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版《红小兵》半月刊第120期至121期
沪版《红小兵》半月刊(总第121期)封面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1-19 22:52 编辑
沪版《红小兵》半月刊第120期封面(彩塑泥人;制作人:郑于鹤)
封二(杂技艺术)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1-21 12:35 编辑
第1页(请点击链接浏览图片)
紧急启事
一天中午,在华侨饭店门口的黑板上登着一则紧急启事:紧急启事 哪位同志上午到人民中药店买过药,请立即打电话去,有要事。 一位从印度尼西亚回国参观的华侨,手提一大包药材,兴冲冲地走进饭店。看见这则启事,他愣(lèng)住了:因为他刚从人民中药店买药回来。
发生什么情况啦?印尼华侨有些不安地拎起电话筒。不一会儿,电话里传来一个亲切和蔼(ǎi)的声音“是这样的:刚才你在我们这儿买药,我们发现有一种药多算了你七角钱。”“哦,原来这样。”印尼华侨一听,心里万分激动,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这……这太谢谢你们了!”停了一会,他又补充道:“可是你们怎么知道我住在华侨饭店?”人民药店的营业员回答他说:“当我们发现这个情况,立即就追了出去。可是没找到你。我们就向各旅馆打电话查问,终于在华侨饭店找到了你。”
印尼华侨放下电话,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不一会儿,人民药店的营业员赶到华侨饭店,把多收的七角钱交还给这位华侨。
华侨紧紧地握着营业员的手,激动地说:“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才会有这样的事;我一定要把你们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告诉海外侨胞。”
——沪版《红小兵》半月刊(总第120期)第1页
(上海市《红小兵》报社1973年1月10日出版)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1-21 12:43 编辑
第2页~第3页(请点击链接浏览图片)
算距离
作者:张延权
爸爸买回大地图,
大家围着找首都,
毛主席啊那边住,
离开我们多少路?
我拿尺子算距离,
弟弟笑我太傻乎:
这个距离最近啰,
北京就在咱心窝!
★★★★★★★★★★★★★★★★★★★★★★★★★★★★★★★★★★★★
踢毽子
作者:张东方
小毽(jiàn)子
真美丽,
三根羽毛长又细。
你来踢,
我来踢,
咱们大家比一比。
你追我,
我赶你,
开展活动炼身体。
☆☆☆☆☆☆☆☆☆☆☆☆☆☆☆☆☆☆☆☆☆☆☆☆☆☆☆☆☆☆☆☆☆☆☆☆
我爱小书包
作者:丁敦(红小兵)
我的小书包,
对我真正好,
我为革命勤学习,
它就张嘴笑;
我要贪玩不读书,
它就闭口生气了;
背上它,去学校,
我爱我的小书包!
☭☭☭☭☭☭☭☭☭☭☭☭☭☭☭☭☭☭☭☭☭☭☭☭☭☭☭☭☭☭☭☭☭☭☭☭
补袜子
作者:樊发稼
小花袜,
有个洞。
小妹妹,
用针缝。
补好洞,
还能用。
奶奶见了咪咪笑,
“这是艰苦奋斗好作风!”
✩✩✩✩✩✩✩✩✩✩✩✩✩✩✩✩✩✩✩✩✩✩✩✩✩✩✩✩✩✩✩✩✩✩✩✩
雨衣
作者:程宏明
下大雨,道路滑,
小红放学回到家。
浑身被淋透,
衣裳全湿啦。
妈妈看见了,
赶忙来问话:
“你这傻孩子,
雨衣哪去啦?”
小红望着妈,
含笑没回答。
助人为乐学雷锋,
身上湿透算个啥!
——沪版《红小兵》半月刊(总第120期)第2页~第3页(上海市《红小兵》报社1973年1月10日出版)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1-21 12:37 编辑
第4页~第5页(请点击链接浏览图片)
一件好事
作者:[阿尔巴尼亚]地·莎
翻译:季银庚
一天,我和一位朋友正在等待从布尔契(qì)扎开往佩什科比①的公共汽车。
过了一会儿,车子来了。司机对乘客们说:“请大家把票子拿在手上!”
人群向车子挤去。
司机看过票子,乘客们就上车了。
“同志,请你把票子拿出来。”司机对一位手里抱着小孩的女同志说。
“对不起,我还没有买票子。车上可以买吗?”女同志说。
“看来她是从外地来的。”我对自己的朋友说。
“不,车上不售票,请下车去买吧!”司机说。
“可我不知道售票处在哪里。我是拉奇②来的。我要到佩什科比的姐妹那里去。”女同志说。
这时,一位机灵而朴实的戴红领巾的少年先锋队员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司机说:
“叔叔,不要叫她下去。”说着他把自己的票子递给女同志。
“请您就坐在这个位子上吧。我再坐其他车子。”
这位少年先锋队员的行动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坐在我们身边的一位老人伸出手来拍拍这个孩子说:“少年先锋队员,好样的!”
乘客们都请司机把这位让出自己座位的小乘客带去。但是这位小乘客却拒绝了。
“不,我不能违反制度。”
说着就下车了。
我们乘了大约十公里路的时候,一辆车子超过了我们。车上站着让出票子的那位少先队员。乘客们都向他招手致意。
“这就是党培养出来的下一代。”坐在我们身旁的老人指着这辆载着我们连名字也不知道的少先队员的车子说。
༺༻༺༻༺༻༺༻༺༻༺༻༺༻༺༻༺༻༺༻༺༻༺༻༺༻༺༻༺༻༺༻
①②佩什科比、拉奇:都是阿尔巴尼亚城市名称。
——沪版《红小兵》半月刊(总第120期)第4页~第5页
(上海市《红小兵》报社1973年1月10日出版)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1-21 12:44 编辑
第6页~第7页(请点击链接浏览图片)
小象“版纳”的故事
作者:冰凯(诗作撰写)、阿达(绘画)
小朋友,你们别看我很大,其实我是个八岁的象娃娃。要问我怎么会来到西郊公园,——这个故事可有趣啦!
我的家乡在云南的西双版纳,
祖国边疆的风景美丽如画,
那里有好多珍贵的动物,
还有原始森林密密麻麻。
一天,森林里来了支捕象队,
他们迈(mài)着坚定的步伐(fá),
为了能在公园里展出祖国的象,
他们翻山越岭,不怕风吹雨打。
那天,我正在森林里玩耍(shuǎ),
捕象队叔叔向我开了一枪,
打的不是子弹,而是支麻醉针,
我啊,就昏沉沉地躺下。
当我醒来时,已被铁链锁住,
我高声大叫,不断地挣扎。
可是,捕象队待我真亲切,
给我喂水、吃香甜的米饭。
他们在森林里陪我住了六个月,
我们就成了好朋友啦,
为了把我送出这原始森林,
他们还在林中开出一条道路。
就这样,我乘火车来到上海,
西郊公园成了我新的家。
为了让大家知道我的家乡,
还给我取个名字叫“版纳”。 小朋友,我——小象“版纳”,一个刚满八岁的象娃娃,今天能和大家在这里见面,你们说,这是谁的功劳啊?
——沪版《红小兵》半月刊(总第120期)第6页~第7页
(上海市《红小兵》报社1973年1月10日出版) 第8页~第9页(请点击链接浏览图片)
我叫勤务员作者:袁元(编写)、蔡一鸣(绘画)
一天,蒋阿姨带着两个孩子从成都探亲回来。下了火车,她叫了一辆机动三轮车。
三轮车开到家里,已是深夜十二点钟了。司机帮着把两个小孩抱下来,蒋阿姨提着包也下了机动车。
蒋阿姨乘火车累了,过了不多会儿就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醒来整理东西时,忽然发现有两袋东西失落了。
蒋阿姨十分焦急,想不出是失落在什么地方了。正在这时,忽听外面有人敲门。
蒋阿姨赶忙跑去开门,一看,门口站着那位机动三轮车司机。
“同志,你的东西忘记在车上了!”三轮车司机说着把两袋东西递给蒋阿姨。
蒋阿姨接过两袋东西,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了!同志,你叫什么名字?”“我叫人民勤务员。”司机说完就去迎接新的任务了。
蒋阿姨十分感动,她掏出车费收据(jù)一看,上面写着车号“8382”。于是,她写了一封信,赞扬这位驾驶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
——沪版《红小兵》半月刊(总第120期)第8页~第9页(上海市《红小兵》报社1973年1月10日出版) 第10页~第11页(请点击链接浏览图片)
看电影作者:郑希
今天,愚园路第二幼儿园的小朋友要去看电影啦!电影的内容是《一九七二年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这可是大伙儿盼了好久的事了。
谁知,到了电影快要开映的时候,天上忽然下起大雨来了。这时候,小朋友们和老师可着急呢。因为小朋友们都没带雨衣、雨鞋;有的人太小,就是借伞给他们,他们也不会撑(chēng)。大家都眼巴巴地望着窗外,多可惜!眼看这场电影要看不成了。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从门外来了好多红小兵,他们都带着雨具,一进门就向老师说明:他们是愚园路第五小学的。今天正好和这些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看这场电影,当他们知道幼儿园小朋友碰到了困难时,就进行了讨论,决定集体出动,帮助小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听了,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红小兵们一个个抱的抱、背的背,把小弟弟、小妹妹都送到了电影院。
今天的电影真好看,小朋友们看得又是拍手、又是笑。
电影结束了,当场子里电灯一亮的时候,红小兵们又奔向幼儿园的小弟弟、小妹妹,一个个冒着雨把他们送回了幼儿园。
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称赞红小兵们做得好。他们说:我们是向雷锋叔叔学习的。
——沪版《红小兵》半月刊(总第120期)第10页~第11页(上海市《红小兵》报社1973年1月10日出版)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1-21 14:54 编辑
第12页(组图:《两只鸡》;根据上海县张家厍(shè)小学来稿改画)
封三(请点击链接浏览图片)
红太阳闪金光作词:高克明、王德安作曲:申以肃
红太阳,闪金光,我爱毛主席,我爱共产党。毛主席给我书和笔,共产党送我把学上。红太阳,闪金光,跟着毛主席,跟着共产党。毛主席指引革命路,共产党领我奔向前方。
——沪版《红小兵》半月刊(总第120期)封三(上海市《红小兵》报社1973年1月10日出版)༺༻༺༻༺༻༺༻༺༻༺༻༺༻༺༻༺༻༺༻༺༻༺༻༺༻༺༻༺༻༺༻
沪版《红小兵》半月刊(总第120期)封底彩塑泥人(制作人:郑于鹤)
本帖最后由 无度不丈夫 于 2019-1-22 13:56 编辑
沪版《红小兵》半月刊第121期封面(中国画《小河边上》;作者:梅书佐)
封二(请点击链接浏览图片)
养猪作者:孙华文(解放军某部)
大队小学校,办起养猪场,咱们红小兵,课外把猪养。
清晨上学校,猪草打满筐,中午放了学,草滩把猪放。
傍晚扫猪圈,不怕臭和脏,猪粪送大田,多打战备粮。
大队小学校,办起养猪场,养猪为革命,炼出红思想。
——沪版《红小兵》半月刊(总第121期)封二(上海市《红小兵》报社1973年1月25日出版)
页:
[1]
2