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0后怀旧网

标题: 1972年3月版浙江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 [打印本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7-31 22:47
标题: 1972年3月版浙江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红军军歌)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
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
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
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
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

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
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
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
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

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
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
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
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

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
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
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
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

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
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
互相监督切莫违犯了

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
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
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
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

——浙江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绪论部分第3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7-31 23:09
欧仁·鲍狄埃
(为纪念他逝世二十五周年而作)
[俄罗斯/苏联]弗拉基米尔·列宁

    去年,1912年11月,是法国的工人诗人欧仁·鲍狄埃,即著名的无产阶级的“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的作者逝世的25周年。
    这首歌已经译成欧洲各种文字,而且不仅仅是欧洲文字。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已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熱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
    世界各国的工人相继歌唱自己的先进战士、无产者诗人的这首歌,并且使这首歌成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
    世界各国的工人现在都在纪念欧仁·鲍狄埃。他的妻子和女儿还活着,并且都过着贫困的生活,就象“国际歌”的作者一生所过的一样。他在1816年10月4日生于巴黎。他创作他的第一首歌的时候才14岁,这首歌的名字叫作“自由万岁!”。1848年,他作为一个街垒斗士参加了工人反对资产阶级的伟大战斗。
    鲍狄埃出身于贫穷的家庭,在整个一生中他一直是一个穷人、一个无产者,他起先靠包装箱子,后来靠绘制印花布图样维持生活。
    从1840年起,他就用自己的战斗歌曲来反应法国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巨大事件,唤醒落后的人们的觉悟,号召工人团结一致,鞭答法国的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府。
    在伟大的巴黎公社(1871年)时期,鲍狄埃被选为公社的委员。在3600张选票中,有3352票是选他的。他参与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府一一公社的一切措施
    公社失败后,鲍狄埃被迫逃到了英国和美国。著名的“国际歌”就是他在1871年6月,也可以说,是在5月的流血失败之后的第二天写成的……
    公社被镇压了……但是鲍狄埃的“国际歌”却把它的思想传遍了全世界,在今天公社比任何时侯都更有活力。
    1876年,在流亡中,鲍狄埃写了一首长诗“美国工人致法国工人”。在这首长诗中,他描绘了在资本主义压迫下的工人生活,描绘了他们的贫困,他们的苦役劳动,他们遭受的剥削,以及他们对于自己的事业的未来的胜利所抱的坚强信念。
    公社失败以后过了9年鲍狄埃才回到法国,回来后立即参加了“工人党”。1884年他的第一卷诗集出版了。1887年第二卷出版了,题名为“革命歌集”。
    这位工人诗人的其他一些歌,是在他死后才出版的。
    1887年11月8日,巴黎的工人把欧仁·鲍狄埃的骨灰送到拉雪兹神父墓地( Pere Lachaise),在那里埋葬着被枪杀了的公社社员。警察夺取红旗,组织殴打。无数的人群参加了这次没有宗教仪式的葬礼。四面八方都在高呼:“鲍狄埃万岁!”
    鲍狄埃是在贫困中死去的。但是,他在自己的身后留下了一个非人工所能建造的真正的纪念碑。他是一位最伟大的用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当他创作他的第一首歌的时候,工人中社会主义者的人数最多不过是以十来计算的。而现在知道欧仁・鲍狄埃这首具有历史意义的歌的,却是千百万无产者……
(选自《列宁选集》第二卷)

——1972年3月版浙江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页~第3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8-4 23:16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8-4 23:22 编辑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言
一九四二年五月二日
作者:毛泽东

    同志们!今天邀集大家来开座谈会,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
    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五四”以来,这支文化军队就在中国形成,帮助了中国革命,使中国的封建文化和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买办文化的地盘逐渐缩小,其力量逐渐削弱。到了现在,中国反动派只能提出所谓“以数量对质量”的办法来和新文化对抗,就是说,反动派有的是钱,虽然拿不出好东西,但是可以拼命出得多。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十年内战时期有了大的发展。这个运动和当时的革命战争,在总的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在实际工作上却没有互相结合起来,这是因为当时的反动派把这两支兄弟军队从中隔断了的缘故。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革命的文艺工作者来到延安和各个抗日根据地的多起来了,这是很好的事。但是到了根据地,并不是说就已经和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完全结合了。我们要把革命工作向前推进,就要使这两者完全结合起来。我们今天开会,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为了这个目的,有些什么问题应该解决的呢?我以为有这样一些问题,即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
    立场问题。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中是否还有认识不正确或者认识不明确的呢?我看是有的。许多同志常常失掉了自已的正确的立场。
    态度问题。随着立场,就发生我们对于各种具体事物所采取的具体态度。比如说,歌颂呢,还是暴露呢?这就是态度同题。究竟那种态度是我们需要的?我说两种都需要,问題是在对什么人。有三种,一种是敌人,一种是统一战线中的同盟者,一种是自己人,这第三种人就是人民群众及其先锋队。对于这三种人要有三种态度。对于敌人,对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一切人民的敌人,革命文艺工作者的任务是在暴露他们的残暴和欺騙,并指出他们必然要失败的趋势,鼓励抗日军民同心同德,坚决地打倒他们。对于统一战线中各种不同的同盟者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有联合,有批评,有各种不同的联合,有各种不同的批评。他们的抗战,我们是赞成的;如果有成绩,我们也是赞扬的。但是如果抗战不积极,我们就应该批评。如果有人要反共反人民,要一天一天走上反动的道路,那我们就要坚决反对。至于对人民群众,对人民的劳动和斗争,对人民的军队,人民的政党,我们当然应该赞扬。人民也有缺点的。无产阶级中还有许多人保留着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都有落后的思想,这些就是他们在斗争中的负担。我们应该长期地耐心地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摆脱背上的包袱,同自己的缺点错误作斗争,使他们能够大踏步地前进。他们在斗争中已经改造或正在改造自己,我们的文艺应该描写他们的这个改造过程。只要不是坚持错误的人,我们就不应该只看到片面就去错误地讥笑他们,甚至敌视他们。我们所写的东西,应该是使他们团结,使他们进步,使他们同心同德,向前奋斗,去掉落后的东西,发扬革命的东西,而决不是相反。
    工作对象问题,就是文艺作品给谁看的问题。在陕甘宁边区①,在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这个问题和在国民党统治区不同,和在抗战以前的上海更不同。在上海时期,革命文艺作品的接受者是以部分学生、职员、店员为主。在抗战以后的国民党统治区,范围曾有过一些扩大,但基本上也还是以这些人为主,因为那里的政府把工农兵和革命文艺互相隔绝了。在我们的根据地就完全不同。文艺作品在根据地的接受者,是工农兵以及革命的干部。根据地也有学生,但这些学生和旧式学生也不相同,他们不是过去的干部,就是未来的干部。各种干部,部队的战士,工厂的工人,农村的农民,他们识了字,就要看书、看报;不识字的,也要看戏、看画、唱歌、听音乐,他们就是我们文艺作品的接受者。即拿干部说,你们不要以为这部分人数目少,这比在国民党统治区出一本书的读者多得多。在那里,一本书一版平常只有两千册,三版也才六千册;但是根据地的干部,单是在延安能看书的就有一万多。而且这些干部许多都是久经锻炼的革命家,他们是从全国各地来的,他们也要到各地去工作,所以对于这些人做教育工作,是有重大意义的。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向他们好好做工作。
    既然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及其干部,就发生一个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问题。而为要了解他们,熟悉他们,为要在党政机关,在农村,在工厂,在八路军新四军里面,了解各种人,熟悉各种人,了解各种事情,熟悉各种事情,就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对于这些,以前是一种什么情形呢?我说以前是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什么是不熟?人不熟。文艺工作者同自己的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不熟,或者简直生疏得很。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熟悉工人,不熟悉农民,不熟悉士兵,也不熟悉他们的干部。什么是不懂?语言不懂,就是说,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象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你要群众了解你,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在这里,我可以说一说我自己感情变化的经验。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象样子。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这时,只是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这时,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这就叫做感情起了变化,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我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
    最后一个问题是学习,我的意思是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学习社会。一个自命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作家,尤其是党员作家,必须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识。但是现在有些同志,却缺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比如说,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存在决定意识,就是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客观现实决定我们的思想感情。但是我们有些同志却把这个问题弄颠倒了,说什么一切应该从“爱”出发。就说爱吧,在阶级社会里,也只有阶级的爱,但是这些同志却要追求什么超阶级的爱,抽象的爱,以及抽象的自由、抽象的真理、抽象的人性等等。这是表明这些同志是受了资产阶级的很深的影响。应该很彻底地清算这种影响,很虚心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工作者应该学习文艺创作,这是对的,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的科学,文艺工作者不能是例外。文艺工作者要学习社会,这就是说,要研究社会上的各个阶级,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状况,研究它们的面貌和它们的心理。只有把这些弄清楚了,我们的文艺才能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
    今天我就只提出这几个问题,当作引子,希望大家在这些问题及其他有关的问题上发表意见。
༺༻༺༻༺༻༺༻༺༻༺༻༺༻༺༻༺༻༺༻༺༻༺༻༺༻༺༻༺༻༺༻
    ①陕甘宁边区,原为一九三一年以后在陕北革命游击战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革命的中心根据地。一九三七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以后,陕甘宁红色区域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共辖延安、鄜县、甘泉、延川、延长、安定(今子长)、安塞、志丹、靖边、神木、府谷、定边、栒邑(现改为旬邑)、淳化、环县、庆阳、合水、镇原、宁县、正宁、盐池、绥德、清涧、吴堡、米脂、葭县(现改为佳县)等二十余县。

——1972年3月版浙江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4页~第11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8-8 23:14
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
作者:毛泽东

    第一个问题: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
    这个问题,本来是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列宁所早已解决了的。列宁还在一九◯五年就已着重指出过,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②。在我们各个抗日根据地从事文学艺术工作的同志中,这个问题似乎是已经解决了,不需要再讲的了。其实不然。很多同志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因此,在他们的情绪中,在他们的作品中,在他们的行动中,在他们对于文艺方针问题的意见中,就不免或多或少地发生和群众的需要不相符合,和实际斗争的需要不相符合的情形。当然,现在和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在一起从事于伟大解放斗争的大批的文化人、文学家、艺术家以及一般文艺工作者,虽然其中也可能有些人是暂时的投机分子,但是绝大多数却都是在为着共同事业努力工作着。依靠这些同志,我们的整个文学工作,戏剧工作,音乐工作,美术工作,都有了很大的成绩。这些文艺工作者,有许多是抗战以后开始工作的;有许多在抗战以前就做了多时的革命工作,经历过许多辛苦,并用他们的工作和作品影响了广大群众的。但是为什么还说即使这些同志中也有对于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没有明确解决的呢?难道他们还有主张革命文艺不是为着人民大众而是为着剥削者压迫者的吗?
    诚然,为着剥削者压迫者的文艺是有的。文艺是为地主阶级的,这是封建主义的文艺。中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的文学艺术,就是这种东西。直到今天,这种文艺在中国还有颇大的势力。文艺是为资产阶级的,这是资产阶级的文艺。象鲁迅所批评的梁实秋③一类人,他们虽然在口头上提出什么文艺是超阶级的,但是他们在实际上是主张资产阶級的文艺,反对无产阶级的文艺的。文艺是为帝国主义者的,周作人、张资平④这批人就是这样,这叫做汉奸文艺。在我们,文艺不是为上述种种人,而是为人民的。我们曾说,现阶段的中国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真正人民大众的东西,现在一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领导的东西,不可能属于人民大众。新文化中的新文学新艺术,自然也是这样。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他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
    那末,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
    我们的文艺,应该为着上面说的四种人。我们要为这四种人服务,就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而不能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在今天,坚持个人主义的小资产阶级立场的作家是不可能真正地为革命的工农兵群众服务的,他们的兴趣,主要是放在少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上面。而我们现在有一部分同志对于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不能正确解决的关键,正在这里。我这样说,不是说在理论上。在理论上,或者说在口头上,我们队伍中没有一个人把工农兵群众看得比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还不重要的。我是说在实际上,在行动上。在实际上,在行动上,他们是否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比对工农兵还更看得重要些呢?我以为是这样。有许多同志比较地注重研究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分析他们的心理,着重地去表现他们,原谅并辩护他们的缺点,而不是引导他们和自己一道去接近工农兵群众,去参加工农兵群众的实际斗争,去表现工农兵群众,去教育工农兵群众。有许多同志,因为他们自己是从小资产阶级出身,自己是知识分子,于是就只在知识分子的队伍中找朋友,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研究和描写知识分子上面。这种研究和描写如果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那是应该的。但他们并不是,或者不完全是。他们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他们是把自己的作品当作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来创作的,我们在相当多的文学艺术作品中看见这种东西。他们在许多时候,对于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寄予满腔的同情,连他们的缺点也给以同情甚至鼓吹。对于工农兵群众,则缺乏接近,缺乏了解,缺乏研究,缺乏知心朋友,不善于描写他们;倘若描写,也是衣服是劳动人民,面孔却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在某些方面也爱工农兵,也爱工农兵出身的干部,但有些时候不爱,有些地方不爱,不爱他们的感情,不爱他们的姿态,不爱他们的萌芽状态的文艺(墙报、壁画、民歌、民间故事等)。他们有时也爱这些东西,那是为着猎奇,为着装饰自己的作品,甚至是为着追求其中落后的东西而爱的。有时就公开地鄙弃它们,而偏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乃至资产阶级的东西。这些同志的立足点还是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方面,或者换句文雅的话说,他们的灵魂深处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王国。这样,为什么人的问题他们就还是没有解决,或者没有明确地解决。这不光是讲初来延安不久的人,就是到过前方,在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做过几年工作的人,也有许多是没有彻底解决的。要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非有十年八年的长时间不可。但是时间无论怎样长,我们却必须解决它,必须明确地彻底地解决它。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地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过去有些同志间的争论、分歧、对立和不团结,并不是在这个根本的原则的问题上,而是在些比较次要的甚至是无原则的问题上。而对于这个原则问题,争论的双方倒是没有什么分歧,倒是几乎一致的,都有某种程度的轻视工农兵、脱离群众的倾向。我说某种程度,因为一般地说,这些同志的轻视工农兵、脱离群众,和国民党的轻视工农兵、脱离群众,是不同的;但是无论如何,这个倾向是有的。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比如说文艺界的宗派主义吧,这也是原则问题,但是要去掉宗派主义,也只有把为工农,为八路军、新四军,到群众中去的口号提出来,并加以切实的实行,才能达到目的,否则宗派主义问题是断然不能解决的。鲁迅曾说:“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目的为必要条件的。……我们战线不能统一,就证明我们的目的不能一致,或者只为了小团体,或者还其实只为了个人。如果目的都在工农大众,那当然战线也就统一了。”⑤这个问题那时上海有,现在重庆也有。在那些地方,这个问题很难彻底解决,因为那些地方的统治者压迫革命文艺家,不让他们有到工农兵群众中去的自由。在我们这里,情形就完全两样。我们鼓励革命文艺家积极地亲近工农兵,给他们以到群众中去的完全自由,给他们以创作真正革命文艺的完全自由。所以这个问题在我们这里,是接近于解决的了。接近于解决不等于完全的彻底的解决;我们说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就是为着完全地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把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为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有宗派主义了。不但宗派主义的问题可以解决,其他的许多问题也都可以解决了。
༺༻༺༻༺༻༺༻༺༻༺༻༺༻༺༻༺༻༺༻༺༻༺༻༺༻༺༻༺༻༺༻
    ①本文节选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题目是编者加的。
    ②见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九◯五年十一月十三日)一文。列宁在这篇论文中描写无产阶級文学的特征说:“这将是自由的文学,因为不是贪欲也不是野心,而是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将招集一批又一批新的力量到它的队伍里来。这将是自由的文学,因为它将不是替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替百无聊和胖得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这些劳动人民是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这将是自由的文学,它要用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经验和活生生的工作去丰富人类革命思想的最高成就,它要创造过去的经验(完成了社会主义从原始空想形式的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和现在的经验(工人同志们当前的斗争)之间经常的相互作用。”
    ③梁实秋是反革命的国家社会党的党员。他长期宣传美国反动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坚持反对革命,咒骂革命文艺。
    ④周作人、张资平在一九三七年日本占领北平、上海后,先后投降日寇。
    ⑤见《鲁迅全集》第四卷《二心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1972年3月版浙江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2页~第19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8-11 22:23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8-11 22:24 编辑

如何去服务①
作者:毛泽东

    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解决了,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服务。用同志们的话来说,就是:努力于提高呢,还是努力于普及呢?
    有些同志,在过去,是相当地或是严重地轻视了和忽视了普及,他们不适当地太强调了提高。提高是应该强调的,但是片面地孤立地强调提高,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那就错了。我在前面说的没有明确地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的事实,在这一点上也表现出来了。并且,因为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人,他们所说的普及和提高就都没有正确的标准,当然更找不到两者的正确关系。我们的文艺,既然基本上是为工农兵,那末所谓普及,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用什么东西向他们普及呢?用封建地主阶级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吗?用资产阶级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吗?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吗?都不行,只有用工农兵自己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因此在教育工农兵的任务之前,就先有一个学习工农兵的任务。提高的问题更是如此。提高要有一个基础。比如一桶水,不是从地上去提高,难道是从空中去提高吗?那末所谓文艺的提高,是从什么基础上去提高呢?从封建阶级的基础吗?从资产阶级的基础吗?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基础吗?都不是,只能是从工农兵群众的基础上去提高。也不是把工农兵提到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高度”去,而是沿着工农兵自己前进的方向去提高,沿着无产阶级前进的方向去提高。而这里也就提出了学习工农兵的任务。只有从工农兵出发,我们对于普及和提高才能有正确的了解,也才能找到普及和提高的正确关系。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有人说,书本上的文艺作品,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不也是源泉吗?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你的劳动就没有对象,你就只能做鲁迅在他的遗嘱里所谆谆嘱咐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的那种空头文学家,或空头艺术家②。
    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末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地迅速地完成。
    什么是文艺工作中的普及和提高呢?这两种任务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普及的东西比较简单浅显,因此也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迅速接受。高级的作品比较细致,因此也比较难于生产,并且往往比较难于在目前广大人民群众中迅速流传。现在工农兵面前的问题,是他们正在和敌人作残酷的流血斗争,而他们由于长时期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不识字,无文化,所以他们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迫切要求得到他们所急需的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去提高他们的斗争热情和胜利信心,加强他们的团结,便于他们同心同德地去和敌人作斗争。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所以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轻视和忽视普及工作的态度是错误的。
    但是,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不但一部分优秀的作品现在也有普及的可能,而且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也是在不断地提高着。普及工作若是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一月两月三月,一年两年三年,总是一样的货色,一样的“小放牛”③,一样的“人、手、口、刀、牛、羊”④,那末,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岂不都是半斤八两?这种普及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呢?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在这里,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而这种提高,不是从空中提高,不是关门提高,而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这种提高,为普及所决定,同时又给普及以指导。就中国范围来说,革命和革命文化的发展不是平衡的,而是逐渐推广的。一处普及了,并且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了,别处还没有开始普及。因此一处由普及而提高的好经验可以应用于别处,使别处的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得到指导,少走许多弯路。就国际范围来说,外国的好经验,尤其是苏联的经验,也有指导我们的作用。所以,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正因为这样,我们所说的普及工作不但不是妨碍提高,而且是给目前的范围有限的提高工作以基础,也是给将来的范围大为广阔的提高工作准备必要的条件。
    除了直接为群众所需要的提高以外,还有一种间接为群众所需要的提高,这就是干部所需要的提高。干部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他们所受的教育一般都比群众所受的多些;比较高级的文学艺术,对于他们是完全必要的,忽视这一点是错误的。为干部,也完全是为群众,因为只有经过干部才能去教育群众、指导群众。如果违背了这个目的,如果我们给予干部的并不能帮助干部去教育群众、指导群众,那末,我们的提高工作就是无的放矢,就是离开了为人民大众的根本原则。
    总起来说,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的原料,经过革命作家的创造性的劳动而形成观念形态上的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艺术。在这中间,既有从初级的文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被提高了的群众所需要、或首先为群众中的干部所需要的高级的文艺,又有反转来在这种高级的文艺指导之下的、往往为今日最广大群众所最先需要的初级的文艺。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我们既然解决了提高和普及的关系问题,则专门家和普及工作者的关系问题也就可以随着解决了。我们的专门家不但是为了干部,主要地还是为了群众。我们的文学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墙报,注意军队和农村中的通讯文学。我们的戏剧专门家应该注意军队和农村中的小剧团。我们的音乐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歌唱。我们的美术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美术。一切这些同志都应该和在群众中做文艺普及工作的同志们发生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帮助他们,指导他们,一方面又向他们学习,从他们吸收由群众中来的养料,把自己充实起来,丰富起来,使自己的专门不致成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毫无内容、毫无生气的空中楼阁。我们应该尊重专门家,专门家对于我们的事业是很可宝贵的。但是我们应该告诉他们说,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我们的这种态度是不是功利主义的?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但是反对封建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反对那种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实际上抱着最自私最短视的功利主义的伪善者。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例如,某种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多数人所不需要,甚至对多数人有害,硬要拿来上市,拿来向群众宣传,以求其个人的或狭隘集团的功利,还要责备群众的功利主义,这就不但侮辱群众,也太无自知之明了。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就算你的是“阳春白雪”吧,这暂时既然是少数人享用的东西,群众还是在那里唱“下里巴人”⑤,那末,你不去提高它,只顾骂人,那就怎样骂也是空的。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不统一,任何专门家的最高级的艺术也不免成为最狭隘的功利主义;要说这也是清高,那只是自封为清高,群众是不会批准的。
    在为工农兵和怎样为工农兵的基本方针问题解决之后,其他的问题,例如,写光明和写黑暗的问题,团结问题等,便都一齐解决了。如果大家同意这个基本方针,则我们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我们的文学艺术学校,文学艺术刊物,文学艺术团体和一切文学艺术活动,就应该依照这个方针去做。离开这个方针就是错误的;和这个方针有些不相符合的,就须加以适当的修正。
༺༻༺༻༺༻༺༻༺༻༺༻༺༻༺༻༺༻༺༻༺༻༺༻༺༻༺༻༺༻༺༻
    ①本文节选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题目是编者加的。
    ②见《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死》。
    ③《小放牛》,一出流行的中国小歌舞剧。全剧只有两个角色,男角是牧童,女角是乡村小姑娘,以互相对答的方式表现剧的内容。抗日战争初期,有人利用这个歌舞剧的形式,变动其原来的词句,宣传抗日,一时颇为流行。
    ④“人、手、口、刀、牛、羊”,这是笔画比较简单的汉字,旧时小学国语课本都把这些字编在第一册的最初几课里。
    ⑤《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是公元前三世纪楚国的歌曲。《阳春白雪》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下里巴人》属于较低级的音乐。《文选》:《宋玉对楚王问》记载一个故事,说有人在楚都唱歌,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属而和者(跟着唱的),不过数十人”;但唱《下里巴人》时,“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1972年3月版浙江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0页~第29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8-11 22:27
文艺批评的标准①
作者:毛泽东

    文艺界的主要的斗争方法之一,是文艺批评。文艺批评应该发展,过去在这方面工作做得很不够,同志们指出这一点是对的。文艺批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许多专门的研究。我这里只着重谈一个基本的批评标准问题。此外,对于有些同志所提出的一些个别的问题和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也来略为说一说我的意见。
    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按照政治标准来说,一切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励群众同心同德的,反对倒退、促成进步的东西,便都是好的;而一切不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动群众离心离德的,反对进步、拉着人们倒退的东西,便都是坏的。这里所说的好坏,究竟是看动机(主观愿望),还是看效果(社会实践)呢?唯心论者是强调动机否认效果的,机械唯物论者是强调效果否认动机的,我们和这两者相反,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为大众的动机和被大众欢迎的效果,是分不开的,必须使二者统一起来。为个人的和狭隘集团的动机是不好的,有为大众的动机但无被大众欢迎、对大众有益的效果,也是不好的。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我们的文艺批评是不要宗派主义的,在团结抗日的大原则下,我们应该容许包含各种各色政治态度的文艺作品的存在。但是我们的批评又是坚持原则立场的,对于一切包含反民族、反科学、反大众和反共的观点的文艺作品必须给以严格的批判和驳斥;因为这些所谓文艺,其动机,其效果,都是破坏团结抗日的。按着艺术标准来说,一切艺术性较高的,是好的,或较好的;艺术性较低的,则是坏的,或较坏的。这种分别,当然也要看社会效果。文艺家几乎没有不以为自己的作品是美的,我们的批评,也应该容许各种各色艺术品的自由竞争;但是按照艺术科学的标准给以正确的批判,使较低级的艺术逐渐提高成为较高级的艺术,使不适合广大群众斗争要求的艺术改变到适合广大群众斗争要求的艺术,也是完全必要的。
    又是政治标准,又是艺术标准,这两者的关系怎么样呢?政治并不等于艺术,一般的宇宙观也并不等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方法。我们不但否认抽象的绝对不变的政治标准,也否认抽象的绝对不变的艺术标准,各个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有不同的政治标准和不同的艺术标准。但是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作品,不管其艺术成就怎样高,总是排斥的。无产阶级对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态度。有些政治上根本反动的东西,也可能有某种艺术性。内容愈反动的作品而又愈带艺术性,就愈能毒害人民,就愈应该排斥。处于没落时期的一切剥削阶级的文艺的共同特点,就是其反动的政治内容和其艺术的形式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因此,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我们应该进行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
༺༻༺༻༺༻༺༻༺༻༺༻༺༻༺༻༺༻༺༻༺༻༺༻༺༻༺༻༺༻༺༻
    ①本文节选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题目是编者加的。

——1972年3月版浙江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30页~第32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8-11 22:29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8-11 22:31 编辑

看了《逼上梁山》以后写给延安平剧院的信
(一九四四年一月九日)
作者:毛泽东

    看了你们的戏,你们做了很好的工作,我向你们致谢,并请代向演员同志们致谢!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组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所以值得庆贺。你们这个开端将是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我想到这一点就十分高兴,希望你们多编多演,蔚成风气,推向全国去!
——1972年3月版浙江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33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8-15 23:52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8-15 23:53 编辑

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①
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日
作者:毛泽东

    《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性质。象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向着人民群众歌颂这种丑恶的行为,甚至打出“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旗号来歌颂,甚至用革命的农民斗争的失败作为反衬来歌颂,这难道是我们能够容忍的吗?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诬蔑农民革命斗争,诬蔑中国历史,诬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宣传。
    电影《武训传》的出现,特别是对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歌颂竟至如此之多,说明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
    在许多作者看来,历史的发展不是以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而是以种种努力去保持旧事物使它得免予死亡;不是以阶级斗争去推翻应当推翻的反动封建统治者,而是象武训那样否定被压迫人民的阶级斗争,向反动的封建统治者投降。我们的作者不去研究过去历史中压迫中国人民的敌人是些什么人,向这些敌人投降并为他们服务的人是否有值得称赞的地方。我们的作者们也不去研究自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中,中国发生了一些什么向着旧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其上层建筑(政治,文化等等)作斗争的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阶级力量,新的人物和新的思想,而去决定什么东西是应当称赞和歌颂的,什么东西是应当反对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号称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他们学得了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但是一遇到具体的历史事件,具体的历史人物(如象武训),具体的反历史的思想(如象电影《武训传》及其他关于武训的著作),就丧失了批判的能力,有些人则竟至向这种反动思想投降。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这难道不是事实吗?一些共产党员自称已经学得的马克思主义,究竟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为了上述种种缘故,应当展开关于电影《武训传》及其他有关武训的著作和论文的讨论,求得彻底地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思想。
༺༻༺༻༺༻༺༻༺༻༺༻༺༻༺༻༺༻༺༻༺༻༺༻༺༻༺༻༺༻༺༻
    ①这是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日报》写的社论的摘录。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34页~第36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8-15 23:55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8-15 23:56 编辑

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①
一九五四年十月十六日
作者:毛泽东

    驳俞平伯的两篇文章附上,请一阅。这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作者是两个青年团员。他们起初写信给《文艺报》,请问可不可以批评俞平伯,被置之不理。他们不得已写信给他们的母校——山东大学的老师,获得了支持,并在该校刊物《文史哲》上登出了他们的文章驳《红楼梦简论》。问题又回到北京,有人要求将此文在《人民日报》上转载,以期引起争论,展开批评,又被某些人以种种理由(主要是“小人物的文章”,“党报不是自由辩论的场所”)给以反对,不能实现;结果成立妥协,被允许在《文艺报》转载此文。嗣后,《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栏又发表了这两个青年的驳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一书的文章。看样子,这个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也许可以开展起来了。事情是两个“小人物”做起来的,而“大人物”往往不注意,并往往加以拦阻,他们同资产阶级作家在唯心论方面讲统一战线,甘心作资产阶级的俘虏,这同影片《清宫秘史》和《武训传》放映时候的情形几乎是相同的。被人称为爱国主义影片而实际是卖国主义影片的《清宫秘史》,在全国放映之后,至今没有被批判。《武训传》虽然批判了,却至今没有引出教训,又出现了容忍俞平伯唯心论和阻拦“小人物”的很有生气的批判文章的奇怪事情,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俞平伯这一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然是应当对他们采取团结态度的,但应当批判他们的毒害青年的错误思想,不应当对他们投降。
༺༻༺༻༺༻༺༻༺༻༺༻༺༻༺༻༺༻༺༻༺༻༺༻༺༻༺༻༺༻༺༻
    ①这是毛泽东同志写给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和其他有关同志的一封信。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37页~第38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8-15 23:58
关于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
作者:毛泽东

一、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二日的批示
    各种艺术形式——戏剧、曲艺、音乐、美术、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等,问题不少,人数很多,社会主义改造在许多部门中,至今收效甚微。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不能低估电影、新诗、民歌、美术、小说的成绩,但其中的问题也不少。至于戏剧等部门,问题就更大了。社会经济基础已经改变了,为这个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之一的艺术部门,至今还是大问题。这需要从调查研究着手,认真地抓起来。
    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岂非咄咄怪事。

二、一九六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的批示
    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好的),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如不认真改造,势必在将来的某一天,要变成象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那样的团体。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39页~第40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8-18 00:09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8-18 00:12 编辑

论“第三种人”①
作者:鲁迅

    这三年来,关于文艺上的论争是沉寂的,除了在指挥刀的保护之下,挂着“左翼”的招牌,在马克斯主义里发见了文艺自由论,列宁主义里找到了杀尽“共匪”说的论客②的“理论”之外,几乎没有人能够开口,然而,倘是“为文艺而文艺”的文艺,却还是“自由”的,因为他决没有收了卢布的嫌疑。但在“第三种人”,就是“死抱住文学不放的人”③,又不免有一种苦痛的豫感:左翼文坛要说他是“资产阶级的走狗”④。
    代表了这一种“第三种人”来鸣不平的,是《现代》杂志第三和第六期上的苏汶先生的文章。(我在这里先应该声明:我为便利起见,暂且用了“代表”,“第三种人”这些字眼,虽然明知道苏汶先生的“作家之群”,是也如拒绝“或者”,“多少”,“影响”这一类不十分决定的字眼一样,不要固定的名称的,因为名称一固定,也就不自由了。)。他以为左翼的批评家,动不动就说作家是“资产阶级的走狗”,甚至于将中立者认为非中立,而一非中立,便有认为“资产阶级的走狗”的可能,号称“左翼作家”者既然“左而不作”,“第三种人”又要作而不敢⑤,于是文坛上便没有东西了。然而文艺据说至少有一部分是超出于阶级斗争之外的,为将来的,就是“第三种人”所抱住的真的,永久的文艺。——但可惜,被左翼理论家弄得不敢作了,因为作家在未作之前,就有了被骂的豫感。
    我相信这种豫感是会有的,而以“第三种人”自命的作家,也愈加容易有。我也相信作者所说,现在很有懂得理论,而感情难变的作家。然而感情不变,则懂得理论的度数,就不免和感情已变或略变者有些不同,而看法也就因此两样。苏汶先生的看法,由我看来,是并不正确的。
    自然,自从有了左翼文坛以来,理论家曾经犯过错误,作家之中,也不但如苏汶先生所说,有“左而不作”的,并且还有由左而右,甚至于化为民族主义文学的小卒,书坊的老板,敌党的探子的,然而这些讨厌左翼文坛了的文学家所遗下的左翼文坛,却依然存在,不但存在,还在发展,克服自己的坏处,向文艺这神圣之地进军。苏汶先生问过:克服了三年,还没有克服好么?回答是:是的,还要克服下去,三十年也说不定。然而一面克服着,一面进军着,不会做待到克服完成,然后行进那样的傻事的。但是,苏汶先生说过“笑话”:左翼作家在从资本家取得稿费⑥;现在我来说一句真话,是左翼作家还在受封建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的法律的压迫,禁锢,杀戮。所以左翼刊物,全被摧残,现在非常寥寥,即偶有发表,批评作品的也绝少,而偶有批评作品的,也并未动不动便指作家为“资产阶级的走狗”,而且不要“同路人”⑦。左翼作家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神兵,或国外杀进来的仇敌,他不但要那同走几步的“同路人”,还要招致那站在路旁看看的看客也一同前进。
    但现在要问:左翼文坛现在因为受着压迫,不能发表很多的批评,倘一旦有了发表的可能,不至于动不动就指“第三种人”为“资产阶级的走狗”么?我想,倘若左翼批评家没有宣誓不说,又只从坏处着想,那是有这可能的,也可以想得比这还要坏。不过我以为这种豫测,实在和想到地球也许有破裂之一日,而先行自杀一样,大可以不必的。
    然而苏汶先生的“第三种人”,却据说是为了这未来的恐怖而“搁笔”了。未曾身历,仅仅因为心造的幻影而搁笔,“死抱住文学不放”的作者的拥抱力,又何其弱呢?两个爱人,有因为豫防将来的社会上的斥责而不敢拥抱的么?
    其实,这“第三种人”的“搁笔”,原因并不在左翼批评的严酷。真实原因的所在,是在做不成这样的“第三种人”,做不成这样的人,也就没有了第三种笔,搁与不搁,还谈不到。
    生在有阶级的社会里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生在战斗的时代而要离开战斗而独立,生在现在而要做给与将来的作品,这样的人,实在也是一个心造的幻影,在现实世界上是没有的。要做这样的人,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他离不开,焦躁着,然而并非因为有人摇了摇头,使他不敢拔了的缘故。
    所以虽是“第三种人”,却还是一定超不出阶级的,苏汶先生就先在豫料阶级的批评了,作品里又岂能摆脱阶级的利害;也一定离不开战斗的,苏汶先生就先以“第三种人”之名提出抗争了,虽然“抗争”之名又为作者所不愿受;而且也跳不过现在的,他在创作超阶级的,为将来的作品之前,先就留心于左翼的批判了。
    这确是一种苦境。但这苦境,是因为幻影不能成为实有而来的。即使没有左翼文坛作梗,也不会有这“第三种人”,何况作品。但苏汶先生却又心造了一个横暴的左翼文坛的幻影,将“第三种人”的幻影不能出现,以至将来的文艺不能发生的罪孽,都推给它了。
    左翼作家诚然是不高超的,连环图画,唱本,然而也不到苏汶先生所断定那样的没出息。左翼也要托尔斯泰,弗罗培尔⑧。但不要“努力去创造一些属于将来(因为他们现在是不要的)的东西”的托尔斯泰和弗罗培尔。他们两个,都是为现在而写的,将来是现在的将来,于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会有意义。尤其是托尔斯泰,他写些小故事给农民看,也不自命为“第三种人”,当时资产阶级的多少攻击,终于不能使他“搁笔”。左翼虽然诚如苏汶先生所说,不至于蠢到不知道“连环图画是产生不出托尔斯泰,产生不出弗罗培尔来”,但却以为可以产出密开朗该罗,达文希⑨那样伟大的画手。而且我相信,从唱本说书里是可以产生托尔斯泰,弗罗培尔的。现在提起密开朗该罗们的画来,谁也没有非议了,但实际上,那不是宗教的宣传画,《旧约》⑩的连环图画么?而且是为了那时的“现在”的。
    总括起来说,苏汶先生是主张“第三种人”与其欺骗,与其做冒牌货,倒还不如努力去创作,这是极不错的。
    “定要有自信的勇气,才会有工作的勇气!”⑪这尤其是对的。
    然而苏汶先生又说,许多大大小小的“第三种人”们,却又因为豫感了不祥之兆——左翼理论家的批评而“搁笔”了!
    “怎么办呢”?

十月十日⑫        
༺༻༺༻༺༻༺༻༺༻༺༻༺༻༺༻༺༻༺༻༺༻༺༻༺༻༺༻༺༻༺༻
    注释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二年十一月《现代》杂志第二卷第一期。后由作者编入《南腔北调集》。
      正当鲁迅同反动的“民族主义文学”进行斗争的时候,自称“自由人”的胡秋原竟于一九三一年底至一九三二年初发表文章,打着批评“民族主义文学”的幌子,贩卖资产阶级的文艺自由论。一九三二年七月,苏汶也跳出来,打着所谓“不偏不倚”的“第三种人”的旗号,宣扬超阶级的、永久的文艺。尽管他们旗号不同,都密切配合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恶毒攻击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艺运动。鲁迅这篇文章痛斥了苏汶所谓“第三种人”的虚伪性和反动性,也揭穿了胡秋原的反革命面目。苏汶和胡秋原后来都做了蒋匪帮的文化特务。
    ②这里所说的论客,指胡秋原和当时某些托洛茨基分子。胡秋原曾把自己伪装成“马克思主义者”,宣扬文艺自由论,说什么“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民主的”。他还和托洛茨基分子勾结在一起,诬蔑中国工农红军为“土匪”。
    ③这是苏汶的《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中的话。该文反对左翼作家为工农创作连环画、唱本一类的普及作品,叫嚣:“恐怕每一个死抱住文学不肯放手的人都要反对。这样低级的形式还生产得出好的作品吗?确实,连环图画里是产生不出托尔斯泰,产生不出弗罗培尔来的。这一点难道左翼理论家们会不知道?”
    ④这是苏汶自己捏造出来的话。他在《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中说:“第三种人”“怕被料事如神的指导者们算出命来,派定他是哪一阶级的走狗”。
    ⑤这是苏汶对左翼作家的诬蔑。他在《“第三种人”的出路》一文中把做不成“第三种人”而“搁笔”的责任推到左翼作家身上,胡说:“这搁笔不是什么‘江郎才尽’,而是不敢动笔。因为做了忠实的左翼作家之后,他便会觉得与其作而不左,倒不如左而不作。而在今日之下,左而不作的左翼作家,何其多也!”
    ⑥苏汶曾经攻击左翼作家说:“容我说句笑话,连在中国这样野蛮的国家,左翼诸公都还可以拿他们的反资本主义的作品去从资本家手里换出几个稿费来呢。”
    ⑦“同路人”这一词,本是一九二一年前后苏联评论界用来称呼“绥拉比翁的兄弟们”这个资产阶级文学团体的作家的。意思是指那些在世界观上不是共产主义者,但是可以跟着无产阶级革命走一段路的人。
    ⑧弗罗培尔(一八二一~一八八),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⑨密开朗该罗(一四七五~一五六四),现通译“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塑家、画家。达文希(一四五二~一五一九),现通译“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家、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两人的绘画创作不少是以《旧约》、《新约》为题材的宗教宣传画。
    ⑩《旧约》,基督教《圣经》的前一部分,共三十九卷,并非同时所作,大体是公元前一千多年至公元元年前的文章选集。内容有犹太民族的历史、诗歌、法律、寓言等。
    ⑪这句话和下文的“怎么办呢?”均见苏汶的《“第三种人”的出路》一文。
    ⑫指一九三二年十月十日。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41页~第46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8-18 21:24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8-18 21:26 编辑

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的重要教材
(节选)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一年第十二期)

    本刊这一期刊登的《国际歌》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两首革命歌曲,最近已经在全国人民中广泛地唱开了。在当前国际国内大好形势下,组织广大工农兵群众进一步学好唱好这两首革命歌曲,理解它们的内容,实践它们的思想,并认真学习列宁为纪念《国际歌》的作者而写的《欧仁·鲍狄埃》这篇文章,认真学习毛主席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对于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鼓舞革命斗志,更好地完成我们在国内国际各方面的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国际歌》是在巴黎公社的先进战士为建立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斗争中产生的。《国际歌》和列宁的文章,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概括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斗争方向和奋斗目标,表现了无产阶级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的大无畏精神。一个世纪以来,《国际歌》以气势磅礴、雄伟庄严的歌声,把无产阶级的革命真理传遍五洲四海,成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在今天这首歌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活力”。
    《国际歌》里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反复宣传的奴隶们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论观点,这是同地主资产阶级反复宣传的英雄创造历史即少数帝王将相、圣贤先知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论观点相对立的。《国际歌》里还说:“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就是说,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统治,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用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完成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理想,无产阶级必须依靠自己的团结和斗争,必须有自己的先锋队——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领导。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加强革命团结,同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紧密团结起来,在斗争中相互支援,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斗争。这是同背叛无产阶级专政,推行社会帝国主义,分裂全世界革命人民战斗团结的现代修正主义路线相对立的。《国际歌》充满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乐观主义,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定胜利,坚信“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一切妄图倒转历史车轮、停止地球转动的妖魔鬼怪,都会被革命的人民消灭干净。这是同“蚍蜉撼树”的可笑企图和一切没落阶级的悲观主义相对立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现在,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强大的历史潮流。“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最近美帝国主义在联合国所遭到的惨败,使全世界人民更加扬眉吐气,意气风发。我们唱着全世界无产阶级战斗团结的歌——《国际歌》,确是倍感亲切。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根据毛主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我军制订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而谱写的红军歌曲。它体现了毛主席的建军路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是激励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为实现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而遵守纪律、执行政策、团结战斗的有力武器,是贯彻执行党的“九大”“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的有力武器。努力实践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会使我们国家更加朝气蓬勃,使全党全军和广大革命人民更加团结,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
    三大纪律第一条,说的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这一条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全党全军和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步调一致地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政策,根据毛主席的各项指示,统一认识,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团结起来,共同对敌,这是我们革命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基本保证。学习三大纪律第二条、第三条,我们要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革命传统,十分爱惜国家的、人民的财产,一针一线一砖一瓦都要爱惜,坚决同挥霍浪费、贪污腐化等剥削阶级作风作斗争。八项注意第一条说的是“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广大革命干部、共产党员,都要牢牢记住这一条,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斗私批修,反骄破满,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第五条指出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对人民群众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搞强迫命令,凡属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要摆事实,讲道理,把思想搞通。“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革命的纪律,是建立在无产阶级战士的自觉基础上的。毛主席教导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在毛主席的正确路线领导下,自觉地遵守革命纪律,就能保证革命队伍的思想一致,步调一致,粉碎阶级敌人的任何破坏和捣乱,克敌制胜。几十年来,我们正是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坚持并发扬了这一光荣传统,夺取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972年3月版浙江省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47页~第50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8-18 21:31
革命样板戏的胜利与斯坦尼“体系”的破产
(节选)
(原载《光明日报》一九六九年十月十六日)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辉煌战果,是在社会主义舞台上出现了一批闪耀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灿烂光辉的革命样板戏。这些革命样板戏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强烈的战斗性、完美的艺术性,是人类文化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峰,是无产阶级艺术宝库中的瑰丽明珠。
    革命样板戏是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搏斗中诞生的。作为反党反社会主义文艺黑线重要理论支柱之一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从三十年代被介绍到中国来以后,向来被一些人吹捧为不可动摇的艺术准则,是戏剧理论中的“绝对真理”。革命样板戏的胜利,宣告了这个“体系”的彻底破产。
    …………
    斯坦尼“体系”,是适应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反动戏剧理论。这个“体系”运用资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试图解决戏剧表演过程中演员与角色之间的矛盾。它贯串着一条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黑线,概括起来是:“从自我出发”,用抽象的“种子论”,找到演员和角色相通的桥梁,凭借“心理技术”“达到天性的下意识创作”,亦即达到资产阶级本能的自然流露,用资产阶级世界观改造世界。这就是斯坦尼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
    革命样板戏是无产阶级文艺的最高典范。它从根本上摒弃了资产阶级戏剧表演的清规戒律,开创了无产阶级戏剧表演的崭新途径。总的说来,在表演艺术方面,它贯串着一条毛泽东思想的红线,即:从工农兵出发,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原则,深入工农兵,改造世界观,正确地认识角色、理解角色,体验角色,表现角色,运用一切艺术手段塑造高大的工农兵英雄形象,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这是革命文艺战士在江青同志率领下,遵循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确立的理论原则,在革命样板戏的创作实践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我们欣欣向荣的无产阶级戏剧表演艺术同斯坦尼的资产阶级戏剧“体系”之间,不但没有丝毫的共同之点;相反地,是处处针锋相对,水火不相容的。
    第一,是表现时代的主人翁工农兵,还是表现资产阶级的个人?
    “从自我出发”是斯坦尼“体系”的核心。斯坦尼说:“演员不论演什么角色,他总应该从自我出发”;“我们一辈子都是在表演自己”。这里的“自我”、“自己”,都是资产阶级的代名词。所谓“从自我出发”,就是从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所谓“表演自己”,就是表演资产阶级,歌颂资产阶级。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早就明确指出:“对于人民,这个人类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为什么不应该歌颂呢?无产阶级,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应该歌颂呢?”在戏剧舞台上,是从工农兵出发热情歌颂工农兵,还是“从自我出发”去顽强表现资产阶级,历来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焦点。
    光辉灿烂的革命样板戏遵循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以火热的革命激情,磅礴的革命气势,塑造了一批顶天立地、光彩夺目的工农兵英雄形象。这些工农兵英雄形象为什么得到了完美的艺术再现呢?革命文艺战士有一条根本的经验:要演革命戏,先做革命人。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在舞台上,是演工农兵,而不是演自己。因此,必须自觉地用毛泽东思想统帅整个英雄人物,把英雄人物的思想感情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然后,才能满腔热情地去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如果按照斯坦尼“从自我出发”的反动谬论去做,英雄的灵魂就要被抽掉,英雄的面貌就会被歪曲。其结果不是无产阶级占领舞台,而是资产阶级占领舞台。
    在革命样板戏成长的初期,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周扬、林默涵一伙承袭斯坦尼的衣钵,大肆推销“从自我出发”的黑货,妄图用资产阶级的丑恶表演来丑化工农兵的英雄形象。在《红灯记》中,按照这一伙人的处理,当李玉和第一次出场亮相时,就让他生就满脸络腮胡子,披着一件破皮袄,弯腰驼背,在紧张的气氛中用衣袖遮住脸走上舞台。这样,一个无比高大的无产阶级英雄就被歪曲为一个自惭形秽的懦夫。这是对李玉和英雄形象的极大歪曲!在《白毛女》中,当参加八路军的王大春打回杨各庄时,林默涵等人从他们卑琐的“自我”出发,竟然主张让大春在一群跳红枣舞的姑娘中穿来穿去,神情焦急地寻找喜儿,如同《天鹅湖》中王子寻找白天鹅一样。他们妄图用资产阶级的“爱情至上”来阉割王大春的革命灵魂,真是恶毒已极!
    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文艺战士,在江青同志的亲自率领下,同周扬、林默涵之流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完全按照工农兵的精神面貌,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看!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李玉和正手提红灯,抬头远看,雄赳赳气昂昂地迈步在舞台上;人民军队的优秀干部王大春正与革命群众并肩携手,投入摧毁旧世界的战斗。这是多么高大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啊!相形之下,那个鼓吹“从自我出发”的斯坦尼及其徒子徒孙显得何等渺小而卑劣!
    第二,是阶级论,还是“人性论”?
    资产阶级“人性论”,是斯坦尼“体系”的美学基础。斯坦尼要求演员激发“有机天性”,即“共同人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所有的人的天性都是一样的”。从这里,他又故弄玄虚地引出一个“种子论”,声称演员要创造角色,就必须从扮演的角色中“找到和本人的心灵一脉相通”的“种子”。什么“天性论”,“种子论”,分明是彻头彻尾的资产阶级“人性论”。
    世界上有没有超阶级的人性呢?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这是对斯坦尼最深刻的批判。
    革命样板戏遵循毛主席的教导,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指导全部创作过程,因此,使得舞台上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革命样板戏中,“不屈不挠斗敌顽”的工人阶级硬骨头李玉和,“一颗红心似火焰”的人民解放军英雄杨子荣,“挺然屹立傲苍穹”的新四军指挥员郭建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方海珍等工农兵英雄形象是无产阶级的光辉代表;而外强中干的头目鸠山,残暴而愚蠢的土匪头子座山雕,奸险而虚伪的日伪汉奸刁德一,卑劣、肮脏的资产阶级分子钱守维等则是剥削阶级的代表。真是红黑对照,营垒分明!
    革命文艺战士站在工农兵的立场上,满怀着强烈的阶级感情去表现各种各样的人物。表演工农兵的英雄人物,则深刻展示英雄人物的精神境界,用最生动的语文,最优美的唱腔,最突出的舞台位置,最挺拔的表演动作去歌颂英雄人物,让英雄人物以压倒一切的气势,在舞台上焕发出奇光异彩。表演反面人物,则充分揭露他们的凶残、诡诈、虚伪的阶级本性及其必然灭亡的命运,但不渲染他们的反动气焰,也不故意在他们身上寻找噱头,而是处处用反面人物去陪衬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让反面人物在舞台上到处碰壁,狼狈不堪。这样,就使得革命样板戏的政治性和真实性达到了完全一致。
    而斯坦尼所鼓吹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却极力主张“扮演好人,要找他坏的地方”,“扮演坏人,要找他好的地方”。把英雄丑化为“愚氓”,把敌人美化为“英雄”,这正是一切修正主义文艺的共同特点,也是资产阶级在文艺阵地上,向无产阶级进攻的惯用伎俩。
    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周扬、林默涵一伙正是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来破坏革命样板戏的。在排演《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时,林默涵等人就曾疯狂叫嚷要突出杨子荣的“泼辣”、“骠悍”、“粗犷”,即所谓“江湖气”,妄图把一个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表现为一个比土匪还象土匪的江湖人物,这不是明目张胆地在英雄脸上抹黑又是什么?在排演《红灯记》中的叛徒王连举时,林默涵等人又曾极力渲染王连举在叛变前的“复杂性格”和“内心矛盾”,大肆贩卖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叛徒哲学,妄图引起人们对叛徒的同情和怜悯,这不是明目张胆地为叛徒辩护又是什么?
    革命文艺战士在江青同志的指引下,击溃了周扬、林默涵之流破坏革命样板戏的反革命阴谋,坚持以阶级论为指导来塑造艺术形象,使杨子荣等无产阶级英雄的崇高灵魂光芒四射,使叛徒王连举等反面人物的丑恶灵魂暴露无遗,这是对斯坦尼最有力的回击。
    在革命样板戏的创作实践中,革命文艺战士坚决批判了资产阶级的“人性论”,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论作为戏剧表演艺术的理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关系、主要英雄人物与英雄群像的关系问题。他们把塑造高大的工农兵英雄形象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在全剧人物中努力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极力突出主要正面人物,在主要正面人物中全力突出最主要的正面人物,也就是全力突出最典型的无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这样,不仅使革命样板戏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倾向,也为无产阶级戏剧表演艺术作出了新的贡献。
    第三,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
    资产阶级的主观唯心主义是斯坦尼“体系”的奠基石。斯坦尼说,每个演员只要学会了一套“心理技术”,学会“情绪记忆”、“借用感情”、“假使”、“想象”等等,就“够你用一辈子”的;从而否认社会实践对世界观的决定作用,否认世界观对艺术创作的指导意义,反对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改造思想。他贩卖了一整套主观唯心主义的黑货。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存在决定意识”。无产阶级的思想感情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又不是在头脑里固有存在的,“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革命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到工农兵的生活中去,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中,真正了解工农兵,熟悉工农兵之后,才能把工农兵英雄人物真实地再现在舞台上。“想象”只能是自己直接或间接生活实践的产物。一个演员如果脱离工农兵生活,坐在房子里去闭门“想象”,只能想入非非,是根本不能获得对工农兵英雄人物的真实信念的,通过“假使”、“想象”所获得的只能是他的自我表现,而决不能塑造出工农兵英雄形象。
    斯坦尼竭力否认人的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深入生活的意义;竭力否认认识与体验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相互关系的辩证法。充分说明斯坦尼“体系”是建筑在资产阶级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反动理论,是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罪恶工具。
    斯坦尼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谬论,竟被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周扬、林默涵之流奉为至宝,成为他们破坏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一把刀子。在革命样板戏《海港》的创作中,某些人不是就让扮演方海珍的演员以“杠棒”为题进行“想象”来接近角色吗?不是让她在唱“烈士(的)血渗透了(这)码头土壤”这句时要“回忆”和“借用”“自己失去爱人”的痛苦、悲切的感情吗?这是对工人阶级英雄形象的极大歪曲、极大污蔑,真是荒谬绝伦!
    革命文艺战士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深入工农兵火热的斗争生活,在三大革命的斗争实践中,改变自己的立场、思想、感情,逐渐地获得工农兵的无产阶级立场、思想、感情,才成功地塑造出真实可信的工农兵英雄形象。
    革命样板戏的创作实践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正确地解决了演员与角色之间的主要矛盾,为无产阶级革命演剧艺术理论总结了宝贵的经验,这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一个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宣告了斯坦尼主观唯心主义表演理论的彻底破产。

——1972年3月版浙江省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51页~第58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8-24 23:39
胸有朝阳
(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第八场  杨子荣唱)

劈荆棘 战斗在敌人心脏!
望远方、想战友、
军民携手整装待发打豺狼,
更激起我斗志昂扬!
党对我寄托着无限希望,
支委会上同志们语重心长。
千叮咛 万嘱咐 给我力量,
一颗颗火红的心(哪)暖我胸膛。
要大胆(呐)要谨慎 切记心上,
靠勇敢 还要靠智谋高强。
党的话句句是胜利保障,
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

威虎山果然是层层屏障,
明碉堡暗地道处处设防。
领导上拟智取部署得当,
若强攻必招致重大伤亡。
七天来摸敌情了如指掌,
暗写就军事情报随身藏。
趁拂晓送情报装作闲逛,
为什么忽然间增哨加岗 情况异常!

(白)这情报
(唱)这情报送不出,
误战机,毁大计,
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
除夕近 万不能犹豫彷徨。
刀丛剑树也要闯,
排除万难下山岗。
山高不能把路挡,
抗严寒 化冰雪 我胸有朝阳。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69页~第79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8-24 23:42
党教儿做一个刚强铁汉
(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第八场  李玉和唱)

党教儿做一个刚强铁汉,
不屈不挠斗敌顽。
儿受刑不怕浑身的筋骨断,
儿坐牢不怕把牢底来坐穿。
山河破碎,我的心肝碎,
人民受难,我的怒火燃!
革命的道路再艰险,
前赴后继走向前!
孩儿虽死无遗憾,
只是那笔“账目”未还,
儿的心不安。
恨不得变雄鹰冲霄汉,
乘风直上飞舞到关山,
要使那几万万同胞脱苦难,
为革命粉身碎骨也心甘!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91页~第94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8-24 23:44
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员
(越剧《红灯记》第二场  李玉和唱)
(浙江越改剧组1972年2月供稿)

一路上多保重
山高水险
沿小巷 过短桥 僻静安全
为革命 同献出忠心赤胆
烈火中迎考验 重任在肩
决不辜负党的期望 我力量无限
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员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05页~第106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8-24 23:47
毛主席党中央指引方向
(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第五场  郭建光唱)

听对岸响数枪 声震芦荡……
这几天,多情况,勤瞭望,费猜详,
不由我心潮起落似(呃)长江。

远望着沙家浜云遮雾障,
湖面上怎不见帆过船航?
为什么阿庆嫂她不来探望?
这征候看起来大有文章。
日、蒋、汪暗勾结早有来往,
村镇上乡亲们要遭祸殃。

战士们要杀敌人,冒险出荡,
你一言,我一语,慷慨激昂。
这样的心情不难体谅,
阶级仇民族恨燃烧在胸膛。
要防止焦躁的情绪蔓延滋长,
要鼓励战士,察全局,观敌情,
坚守待命,紧握手中枪。

毛主席 党中央指引方向,
鼓舞着我们奋战在水乡。
要沉着冷静,坚持在芦荡,
主动灵活,以弱胜强。
河湖港汊好战场,
大江南自有天然粮仓。
漫道是密雾浓云锁芦荡,
遮不住红太阳万丈光芒。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29页~第138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8-24 23:49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8-24 23:51 编辑

定能战胜顽敌度难关
(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第五场  阿庆嫂唱)

风声紧 雨意浓 天低云暗,
不由人一阵阵坐立不安。
亲人们粮缺药尽消息又断,
芦荡内怎禁得浪激水淹!

他们是革命的宝贵财产,
十八个人和我们骨肉相连。
联络员身负着千斤重担,
程书记临行时托咐再三。
我岂能遇危难一筹莫展,
辜负了党对我培育多年。

昨夜里赵镇长与四龙去送炒面,
为什么到如今不见回还?
我本当去把亲人来见,
怎奈是,难脱身,有鹰犬,
那刁德一他派了岗哨又扣船。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事到此间好为难……

毛主席!有您的教导,有群众的智慧,
我定能战胜顽敌度难关。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39页~第143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8-25 21:25
“全民音乐”是宣扬“人性论”的迷魂曲
(原载《文汇报》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一日)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从刘少奇一类骗子及其在文艺界的爪牙周扬一伙控制着的修正主义喇叭筒里,连绵不断地放送出一阵阵毒草歌曲的靡靡之音。这些怪腔怪调的东西,尽管有的是披着“民族化”的“民歌”、“民乐”的外衣,但是只要细加分辨,就不难听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调,这就是以反动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的音调。今天,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锐利武器,把孳生这些毒草的黑根子——反动的人性论彻底铲除。

所谓“全民的歌唱运动”,就是搞地富反坏右的大合唱
    刘少奇一类骗子及其爪牙周扬等“四条汉子”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他们从反动的人性论出发,鼓吹文艺要为“百分之一百的人服务”,文艺作品要表现“人类共同的东西”,满足“全人类的需要”。在这个反动口号鼓动下,刘少奇一类骗子在音乐界的代理人也疯狂叫嚷:音乐创作不要忘掉“工农兵以外”的“服务的对象”,鼓吹要在各行各业中推行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全民的歌唱运动”,还要在声乐演唱方面搞封、资、修各派混合在一起的“人民学派”,总之一句话,就是要以“全民音乐”来取代无产阶级的革命音乐,为资本主义制造舆论。
    在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社会里,难道无产阶级能与资产阶级同上舞台唱一个调子的歌曲吗?难道无产阶级能与资产阶级搞成一个“学派”吗?不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是两个对立的阶级,他们之间决没有什么“共同的东西”,“共同的需要”,决不能异口同唱。刘少奇一类骗子所编造的这种种拙劣的谬论,完全是为了麻痹群众的革命斗志。
这里,让我们来看一看,刘少奇一类骗子所鼓吹的“全民音乐”,究竟是在推销什么,宣扬什么?他们要推行的“全民的歌唱运动”,究竟是在为那条政治路线效劳,替那个阶级的理想歌唱?
    一九五六年,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刘少奇一类骗子为了对抗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抛出了“阶级斗争熄灭论”的黑货,鼓动大批毒草作品出笼,向无产阶级专政发动猖狂进攻。当时,从阎王殿那里刮出了一股大肆宣扬三十年代毒草电影歌曲的妖风。那些臭名昭著的“国防音乐”、软性歌曲以及什么“歌星”卖唱的黄色小调,在“五四以来优秀传统”旗号掩护下,象毒菌一般洒到社会上来毒害人民。
    在这股妖风中,伴和着“人生谁不惜青春”之类的靡靡之音。国民党御用文人、帝国主义文化买办黄自在三十年代制作的一首宣扬反动人性论的代表作《天伦歌》,又被重新抛了出来。这首以鼓吹“博爱精神”为主题的歌曲,是一个集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人性论的代表作。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刘少奇一类骗子将这样一首歌曲列为“大学生之歌”,岂不是明目张胆地要把我国青年引上资产阶级的道路吗?刘少奇一类骗子用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来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也必然要乞求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所谓“高峰”艺术,“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一九五九年,刘少奇一类骗子在音乐界的代理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李凌,配合国际上修正主义思潮的泛滥,极力鼓吹要把一部西方资产阶级捧为“人道主义圣赞歌”的交响曲作为“献礼”节目搬上音乐舞台,他连连抛出黑文,把这部宣扬亿万人民“拥抱起来”、“一切生灵共享欢乐”的作品,吹捧为“时代的声音”,“人类最崇高的的理想”。“拥抱起来”就是“理想”,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拥护起来”,是刘少奇一类骗子的理想,是赫鲁晓夫假共产主义的理想。无产阶级的理想,是要把资产阶级彻底消灭掉!刘少奇一类骗子在音乐领域里鼓吹“拥抱”,实质就是贩卖他们政治上的投降主义和叛徒哲学。照这种反动观点,只要“拥抱起来”,就能“让众生共欢乐”,这岂不是把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冒充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吗?
    刘少奇、周扬一伙对资产阶级音乐顶礼膜拜,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歌曲则进行恶毒的攻击和竭力的反对,充分暴露了他们的反革命嘴脸。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狂叫“不要唱《东方红》”,一再指使他的黑干将们密谋策划,妄图用种种卑劣手段,扼杀这首无产阶级的革命颂歌。刘少奇一类骗子在音乐界的代理人、反共老手贺绿汀,用刻毒的语言攻击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狂叫“不能说,只有激起无产阶级感情和幻想的才能算是有生命的音乐,其他的就不算”。这种反革命叫嚣,充分暴露了他们是一伙极端仇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极端仇视共产主义的反共分子。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音乐战线上这一场尖锐的斗争,反映了党内两条根本对立的政治路线的激烈斗争。刘少奇、周扬一伙鼓吹的“全民音乐”,就是鼓吹资本主义音乐;他们所谓的“全民的歌唱运动”,就是要搞地、富、反、坏、右的大合唱;而所谓“人民学派”,就是妄图以资产阶级一派来专无产阶级的政。

打着“抒情”的幌子,传播资产阶级的毒菌
    感情是阶级性的表现,抒情是有阶级内容的。是抒无产阶级之情,还是抒资产阶级之情,在这个问题上,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与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存在着根本的分歧。
    每当阶级斗争的关键时刻,刘少奇一类骗子及其爪牙周扬一伙为了用音乐来宣扬反动的人性论,他们在“抒情”两字上大做文章。音乐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根据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的“人是动物”、“人,只是概念”的谬论,胡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不要总提工人阶级感情”,“音乐上谈阶级感情是谈不清的。”他们举起反“题材决定”论的大棒,狂叫要扩大“抒情歌曲”的题材范围,要从“各个角落”、“间接地、曲折地”反映“时代精神”;他们还以不要“妨碍抒情歌曲创作”为借口,一再阻止革命群众对毒草歌曲的批判。周扬甚至亲自出马,抛出了一个修正主义谬论:“音乐应当表现人的思想感情,人与人的关系、友谊、爱情。”请注意:他这里说的人,是指超阶级的人。不是吗?周扬自己有个“注脚”,即“人的思想感情的阶级性、阶级立场,并非任何时候都表现”,他嚎叫:“任何时候都表现,时刻都表现,那人就不能活了。”请看,这段“注脚”不正是赤裸裸地暴露了这个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与阶级斗争学说的极端仇视与恐惧吗?
    毛主席早就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存在决定意识,就是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客观现实决定我们的思想感情。”世界上既没有抽象的“人”,也没有不被打上阶级烙印的“人的思想感情”。周扬一伙的思想感情无时不刻不表现出对资产阶级的爱、对无产阶级的恨,这就是一个明证。
    周扬说“爱”是文艺创作“永恒的主题”,音乐应当表现“爱情”。在他鼓动下出笼的一批批所谓“爱情歌曲”,究竟抒的是那个阶级的情呢?只要打开那些在文艺黑线统治下一版再版的“名歌”、“抒情歌曲”之类的歌本看一看,就可明白!什么“情郎妹子”、“花前月下”,还有那种色情下流的《丢戒指》等一些肮脏透顶的东西,都被他们捧为“风趣幽默”的“抒情歌曲”的范例。人们不禁感到极大的气愤,这些打着“抒情”招牌的毒草,把我国的社会生活和我国革命青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丑化成什么样子!撕掉这种“爱情”的纱幕,露出来的就是周扬一伙灌输资产阶级色情,毒害人民灵魂,腐蚀无产阶级革命战斗意志的凶相。
    周扬说音乐应当表现“友谊”,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为反党分子彭德怀翻案的毒草影片《怒潮》,不是有首叫做《送别》的歌曲吗?“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忘”。离愁别恨,悲恨交加,“友谊”可谓深矣。但是,这种用缠绵悱恻的靡靡之音来加以“美”化了的“友谊”,是道道地地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反革命义气。那句“我持梭标望君还”,不正是唱出了他们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翻案,妄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反革命心声吗?
    打着“抒情”的幌子,向无产阶级进行疯狂反扑,这是刘少奇一类骗子及其爪牙周扬一伙惯用的反革命伎俩,他们不仅运用各种宣传机器,通过毒草影片、毒草歌剧以及广播、出版,用“浪打浪”之类的小调抒反革命之情,还在理论上为他们的“抒情歌曲”的创作制订了一套修正主义的“规范”。
    为了用温柔的迷魂汤把人弄得萎靡不振,他们鼓吹抒情歌曲要有“软”性,要写“风花雪月”,可抒“诗情醉意”,还要唱“家庭之乐”。为此,他们不仅抛出三十年代的黄色歌曲作为黑样板,而且在六十年代又搞了一套什么“十大软歌”,让“花儿”、“宝贝”之类的靡靡之音大肆泛滥。只要把那个《九九艳阳天》和臭名昭著的《四季歌》对照一下,人们就不难看出,它们都是一个模子里翻版出来的。
    为了反对用歌曲来表现无产阶级的革命豪情,他们大肆鼓吹抒情歌曲要有“轻”味,叫嚣要让资产阶级的轻歌曲、轻音乐在群众的音乐生活中“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周扬甚至狂叫:“没有轻音乐,我看恐怕寿命也会缩短”。他们还给这些腐蚀人民革命意志的毒药,一律贴上“有益无害”的标记,来掩盖他们的反革命诡计。
    因此,“软”+“轻”=“抒情”,就是他们的创作法则。这个荒唐的公式,只能说明他们的“抒情”就是用软绵绵、轻飘飘的靡靡之音来抒资产阶级之情,来传播资产阶级的毒菌。

抒无产阶级豪情壮志,高唱革命战歌奋勇前进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歌曲,是无产阶级向阶级敌人进行斗争的文艺武器,是鼓舞革命人民斗志,推动人民群众从胜利走向胜利,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中改造主观世界的有力工具。列宁在为纪念《国际歌》作者欧仁·鲍狄埃所写的光辉著作中指出:“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这段精辟的分析,深刻而生动地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歌曲的鲜明的阶级性,以及它所具有的重大的政治意义。
    抒无产阶级之情,唱革命时代的战歌。革命样板戏中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在社会主义舞台上以多么炽烈的革命激情,用歌声揭示了无产阶级英雄的广阔的革命胸怀、豪迈的战斗气概和伟大的革命理想。这歌声,唱出了无产阶级的心声,引起亿万革命人民强烈的共鸣。重新发表的十首革命历史歌曲,反映了我国人民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风雷激荡的战斗历程,使我国人民牢记革命传统,继续革命、不断革命。《国际歌》、《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唱社会主义祖国》以及《全世界人民一定胜利》等革命歌曲,以多么激昂的音调鼓舞着我们跟着伟大领袖毛主席,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阔步前进!
    在无产阶级看来,那些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的靡靡之音,是多么丑恶、卑鄙,他们哼出的调调,象围在封、资、修腐尸上的几只苍蝇的嗡嗡叫。
    当前,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我们对于反动的人性论的批判,决不能一劳永逸。只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来观察与分析当前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就不难察觉,一小撮阶级敌人不是还在打着“抒情”的幌子,用软绵绵、轻飘飘的毒草歌曲来散布资产阶级的思想毒素、腐蚀青少年的灵魂、来破坏下乡上山的伟大革命运动吗?他们利用毒草歌曲来宣扬什么“人情温暖”、“家庭之乐”、“儿女之情”和剥削阶级糜烂腐朽的恋爱观,腐蚀人们的思想,涣散人们的斗志,妄图瓦解无产阶级专政。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对于这些毒草歌曲,不管它们是“旧歌重放”还是新货出笼,只要一冒出来,我们就要给以无情的批判,致命的打击,彻底铲除它们的毒根。
    抒豪情,寄壮志。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们要以饱满的革命激情,畅抒无产阶级的豪情壮志,让无产阶级的革命歌声永远激荡在祖国的万里长空!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59页~第66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7 19:40
《胸有朝阳》教唱辅导

    《胸有朝阳》是杨子荣在全出戏里最重要的一段唱,它表现了无产阶级英雄杨子荣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无比忠诚,表现出光芒万丈的毛泽东思想是他智慧和力量的源泉。“胸有朝阳”是杨子荣一切英雄行为的根本,是他的灵魂。
    第一句〔导板〕:“劈荆棘战斗在敌人心脏!”抒发了杨子荣身居匪巢而豪情满怀的英雄气概。“战斗在”三个字要强调一下,“在”字的尾音要唱足,突出杨子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接着〔回龙〕唱词是:“望远方、想战友、军民携手整装待发打豺狼,更激起我斗志昂扬!”这句〔回龙〕里的“打豺狼”三个字要唱得坚定有力。“昂扬”两个字的拖腔要有起伏,最后的收腔要饱满,显示出杨子荣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下面接着四句〔慢板〕,唱词是:“党对我寄托着无限希望,支委会上同志们语重心长。千叮咛万嘱咐给我力量,一颗颗火红的心(哪)暧我胸膛。”这段〔慢板〕表现了杨子荣对党对首长和战友深厚的阶级感情。“党对我寄托着无限希望”一句,“党”字低声唱起,要唱得亲切舒展。“支委会上同志们语重心长”一句,“心长”的小腔要把杨子荣内心那种深厚的阶级感情细致地表现出来。“千叮咛万嘱咐给我力量”一句,“力量”两个字要唱得奔放有力,体现出革命集体给予杨子荣的巨大鼓舞。“一颗颗火红的心(哪)暖我胸膛”一句,“火红的心”的“红”字的小腔体现了杨子荣内心所感受到的温暖,战斗的革命情谊使杨子荣心潮沸腾,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胸膛”的长拖腔要把这种感情有层次地表现出来。
下面接着四句〔快三眼〕,唱词是:“要大胆要谨慎切心心上,靠勇敢还要靠智谋高强。党的话句句是胜利保障,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要大胆要谨慎”这六个字唱的时候在力度上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杨子荣内心世界勇敢和机智这两个侧面。杨子荣无产阶级的大智大勇来源于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唱最后一句“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的时候,“毛泽东思想”五个字一定要唱得清楚,“永放光芒”的拖腔要唱得充满革命激情,表现出杨子荣对毛泽东思想的无比热爱。
    接下来的唱词是:“威虎山果然是层层屏障,明碉堡暗地道处处设防。领导上拟智取部署得当,若强攻必招致重大伤亡。七天来摸敌情了如指掌,暗写就军事情报随身藏。趁拂晓送情报装作闲逛,为什么忽然间增哨加岗情况异常!”这段是〔原板〕转“垛板”。唱这一段有几个地方要注意一下。“暗写就军事情报随身藏”、“趁拂晓送情报装作闲逛”这两句,要把杨荣那种革命的警惕性和精细、机智的性格气质表现出来。“为什么忽然间增哨加岗情况异常”这一句,要突出杨子荣在突然事变面前冷静的分析判断,唱的时候要有紧张的气氛,但是不要让人有慌张的感觉。
    接下来的唱词是:“这情报送不出,误战机,毁大计,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除夕近万不能犹豫彷徨。刀丛剑树也要闯,排除万难下山岗。山高不能把路挡,抗严寒化冰雪我胸有朝阳。”这一小段唱腔从“垛板”转入〔二六〕最后唱散。第一句,“这情报送不出,误战机,毁大计,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的“党”字的拖腔,要唱得激昂有力,显示出杨子荣对党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刀丛剑树也要闯”一句,强调“也要闯”三个字。“排除万难下山岗”一句,强调“排除万难”四个字。这都是为了突出杨子荣战胜敌人的决心。“山高不能把路挡”的“不能”两个字要唱得有力量。“抗严寒化冰雪”要唱得斩钉截铁,表现出杨子荣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我胸有朝阳”是这段唱的核心。“朝阳”两个字要唱得高亢挺拔、饱含深情,用很亮的声音把杨子荣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比热爱的心情表达出来。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80页~第82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14 23:20
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
——对塑造杨子荣等英雄形象的一些体会(节选)
作者: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六九年第十一期

    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的指引下,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经过再次加工,精益求精,以更加威武雄壮的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个戏从开始编演到现在,已经十一年了。但是,它真正获得生命,是在江青同志直接领导和参加实践下进行改编的后七年,即从一九六三年初到现在这段光辉的充满尖锐阶级斗争的岁月。
    一九六三年一月中旬,江青同志对文艺界进行调查研究,在上海发现这个戏的时候,就看出它在内容上有相当大一部分糟粕;同时又看到它在某种意义上提供了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可能,因此便决定把它拿过来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从那时起,这个戏及其代表的剧种,便逐步走上了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的革命道路。也是从那时候起,刘少奇一类骗子便开始了对这个戏和这场京剧革命的疯狂攻击和百般破坏。
    这场斗争表现在许多方面:有坚持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和反对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的斗争,有以毛主席为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同刘少奇一类骗子资产阶级司令部争夺文艺队伍的斗争,有艺术思想方面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坚持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同守旧崇洋等各种错误倾向的斗争。从创作上来说,其中最突出的、也是斗争最激烈的一个焦点,是关于主要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问题。
    主题思想是靠人物形象来体现的。情节结构等等,也是围绕着人物安排的。而在所有人物中,又以主要人物为核心。以什么样的人物为主要人物,就标志着什么阶级占领舞台,什么阶级的代表成为舞台的主人。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你是资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无产阶级而歌颂资产阶级;你是无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资产阶级而歌颂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二者必居其一。”这个深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论断,从阶级本质上、也从艺术本质上指出了无产阶级文艺和一切时代资产阶级文艺的根本区别。刘少奇一类骗子及其在文艺界的代理人周扬之流的反革命分子子,用尽一切办法,去歌颂、吹捧那些美化资产阶级的文艺,反对在舞台上塑造工农兵的英雄形象,让牛鬼蛇神在舞台上专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无产阶级文艺要真正在舞台上树立、歌颂工农兵的英雄形象,不能不经过极其尖锐和艰苦的斗争。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指引下,我们粉碎了阶级敌人的种种阴谋,批判了他们鼓吹的形形色色的谬论,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塑造了杨子荣等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这些英雄形象不是生活中的某某人,而是革命斗争中成千上万英雄人物的典型概括。他们“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英雄形象,是人类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光辉典型,是为彻底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而英勇战斗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有力武器,是“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的巨大力量。
    下面,我们着重谈几点塑造杨子荣这个英雄形象的体会。
    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着重提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途径,从各个方面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
    怎样把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塑造得高大丰满、光彩夺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的政治任务,是无产阶级文艺革命中一个新的课题。这是无产阶级文艺同一切剥削阶级文艺,包括资产阶级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艺的根本区别所在。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根据毛主席的教导,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把英雄人物放在一定历史时代革命的阶级斗争的典型环境中,从各个方面,完整、深刻地揭示体现在他世界观、思想、作风、性格气质等方面的阶级素质,表现他高度的政治觉悟,展现他内心世界的共产主义光辉。在《智取威虎山》中,塑造杨子荣这个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就是依循着这种无产阶级的艺术方法的。
    杨子荣是一个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具有革命无产阶级的革命智慧和勇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侦察英雄。在这里,我们通过整个情节的各个环节,调动文学、音乐、舞蹈、表演、舞美等各种艺术手段,集中力量塑造杨子荣这一英雄形象。我们狠抓了几个主要侧面,即:既写了他对首长、对同志、对劳动人民深厚的阶级爱,又写了他对美蒋、对土匪、对一切阶级敌人强烈的阶级恨;既写了他打倒美蒋反动派走狗座山雕匪帮的坚强的革命意志,又写了他对革命的宏伟远大的理想;在理想方面,既写了他对中国革命的理想,又写了他对世界革命的理想;在气质方面,既写了他叱咤风云、气冲霄汉的勇敢豪放气概,又写了他沉着冷静、精细机智的性格特质。而这所有侧面又都紧紧地系于一个根本点,也就是这一英雄人物的灵魂:“胸有朝阳”——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无比忠诚。这样,矗立在我们面前的杨子荣,就是一个胸怀无限宽广、具有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精神、处处突出无产阶级政治、顶天立地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一个既高大又丰满的光辉形象。
    这和原演出本的人物塑造,走的完全是两条路。在原演出本中,一小撮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出于其反动的政治目的,千方百计往杨子荣脸上抹黑。他们打着“写真实”论的幌子,公然叫嚣要突出杨子荣的“泼辣骠悍粗犷”,即所谓“匪气”,让他上山时哼着黄色小调,上山后又与座山雕的干女儿玫瑰花打情骂俏,大讲下流故事,……结果把杨子荣弄成一个满嘴黑话、浑身匪气的江湖客,一个莽里莽撞、浑浑噩噩的冒险者。这样的人物,正是宣扬刘少奇一类骗子盲动、冒险、军阀主义的反动军事路线的活标本!
    在批判了这种错误倾向后,我们便努力按照无产阶级的面貌塑造杨子荣这个英雄人物的典型形象。这可以用以下几个例子说明:
    (1)在原演出本中,不但没有表现杨子荣与劳动人民的血肉联系和阶级感情,甚至连他与群众接触的细节也丝毫没有提供。而这一点,对于塑造无产阶级战士的形象,体现毛主席“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伟大指示的精神,是决不可缺少的。为此,根据江青同志指示,我们就毅然删去了原来“深山庙堂”和“雪地侦察”这两场专为渲染反面人物的迷信、凶杀戏,而特地设计了《深山问苦》这场体现军民鱼水关系的戏,表现了杨子荣依靠群众、宣传群众、与劳动人民的血肉联系,写出他在群众帮助下追捕到野狼嗥,并进一步弄清了联络图和百鸡宴的情况,于是为杨子荣的形象揭示了阶级爱和阶级恨这两个重要侧面。如果没有这两个侧面,那就看不到这一英雄内心世界的阶级特质,而看到的仍旧是一个脱离群众的盲动冒险者。
    (2)在原演出本中,虽然也写了杨子荣打进匪巢,但是使他能够打进匪巢、战胜敌人的思想基础却毫无表现。而这一点对于一个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的优秀共产党员、侦察英雄,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为此,根据江青同志的指示,我们在第四场当杨子荣请求任务时,特地为他设计了一段散起的〔西皮原板〕——〔二六〕——〔快板〕的成套唱腔《共产党员》,表现了杨子荣自觉地、坚定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战略、战术思想,高度的无产阶级政治觉悟,表现了他“一颗红心似火焰,化作利剑斩凶顽”的坚强决心和“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意志。这一点在第三场和第五场的有关唱段中,也得到一定的揭示。这样,就使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思想内容,使人们看到:杨子荣正是千千万万在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在毛泽东思想教育下百炼成钢的工农子弟兵的典型。如果不着重刻划杨子荣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高度政治觉悟,观众不但不能知道是什么思想力量使他深入敌人心脏,而且会耽心甚至怀疑他是否能取得胜利。
    原演出本中,不用说没有把杨子荣塑造成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的战士,甚至从头至尾只字未提毛泽东思想。而毛泽东时代英雄人物的灵魂正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不揭示这一根本的政治觉悟,那就丝毫谈不上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为此,我们对第八场也进行了彻底的改变,并特意设计了一个重点的核心唱段,表现他“胸有朝阳”和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表现出毛泽东思想是他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如果没有这一点,杨子荣就必然是一个窝窝囊囊、庸俗低劣的江湖客。
    (3)在原演出本中,杨子荣这个人物,不用说没有中国革命理想、更不用说没有世界革命理想,就连智取威虎山这场战斗对于整个解放战争的重要意义都心中无数。他心里想的只是什么“茫茫林海形影单”,“白骨累累、血迹斑斑绝人烟”,这就是他的精神世界!而作为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很重要的一个政治素质,就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而战斗,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一切任务。如果没有这个理想,在舞台上的英雄人物,胸怀就不会宽广,形象就不会高大。为此,我们把第五场作了彻底的改变,并特地为杨子荣安排了一个〔二黄〕接〔西皮〕的大套唱段,揭示了他“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宏伟远大理想和革命的豪情壮志。这种革命的理想,在第三场和第四场的有关唱段里,也得到一定的揭示(如“一心要砸碎千年铁锁链,为人民开出万代幸福泉”等)。我们认为,有力地刻划英雄人物内心中这种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重要内容。如果不揭示这一侧面,那么杨子荣就势必成为一个“林冲夜奔”式的主人公,一个鼠目寸光的侏儒!
    对于杨子荣性格气质方面的既勇敢豪放、又精细机智的特点的揭示,也是不可忽视的。为了表现他“气冲霄汉”、“壮志撼山岳”的勇敢豪迈气概,我们在第五场的开始,用表现风雪交加、骏马奔驰、气势壮阔的音乐形象的新幕前曲,引出一段表现杨子荣飞马高歌、威武雄壮的紧打慢唱式的新型〔二黄导板〕,使观众在人物未出场之前,就感受到一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人物,扬鞭纵马由远而近;上场后,又为他设计了英武矫健的马舞和打虎舞蹈,更加强了其勇敢豪迈气概的表现。另一方面,为了表现他精细机智的性格气质,我们在第八场的核心唱段中又特别着重地表现他周密细致的思考、机智锐敏的决断,因而很快地做到“摸敌情了如指掌”的性格特点;此外,又在不同场次中为他安排了三次与座山雕、两次与栾平机智的交锋。以上两个侧面,在第十场的“武打”中又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显然,如果不表现他勇敢豪放的侧面,他的形象就不会很高大很有光彩;如果不表现他精细机智的侧面,他的形象也不会很扎实、很丰满。
    在《智取威虎山》中其他几个英雄形象,我们也是根据同一个原理去塑造的。拿李勇奇来说,他是一个有革命传统的、受压迫受剥削的、同国民党反动派有着不共戴天的阶级仇恨的劳动人民的典型。一旦这种阶级仇恨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启发、提高、指示,就会迸发出无穷无尽的革命力量。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我们不但写了他对座山雕“抓住你刀劈斧剁把血债偿”的烈火般的阶级仇恨,而且写了他对母亲、对张大山等阶级弟兄的深情厚谊;不但写了他对于“这些兵急人难治病救命”的深思,而且写了他知道“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时的感情爆发。他世世代代遭受的是“兵匪一家欺压百姓”的沉重阶级压迫,他浑身的“条条伤痕、处处疮疤”记录着他的血泪家史,在一旦看到自己盼望的救星来了后,多少年埋藏在他心底的愤怒烈焰和对党、对工农子弟兵阶级感情的洪涛,一齐奔泻而出,同时激励起他“从此我跟定共产党把虎狼斩,不管是水里走、火里钻,粉身碎骨也心甘”的钢铁意志和杀敌决心;尔后,又通过第九场他提供上山道路的线索、“滑雪”中的带路以及第十场的“武打”等行动,进一步发展了上述的各个侧面,从而使这一英雄人物的形象在党的教育下,步步提高,最后成为带领人民群众的民兵队长,同人民解放军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杀敌立功。
    为了坚持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通过着重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途径,从各个方面完整地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高大丰满的光辉形象,布局上必须注意广度和深度的结合。如果只注意了布局的广度性,而忽视了对各个侧面内容有力揭示的深度性,就会导致虚有其表而无其实、面面俱到而缺乏艺术感染力和思想说服力的局面。因此,在考虑各个方面刻划英雄人物性格的布局之后,就要满腔热情,千方百计地调动一切艺术手段的积极因素,着重刻划英雄人物的主要的思想、性格特点,深刻、细致、有力地揭示各个侧面的内容,力求加深刻划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光辉的内心世界的表现深度。这是一项过细的工作,粗枝大叶是不行的。对于改编过程中广大工农兵观众提出的许多细致的好意见,我们表示深切的感谢。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老师参考书第82页~第90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0 19:27
歌唱社会主义祖国
作词:王莘
作曲:王莘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革命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
到处都是灿烂阳光。
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
领导我们奔向前方。
越过高山 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七亿人民意气风发,
社会主义祖国蒸蒸日上,
军民团结斗志昂扬,
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革命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
到处都是灿烂阳光。
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
领导我们奔向前方。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开创了马列主义新篇章,
革命人民朝气蓬勃,
一代新人茁壮成长,
跟着毛主席当革命闯将,
红彤彤的世界靠我们开创。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革命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
到处都是灿烂阳光。
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
领导我们奔向前方。
胸怀祖国 放眼世界,
共产主义是我们的理想,
光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是领导我们的核心力量,
毛泽东思想光芒万丈,
照亮了我们的胜利航向。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07页~第108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0 19:28
歌唱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集体作词
作曲:王莘

亿万人民热烈地欢呼 放声歌唱,
歌唱毛主席亲手培育的中国共产党,
半个世纪前赴后继 英勇奋斗,
党在革命的大风流中壮大成长。
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
你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伟大的导师,敬爱的领袖毛主席,
您是革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光芒万丈,
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航向,
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巩固政权,
天安门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
你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伟大的导师,敬爱的领袖毛主席,
您是革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辉煌,
党在斗争中朝气蓬勃 更加坚强,
团结起来 高举红旗 继续革命,
一定要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
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
你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伟大的导师,敬爱的领袖毛主席,
您是革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09页~第110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0 19:30
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宣传队集体创作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培育的党,
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在伟大革命征途中乘风破浪,
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航向。
万岁万岁!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万岁万岁!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的党,
朝气蓬勃 团结如钢,
反帝反修斗志昂扬。
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昂首阔步奔向共产主义胜利前方。
万岁万岁!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万岁万岁!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11页~第112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0 19:31
毛主席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辽宁省盘锦地区革委会宣传队集体创作

从北京到边疆,
革命红旗迎风飘扬,
祖国大地阳光灿烂,
各族人民纵情歌唱。
毛主席 伟大的导师,
毛主席 英明的领袖,
您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指引着革命半月刊的航向,
您制定的革命路线,
是我们胜利保障,
您领导的国家巍然屹立在东方。
亿万人民热烈欢呼 放声歌唱。
毛主席 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从北京到边疆,
革命红旗迎风飘扬,
祖国大地阳光灿烂,
各族人民纵情歌唱。
毛主席 伟大的导师,
毛主席 英明的领袖,
您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您培育的中国共产党,
更加团结坚强,
您领导着我们奔向共产主义前方。
亿万人民热烈欢呼 放声歌唱。
毛主席 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13页~第115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0 19:33
毛主席的话儿记在我们的心坎里
作词:郭正位
作曲:田歌

毛主席(吔)毛主席,
您的话儿记在我们的心坎里,
喀喇昆仑冰雪封,
哨卡设在云雾中,
山当书桌月当灯,
盖着蓝天铺着地。
哎!只要想起您毛主席,
只要想起您毛主席,
红太阳升在心窝里,升在心窝里。
毛主席(吔)毛主席(吔),
万岁万岁 毛主席,
您的话儿记在我们的心坎里。
哎!万岁!

毛主席(吔)毛主席,
您的话儿记在我们的心坎里,
巡逻踏遍千里雪,
练武只恨高山低,
山涧当做障碍跳,
风雪当做战马骑。
哎!只要想起您毛主席,
只要想起您毛主席,
紧紧腰带又是,又是一百里。
毛主席(吔)毛主席(吔),
万岁万岁 毛主席,
您的话儿记在我们的心坎里。
哎!万岁!

毛主席(吔)毛主席,
您的话儿记在我们的心坎里,
青石板上烙大饼,
罐头盒里煮大米,
身上热汗烈日晒,
满脸泥土雨水洗。
哎!只要想起您毛主席,
只要想起您毛主席,
雪拌炒面甜如蜜,甜呀甜如蜜。
毛主席(吔)毛主席(吔),
万岁万岁 毛主席,
您的话儿记在我们的心坎里。
哎!万岁!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16页~第117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0 19:34
草原人民歌唱毛主席
作词:马骏英
作曲:马骏英
改词:洪源

毛主席呀毛主席,
草原人民想念您,
有多少话儿要对您讲,
梦里常常见到您。
是您那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大地,
是您那亲切的教导,
暖在我们心窝里。
啊哈嗬咿 啊哈嗬咿啊哈
千万支歌儿献给您,
伟大领袖毛主席。
啊哈嗬咿 啊哈嗬咿啊哈
千万支歌儿献给您,
伟大领袖毛主席。

毛主席呀毛主席,
草原人民想念您,
您的那恩情比海深,
草原人民不忘记。
是您那光辉的思想把我们哺育,
是您的革命路线指引我们走向胜利。
啊哈嗬咿 啊哈嗬咿啊哈
革命人民跟着您,
奔向那共产主义。
啊哈嗬咿 啊哈嗬咿啊哈
革命人民跟着您,
奔向那共产主义。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18页~第120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0 19:36
毛主席,我们永远歌唱您
作词:仁平
作曲:格达

毛主席啊毛主席,
我们日夜想念着您,
有了您我们才得翻身作主人,
(哎)有了您革命斗争无不胜。
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啊,
有了您幸福歌儿唱不完哪。

毛主席啊毛主席,
您的书我们最爱读,
您的话象那彩霞放射光芒,
(哎)照得我们心里亮堂堂。
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啊,
指引着我们奔向共产主义远方哪。

毛主席啊毛主席,
我们永远歌唱您,
有了您社会主义江山代代红,
(哎)有了您革命人民有方向。
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啊,
我们永远歌唱您啊毛主席!(哎)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21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2 00:10
韶山升起红太阳
作词:广州动力机厂毛泽东思想业余文艺宣传队
作曲:广州动力机厂毛泽东思想业余文艺宣传队

太阳红,太阳亮,
(哎)红光闪闪照四方,照四方。
(哎)韶山升起红太阳,升起红太阳。
毛主席象太阳,
五湖四海全照亮。
红太阳暖身上,
心明眼亮壮志昂。
哎!毛主席教导记心上,
革命生产当闯将。
战天斗地意志坚,
万里河山换新装。

太阳红,太阳亮,
(哎)红光闪闪照四方,照四方。
(哎)韶山升起红太阳,升起红太阳。
红太阳放光芒,
前进道路有方向。
毛主席挥巨手,
七亿人民齐向前。
哎!毛泽东思想来武装,
反帝反修志如钢。
永远紧握手中枪,
红色江山万年长。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22页~第123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2 00:12
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
作词:马骏英
作曲:马骏英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哎,
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哎,
山高水长情意深哎,
毛主席恩情永不忘哎。
百万农奴跟着党,
砸碎锁链得解放,
翻身不忘毛主席,
葵花朵朵向太阳。
咳呀咪嘿,
永远歌唱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哎,
祝您万寿无疆哎!
永远歌唱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祝您万寿无疆哎!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哎,
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哎,
山高水长情意深哎,
毛主席恩情永不忘哎。
努力建设新西藏,
继续革命有力量,
永远跟着毛主席,
披荆斩棘无阻挡,
咳呀咪嘿,
永远歌唱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哎,
祝您万寿无疆哎!
永远歌唱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祝您万寿无疆哎!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24页~第126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2 00:14
满怀豪情回海港
(现代京剧《海港》第七场 高志扬唱)

满怀豪情回海港!
看东方,晴空万里,霞光千道,
江两岸分外辉煌。
昨夜追舟江上闯,
两岸灯火催快航。
那时候,惊涛骇浪扑胸上,
狂风暴雨抽脊梁。
向前方,站稳脚跟眼发亮,
驾汽艇,穿巨浪,
举标灯,闪红光,
挺直腰杆头高昂。
追上了驳船我们心花放,
码头工人志如钢。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57页~第160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2 00:15
军民团结一家亲
(歌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  《斗笠舞》伴唱歌曲)

万泉河水清又清,
我编斗笠送红军。
军爱民来民拥军,
军民团结一家亲,一家亲。

红区风光好,
军民一家亲。
万泉河水清又清,
我编斗笠送红军。
军民团结向前进。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61页~第162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4 23:21
战斗进行曲
作曲:佩之
集体改词

我擦好了三八枪,
我子弹上了膛;
我背上了子弹带呀,
勇敢上前方。
我挎上了手榴弹,
要消灭那蒋匪帮;
我刺刀拔出了鞘呀,
刀刃闪闪亮!
别看它武器好,
正义在我方!
我撩倒一个,俘虏一个,
撩倒一个,俘虏一个,
缴获它几支美国枪!

毛主席的话,
要永远记心上;
我不忘血泪仇,
我怒火满胸膛。
我奋勇又当先,
我对准那蒋匪帮;
我一步冲上前呀,
叫他把刺刀尝!
别看它武器好,
正义在我方!
我撩倒一个,俘虏一个,
撩倒一个,俘虏一个,
缴获它几支美国枪!
嘿!几支美国枪!

——1972年3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69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4 23:23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陕甘民歌)
陕西文艺工作者集体填词编曲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 一道道水,
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
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
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哟 一杆杆枪,
咱们的队伍势力壮。
(男)千家万户(齐)哎咳哎咳哟
(男)把门开(齐)哎咳哎咳哟,
(男)快把咱亲人迎进来(齐)依儿呀儿来吧哟。
满天的乌云哎咳哎咳哟
风吹散哎咳哎咳哟,
毛主席来了晴了天 晴呀晴了天。
毛主席来了晴了天。
晴呀晴了天。
千里的那个雷声噢 万里的闪,
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
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
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 一道道水,
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
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
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哟 一杆杆枪,
咱们的队伍势力壮。
(女)热腾腾儿的油糕(齐)哎咳哎咳哟
(女)摆上桌(齐)哎咳哎咳哟
(女)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齐)依儿呀儿来吧哟。
满天的乌云哎咳哎咳哟
风吹散哎咳哎咳哟,
毛主席来了晴了天 晴呀晴了天。
毛主席来了晴了天。
晴呀晴了天。
千里的那个雷声噢 万里的闪,
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
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
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 一道道水,
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
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
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哟 一杆杆枪,
咱们的队伍势力壮。
(男)围定亲人(齐)哎咳哎咳哟
(男)热炕上坐(齐)哎咳哎咳哟,
(男)知心的话儿飞出心窝窝(齐)依儿呀儿来吧哟。
满天的乌云哎咳哎咳哟
风吹散哎咳哎咳哟,
毛主席来了晴了天 晴呀晴了天。
毛主席来了晴了天。
晴呀晴了天。
千里的那个雷声噢 万里的闪,
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
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
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1972年3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73页~第175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4 23:24
秋收起义歌
(湖南民歌)

拿起武器闹革命,
工友农友真英雄,
秋收起义成了功,
一杆大旗满地红。
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哎,
红色政权扎下万年根,
咳!万年根,
咳!革命永远向前进!
向前进!

跟着领袖毛委员,
走上雄伟的井岗山,
革命要有立脚点,
地是根来枪是胆。
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哎,
红色政权扎下万年根,
咳!万年根,
咳!革命永远向前进!
向前进!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76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4 23:26
继承革命光荣传统
作词:洪源
作曲:傅晶、田光

头顶着鲜红的五星,
胸怀着革命的豪情。
我们是毛主席的战士,
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
党的领导牢记心中;
红心向党,永远忠诚。
实行三大民主,
完成三大任务,
继承革命的光荣传统,
发扬革命的好作风。

头顶着鲜红的五星,
胸怀着革命的豪情。
我们向全国人民学习,
誓为人民再立新功。
官兵团结,百战百胜;
军民团结,威力无穷。
坚决反骄破满,
保持谦虚谨慎,
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向着胜利奋勇冲锋。

——1972年3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77页~第178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4 23:28
军民团结向前进
作词:陈克正、高俊
作曲:晓河

军队和人民,
鱼水不能分。
发扬好传统,
团结一条心。
共同建设锦绣河山,
同志们!并肩筑起钢铁长城。
军爱民哪,民拥军哪,
高举红旗向前进,向前进。
军爱民哪,民拥军哪,
高举红旗向前进。

军队和人民,
鱼水不能分。
毛主席教导,
永远记在心。
团结战斗奔向胜利,
同志们!奋发图强继续革命。
军爱民哪,民拥军哪,
高举红旗向前进,向前进。
军爱民哪,民拥军哪,
高举红旗向前进。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79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4 23:30
我们打仗靠毛泽东思想
作词: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队编导室
作曲: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队编导室

顶着艰险冲,
迎着炮火上,
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
英勇上战场。
毛主席的战士所向无敌,
百战百胜 坚强如钢。
小米加步枪,
消灭了蒋匪帮;
一把炒面一把雪,
打败了美国狼。
我们打仗靠什么?
靠的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我们打仗靠什么?
靠毛泽东思想!

生为革命生,
长为革命长,
继续革命,
彻底革命,
紧握手中枪。
毛主席的战士不畏强暴,
百倍警惕 保卫国防。
敌人敢来侵犯,
绝没有好下场;
飞机导弹乌龟壳,
救不了野心狼。
我们打仗靠什么?
靠的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我们打仗靠什么?
靠毛泽东思想!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80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6 23:04
我心中的歌献给解放军
作词:常留柱、庄涛
作曲:常留柱

不敬青稞酒呀,
不打酥油茶呀,
也不献哈达,
唱上一支心中的歌儿,
献给亲人金珠玛,
索呀拉索献给亲人金珠玛。
感谢你们帮我们解锁链哎,
农奴翻身当家作主哎!
感谢你们支左支工又支农,
文化大革命立新功 立呀立新功。

不敬青稞酒呀,
不打酥油茶呀,
也不献哈达,
唱上一支心中的歌儿,
献给亲人金珠玛,
索呀拉索献给亲人金珠玛。
感谢你们带来了毛主席的书哎,
革命真理永远记心中哎!
感谢你们紧握枪杆保边疆,
人民的江山万年红 万年红哎!

不敬青稞酒呀,
不打酥油茶呀,
也不献哈达,
唱上一支心中的歌儿,
献给亲人金珠玛,
索呀拉索献给亲人金珠玛。

——1972年3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85页~第186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6 23:06
工业学大庆
作词:张鸿喜(上海建筑机械厂上港四区)
作曲:柴本尧(上海建筑机械厂上港四区)

工业学大庆,
嘿!红旗把路引,
工业学大庆,
高歌向前进。
我们靠“两论”起家,
我们有一颗红心,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毛泽东思想照亮前程。
大庆的道路我们走,
跟着领袖毛主席 奋勇向前进!

——1972年3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87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6 23:08
泰山压顶不弯腰
作词:沈铁侯
作曲:沈铁侯

泰山压顶不弯腰,
(啊)战天斗地(唷嗬)志气豪,
大寨精神放光彩,
毛泽东思想光辉心头照。
一不怕苦,(嗨唷)二不怕死,
(嗨唷)艰苦创业,(嗨唷)人定胜天,
(嗨唷)泰山压顶不弯腰,
(嗨)!不弯腰。

——1972年3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88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6 23:10
我是贫农的好后代
作词:双印、守序
作曲:双印

我是贫农的好后代,
毛主席的教导记心怀。
踏着先辈的脚印走,
把革命的传统接过来呀,
不忘过去阶级苦,
一颗红心永不败。

我是贫农的好后代
毛主席的教导记心怀。
自力更生学大寨,
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来呀,
革命红旗永飘扬,
公社四季春长在。

我是贫农的好后代,
毛主席的教导记心怀。
沿着革命的大道走,
把延安作风接过来呀,
胸怀世界 建设祖国,
革命红旗传万代。

——1972年3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89页~第190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8 23:43
定叫山河换新装
(纪录片《红旗渠》主题歌)
作词: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作曲: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劈开太行山,
漳河穿山来,
林县人民多壮志,
誓把河山重安排。
心中升起红太阳,
千军万马战太行,
毛泽东思想来统帅,
定叫山河换新装。
心中升起红太阳,
千军万马战太行,
一锤一钎干革命,
愚公移山志如钢。
劈开太行山,
劈开太行山,
漳河穿山来,
漳河穿山来,
林县人民多壮志,
林县人民多壮志,
誓把河 誓把河山
誓把河山重安排。

劈开太行山,
漳河穿山来,
林县人民多壮志,
誓把河山重安排。
条条渠道绕山转,
座座水库映蓝天,
层层山岭绿油油,
荒山变成大寨田。
条条渠道绕山转,
座座水库映蓝天,
层层山岭绿油油,
荒山变成大寨田。
劈开太行山,
劈开太行山,
漳河穿山来,
漳河穿山来,
自力更生创奇迹,
高举红 高举红旗
高举红旗永向前。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91页~第193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8 23:44
工农兵学哲学就是好
作词:花金根
集体改曲

工人阶级学哲学就是好,
学了就用心开窍,心开窍。
钢花飞溅铁水流,铁水流。
夺煤凯歌冲云霄,冲云霄,
大庆精神来发扬,
革命重担肩上挑,肩上挑。

贫下中农学哲学就是好,
学了就用心开窍,心开窍。
劈山引水夺粮棉,夺粮棉。
泰山压顶不弯腰,不弯腰,
大寨红花遍地开,
定叫山河换新貌,换新貌。

解放军战士学哲学就是好,
学了就用心开窍,心开窍。
赤胆忠心为人民,为人民。
保卫祖国逞英豪,逞英豪,
反帝反修筑长城,
红色江山保得牢,保得牢。

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是革命的宝,
工农兵学了心开窍,心开窍。
阶级斗争不松弦,不松弦。
继续革命觉悟高,觉悟高,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喜看全球红旗飘,红旗飘。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94页~第195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8 23:46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作词:朱践耳
作曲:朱践耳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
革命的青年,
无限热爱毛主席。
打起背包,高举红旗,
下乡上山志不移。
到三大革命中经受锻炼,
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永远跟着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干一辈子革命。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
革命的青年,
胸怀朝阳何所惧。
我们不怕苦,我们不怕死,
反帝反修斗志坚。
做无产阶级的红色接班人,
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前进。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永远跟着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干一辈子革命。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96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8 23:47
奔向农村 奔向边疆
作词:汤正中(上海崇明县合作公社)
作曲:汤正中(上海崇明县合作公社)

革命青年志在四方,
奔向农村 奔向边疆,
哪里艰苦 哪里安家,
党的需要就是理想。
前进!向前进!
前进!向前进!
前进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

革命青年志在四方,
贫下中农教育我们成长,
改天换地豪情满怀,
继续革命永当闯将。
前进!向前进!
前进!向前进!
前进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97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8 23:49
立志务农把根扎
作词:陈明道
作曲:黎明

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打起背包就出发,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立志务农把根扎。
千山万水连北京,
祖国到处都是家。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学习英雄金训华,
活着就要拼命干,
继续革命向前跨。

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打起背包就出发,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立志务农把根扎。
广阔的天地炼红心,
锦绣河山亲手画。
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学习英雄金训华,
一生献给毛主席,
继续革命向前进。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98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8 23:50
革命青年进行曲
集体作词
作曲:田歌

前进,向前进!
革命青年们!
前进,向前进!
革命接班人!
胜利在召唤,
红旗在指引,
沿着前辈开辟的革命大路,
推动历史的车轮。
人类在大风浪中壮大成长,
革命在烈火中前进。
面向未来,肩挑重任,
满腔热血,一颗红心,
要和工农群众永远结合,
向着胜利奋勇进军!

前进,向前进!
革命青年们!
前进,向前进!
革命接班人!
四海携起手,
五洲心连心,
我们立志要为世界革命
贡献战斗的青春。
全世界革命青年团结紧,
联合一切被压迫人民。
互相支援,互相学习,
万众一心,并肩前进,
高举革命大旗英勇斗争,
胜利一定属于人民!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99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8 23:52
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
(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七场  李勇奇唱)

早也盼 晚也盼 望穿双眼,
怎知道今日里打土匪、进深山,
救穷人、脱苦难、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
亲人哪!我不该青红不分 皂白不辨,
我不该将亲人当仇敌 羞愧难言!
三十年做牛马天日不见,
抚着这条条伤痕、处处疮疤
我强压怒火,挣扎在无底深渊。
乡亲们 悲愤难诉仇和怨,
乡亲们 切齿怒向威虎山。
只说是苦 岁月无边无岸,
谁料想铁树开花、枯枝发芽竟在今天!
从此我跟定共产党把虎狼斩,
不管是水里走、火里钻,
粉身碎骨也心甘!
纵有千难与万险,
扫平那威虎山 我一马当先!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03页~第206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28 23:53
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
(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第五场  李奶奶唱)

十七年风雨狂 怕谈以往,
怕的是你年幼小志不刚,
几次要谈我口难张。
看起来 你爹爹此去难回返,
奶奶我也难免被捕进牢房。
眼见得革命的重担就落在了你肩上,
说明了真情话,
铁梅呀,你不要哭,莫悲伤,
要挺得住,你要坚强,
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09页~第211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30 23:13
《党教儿做一个刚强铁汉》唱段学习札记

    《党教儿做一个刚强铁汉》是无产阶级英雄李玉和壮烈就义前的重要唱段。根据革命的政治内容的需要,这个唱段对旧京剧的艺术形式进行了批判改造,取〔二黄原板〕的音乐材料和〔西皮二六〕的板式节奏之长,融为一体,成功地创造了这一曲调雄伟、感人肺腑的〔二黄二六〕。这一唱段,使李玉和高大完美的音乐形象更为丰满,谱写了一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诗篇。
    “党教儿做一个刚强铁汉”,“党”字从高音出口,越显得气势磅礴,“刚强”二字,特意一顿,尾音“汉”字又无限延长而崛起上翻,更显示出李玉和的凛然正气。这第一句唱腔,就把一个不折不挠、英勇不屈的无产阶级英雄的光辉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金灿灿的“党”字,深刻地告诉我们:是毛主席亲手缔造的中国共产党,赋予英雄以威武不屈的精神。下句“不屈不挠斗敌顽”,对英雄生为毛主席革命路线而战斗,死为毛主席革命路线而献身的光辉一生作了集中的概括。行腔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字字有千斤重量。“儿受刑不怕浑身的筋骨断,儿坐牢不怕把牢底来坐穿”这两句唱腔,深刻地表现了李玉和为革命置生死于度外的崇高精神。行腔中,把每一个字都紧紧地咬住而又轻轻地送出,更显示了英雄对毒刑摧残、监牢折磨、无耻诱惑、死亡威胁的极度鄙视和蔑视。“山河破碎,儿的心肝碎,人民受难,儿的怒火燃!”唱腔充分表现了英雄对铁蹄下的祖国和人民满怀深情;对残暴凶狠的日本法西斯强盗的刻骨仇恨。“怒火燃”的一个“火”字,音调突然高起,情绪更为激愤,这满腔怒火终有一天要把那昏天黑地的旧世界烧塌!英雄身陷牢房,胸怀天下,“革命的道路再艰险,前仆后继走向前”。“走”字一跃而上高音“5”,力有千钧,锐不可挡,更显示了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砸烂旧世界、建设新天地的雄心壮志。
    “孩儿虽死无遗憾”。这句唱腔朴实自然,更显示出李玉和崇高伟大的精神:“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只是那笔‘账目’未还,儿的心不安。”全曲至此一转。鸠山安排母子见面,目的是要攫取密电码。英雄早已万分警惕,机智地以手势和隐喻交代了任务,使凶残毒辣的鸠山又一次失败。这句唱腔,演唱由扬而抑,配器由繁而简,声同耳语,速度放慢,又在“‘账目’未还”的“还”字和“心不安”的“心”字上略加停顿,这就十分巧妙而有效地表达了言外之意,唱出了弦外之音!
    接着,英雄引吭高歌:“恨不得变雄鹰冲霄汉,乘风直上飞舞到关山,要使那几万万同胞脱苦难”。唱腔激越昂扬,感情强烈奔放,连续切分节奏的出现,恰似决堤之水,波涛汹涌,一泻千里。“脱苦难”的“脱”字,以坚定的一板,用“喷口”①唱出,断然而收;“难”字则情深意切,上下翻滚,延续了数十板之久,生动地描绘了从舞台上的刑场斗争扩展到舞台外的亿万人民武装斗争的宏伟图景;表现了英雄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正是在这种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指导下,英雄发出了“为革命粉身碎骨也心甘”的钢铁誓言。李玉和光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光芒四射,高照人间。
༺༻༺༻༺༻༺༻༺༻༺༻༺༻༺༻༺༻༺༻༺༻༺༻༺༻༺༻༺༻༺༻
    ①喷口  京剧念白、唱腔中加强吐字力度的一种特殊方法。喷口的方法是用集中的气息很快地把所唱念的字喷脱出口,从而增强字音的力度。运用喷口发声吐字,能使字音发声饱满,音色响亮而达远。在表情上起着加重语气,爆发感情的作用。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95页~第97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30 23:15
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
(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第五场  铁梅唱)

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
却原来我是风里生来雨里长,
奶奶呀!十七年教养的恩深如海洋。
今日起 志高眼发亮,
讨血债,要血偿,
前人的事业后人要承当!
我这里举红灯 光芒四放——
我爹爹象松柏意志坚强,
顶天立地是英勇的共产党,
我跟你前进 决不彷徨。
红灯高举闪闪亮,
照我爹爹打豺狼。
祖祖孙孙打下去,
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14页~第217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30 23:17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0-9-27 23:41 编辑

看人间
(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序歌)

看人间,往事几千载,
穷苦的人啊受剥削,遭迫害。
看人间,哪一块土地不是我们开,
哪一片山林不是我们栽,
哪一间房屋不是我们盖,
哪一亩庄稼不是我们血汗灌溉,
可恨地主狗汉奸,
土地他霸占,庄稼是私财,
又逼租子,又放高利贷。
多少长工被奴役,
多少喜儿受苦难。
穷苦的人啊,
地作床来天当被盖。
诉不尽的仇恨啊,
汇成波浪滔天的江和海!
压不住的怒火啊!
定要烧毁黑暗的旧世界!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21页~第223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30 23:19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0-9-27 23:41 编辑

盼东方出红日
(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第四场  女声独唱、合唱)

风雪漫天,
喜儿在深山,
怀念众乡亲,
鞭下受熬煎,
恨难消,仇无边,
心潮汹涌如浪翻。
春夏秋冬来复去,
报仇雪恨志更坚,
狼嚎虎啸何所惧,
喜儿不灭豺狼心不甘,
为报仇雪恨心绪焦急
我盼啊盼啊!
我盼望东方出红日。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24页~第225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30 23:21
工农一家人
作曲:聂耳
集体重新填词

工农弟兄们哪,
我们是一家人哪,
本是一条根哪,
都是受苦人,
工农本是一条根哪,
工农本是一条根。
我们盖的房,
我们种的粮,
地主买办黑心肠,
都把我们剥削光。
仇恨满胸膛啊,
怒火高万丈啊,
砸碎旧世界呀,
才能得解放啊。
彻底砸碎旧世界,
我们才能得解放。
大家一条心哪,
跟着共产党啊,
拿起刀和枪啊,
杀尽狗豺狼。
工农要翻身把家当啊,
工农要翻身把家当。
工农团结紧哪,
万众一条心哪,
砸碎铁锁链哪,
翻身得解放啊,
砸碎了锁链得解放啊!
砸碎了锁链得解放啊!
得解放啊!
得解放啊!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28页~第229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30 23:22
大路歌
作词:聂耳
集体重新填词

哼哟咳嗬 咳咳嗬咳
哼哟咳嗬 吭嗬咳吭。
我们大家同心干,
(嗬嗬咳),力量如天,
拉起铁滚齐向前。
(嗬咳吭)。
铁滚压碎旧世界,
(嗬嗬咳),
修筑大路,
创造工农新人间。
(嗬咳吭)。
工农弟兄,一齐奋战,
工农弟兄,一齐奋战,
推倒三座大山,
填平苦难的深渊,
跟着中国共产党,
团结战斗到明天。
工农弟兄,联合起来,
工农弟兄,联合起来,
披荆斩棘朝前走,
革命大路宽又宽。
哼哟咳嗬 咳咳嗬咳
哼哟嗬咳 吭嗬咳吭
哼哟咳嗬 咳咳嗬咳
哼哟嗬咳 吭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33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30 23:24
工农革命歌
作词:聂耳
集体重新填词

冲!冲!冲!
我们是革命的工农!
冲!冲!冲!
我们是革命的工农!
手挽手,勇敢向前冲,
肩并肩,共同去斗争。
地主、买办剥削,
造成了我们的贫穷,
帝国主义侵略,
造成了民族灾难深重。
流尽血和汗,
落得两手空。
我们创造了人类财富,
他们享受;
我们受尽了剥削、压迫,
养肥了寄生虫。
阶级弟兄快起来,
团结!斗争!斗争!
我们 我们要 要结成牢固的工农联盟,
联合大众。
中国共产党是革命先锋,
领导我们武装斗争,
夺取政权。
打倒反动派,
消灭害人虫。
我们 我们要创造新世界,
我们 我们是革命的工农。
冲!冲!冲!冲啊!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38页~第239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30 23:26
新的女性
作词:聂耳
集体重新填词

新的女性是觉醒的劳苦大众,
新的女性在斗争中挺起胸,
冲破牢笼,
要砸碎千年的枷锁,
争取解放,
赢得妇女的新生。
联合起苦难的弟兄,
战斗!我们要对准吃人的旧制度猛轰!
战斗!我们要揿起世界革命的暴风。
高举红旗,拿起刀枪,
团结起来,英勇斗争,
迎着曙光,勇敢向前冲,
新的女性勇敢打前锋!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44页~第245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30 23:27
翻身道情
(陕北民歌)
陕西文艺工作者集体改词

太阳一出来
(哎哎咳哎咳哎咳哎咳哎咳
哎咳哎咳哎咳哎咳咳咳咳)
满山红(哎哎咳哎咳呀)
共产党救咱翻了(哟嗬)身(哎咳呀)
旧社会,咱们受苦的人是人下人
(哎咳哎咳呀),
受欺压一层又一(哟嗬)层(哎咳呀)。
打下的粮食,
地主他夺走(哎咳呀),
做牛马 受饥寒 怒火难平(哎咳呀)。
毛主席领导咱闹革(噢)命(哎咳呀),
受苦人出苦海见了光(噢)明(哎咳呀)。
往年,咱们眼泪肚里流(哎咳哎咳呀),
如今咱站起来作主(哟嗬)人(哎咳呀)。
天下的受苦人是一家人(噢 哎咳哎咳呀),
大家团结闹翻(哟)身呀,
(哎咳咳依呀咳)
大家团结闹翻身。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49页~第252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30 23:29
把革命大批判的战鼓擂得更响
作词:居其宏
作曲:朱良镇

挥巨笔 举刀枪,
千军万马杀上革命大批判的战场。
批判资产阶级,
批判修正主义,
批判各种错误倾向,
把革命大批判的战鼓擂得更响
七亿人民都是批判家,
斗私批修当闯将,
用毛泽东思想来武装,
无产阶级专政坚强如钢。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38页~第253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9-30 23:31
誓把反动派一扫光
(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四场  参谋长唱)

朔风吹 林涛吼 峡谷震荡,
望飞雪漫天舞,
巍巍丛山披银装,
好一派北国风光。
山河壮丽,万千气象,
怎容忍虎去狼来再受创伤!
党中央指引着前进方向,
革命的烈焰势不可挡。
解放军转战千里,
肩负着人民的希望,
要把红旗插遍祖国四方。
哪怕它美蒋勾结、假谈真打、明枪暗箭、百般花样,
怎禁我正义在手、仇恨在胸、以一挡十,
誓把(那)反动派一扫光!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57页~第262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3 15:03
坚决要求上战场
(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九场  常宝唱)

听那边练兵场杀声响亮,
看他们斗志昂 为剿匪练兵忙,
急得我如同烈火燃胸膛!
杀豺狼 讨血债 日盼夜想,
披星戴月 满怀深仇 磨刀擦枪。
风雪里 峻岭上 狼窝虎穴我敢闯,
为什么偏要留我守村庄!?
马上去找参谋长,
再把心里的话儿讲。
坚决要求上战场,
誓把顽匪消灭光。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65页~第268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3 15:05
飞兵奇袭沙家浜
(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八场  郭建光唱)

(幕内唱)月照征途风送爽……
穿过了山和水,沉睡的村庄。
支队撒下包围网,
要消灭日寇、汉奸匪帮。
组成了突击排兼程前往,
飞兵奇袭沙家浜。
将尖刀直插进敌人心脏,
打他一个冷不防。
管叫他全线溃乱迷方向,
好一似汤浇蚁穴,火燎蜂房!
(郭建光白)前进!
(唱)说什么封锁线安哨布岗,
我看他只不过纸臂蒿墙。
眼见得沙家浜遥遥在望,
此一去(呀)捣敌(呀)巢擒贼擒王!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71页~第274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3 15:07
毛泽东思想东风传送
(革命现代京剧《海港》第六场  方海珍唱)

全世界闹革命风起云涌,
觉醒的人民心连着心。
毛泽东思想东风传送,
新中国响彻了战斗号声。
烈火中涌现出钢铁战士,
黄继光、罗盛教、杨根思、邱少云……
反美帝 为人民 英勇挺进,
发扬了国际主义的战斗精神!
千万个英雄说不尽,
我们要——
学他们献身于世界革命,奋斗终身,
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这才是革命者伟大的胸怀,灿烂青春!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75页~第279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3 15:09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10-3 15:10 编辑

毕业歌
作曲:聂耳
集体重新填词

同学们,大家起来,
奔向那抗战的前方!
听吧!抗战的号角已吹响;
看吧!战斗的红旗在飘扬。
我们跟着共产党,拿起枪!
我们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
我们决心把侵略者彻底埋葬。
我们要和工农在一起,
筑成那铁壁铜墙,
全国人民团结起来,
迎接那民族解放胜利的曙光。
前进!前进!
军号已吹响。
同学们!同学们!
快行动起来,
奔向那抗战的前方!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85页~第286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3 15:13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10-3 15:21 编辑

革命的风雷震全球
作词:洪源
作曲:傅晶、田光

革命的风雷震全球,
革命人民奋起战斗。
革命推动着历史前进,
革命汇成了时代的洪流。
反侵略、反压迫,
要独立,要解放。
拿起武器,杀上战场;
挽起臂膀,走向街头。
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
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91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3 15:15
打得很好
作词:戈明华
作曲:戈明华

风雷激荡战鼓敲,
东风万里传捷报,
印度支那三国人民打得好,
打得好,打得好,打得很好!
打出了新水平,
取得了新经验,
戳穿了纸老虎,
打垮了美国佬,
戳穿了纸老虎,
打垮了美国佬。
人民战争红旗飘,
反美烈火遍地烧,
印度支那三国人民打得好,
打得好,打得好,打得很好!
团结一致,
坚持战斗,
定将那美伪军彻底消灭掉,
定将那美伪军彻底消灭掉。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92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3 15:18
真正的朋友
(歌词选自《毛主席语录》)
作曲:〔阿尔巴尼亚〕迪什·达依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中阿两国远隔千山万水,
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我们之间的革命的战斗的友谊,
经历过急风暴雨的考验。
我们之间的革命的战斗的友谊,
经历过急风暴雨的考验。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93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3 15:19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10-3 15:21 编辑

阿尔巴尼亚,我亲密的同志和弟兄
作词:解放军总政宣传队创作组
作曲:解放军总政宣传队创作组

迎着阳光,穿过云层,
有一只矫健勇敢的山鹰,
它不怕天塌地倾,
它不怕海啸山崩,
高高地飞翔在亚得里亚海上空。
啊 英雄的阿尔巴尼亚,
我亲密的同志和弟兄,
天地越动志越坚,
山海越险心越红,
我亲密的同志和弟兄。
烈火锤炼了我们的友谊,
我们紧密团结 战无不胜,
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
我们去进行伟大的斗争。
光荣,毛泽东,恩维尔!
光荣,恩维尔,毛泽东!

(透过)烟云,穿过夜空,
有一盏光辉灿烂的明灯,
它不怕云摧雾卷,
它不怕暴雨狂风,
高高地照耀在欧洲大陆上空。
啊 英雄的阿尔巴尼亚,
我亲密的同志和弟兄,
云雾越重光越亮,
风雨越猛灯越明,
我亲密的同志和弟兄。
烈火锤炼了我们的友谊,
我们紧密团结 战无不胜,
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
我们去进行伟大的斗争。
光荣,毛泽东,恩维尔!
光荣,恩维尔,毛泽东!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94页~第295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3 15:23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10-3 15:24 编辑

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作词:解放军总政宣传队创作组
作曲:解放军总政宣传队创作组

战斗的团结 伟大的友谊,
我们中朝两国人民的鲜血凝在一起。
在那抗日战争的岁月里,
我们一同爬冰卧雪,
一同打击仇敌。
茫茫风雪的长白山永远不会忘记
我们两国游击队员英雄的足迹。
我们中朝两国人民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永远鼓舞着我们去夺取胜利。

战斗的团结 伟大的友谊,
我们中朝两国人民的鲜血凝在一起。
在那抗击美帝的年代里,
我们一同冲锋陷阵,
一同欢呼胜利。
滚滚奔流的鸭绿江永远不会忘记,
我们两国英雄儿女战斗的红旗。
我们中朝两国人民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永远鼓舞着我们去夺取胜利。

战斗的团结 伟大的友谊,
我们中朝两国人民的鲜血凝在一起。
在这反对美日反动派的斗争里,
我们两国互相支援,
并肩战斗到底。
假如疯狂的敌人胆敢来侵犯,
我们一定要给他们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中朝两国人民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永远鼓舞着我们去夺取胜利。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96页~第297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3 15:26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10-3 15:28 编辑

胜利和我们在一起
(歌词根据贺敬之诗改编)
作曲:彦克

在一起,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亲爱的越南兄弟。
在一起,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亲爱的越南兄弟。
我们团结在一起,
我们战斗在一起;
在一起,我们的心脏和血液,
在一起,我们的脉搏和呼吸。
美国强盗一面扩大侵略战争,
它一面又讲“和平” 玩弄诡计。
革命人民,加强战斗和团结,
彻底打败我们共同的仇敌。
我们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下前进,
胜利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亲爱的越南兄弟。
在一起,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亲爱的越南兄弟。
正义和我们在一起,
真理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我们永不背叛誓言,
在一起,我们永远紧握武器。
我们高举革命红旗 并肩战斗,
我们生死与共 唇齿相依。
革命人民,加强战斗和团结,
彻底打败我们共同的仇敌。
我们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下前进,
胜利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98页~第300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3 15:29
印度支那凯歌嘹亮
作词:晨红
作曲:黎天禾

印度支那凯歌嘹亮,
五千万人民团结如钢。
英雄的越南、老挝、高棉,
抗美救国,越战越强。
用正义的战争把敌人严惩,
美帝国主义必定灭亡。
用光辉的战果向全世界宣告:
革命的洪流不可阻挡。
看!人民在战火中胜利前进,
战旗在征途中高高飘扬。
看!人民在战火中胜利前进,
战旗在征途中高高飘扬。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301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3 15:32
行军歌
作词:〔越南〕潘世
作曲:〔越南〕潘世

我们长途行军,
日晒风吹雨淋,
手持枪,肩负重,向前进;
年轻的战士个个朝气勃勃,
唱出那雄壮的战斗歌声。
流血的斗争遍及南方,
野蛮的敌人凶残又疯狂,
饥寒交迫的祖国人民仇恨满胸膛!
愤怒的火焰越烧越旺。
我们作战兵团快向前,
象秋风扫落叶,
决心解放南方。

(风从)东海吹来,
超过江河山岭,
吹拂着金星旗多威风;
旗帜在飘扬,军心一片欢腾,
保祖国 保家乡 齐闹革命。
英雄的人民拿起刀枪,
军民一起英勇上战场,
要把那野蛮凶残的敌人彻底消灭光;
虽然乌云密布天上,
但是我们充满希望,
明天的南方,
将会普照阳光。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302页~第303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3 15:34
保卫国土
作词:〔柬埔寨〕乌·沙伦姆
作曲:〔柬埔寨〕曼·芙蒂

我们高棉神圣国土,
正遭受敌人野蛮蹂躏。
狗强盗最凶残,
霸占高棉 屠杀人民。
我们各阶层的高棉人,
联合起来去斗争!
要打倒侵略者,
保卫祖国向前进。
高棉人团结紧,
高棉人一条心,
快拿起武器冲上前,
一定要把敌人消灭净!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304页~第305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3 15:37
我们高举反帝旗帜前进
作词:〔朝鲜〕尹锡范
作曲:〔朝鲜〕朴永镇

革命的时代风暴席卷全球,
反帝反美战线胜利凯歌嘹亮。
战友们挺起胸,
团结就是力量,
坚决彻底打败帝国主义狗豺狼。
战友们奋勇前进,
向着胜利奋勇前进,
让反帝旗帜飘扬在亚非拉上空。

人类的敌人是美帝国主义,
战友们并肩向前 英勇顽强斗争。
我们高举起反帝的刀枪,
我们所向无敌,
我们势不可挡。
战友们奋勇前进,
向着胜利奋勇前进,
让反帝旗帜飘扬在亚非拉上空。

哪里有斗争 哪里就有前进,
胜利和光荣属于前进的革命队伍。
我们高举起解放的火炬,
迈步在世界革命胜利的大路上。
战友们奋勇前进,
向着胜利奋勇前进,
让反帝旗帜飘扬在亚非拉上空。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306页~第307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3 15:39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作词:洪群
作曲:晓河

看革命洪流滚滚向前,
亿万军民发出了钢铁誓言:
为领土完整,为保卫主权,
一定要,一定要解放台湾。
我们祖国的领土谁也不能霸占,
我们神圣的主权谁也不能侵犯,
我们万众一心,坚持斗争,
一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到祖国的台湾!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308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3 15:41
全世界人民一定胜利
作词:中央乐团
作曲:中央乐团

东风吹,战鼓擂,
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
不是人民怕美帝,
而是美帝怕人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历史规律不可抗拒,不可抗拒!
美帝国主义必然灭亡,
全世界人民一定胜利,
全世界人民一定胜利!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309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4 23:46
《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教唱辅导

    《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是第七场①《发动群众》里李勇奇的一段唱。“三十年做牛马天日不见”的铁路工人李勇奇,早也盼,晚也盼,终于盼来救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主席派来的亲人面前李勇奇春雷爆发般地倾吐了压在心头的千言万语,表示要跟定共产党一心干革命。这段唱可以分三部分来学。第一部分唱词是:“早也盼晚也盼望穿双眼,怎知道今日里打土匪、进深山、救穷人、脱苦难、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亲人哪!我不该青红不分皂白不辨,不该将亲人当仇敌羞愧难言!”这段唱的第一句“早也盼晚也盼望穿双眼”要表现出李勇奇日夜盼亲人的急切心情。一开口唱,感情就要非常强烈,要突出一个“盼”字。“怎知道今日里打土匪、进深山、救穷人、脱苦难、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一句节奏很紧凑,“面前”两个字的拖腔要唱得激昂奔放,把李勇奇见到亲人后的喜悦心情推向高潮。接下来一句“亲人哪!”三个字要唱得诚挚真切,充满深厚的的阶级感情。“哪”字比板出来得晚一点。这样处理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李勇奇面对亲人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同时又懊悔自己误把亲人当作仇敌的惭愧心情。“羞愧难言”四个字,“羞”字要提着气用虚声唱,“难言”的拖腔要唱得朴实亲切,在唱法上要有欲言又止的意味,到最后两小节才完全放声唱出来,要把李勇奇纯朴的性格和出自内心的懊悔表现出来。
    第二部分唱词是:“三十年做牛马天日不见,抚着这条条伤痕、处处疮疤我强压怒火,挣扎在无底深渊。乡亲们悲愤难诉仇和怨,乡亲们切齿怒向威虎山。只说是苦岁月无边无岸,谁料想铁树开花、枯枝发芽竟在今天!”这部分是李勇奇向亲人解放军愤怒控诉三十年遭受的“兵匪一家欺压百姓”的深重阶级压迫,唱的时候感情要深沉愤慨,充满着强烈的反抗情绪。“只说是苦岁月无边无岸”这一句,速度比前面要慢,“无边无岸”四个字要用更慢的自由速度,描绘万恶的旧社会就象无边无岸的苦海,表现李勇奇在回忆过去苦岁月的时候沉痛愤慨的心情。接下来一句是“谁料想铁树开花、枯枝发芽竟在今天”,这一句在情绪和唱法上都和上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上一句“无边无岸”的“岸”字后面音乐上有一个小停顿,然后一开始唱“谁料想铁树开花、枯枝发芽竟在今天”节奏就突然加快,要唱得豪迈奔放,要把李勇奇终于盼来翻身解放的激动心情有力地表现出来。在这里运用这种鲜明的对比的手法,为的是体现出李勇奇对两个阶级、两种社会、两种军队爱憎分明的性格。
    第三部分唱词是:“从此我跟定共产党把虎狼斩,不管是水里走、火里钻,粉身碎骨也心甘!纵有千难与万险,扫平那威虎山我一马当先!”这一部分是李勇奇向亲人表示从此跟定共产党把虎狼斩的坚定决心。要唱得字字斩钉截铁,果断有力,表现李勇奇刚强爽朗的性格和工人阶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我一马当先”,“马”字后面的拖腔要唱得坚定、果断,不能用滑音。“当先”的“先”字不能唱得太拖,要使整个唱段结束得干脆有力。
༺༻༺༻༺༻༺༻༺༻༺༻༺༻༺༻༺༻༺༻༺༻༺༻༺༻༺༻༺༻༺༻
    ①这里指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七场。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07页~第208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6 18:20
《誓把反动派一扫光》教唱辅导

    《誓把反动派一扫光》是《定计》①一场参谋长考虑作战方案时候的一段唱。这段唱抒发了他坚决贯彻毛主席的伟大战略思想,誓将革命进行到底,把红旗插遍祖国四方的斗志豪情。
    第一句〔导板〕:“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要唱得沉着、稳健,给人一种开朗辽阔的感觉,展现出参谋长宽广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英雄风貌。唱的时候不要唱得太急太快。“峡谷震荡”的拖腔不要太使劲,要唱得舒展一些。
    下面一句〔回龙〕:“望飞雪漫天舞,巍巍丛山披银装,好一派北国风光”要唱得从容豪放,把参谋长面对祖国壮丽山河,内心的那种喜悦激动的感情表达出来。“北国风光”的拖腔要唱得挺拔,要悠着劲唱,不要使着劲。
    下面接着两句〔慢板〕,唱词是:“山河壮丽,万千气象,怎容忍虎去狼来再受创伤!”“山河壮丽,万千气象”这一句要唱得沉稳,饱含深情,表现出参谋长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壮丽”的拖腔要唱得挺拔、明丽,描绘出见景生情的意境。“万千气象”的“千”字要唱得高亢、有力,不要用滑音,要直着上去。中国人民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刚把日本侵略者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又勾结美帝发动内战,想到这里参谋长心头燃起满腔怒火,所以“怎容忍虎去狼来再受创伤”一句要唱得顿挫有力,把参谋长对阶级敌人的仇恨和保卫人民胜利果实的坚强决心表达出来。
    接下来的唱词是:“党中央指引着前进方向,革命的烈焰势不可当。解放军转战千里,肩负着人民的希望,要把红旗插遍祖国四方。”这段(原板)的头两句:“党中央指引着前进方向,革命的烈焰势不可当”,唱的时候要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的精神,再现出解放军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乘胜前进的英雄气概。“解放军转战千里,肩负着人民的希望”一句,唱的时候节奏稍稍放慢,要表现出参谋长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他深深感受到自己肩负的责任的重大。“要把红旗插遍祖国四方”一句,要唱得刚毅豪迈,体现出我军指战员解放全中国的坚强信念。
    接下来的唱词是:“哪怕它美蒋勾结、假谈真打、明枪暗箭、百般花样,怎禁我正义在手、仇恨在胸、以一当十,誓把(那)反动派一扫光!”这一小段唱腔转入〔垛板〕,最后唱散。参谋长在毛主席的伟大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识破了敌人的阴谋,他深深体会到跟着毛主席就是胜利,不管美蒋反动派玩弄什么花样,都逃脱不了覆灭的下场,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必将把它们彻底埋葬。这段〔垛板〕节奏比较快,唱的时候要注意把字咬清楚,唱得紧凑有力,一气呵成,表现出参谋长对消灭反动派解放全中国的胜利前景充满信心。“誓把(那)反动派一扫光”的“扫”字要放开唱,唱得激昂,有气魄,表现出对敌人的藐视,和人民军队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气势。
༺༻༺༻༺༻༺༻༺༻༺༻༺༻༺༻༺༻༺༻༺༻༺༻༺༻༺༻༺༻༺༻
    ①选自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63页~第264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6 18:22
《坚决要求上战场》教唱辅导

    《坚决要求上战场》是常宝在《急速出兵》①一场的唱段。这个时候的常宝已经不是当初只想为自己一家报仇的女孩子了,在人民解放军的帮助教育下,提高了阶级觉悟,已经成长为一个年青优秀的女民兵,决心为所有被压迫的人民求解放。《坚决要求上战场》这段唱表现了常宝在攻打威虎山前夕,满怀对敌人的深仇大恨,急切要求参加战斗的心情。
    《坚决要求上战场》这段唱的唱词是:“听那边练兵场杀声响亮,看他们斗志昂为剿匪练兵忙,急得我如同烈火燃胸膛!杀豺狼讨血债日盼夜想,披星戴月满怀深仇磨刀擦枪。风雪里峻岭上狼窝虎穴我敢闯,为什么偏要留我守村庄!马上去找参谋长,再把心里的话儿讲。坚决要求上战场,誓把顽匪消灭光。”
    头两句〔导板〕和〔回龙〕:“听那边练兵场杀声响亮,看他们斗志昂为剿匪练兵忙,急得我如同烈火燃胸膛!”介绍了环境,点出了常宝求战的急切心情。所以在唱〔导板〕的时候,“听那边练兵场”六个字不能拖,要一字一顿,唱得紧凑有力。“杀声响亮”的拖腔要唱得高亢激昂,把常宝急不可待的心情表达出来。〔回龙〕的重点是在后半句“急得我如同烈火燃胸膛”,“急得我”两个字节奏撤下来,然后“燃胸膛”三个字很有力地催上去,是一种迸发出来的感情。整个这一句要通过节奏和劲头的变化把人物的焦急心情细致地表达出来。
    下面接着四句〔原板〕:“杀豺狼讨血债日盼夜想,披星戴月满怀深仇磨刀擦枪。风雪里峻岭上狼窝虎穴我敢闯,为什么偏要留我守村庄!?”进一步刻划了常宝的内心世界。常宝想到自己日日夜夜带着阶级仇恨苦练杀敌本领,下决心要消灭座山雕匪帮,现在到了决战的时刻偏偏又把我留下,这怎么行哪!我们在演唱的时候要把常宝这种天真、纯朴、顽强、朝气蓬勃的性格特征体现出来。这段〔原板〕有几个地方要注意一下。第一句“杀豺狼”的“豺狼”两个字要唱得狠,唱出常宝对敌人的切齿痛恨,不能唱软了。“披星戴月满怀深仇磨刀擦枪”一句“擦”这个动词体现了常宝对敌人的千仇万恨,“擦”字的小腔很重要,要唱得有棱角,把常宝决心用枪杆子消灭敌人的战斗豪情表达出来。“风雪里峻岭上”要唱得豪迈奔放,表现出常宝烈火般的阶级感情和刚强勇敢的性格。“狼窝虎穴我敢闯”一句,“狼窝虎穴”四个字要吐清楚,“闯”字要唱得斩钉截铁,表现出常宝杀敌的决心和大无畏的精神。
    下面四句〔垛板〕,唱词是:“马上去找参谋长,再把心里的话儿讲。坚决要求上战场,誓把顽匪消灭光。”常宝想来想去还是不甘心留下来,决定再一次找参谋长请战,坚决要求参加攻打威虎山的战斗。〔垛板〕的前三句是常宝的内心独白,唱的时候音量不用太大,但是一定要把每一个字都唱得很清楚。最后一句“誓把顽匪消灭光”散开唱,“顽匪”的“匪”字要顿得有力。“消灭光”的拖腔要唱得激昂奔放,把常宝对土匪的刻骨仇恨和不消灭敌人誓不罢休的决心表达出来。
༺༻༺༻༺༻༺༻༺༻༺༻༺༻༺༻༺༻༺༻༺༻༺༻༺༻༺༻༺༻༺༻
    ①选自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69页~第270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7 21:50
海港红旗展  今朝更好看
——赞《海港》(一九七二年一月演出本)突出地歌颂了党的基本路线(节选)
(原载《浙江日报》一九七二年二月四日)

    《海港》的精益求精的修改加工过程中,遵照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路线,站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高度分析和处理题材,进一步突出了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更深刻地揭示了阶级斗争的普遍规律。我们知道,作品的题材内容、主题思想总是要通过主要英雄人物的塑造来实现的。方海珍在这一稿中显得更加高大壮美。这是因为剧本突出地表现了她具有高度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坚定地执行了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狠抓了阶级斗争。
    作为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重要课题的《海港》,全剧始终贯串着“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的光辉思想。在海港这样一个充满着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典型环境要求之下,这就必须刻划出我们的英雄人物有着清醒的头脑、敏锐的嗅觉、时刻保持高度政治警觉的典型性格。剧本牢牢抓住英雄人物的这些性格特质,进行深入细致的刻划,把方海珍塑造成坚决执行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基本路线的模范,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英雄。我们从修改本的第一场中,看到了新增加的一个细节:当方海珍接到海洋气象台的台风通知后,立即向赵震山提出:“外轮必须明天一早启航,赶在台风前面。”因为她考虑到这些稻种是支援非洲人民的,如果“误了农时,就要影响一年的收成。”老赵回答说:“有台风?老钱还不知道呢。”方海珍一听不由得一阵疑惑,说道:“怎么?他不知道?”钱守维一向很关心“气候”,为什么今天他偏偏不知道呢?可见方海珍对钱早有察觉,钱的一言一行方海珍早就看在眼里了。共产党员方海珍的高度阶级警惕性就在这个艺术细节中突现出来。使我们感受到哪怕是敌人的一点细微动向都逃遁不了方海珍的锐利眼光。第二场里,在“散包事件”还未发生之前,又给方海珍增写了一个深思的唱段。在这个唱段里,她提出了一连串问题,为什么“突击北欧船”?为什么“把小麦放露天”?为什么“运输线,又搅乱”?她善于把这些看来是各自孤立的事情联系起来考虑;她关于透过这些现象去深究其实质。以至得出“桩桩件件非偶然”的结论,进而告诫自己“行船时须提防暗礁险滩”!接下去,当她发现散包场地有玻璃纤维时,就果断地说出“看来决不是一般的责任事故”的铿锵语言。一当她接到韩小强的请调信时,就觉得“令人深省”。她再把眼前发生的这些事串起来一想,更是情不自禁地感到“胸中一阵阵江潮起伏,风云翻卷,警钟长鸣!”从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者方海珍具有多么高的革命警惕。她能透过码头千轮万船的喧腾景象,看到“征途上处处有阶级斗争”;她在执行国际主义义务的光荣使命时,一丝不苟、高度警惕、时时想到“对于我们的相互支援,敌人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进行破坏”。“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号令已经成了她的自觉行动。她不愧为一个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无产阶级坚强战士。
    毛主席在“五十字”建党纲领中指出,党“应能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作为海港装卸队党支部书记的方海珍,她完全实践了毛主席这一伟大指示,在阶级斗争中她首先就是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剧本通过她与钱守维之间展开的正面斗争,突出了她坚持阶级斗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同帝修反作斗争的英雄性格。与方海珍进行阶级较量的钱守维,原来是属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现在改为敌我矛盾。方海珍就是和这个“资格”很老的“三朝元老”斗,就是和这个反革命两面派斗,就是和这个披着羊皮的狼斗。一幕一幕扣人心弦的对敌斗争,使方海珍这个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放射出更加灿烂的思想光辉。我们从新增加的两个场面里,看到了方海珍“任凭他诡计多瞬息万变,我这里早已经壁垒森严”的必胜信念,看到她对敌斗争势如破竹的英雄气概。在第四场中,有一段夺钥匙的戏:钱守维企图借清点数字蒙混过关、掩盖罪行,一心要抓住那串仓库钥匙。方海珍明知他清点数字是假,耍阴谋诡计是真,就立即义正词严地说:“把钥匙放下!”并且斩钉截铁地宣布:“我们连夜翻仓!”色厉内荏的钱守维不觉一惊,钥匙落下。方海珍察觉到他心里有鬼,紧接着说:“天亮之前,不但点清数字,而且查出散包,把事故的真相弄清楚!”钱守维一听脸色骤变,怆惶而下——钱守维的一个阴谋破产了,这只老狐狸不管怎样狡猾,也斗不过无产阶级的英雄猎手方海珍。在第五场深夜翻仓的紧张战斗中,剧本又安排了方海珍与钱守维短兵相接的交锋。当钱守维妄图浑水摸鱼、转移罪证时,方海珍迎面截住了他。接着,用一连串的双关语击得钱守维瞠目结舌、节节败退。最后方海珍抓住钱守维明明知道台风要来而擅自改变调度计划一事严加斥责、当场揭露。接着又语意双关地说:“你忙了一天了,回家去休息吧!”钱守维措手不及、脱口说出:“不,我去找小韩!”紧接着忙又改口:“不,不,我去调度室!”此时钱守维已经是失魂落魄、语无伦次了。可是这个阴险的敌人仍不死心,还想乘机把装有稻种的车子推走。这时,方海珍重重地说:“钱守维,调度室在那一边。”钱守维汗流浃背,放下车子,狼狈而下。这段戏,把方海珍放到阶级斗争最激烈的关口上来刻划,使得这一英雄形象异峰突起,感人至深。如果钱守维转移罪证的阴谋得逞,那么在这“分分秒秒逼煞人”的紧迫时刻,就不能尽早弄清事故真相。散包不追回,就会直接影响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国际声誉。在这个关键时刻,方海珍出现了!她面对十分狡猾的敌人痛加戳穿,赢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查出了事故的根源。这段戏,通过方海珍与钱守维的尖锐冲突,把共产党员方海珍战胜国民党残渣余孽钱守维的斗争、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斗争十分鲜明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阶级斗争的规律告诉我们,革命队伍内部某些同志的斗志松懈、思想错误,常常给敌人以可乘之机。《海港》在展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阶级斗争画面的时候,不但直接描写了无产阶级与暗藏阶级敌人的斗争。同时,也表现了人民内部的思想冲突。对比原来的剧本,赵震山和韩小强这两个人物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改动。这些改动对突出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歌颂党的基本路线都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赵震山的醒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毛主席在八届十中全会上所发出的指示是多么及时、多么英明、多么伟大!韩小强在海珍和老马师傅语重心长的说服教育下,终于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揭发了钱守维的罪行——这就宣告了在对年青一代的争夺战中,以方海珍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又一次战胜了阶级敌人。剧本由于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指导思想出发,通过对赵震山和韩小强的刻划,给了鼓吹“阶级斗争基本结束”、“革命是搞得差不多了”的刘少奇一类骗子一记响亮的耳光,教育人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这是很有典型意义的,而且这也更深地开掘了剧本的主题思想。
    在迎接毛主席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的日子里,革命现代京剧《海港》的发表为春意盎然的无产阶级文艺百花园地增添了一枝光彩夺目的鲜花。我们学《海港》,《海港》在高度概括、深刻反映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阶级斗争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我们赞《海港》,《海港》澎湃着无产阶级革命激情、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它是一曲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的胜利凯歌,激越磅礴、响彻云霄!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80页~第284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7 21:54
实践《讲话》的又一可喜成果
(节选)
(原载《浙江日报》一九七二年三月十二日)

    革命样板戏《海港》经过千锤百炼,刚刚以更加绚丽、壮伟的风貌出现在社会主义的舞台上,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彩色影片又同广大工农兵群众见面了。我国文艺战线真是生机勃发,春意盎然,奏响了一支又一支歌颂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新胜利的迎春曲。
    彩色影片《白毛女》,生动地再现了舞剧原有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同时充分发挥电影艺术的特长,更加鲜明地反映了贫下中农不畏强暴,“苦战奋斗”的革命精神,更加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残暴、虚伪和必然灭亡的命运,更加有力地颂扬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光辉思想。影片做到了还原舞台,高于舞台,从而更充分地发挥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
    《白毛女》,是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的。在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光辉照耀下,《白毛女》从四十年代延安的歌剧到六十年代上海的芭蕾舞剧,再到七十年代的彩色影片,走过了近三十年动人心魄的战斗历程。
    一九四二年五月,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讲话》中号召文艺工作者“为工农兵而创作”,革命文艺作品“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当年的歌剧《白毛女》,就是遵循《讲话》的精神而进行的一次艺术实践,成为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优秀作品之一。在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阶级觉悟,鼓舞人们的革命斗志方面,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是周扬等“四条汉子”及其后台长期以来一再要在《白毛女》中塞进资产阶级黑货,妄图阉割她的革命内容,磨灭她的思想光芒。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夕,上海市舞蹈学校的革命师生在《讲话》的指引下,在江青同志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坚决击退了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干扰和破坏。在重新编导芭蕾舞剧《白毛女》时,根据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突出了毛泽东思想和共产党的领导,突出了农民的阶级反抗和武装斗争,突出了欢庆翻身的贫苦农民对毛主席无比热爱和感激的心情,从而对《白毛女》的主题思想和英雄人物的塑造都赋予新的生命,更鲜明、更深刻、更准确地反映了当时革命斗争的现实。舞剧《白毛女》跨进了无产阶级艺术样板的光辉行列,在社会主义时代对人民群众起到更大的鼓舞和教育作用。如今,彩色影片《白毛女》具有比舞剧更加激动人心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这是革命文艺战士实践《讲话》的又一个十分可喜的新成果。
    《白毛女》近三十年来在同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斗争过程中,使思想性和艺术性不断得到深化和提高。特别是彩色影片所获得的成就,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讲话》万古常青的生命力。这也又一次证明了“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这个千真万确的真理。只要坚持实践《讲话》,坚持执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年轻的无产阶级文艺就会飞跃前进。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26页~第227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12 00:05
《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唱段学习札记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是在革命大风大浪的锻炼中成长的。”李奶奶动人肺腑的重要唱段《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为英雄李玉和立传的大段念白定下了高昂、豪壮的基调;它通过歌颂革命先辈,为革命后代在阶级斗争的风雨中锻炼成长提出了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要象无产阶级英雄李玉和那样:“心如胆壮志如钢!”
    这个唱段,由高亢的〔二黄散板〕开始,一出口就如江河奔腾,激情浩荡。“十七年……”,一个深沉凝重的拖腔,展示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工人阶级革命的历史画卷。十七年的风雨,十七年的硝烟,一齐涌上李奶奶的心头,同时也唤起了我们对那峥嵘岁月的回忆。“风雨狂”出口,断然而收,字字如钢,唱的是“风雨狂”,但表现的却是不怕“风雨狂”的革命精神,充分地显示了经过阶级斗争风雨的李奶奶坚定倔强,老当益壮。十七年来,她亲眼看到李玉和“继先烈红灯再亮”,亲眼看到铁梅继承了李玉和的品德、智慧和胆量,决定要谈“以往”,说明了李奶奶对革命接班人的充分信任和殷切希望。
    “看起来……”转入〔慢三眼〕,由远到近,由虚到实,由激昂的抒情到从容的陈述,深刻地表现了李奶奶的沉着、果断,对尖锐复杂的斗争形势有充分的认识。她深知,李玉和被捕“难回返”;她料到,自己也难免“进牢房”。革命的红灯,需要铁梅接过来,革命的重任,需要铁梅担在肩。这段〔慢三眼〕,情深意切,语重心长。特别是“眼见得革命的重担就落在了你肩上”这句唱腔的上行八度大跳,力重千钧,气冲霄汉。这是英雄的革命先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庄严宣布:革命的重担已经历史地落在了红灯继承人的肩上。使人们相信,铁梅的一副铁肩,定能挑起这革命的千斤重担。
    紧接〔垛板〕,节奏扩充了一倍的“铁梅呀”,亲切如语,字字感人。“你不要哭,莫悲伤,要挺得住,你要坚强”,这四个短句的句末收音力度递增、步步加强,层次鲜明、节节上升。为全曲高潮“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这句唱腔的出现,做了充分的准备。“心红胆壮”四个字,速度放慢,节奏拉宽,用强音唱出,使铁梅字字铭刻在心,永志不忘。“钢”字的拖腔,曲调刚劲雄浑,感情激越昂扬,抒发了李奶奶的满怀豪情,歌颂了李玉和的刚强意志,激励着铁梅接革命班,走革命路,奋战顽敌,勇往直前,把毛泽东思想的红灯,千秋万代传下去!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12页~第213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12 00:07
《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唱段学习札记
作者:北京市京剧团写作小组

    铁梅是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中塑造的又一英雄形象。《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这一〔二黄〕精彩唱段,深刻地反映了铁梅受到阶级教育后思想觉悟的飞跃和升华。
    在奶奶慷慨激昂地向铁梅讲述了革命家史以后,一个凝炼而又有力的“仓才”两下锣鼓,引出了一组狂风暴雨般的打击乐和管弦乐交织进行的过门。这强烈的音乐气氛,渲染出铁梅胸中深厚的阶级爱和强烈的民族恨,涌出了“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的唱词。低起的〔二黄原板〕旋律或抑或扬,揭示了铁梅极不平静的心情,在行进到“英勇悲壮”的“悲”字时,音调突然升高,突出地表达了铁梅已深刻地理解了在那“百年魔怪舞翩跹”的黑暗日子里,革命人民是如何为救中国救穷人而出生入死,东奔西忙;又是如何为打败鬼子兵,而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
    紧接着“却原来我是风里生来雨里长”一句轻声唱,“长”字上娓婉行腔,使情意步步加深,真切地反映了铁梅领悟到自己是在阶级斗争的艰苦岁月中诞生的,是在民族斗争的腥风血雨中成长的。面对着这位呕心沥血哺育自己成长的革命先辈,铁梅怎能不感慨激动。听!“奶奶呀!十七年教养的恩深如海洋”唱得多么真挚恳切,“奶奶”二字用顿音唱出,并在第二个“奶”字后面用了一个擞音润腔,饱含深情,使唱腔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唱到“洋”字,曲调一往情深地在“6”音上伸延九拍,更生动地描绘出这异姓三代,十七年来,由于共同的阶级利益、共同的民族仇恨、共同的革命事业、共同的伟大理想而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的深如海洋的阶级情谊。
    一组激越铿锵的过门响起了,音乐速度加快了一倍。铁梅满怀阶级仇恨斩钉截铁地唱出:“今日起志高眼发亮,讨血债,要血偿,前人的事业后人要承当!”这几句坚实刚强的〔垛板〕,表现了铁梅化悲痛为力量,决心前赴后继,献身革命与敌人血战到底。
    在亲人面前,铁梅高举红灯豪迈地唱道:“我这里举红灯光芒四放”。在唱到后半句“光芒四放”时,音程罕见地上翻九度,在鲜明的四级高音“4”上散唱,音调豪放,气势磅礴!
    随着乐队一阵紧锤后,引出了铁梅后半段的〔二黄快板〕。这段新生〔二黄快板〕,慷慨激越,充满强烈的阶级感情,全段几乎一字一拍,气势不凡。极快的板式,紧凑的排句。 高低起伏的旋律,字字铁铸,声声铿锵,热情地歌颂了共产党员李玉和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有力地表达了铁梅决心跟着英勇的中国共产党,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的豪迈气概!
    这段成套唱腔由〔原板〕转到〔垛板〕,最后又进入〔快板〕的板式安排,使速度层层加快,情绪步步高涨,有力地烘托了革命接班人越来越高大的光辉形象。全唱段的最后一句:“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曲调旋上顶峰,在“豺狼”二字后,用锣顿住,第二次使用了叫散的唱法,把全段的中心唱词“决不下战场”五个字,推向最高峰!“战场”的“场”字,经过两个有力的起伏,在全段最高音“5”上饱满伸展,无限延长。此时,尾奏以极其强烈的旋律,犹如万马奔腾般地涌了出来,与唱段相响应,汇成了抗日战争时代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一盏红灯刺破升空,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战无不胜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永远激励着革命人民奋勇前进!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218页~第220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13 00:15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10-13 23:17 编辑

为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典型而斗争
——塑造李玉和英雄形象的体会(节选)
作者:中国京剧团《红灯记》剧组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年第五期)

    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是在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光辉照耀下产生的。它是一曲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气节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颂歌。
    《红灯记》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激烈搏斗的产物。六十年代初,刘少奇一类骗子的资产阶级司令部,又一次向无产阶级发动了猖狂进攻。被他们一伙长期霸占着的文艺界毒草丛生,舞台上群魔乱舞,资产阶级的复辟行动十分猖獗。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全党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在毛主席号令下,江青同志率领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发动了京剧革命。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慎重选择,江青同志于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决定改编《红灯记》为京剧,并根据京剧特点,重新进行了构思,进行了再创作。当时就明确指出:李玉和是一个工人阶级的代表,是一个革命先烈的代表,又是一个共产党员,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是无产阶级的英雄。全剧应该把重点放在李玉和身上,突出他的高大形象。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登上艺术舞台,把牛鬼蛇神赶下去,这是文艺革命的大方向,是无产阶级用革命舆论粉碎反革命舆论,从政治上彻底摧垮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的一次战略进攻。
    资产阶级司令部的大小头目,刘少奇一类骗子及其党羽陶铸、陆定一、周扬、林默涵、徐平羽、齐燕铭、夏衍等对这场京剧革命又恨又怕,他们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制造种种“理由”,妄图把这次革命镇压下去。他们的破坏多次失败以后,又通过当时窃踞剧团领导职务的反革命分子阿甲,赤膊上阵,往《红灯记》里塞进大量封、资、修的黑货,把李玉和的光辉形象歪曲得不成样子,妄图炮制一株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毒草。
    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在无产阶级司令部的关怀、支持下,我们彻底批判了反革命分子炮制的原改编本,彻底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形形色色的谬论,对原改编本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终于使《红灯记》成为无产阶级文艺的样板,李玉和成为无产阶级英雄的艺术典型,成为“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这是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胜利;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胜利;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胜利。
    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阶级斗争为纲,从阶级关系的诸方面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典型;并通过抒情戏场集中表现他的共产主义理想。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无产阶级的英雄李玉和之所以成为崭新的无产阶级的艺术典型,是因为遵循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这个教导,运用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阶级斗争的观点作指南,把他放在典型化的阶级斗争的风口浪头,从阶级关系的各个方面集中概括地刻划他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性格特点,展现他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根据这样的原则,《红灯记》对李玉和的塑造狠抓了以下几点:一根红线: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一个重要方面:深刻揭示他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的阶级关系,表现他“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是李玉和力量、智慧、勇敢的源泉,是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区别于其他阶级的“英雄”最根本的标志。只有着力表现这种高尚的思想品质,才能反映他斗争的实际,才能使他的一切英雄行为令人信服。在这方面,特别着力刻划了他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对党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不移。由于他具有无产阶级英雄的这个最根本的阶级觉悟,所以对日寇和叛徒有着强烈的民族恨、阶级仇;对同志对人民有着强烈的阶级爱,愿为人民的解放奋斗终生。这一切,只有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才能够表现出来。只有在阶级斗争的典型环境中,才能揭示他的无产阶级本质和性格特点。为此,我们紧紧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来塑造李玉和的典型性格。既描写了他的英勇无畏,还描写了他的老练从容;既描写了他的冷静多思,还描写了他的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有着丰富的无产阶级感情。并以李奶奶、铁梅等正面人物,烘托了他的高大形象,以反面人物鸠山、王连举的假、恶、丑,进一步对比出他的真、善、美。这样的设计,广阔地展现了他的共产主义精神世界,多方面地表现了他的性格特点,集中概括地反映了整个无产阶级的愿望和理想。这样,不仅表现了李玉和是怎样的英勇斗争,而且表现了他为什么而斗争,从而使他的形象扎扎实实,有血有肉,光彩照人,达到无产阶级党性和个性的统一。
    从下面所作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反革命分子炮制的原改编本,对上述诸方面作了肆意歪曲,《红灯记》每一点成就,都是经过激烈的战斗赢得的。
    一、我们的《红灯记》,从李玉和手提红灯,沉着稳健地第一次上场,到就义时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对伟大的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的一条红线。这不但表现在让他高歌“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人民闹革命”等方面,还表现在他的一切言行都严格遵守党的秘密工作原则,直至被捕时才把任务和藏密件的地方向母亲、女儿交代,要她们继续完成党交给的战斗任务。为了充分揭示李玉和是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代表,设计了柏山游击队及其成员磨刀人的英雄形象,展现了革命军队“伏击歼敌”等雄伟场面。不是孤立地表现地下工作,而是正确体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地下斗争是对党的武装斗争有力配合的伟大思想。如果没有这些原则性的设计,这个人物就会是一个错误路线的追随者。
    “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表现英雄人物的共产主义理想,表现他对以毛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是无产阶级文艺极其重要的原则。我们特地在第八场赋予李玉和一个单独的抒情场子,一套有层次的、完美的二黄唱腔《雄心壮志冲云天》,集中地展现了他灵魂深处的共产主义光辉。如果没有“红旗插”、“光照人间”、“斗志更坚”等等迸射着无产阶级思想光芒的描写,这个形象将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而如果不调动一切艺术手段,精心设计抒情专场、成套唱腔,只采用零敲碎打的办法,也不能把他的远大理想表现得象今天这样集中、充分、鲜明,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反革命分子炮制的原改编本,不仅只字不提伟大领袖毛主席,还拒绝在戏中安排游击队与敌人“开打”的场面,孤立地表现地下工作,又一再让李玉和违反党的秘密工作原则。他们顽固抗拒江青同志给李玉和设计成套唱腔以表现他的共产主义理想的指示,让他唱陈腐不堪、哀怨悱恻的旧昆曲“新水令”,硬塞给他“热泪涟涟”、“哪有孝子当汉奸”等腐恶词句,大肆兜售封建伦理道德和资产阶级人性论。还通过李奶奶之口,把李玉和说成是一个“东躲西藏”的人物。把李玉和丑化成一个违反党的原则、没有党的信仰、对党不忠的人,在全剧贯穿了一条刘少奇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他们的这种阴谋已遭到彻底破产。
    二、“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李玉和对鸠山的阶级斗争,是全剧的主干。我们为李玉和安排了《粥棚脱险》、《赴宴斗鸠山》、《刑场斗争》等专场。既描写了他对敌人虚以周旋、以探其虚实,老练沉着、足智多谋,还描写了他对敌人拍案而起,奋臂怒斥,象火山一样爆发的憎恨;既描写了他战胜利诱,还描写了他战胜威逼。通过对不同的阶级斗争场面和不同的阶级斗争方式的描绘,表现了他内心世界的广度。并在《赴宴斗鸠山》及其他场子,把他与敌人的斗争升华到两种世界观相搏斗的高度,以敌人“为自己”的剥削阶级世界观,陪衬了他的“完全”“彻底”为革命毫无自私自利的共产主义世界观。无论是面对敌人的武装搜查,还是在酒宴前,在重刑下,在刑场上,我们都处处使李玉和居于斗争的主动地位。全剧始终由他牵着鸠山的鼻子转,使鸠山焦头烂额、一败涂地。
    反革命分子炮制的原改编本,从根本上歪曲了无产阶级对敌人的阶级斗争。在他们的笔下,日寇是凶焰万丈,温文而雅;李玉和却是罗锅背,既不敢斗争,又不善于斗争,处处被动。不是象“偷鸡贼”似地念“扑灯蛾”,就是在阶级斗争的风暴中回家偷酒喝。他们搞的第六场,不是李玉和斗鸠山,竟是鸠山斗李玉和,他们是在舞台上对无产阶级实行法西斯专政。我们的李玉和的光辉形象,就是对他们这种反动行径的摧毁性的打击。
    三、“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为了深刻揭示这一点,剧本把三个异姓的工人阶级成员设计为一家,而这一家又是与一切旧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斗集体。李玉和关怀母亲、教育女儿,都是为了革命的胜利。在他被捕时,把任务传给了李奶奶;在李奶奶被捕时,又把任务传给了铁梅。通过他对交通员的救护和指路等情节,表现了他对同志的关怀和爱护。通过他对群众的苦难感同身受,以及李家与田家互相支持、同仇共苦的关系,表现了李玉和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具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胸怀。
    从阶级关系诸方面来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典型,必然要塑造其他正面人物以及必要的反面人物。但是,突出主要英雄典型,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原则,其他任何人物的塑造都必须服从这个原则,决不能夺他的戏。革命母亲李奶奶英勇悲壮、有声有色的大段念白,李铁梅英姿飒爽、动人心弦的歌唱,以及对她们两人的其他刻划,都使她们既独具鲜明性格,又从不同角度衬托了李玉和的英雄形象。李奶奶的《痛说革命家史》再现了李玉和在“二七”大罢工中的英勇斗争,歌颂了他“为革命东奔西忙”的英雄品质。铁梅的每一步成长,都反映了李玉和的精神力量。对阶级敌人的塑造,我们坚持这样一条原则:要考虑坐在哪一边?是坐在正面人物一边,还是坐在反面人物一边。我们搞革命现代戏,主要是歌颂正面人物。敌人必须让路,以腾出更多的篇幅来表现英雄人物。对于敌人的刻划不是从外形上进行丑化,而是深入揭露其残暴、阴险、欺骗和必然灭亡的反动本质。
    这样,不仅多方面地展现了李玉和的无产阶级英雄品质,还正确解决了典型性格与典型环境的关系:以主要英雄典型李玉和为中心,围绕他展现了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的抗日革命战争威武雄壮的历史画卷。
    反革命分子的原改编本,恶毒地砍去了《粥棚脱险》一场戏,不仅根本不表现李玉和与群众血肉相联的阶级关系,还极力宣扬什么“家庭气氛”、“骨肉之性”,贩卖反动的人性论。在被歪曲了的三代人之间搞“平分秋色”,前半部突出李奶奶,后半部突出李铁梅,《红灯记》被弄成了畸形。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也被歪曲。他们的种种破坏行为,有一个所谓“理论根据”,就是周扬等“四条汉子”所狂叫的“写真实”论。凡是有利于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打击了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地方,他们就以“不真实”为借口予以抵制破坏;凡是贩卖了封、资、修黑货的地方,他们则诡称这是“真实”,极力宣扬,顽抗到底。上述种种实例足以说明,他们的所谓“真实”,是与无产阶级的革命真理水火不相容的,是毒害人民的精神鸦片,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是为复辟资本主义效劳的。对些,我们必须继续给予批判,彻底摧毁。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97页~第104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13 23:40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照耀着《沙家浜》的成长
(节选)
作者:北京京剧团《沙家浜》剧组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年第六期)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无产阶级革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条最完整、最彻底、最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文艺路线。二十八年来,《讲话》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越来越显示出无穷的威力。
    刘少奇一类骗子及其所控制的旧中宣部、旧文化部、旧北京市委,拒不执行《讲话》所阐明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疯狂地推行了一条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革命样板戏,就是在两条路线短兵相接的极其激烈的搏斗中产生的。《讲话》照耀着《沙家浜》的成长,指引着我们夺取每一个新的胜利。
    使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是:一九六四年七月二十三日,伟大领袖毛主席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亲自考虑了《沙家浜》这个剧名,并对剧本的修改、提高作了最重要的指示,要改成以武装斗争为主。毛主席的指示,是使《沙家浜》在斗争中不断巩固提高的根本指针。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毛主席指出: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毛主席在《讲话》中教导我们:“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必须对旧艺术进行彻底的改造。刘少奇一类骗子为了复辟资本主义的需要,疯狂反对在文化领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刘少奇说:“老戏很有教育意义”。彭真说:“难道谁看了《四朗探母》就会跑到台湾去投降吗?”他们的这些赤裸裸的反革命黑话,比起托洛茨基的二元论,还要无耻。
    毛主席对党内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提出过多次警告。一九六三年十二月,毛主席作了关于文学艺术问题的极为重要的批示。这个批示指出:“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岂非咄咄怪事。旧北京市委想尽一切办法抗拒、反对毛主席对他们的批评。他们在毛主席批示之后不久,一九六四年一月,在旧《北京日报》上开辟了一个专栏,讨论“分工论”等问题,打着红旗反红旗,假提倡社会主义艺术之名,行破坏之实。
    中共中央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的《通知》批评彭真的《二月提纲》时说:“他的目的,就是要把文化领域的政治斗争,纳入资产阶级经常宣扬的所谓‘纯学术’讨论。很明显,这是反对突出无产阶级的政治,而要突出资产阶级的政治。”旧《北京日报》上的这场讨论,也正是如此。他们就是要把京剧革命这样一个尖锐的、现实的政治问题,淹没在无尽无休的“纯学术”讨论之中,掩盖他们为反革命复辟制造舆论的实质。
    他们曾经装模作样地说要“校正”“分工论”。但事实上,这个谬论的发明人正是彭真自己。他在一九五九年筹备国庆十周年献礼节目的一次会上说:“表现现代生活的艺术形式多得很,……何必勉强京剧演现代戏呢?”就在这个时候,他极其恶毒地指定北京京剧团演出托反党集团之“孤”,报右倾机会主义者之仇的大毒草《赵氏孤儿》。“分工论”稍微修改了一下,变成了“为主论”。旧北京市委的一个头目在一次会上宣布:“京剧可以演历史剧为主,现代戏可以尝试”。就在这次会上,吴晗当场报名要改出他的借古讽今,为彭德
怀翻案的大毒草《海瑞罢官》。
    他们的反革命“理论”总是和他们的反革命实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革命越向前发展,反革命的破坏也随之而改变着形式。当群众中蕴藏着的京剧革命的积极性爆发出来,已成“山雨欲来”之势,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已经摇摇欲坠的时候,他们还要竭力保住最后的阵地,以便在一天早上猛扑过来,把新生的革命现代京剧吃掉。一九六五年“五一”节,我们在上海开始演出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彭真同一天在北京布置演出了一场旧戏。他和汉奸、戏霸马连良等人私下谈好要演出他们的“拿手好戏”。他找演员谈话,当革命的青年演员表示要跟着江青同志演一辈子革命现代戏时,他说:“那不见得吧,你们这个团还是以演老戏为主。”他逼令剧团开放一批旧剧目。当阴谋遭到抵制时,他恼羞成怒,说:“学校里有没有历史课!学校里有历史课,舞台上就要演历史戏!”这种野蛮的态度,十足暴露出这个“不读书、不看报、不接触群众、什么学问也没有、专靠‘武断和以势压人’、窃取党的名义的大党阀”的无耻嘴脸。
    江青同志深入地调查舞台演出的情况。她发现了鬼戏,发现了《赵氏孤儿》、《海瑞罢官》这样一些有严重的反动政治倾向的戏,发现整个文艺界充满了厚古薄今、崇洋非中、厚死薄生的一片恶浊空气,感到我们的文学艺术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那它必然要破坏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她送给我们四卷宝书,号召我们学习毛主席的著作,改造思想,并且向我们推荐了沪剧《芦荡火种》作为加工改制的基础,指导我们进行了不断的修改加工。她率领要革命的同志,经过艰苦的劳动,把京剧《芦荡火种》大大提高一步,改成《沙家浜》,成为被工农兵欢迎的革命样板戏,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北京京剧团这个旧京剧最顽固的堡垒之一,从这时开始,成为京剧革命发动进攻的最初的突破口。
    努力塑造人民战争中的无产阶级英雄典型
    毛主席在《讲话》中号召我们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要求文艺工作者“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毛主席教导我们:“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毛主席要把《沙家浜》改成以武装斗争为主的指示,使这出戏的主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戏的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主题是要通过塑造人物来完成的。为了突出武装斗争的主题,就必须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人民战争的历史背景上,根据当时的实际生活,塑造出英姿焕发、栩栩如生的无产阶级英雄典型。以彭真为首的旧北京市委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拼命反对突出武装斗争,他们在郭建光、阿庆嫂等英雄人物的塑造上,进行了种种干扰破坏。《沙家浜》的英雄人物的塑造过程中,贯串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
下面,我们分别谈一下塑造这两个英雄人物的一些体会。
    一、关于郭建光英雄形象的塑造。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为了正确地反映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正确地反映历史,必须明确:要不要突出新四军的代表郭建光,以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是表现他只是被保护,还是表现他积极地领导斗争?要不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对他着力刻划?这是一个究竟是不是真正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原则问题。我们根据毛主席的思想,决定在伤病员受伤治病到伤愈归队执行配合主力恢复根据地的革命战争的全过程中,以郭建光坚决执行毛主席的军事路线为核心,从各个侧面,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来塑造一个忠于人民忠于党、热爱祖国、多谋善断、智勇双全的人民军队的代表,无产阶级的英雄典型。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只有为着保卫祖国而战才能打败侵略者,使民族得到解放。只有民族得到解放,才有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得到解放的可能。”郭建光热爱祖国。第二场里的那段《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介绍出这个年轻的指挥员的革命胸怀。“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岂容日寇逞凶狂!”这两句斩钉截铁的唱词,表露了他的打败侵略者的决心。他的热爱祖国是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出发的。他热爱江南国土,是因为“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这两句抒情的诗意的唱词,用意在反映郭建光的世界观和他的爱国热情的阶级本质。这一唱段采用明快爽朗的〔西皮〕曲调,以嘹亮的竹笛吹出富于江南风味的音乐作为唱腔的前奏。这一场布景很美,岸柳成行,滋润清新;朝霞瑰丽,气势飞动。这样就既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也烘托了英雄人物内心的激情。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郭建光等十八个伤病员对敌狠,对己和,他们一到沙家浜,就和当地的人民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和群众相处得非常融洽。郭建光在战场上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但是在沙奶奶面前却象一个晚辈对待长辈,对这位贫下中农的代表人物,革命的妈妈,既非常尊敬,又有些顽皮。这就生动地体现出“子弟兵”一词的丰富含意。我们在第二场,在“军民们准备反‘扫荡’”的紧张环境里,特意安排了一段带有抒情意味的喜剧性的对唱。郭建光以“提意见”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由于沙奶奶和乡亲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照料而产生的由衷的感激。沙奶奶听说要给她提意见,起初很认真,及至听出了郭建光是既亲切又调皮地和她开着玩笑,于是也就以同样热情、幽默的语调倾露出她对于子弟兵的热爱。这一段对唱轻快活泼,富于生活气息,在娓娓而谈的家常话里包含着生动的政治内容和革命乐观主义。这一场戏在全剧中很重要。一定要有这一场戏,才能反衬敌人的残暴,反映出我们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敌人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坚持》一场,是全力以赴集中塑造郭建光的英雄形象的重点场子。要突出地表现这个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优秀的青年指挥员的指挥才能、政治素养。歌唱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为此,我们在这场里为郭建光安排了一段《毛主席党中央指引方向》的成套唱段,通过树立郭建光的音乐形象,来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的崇高品质。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我们不许可任何一个红军指挥员变为乱撞乱碰的鲁莽家;我们必须提倡每个红军指挥员变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不但有压倒一切的勇气,而且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日寇“扫荡”过境,打着顽军旗号而实已投敌叛国变成伪军的胡传魁、刁德一的部队开进了沙家浜,这是郭建光带领伤病员隐蔽到芦荡时没有想到的突然变化。他根据沙家浜“云遮雾障”,湖面上没有船只来往,阿庆嫂未能如约而来等等征侯,断定这里“大有文章”。从“日、蒋、汪暗勾结早有来往”一句,可以看出他的判断是准确的。
    在战局发生突然变化,敌情不明的时候,战士们产生了急躁情绪。郭建光对这种现象不是主观片面地去理解,而是一分为二:既看到战士们的出发点是由于“阶级仇民族恨燃烧在胸膛”;又看到发展下去对战斗不利,不能听其蔓延滋长。他准备采取的办法不是命令主义和强制手段,而是从积极方面把战士的情绪引导到毛主席战略思想的轨道上来,“要鼓励战士,察全局,观敌情,坚守待命,紧握手中枪”。
    郭建光必须考虑他们的处境。他们现在在芦荡里,这是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毛主席指出:“江北的洪泽湖地带、江南的太湖地带和沿江沿海一切敌人占领区域的港汊地带,都应该好好地组织游击战争,并在河湖港汊之中及其近旁建立起持久的根据地,作为发展全国游击战争的一个方面。
    芦苇荡无边无沿,地势复杂,大有回旋余地,正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好战场。必须看到这个有利条件。在毛主席的游击战争战略思想指引下,郭建光获得了充分的信心和力量。“毛主席党中央指引方向,鼓舞着我们奋战在水乡”;“漫道是密雾浓云锁芦荡,遮不住太阳万丈光芒”。于此,郭建光的思想境界,智谋胆略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为了表现郭建光心潮起落,必须创出一套层次鲜明、气势浩瀚的新型板式。唱腔必须刚健清新,挺拔高昂。这一成套唱腔的创作,是费心辛劳的。七年以来,我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这段唱腔的琢磨。最近,经过长时间的推敲,才取得较好的成绩。
    《坚持》一场最后,郭建光领唱,十八个战士载舞载歌《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坚强豪迈,气势磅礴,表现出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为了塑造郭建光,必须调动京剧艺术的一切表现手段。要突出武装斗争,必须正面表现新四军突击排配合主力消灭敌人的军事行动,这就要充分运用舞蹈和武打。“红军的作战一般是奇袭。”最后三场戏,《奔袭》、《突破》、《聚歼》都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之下创作出来的。在创作舞蹈时,我们确定了以下的原则:以“圆场”为基础,表现象流水和疾风一
样的急行军;为了“荫蔽身体,发扬火力”,采取侧向前进;为了表现水网地区的田塍曲径,多走曲线,动静结合,以静显动;有主角的英雄群象——在表现突击排战士的同时突出郭建光,在整齐一致的动作中使郭建光居于一个显著的位置,在目的性一样的动作中利用高低和角度的不同,使郭建光和战士既统一又有区别,使郭建光有单独亮相的机会。
    “……战役和战斗的作战方针,一句话说完,就是:‘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因此,武打要少而精。既要打够,打得有层次,又要打得干将利落。《聚歼》一场最后,在紧张火炽的翻扑动作造成的高潮中,郭建光连毙敌众,脚踩黑田,树立起这个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表现了反侵略斗争得到胜利,大快人心。
    我们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塑造了郭建光,突出了武装斗争的主题。
    二、关于阿庆嫂英雄形象的塑造
    阿庆嫂是沙家浜镇的党支部书记,又是联络员。在犬牙交错的战争中,在敌、伪、顽勾结串通的复杂的政治环境里,在我军主力部队一度撤离,汉奸部队乘虚而入的“风声紧雨意浓”的时期,她担负的是党的秘密工作。我们要突出武装斗争的主题,并不是要取消她的作用,但是必须首先明确秘密工作和武装斗争的关系,是秘密工作孤立地进行,还是把秘密工作和武装斗争联系起来,结合起来?是武装斗争受秘密工作指挥,还是秘密工作服从武装斗争,为武装斗争服务?阿庆嫂是正确路线的执行者,还是错误路线的执行者?我们要从她忠实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忠于党的革命事业,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依靠群众,善于分析和利用敌人的矛盾诸方面,去塑造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毛主席教导我们:“大部分中国领土内党的组织工作和民众运动工作是直接联系于武装斗争的,没有也不能有单独的孤立的党的工作或民众运动。”阿庆嫂的一切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战争,围绕着军队,具体地说,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是围绕着十八个新四军伤病员以及由伤愈归队的战士组成的突击排而展开的。她的几个重点场子《智斗》、《授计》、《斥敌》的中心任务是这样,其余各场也无不是这样。离开了这一点,就会使阿庆嫂成为一个错误路线的执行者。《智斗》一场的根本矛盾是胡传魁、刁德一千方百计要搜捕新四军伤病员,而阿庆嫂则千方百计要掩护伤病员。《授计》一场的大段念白和成套的独唱,内容都是惦念芦荡里的伤病员,要想办法救亲人脱险。她设身处地地想到他们“粮缺药尽消息又断,芦荡内怎禁得浪激水淹!”这里,音乐设计安排了一个大腔,深沉凝重,尽量延续了她关怀战友的阶级感情。她所以这样爱护他们,是因为“他们是革命的宝贵财产”。由于认识到武装力量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她才会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于自己所担负的工作的自觉性。《斥敌》一场,她深入匪穴,打进伪“忠义救国军”的司令部,主要是做军事侦察。《突破》一场,她向郭建光再一次汇报了敌人的兵力部署,帮助了突击排按照计划直捣敌巢,聚歼群丑。这一场的〔快流水〕唱段中,表现出她眼看胜利在握的兴奋和完成任务的喜悦。
    最后的几场戏,是在伟大领袖毛主席指示以武装斗争为主以后,重新写过的,这里阿庆嫂只起配合作用,不起主导作用。前面各场的许多细节也相应作了调整。比如,第二场《转移》,原来一切都是由阿庆嫂安排好了,现在是由郭建光对地方党政干部作了反“扫荡”工作的布置。这样,阿庆嫂原来的重点场子都保存了,主要唱段没有删削,但是武装斗争与秘密工作的主从关系却摆正了,明确了。
    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毛主席又教导我们:“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阿庆嫂是“八·一三”以后到沙家浜镇来开辟工作的,她一到这里,就与群众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她关心群众,爱护群众,依靠群众,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从《芦荡火种》改为《沙家浜》时,我们曾在第四场《智斗》的开头,表现了阿庆嫂扶老携幼的情节。最近,又在第二场末尾反“扫荡”的情景中,使她指挥布置群众转移,替摔倒的妇女抱着孩子,搀着腿脚不便的老人,这就使她的“扶老携幼”印象更为鲜明突出。这一场增加了群众对日寇的反抗,四龙由土坡上飞身跃下,救护一个被日寇刺伤的乡亲,王福根一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通过这些细节,表现了民兵的作用,显示出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也从而反映出阿庆嫂在领导着群众有组织地对付敌人的“扫荡”,对树立阿庆嫂的形象起了烘托作用。
    阿庆嫂在敌人的眉睫之下,甚至在敌人的监视之中进行着尖锐复杂的斗争,而能够消息灵通,进退从容,得到很大的自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她身边有许多忠实可靠、聪明勇敢的革命群众。有沙奶奶这样的人老心红的革命妈妈,有沙四龙、王福根、阿福这样一些朝气蓬勃的青年。她的许多工作都是在他们的协助下完成的。必须留出适当的篇幅和笔墨来刻划群众。这是对塑造阿庆嫂形象能起“红花绿叶”作用的一个重要方法。
    阿庆嫂所进行的斗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斗争,是迷惑敌人、麻痹敌人,保存自己、发展自己,以便最后把敌人彻底消灭。她的斗争方法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对敌人虚与周旋,用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一个是扩大和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是争取多数,孤立少数,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分不开的。阿庆嫂所以能够机智大胆,灵活熟练地运用斗争的策略,利用敌人的矛盾,玩敌人于股掌之间,几度转危为安,变被动为主动,主要是因为她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为了革命的利益,她根本不考虑个人安危,才能遇到任何危难局面都无所畏惧。她的一切信心、勇气、力量,都来源于毛泽东思想。《授计》一场,她在严重的局势,重重的困难面前,耳旁仿佛响起《东方红》乐曲的声音,想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就顿时觉得“定能战胜顽敌度难关”,变得更坚强更聪明起来。这是阿庆嫂思想性格的核心。
    在江青同志领导我们修改加工,进行艰苦的创作过程中,旧北京市委不断地干扰破坏。从《芦荡火种》到《沙家浜》,意味着京剧革命向纵深发展,而阶级敌人的破坏也越来越疯狂。当时窍踞旧北京市委宣传部长职务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李琪就多次煽阴风,胡说什么“不要老是改。这是个有群众影响的戏,不要把一个好戏改坏了”。为了腾出篇幅表现新四军远途奔袭的军事行动,我们删掉了原来后面的闹剧性的场子,但是他却说“后三场有戏,拿掉了可惜”。他反对删掉原来“闹喜堂”一场戏。这一场戏阿庆嫂在那里指挥一切,郭建光和新四军战士则化装成为各行业的人,完全听从阿庆嫂的部署而行动。他们的目的,就是要颠倒武装斗争和秘密工作的关系,把秘密工作凌驾于武装斗争之上,要由秘密工作来领导武装斗争。在阿庆嫂的表演上,他们也进行干扰。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李琪竟叫演员用旧戏《花田错》的春兰那样的表演演阿庆嫂,授意演员把一些庸俗低级的身段、腔调带上舞台,严重地歪曲了这个人物。在《沙家浜》已经接近定型时,李琪还下了一道黑“指示”,叫剧团的另一个演出队仍按《芦荡火种》老本子演。《沙家浜》在上海演出,被工农兵批准为革命的样板戏,彭真这个反革命分子公然叫嚣:“我根本不承认什么样板!”他们搞了一个内部通讯,有倾向地选登了一些读者意见,这些“意见”集中反对两点:一是反对《沙家浜》这个剧名,二是反对突出武装斗争。这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真是丧心病狂,无所不用其极!
    经过激烈的斗争,旧北京市委的阴谋彻底破产,《沙家浜》的面貌焕然一新,武装斗争突出了,郭建光的英雄形象树立起来了,阿庆嫂也增加了新的光彩。这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的伟大胜利。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44页~第156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19-10-15 12:52
毛泽东思想照耀着舞剧革命的胜利前程
——排演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一些体会
作者:中国舞剧团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年第七期)

    “方向是对的,革命是成功的,艺术上也是好的。”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六四年对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光辉指示。在毛主席伟大指示的鼓舞下,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经过千锤百炼,象一面火红的战旗,高高飘扬在世界芭蕾舞坛上。
    这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的胜利,是实践毛主席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成果。今天,在无产阶级文艺革命蓬勃发展的时刻,我们回顾江青同志领导我们进行芭蕾舞革命的战斗历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对《红色娘子军》的光辉指示,是对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是创造和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指路明灯。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在阶级社会里,芭蕾舞总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封建社会的芭蕾舞,是欧洲封建贵族庆贺王公皇亲晋爵加冕用的一种宫廷艺术。到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它又经过欧洲资产阶级的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浪漫主义思潮等阶段,成为资产阶级的“艺术之冠”。今天,在帝国主义走向全面崩溃的时代,在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国家中,它为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服务,为加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并通过丑恶的舞台形象推行极其腐朽堕落的所谓“美国生活方式”。总之,芭蕾舞这门艺术,从它形成时起,就一直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工具。只是到了一九六四年,在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兴起芭蕾舞革命,才把这座顽固的艺术堡垒彻底攻破,使它成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锐利武器。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给无产阶级文艺指出的唯一正确的方向。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就是要为工农兵政治斗争的需要服务,为工农兵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即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继续革命、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服务。旧芭蕾舞那一套专门表现王公贵族、仙女幽灵等剥削阶级理想人物的内容和形式,不但不可能为工农兵服务,而且是在舞台上继续对工农兵专政,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因此,无产阶级必须对芭蕾舞进行脱胎换骨的革命。
    但是,刘少奇一类骗子及其在文艺界的代理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周扬、林默涵之流,为了确保他们霸占着的文艺舞台,为了利用旧芭蕾舞作为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舆论工具,用“洋到底”的反革命口号,疯狂对抗毛主席关于对文学艺术遗产要“批判地吸收”的正确方针,阻挠无产阶级进行文艺革命。当他们抵挡不住芭蕾舞革命的滚滚洪流时,又阳奉阴违,进行种种破坏活动,力图扼杀这场革命。因此,在究竟按照哪个阶级的世界观和艺术观改造芭蕾舞的原则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
    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深刻表现阶级斗争的伟大主题,反映无产阶级火热的斗争生活,满腔热情,千方百计地塑造光辉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
    毛主席在《讲话》中教导我们:“对于人民,这个人类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为什么不应该歌颂呢?无产阶级,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应该歌颂呢?”歌颂人民,歌颂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这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基本任务。无产阶级文艺革命,就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争取在文艺舞台上表现和歌颂自己的一场大革命。就革命历史题材来讲,“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我们党的历史,可以说就是武装斗争的历史”。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人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用武装的革命反对和消灭武装的反革命的英勇斗争历史和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斗争生活,作为最重大的题材,用各种文艺形式表现出来。
    《红色娘子军》通过描写我国十年内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的一支革命武装——“红色娘子军连”诞生、成长、壮大的战斗历程,用毛泽东思想揭示了这个时期的主要阶级矛盾和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它生动地阐明了无产阶级要夺取政权,就必须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必须有一个在这个革命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必须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这一伟大真理。周扬、林默涵之流,深知题材的选择对于这场芭蕾舞革命有着重要影响,于是抬出一个表现资产阶级人情味的《达吉和她的父亲》来与《红色娘子军》分庭抗礼,企图树立起他们的反“火药味”论、反“题材决定”论、“全民文艺”论的黑标本,来破坏芭蕾舞革命。但是,他们的阴谋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舞剧《红色娘子军》,对于向广大工农兵群众宣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是一个有力的思想武器。翻遍世界芭蕾舞剧史,有哪一部舞剧象我们的《红色娘子军》这样,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讴歌了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打碎千年铁锁链,翻身求解放的风起云涌的斗争生活?又有哪一部舞剧象我们的《红色娘子军》这样,撼人心魄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宏伟图景?没有!根本没有!资产阶级曾经无耻地标榜过所谓“爱与死”是舞剧的永恒主题,但是,“爱情”的薄纱永远无法掩盖住他们残酷地剥削、压榨劳动人民的血腥现实,也永远无法挽救他们注定要灭亡的命运。
    毛主席在《讲话》中教导我们:“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
    艺术作品的题材内容和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实现的。因此,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阶级都力求在艺术作品中用自己阶级的世界观、艺术观来塑造本阶级的理想人物,宣扬本阶级的政治主张。
    无产阶级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无产阶级公开申明、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是革命文艺创作的根本任务和神圣职责。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无产阶级和工农兵群众成为文艺舞台的主人,在文艺舞台上对资产阶级实行专政。我们要通过塑造高大完美的工农兵英雄形象,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反对和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思想,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前途教育,启发和提高人民群众的阶级觉悟,鼓舞和激发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激励人民群众将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为人类的彻底解放而斗争,以推动历史的前进。
    在《红色娘子军》中,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指战员的英雄形象,特别是塑造了洪常青、吴清华这两个光彩夺目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洪常青是毛主席亲自缔造和领导的英雄人民军队的优秀代表、人民军队优秀的政治工作干部、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遵循毛主席关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教导,自觉地、忠诚地、勇敢地执行和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用毛泽东思想把被压迫、被奴役的人民对地主阶级的阶级仇恨的怒火,引上彻底焚毁旧世界,解放全人类的革命道路。在战场上,他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无畏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在敌人刑场上,他是“砍头不要紧,共产主义真”的无产阶级顶天立地的英雄。洪常青的高大形象,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伟大的人民军队和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集中和概括。
    剧中另一英雄人物吴清华,是旧社会千千万万深受三座大山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劳动人民的典型形象。苦大仇深的吴清华,对地主、资产阶级具有强烈的阶级仇恨和反抗精神。在党的教育下,她迅速成长为高度自觉的共产主义先锋战士。吴清华所走的道路,正是一切被剥削、被压迫人民翻身求解放的必由之路。
    “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洪常青、吴清华等英雄形象,正是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塑造出来的。阶级敌人对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是一贯仇视和反对的。林默涵之流,为了抹煞党的正确领导作用,贬低党的领导形象,先是用不伦不类的“中间人物”红莲来替代共产党员洪常青,后又假借要突出娘子军连连长之名,从地位和情节上掩护党代表洪常青。就是在仅存不多的情节里,他们也不放过对英雄洪常青的形象进行丑化和歪曲。然而,芭蕾舞革命的航道绝不是阶级敌人的破坏所能改变的。无产阶级战士及时识破了他们的阴谋,揭露了林默涵一伙卑劣行径,坚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塑造洪常青的光辉形象。几年来,经过不断修改提高,洪常青、吴清华等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完美了。
    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诞生,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牢固地占领了芭蕾舞台,标志着这是一场文艺舞台上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大革命,是芭蕾舞为工农兵服务,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一个伟大起点。

——1972年3月版浙江省中学革命文艺(音乐部分)教师参考书第163页~第168页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20-9-11 16:52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9-10-4 23:46
《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教唱辅导
    《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是第七场①《发动群众》里李勇奇的一段唱。“ ...

拓展阅读
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影片摄制小结
作者:北京电影制片厂《智取威虎山》摄制组
一九七三年二月

    彩色影片《智取威虎山》是在江青同志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在剧组和摄制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摄制过程是我们破资产阶级电影之旧,立无产阶级电影之新的过程,也是改造世界观的过程。通过斗争和实践,我们学到了一些经验,同时,也走过很多弯路,有过不少教训。
    一、认真改造世界观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能否坚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是我们创作中经常反映出来的两种世界观斗争的焦点。
    在拍摄初期,我们曾片面追求“电影化”,按照电影的表现手法增加情节、台词,改变调度,改变原戏剧结构等。如第四场重新设计了一个追剿队指挥所,增加了表现北国风光的外景。为了使这一场同上一场衔接起来,在杨子荣出场前,有意安排了一个他押着野狼嗥归来的画面。在参谋长讲到要开民主会和支委会的两处,加了战士们讨论和杨子荣同支委们一起开会的场景,并把杨子荣“共产党员”的唱段移到了这个会上。在对唱段的处理上,我们也不适当地用了这种办法,如参谋长介绍杨子荣“出身雇农本质好,从小在生死线上受煎熬……”的一段唱词,就用了“化出”的手段一句一句地“图解”,还把其中一些唱词改由开会的四个战士依次唱出。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场中,结果把《智取威虎山》搞得支离破碎,面貌全非。
    在片面追求电影化失败以后,我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机械照搬。不考虑电影艺术的特点,只是照葫芦画瓢地拍摄舞台演出,甚至连布景的制作方法和尺寸也机械地加以模仿。结果与样板戏貌合神离,似是而非,又失败了。
    这两种倾向由于没有从思想上得到解决,接着又出现了正不压邪的问题,在处理正、反面人物之间的关系上过多地表现了阶级敌人丑态百出,垂死挣扎的表情和动作,喧宾夺主,影响了对英雄形象的塑造。
    摄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反映了我们在拍摄中夹杂着私心杂念,想用电影的特点拍一部领导上满意、观众叫好的牌子,想“露一手”,因此,犯了片面追求电影化的错误。之后,不是从思想上认真吸取教训,而是怕再犯错误丢了名利,于是缩手缩脚,谨小慎微,又犯了机械照搬的错误。在这次电影会议上,经过批林整风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拍好样板戏,首先要在思想上进行一场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持续开展大批判,不断地在实践中改造自己,树立不为名,不为利,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才能真正地创作出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无产阶级电影艺术作品。
    二、还原舞台,高于舞台
    由于我们过去受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影响,受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使我们不能很好地首先从内容出发,而常常是从形式上着眼,在拍什么片种的问题上兜圈子。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认识到,“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必须对旧的电影艺术进行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江青同志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和巨大的鼓舞,从政治上,艺术上启发指点我们,教育我们吃透样板戏的精神,鼓励我们打破旧框框,敢于创新,大胆革命,指示我们学习电影转播的经验。这样我们才把着眼点放在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上,怎么拍好革命样板戏就怎么拍,怎么有利于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就怎么做。经过反复实践,落实了江青同志关于“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指示,找到了拍摄革命样板戏的路子。
    还原舞台,主要是还原样板戏的革命精神,还原英雄人物的革命激情,还原舞台演出的革命气氛,还原样板戏在创作上的成就;高于舞台,运用电影艺术手段进一步塑造和突出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弥补在舞台演出条件下受到限制的不足部分,进行再创作。要还原舞台和高于舞台,首先要吃透样板戏的革命精神和艺术成就,这样才能明确突出什么,怎样突出。如座山雕的座位,在舞台上已经靠了边,这是京剧革命的一项重要成就,但由于我们没有吃透精神,镜头角度选择不当,把已经靠了边的座山雕的位置又拍在了画面中心。类似情况告诉我们,能不能吃透样板戏的革命精神,对于能不能达到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关系极大。
    为了达到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目的,我们除了保持原剧结构、情节和分场分幕的完整以外,还在舞台演出感、布景设计等方面做了一些努力。
    在舞台上,演员表演大部分是面向观众的,为了保持这种特点,造成观众在剧场看戏的感觉,我们根据电视转播的经验,在拍摄时以舞台为正面角度为主,两侧为辅。同时采用镜头运动和角度变化等手段,做到在保持舞台调度和演出感的同时,丰富画面的层次和造成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效果。
    在布景设计上,我们根据每场戏特定的环境,在舞台景的两侧合理地进行加工和延伸,代替舞台的侧幕条;并且把前景和后景,演区的地面颜色和背景,立体景和绘画背景衔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做到既还原舞台布景的主体形象,又增强了环境气氛。另外,根据时间的变化和情节的发展,有些地方做了几次局部加工,如滑雪舞蹈场景,一次是把演区地面向后方适当延伸,加高,一次是加一个徒坡,为追剿队上山、下坡、攀悬崖等舞蹈动作,提供了不同的环境,体现了时间、地点的变化。
    三、贯彻“三突出”的创作原则
    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根本任务,是落实“三突出”的创作原则,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但由于我们缺乏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创作中经常出现非无产阶级的表现方法,如拍摄英雄人物和阶级敌人斗争的戏时,采用的“对打”的办法,谁有戏就把镜头给谁,平分秋色,宣扬了反面人物,贬低了英雄形象。
    “谁有戏把镜头给谁”,实际上是“全民文艺”论的货色,是剥削阶级为本阶级政治上的需要而散布的谬论。毛主席教导说:“你是资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无产阶级而歌颂资产阶级;你是无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资产阶级而歌颂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二者必居其一。”以主要篇幅去歌颂创造历史的主人,还是以主要篇幅去渲染敌人的反动气焰?是把英雄人物摆在中心,还是把反面人物摆在中心?是屁股坐在哪一边的问题。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问题。根据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摄制中就把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做法是:
    第一,努力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革命激情。杨子荣崇高的思想境界在舞台上主要通过成套唱腔抒发出来的,但在银幕上如何处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因为,过去拍戏曲片的唱段大都是采用那种没有特写,又很多用远景的“二半吊子”镜头,由于镜头很长而又很少运动和变换角度、景别,拍出来的片子显得很单调、呆板。我们在拍摄时,虽然摈弃了那种拍法,却又把镜头分得很多。破坏了唱段的连贯性,损害了主要英雄人物的革命激情。
    经过这个曲折,我们认识到,要突出杨子荣的革命激情,把大唱段拍好,必须同时达到两个要求:1、保持唱段的连续性,不能把镜头分切过碎;2、细腻地表现人物的表情和身段,不能用那种死板的“二半吊子”镜头。因此,我们在拍摄“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唱段时,就采用了长镜头的拍摄方法,保证这个大唱段的连贯,同时,又采用镜头运动的办法,尽可能去展现主要英雄人物的精神面貌。当杨子荣唱完“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上场时,用大全景表现他策马驰骋的英雄气势;唱到“迎来春色换人间”时,把镜头推成近景,表现他要解放全人类的远大革命理想;唱到“捣匪巢定叫它地复翻天”时,把镜头下降,表现他气吞山河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等等。
    第二,努力表现主要英雄人物压倒阶级敌人的英雄气概。拍摄杨子荣同敌人进行斗争的戏时,为了表现他压倒群匪的气概,想方设法让英雄处在最突出的位置上,最好的光线下和最好的背景前。当英雄同敌人作斗争位置变化比较复杂的时候,我们采取跟镜头的办法,当英雄处于后景,敌人处于前景时,我们总是使杨子荣处在画面视点的中心,而把敌人处理到画面的次要位置上。我们还根据威虎厅这个特定的环境,通过镜头角度的变化,为英雄人物选择有利的背景。如威虎厅的那盆火,本来是在座山雕座位旁的,但我们拍摄时,设法把它处理成杨子荣后景,用来衬托英雄的高大形象。
    我们体会到,要表现英雄压倒敌人的气概,1、即要表现舞台上英雄居中心,敌人靠边站的位置,又不能不加选择地拍那种把所有人物都包括在内的大全景画面,而必须用景别和角度的变化去细腻地表现英雄人物;2、既要表现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又不能只给英雄人物特定镜头,不拍他同敌人面对面斗争的场面;3、既要表现英雄同敌人的激烈斗争,又不能不分敌我地谁有戏就把镜头给谁,以至宣扬敌人的反动气焰;4、既要表现英雄在匪窟中进行斗争的环境,又不能因此而影响英雄形象的塑造。
    第三,努力烘托和渲染主要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这个问题,我们也经历了一个摸索过程。在处理杨子荣第一次出场的镜头时,开始没有进行渲染,给人印象不深。后来确定了通过追剿队指战员急切盼望的表情来进行渲染,使杨子荣的上场较为鲜明突出。同时,在拍摄小常宝诉苦的戏时,也注意到对主要英雄人物的烘托。戏虽然是小常宝的,但是没有孤立地去表现她,而是在关键地方给了杨子荣两个反应镜头:一是当小常宝唱到“我娘却跳涧身亡”时,出现了杨子荣无限同情而又悲愤填膺的镜头;二是当小常宝唱到“恨不能生翅膀持猎枪,飞上山岗”时,又出现了杨子荣握拳跨步的镜头。这样既反应了小常宝的阶级仇恨和革命愿望,又表现了杨子荣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为了烘托杨子荣日夜兼程奔赴威虎山的革命精神,依据第五场幕间音乐提供的音乐形象,设计了林海、雪原、月夜、晨曦等一组空镜头,表现了杨子荣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智取威虎山》摄制完成了,我们在思想、艺术、技术上虽有所提高,但差距还很大,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在同一场景对正反面人物使用不同的色光过于悬殊,对反面人物光线处理过暗,有的场景地面影子乱;对反面人物化妆过于夸张;有些镜头念白录音与画面口形不够吻合,唱段录音与表演在力度上不够统一;对群众场面的镜头处理还不够细致等。这些都是我们责任心不强,创作思想简单化的表现。另外,我们还缺乏百折不挠的钻研精神,有畏难情绪,不够刻苦。今后,我们一定要在三大革命运动和艺术实践中,认真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著作,提高路线斗争觉悟。在持续开展的批林整风运动中,彻底批判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认真改造世界观、艺术观,戒骄戒躁,兢兢业业地苦练基本功,为我国无产阶级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20-9-24 14:05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9-10-15 12:52
毛泽东思想照耀着舞剧革命的胜利前程——排演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一些体会作者:中国舞剧团(原载 ...

革命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影片摄制小结
八一电影制片厂《红色娘子军》摄制组
一九七三年二月

    革命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搬上银幕后,没有突出洪常青和吴清华的英雄形象,没有达到“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要求。总结我们的教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戏吃得不透,没有从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出发,精心进行通盘设计,缺乏严谨构思。
    我们没有在“还原舞台”的基础上,抓住可以利用的每一时机,调动电影艺术手段,渲染、刻划主要英雄人物的崇高思想。例如四场开头,洪常青凭案读书,一夜孜孜不倦,意境深远。影片完全可以充分渲染环境气氛,细致刻划他认真攻读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为帮助教育阶级姐妹,为连队政治思想建设刻苦学习的革命精神。但我们没有对此进行精心设计,只是平淡地一笔带过,失掉了这个深刻揭示洪常青精神境界的机会。
    对表现洪常青高度路线斗争觉悟的戏,我们又没有着力刻划。在四场吴清华接过卖身契后的那组戏里,接连跳了常青、清华和连长几个单人半身镜头,却没有突出洪常青讲的“干革命……还要有一条正确路线啊”这句关键台词。这种处理手法,既违背了江青同志关于镜头不要分切太碎,乱蹦乱跳的指示,又背离了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根本原则。
    我们在拍摄武打场面时,多从洪常青外部形体动作的节奏、气势着眼,而忽视了细致地刻划他仇视、蔑视敌人的内在感情。结果,影响了英雄人物内心世界与外部动作的统一,削弱了革命激情的突出。
    在掌握演员表演激情上,我们更是缺乏深入的启发、细致的要求,没有使镜头产生强烈感人的力量。
    没有革命激情,就没有革命文艺作品。贯彻“三突出”创作原则,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其关键在于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革命激情。革命激情得不到充分体现,主要英雄人物就不可能突出,一切艺术手段的运用也就失去了目的。我们正是在这个关系到影片成败的关键问题上,掉以轻心,造成了很大损失。
    二、英雄人物的造型失败,严重地损害了英雄形象。
    搞好英雄人物的造型,对刻划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我们没能切实有效地结合演员外形的特点,从化妆、光效和摄影角度方面采取措施,塑造出既刚健又英俊的英雄形象。在洪常青的化妆上,我们的审美观点不对,底色偏粉,皮肤太嫩,象个娃娃脸,缺乏刚劲粗犷的素质,同一个成熟的党代表形象的要求,相差太远。吴清华的造型,虽然在使演员年轻上想了一些办法,但离剧中人物规定年龄仍有很大关中,银幕效果比洪常青老,更没有刻划好她倔强不屈的性格特征。
    三、光效处理上顾此失彼:用了顶逆光和侧光,有时人物脸部出现了夹板光,损伤了英雄形象;为了消除画面中的多影,在全景中顶逆光光效又受到了损失;眼神光很不讲究,有时不明显,有时光点太多。这些都是我们工作不够精心的结果。
    四、布景设计和制作方面,两侧伸延幅度不大,拍摄角度不丰富。五、六场之间的大过场,没有在景的设计上烘托渲染红军进军的气势。云形不好。一场结尾“朝霞满天”出得太突然。吴清华藏身的两棵椰子树上细下粗,悬殊太大,成了病态畸形树。全片绿色物体过多,缺乏层次。
    京剧《红色娘子军》拍摄中的缺点错误很多,以上只是几个主要问题。尽管同志们在具体工作中发扬了苦干精神,也取得了某些成绩,如彩色还原、清晰度比《红灯记》好,录音质量较好,六场大榕树造型较好,主要英雄人物个别场景和某些段落的戏处理较好等等。但是,我们在拍摄中没有抓好“三突出”创作原则这一关键问题,致使影片中洪常青、吴清华的英雄形象和革命激情都没有得到突出,没有达到“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要求。
    造成以上错误、缺点的主要原因是:
    一、在创作中没有抓好主要矛盾。拍摄革命样板戏,必须认真学习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吃透样板戏的革命精神和艺术成就,全面贯彻“三突出”创作原则,才有可能达到“还原舞台,高于舞台”。这个道理,我们好象懂了,实际上并没有真懂。在拍摄任务时间较紧的情况下,本来应该把吃透戏的革命精神,塑造好洪常青、吴清华的英雄形象,当做主要矛盾,放在首位来抓。但我们却本末倒置地把精力过多地用到解决技术性问题上去,结果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正如江青同志所批评的那样,“创作思想是倒着的”。
    二、思想上有骄傲自满情绪。拍摄京剧《红色娘子军》之前,江青同志作了许多指示,批评了我们拍摄《红灯记》中的错误,要我们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大胆创新,提高一步。但我们对江青同志的指示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对拍《红灯记》中产生的错误缺乏足够认识,对成绩估计过高,因而盲目自满,认为拍样板戏的路子已经走过来了,带着“老经验”、“有把握”的错误思想上阵。同时又保本求稳,固步自封,结果必然是不进则退。《红灯记》本来就没有拍好,京剧《红色娘子军》拍得更差。这一深刻教训使我们永远牢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伟大真理。
    三、有畏难情绪和交差思想。由于我们对京剧《红色娘子军》的革命精神和艺术成就没有吃透,因而对这个戏缺乏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没有满腔热情、千方百计、精益求精地进行再创造;对塑造好一、二号人物的英雄形象有畏难情绪,革命精神不那么旺盛,不是知难而进,而是得过且过。因此,拍摄中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只求拍摄进度,不求镜头质量,有在“五·二三”以前完成任务交差的思想。这也是旧八一厂粗制滥造坏作风的回潮。
    京剧《红色娘子军》没有拍好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世界观、艺术观没有得到彻底改造。这次在拍摄中再一次暴露了我们的思想感情不对头,创作作风不端正,思想上文艺黑线的影响很严重。长期以来,我们先是中了刘贼的毒,后又中了林贼的毒,在批林整风中,批林不深不透,流毒没有肃清,路线斗争觉悟不高。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还没有在我们头脑里扎根,江青同志在培植样板戏中所创立的一些根本创作原则,还没有化为我们在创作中自觉遵循的指针,我们的立足点还没有完全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我们一定要记取这个深刻教训,认真改正错误,谦虚谨慎,大胆创新,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服务,永远沿着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前进!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20-9-25 21:57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9-10-7 21:50
海港红旗展  今朝更好看——赞《海港》(一九七二年一月演出本)突出地歌颂了党的基本路线(节选)(原载《 ...

    拓展阅读
革命现代京剧《海港》影片摄制小结
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海港》摄制组
一九七三年二月

    革命现代京剧《海港》,以社会主义时代工人阶级的战斗生活为题材,塑造了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表现了崇高的国际主义主题。把拍摄《海港》的光荣任务交给我们,是党对我们的信赖。但由于我们路线斗争觉悟不高,对江青同志的指示和样板戏吃得不透,理解不深,第一次拍摄失败了,没有“还原舞台,高于舞台”。主要教训如下:
    一、没有吃透戏,镜头运用不准确。损伤了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影响了揭示主题的深度,削弱了戏的艺术感染力。例如,三场,高志扬唱“累累创伤”,镜头应随着人物情绪和音乐节奏推近,影片中却采用了全景固定拍摄的方法,没有细致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四场,方海珍与赵震山对话一段,镜头分切很碎,使戏失去连贯性。五场,高志扬唱“千难万险,也难不倒共产党人”,从近景跳到空镜头,缺乏有机联系。六场,马洪亮用杠棒打小韩,由于镜头、景别不对,看不出象打人,虚假。马洪亮痛说家史、方海珍对小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这两个核心唱段,舞台演出使人感动得流泪。但在拍摄中,导演缺乏严谨构思,没有调动一切电影艺术手段塑造英雄形象、突出革命激情,镜头运用没有充分渲染马洪亮和方海珍的戏,所以很平淡,不感人。出现上述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吃透戏的革命精神和艺术成就。我们虽然对《海港》戏很熟,镜头分了好几遍,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把样板戏搬上银幕,是一场深刻的电影革命。应该闯出自己的路,寻求适合样板戏特点的新的表现方法,创造准确、鲜明、生动的电影语言,而我们却因袭了苏修影片的陈旧手法,镜头乱蹦。不破除资产阶级电影艺术之旧,是不可能立无产阶级电影艺术之新的。
    二、没有真正理解“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精神和二者的辩证关系。比如,演员的调度受舞台的局限,纵深调度少,横向调度多,电影应根据拍摄需要进行调整,而我们做得很差,使得画面呆板,构图不美,缺乏纵深感,影响了对英雄人物的塑造。事实上,这样,不能“还原舞台,高于舞台”,只能貌合神离,低于舞台。我们思想上“怕”字当头,怕拍走了样,不但不能露一手,立一功,还会犯错误,不敢大胆去闯,结果反而拍砸了。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三、不懂京剧规律,没有吃透戏曲音乐。京剧里的锣鼓,紧密配合着演员的表演、身段,亮相和唱腔,是为塑造英雄人物服务的。但影片中镜头的分切点与锣鼓点配合不准,有些镜头“一锣”是打在镜头运动过程中,显得拖泥带水,软弱无力,减弱了烘托英雄人物的作用和表现力。影片中不少镜头的运动速度与音乐节奏也不吻合。如四场,方海珍唱“树欲静风不止事出有因”时,从大全景推至近景,由于距离长,时间短,就加速向前推,破坏了人物情绪。五场,方海珍唱“党啊,党啊”,镜头在“党啊”两字的短暂时间内从特写拉成半身,时间不够,就急速地硬拉,于是镜头不稳定,节奏不合拍,减弱了唱段的感染力。对于京剧规律,我们并不真懂,而满足于一知半解,又不刻苦钻研,这样必然失败。
    摄影方面:
    我们这个戏的摄影拍过舞剧《红色娘子军》,觉得《海港》演员少,调度简单,不象舞剧那样演员很多满台跑。错误地认为《海港》比较容易拍,掉以轻心。结果,摄影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在光的处理上,没有用较强的顶逆光去塑造英雄形象。人物轮廓失去晴天的阳光感,不鲜明,不突出。眼神光用得也失败,没有起到很好地刻划英雄人物精神面貌的作用,关于用好顶逆光、眼神光,江青同志曾强调多次,我们对这些重要指示领会不深。拍摄中遇到问题,没有想方设法去解决,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缺乏一定要把英雄人物拍出光彩的革命干劲。
    二、角度选择不完全适合演员脸型。仰角过多,平角、俯角太少。有些镜头由于用仰角拍摄,使方海珍显得又老又丑,手比脸还大。用仰角拍英雄,这是一般手法。角度“平”“俯”“仰”的运用,要因人而异。但我们对具体对象缺乏具体分析,没有寻找出适合于演员脸型的最好角度。因此不但没有美化她,反而丑化了她。思想上认为按一般手法处理稳妥,没风险,怕拍坏了,丢掉资产阶级臭名。
    三、色彩不讲究,单调。树的绿色太虚假。戏的季节是盛夏,影片却拍成初春的嫩绿,绿色也没层次。舞剧《红色娘子军》绿没出来,江青同志提出批评,指示我们一定要把绿色表现好。这次拍《海港》就拼命想出绿,在绿树上还打上绿光,结果,绿的特别了,季节感也不对。这说明我们思想方法片面,顾此失彼,缺乏仔细研究,粗枝大叶,没有高度的责任感。
    四、气氛处理不协调,不真实。三场结尾风雨来临,晴天变为乌云密布,地面却没有随着阴暗下来,天空与地面光线不统一,气氛不协调。六场的两个大吊灯,处于画面明显位置,却没开灯,当时怕灯多了夺演员的戏,没想到不开灯,光源从何而来?这样既失去了生活真实,又破坏了夜景气氛。这种粗制滥造的作法暴露出我们不认真、不考究,缺乏一丝不苟的精神。
    美工方面:
    一、布景设计缺乏完整构思。一、三、七场江边码头,片面强调景要开阔,要大,搞得空空荡荡,没有层次和纵深感,失去生活气息。一场后景延伸部分也很乱。吊车、电缆架堆在一起,杂乱无章,形象、构图不美,没有达到以景托人的目的。电影与舞台艺术形式不同,对景的结构要求也就相应不同。如四、六场主体景中间部分,舞台效果很好,由于镜头分切和运动的需要,布景应该有所改动。因为存在怕字,就迁就凑合,影响了质量。怕,实际是资产阶级名利思想在创作中的反映。
    二、黄浦江的水本来是黄的,电影中是蓝色。我们错误地认为,蓝色,是高于生活,是浪漫主义,比生活更美。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关系我们认识不清,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也理解得错误。
    三、配色不协调。色彩失真。三场的龙柏和美人蕉,,大红大绿堆砌在一起,太怯,既没层次,色彩也不和谐。太阳太大,红得特别;早霞应是大红,现在是洋红;彩虹的紫色没出来,色彩失真。我们不讲究配色,业务水平低,又不努力学习,缺乏搞好无产阶级电影事业的雄心斗志,不争气。
    四、五、六场黄浦江码头夜景灯光过多。原来想通过这些灯光表现欣欣向荣的上海港,却忘了这两场戏的规定情境是深夜,失去了生活真实。更重要的是夺了前景演员的戏。这种不从戏的整体考虑,不从烘托英雄人物出发,而单纯去追求布景的气氛,实际是一种个人主义的自我表现。
    化妆方面:
    方海珍的妆,只注意了粗犷而忽略了英俊。眉毛显得很短,因为前一半是真眉毛,后一半是画的,遇到反侧光,画的部分就被吃掉了。马洪亮的妆化得年轻了。高志扬塌鼻梁没有弥补,假鼻头与肤色不接,损伤了英雄人物的形象。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要千方百计,精益求精,不能有半点马虎。现在造型设计没有根据角色要求、演员脸型反复琢磨,反复试验,这说明我们对工农兵英雄人物爱得还不深。
    总结《海港》第一次拍摄失败的教训,心里感到很沉痛。党中央亲切关怀我们,江青同志把着手教,国家付了这么多学费,而我们却没有完成任务,辜负了党的期望和江青同志的培养。
    这次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路线觉悟不高、世界观没有得到彻底改造。资产阶级名利思想、苏修电影和文艺黑线的流毒没有肃清。缺乏深厚的工农兵的思想感情。对拍摄革命样板戏不是高标准、严要求,而是满足于点滴成绩,在困难面前,没有披荆斩棘、知难而进的战斗作风。业务上,基本功不过硬,还自认为有两下子,裹足不前。这也是我们失败的原因之一。
    通过这次批林整风,使我们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今后,一定要认真读马列的书、毛主席的书,彻底改造旧思想,为革命苦练基本功。树雄心,立壮志,为实现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为工农兵英雄形象永远占领银幕而奋斗。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20-9-27 22:27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0-9-27 22:28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9-10-13 23:40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照耀着《沙家浜》的成长(节选)作者:北京京剧团《沙家浜》剧组(原载《红旗 ...

    拓展阅读
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影片摄制小结
长春电影制片厂《沙家浜》摄制组
一九七三年二月

    影片《沙家浜》,是在学习兄弟摄制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和剧组努力拍摄的。由于我们受刘少奇、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毒害较深,拍摄工作中,仍然走了许多弯路,交了不少学费,也取得一些经验教训。
    “三突出”创作原则,是江青同志实践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在激烈的两条路线斗争中,培育革命样板戏,总结出来的极其珍贵的经验。拍摄革命样板戏影片怎样才能贯彻“三突出”创作原则?我们的体会是:
    一、贯彻“三突出”创作原则,必须有高度的路线斗争觉悟。
    “路线是个纲,举纲目张”。只有提高路线斗争觉悟,才能深刻理解样板戏的革命精神,才能满腔热情、千方百计地运用电影艺术手段塑造高大的工农兵英雄形象。
    努力塑造主要英雄人物是“三突出”的核心。《沙家浜》“坚持”一场,是塑造郭建光的重要场次。最初拍摄时,我们追求所谓“真实”,错误地认为,郭建光既然被困于芦荡,粮缺药尽,音讯又断,就应该强调一个“苦”字,人物要瘦,不能太漂亮。拍摄时,演员脸上出了汗,也不修妆,认为“真实”。结果,把一个体现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拍得既无革命激情,又无光彩,消瘦苍老,失败了。通过总结,重温江青同志一系列指示,狠批了文艺黑线,才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强调“苦”,实质上是修正主义“写真实论”、渲染颂扬苦难的流毒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样,使我们明确了:
    1、在表现英雄人物艰苦奋斗时,必须突出英雄人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突出郭建光革命英雄主义的豪情壮志,我们对表现他率领战士奋战水乡的豪迈气概,在镜头分切、灯光等方面,重新进行了设计,并对他的核心唱段“听对岸”设计了既有远近、仰俯,又有强烈节奏的一组镜头,展示郭建光不惧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他的崇高思想境界。
    2、在表现英雄人物艰苦奋斗时,造型必须壮美。舞台戏很注意这点,如郭建光衣服缀有补丁,但很整洁。我们也强调人物要干净漂亮,并调动摄影、光效、化妆等一切有效手段,使郭建光年青、英俊、挺拔。
    3、表现英雄人物的艰苦奋斗时,环境气氛必须为烘托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境界服务。我们在“芦荡”一场里,用延伸景、空镜头、烟雾等艺术手段,尽量展示芦荡云遮雾障,无边无沿的险恶气氛。这样,险恶环境与英雄人物的革命气概相对照,收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使郭建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得到较好展示。
    此外,在其他场次,我们注意到在武打、舞蹈动作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革命激情和健美动作。如“聚歼”一场,除用全景和移动镜头表现郭建光与群敌交锋的武打动作,突出了他的“勇”;同时,在与刘副官夺枪及脚踩黑田的瞬刻停顿中插以近景,表现郭建光的机智及他对敌人的仇恨,使英雄人物内心世界与外部动作取得统一。我们也注意到英雄人物出场时,突出他的亮相。如一场郭建光的出场,设计了高坡、竹林小道,使他居高临下,以展示新四军年青指挥员机智、勇敢的英雄气概。
    尽管我们在艺术实践中,为塑造郭建光英雄形象做了一些努力,但这仅是局部的收获,就全片来看郭建光形象并不突出。
我们认识这一点是有个过程的,这个过程也是路线斗争觉悟的提高过程。影片刚拍完时,我们对这个根本性问题,并未认识,反而认为演员年龄大,拍得挺年青,还真不错哩!沾沾自喜。后来接触到这个问题时,我们又没有从路线高度来认识,所以,思想上还一下扭不过来,口头上好象模模糊糊承认郭建光不突出,思想深处却把原因都推到客观,什么“开拍前时间紧,没吃透戏”,“为郭建光的造型没有少下功夫呀!”等等。实际上是不认帐。
    一九七三年中央首长两次接见后,又经过批林整风,才使我们猛省,认识到我们的“创作思想是倒着的”。二场“转移”是刻划郭建光重要侧面的一场戏。但我们缺乏革命激情。郭建光和沙奶奶的那段充满抒情喜剧意味的对唱,拍得平平淡淡;光效处理上,光乱、光平、明暗无对比;在环境处理上,没有把我江南抗日根据地优美景色充分展现出来,因而使全剧的革命抒情和革命激情未能统一,削弱了郭建光和沙奶奶军民鱼水相依的深厚情谊,使郭建光的英雄形象受到损失。又如“奔袭”也未能充分运用电影艺术手段,为郭建光夜袭敌人提供有利环境,从而削弱了武装斗争的主题。
    一九六四年,伟大领袖毛主席指示把《沙家浜》改为武装斗争为主,使这出戏主题提升到新的高度。写武装斗争,突出郭建光是江青同志遵照毛主席指示,在培育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的过程中,同文艺黑线长期斗争的结果。因此,突出不突出郭建光是执行不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原则问题。由于我们路线斗争觉悟不高,对这个原则问题,并不是真正理解,对无产阶级英雄爱而不深,缺乏强烈的阶级感情,这便是影片中郭建光所以不突出的根本原因。
    二、贯彻“三突出”创作原则,必须彻底改造世界观。
    贯彻“三突出”创作原则的过程,也是改造世界观的过程。不和旧思想决裂,不仅不能处理好英雄人物和主要英雄人物的关系,也不能处理好英雄人物和敌人的关系。如“斥敌”一场,我们经过了三次反复。第一次“正不压邪”,失败了。本应从立场、感情上吸取教训,但因怕再犯错误,怕砸锅,丢了资产阶级臭名。第二次把敌人拍得远、小、黑,大部分台词处理成画外音,压掉敌人的戏,如“夸新娘”一大段戏中,把胡传魁置于画外,画面仅有阿庆嫂一人,使她失去了斗争对象。这样,既不利于揭露敌人凶残的反动本质,也失去了对英雄的反衬作用,削弱了阿庆嫂的英雄形象。第三次拍摄虽有所改进,但仍未完美地完成江青同志对七场的要求。
    总结了几次反复的教训,我们狠挖了怕字的实质,批判了资产阶级名利思想,革命精神随之振奋起来,胆也大了,办法也多了,因此对“智斗”,“授计”两场戏敌我关系处理得比较准确。如“智斗”一场,在阿庆嫂与敌人斗争的几个回合中,始终让阿庆嫂占主导地位,压倒敌人;同时对反面人物处理,在镜头、角度上,也给以恰当的表现,从而展示了阿庆嫂一心掩护新四军伤病员,保存革命力量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三、贯彻“三突出”的创作原则,必须树立无产阶级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作风。
    我们要让工农兵英雄人物永远占领银幕,使那些已被赶下台的地主、资产阶级也承认我们在艺术上是打不倒的,就必须努力学习江青同志精心培育革命样板戏的无产阶级创作作风,不断提高我们的政治和艺术水平。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不论是一堂景,一道光,一组镜头的处理,凡是遵照江青同志指示认真做的,就一定取得成绩。例如“坚持”一场的景,重拍时,为了给郭建光创造一个典型环境,对无边无沿的芦荡,进行了多次试验,每支芦苇的走向、造型、色彩也进行反复推敲,达到以景托人的效果。又如郭建光、阿庆嫂的造型,根据演员的特点,进行了反复研究,在化妆、角度、用光上,也都进行了多次试验,使郭建光等英雄人物在某些场景中,取得英俊、健美的效果。但是我们并不是完全这样做的,因为我们还有因循守旧的思想,在创作作风上,缺乏无产阶级的雄心壮志,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稍有点成绩就觉得“差不多了”,认为“好还有个头?咱们就这水平啦,再能高到那里去?”这种得过且过的懦夫懒汉思想,和无产阶级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作风是根本不相容的。正由于我们没有严肃认真的作风,所以使影片中景物的气氛渲染以及英雄形象的刻划都受到损失。如《沙家浜》剧景物富有“江南之美”的特色,有湖、云、雾、霞,有柳、樟、白果等树。江青同志曾进行了精心设计,但影片中未能充分表现出来,景物色彩不够秀丽、清新,樟、柳、白果树,缺绿,且少层次。湖水波纹象海浪。太阳不红。沙奶奶拍得不够老。反面人物脸谱化。这些都使样板戏的艺术成就受到损失,这说明我们缺乏对无产阶级艺术的责任感,缺乏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牛劲”。
    通过拍摄《沙家浜》的艺术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在银幕上贯彻“三突出”创作原则,塑造崇高的工农兵英雄形象,不能单纯理解为艺术手段和表现方法。最根本的还是路线斗争觉悟、立场、感情问题。只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深入批林整风,肃清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提高路线斗争觉悟,加强世界观改造,加深对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阶级感情,才会有为无产阶级电影事业创新的革命精神,才会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创作作风和刻苦锻炼基本功的革命毅力。这样,才能真正贯彻“三突出”创作原则,调动一切电影艺术、技术手段,千方百计地在银幕上塑造高大完美、光彩夺目的工农兵英雄形象。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20-9-27 23:46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9-9-30 23:17
看人间(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序歌)
看人间,往事几千载,穷苦的人啊受剥削,遭迫害。看人间,哪一块土 ...

    拓展阅读
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影片摄制小结
上海电影制片厂《白毛女》摄制组
一九七三年二月

    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在中央首长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下,学习了《智取威虎山》等摄制组的经验,我们和剧组共同完成了影片《白毛女》的摄制任务。
把样板戏拍成电影,是批判文艺黑线和肃清我们头脑中余毒的过程;是破资产阶级电影之旧,立无产阶级电影之新的一场革命。在反复实践、认识的过程中,我们有如下一些经验和教训:
学习运用“三突出”创作原则的体会
    一、对主要英雄人物必须深刻理解
    中央首长反复教育我们,要拍好样板戏,首先必须吃透样板戏的革命精神,要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来深刻理解英雄人物。
    可是,我们对这个指示领会不深,贯彻不力,加上受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毒害很深,对很多问题分不清是非,划不清界限,在具体执行中曾走了一截弯路。如对“喜儿哭爹”一段戏要不要掉眼泪,当时我们就分不清无产阶级感情和资产阶级人性的区别,怕重犯资产阶级人性论的错误,就回避矛盾,想采取模棱两可、大而化之的处理。通过重新学习毛主席有关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的论述,通过反复观摩舞台演出,才逐渐理解到喜儿“哭爹”既倾注了她对父亲的深情,又表现了她对恶霸地主的血泪控诉,这正是贫下中农英雄典型喜儿阶级感情的反映。于是,我们全面地分析了喜儿的革命精神,改变原来冷漠平淡的处理方案,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刻划了喜儿。
    1、努力突出喜儿对阶级亲人炽热的爱
    革命现代舞剧饱含着无产阶级的浓烈感情,以丰富的舞蹈语汇、精彩的音乐旋律抒发了喜儿对阶级亲人炽热的爱。为了充分体现舞台的艺术成就,对杨白劳给喜儿扎红头绳一段戏,我们以温暖、明亮的环境气氛,先用近景来表现喜儿拿到红头绳的喜悦心情,又用全景不间断地拍摄喜儿欢乐的独舞;而在杨白劳被打死时,我们让喜儿以近景急速进入画面,强调她的惊视反应,然后,镜头快速拉成大远景,同时在环境上强烈渲染“天昏地又暗”的悲壮气氛。通过这一喜一悲情绪的对比处理,较好地表现了喜儿和杨白劳父女之间的阶级深情。
    2、努力突出喜儿对阶级敌人的反抗精神
    喜儿长期受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形成了她对地主阶级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为了强调喜儿的反抗精神,在二场,我们用近景正面拍摄了喜儿高举香炉的愤怒情绪,并且还打破了以前舞台记录片的框框,用反拍黄世仁踉跄后退的镜头来衬托喜儿。另外,在拍摄三场喜儿冲出黄家之后的一段重要舞蹈时,我们用变焦距镜头,先在近景中展现喜儿力度强烈的“连续平转”,充分揭示她“要报仇”的坚强意志,然后随着人物感情的节奏,镜头急速拉成具有暴发力的“腾空大跳”的合影。这样一气呵成的拍摄方法,既使变化丰富的舞姿连贯完整,又有力地突出了喜儿万难不屈的反抗精神。
    3、努力突出喜儿、大春继续革命的思想境界
    从故事片《白毛女》全剧结束于喜儿、大春“团圆生产”,到舞剧改成喜儿参军作为结尾,这是主题思想的飞跃,是一个革命。由于我们对这一改动的政治意义理解不深,曾出现过让喜儿、大春站着跟乡亲们“挥手告别”的镜头处理。后来在理解了人物革命精神的基础上,打开了思路,除拍了喜儿“表决心”和“接枪”两个近景外,又和剧组商量,在拍摄全剧最后一个镜头时,改变了原舞台调度。以挺拔的杨树,透彻的晴空,作为喜儿、大春的背景,让喜儿握枪和大春并肩走在整个队伍的前面,采用始终保持两人上半身画面的跟拉方法,较好地表现了主要英雄人物继续革命的崇高思想境界。
    二、对英雄和群众的关系必须正确对待
    舞剧《白毛女》中,大春是体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光辉思想的代表,但他的戏又比喜儿少,因此,如何加强大春的形象就成为影片进行再创作的重要课题。遵照中央首长的指示,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定的努力。
    但是,由于我们对“三突出”这个无产阶级的创作原则理解不深,对文艺黑线用贬低群众来歌颂英雄的错误观点批得不透,又受林彪“英雄史观”的毒害,因此,总是把英雄和群众的关系对立起来,错误地认为既然要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那就在群舞中凡有大春在场,镜头就应该始终跟着他。结果在第一场中,把贫下中农和恶霸地主两个阶级的大搏斗,拍成了大春的“孤军奋战”;把革命群众的“集体参军”,拍成了大春的“个人行动”。即贬低了群众,又歪曲了大春的英雄形象。
    通过学习《智取威虎山》剧组的创作经验,我们才懂得了:英雄,是群众的先进代表;群众,是英雄的生活土壤。于是,我们就补拍了男群众与狗腿子搏斗和女群众掩护喜儿的镜头。不仅大春和乡亲们深厚的阶级感情加强了,而且大春的英雄形象又得到了烘托。这使我们认识到:要突出英雄人物,既不能让群众夺了英雄的戏,也不能贬低群众,把英雄人物弄成一个“鹤立鸡群”的超人。为此,我们对大春的形象从以下三方面给予了加强:
    1、努力突出大春走武装斗争道路的革命精神
在剧组的支持下,我们改变了原舞剧第一场结尾的处理,把群众“挥手告别”的动作提前,腾出音乐篇幅,为大春设计了一个左手握拳,右手高擎鲜红“八路军”袖章站在高坡上的稳定造型,与群众彼此呼应,以此展示他走武装斗争道路的坚强决心。
    2、努力突出大春领导群众的作用
    在第五场军民练武中,我们删去了每组群舞上下场的过程,让出篇幅,增加了大春“号召”、“指挥”等一系列近景,不仅使群舞集中精练了,同时,又加强了大春宣传群众,武装群众的领导作用。
    3、努力烘托大春在关键时刻的出场
    黄世仁打死杨白劳后,为了加强大春的出场亮相,我们连续用了“急甩”“急推”的镜头,以快速运动和嘎然静止相结合的强烈手法,表现出瞬间的稳定造型,同时又拍了群众和喜儿扭头看大春的两个近景,插在大春的稳定造型中间,对烘托大春对敌战斗的英勇气概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缺点和教训
    由于我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得不好,革命大批判搞得不深,“电影革命”的观念在思想里很淡薄,所以在艺术实践中,曾有一些文艺黑线回潮的现象,影片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影片色彩单调
    因为资产阶级和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对我们毒害很深,所以,一接触创作就很容易产生“沉滓泛起”的现象。在影片的色彩处理上既受“夜不观色”的自然主义框框束缚,又没有摆脱苏修彩色片追求灰暗色调的影响,认为用色要含蓄,要做到既用色彩又使人不感觉色彩,才有“学问”。因而,有些环境色彩的调配,只注意气氛上冷与暖,明与暗的对比,有意掩护了多种色彩的运用。结果是“似有若无,色彩模糊”。
    2、创作上存在着宁“左”勿右的倾向
    由于在主要创作人员中有“平平静静过晚年,宁‘左’勿右求保险”的思想,因此,“怕”字当头,怕正不怕邪,怕被当成黑线回潮的典型来批判,所以对反面人物的艺术处理:表演上宁收勿放,镜头上宁远勿近,光线上宁暗勿亮,化妆上搞脸谱化。结果有些镜头反面人物的表情都看不清。这样做,既不利于揭露阶级敌人的反动本质,对英雄人物也不能起到应有的陪衬作用。群众批评我们说:“私字膨胀,样板走样”,“宁‘左’勿右,实际上是形‘左’实右”。
    3、全片缺乏完整构思,有粗制滥造作风
    江青同志指示我们导演要有全局构思,摄影用光要有通盘设想。春桥同志也指示我们,不仅是拍一部电影而是一场革命。我们在这些方面认识很不足,经常出现单纯任务观点,加上怕丢掉资产阶级的臭名臭利,存在“不求艺术上有功,但求政治上无过”的错误思想。因此,对一些问题处理不是“千方百计,精益求精”。例如,只重视主要英雄人物的革命激情,而对于一般人物的表演事先没有设想,现场又少要求;远景与近景的人物光跳动较大,追光没有整体构思;布景纵深层次差,八场山坡枫树时有时无,杨树绿出来了,但绿得很特别,没有层次;红太阳红而不透。这些都是我们对样板戏爱得不深,政治责任感不强,工作作风粗制滥造所造成的。
    《白毛女》彩色影片的拍摄工作结束了,但作为参加一场无产阶级的电影革命,我们刚刚才迈出了第一步。今后,我们决心“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在深入批林整风中不断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加速世界观的改造,苦练基本功,坚定地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奋勇前进!为社会主义的电影革命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20-9-28 00:36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9-10-3 15:05
飞兵奇袭沙家浜
(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八场  郭建光唱)
(幕内唱)月照征途风送爽……

    拓展阅读
飞兵奇袭沙家浜
(快板书)
改编:赵鹏

    抗日战鼓响四方,
    人民战争凯歌扬,
    阳澄湖畔摆战场,
    英雄挥刀斩豺狼。
    说的是一天黎明前,
    明月当空照水乡。
    大地沉睡田野静,
    有两个战士搜索前进巡四方。
    手持短枪真矫健,
    警惕的眼睛放寒光。
    在后面,一支队伍多雄壮,
    战士们精神抖擞握钢枪。
    这就是新四军的一个突击排,
    头前是指导员名叫郭建光。
    这英雄身材魁梧大高个,
    穿了一身灰军装。
    满面红光精神爽,
    目光炯炯看前方。
    他沉着果断又坚定,
    紧握着大张机头的盒子枪。
    回想起战斗负伤离战场,
    养伤来到沙家浜。
    他看到劳动人民一双手,
    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
    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岂容日寇逞凶狂!
    伤员们日夜盼望身健壮,
    为的是早日回前方。
    战士们帮着老乡收稻谷,
    老乡们帮着战士洗衣裳。
    拥军爱民谱新曲,
    军民鱼水情谊长。
    为了和敌人周旋反扫荡,
    他带领伤员来到芦苇荡,
    在芦荡听见对岸枪声响,
    战士们摩拳擦掌慷慨又激昂。
    为防止焦躁的情绪蔓延滋长,
    郭建光鼓励战士,察全局,观敌情,坚守待命,紧握手中枪。
    毛主席党中央指引方向,
    鼓舞着我们奋战在水乡。
    要沉着冷静,坚持在芦荡,
    主动灵活,以弱来胜强。
    河湖港汊好战场,
    大江南自有天然大粮仓。
    漫道是密雾浓云锁芦荡,
    遮不住红太阳万丈光芒。
    困难吓不倒英雄汉,
    毛主席教导记心上。
    战胜困难,坚持到胜利,
    芦荡里十八勇士斗志昂。
    突然间雷鸣闪电乌云滚,
    英雄们何惧风雨狂!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挺然屹立傲寒霜。
    八千里风暴吹不倒,
    九千个雷霆也难伤。
    十八位伤员满怀凌云志,
    好象那十八棵青松立山梁。
    党关心芦荡里的伤病员,
    群众把自己亲人挂心上。
    县委程书记巧入敌穴授妙计,
    阿庆嫂派沙四龙送信到芦荡。
    郭建光奉命带队转移红石村,
    养好伤,接命令,今夜出兵灭豺狼。
    月照征途风送爽,
    穿过了山和水、沉睡的村庄。
    支队撒下包围网,
    飞兵奇袭沙家浜。
    将尖刀直插进敌人心脏,
    打他一个冷不防。
    好一似开水来浇蚂蚁洞,
    又如同大火来烧马蜂房。
    管叫他全线溃乱迷方向。
    要消灭日寇、汉奸匪帮。
    正行进前边遇见伪军巡逻队。
    稀稀拉拉不成行。
    战士小虎忙建议:
    (白)“干掉他!”
    “不,迅速隐蔽!”
    下命令的正是郭建光。
    敌人的巡逻队抱着破枪走过去,
    咱们的突击排走出土坡奔前方。
    一路上穿过敌人封锁线,
    按命令准时到达沙家浜。
    我们党的联络员阿庆嫂,
    早已接应在村旁。
    阿庆嫂头前来引路,
    郭建光率战士悄悄进村庄,
    看见了刁德一家的后院墙。
    一伪军抱着破枪在站岗,
    嘴里还不住地直嘟囔:
    “司令娶新娘,
    皇军闹洞房,
    叫我们站岗,
    唉!倒霉又遭殃!”
    这时候我们的战士和叶排长,
    一拥而上来个冷不防。
    伪哨兵吓得晕头转了向,
    就觉得冰凉帮硬的东西穿了一个透心凉。
    阿庆嫂叫声:“指导员,
    敌兵部署没更变,
    和送去的情报一个样。
    主力都在东西面,
    一个班守在前门旁。
    民兵割断了电话线,
    两翼联络都不赶趟。
    院里正在摆喜宴,
    他们猜拳行令闹嚷嚷。
    你们越墙直插到前院,
    定能够把群匪一扫光!”
    郭建光一听心高兴:
    (白)“沙四龙!”
    “有!”
    “你带领火力组绕到前院去,
    把敌人警卫班都消灭光!”
    (白)“是!”
    “阿庆嫂,
    你迎接主力部队到镇边。”
    (白)“好。”
    阿庆嫂带领民兵走出庄。
    郭建光部署停当把大墙上,
    察看动静手搭凉棚来瞭望,
    回身向战士们一招手,
    一个个纵身跳跃飞过墙。
    前院的日寇、汉奸、狗特务,
    闹嚷嚷活象一群黄鼠狼。
    猛听得远处炮声隆隆响,
    众贼寇乱成一团直撞墙。
    敌黑田要打电话电线断。
    胡传魁忙脱下长袍找手枪。
    一哨兵气喘吁吁来报告:
    (白)“报……报告,新四军打到后院了!”
    黑田说:“顶住!顶住!不要慌!”
    说完他仓皇往外跑,
    突击排这时已冲进院中央。
    只听得枪声大作震天响,
    “乒乒!乓乓”刺刀相碰冒火光。
    战士们个个英勇杀敌寇,
    敌伪军死的死来伤的伤。
    郭建光弹无虚发打群匪,
    “砰!砰!砰!”一个接一个枪下亡。
    最后把鬼子黑田踩脚下,
    战士们活捉了胡传魁、刁德一这一帮害人狼。
    程书记、阿庆嫂带领着主力部队、民兵来会师,
    众乡亲满怀豪情喜洋洋。
    这时候日出东方天大亮,
    朝霞映红沙家浜。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20-9-28 16:17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20-9-28 16:21 编辑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9-10-6 18:20
《誓把反动派一扫光》教唱辅导
    《誓把反动派一扫光》是《定计》①一场参谋长考虑作战方案时候的一段 ...

    拓展阅读
会师百鸡宴
(快板书)
改编:王占君

    乌云滚滚布满天,
    北风嗷嗷叫的欢,
    夜黑如墨路难辨,
    大雪铺满了威虎山。
    那山拗里,
    威虎厅好比阎王殿,
    一阵阵狼嚎鬼叫闹声喧。
    那山坡上,
    松树明子全插满,
    风吹火苗直忽闪。
    这时节,
    火光中走出人一个,
    咚咚咚,
    直震得山摇地也颤。
    只见他两道浓眉如利剑,
    目光炯炯看群山,
    身强体壮多英武,
    满面红光镇静又坦然。
    要问此人他是谁?
    他本是,
    侦察排长杨子荣,
    追剿队的一成员,
    打进匪窟的假胡标,
    百鸡宴的司宴官。
    自从和首长定巧计,
    他打进匪巢过七天。
    座山雕三番两次来试探,
    杨子荣机智沉着巧周旋。
    将计就计施奇计,
    已把情报送下山。
    预定歼敌在今晚,
    英雄他心潮起伏波浪翻。
    胜利在望情无限,
    临行前党的教导响耳边。
    胆大心细要果断,
    头脑冷静莫慌乱,
    座山雕狡猾又阴险,
    稍不慎就要毁全盘。
    纸老虎要当真虎打,
    骄傲轻敌最危险。
    想到此杨子荣更增英雄胆,
    无穷力量身上添。
    这时候猛听小匪一声唤:
    (白)“九爷,三爷有请。”
    (白)“噢,我马上就到。”
    杨子荣进门来扫视一下威虎厅,
    昂首阔步走向前。
    此时节,威虎厅内人影乱,
    群魔乱舞直叫唤。
    众匪徒你喊我叫正盘问,
    有个家伙弯腰打躬站中间。
    这小子的模样,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真好比弯腰虾米拱拱肩。
    灰秃秃一张长驴脸,
    秃眉毛如同两条冻僵的蝉。
    马蹄鼻子母狗眼,
    大嘴一咧象破船。
    这小子正是匪栾平,
    浑身上下泥浆全溅满。
    栾平自从被擒获,
    贼心不死伺机想逃窜。
    小火车西岔洞桥头遇土匪,
    战士们奋勇把敌歼。
    栾平把缚身的绳索硬磨断,
    趁激战逃跑来到这威虎山。
    他深知座山雕的脾气和习惯,
    不敢说被俘逃回还。
    众匪首问他从那来,
    他只好拉出侯专员。
    这时候,
    杨子荣斜挎红色值勤带,
    威风凛凛走进威虎厅里边。
    座山雕忙说:“老九你快看,
    是谁站在你身边。”
    杨子荣看见栾匪心一愣,
    有一丝惊异的神色挂在眉宇间。
    这突如其来的一刹那,
    党的教导响耳边。
    要沉着,莫慌乱,
    要冷静,要果断,
    必须随机来应变,
    主动进攻斗敌顽。
    这些想法脑中闪,
    不过只在转瞬间。
    想到此处忙开口:
    “栾大哥,你怎么来到这威虎山?
    到此处您有何公干?
    侯专员封你什么官?
    我胡标祝你官星旺,
    升官发财有靠山。”
    众匪徒也跟着齐声喊:
    “侯专员封你什么官?”
    栾平看着直傻眼,
    这样的胡标从没见。
    可此人又好象见过面,
    (白)嗯,我想起来了。
    他是共产党化装打进山,
    想到此他奸笑几声伸腰板:
    (白)“嘿嘿嘿!好一个胡标,你……你不是……”
    杨子荣拦腰把他的话打断:
    (白)“我不是?是我的不是,还是你的不是?
    我胡标够朋友‘义’字当先。
    想当初我劝你投靠崔旅长,
    你硬拉我去投侯专员。
    你说是凤凰要把高枝占,
    侯专员树大根深是靠山。
    可不能怪我不义气,
    我没听你的,来到威虎山。
    今天是三爷的五十大寿图吉利,
    没人听你闲扯淡!”
    座山雕连说:“对对对,
    栾平你快把实话谈。”
    栾匪面对座山雕,
    低头猫腰装笑脸:
    “三爷我特来投奔您,
    改换门庭找靠山。”
    杨子荣不让敌人得喘息,
    硬弩发射连珠箭:
    “你装腔作势把人骗,
    分明一派俱胡言,
    侯专员派你来干啥?
    不交待休想走下山!”
    众匪也跟着齐声喝:
    “快说!为啥来到威虎山?”
    栾平他伸直脖梗把嘴一舔,
    紧拨楞脑袋又充好汉:
    “我不是从侯专员那里来!”
    匪参谋长一听忙插言:
    “这小子刚才说的话,
    掉过屁股就不算。
    (夹白)真不是个玩意儿!”
    众匪徒哗然哄堂笑,
    比马蜂炸窝还要乱。
    栾平他两只贼眼滴滴溜转,
    嘎吱吱不住咬牙关,
    扎撒着两手一声喊:
    (白)“别笑了!你们都中了共军的奸计了!
    他不是胡标,他是共军化装打进山!”
    这一句恰似饿狼叫,
    众匪徒又惊又怕乱成一个团。
    刷啦啦,各样家什往外亮,
    密层层,把英雄围个严。
    黑洞洞,枪口对着太阳穴,
    亮铮铮匕首指胸前。
    那真是:
    刀出鞘,箭上弦,
    大枪推上了顶门栓。
    阴森森的威虎厅里死样静,
    匪徒们大气都不敢喘。
    杨子荣刀枪林中色不变,
    好比是劲松撑天傲霜寒。
    视群匪不过一群纸老虎,
    装模作样难免被戳穿!
    党给我智慧给我胆,
    千难万险只等闲。
    想到此仰天长笑不慌乱,
    逼近栾平好威严:
    “你既然说我是共军,
    就请你把我这个共军的来历谈一谈。”
    座山雕半信半疑跟着问:
    “是呀,你把他共军的来历谈一谈。”
    栾匪他不敢说出被俘的事,
    干干吭哧了好半天。
    杨子荣乘胜追击不放松,
    目光如电射敌顽:
    “栾平,你反复无常好阴险,
    吞吞吐吐定藏奸,
    踏破山门留脚印,
    要把共军引上山,
    三连长,加强岗哨去警戒,
    无令不许撤回还。”
    杨子荣以攻为守派岗哨,
    众匪徒个个赞许把头点。
    座山雕把栾平摔在地,
    怒气冲冲骂不完:
    “栾平你小子好大胆,
    竟敢小瞧我威虎山,
    前者你硬拉老九投别处,
    现在又来搞离间。
    还想把共军引进来,
    我岂能容你把我瞒!”
    栾平他声嘶力竭忙狡辩:
    “三爷,他真是共军打进山。”
    杨子荣抓住时机紧紧逼,
    不容敌人把气喘:
    “姓栾的你真阴险,
    我悔不该没把你宰死在白松湾。
    三爷,我胡标从不受小人欺,
    为了您才得罪了这条丧家犬。
    您要是拿我当胡标,
    干脆放我走下山。
    您要是拿我当共军,
    是杀是剐无怨言。
    有我没他不两立,
    留他留我您随便。”
    说罢摘下了值勤带,
    刷拉拉扔在脚下边。
    座山雕茫然不知怎么办,
    众匪徒七嘴八舌开了言:
    “三爷,老九不能走,
    可别耽误了百鸡宴。”
    匪参谋长拾起值勤带,
    座山雕双手捧起挎在杨子荣的肩上边。
    栾平一见傻了眼,
    心中暗自打算盘。
    看情况共军迷住了他们眼,
    我干脆以退为进把命先保全。
    只要留得青山在,
    烧柴放火也不难。
    想到此,面对老匪来哀求:
    “三爷,你不看僧面看佛面。
    我该死该死真该死,
    您千万千万多容宽。”
    座山雕袖子一甩移过身,
    栾平他无奈跪到子荣脚下边:
    (白)“胡……胡标贤弟,我不是人,我该死。……”
    自己把自己嘴巴扇。
    杨子荣不理也不看,
    对着众匪把令传:
    “时间已到给三爷拜寿,
    准备好马上就开宴。”
    眼看着酒肉端上来,
    众匪徒口水流下有尺半。
    栾平他不住磕头象捣蒜,
    匪徒们早就不耐烦。
    匪副官说:“干脆宰了丧门星。”
    匪参谋长说:“痛快毙了丧家犬。”
    贼栾平有口难分辩,
    连喊饶命泪连连。
    座山雕哈哈狞笑脸朝天,
    把栾平吓成泥一滩。
    座山雕示意一摆手,
    杨子荣说声:“交给咱啦!”
    拎起栾平架到无人处,
    手枪一挥来宣判:
    “栾平你为非作歹几十年,
    血债累累罪滔天。
    我代表祖国处决你,
    要为人民报仇冤。”
    叭叭两枪打碎栾平天灵盖,
    飞起一脚把死尸踢下了大山涧。
    杨子荣大步返回威虎厅,
    高声宣布开了言:
    “厅里掌灯,山外点明子,
    给三爷拜寿快上前!”
    座山雕得意忘形把酒灌,
    众匪徒大吃二喝折腾得欢。
    一个个似饿狗狼吞虎咽,
    你推我我拥你简直乱成团。
    只喝得你砸盘子我摔碗,
    还硬着舌头直叫干干干!
    杨子荣心急只觉时光慢,
    恨不能战友立刻到面前。
    威虎厅内细查看,
    紧守住地道暗机关。
    杨子荣正把战友盼,
    猛听得枪声骤起喊连天。
    乒乒乒,手枪步枪一齐响,
    哒哒哒,轻重机枪齐叫唤,
    嘀嘀嘀,冲锋号声不住响,
    咣咣咣,到处炸响手榴弹。
    冲进来小郭、小钟、吕宏业,
    老申、小罗和卫生员。
    李勇奇如猛虎出山好威武,
    小常宝似雄鹰展翅任盘旋。
    齐声喊:“缴枪不杀不许动,
    谁顽抗叫谁吃子弹!”
    匪徒们恰似炸了窝,
    哭爹喊娘乱叫唤。
    座山雕刚想奔地道,
    杨子荣挺身把贼拦。
    座山雕面对子荣正纳闷:
    “你是……”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你要逃跑难上难!”
    座山雕一听吓破胆,
    跄踉踉一屁股跌倒魂飞散,
    他爬起身来要逃命,
    妄想溜进暗道巧机关。
    杨子荣手提匣枪多威严,
    紧追老匪不放宽。
    追缴队人人齐奋勇,
    虎入羊群无阻拦。
    直杀得群匪无处逃,
    直杀得群匪魂胆散。
    生擒匪首座山雕,
    干净彻底把敌歼。
    这就是:
    追缴队会师百鸡宴,
    解放军智取威虎山。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20-9-29 16:58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9-9-22 00:15
军民团结一家亲(歌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  《斗笠舞》伴唱歌曲)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 ...

    拓展阅读
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影片摄制小结
北京电影制片厂《红色娘子军》摄制组
一九七三年二月
    伟大领袖毛主席高度评价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时说:“方向是对的,革命是成功的,艺术上也是好的。”把这一光辉样板戏搬上银幕,是十分光荣和艰巨的任务。总结我们拍摄的实践,既有成功的地方,更有失败的教训。
    为贯彻“三突出”原则,达到“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目的,我们在深刻理解舞蹈语汇,努力吃透样板戏的革命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电影艺术手段,千方百计地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
    一、拍好舞段和造型,塑造主要英雄人物,突出革命激情。
    舞段和舞蹈造型是舞剧抒发英雄人物革命激情的重要手段。拍好舞段和造型是“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关键。
    起初我们曾错误地认为,舞蹈镜头分切必须多些,才能突出英雄人物革命激情。因此,分了五百多个镜头。后来江青同志指示,镜头不要超过三百。事实上,镜头分切过多过碎,不仅会损坏舞段的连贯性,也不利于表现英雄人物的革命激情。为了做到既能充分展现舞蹈身段,同时又能使观众细致地洞察到英雄人物的精神世界,在采用长镜头拍摄时,把演员调度和镜头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六场常青面对南贼威逼他叛变的一段舞蹈。全景中常青愤怒地甩开团丁,然后冲成近景,突出他从容镇定、蔑视顽敌的精神面貌。当常青起舞,又拉成全景,以抒发他的革命豪情。老四走近常青时,为了再次突出他逼视老四的明亮似剑的目光,又推成近景。
    另外,我们还在大段舞蹈中,抓住其中最富有表现革命激情的一瞬间,插进特写或近景。如,六场常青就义前,舞台上刻划常青豪情澎湃,痛斥众匪的大段舞蹈,在三个大全景中插拍了两个近景。这样,把揭示英雄人物的精神面貌与英雄人物的舞蹈动作结合起来,突出了英雄人物的革命激情。
    舞蹈造型是揭示英雄人物阶级本质和精神境界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如清华在椰树后闪出的“弓箭步”造型,是揭示她“抓不着,我就跑”这一反抗性格的。我们选一线天做衬景,用全景正面仰拍了这一瞬间的塑像,把英雄人物内心世界美与外在形象美统一起来。
    二、在群舞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群舞是舞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拍好群舞,使观众既能看到英雄群像,又能在英雄群像中突出主要英雄,我们尽量避免过去那种蹦来蹦去的跳拍镜头,采取了镜头运动的方法。
    如,五场“山口阻击”,常青率众战士奋勇杀敌的大段群舞中,从常青两眼闪耀着仇恨光芒的近景拉成大全景,展现出纵横驰骋、群威群胆的场面后,镜头又推近,突出了常青怒杀群匪的无产阶级英雄气概。
    三、创造有利的环境气氛,塑造主要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
    为了塑造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在布景处理上,我们以原舞台景为基础,又根据电影的需要,作了发挥,使其更好地达到以景托人的目的。如,五场“常青被俘”这段戏,为了突出常青巍然屹立的高大形象,我们把常青处的位置拉前、加高,使常青高于背后山石,又达到众匪被踩在他脚下的效果。拍摄时,用远景表现雷鸣和闪电划破夜空的环境气氛。随后,又俯拍常青张开双臂的全景,然后急降成大仰角,又推成特写。常青这个英雄形象仿佛是耸立在高山之巅的劲松,威武地展现在银幕上。
    又如,“常青就义”一场,我们增加了一个高台阶,让常青站在高台阶上,南贼和众匪都匍匐在台阶下,造成英雄人物高大,敌人矮小的效果,从而表现他在任何艰难困苦场合都“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四、运用光线的明暗,色彩的冷暖和气氛的渲染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如,常青智闯南府,虽然是夜景,但我们仍然以明亮的光线和暖色调突出常青,使他与南霸天以及众匪徒灰暗的冷色调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我们还着力使用了眼神光和轮廓光,使英雄形象鲜明突出。
    “山口阻击”一场,为了造成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斗气氛,我们用了烟火、爆炸、闪光和风等手段,更好地烘托、渲染了常青、清华英勇奋战的高大形象。
    另外,我们还用效果光和追光来突出英雄人物。如“常青指路”、“山口阻击”、“常青就义”等重要情节和造型都使用了红光,对环境气氛作了渲染,也展示了英雄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一场中,为了表现清华遍体伤痕,怀着对南贼的刻骨仇恨,在茫茫的椰林里挣扎向前的一段独舞,我们用追光突出了她。
    五、适当改变舞台调度来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为了让主要英雄人物始终处于画面的突出位置,在拍摄中,有时也对舞台调度稍加改动。如四场,常青把枪还给清华时,舞台上是向后退表现她的激动,但同样处理在银幕上,就不象舞台那样感人了。所以拍摄时,我们让清华冲向镜头成近景,使她的激动心情得到了充分展示。
    除此之外,我们还运用“变焦距”来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在“夜袭匪巢”中,当常青听到清华擅自开枪后,他率众战士夺门而出时,我们用“变焦距”镜头,从大全景急推成他的近景,这样,既表现了情况突变的紧张气氛,又突出了常青沉着果断的战斗作风。
    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由于路线觉悟低,世界观和艺术观没有得到彻底改造,对江青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理解不深,贯彻不力,文艺黑线的余毒还经常作用于我们的思想,反映在我们的艺术实践中,致使完成片在质量上受到很大影响。主要教训是:
    一、做到艺术上的高标准,首先必须在世界观改造上下功夫。
    江青同志要求我们在艺术实践中,首先思想上要同敌人作战。同时要向个人的名利思想、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战。可是,我们恰恰缺乏这种革命精神。一方面对这场电影革命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一方面对自己头脑里的旧东西没有彻底清算。因此,开始,同样走了《智取威虎山》摄制组走的弯路(即,从片面追求电影化到机械照搬舞台)。碰了钉子后,又没有从世界观和创作思想上找原因,吸取教训。结果又出问题。在初拍三场时,受“谁有戏把镜头给谁”流毒的影响,第一个镜头便从“寿”字的特写拉出,渲染了南贼的威风。常青上场后,又没让常青占主导地位,突出了南霸天,造成正不压邪。这是立场问题,是屁股坐在哪一边的问题。再如,一场的“闪”,怕拍走了样犯错误,舞台上有一个,我们就闪一次。对“闪”的大小、远近及闪形,没根据剧情发展精心设计,没有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二场的“云”,基本上也是按舞台搞的,银幕上显得很呆板,而且天片也不够透亮。如果我们按照江青同志的设想,把海南瓦蓝的天空和浮动着的两层白云也加上,那就会更好地映出鲜艳的军旗,火红的英雄树,就会更生动地展现出革命根据地雄伟的气魄了。江青同志指出四场用大俯角拍的军民联欢的场面很好。但由于我们思想保守,不敢多用俯角,特别是大俯角。在全片中只有四场一个大俯镜头。如果思想解放,适当地多用些俯角镜头,效果会更好。同样,由于思想方法片面,形而上学,对反面人物处理上采取脸谱化的简单方法,削弱了对英雄人物的陪衬,影响了影片的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二、冲破旧的“条条”、“框框”,才能有所前进。
    对旧的“条条”、“框框”,没有把它当作革命对象,彻底砸烂它,相反被它所束缚,特别是被苏修电影创作上的清规戒律束缚得很紧。江青同志曾批评,一场椰林黑洞洞,看不清绿的层次。由于我们受“夜不观色”的自然主义的影响,对绿色没有很好地设计。因此,使椰林,即使在闪电中也没有呈现出绿的层次和雨中的光斑。六场的大榕树,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没有出绿,使得艺术质量大为减色。
    三、为工农兵英雄形象永远占领银幕,要苦练基本功。
    江青同志一再激励我们为革命苦练基本功。要求我们的文艺,不但内容是革命的,而且要让被赶下台的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也承认我们在艺术上是打不倒的。并为此,给我们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但我们不争气,不刻苦,缺乏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革命精神和“牛劲”,遇到困难就往后退。如,序幕“土牢”,舞台上是以黑丝绒为背景的,效果很好,但搬上银幕,就出了问题。江青同志看样片时指出:牢房太大,好象无边无际了。我们无形中夸大了敌人的力量。后来,还是江青同志为我们设计了一个很好的方案。这就是影片中用椰杆架起的“圈”,即“土牢”。这样,即符合历史和生活的真实,又有力地揭示了南贼对农民的残酷统治。四场,江青同志要我们拍出镶有金边的红色彩霞,也要我们拍得美丽些。但我们业务水平低,基本功不过硬,虽经过几次试验,仍没达到江青同志所要求的那样,使富有深刻政治含义的意境没有理想地展现在银幕上。
    《红色娘子军》拍摄的过程,是学习、理解、实践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过程,也是自我改造的过程。从这次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中,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时候对毛主席革命路线理解得好些、深些,照着做了,就有成效。相反,就出现曲折或失败。我们一定要把这次总结作为新的起点,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改造世界观,深入开展批林整风,为革命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前进。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20-9-29 20:06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9-10-7 21:54
实践《讲话》的又一可喜成果(节选)(原载《浙江日报》一九七二年三月十二日)
    革命样板戏《海港》经 ...

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

    为了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首都舞台上正在上演八个革命样板戏: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这八个革命样板戏,突出地宣传了光焰无际的毛泽东思想,突出地歌颂了历史主人翁工农兵。它贯穿着毛主席的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革命文艺路线,体现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正确方针,做到了“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
    这八个革命样板戏受到广大工农兵群众高度的赞扬,热烈的欢呼!赞扬它为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发展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欢呼它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辉煌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1967年5月31日社论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20-10-14 11:30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9-10-3 15:07
毛泽东思想东风传送
(革命现代京剧《海港》第六场  方海珍唱)
全世界闹革命风起云涌,

拓展阅读
汪曾祺谈《沙家浜》
作者:胡天培

    今年是汪曾祺先生一百年诞辰,报刊上发表了不少纪念性的文章,大都称赞先生是美食家,会做菜,善饮酒。我觉得汪先生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文学艺术。
    四十年前,也就是1980年,8月间,北京市文代会在国务院第四招待所召开,我参加了。一天上午开小组会,老同学徐城北有事找我,临吃饭前,我送他回家,刚下楼梯,看见一个中等身材、不胖不瘦、普普通通的老头,从楼道里走来。城北说,那是汪曾祺,我跟他说几句话。没容城北开口,汪先生就笑着说:你也开会来了,你父母身体怎么样?城北拉着我走了过去:我没有参加会,我是来找他的。他向汪先生介绍了我。汪先生很热情地和我握手,还问我在哪一组。
    城北的父母徐盈、彭子冈两位长辈都是大公报的名记者。徐盈老伯和沈从文、萧乾先后主编过大公报的副刊,汪先生是沈先生的高足,城北和汪先生早就熟悉,多有往来。午饭时间已到,人们蜂拥着向餐厅走去。城北要离去。汪先生说:甭走了,这里每餐都有富余,咱们一块吃吧。席间我和汪先生聊了几句,他告诉了我他居住的房号。一天晚上没有活动,我  敲响了汪先生的房门,应声进屋。汪先生好像刚喝过酒,正半躺着休息。他挺起了身,亲热地招呼我坐,还问喝茶不。
    在八个所谓样板戏中,我最喜欢的是《沙家浜》,知道它是汪先生编剧。我们谈话中很快谈到了这个剧目。汪先生说:《沙家浜》不能说是我的创作,江南一家沪剧团早就上演了,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原名叫《芦荡火种》,我们团只能算是改编。我问是毛主席把它改名《沙家浜》吗?他笑了笑,说:改编也不是我一个人,署名不是好几个人吗?这是集体劳动的成果。我知道那时候不提倡个人创作,很多文艺作品都是以集体的名义发表,何况汪先生又是1958年错划的“右派”。我从几位作家口中得知,京剧《沙家浜》的主要创作者就是汪曾祺先生。我为先生的谦虚发自内心的感佩。我连声赞扬《沙家浜》的成功,特别夸奖了“智斗”一场的精彩。他说《芦荡火种》的基础就好,几个演员的表演、演唱都很出色。  我问:京剧原来演阿庆嫂的不是赵燕侠吗?他说是啊,赵燕侠对塑造阿庆嫂这个人物贡献很大。我又问:那为什么后来不让她演了呢?拍电影也不是她。汪先生说:是啊!样板戏的一切都是江青说了算,江青对有才华的名演员是笼络的,而且好施小惠,她送给芭蕾舞演员白淑湘、京剧演员赵燕侠一人一件毛衣。白、赵都是名角,也是有个性的演员,对江青的专横看不惯。白淑湘干脆把江青送的毛衣扔了,赵燕侠也从不穿。江青问过赵燕侠,我送你的那件毛衣我穿着很合适,你怎么不穿呢?燕侠说:我比你胖,我穿着难受。这不就把江青得罪了吗?
    我问汪先生:样板戏这一称号是江青封的吧?不是她还能有谁?其实称“样板”是不科学的,文学艺术作品,有很多品种,每个流派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自己优秀作品和剧目,有自己的读者群、观众群。这样才能算是百花齐放,才有繁荣的局面,才能满足广大读者、观众的需要。“样板戏”唱了好多年,也没有起到样板作用,带来文艺的繁荣。十年中,八亿人民看的就是八出戏。这主要是因为样板戏的创作方法有问题,一是主题先行,二是“三突出”。所谓主题先行,就是作品还没有写,已有了主题。《沙家浜》本来写的是一个地下联络员机智、勇敢,战胜了敌人,保护了一批伤病员的故事。可是上层领导要求把它的主题改成以武装斗争夺取最后胜利,这就只能加强郭建光的戏。所谓“三突出”,即突出正面人物,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人物突出一号人物,调动所有艺术手段,塑造完美无缺的英雄形象。既然是以武装斗争为主,郭建光就应该是最重要的人物。但戏本身是围绕着地下联络员阿庆嫂展开情节的,演郭建光的谭元寿唱得再好,演得再好,也没有阿庆嫂的形象丰满、生动、感人。往往是为了把第一号人物写得高大、完美,就脱离生活,按照领导人的意图去生编硬造,去拔高,写出的人物只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凡一类,他们没有家庭,没有亲朋,没有个人生活,就是一心一意忠于领袖干革命。乍一看,还挺惊人,但低头一想,就会问自己,这样的人物生活中存在吗?答案是不太可能。这样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就淡薄了。当然有些人看了样板戏还是鼓掌的。
    汪先生声音不高,缓缓而谈,对自编的已名扬全国的样板戏谈出缺陷。我学到不少文艺知识,更感到先生的可爱、可敬,他是位很严肃的作家。
    近二三十年来,文学界、出版界对我国近现代作家的作品进行了多次评选,无论有无读者参加,汪先生的名次都仅在鲁迅先生之后,和巴、老、曹、茅及乃师沈从文先生并列。许多内行都称汪先生是大师级的作家。以前我觉得汪先生的作品比较少,又缺长篇巨制,能和那些写了几百万、上千万文字,早已闻名国内外的大作家相比吗?近来我反复看了汪先生的两个文集,还多次通过电话向专家请教,深受启发,《受戒》《大淖记事》这两个名篇早已被专家和读者视为了不起的作品,就不必说了,《王全》《七里茶坊》两篇小说中的人物也是感人至深的。我长期在农场工作,汪先生被错划为“右派”后,下放到张家口地区一家农研所,实际上也是农场,我们平日所接触的人是相似的,都是农业工人。读汪先生描写农场生活的作品,倍感亲切,《王全》中的王全,是个大车把式;《七里茶坊》中的老刘,是个淘粪的,还是个临时工。他们既不是党员、团员,也不是劳模、干部,也算不上积极分子,有时还自觉不自觉地说些不合时宜的风凉话,诸如嘲讽一时盛行的浮夸风,对物资紧缺不满,但他们都热爱农场,工作主动认真,关键时刻自然地显示出他们的高贵品质。王全对偷饲料者深恶痛绝,忍无可忍,打了对方一顿,本来应该受表扬的他成了批判对象。老刘和作者等四人去城边七里茶坊淘粪,他不怕脏,不怕累,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虽然他对买不着酒和猪头肉一类有抱怨,但一听说同事小伙因缺钱买彩礼对象要吹,立刻掏钱相助,解决了小伙的困难,成全了一桩婚姻,而他个人还没有老婆。先生这两篇文章都源于生活,写得自然、流畅。人物性格鲜明生动,充满了人情味儿,概括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让人读了觉得很真实,既感动又得到艺术享受。
    专家们和内行读者都认为,汪先生的作品虽然不多,但都是从生活中来,表现手法自然而高妙,是真正的文学作品,无论到什么时候,无论翻译成何种文字,都是艺术品,都没有过时之说,都受读者喜爱。
    汪曾祺先生作品不少都是在朋友或编辑的推动、请求下写成的。他不想成为文学巨匠,但他确实是文学巨匠。他在文学史上,必将有其应有的地位。

——2020年8月21日《北京日报》(第14版)报道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21-1-28 00:19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9-9-22 00:15
军民团结一家亲(歌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  《斗笠舞》伴唱歌曲)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 ...

拓展阅读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向前进,向前进”

  2020年底,中央芭蕾舞团半个世纪前创作排演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浙江杭州大剧院上演,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2021年1月21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上海保利城市剧院演出。3月8日,这部芭蕾经典将再登首都舞台。芭蕾舞原本是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上世纪60年代经过中国第一代芭蕾舞艺术家精心的创作打造,《红色娘子军》成为一部中国芭蕾经典作品,屹立于舞台50多年,先后演出了数千场,成为中国芭蕾舞迄今为止不可多得的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之一。
  回顾这部作品的创排历程可见,中国第一代芭蕾精英们当年以国外经典艺术为依托,大胆融入中国革命故事,以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作出一部有血有肉的中国题材的芭蕾舞剧,这一举动在世界芭蕾舞界都是一大改革创新,为世界芭蕾舞坛创立了中国芭蕾流派。也正是有了《红色娘子军》,一大批中国题材的芭蕾舞剧50多年里不断涌现。而《红色娘子军》经过50多年的淬炼、打磨、提升,依然在观众心中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红色娘子军》的演员成长了一拨又一拨,“娘子军”走过的道路风雨兼程,但是由于这部作品从创作初期就有这一个信念——为中国芭蕾打造一部全新的、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芭蕾舞作品,因此,经历数千场演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依然常演不衰,其中的创作和演出的经历值得好好总结和学习借鉴。

创作扎根人民群众之中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从1964年9月下旬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到现在56年多的时间里,共演出5000多场,深受观众的喜爱。尤其是该剧1970年被拍成电影后,这部作品就更为家喻户晓,甚至当时有很多基层文艺宣传队都以演出《红色娘子军》为荣。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国内外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国外的优秀芭蕾舞团纷至沓来,而对于中国观众而言,被称为“一红一白”之一的《红色娘子军》依然是大家最为喜欢的芭蕾舞剧,足见这部作品超强的生命力。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之所以在50多年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与该剧最初的创作方向有很大的关系。1963年,周恩来总理看完中央芭蕾舞团的前身——北京舞蹈学院实验芭蕾舞团演出的俄罗斯芭蕾舞《巴黎圣母院》时指出:“你们可以一边学习排演外国的古典芭蕾舞剧,一边创作一些革命题材的芭蕾剧目。”于是,我国第一代芭蕾人就开始研讨用什么样的题材能够反映中国人民革命历史,提出了将当时上映的、由梁信编剧和谢晋导演的《红色娘子军》改编成为芭蕾舞剧。说实话,这个想法在当时有多大胆是中国芭蕾人现在想起来都感到骄傲的,因为在《红色娘子军》之前,中国芭蕾虽然有一部舞剧《鱼美人》,但主要还是演出西方古典芭蕾舞剧,特别是俄罗斯经典作品。因为当时中国芭蕾诞生时间不长,主要学习的是俄罗斯流派,而俄罗斯的经典芭蕾中大部分作品是王子与公主的故事,是浪漫的爱情,而当时十分受欢迎的电影《红色娘子军》所反映的内容与西方经典芭蕾相反。《红色娘子军》讲述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琼花为代表的中国妇女为反抗压迫、追求自由解放,参加红军,从一名苦大仇深的农村姑娘,逐渐转变成一名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娘子军战士的过程。但是就是这个题材最贴近中国普通的观众,因而使得这部作品50多年来都受到观众的喜爱。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创作方式是深入生活的,在确立了改编《红色娘子军》为芭蕾舞剧后,主创人员没有拘泥于原电影的故事情节,而是深入海南岛走访老红军战士。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编导之一蒋祖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体验生活为后来的舞剧结构和动作设计起了很好的作用。第一站是椰林寨,我看到一棵椰树,树干先是向上长了几十厘米,又向水平方向长了一段,最后向上顽强地立起来。我想大概是椰树小时候被强风吹倒所致,椰树那种拼命向上生长的韧劲不正是琼花精神的写照吗?”这个细节带来的灵感后来被蒋祖慧用到了琼花“逃跑”的独舞中。当然,《红色娘子军》的创作打破了古典芭蕾在排练室里编排的惯例,主创人员深入海南岛参观纪念馆,采访老战士,大家把采访心得融入到舞剧的编排中。于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不仅加入了很多民族舞和中国古典舞的元素,更加入了军事动作,芭蕾舞台上第一次有人拿着枪射击,拿着手榴弹投掷。“五寸钢刀舞”“黎族舞”等民族特色浓郁的舞蹈也被搬上了芭蕾舞台。更为重要的是,当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主创将上世纪20年代中国被压迫、被剥削的女性对自由和幸福的渴望与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从最初的创作到现在历经多次修改,从最初上演时的版本中还带有更多电影的框架,到后来修改得剧情更流畅、主题更突出,很多修改都是在演出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听取专家和观众意见后进行的。然而,无论怎样修改,该剧的主题立意没有变,一以贯之演出了半个世纪,成为观众心中的经典。

演“兵”怎样像“兵”
  说到《红色娘子军》50多年的变迁,不能不说到主要演员的变迁,特别是扮演琼花的六代演员。1964年中国芭蕾才刚刚起步,能够完成对芭蕾艺术的重大革新,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一代琼花的扮演者白淑湘,也是中国第一位“白天鹅”。在《红色娘子军》之前,白淑湘主演的《天鹅湖》已经为当年芭蕾爱好者所熟知。而《红色娘子军》与《天鹅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剧目,一个柔弱纤细的天鹅,一个苦大仇深、勇于反抗的农村妇女,白淑湘扮演琼花可谓是一次极大的挑战。而白淑湘通过对角色的揣摩、通过参加军训,把自己锻炼成刚毅坚强的中国女性。
  《红色娘子军》的编导之一李承祥认为:“白淑湘对这个角色的确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应该说,白淑湘个人的个性和琼花这个人物是比较接近的,她有一种天生的刻苦、抗争的精神。”薛菁华因为在芭蕾电影中扮演琼花而广为人知,其表现出琼花硬朗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深受观众喜爱。而冯英是1992年中央芭蕾舞团复排《红色娘子军》时出演琼花的。在复排前出演过琼花的演员应该说是对中国芭蕾起步时期有着贡献的艺术家,包括白淑湘、钟润良、赵汝蘅、郁蕾娣、薛菁华等,她们在不同程度上对琼花的塑造起到了奠基作用。到了冯英和张丹丹出演琼花时,中国芭蕾在国际上有了一些影响,她们的舞蹈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时候琼花的扮演者在原有规定动作上加入了自己的技巧,让角色更加光彩夺目。而李宁、孟宁宁、张剑、金瑶、鲁娜、侯爽等后来几代琼花的扮演者不仅踩着巨人的肩膀完成了对琼花的解读,更是用现代人的视角看待琼花,表演的琼花更加人性化。
  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大量的群舞也是与西方古典芭蕾完全不同的,特别是包括许多娘子军队列、打靶、投弹以及战场杀敌的场景。这些场景要求演出《红色娘子军》的演员们要演“兵”像“兵”,要过军训关,这也是此前芭蕾舞演出完全没有的要求。当年第一代娘子军们参加军训体验生活,很多动作就是在军训中和军训后创作完成的。后来,所有演出《红色娘子军》的芭蕾演员在演出前都会过军训关。演“兵”就得像“兵”,女兵形象呈现在芭蕾舞台上,这在世界芭蕾舞界是独一无二的。

魂不变、根未移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中国芭蕾的经典之作,之所以能够常演不衰,是因为其创作之初就深深扎根在群众之中,深受中国普通百姓的喜爱,同时,也让西方观众感到震惊。该剧不但颠覆了人们对传统芭蕾的印象,同时,也以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历史,展现了中国女性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进入21世纪,该剧还曾经到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在时隔50多年的今天,再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创作,当下和未来的艺术家都能从该剧的创作中得到启迪。
  创作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这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历代创作和演出人员最深的体会,当年如果没有李承祥、王希贤和蒋祖慧等主创人员深入生活,大胆将中国的民族舞蹈元素融入芭蕾中,大胆地将中国历史上女性生活元素融入芭蕾中,全身心地深入海南挖掘、采撷娘子军生活的细节,就不会有《红色娘子军》50多年演出依然受到观众喜爱的盛况。如果没有从最初创作开始就要求演员们过军训关,也就没有到现在演出风格不变的超稳定性,这些都说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创排半个世纪以来魂不变、根未移。
  在上世纪70年代,有一张薛菁华扮演的琼花出逃后独舞动作的剧照受追捧。很多普通百姓都知道,那个动作叫“倒踢紫金冠”,这原是京剧中的一个动作,在把《红色娘子军》搬上银幕时,李承祥和薛菁华把这个动作移植到芭蕾舞中,而后又拍了剧照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然而,作为一个舞蹈动作的术语被百姓广为知晓,这还得归功于那时候出版的关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文字加剧照的剧本,将剧中每一个动作都做了标注,使得那些基层宣传队都可以依照这个进行排练。于是,“倒踢紫金冠”成了琼花的标志动作。一个芭蕾动作在全国人民心中影响之深,说明人民群众对这部作品热爱的程度,这是超越时代、超越历史环境的存在。现在,如果提起芭蕾动作,一般人知晓的芭蕾术语,除了《天鹅湖》中黑天鹅的“挥鞭转”,就是《红色娘子军》中的“倒踢紫金冠”了。
  一部作品能够流传开来少不了独特的标志性元素,对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而言,除了“倒踢紫金冠”,一些标志性的音乐旋律和舞蹈亮相也是独一无二的,比如《娘子军连歌》、《万泉河水》等,再比如“常青指路”的亮相和“常青就义”场景。这些经典旋律和经典场景都是《红色娘子军》所独有的。
  全身心投入、扎根基层、潜心创作、勇于创新,这些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一笔丰厚的财富,值得今天和未来的创作者学习和借鉴。

——2021年1月21日一期《中国文化报》第5版登载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21-6-25 17:38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9-10-15 12:52
毛泽东思想照耀着舞剧革命的胜利前程——排演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一些体会作者:中国舞剧团(原载 ...

  拓展阅读
不朽的《红色娘子军》,永远绽放的“琼花”
记者:凌广志、严钰景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今年6月初,中央芭蕾舞团创排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来到故事发生地海南琼海演出。
  激昂的旋律和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又把人们带回了90年前海南岛上贫苦妇女们扛起红旗和刀枪,为反压迫求解放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道路觉醒
  “同是十六七岁的少女,您何以能有这一腔自立自强的孤勇,飞出父母的羽翼,离开家庭的温房?有这一股敢为人先的气魄,为反抗压迫求得解放,你们扛枪上阵,斩钉截铁,义无反顾,视死如归。”这是2021年5月1日,红色娘子军成立90周年时,海南中学生写给革命先烈一封信中的内容。
  90年前的海南岛封闭贫瘠,经济凋敝。在地主阶级的压迫剥削下,海南广大的农村妇女犹如巨石下的小草:男人们下南洋谋生,常常经年不返,甚至十余年也没有音讯,妇女们大多留守家中赡养老人、养育幼小,苦苦地支撑家庭。
  20世纪20年代中叶,王文明、杨善集等琼籍革命志士从上海、广州返乡,带回了中国共产党“贫苦农民要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理,乐会县第四区(今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正是王文明的故乡,他在这里的广大乡村树起了革命旗帜,点燃了农民革命的第一支火把。
  琼崖地区工农群众在杨善集、冯平、王文明、冯白驹等人的领导下,从1927年9月开始在定安、琼山、万宁、陵水、乐会、文昌、琼东、临高等地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后,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创建工农革命军,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琼崖革命根据地。
  1931年3月,中共琼崖特委批准率先在乐会县创建“赤色女子军连”。3月26日,在全琼工农兵第三次代表大会的闭幕式上,乐会县赤色女子军连宣告成立。当时赤色女子军连仅有一个排人数,不属正规红军连队编制,是乐会县委和苏维埃政府直接领导的地方武装组织。
  此后,赤色女子军连配合红三团打了几场胜仗,军威大振。为了更广泛地发动群众参加革命,壮大革命力量,中共琼崖特委发布了一则布告:“英雄的乐会县妇女们,拿起枪来,和男子们并肩战斗。”这则布告,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刮过海南大地。不到一个月,便有700余名穷苦妇女报名参加革命队伍。
  “为进一步发挥琼崖妇女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琼崖特委决定成立女子军特务连。”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陈锦爱说,1931年5月1日,经过严格筛选的103名妇女,在乐会县第四区小学操场上宣誓入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别任务连成立,这就是传扬至今的“红色娘子军”。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女子军连队,也是琼崖自古以来第一支妇女武装部队。

道路觉醒
  “同是十六七岁的少女,您何以能有这一腔自立自强的孤勇,飞出父母的羽翼,离开家庭的温房?有这一股敢为人先的气魄,为反抗压迫求得解放,你们扛枪上阵,斩钉截铁,义无反顾,视死如归。”这是2021年5月1日,红色娘子军成立90周年时,海南中学生写给革命先烈一封信中的内容。
  90年前的海南岛封闭贫瘠,经济凋敝。在地主阶级的压迫剥削下,海南广大的农村妇女犹如巨石下的小草:男人们下南洋谋生,常常经年不返,甚至十余年也没有音讯,妇女们大多留守家中赡养老人、养育幼小,苦苦地支撑家庭。
  20世纪20年代中叶,王文明、杨善集等琼籍革命志士从上海、广州返乡,带回了中国共产党“贫苦农民要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理,乐会县第四区(今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正是王文明的故乡,他在这里的广大乡村树起了革命旗帜,点燃了农民革命的第一支火把。
  琼崖地区工农群众在杨善集、冯平、王文明、冯白驹等人的领导下,从1927年9月开始在定安、琼山、万宁、陵水、乐会、文昌、琼东、临高等地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后,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创建工农革命军,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琼崖革命根据地。
  1931年3月,中共琼崖特委批准率先在乐会县创建“赤色女子军连”。3月26日,在全琼工农兵第三次代表大会的闭幕式上,乐会县赤色女子军连宣告成立。当时赤色女子军连仅有一个排人数,不属正规红军连队编制,是乐会县委和苏维埃政府直接领导的地方武装组织。
  此后,赤色女子军连配合红三团打了几场胜仗,军威大振。为了更广泛地发动群众参加革命,壮大革命力量,中共琼崖特委发布了一则布告:“英雄的乐会县妇女们,拿起枪来,和男子们并肩战斗。”这则布告,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刮过海南大地。不到一个月,便有700余名穷苦妇女报名参加革命队伍。
  “为进一步发挥琼崖妇女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琼崖特委决定成立女子军特务连。”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陈锦爱说,1931年5月1日,经过严格筛选的103名妇女,在乐会县第四区小学操场上宣誓入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别任务连成立,这就是传扬至今的“红色娘子军”。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女子军连队,也是琼崖自古以来第一支妇女武装部队。

初心不改
  2010年3月,时年100岁的红色娘子军老战士王运梅在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讲解娘子军战斗历史时,被游客问起党费缴纳情况,才知道自己一直没有入党。“外婆一直以为自己跟着共产党一辈子闹革命,理所当然就是共产党员。”王运梅的外孙女马世菊回忆说,当明白自己还不是一名党员时,她非常难过。
  同年6月,王运梅让马世菊代笔,向琼海市阳江镇岭下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2年7月,102岁的王运梅站在鲜红的党旗前,神情肃穆,目光坚毅,一字一句地宣读完入党誓词,如愿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创下党史上年纪最大新党员的纪录。
  一年后,王运梅在岭下村家中平静去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王运梅生前曾坚定地说,“我永远跟党走,直到最后一口气。”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红色娘子军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她们留下的精神遗产却一直激励着后人。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与传承中,1969年8月1日,由99名农村女青年组成的红色娘子军民兵连,在当年娘子军成立的旧址正式宣告成立,这是一支配备真枪实弹的基干民兵连。
  红色娘子军第一任连长庞琼花后人,海南省革命史研究会会员庞启江介绍,红色娘子军民兵连成立后,成为阳江镇乃至琼海市水利建设、农田大整治、科技兴农、抗风救灾以及治安维稳等工作的突击队、爆破队和宣传队。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大东海围海造田工程、合水水库大建设、烟园通天渡槽项目建设、农田基本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各项重大工作中,处处都能见到她们的身影。

精神永存
  2014年4月19日,最后一位红色娘子军老战士卢业香,以100岁高龄在琼海家乡逝世。海南岛上红色娘子军的英雄传奇从此成为永远的回忆。但以娘子军历史史实为素材创作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却在舞台上经久不衰。自1964年在北京首演后,这部“看家戏”走过半个多世纪,经历6代舞者,国内外演出5000多场,至今仍非常受观众追捧。
  “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历久弥新流传不衰,主要是娘子军‘坚持信念、敢为人先、坚贞不屈、英勇斗争’的精神内涵,感染了一批又一批观众。”庞启江说。
  作为《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配歌的《万泉河水清又清》,如今已成为海南所有重大活动的主题曲,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在首届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悠扬地响起。
  “这是红色娘子军精神的感召力和震撼力。”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在琼海演出结束后表示,每一场演出都有观众激动地流泪,每次一上台表演,自己也会一遍遍重温“琼花”的精神——坚强、英勇、敢为人先,正因为红色精神不朽,艺术作品才能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
  “出生入死破旧笼,海南岛上啸东风。浇来知是英雄血,一朵琼花分外红。”这是中国现代文化大家郭沫若送给电影《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的扮演者祝希娟的题词。祝希娟时常回忆起拍摄电影前,在琼海体验娘子军真实生活的日子:当年的娘子军连长冯增敏带着全部演员完全按照娘子军的作息时间进行训练、讲课、出操,在当年的革命根据地体验女战士的生活,练了整整一个月,所有演员的鼻子都晒脱了皮。
  “如果没有这一个月的生活,我大概演不了‘琼花’。直到今天,有时闭上眼睛都能想起,泥巴墙上写着‘中华苏维埃万岁’。”祝希娟说。
  电影《红色娘子军》1960年7月1日上映后,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在全国掀起了“娘子军热”,当时曾创下6亿人次观看的纪录。中国电影第一届百花奖评奖,《红色娘子军》荣获“最佳故事片”“最佳女演员”等多个奖项,后又在我国首次参加的国际电影节上获最佳编剧奖。
  烽火岁月已成过去,红色娘子军精神却在银幕上、在舞台中,在每一个受到感召的人心中生生不息,赓续永存。

——摘自2021年6月25日一期《新华每日电讯》第14版

作者: 无度不丈夫    时间: 2021-7-21 11:30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19-9-22 00:15
军民团结一家亲(歌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  《斗笠舞》伴唱歌曲)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 ...

    拓展阅读
红色娘子军: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
作者:方怡晖

  红色娘子军这支由女性组成的革命队伍是琼崖乃至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奇迹。她们象征着革命女性勇于反抗、忠诚为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1年5月1日,琼海市各界党员、群众相约来到海南省琼海市位于市中心的红色娘子军雕像前敬献花篮,追忆红色娘子军这支特殊的队伍。90年前,也就是1931年的5月1日,中国共产党琼崖特别委员会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在乐会县第四区(今琼海市阳江镇)革命根据地宣告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人称“红色娘子军”)。从这一天起,红色娘子军开始了在中国革命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战斗生活。

革命的琼崖女性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这是电影《红色娘子军》的主题曲《红色娘子军军歌》中的歌词,也代表着红色娘子军“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红色娘子军骁勇善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铸就红色娘子军精神的背后,蕴藏着海南岛(旧称“琼崖”)女性悲惨的命运。
  在中国旧社会的迫害之下,琼乐、乐会两县(后合并为琼海市)的女性很早就萌生了革命意识。琼崖长期为劳动力输出区,不少男人迫于生计“卖猪仔”到海外当劳工,导致当地女性很早就成为当时顶梁柱,也迫使了琼崖女性纷纷形成了独立意识。与此同时,琼崖女性一直过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木头跟木头抱”的生活。但是压力越大反抗亦越大,琼崖女性不仅因此磨炼出吃苦耐劳的品格,还造就了她们的反抗精神、革命精神。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琼崖妇女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随着1927年国共合作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革命,随即全国各地开始燃起了星星之火。早在1927年,杨善集、王文明、陈永芹等领导琼崖人民在琼海万泉河畔的椰子寨打响琼崖武装革命暴动第一枪,随后在1930年,琼崖红军第二独立师正式宣布成立。
  红军的发展壮大和对敌作战的不断胜利,鼓舞着共青团、妇女会赤卫队等群众组织的发展,广大青年妇女纷纷要求参加红军。1931年5月1日,红色娘子军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万人庆祝大全上正式成立,娘子军全连共100人,编制3个排,9个班,连长为庞琼花,指导员王时香。

巾帼不让须眉
  红色娘子军成立以后,在红军独立师师部的领导下,可谓“文武双全”。在“文”中,红色娘子军积极宣传教育群众、组织引导群众。红色娘子军平时积极配合当地苏维埃政府到各村开展工作,积极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在驻地办夜校,教农村妇女识字读书,帮助农民干农活、解民忧;她们走村入户,宣传党的政策,启发群众觉悟,动员群众参军参战;在土地分配中,参加调查核实人口、丈量土地、定桩划界等工作。时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的冯白驹后来在回忆她们的事迹时说:“娘子军在苏区和群众结合得很好,经常参加农业生产,帮助农民干各种活,很受群众拥护。”
  在“武”中,红色娘子军在琼崖最艰苦的革命时期先后参加了50多场战斗,可谓骁勇善战。1931年6月,刚成立不久的红色娘子军配合红三团一营伏击沙帽岭,首战告捷,威名不胫而走。之后,她们又参加了火烧文市炮楼、保卫文魁岭等战斗,显示出了独当一面的作战能力。1932年8月,在琼崖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红色娘子军占据马鞍岭有利地形与来犯之敌展开激战,掩护了主力部队转移。面对敌人的再次进攻,担负留守任务的第二班10名女战士与敌军展开英勇搏斗,直至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1932年7月始,国民党对琼崖革命根据地进行残酷“围剿”,琼崖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失败,红色娘子军第一、二连先后解体。红色娘子军疏散后大部分化名隐蔽于群众之中。庞琼花、冯增敏、黄墩英、王时香、庞学莲等骨干先后被捕入狱达5年之久。面对严刑拷打、金钱诱惑,她们绝对忠诚、守口如瓶。敌人无计可施,只能将她们送进了广州“感化院”,但没有一个人被“感化”变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国共合作抗日的背景下,她们被释放回到家乡。化整为零的女战士分散到各地后不少成为革命骨干。在红色娘子军的精神指引下琼崖妇女依旧在各个时期续写红色娘子军的红色传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她们在各个战斗单位里,表现出了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抗战时期,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的女子军排,继承和发扬了红色娘子军作风,战斗在抗战前线。在1950年海南解放时,琼崖纵队女战士已占到了整个革命队伍的15%。

红色娘子军精神永存
  在琼海市的市中心,矗立着红色娘子军的塑像。每年5月1日,各地的群众都会自发来到这里在塑像前献上花圈。
  红色娘子军作为一个战斗编制,虽只存在了一年多的时间,但红色娘子军精神却一直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妇女群众投入到革命当中。直至今日,在新的时代潮流中红色娘子军继续发挥“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独特作用,凝聚起改革发展稳定的巾帼正能量。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红色娘子军建立90周年,海南举行了多个纪念活动,海南多市政府以红色娘子军为主题进行党史学习活动,在5月1日红色娘子军9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中,除了祭奠活动外,组成1.5万人徒步活动,共同挥舞国旗,高唱《红色娘子军军歌》。海南人民一直记着红色娘子军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队伍,保持初心不改、斗志不衰,以不同的方式续写着新的红色传奇。

——摘自《小康》旬刊2021年7月中旬刊





欢迎光临 6、7、80后怀旧网 (http://607080hj.net/)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