移山似乎有了结果。但往深处一想,正是这个喜剧性的结尾昭示我们两座大山的搬走,靠食人间烟火的愚公及其子孙是无能为力的,只有神仙才能办到。再就移山的最终结果看,这两座山搬到哪里去了呢?“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即搬到今山西省北部及陕西、甘肃一带去了。挡住愚公家门前出路的两座大山固然是搬走了,但这两座大山没有从神州大地上消失,而又出现在“朔东”和“雍南”一带,同样会挡住这一带居民的出路,阻塞这一带的文通。这两地的百姓中,会不会也有人象愚公一样“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进而产生“毕力平险”的念头呢?果真如此,岂不又要重演一幕愚公移山的旧剧吗?愚公移山的无效性,于此可见分明。
  大山之不必移、不可移、不应移、不能移,已如上述。那么,又该如何看待愚公精神呢?

  愚公精神有着明显的二重性。
  移山一举,表现了愚公毕力平险改变自然环境的美好愿望,老当益壮说干就干的英雄气概和知难而进持久奋斗的坚定决心。这些,都是愚公精神的“闪光点”,不仅不能否定,而且要发扬光大。
  同时也必须看到,愚公这个形象,毕竟是以几千年前的中国农民为模特塑造出来的。古代农村狭溢封闭的生产方式和世代流传下来的伦理观念,不能不在愚公的头脑里打下深深的烙印。移山一举,也体现了愚公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简单片面的思想方法,执拗独断的家长作风以及小农单干的经营习惯。愚公精神的这方面内容,自然不应肯定。
  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在世世代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中,我们的祖先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眷恋乡土热爱故乡的浓厚感情,再苦再累再穷也不愿离开故里,远涉他乡。所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父母在,不远游”、“美游不如恶归”等古谚,就是这种观念的写照。安土重迁的观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爱国主义感情,但在更多的情形下,只能起束缚人们思想、维护自然经济、阻碍人生进取的消极作用。九十高龄的愚公忽发奇想要移山,唯一动机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但却没有想到也不可能想到把家搬出来,不能不说是认识上的一大悲哀。在愚公思想中,家是万万搬不得的,搬了家,就是背弃祖宗,大逆不道。
  简单片面的思想方法。愚公看问题,有很多片面性,缺乏两点论,把复杂的工程看得太简单了。这是导致他作出错误决策的方法论根源。比如,他只看到“山北之塞,出入之迂”的一面,却忽视了太行王屋二山会给他家带来巨大利益的一面。他只看到“山不加增”、“子子孙孙无穷匮”这一有利条件,但对移山工程的极端艰巨性和施工困难的极端严重性却缺乏足够的重视。他只看到移山成功后可解“出入之迂”的美好前景,却没有想到他的子孙所付出的惨重代价远远超过了移山前“出入之迂”的那点不便。简单片面的思想方法必然导致头脑发热,决策失误,顾此失彼,破绽百出,后果当然是不妙的。
  执拗独断的家长作风。太行王屋二山不可能是愚公一家的山,移山必定牵涉到大山周围成千上万户人家,因而移山就不只是愚公的家事,仅仅“聚室而谋”是不够的,须广泛征求众人意见才对。原文只字未提愚公同别人商量移山的事,可见愚公比较缺乏群众观点,民主观念淡薄。在“聚室而谋”的过程中,愚公的妻子提出了不同意见,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这两个问题提得好。但愚公没有把她的意见当回事,未作任何回答,从而错过了一次纠正错误决策的机会。更可悲的是,移山工程开始后,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竟遭愚公反唇相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粗暴地拒绝了智叟的忠告。这表明愚公完全听不进不同意见。愚公执拗独断的家长作风,于此可见一斑。
  小农单干的经营习惯。古代农业生产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使农民普遍养成了喜欢分散单干的经营习惯,做事不愿搞大联合。且看愚公移山,施工大军只有“子孙荷担者三夫”,人手如此之少,愚公并不着急,泰然处之,并坚信移山伟业一定可以成功。宁愿借用尚未出世的子孙人力,也不愿联合正活在世上的民众。愚公的小农单干意识,亦可谓根深蒂固矣。

  《愚公移山》毕竟是一篇很好的寓言故事,因为它塑造了一个真实可敬开拓进取的劳动者形象。他不服老,不畏难,不安于现状,不急功近利,毕力平险,矢志不移,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企图征服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善良愿望和坚定决心,代表了中国农民勤劳朴实勇敢顽强的优秀品质。愚公移山的雄心壮志,对后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斗争永远是一种激励和鼓舞。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艰苦革命斗争,曾被看成是另一种形式的“愚公移山”。本世纪五十~六十年代一些战天斗地成绩辉煌的农业劳动模范,则被誉为当代的“活愚公”“新愚公”。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火热斗争中,我们仍然需要发扬愚公精神的积极方面,战天斗地,知难而上,艰苦奋斗,义无反顾。对于某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左顾右盼、急功近利的人来说,愚公挖山不止的形象无疑是极有力的鞭策。
  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也给后人留下很多值得记取的教训。这些教训主要是决策思路不科学,决策程序不民主。愚公移山的教训,对于后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斗争,提供了极其宝贵的鉴戒。今天,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火热斗争中,必须记取愚公的教训,注意做一切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自觉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冲天的革命干劲和求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对于现实生活中那些遇事从主观愿望出发,好订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又不体察民情、不恤民力、不讲效益、盲目蛮干的人来说,愚公的失误,不啻是一帖镇静剂。
  除愚公外,寓言中还出现了两个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很有代表性。一位是愚公的妻子,她的献疑之辞切实而中肯,表现了古代劳动妇女的务实精神、卓越智慧和强烈的参与意识,十分可爱。另一位是河曲智叟。对这位民间知识分子,历代注释《列子》的学者都持贬斥之见,如杨伯峻先生在有关“愚公移山”的注文中就有“故北山之愚与嫠妻之孤,足以哂河曲之叟智”之语(引自杨伯峻著《列子集释》101页,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10月第一版),历代读者以讹传讹,智叟的迂腐形象遂成定论。然细读原文,便不难看出这位河曲智叟其实是一位明达、善良且大度的人。他对愚公挖山“笑而止之”,说明态度温和,对愚公很尊重,丝毫没有因为愚公没同他商量移山的事而发怒,又很讲究方法。他劝告愚公讲的一席话“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只有中肯的劝说,没有半点指责,言辞中充溢着对愚公本人的爱护、同情和善意。听到愚公反唇相讥后,智叟没有跳起来同他争辩,而是“亡以应”,即知道愚公执迷不悟,再费唇舌也是对牛弹琴,便不再多说什么了。这足以说明智叟的劝谏是不存私心,不怀偏见,而且能见机而止,其明达之智、大度之风、善良之貌跃然纸上矣。这位智叟,正是一位深明事理又能谦恭让人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前人对他的贬斥和否定,显然是不公正的。
  寓言所寓之理是寄寓在寓言文字中的,因而有相当的确定性客观性。然而,对寓言所寓之理的领会和阐发,则有可能偏离原文,带上人们的认识局限或某种主观偏见。以往人们对愚公移山其人其事多持全盘肯定之说,实有不妥。有鉴于此,笔者才本着实事求是和一分为二的宗旨,对前人成说作点探析质疑。能否成立,敬祈各方有识之士赐教。

——选自(1994年4月出版)第14卷第2期《上饶师专学报》第38页~第42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21-11-15 16:29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8-6-1 10:17
七  华主席在战火纷飞的年代①

   凯歌声中,我们来到了山西省吕梁山②区的交城、古交一带。

    拓展阅读
华主席给我们播种春天
作者  孙健忠(土家族)

  阳春三月,南方已经是春回地暖的时节,然而,在土家人聚居的洛塔山界,却仍然雪积土冻,没有一点春天的气息!眼看着岩脚下的村村寨寨都在备耕,土家人谁还能够在火塘里坐得住呢?于是,人民公社的社员们想出了个主意:到山下去育秧。
  天还没有亮,人们就背了满篓金黄的谷种,下山到几十里远的城郊公社去,借几丘水田,播下从岩上背来的种子。等到秧苗长得有两拳来深了,又把它一束束拔起来,捆好再一篓篓背上洛塔山界。土家人把这称做“借春”。
  “借春”的人们从山下回来了,山寨里一大帮老人和娃儿们,都从木楼里拥出来迎接。他们轻轻地、郑重地接背篓,嘴里说着吉庆的话,庄重而热情地迎接土家人的春天!然后,人们才用背回来的秧苗,染绿自己的山坡,染绿自己的梯田。
  我在洛塔那阵,每年生产队都要去山下很远的地方“借春"。近几年来,洛塔在农业学大寨的征途上迈出了很大的步子,兴修了水利,新开了好几千亩水田。然而没有春天的洛塔,是不是还和往年一样,要到坡脚下去“借春”呢?这次,我回到洛塔去,一路上就尽在想着这件事情。
  一到洛塔,新上任的公社党委书记邦言同志见到我,象猜到了我的心思一样,第一句话就是:“嗨,你晓得不晓得,我们洛塔再不去别处‘借春’了。”
  听了这话,我欢喜得大叫起来:“是真的?洛塔有了自己的春天罗?”
  邦吉怀着无限的深情,望着正墙上贴着的华主席像,笑咪咪地说:“搭帮恩人华主席,是他给我们播种了春天!”
  一九七年,插秧的时候,华国锋同志来到洛塔山界,视察这里农业学大寨的情况。他听说这里每年都要下山“借春”,又费力,又费时间,亲眼见到社员们从山下把秧苗一篓篓背上来的情景,便亲切地教导洛塔公杜的干部和杜员们:你们要自己有秧,不要去外地育了。要自己培育良种,搞科学种田。听了华国锋同志的话,洛塔人的方向明了,信心有了,干劲足了。公社党委下了决心,一定要在洛塔坡上育出个春天来。
  我说:“好啊!你快给我讲讲咱土家人是怎样遵照华主席的指示,在洛塔育出春天的故事吧!”
  “嗨,他就是这故事里的一个主要角色哩!”旁边一个同志笑着捅了邦吉一下。
  华国锋同志上洛塔视察那一年,邦吉是梭洛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有一天,他去坡坡上看秋,走到一丘弯弯的牛角田边,眼前突然一亮,呵哟!隔田坡丈多远的地方,有三蔸谷子,长得好壮好特别哟!邦吉跳进田里,从那三蔸谷子中,摘下了最长的三线,放在手板心数数,共有二百七十多粒,粒粒饱满,亮色。邦吉快活得手都颤动了。他望着这些圆鼓鼓的珍珠一样的谷粒,同它们说起话来了:“好哟!春日里我们敬爱的华国锋同志来到洛塔,亲切地教导我们,要自己培育良种,自己育秧。这些日子来,我们一直在盘算这件事哩。你这亮晶晶的谷子呵,正是我们需要的好种子呀!”
  邦吉把这三线谷子带回家晒得焦干,小心地挂在火塘里的板壁上。第二年开春,他开始搞试验,头一回在洛塔山界上下秧子了。小小一块秧田,只播了二百七十多颗种子,可这却是洛塔第一丘真正的秧田啊!没想到,这一丘小小的秧田,却遭了一场劫难。一天夜里,狂暴的北风吹开了盖在上面的塑料薄膜,大雪埋住了秧苗。邦吉难受极了,扒开积雪一看,幸免于难的秧苗只剩下十几根了。多么可贵的秧苗啊,它战胜了暴风雪,经受了严峻的考验。邦吉从这十几根秧苗上看见了成功的希望。他把这十几根秧苗拔起来,插在一只田角角,象看护自己的小女儿一样照看着,一颗心全都扑在那上面了。这一年,他从这十几根秧苗上收得了四五斤谷子。往后,它年年增长,由四五斤变成了几十斤,几百斤,到了一九七六年,它已经绿遍了洛塔坡的一层层梯田。从此,洛塔有了自己的良种,解决了自己育秧的问题。社员们给自己的良种取了个漂亮的名字:洛丰一号。为什么叫一号呢?因为往后还会有二号,三号……
  吃过早饭,邦吉领我出门去欣赏洛塔山界上的春天。春天在哪里呢?山冲里的雪依然没有融化,脚下的土依然冻着,报春的雀儿依然没有……但是,就在这被寒风和冰雪禁锢了的山界上,确实使人看见了那奇妙的春天——洛塔山界上有了自己的秧田。
  为了防冷冻,社员们把秧田选在背风向阳的山坡上,并且把水秧田改做成泥浆秧田。秧田里下足了粪肥,搞过了三犁三耙。黑油油、烂溶溶的泥巴,被做成块似的秧箱。我低头一看,秧箱上鼓起许多小泡泡,发出咕咕噜噜的声音,好象不耐烦地催促:为什么还不播种?还嫌秧田不够标准吗?邦吉听了这声音,眉开眼笑地说:“性急不得呵!育秧比服侍月子里的娃儿还难,一点点手脚不到堂,就要烂场合呵!”
  离开秧田,我们走进一座寨子,去看浸种催芽的情形。这是一间用石块砌成的很暖和的屋子。管催芽的是个包大头帕的中年汉子,精神饱满,眼球上却网了许多红丝。邦吉问他:“总有好几夜没瞌睡了吧?”中年汉子拿着一个温度表说:“还敢困哩!每夜都得试好几回。热了怕烧坏谷芽,要掺冷水;冷了,怕冻坏谷芽,要掺热水。”我揭开一张戽桶上的竹簟,伸手抓了两把谷种,放在手心里一看,只见每一颗金黄的谷粒都破了口,长出了白嫩嫩的毛茸茸的芽子。这是春天的嫩芽,这是活鲜鲜的生命。我问那位管催芽的社员:“可以播进秧田里去了吧?”他说:“可以了,天一放晴,就该播了。”
  夜里,我参加了一个生产队揭批“四人帮”的会议后,回屋正准备睡觉,突然从不远处传来动人的歌声,女声唱了一阵,男声又接着唱一阵,歌声中还间杂了笑声和掌声。想必是有人在赛歌吧!我兴致勃勃地去参加他们的歌会。歌场在一块宽敞的晒谷坪上,中间烧了一堆篝火,东边坐着一排姑娘家,西边坐着一排后生。他们跳起来,大叫大嚷地硬要我唱一首歌。我哪里是唱歌的材料呢?我说:“我来当个裁判吧,看哪一边唱得好。”姑娘们得意地说:“可惜你来迟了一步,要不,就赶上见他们出丑了。”后生们不服气地说:“莫神气呵,是不是角色,还要等明天在秧田里看呵!”原来这是两支青年突击队,一个叫铁姑娘队,一个叫黄继光队。今夜,他们在歌场上赛歌;明天,他们就要在秧田里比赛了。我问:“你们的准备工作都搞好了?”一个系花围裙的姑娘说:“那不消讲,样样都不缺了。”我说:“你们要早点困觉,养足精神,明天才好大显身手。”姑娘们都嚷起来,孔雀闹林一样地说:“不哩,我们的精神足得很哩!我们要唱到天明,要唱到春天飞上洛塔坡哩!”她们一面往篝火上加柴,一面又尽情地唱起来。她们欢快地唱啊,唱啊,唱着春天的歌,唱着英明的领袖华主席对土家人的关怀。

——摘自1978年1月12日一期(第10779号)《人民日报》第四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22-7-15 17:31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8-5-29 10:23
一七  孔已己①作者:鲁迅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②,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 ...

    拓展阅读
无人悲哀的死亡——读《孔乙己》
作者  孙绍振

  单篇阅读‚要进人分析的层次‚比较困难。因为矛盾不是现成的。
  怎么办呢?
  还原。
  鲁迅在《孔乙己》中‚几乎涉及了孔乙己的一生。从他一直考不取最起码的秀才‚中老年潦倒落魄‚无以为生‚偷书‚被打致残‚直到最后消失、死亡。经历的时间‚起码有几十年‚但是‚全文只有三千字左右。这么短的篇幅写这么多的事情‚怎么可能讨好?
  鲁迅虽然写到了这么多‚但大多是从别人的嘴巴里说出来的‚并没有直接、正面描写孔乙己。比如他的应考‚他的不中‚他的偷书‚甚至挨打致残都发生在幕后‚在小说中‚只是被出场人物间接提起。可以说‚那些决定他命运的事件‚使孔乙己成为孔乙己的那些情景‚鲁迅一件也没有写。
  这些情节‚如果要让吴敬梓用《范进中举》的办法来处理‚肯定是要正面描写的‚而且还要加以渲染。不写这么重要的场面、情节‚说明鲁迅对这些不感兴趣‚或者‚鲁迅认为‚这些不是他要表现的重点。那么‚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写了些什么呢?
  非常令人吃惊的是‚鲁迅只选取了三个场面,‚而孔乙己本人只有两次出场——在咸亨酒店的场面。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两个场面和孔乙己的命运关系并不大。第一个场面‚是他偷书了‚已经被打过了‚来买酒时‚被嘲笑了;第二个场面‚是他被打残了‚又来买酒‚又被嘲笑了。如果要揭示孔乙己潦倒的根源,‚批判科举制度,‚这两个场面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如果要表达对孔乙己的同情‚那完全可以正面写他遭毒打的场面‚像《范进中举》那样‚细致地描写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事件‚在场人物的反应等等‚但是‚鲁迅明显回避了这样的写法。
  这是不是舍本逐末呢?关键不在于舍本逐末,‚而在于鲁迅衡量“本”和“末”的准则。
  三个正面描写的场面‚主要写了些什么呢?写作的重点、焦点‚是人们是如何看待这个人的。最不可忽略的‚是鲁迅是用一个人的眼光去看孔乙己的。
  这副眼光是属于一个特殊人物的‚一个小店员的。对于这个小店员‚鲁迅很舍得花笔墨‚,一开头就花了两个大段。这是因为‚鲁迅需要小店员的眼睛‚以不以为意的观感‚和孔乙己拉开情绪的距离。
  小说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个小店员与孔乙己错位的观感。在他观感以内的‚就大加描述;在他观感以外的‚通通省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说写的并不仅仅是孔乙己。其实‚这正是鲁迅的匠心‚也是创作的原则‚或者小说美学的原则:重要的不是人物遭遇‚而是‚这个人物‚在他人的、多元的眼光中的心理奇观。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就是因为他看到日俄战争时期‚中国人为俄国人当间谍‚被执行枪决之前示众‚而中国同胞却麻木地当看客。在鲁迅看来‚为他国做间谍送死固然是悲剧‚但是‚对同胞之悲剧漠然地观看‚更是悲剧。
咸亨酒店中的各色人物‚对于孔乙己的命运‚对于他的遭遇‚当然是麻木的‚但是‚作为一个小店员‚他的漠然‚又有其特点。这个特点‚就是“无聊”、“单调”‚所看的都是“凶面孔”、“教人活泼不得”。但是‚在这样沉闷的氛围中‚“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里的笑声‚不是一般的描述‚而是整篇小说情绪的逻辑起点和整篇小说结构的支点。
  第一个场面‚突出了孔乙己“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提示遭受过殴打。
  按理说‚这个人非常不幸‚没有起码的出息‚无以为生‚是一个失败的读书人‚又近乎小偷。更糟糕的是‚他还是不成功的、时常被抓住的小偷‚显然‚命运是很悲惨的‚心情应该是很痛苦的。然而‚恰恰是这样一个人‚却给小店带来欢乐。不但这个小店员‚而且“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甚至“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鲁迅立意的焦点‚显然就在这种笑上。
  开头写小店员的无聊‚就是为了反衬孔乙己带来的笑声。
  因偷书而挨打‚有什么好笑的呢?在这种笑里‚鲁迅挖出了什么深刻的东西呢?
  首先是这个已经沦为小偷的、无用的人‚从道德理性看‚“好喝懒做”。偷窃‚是恶的‚但是‚情感价值上‚恰恰又是带来了欢乐的。
  这种欢乐‚是有一点喜剧性的。
  一方面是那些喝酒的‚嘲笑他又偷了书‚又挨打了‚而且有人指出‚是亲眼看见‚“吊着打”的。这是确凿的事实‚而孔乙己否认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但是‚否认的理由却又十分薄弱‚甚至是不成理由的:“窃书不能算偷”。显而易见‚这不过是把偷窃的概念从白话变成了文言‚并没有改变偷窃的实质。
  这就显得荒谬可笑了。这种可笑‚构成了小说的幽默基调。
  其次‚在这种荒谬可笑中‚还隐含着更深的意味‚孔乙己虽然潦倒、沦落到如此地步‚却还在维护着他的一点自尊。文言文的用语‚“污人清白”、“君子固穷”‚为一般酒客所不懂‚成为读书人最后的“面子”的盾牌。但是‚不管什么样的话语‚总不能改变亲眼目睹的事实。因而‚这最后的对自尊的维护‚显然是无效的‚甚至是理屈词穷的表现‚只能“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在这种笑声里‚并没有太明显的恶意‚其中还有也明知其理屈‚而予以原谅的意味。
  这表明‚这种嘲弄是温和的。
  但是‚无效的抵抗‚是对外部世界来说的‚对孔乙己来说‚却是不可或缺的。口头上不承认自己是小偷‚在他自己内心‚也并没有小偷的感觉。号称冷峻的鲁迅‚没有让他在大庭广众面前承认自己是小偷‚没有让他的自尊心公开地彻底瓦解‚彻底地不要脸面。相反‚鲁迅特别写到孔乙己在酒店里的“品行”比别人好‚从不拖欠酒钱。他还主动教导小店员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对围过来要吃他的茵香豆的孩子‚软弱地说着“多乎哉?不多也”。联系到小说开头‚写他穿着长衫‚却不是坐着喝‚而是站着慢慢地喝。这都在提示‚在他自己的感觉中,‚他还是残留着一点“读书人”的身份和自尊的。
  鲁迅对孔乙己‚并没有厌恶的成分‚只是调侃而已‚在调侃中有同情。可以说‚小说是幽默的‚并不是讽刺的‚并没有揭露孔乙己的恶劣品质的意思‚明明是屡屡提及‚但在具体行文中‚却满是为之辩护的成分。字里行间‚似乎留下了矛盾:
    孔乙己……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
  在鲁迅的话语中‚孔乙己的偷窃被分为两种‚一种是‚抄书时把人家的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偷了‚美其名日:“一齐失踪”。另一种是‚“偶然做些偷窃的事”‚“偷窃”‚显然有别于书籍纸张笔墨的“一齐失踪”。偷窃的对象‚那应该是书籍笔墨以外的‚可能是更加值钱的东西。对这种愈加值钱的东西‚鲁迅的行文是“偷窃”‚而对书籍笔墨纸张‚鲁迅的具体行文就含蓄得多了:叫做“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果把这也算在偷窃之中‚则不应该叫做“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何况后来在人们的议论中—“他总仍旧是偷”‚可见‚在鲁迅心目中‚孔乙己偷书‚是不包括在“偶然”“偷窃”之中的。这不正是孔乙己窃书不算偷的逻辑的翻版吗?正是在这样的话语中‚鲁迅流露出了对孔乙己的宽容、温情和回护。
  在鲁迅看来‚孔乙己不过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制度是可恶的‚但人‚却是值得同情的。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读者感觉不到严酷的讽刺的因素‚其间的笑‚带着温情的调侃。
  接下去‚在第二个场面中‚孔乙己并没有出场。一般情况下‚场面的连贯性‚由情节的因果性、并行性相联系‚但在这里‚并没有因果和并行关系‚其间有一句过渡的话语: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孔乙己出场‚人们是快活的‚不出场‚人们也是快活的。对于这句话‚叶圣陶在不止一篇文章中表示赞赏。在我看来‚这正是小说构思的意脉所在‚整个小说‚都是以孔乙己所引起的笑为脉络的。这个构思是很深沉的。一个苦命的人物‚在公众场合出现却能带来欢乐。但是‚没有他‚人们也一样快活。这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呢?小说写下去‚在酒店里‚人们发现‚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
    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拒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拒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这里‚有个小小的疑问。前面的叙述是‚孔乙己使人快活‚没有他‚别人也快活。可是这里从字面上看‚好像并没有任何文字直接写到人们的快活。但是‚从对话的语调中‚仍然可以看出那个提供消息者的心态。说他被打折了腿‚归结为‘他自己发昏”‚“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和孔乙己在场时的那种欢乐、调侃‚在情绪上是大有不同的。对于丁举人打折了孔乙己的腿这样野蛮的人身伤害‚说话者没有半点保留‚相反还给人一种津津乐道的感觉。也许这就是鲁迅所提示的快活。特别是‚说到孔乙己可能是死了的时候‚说话的和听话的‚都没有震惊。“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对于一个给酒店带来欢笑的人的厄运‚人们居然一点反应也没有。这里‚就充分显示出鲁迅写对话的笔力了。
  当然‚这里有一点似乎是不能回避的‚就是鲁迅明明说‚孔乙己不在场人们也是快活的‚而在上述文字中‚却没有快活的字眼。鲁迅为什么没有直接写喝酒的那个人快活地说着这样的事情呢?这可能与鲁迅追求白描式的对话有关。鲁迅在《二心集·看书琐记》中说:
    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八月份《文学》内《我的文学修养》)中国还没有那样好手段的小说家‚但《水浒》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
  很可能‚鲁迅在这里‚就是有意不去直接点明说话者那种津津乐道的神态和兴高采烈的情绪‚而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快活”啊。一个人死了‚居然没有人感到悲哀‚反而将其“快活”地作为谈资。
  表面的热闹和潜在的悲凉‚不着一字‚从容不迫‚含蓄隽永‚显示了鲁迅笔墨的最高火候。如果在这里‚粗心的读者感觉还不够明显的话‚到了下面‚孔乙己第二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出场‚就不能不有所震动了。这时的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经不能走路。鲁迅以小店员的视角‚导引着读者逐步发现孔乙己的狼狈和悲惨。先是看到他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后是发现他是用手撑着地面“走”的。躯体残损到这种程度‚在这么与平常不同的情况下‚掌柜的“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
  一个人被打得不能走路‚只能用手走路了‚本是很悲惨的事‚人们本该有惊讶‚有同情‚至少是礼貌性的沉默‚可是‚掌柜的不但当面揭短‚而且还“笑着”。这就是说‚这位掌柜的‚并没有感到自己的话是多么残酷‚有着多么严酷的伤害性‚相反‚倒是感觉到并无恶意‚很亲切地开玩笑似的。
    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拒‚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拒都笑了。
  鲁迅在这里揭示的是‚所有的人‚似乎都没有敌意‚都没有恶意‚甚至在说话中‚还多多少少包含着某种玩笑的友好的性质。但是‚这对孔乙己却是一种严重的伤害。因为‚从一开始‚他讳言偷‚就是为了维护最后的自尊‚哪怕是无效的抵抗‚也是要否认“偷”的定性的。这是他最后的精神的底线。但是‚众人‚无恶意的人们‚却偏偏反复打击他最后残余的自尊。这是很恶毒的‚但又是没有明确的主观恶意的‚鲁迅所揭示的就是这种含着笑意的恶毒。关键在于‚这种貌似友好的笑中‚包含着冷酷‚对人的精神的麻木不仁‚对人的同情心的阙如。
  孔乙己已经被逼到找不到文言词语来维护自己自尊的程度‚连“跌断”这样的掩饰之语‚都没有信心说下去了‚可是酒店里的人‚却都“笑了”。这种“笑”的内涵太丰富了。一方面当然有不予追究的意味‚另一方面‚又有心照不宣地识破孔乙己的理屈词穷‚获得心灵满足的意思。这一切明明是鲁迅式的深邃的洞察‚但是‚文字上‚鲁迅却没有任何形容和渲染‚只是很平淡地叙述‚“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连一点描写都没有‚更不要说是抒情了。但是‚唯其平静‚平常‚平淡‚才显出诸如此类的残酷人情‚司空见惯‚没有感觉‚没有痛苦‚而鲁迅的笔墨‚就是要揭示这种世态的可怕。
    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孔乙己如此痛苦‚,如此狼狈地用手撑着地面离去‚酒店里的众人‚居然一个个都沉浸在自己的欢乐的“说笑声”中。世态炎凉竟至于此‚这是何等的意味深长。更加精致的还在后面‚孔乙己在酒店粉板上留下了欠十九个铜钱的记录‚年关没有再来‚第二年端午‚也没有来。人们记得的只是“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过了中秋‚又到年关‚仍然没有再来。小说的最后一句是: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一个人死了‚留在人们心里的‚就只是十九个钱的欠账‚这笔账‚是写在粉板上的‚是一抹就消失的。一个人的生命‚在众人心目中‚竟然是这样的无所谓。他在世的时候‚人们拿他作为笑料‚他去世了‚人们居然一点感觉也没有。既没有同情‚也没有悲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世态啊。这里不但有鲁迅对人生的严峻讽喻‚而且有鲁迅在艺术上的创造性的探索。对这篇小说在艺术上这样的追求‚鲁迅特别有心得‚他的学生孙伏园‚在《关于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按:指《呐喊》)中‚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已译了外国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①。
  这样的回答‚可能有点出乎意料‚在我们印象中‚在《呐喊》中‚被鲁迅喜欢的作品至少不应该是《孔乙己》‚而应该是《阿Q正传》、《狂人日记》、《药》等名篇。但是‚在鲁迅自己看来‚这些名篇‚恰恰是他不太满意的。傅斯年以孟真的笔名写的《一段疯话》中对鲁迅的《狂人日记》大加称赞。但是‚鲁迅却在和他的通信中表示:
    《狂人日记》很幼稚‚而且太逼促‚照艺术上说‚是不应该的②。
  从两篇小说的对比中‚可以感到鲁迅对艺术的执著和严谨。
  鲁迅擅长写人物的死亡‚可以说‚每一个都不重复。我们记得阿Q的死亡‚是悲剧性的冤假错案‚但却以喜剧的方法处理。而祥林嫂死亡‚同样是悲剧性的‚鲁迅却创造了悲剧的抒情的氛围。在《孤独者》中‚魏连受的死亡‚则又是另一样‚那是含着冷笑的死:冷笑着这世界‚也冷笑着自己‚是反抗势利‚胜利的死‚但是‚又以人格上同流合污为代价‚是失败的死。故氛围沉重而严峻‚主人公的哭‚是挣扎着像受伤的狼的长号‚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而《铸剑》中‚英雄的慷慨赴义‚偏偏和暴君合葬‚变得荒诞。唯独孔乙己的死‚既不是悲剧的‚也不是喜剧的。在表现方法上‚也只有平淡的叙述。
  鲁迅善于在人物死亡之后‚大笔浓墨表现周围人物的心理反应‚多方面加以渲染。阿Q的死亡‚鲁迅正面只写了“如微尘一般的迸散了”‚似乎偷工减料。但接着而来的是‚心理多方面的效果:举人老爷没有追到赃‚赵府损失了辫子和赏钱‚故皆号陶。更特别的是舆论‚第一‚未庄‚阿Q坏,被枪毙就是证据。第二‚城里‚枪毙不如杀头好看‚又没有唱一句好戏。城里乡下‚人们的反应妙就妙在同样极端荒谬‚反差又如此之大。而祥林嫂的死亡‚反应也是多元错位的‚鲁四老爷‚说她死在旧历年关‚不是时候‚可见是个谬种。茶房认为‚“还不是穷死的”‚没有任何异常的感觉‚没有任何情绪上的反应。而整个鲁镇的人们‚一个个都忙着祝福,虔诚地祈求来年的幸福。只有一个外来的“我”感到不可推卸的、沉重的内疚。以人物心理反应创造多元心理反应‚可以说是鲁迅的惯用手法‚然而‚在《孔乙己》中鲁迅却显示了另外一种手法‚那就是没有悲哀的悲剧。没有明显的讽刺‚也没有调侃性的幽默。既没有《祝福》中的抒情‚也没有《阿Q正传》和《药》中的反讽‚更没有《孤独者》死亡后那种对各方面虚假反应的洞察‚在《孔乙己》里‚有的只是‚三言两语‚精简到无以复加的叙述。这种叙述的境界就是鲁迅所说的“不慌不忙”‚也就是不像《狂人日记》那样“逼促”。“讽刺”而“不很显露”‚这就是鲁迅追求的“大家的作风”。反过来说‚如果不这样写‚而把主观思想过分直接地暴露出来‚那就是“逼促”‚“讽刺”而“很显露”‚在鲁迅看来‚就不是“大家的作风”。拿这个标准去衡量《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可能就都不够理想了。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在艺术上对自己是如何苛刻。
༺༻༺༻༺༻༺༻༺༻༺༻༺༻༺༻༺༻༺༻༺༻༺༻༺༻༺༻༺༻༺༻
    注释
  ①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晨报·副刊》,1924年1月12日。
  ②《对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见》,《新潮》,第一卷第四期(1919年4月)。

——《语文学习》月刊2007年第11期第53页~第57页





欢迎光临 6、7、80后怀旧网 (http://607080hj.net/)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