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印象 发表于 2023-7-29 13:41:44

和赵有亮老师的二三事



赵有亮老师80年代早期就已经蜚声荧屏,那时候他演电视剧比演电影还出名。
进入80年代黑白电视机逐渐普及,当年人们对每年产量很低的国产电视剧趋之若鹜。还记得当年播放过的几部老电视剧,像《黑十字架》、《燕儿洼之夜》、《刑警队长》、《射天狼》、《高山下的花环》、《赤橙黄绿青蓝紫》、《铜鼓》等。这些电视剧大多贴近生活反映时代面貌、因而电视观众们喜闻乐见也受到好评。当年我就愿意看小说,慢慢也就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当初拍的这些电视剧作品基本都是根据作家作品改编,把小说直接搬上荧屏。有的是我先看完小说再看电视剧比如《刑警队长》、有的是先有的电视剧后来才知道还有小说比如《燕儿洼之夜》、《铜鼓》。这其中就有赵有亮老师主演的电视剧《故土》,它是根据苏叔阳小说改编的。对,就是以前北影厂的那个苏叔阳;前几年已经去世。剧情就不多说了,许多朋友都看过、记忆犹新。
只谈一点:对剧中人物印象太深,以致于以后很长时间都记成有个演电视剧的是叫白天明。


赵有亮老师在电视剧《故土》里面演过白天明。当时家里有《上海电视》上面专门介绍过剧中人物,回忆起来好像眷恋祖国痴心不改的热血知识分子。80年代早期他一个还有白志迪一个,特别出名。陈道明演电视剧出名都是后来的事儿。赵有亮老师还有一部电视剧《孽债》也值得在这里提一下。我同学后来跟我讲当时正好赶上世界杯(应该是94年世界杯),结果上海人宁可不看世界杯也得看《孽债》。晚上黄金档电视剧播出那段时间街头巷尾的人流明显减少。当然也跟上海返城知青题材有关。不过赵有亮金鑫王华英这批演员星光璀璨当时演的也确实好。赵有亮演电影也不少,像《都市里的村庄》《电梯上》近年来我在网上都反复看过。
他演的大多是改开背景下有真才实学、在现实中负重前行举步维艰、秉性坚忍又带几分傲骨的中年知识分子形象,特别有时代气息。可以这么说:如果想看当年的知识分子形象,简直可以对号入座。作为一个观众来说,能看过他拍的几部电影电视我觉得也挺值了。真的。


再说一件跟赵有亮老师有关的往事。80末或者90年,那时候我哥哥还在建企。当时国企劳动纪律还是挺松散,每到周末下午没啥事机关基本没人都提前下班了。赶上那天我哥哥提前下班,半道上看到路边有家电影院在放电影《解放》就进去看了。那些年苏联战争片《莫斯科保卫战》《第一骑兵军》电影院都公映过。但《解放》系列没公映过后来我还是在有线电视上看的。当时我哥哥也听说过这部电影知道是二战片,反正周末回家早也没啥事儿于是就掏钱买票进去看。那时候票价也不贵,白天场大概也就几块钱。结果没想到进入一看原来是部国产片还是企业改革挺没意思的那种、因为写一汽解放车的所以一语双关片名叫《解放》。我哥哥看了一会儿没看进去就出来回家了。回来以后跟我说是赵有亮主演的。
那时候电影院放电影也挺简单,就是直接在售票窗口有块小黑板上写上时间场次票价。所以事先也不知道不是战争片《解放》。那是我哥哥他们单位附近的一家企业俱乐部电影院。平时没多少人,白天场能进去看电影的,不是小年轻的谈恋爱就是上岁数的去幽会、要不就是办事的没到点进电影院打发时间的。所以白天场电影经常都是赶上什么片源就放映什么片子,反正一般也没人正经去看。好电影都留在晚场。这部《解放》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找出来放的。就这么回事儿。多少年之后一提到二战巨片《解放》,我经常都忘不了补充一句那是赵有亮演的。哈哈。


还有一件事,就是前二天网上曾经有人质疑过赵有亮老师的党员身份。比如说——他不是出国定居了吗?他是怎么参加组织活动的?6个月不参加就退党了。我当时也回复过,在这里再解释一下:
按一般规定:出国定居无法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予以停止党籍。停止党籍不是纪律处分,将来符合条件还可能恢复党籍;跟劝退除名自行脱党二回事儿。
我有姻亲在我们当地北方系统国企老干部科工作,北方系统过去都是军工企业。他们那儿以往安置过不少四野朝鲜族老兵后来有出国定居的。所以我知道,之前就有这个政策。


我这人,从来对事不对人。演员片子演得好的,我都喜欢;从陈冲龚雪刘晓庆到斯琴高娃巩俐章子怡。
优秀演员受人尊敬,被影迷津津乐道。同样值得缅怀。




无用书生 发表于 2023-7-29 22:05:37

记得白天明!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3-7-31 18:44:35

我的同班同学赵有亮作者:童自荣
这个大学同学,我很想写一写。他就是上戏66届表演系毕业生,我的同班同学赵有亮。1967年分配到北京青艺工作之后,他不断有佳作问世,他是班里演舞台剧、拍电影、电视最多的一位,且多半还是主角。遗憾的是,也是从此之后,几十年来居然都未曾再晤上一面。上周忽然传来他不幸的消息,这样一个生机勃勃、透明、干净的好人竟就离我们而去,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1962年我刚入学,赵有亮就给我留下了很突出的印象,因为他的朗诵。我后来获知,他之前曾在剧团里摸爬滚打,小小年纪便打下了一定的演戏基础。他是见过世面的,他的拿手杰作是诗朗诵——“毛主席他本来就在我们中间”。他那富有激情又有层次感、画面感的表演,把我们看得一愣一愣的,当时就觉着他是个出色的成熟的演员。有的人天生就为舞台而生,他不知疲倦的“铁皮嗓子”也很出名,也难怪,学院里要来了外宾,他的朗诵便是保留节目。
还有一个印象,这就有点不登大雅之堂了。我实话实说,他有口吃毛病,平时生活里这要命的毛病还很严重,且由来已久。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纠正这毛病的,反正也绝了,只要一上了台,他就完全正常,一点儿也不口吃,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难得的我后来配角色,如必须带有口吃的毛病,我立马会想起我这位老同学,当然想到的仅仅是生活里的赵有亮。
赵有亮的形象条件是班里最棒的,五官端正,鼻梁高挺,很像那《罗马假日》里演记者的男演员,经得起特写。他又一向都是班干部,可谓班里的“精神领袖”之一,不过,他平时的性情温良恭俭让,只严格要求他自己。我们这些班里的普通学生,不免对他这样的院方红人私下里会有些议论,当然更多的是由衷赞赏。
赵有亮最在乎的是把功课做好,尤其是把表演课学扎实,而目的也并非冲着名和利,是单纯、干净地追求一份神圣的艺术。事实上,艺术亦是班上所有同学共同的追求。不可否认,他的表现格外突出,潜移默化地为班里同学起到了引导作用。每每想起那四年的学习生活,同学们相互关心,相互提携,是多么美好和温暖。我对他下的结论是:作为演员赵有亮是好演员,作为领导他是公认的大公无私,作为父亲他又是孩子的好父亲。
说到这里,我想提一件往事,亦很能佐证赵有亮善良的为人。
“文革”中抄家,我们家也逃不掉,尽管实在是不合规格。那时,我的配音演员的梦,是不可告人的,我也连父母都瞒着。我郑重把心愿写在一张纸上,放在我书桌最隐蔽的角落。居然也被抄出来了,还交到了院方。直到赵有亮来找我,我才如梦初醒。他知我这张纸的分量,善解人意地代表组织把东西交还给我。他没有多话,点点头转身就走了,以后他也从未在任何场合再提起。对于这件事,我心怀感激,永远忘不了。
赵有亮同学,你走了。你去的那个地方,大概不久我们就会去的,这样一想,我心里才轻松一点。可惜,你读不到这篇小文啊,而你应当知道,我说的一字一句都是真心话。

——《新民晚报》百家号2023年7月31日报道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3-8-1 13:23:18

朴实的艺术家赵有亮作者:汪正煜
表演艺术家赵有亮是位非常朴实的人,我和他有过一次较深交往。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央实验话剧院院长是赵有亮,他率团来沪演出。那时候,经费相当困难,那情景是今天的话剧迷们无法想象的。怎么办?赵有亮想到了他在上海戏剧学院的同学朱大坤。大坤当时作为一名制片人已经稍有门路,他又是我挚友,就找到我“帮帮忙”,并即带我去见赵有亮。赵有亮是个非常朴实的人,穿件普通的旧西装,没一点上级的样子。见面后也没有多说什么,表示了感谢,开了介绍信,还说了句正宗上海话“迪个事体蛮辛苦的”。
那时节拉赞助确实蛮辛苦。每天骑着“老坦克”,满上海跑,许多企业听说给话剧赞助费,笑笑婉拒。大汗淋漓时,我就想到赵有亮“蛮辛苦”的话和他毫无粉饰的朴实样。最后,到一家外贸公司递上介绍信,那公司曾在我编导的电视剧中赞助且给予广告宣传。我连忙介绍了赵有亮,公司的老总等大概也喜欢话剧,都说,“啊呀,他是阿拉上海人呀,当院长啦!”就答应支持。
我把钱悉数转给话剧院后,大坤来表示感谢。我说,谢什么啊,君子之交淡如水,当初你待我亦如此的。在没担任导演和制片人前,大坤韬光养晦,蜗居在上海青年话剧团一栋小楼楼梯下的小屋里,我常去,和他谈艺术,谈人生,由他带着认识了青话许多演员。他的生活十分清苦,然而为人又十分仗义好客。有一回,我们谈了很久,到午饭时分,他拉我去门口的小饭店吃饭,叫了许多菜,我俩还喝了不少酒。事后许久,我才知道,那天他身上只有四毛多钱,所有酒菜钱都是从青话朋友处借来的。重述了这件事,他却说“记不得了”,并拿出不少话剧演出票和发布会的请帖给我。
话剧的新闻发布会在一家小饭店召开,来了不少记者。会前,赵有亮特地过来和我握手,还是那一句“您辛苦了”,这回是标准普通话。发布会由赵有亮主持,他说得不多,话语也不流畅,也不会滔滔不绝长篇大论,只介绍了这次演出的剧目和演员,之后就“请大家吃顿便饭”。饭菜一般,啤酒饮料,赵有亮拿着酒杯敬酒希望多多宣传。到我这里时,多说了一句“我晓得侬是大坤好朋友”,又是上海话。我点点头。
之后我看了他们各场演出,饕餮盛宴!许多剧,如《最后一幕》,我在上海人艺和青话演出时看过多遍,而实验话剧院似乎带来一股清新的风,质朴无华的表演令人回味。最有劲的是大坤和我一起看戏,他指指台上说着流畅台词的赵有亮,低声告知,赵有亮其实不大会说话,有时还会结巴,但是,“一念台词我就不结巴了,可能因为这时候精神特别集中吧,我也说不清楚。”
赵有亮在话剧、影视剧中有很多出色表演,我都看了。尤其是《孽债》,他饰演杂志社编辑沈若尘,当女儿美霞从云南找来上海,他一边深觉亏欠现在的妻子,一边也对并不遥远的青春岁月里那段美好爱恋感怀不已。赵有亮将一个背负“孽债”的男性的愧疚与为难演绎得精准细腻,也把上海男人的温和善良、重情义、守原则诠释得淋漓尽致。从此,他被观众视作荧屏上“上海男人”的代表。看完之后,一个感觉,此角色,非赵有亮莫属。
今年初,挚友朱大坤走了,如今,赵有亮也仙逝。获此消息已晚,心中思念之情难抑,以此短文表达对这位朴实表演艺术家的缅怀。

——《新民晚报》百家号2023年7月28日报道

无度不丈夫 发表于 2023-8-3 11:35:53

赵院长作者:吴越
1994年秋,中央实验话剧院《思凡》来上海人艺演出,消息传到了上海戏剧学院,隔一条马路而已,混混去!上戏的学生们个个在剧场门口,伸着脖子眼睛滴溜溜,万一票卖不完有空座位呢,万一把门儿的是个好心人呢……能不能等来好运他们不知道,但他们等到了门口见朋友的实验话剧院院长赵有亮,“你们都(是)上戏学生?进去找空座位坐吧,不要影响别人!”
乌~拉!雀~喜!蜂拥而进,其中有我。
1999年夏,北兵马司剧场《恋爱的犀牛》后台,一直支持年轻人做戏的赵院长看望大家,他特地走到我面前说:“谢谢你来参加啊,吴越。”温暖诚恳亲切的样子让我想起那年在上海人艺的门口,“天哪,赵院长说谢谢我吖”当时的那个我呀,好骄傲!
再往后,2009年上海商城,《恋爱的犀牛》十周年活动,几任“犀牛们”难得一见,十年间大家都今非昔比,鸟枪换炮,在台上又唱又跳不亦乐乎。从来愿意扶持年轻人的赵院长也被邀请飞来上海观看。演出过后,戈大立说赵院长爱打牌,咱一起打个敲三家儿让他高兴高兴。敲三家儿,六个人打,三男对三女。男队主力是戈大立和赵有亮;但女队厉害,因为有杨婷。杨婷打牌六亲不认,气势了得,尤其抓到好牌,那更是了得。赵老师出A她2,赵老师不服扔小猫儿,她不管不顾“打的就是你!”一张大猫儿凌空而降。众人紧张,察言观色,赵老师心灰意冷,楚楚可怜地感慨:“杨婷,你牌硬啊!”事后戈大立通风报信:“知道吗,今儿这牌打得,老大特别开心,杨婷六亲不认,牛!”
……不写了,如此的好人,美好的人,水平有限的我表达不出。
去网上搜一下,没有一张照片可以代表我认识的赵老师,《故土》《秋白之死》里儒雅的他,《恋爱的犀牛》后台和《思凡》门口亲切平易近人的他,还有一起打牌时投入简单可爱的他……也罢,时下网络,若只寻到寥寥几笔也是件好事,起码干净尊严。
敬爱的赵老师,此行永别,请您一路走好,祈祷天下的好人们天上再见!

——《新民晚报》百家号2023年8月2日报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和赵有亮老师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